字在广东话中,是否有两个读音

使在广州粤语中 sai2 音是白读si2 是文讀。白读一般多用于固有的口语词汇如「唔使」(不用)、「散使」(零钱)、「唔听使」(不听指挥)、「见风使 巾里」等等。

但粤語倾向于惯用 sai2 来表示动作si 表示其它词性,如「使用」、「行使」、「指使」、「驱使」、「使唤」等偏书面的词汇在广东粤语使用者Φ读 sai2 是可以接受的。香港粤语则受到正音教育的影响推荐读 si2这是源于早期推崇的广州西关口音的影响,广州话原先有西关口音和城内口喑的区别在西关音中,「使」在文读时都念 si现在香港只有少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读 sai2,多见于年长者

故「使我」的读音会有所分化,《千千阙歌》有很多个版本谭咏麟版的「使我」是读成 sai2 我的,而大部分比较后生的歌手就都读 si2 了广州粤语没有经历过后天的正音运动,西关口音也早已湮没在城市融合的大潮当中但在港粤的流行地位影响下,广东年轻人也开始普遍接受这种读法

假设连词「纵使」、「假使」中「使」的动作含义已经虚化,这两个词在粤语中也非常书面因此这些只能念 si2 ,读 sai2 是错误的例外是「即使」在老广州也会有囚念 sai2,但现在已经变得少见可能和「即使」是粤语的固有词有关。

在名词上使只有 si 音,广东人会区分「差使 sai2」(派遣)和「差使 si2/5」(職务)另外,在清初粤语中使有上声和去声两种读法,港粤保留了较为传统的读音如「大使」、「天使」、「使命」、「使者」等詞汇中读 si3(与「试」同音)。但广州现在多读为阳上声 si5(与「市」同音)新闻播音会读成阴上2声,这可能是晚期受官话影响类推的

粤語方言也有一些内部差异,如梧州话「使命」、「使者」会读 sai2

大部分粤语流行曲都来自香港,歌词以书面语为主所以唱歌不用那么麻煩,遇到「使用」、「使我」、「天使」这些一律用文读 si 即可

  1. 左右结构,粤方言原是“见风使帆”,因忌讳“帆翻”谐音改读lei5(利变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蓟的广州话同音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