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如何提高围棋棋力力,可以吗

 近二十年来俺见过的围棋书籍,少说也有几百种,但是良莠不齐,坏书不少。这里所说的坏书,倒不是说它会喷火放毒,只是讲用俺无酒的尺子来量量,随手就扔掉的那些。这尺子不客观,俺知道,但大致来说,有趣味的,有学术性的,就能通过俺这把尺子。呵呵,这以己昏昏,使君昭昭的尺度呀,您就自个去掂量吧!俺只说那好书。说说俺与这围棋书的因缘。

      (一)著名棋手的打棋集 一般而言,棋书由内容分,俺把它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著名棋手的打棋集,这分为全集和选集,全集很少,就国内出版物而言(俺以下说的围棋书也以国内出版物为主),只有和本因坊秀哉全集,其中,吴清源全集有译的和编的两种版本。这些全集,对水平高的棋友或者职业棋手比较合适,原因很简单:注释非常精炼。据说在日本,历史上的杰出高手都有打棋全集,但翻译过来的就以上两人,主要是受制于版权和国内低迷的棋市,有兴趣的朋友只好等待了。坦白地说,我尽管买了,但基本上只作收藏,俺的棋力有限,也有自知之明,只对有详细注释或丰富的棋书感兴趣。选集很多,第一种是头衔集:比较出色的是(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基本上也是这了不起的出版社所出)的“日本超一流棋手丛书”,有大竹、、武宫、五人,独缺了,老超一流棋手的头衔集都在里面了,包括了所有的决战局棋谱,而且注解颇多,很对普通爱好者的脾胃。其中有一个例外:由于武宫的头衔太少,只有区区24个,所以不得已在后面加了好多棋谱。与此相类似,蜀蓉还出了韩国的的头衔集,只是由于前者头衔数不胜数,而后者头衔正越来越多,齐全是说不上了,但作为一个时间段内的记录,也很有价值。坂田的《坂田荣男56冠征战记》也是头衔集,记录了他56个头衔的全部对局,而且注释详细,可读性极高。他还有一本书叫《坂田荣男64冠的历程》,不是打棋集,只是每次取得头衔的棋局关键处的解释,也很精彩。另一位出了头衔集的棋手是藤泽秀行,书名是《藤泽秀行对局集》,记录了1948年第一期青年棋士选手权战到1982年第六期棋圣战卫冕的130多局棋谱,这书有一个毛病:棋谱太小,看着费劲,俺基本上一局也没打过,但里面有很多名记者的观战记,非常精彩。除以而外,国内棋手的头衔集好象还没有,大概是由于国内棋战不规范,而且数量少,而国际比赛又争不过人家,最多也就二三十个头衔,实在拿不出手,所以只好付诸阙如了。第二种是带有总结性质的对局选。这类对局选,主要是老棋手的对局,有陈祖德的《无极谱》、过惕初兄弟的《沧桑谱》两种,前者很有可读性,沿习了陈祖德一流耐心细致、娓娓道来的评棋风格,后者则偏重于资料性,如没有见过陈毅对局的,这里就有他的一局棋,看看也挺有趣味。第三种是当打之年的职业棋手的对局集,这主要有两个系列,其一是蜀蓉的自战百局,分聂卫平、马晓春、钱宇平、刘小光四种,选取的是四高手有代表性的一百局棋,注解也很有意思;自战百局还有一本是《吴清源自选百局》,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俺把这一百局打了一遍,棋力倒像是进展不大,原因恐怕还是由于注解太过简单了,呵呵!惭愧!其二是人民体育版“中外围棋名家谱丛书”,俺只见过李昌镐、曹薰铉、小林光一、赵治勋、聂卫平、马晓春等六种对局选,由高手精选点评,此套丛书原来打算收入陈祖德、罗建文、陈临新、曹大元等一共二十人的对局集,但后来到底出齐了没有俺不太清楚,市面上又找不着,对我辈有“求全癖”的“收藏家”来说,缺乏了一点儿系统性,所以也就没有着意收藏。此外,还有两本对局集,一本是依田纪基《燃烧的青春》,薄薄的小册子,另一套是常昊的《资澜纭罚窈竦牧酱蟛幔尘踝哦己芤话悖挥邢缚础

《棋杰对局精选》赵之云先生精选了林海峰的对局47局,有的详细解说,有的简要解说。书本身不错,但是毕竟不象蜀蓉那样的头衔集。 《聂马争霸十五年》湖南的杨志存撰写的,作者自认为文笔比较特别,但是我不喜欢他的这种风格。我认为写的一般,但是收集了聂马之间的交锋对局,并且解说都是当时名家的解说。 我对棋书 基本限于收藏,以前大街上有好多旧书摊,常去“淘宝”(还真有好东西),后来地摊让城管那帮狗给扫了,好几天俺这心里都不好受。

      (二)名局精解 第二类是名局精解,这“精解”是为了和简评棋局作一区分,后者的数量着实不少,对此俺不想多费口舌。名局精解多有佳品,俺试着将它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自战解说。武宫的《围棋实战研究》精彩至极!先不说武宫的解说精警,单是这“我和十八位强敌”的编排,已足以让人喜出望外!桥本、岛村、,一直到小林、,每一位棋手的棋风都被武宫用生花妙笔概括下来,而在我更多地接触围棋资料后发现,武宫对这些棋手棋风的评价非常准确!对于每种棋风,武宫都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棋局予以阐发,对我着实起了一番“扫盲”的作用。这书的得来也很是有趣,是俺在一家宋朝城墙下卖碗筷的杂货店里买到的。这书怎么会出现在这家小店里,堆放在锅碗瓢盆之间,有十数本之多,而且除此而外再无别的书籍!时过境迁,现在只能用万能的命运来解释了。
加藤的《围棋名局研究》是北体的出版物,编排上与武宫的围棋实战研究相类似,分与前辈、兄长、同辈、年轻棋手的十盘对局进行精解,后面还简评了近作十二局。这书在介绍对手的时候讲了很多的掌故,如说起小时候容易急躁,经常被加藤让到八子,有一次还在赵的星上面走了一子,气得他直流眼泪,写得很有人情味。这书特别的地方还在于与每个对手都附有一张对局的“成绩一览表”,这好象在其他书籍还未见过。

的《我的围棋之路》大名鼎鼎,聂的自传和聂的代表性对局,如楼下佚名兄所言,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的意义不单在棋上,更重要的是对一代棋迷的养成,对这代棋迷情感的陶冶作用。窃以为在那个年代读了这本书的棋迷,今天也不会真的对聂卫平口出恶声。 《围棋皇帝曹薰铉》由出版,这应该是一本应景之作。俺说的是书的出版,大概是为配合应氏杯,对这个下“农民的棋”的“”的曹某人作个介绍,在书后对老曹的简介中也只说他在应氏杯中“获得了与中国聂卫平棋圣对战的决赛权”,遗憾的是俺收到这本从石家庄小小书屋寄来的书时,聂卫平已经败下阵来了。这书装帧颇有点考究,内容也很扎实,棋谱更是少见的精美,只是曹的对手多是韩国七十年代的名手,早已是雨打风吹去了。俺1995年到武汉出差,在新华书店的折价书中看到了一大堆的《围棋皇帝曹薰铉》,随手花了一元钱再购了一本。说到这儿,俺又想起那小小书屋,在棋书特别是棋谱匮乏的九十年代初期,俺在那儿邮购了87、88、89年的《日本围棋大赛对局选》、《对局选》和《韩国围棋大赛对局选》,每当翻阅这些印刷简陋的棋谱书时,感激之情由然而生。如今,小小书屋可安好? 坂田的《围棋教室》丛书堪称杰作!但这杰作有点其貌不扬,64开本,一个硬纸皮的包装,22册一套,可以零售,每册大洋5角5分。但内容非常好,每册一个主题,是坂田流剃刀般明快的解说,如果将这整套书都认真读过,棋力必可上一台阶! 大竹的《现代围棋名局31例》,北体出版,此书不厚,居然分为上下两册,其中,详解23局,简评8局。早先大竹的书出了很多,但垃圾不少,尤其是那本《新围棋十诀》,更称得上是垃圾中的极品,但这本自战解说却写得很出色,我记得他说起对局,总爱说“借助前辈的胸怀”,让我明白围棋是一个对局双方共同创造的艺术品,无论胜负如何,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而外,80年代出版的《自战解说》一套四册,俺在广州市北京路的新华书店见过,粗略翻翻,几乎每手棋都有详细的评述,书价却不菲,当时俺阮囊羞涩,忍了忍,终于没有动手,唉!如今这手握成拳,捣胸不止了!值得一说的还有马晓春的《笑傲纹枰》,这本书既有详细的解说,又有絮絮的传记,但俺老是看不下去,马妖这种唯棋评而评棋的风格,实在没多少趣味。 第二种是日式的观战记。特别分出这类来,只是表达俺的一点爱好。日本棋战多是新闻棋战,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棋局的进程是分期在报纸上连载的。成名的观战记者都懂棋,有文笔,可近距离与对局棋手和负责解说的棋手接触,所以他们的观战记写得都很漂亮,几乎可作文学作品看。事实上也产生了如《名人》那样的文学名作。

《棋圣争霸战名局精解》,文化艺术出版社,此书分上下册,装帧漂亮,是藤泽在前四期棋圣战的决战对局集,600多页的篇幅,只介绍了22局棋,内容充实不用说,其中还有很多对棋手对局时的细节描写、环境介绍、趣闻逸事等等,煞是好看。这是俺见过写得最细致的观战记集,与其棋战第一的地位是相称的。

“超级棋手的精髓”丛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收有赵治勋的《斗魂》和《怒涛》、小林的《执着》、武宫的《奔放》共四册,印刷精良,特别是棋谱,美观而清晣,应该是进入激光照排时代的产物。在这四本书中,《斗魂》后附有赵对多位围棋名家的评论,与武宫《围棋实战研究》可以参照研读,值得关注。 《超一流棋手名局详解》,人民体育出版社,说是超一流棋手,其实都是小林的对局,一共28局,近600页的篇幅。这书的印刷还算过得去,但棋谱里的棋子太小,比例失调,我不是很喜欢,也不打谱,基本也只是在里面找趣闻而已。 第三种是名局研究。最出色的是《围棋名局赏析辞典》(日本卷第一辑) ,上海辞书社出版,赵之云编著。书中选收日本1238至1938年间算砂、道策、秀和、秀甫、秀策、秀哉等人的75局名局,书后附有日本棋手小传,近代日本棋界的发展基本可以看出一个大致脉络。赵先生棋力既强,学识且丰,更难得的是耐得住寂寞,编著了《围棋词典》、《韩国围棋妙局精赏》、《围棋实战指南》及许多棋评棋论,这本《围棋名局赏析辞典》便是他的又一力作。但斯人已逝,这第一辑之后,恐怕是再也没有第二辑了。 《弈坛争霸三十年》,王汝南著。王八段电视讲棋被俺骂得多了,但这本书还真是一本好书!书的副标题是“从冠亚军之战探中国围棋的发展”,点评了1957年到1987年三十年间的决战对局,史料性、学术性俱全,是棋迷们收藏必备之选。 《当湖十局细解》,陈祖德著。读古谱不读“当湖十局”算不上了解了古谱,而读“当湖十局”不读陈祖德的“细解”,也实在算不上是真能读懂。俺总觉得,陈是当代棋手中研究中国古棋最为深透的一人,他的棋风与中国古棋也最为相似,让他来评点“当湖十局”,当然是实至名归的人选。 《棋圣妙局——藤泽秀行争霸集》 程晓流编写的,所有的棋谱都在《藤泽秀行对局集》 里面能找到,不过老程详解了21局,简要评述了63局,合计84局。其精华部分在于前面的21局,确实解说细致,而且都在要点之处。 《迷你血战谱》,超级好书啊,收集了几十局手数在100手之内的对局。这些很短的对局都很有趣,一般都是大龙被杀,棋筋被吃之局。每盘棋都分4到5谱解说,变化图很丰富,真是手筋妙手、对杀的经典教材啊。《日本围棋历代名手名局史话》(安永一)以章回小说的方式详细解说了15局日本历史名局,并掺杂了很多历史故事,趣味性很强,曾经在日本报纸连载,引起广泛关注 《日本围棋名局欣赏》(吴玉林)精选了日本名局几十局,解说较细致,还有很多趣闻轶事。 《古今围棋名局鉴赏》(过惕生)过老编的书的风格,粗看平淡无奇,但是棋理清楚,解说到位。 《中日围棋友谊赛对局选》,全套7本,我也只有5本。很好的书,都是对局者自己的解说,都很到位,胜负处说得很清楚。而且尤其那时候是力战棋风,感觉解说里面的变化图的手筋之类很多,很适合业余棋手打谱研究提高水平。 看看这套书,过去的历史,围棋的水平比当时的日本真是....... 《初级围棋推理教室》小册子,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每册选1局棋,提问22个,同时可以测验自己的棋力。是打谱、提高水平的经典之作。 《名局细解》小册子,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每册详解1局棋,我自己打过,确实精选棋局,解说精彩到位啊。 《韩国围棋奇人秘谱》(郑文熙)这是较早介绍韩国围棋的书,所以提出来,写的一般。 《韩国超级棋星名局精解》程晓流先生选了10位韩国代表棋手每人1局,每局分10谱解说,每盘都近40页,确实是细致到位啊。 《韩国围棋妙局精赏》(赵之云),精选47局,每局分4到5谱解说,解说不如老程细致,但是都在要点与精妙之处,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印刷也很清楚,棋谱大,特别适合打谱研究。 《韩国围棋》聂卫平、金茜茜。这本书精选了韩国对局80局(详解15局),不过大多在杂志发表过。此外还有很多资料。个人认为拼的不错。 《台湾围棋对局精选》(梁伟棠),特别提出来是因为这是国内唯一一本介绍台湾围棋的书。

      (三)高级战术 第三类是高级战术。 这种分类无疑会有争议,但俺可管不了这许多,因为下一篇俺要开讲“基础知识”,所以先用了这名称姑且把它们区分开来。 A、布局篇 吴清源的布局研究时间长,名声大,从“新布局时代”到“21世纪围棋”跨度达60多年,影响极大。吴的布局著作翻译出版的很多,计有《现代布局构思》(湖北人民出版社)、《吴清源布局--黑的下法、白的下法》、《吴清源布局精选》(上下册)(北体版)、《21世纪的围棋下法》以及《吴清源全集--黑布局、白布局》(人体版)五种。其中,《现代布局构思》是俺买到的第一本棋书,当时还不知道吴清源是何许人也。这里列出的五种书,前三本俺一局不漏地打了一遍,但《吴清源全集--黑布局、白布局》却连翻翻的勇气都没有--棋谱手数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实在太费精神了。 另一位因布局研究得享大名的是武宫,此公的星布局在80年代中国的棋迷中名声赫赫,风头一时无两,俺手中收藏着的就有《围棋的宏大构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围棋三连星致胜法》等好几本。那时下棋,不管三七二十一,出手就是三连星,一有机会,啪的一声,四连星就布下去了,动辄以宇宙流自居,要在“太空中寻求梦幻”,围出个中腹就兴高采烈。现在想起来,其实学武宫是一条歪路,学了他的粗线条,基础的东西就不扎实,这误导了中国的一代棋迷。但话又说回来,作为群众基础的俺们这些棋迷,没有武宫的浪漫主义,会不会爱上围棋也是说不定的呢!

《序盘中的秘密武器》(刘乾利)该书收集了几十年来布局方面的各种秘密武器,全书共110多型,所有素材都是选自职业高手实战,非常实用。《围棋的构想力》(安倍吉辉)该书主要是对序盘走向中盘的构想与思路进行分析,全书以4个水平不一的人来回答,从中你可以体会到构想的差别与构想的形成。 B、定式篇 定式其实更多是对业余棋手而言的,只为了解决角部战斗的大致价值问题。定式书不少,但真正意义的定式大全只有三本,一是石田芳夫的《围棋大辞典(基本定式)》,俺的版本是农村读物出版社的,并不是后来蜀蓉那套四种八本的《围棋大全》。这农村读物出版社原来胃口很大,打算将日本棋院的《围棋大辞典》全部翻译过来,并在原先的定式、手筋、布局、让子棋和死活五部分外,再加进加纳嘉德的《围棋官子辞典》,但不知道此事后来结果如何。二是山部俊郞的《围棋定式大辞典》,精装,16开本,俺1990年在北京见过,但当时手边只剩下50多块钱,还要在京逗留三两天,所以不敢下手。想不到十年后,俺在广东一家书店重逢此书,还是标价21.6元,只用相当于一只烧鸡的价格就买了回来,让你不得不承认造化的伟力。第三种是沈果孙的《围棋基本定式》(上下册)(人体版)。老沈是俺极佩服的一个棋人,文笔好,肯动脑,有识见,要说定式书的实用价值,俺认为老沈这套是最强的。 对普通棋迷来说,定式可以人云亦云,自吹前多少手与九段走法完全一样,基本也符合事实。但定式以后如何走,却是棋迷们回避不了的问题。在这方面,沈果孙的《围棋定式以后》和大竹的《围棋定式以后的下法》非常实用。其实,现代围棋对定式的理解似乎又有所改变,以过去为例,角部双方走上十手棋,已经说是一个定式完成了,雪崩之类变化复杂的“大型”定式才手数较多,但现在韩国棋手对于角部的变化,没有50手的研究是下不来的,就是说,对定式的研究,从角到边的发展都考虑到了,这似乎更符合围棋对于定式的解释。沈果孙的《围棋基本定式》《定式活用》《围棋定式以后》,老沈的这定式3部曲确实很实用,也算是他的经典作品把。《曹薰铉最新定式》韩国畅销书系列,收集了这些年的新定式,很实用。《围棋定式变招与怪着》收集的是中日棋手在定式方面的贡献。很多招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还能这样下,还有这么生猛的招数,黑!!《定式的变迁》是吴玉林的大作,曾经在《围棋天地》上连载过。确实不错,你可以详细的了解某些定式的来龙去脉。

第四类是基础技术。这类书现在是泛滥成灾,什么“新概念”呀、“七日通”呀,多得很,但据我看,精品很少,这和时下我国多见的浮躁心态有很深的关系,倒并不独是围棋界的现象。《围棋初级读物》,这书分六册:入门、战术、死活、定式、官子、布局,都很薄,但言之有物,由于这是国内作者比较早期的作品,所以影响也特别大,至今不少兴趣班还在用它作教材。俺在一次游园会中赢得其中的一册,是《围棋布局基础》,现炒现卖,立即便成了一方之霸,后来陆续又买到了其余各册,1996年见有合订本,毫不犹豫再买一本,不为看,只是为了纪念。《围棋基本技术》(人体版),杉内雅男著。这也是一本俺印象深刻的作品,从图书馆借出来后三四年都放在身边,后来让俺的一个学生的朋友借去了。这打工仔忽然跑到外地打工,这本书就随他而去了。以他的资质和兴致,这书恐怕也是明珠暗投了。《围棋基本定式100例》,大竹著。对于不想求深入的初学者,这书也可说是枕中秘笈,俺就曾经在与人下棋时转到屏风后面翻阅此书,彼情彼境,至今犹忆。现在下的多是网络棋,这书可以堂而皇之地摆放在电脑前面了。《围棋常型百例》,河北人民出版社,沈果孙、徐荣新著。对初学者来说,棋型不整是一个共通的问题,轻、重、厚、薄诸义不容易理解,这本书在这方面解决得比较好。惜乎此书装帧甚陋,印刷也很差,书皮老早就弄丢了,可见世事无全,原是奈何不得的。老沈还有一本《围棋的正着与俗手》,主题类似,内容也非常实用。另一本介绍棋筋的佳作是林海峰的《围棋的筋和形》,林是老实人,他的几本书也都中规中矩,质量不是最好,但也不算差,他的《围棋布局大全》是我少有的翻阅一过的书籍。 加藤的《围棋攻防技巧》极好,让天杀星写攻击的意识、手段、急所,实在是恰当的人选。比较好的还有一点,作为对立面,加藤找上一个初段和一个5级,通过问答形式来进行研究。以我的私见:看棋评,业余棋手的对局比职业高手的对局让人收获更大,因为高手的东西常常是理所当然的,不像业余棋手似的犯上很多错误。评解给你指出来,其实也是指出了读者本人的不足,收获直接而深刻。所以,《围棋》周刊中对业余棋手对局的点评我是每局必看的,感觉得益不浅。但这《围棋》经过多方挣扎,明年也寿终正寝了,悲夫!在对局时,有时会出现无理手甚至骗招。无理手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事人或许本身浑浑噩噩,根本不知存在风险,而骗招,倒往往是高手处心积虑的产物。由于骗招似乎涉及到道德问题,所以俺曾经一度对骗招非常抗拒,不学也不用,有保持道德正确的意思。现在,俺也与时俱进啦,是非观念淡薄啦,觉得下棋毕竟还是一个玩意,动辄以天理人欲框之,实在也滑稽得很。所以在对局时,俺有时也喜欢设个小骗局让对手一头所扎进去,然后手筋一出,天地翻覆,对手那目瞪口呆的样子,真会让俺笑破肚皮!这方面的书籍俺比较喜欢三种:小林的《如何战胜无理手、俗筋》(北体版)、石田的《增强对抗骗着的能力》(北科版)和坂田的《围棋骗着技术》。让子棋有学问,对对局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除了技术,心理的比拼也很有趣!这方面的佳作有梶原的《让子棋技巧》和马晓春的《神秘序盘》。俺有一次在旧书摊上捡到一本台湾出版的日本棋书,居然是职业高手与职业高手下让子棋,极其精彩,也极其变态!由于这书破败不堪,俺无意收藏,现在连书名也忘记了,有时念及也怪后悔的。

赵之云的《围棋实战指南》(上辞版)收录赵先生围棋专题文字25篇,论及如何打谱,如何走双飞燕、如何入腹争正面等等,徧于实战技术介绍,都很精彩。其中,还收有赵先生的《中国围棋胜负计算法及其演变》,阐发甚详,不知本坛围棋规则大帅燕来老先生的观感如何?还有一套书,是日本棋院编的《下一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这书64开本,俺手边只有第三十册《小招技巧》和第三十九册《序盘战的关键》,当时可能是嫌它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才有选择地买了两册。这套书一共有多少册,现在俺可说不上来了,只知道当时每册5角5分,并不算便宜,这也是俺没有全面收藏的原因之一! 《围棋攻击战略》这是加藤正夫的名作。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是超级好书,不过印刷质量不敢恭维。详细描述了加藤正夫的攻击方法、攻击思想。全部对局及其素材都是选自加藤正夫实战。 《围棋骗着剖析》坂田荣男经典之作。50个骗着的分析,让你棋力大增。《围棋骗着与圈套》吴玉林。这个也收集了45个骗着。分析也很透彻。《围棋俗筋剖析》藤泽秀行棋圣之作,分析了很多业余棋手容易出现的俗筋。以为是手筋,其实是俗手。

除以上四类外,俺将其它所有与围棋有关的书籍都划入第五类,计有传记、史料、棋论等等品种。传记:最出色的一本当非吴清源的自传《天外有天》(北京燕山版)莫属。此书84年在日本初版时名为《以文会友》,88年在台湾出版时方改是名,在大陆好象也是96年才见发行。吴被称为昭和棋圣,他的经历也为整个时代所瞩目,自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传记常有的史料性和趣味性外,吴的*****信仰、围棋研究及对今后围棋发展的一些思路也值得留意。秀行的《胜负与艺术:我的围棋之路》(百花文艺版)应有好几个版本,作为棋坛上的“性格大师”,藤泽秀行的自传颇具趣味性,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书中的第五、六两章: “秀行的棋理”和“胜负还是艺术”,在这两部分,他谈及了定式、感觉、臭棋、名局、指导棋、个性、时限、规矩等内容,对于爱好者了解职业棋手的想法很有帮助。好的传记基本上都是自传,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聂卫平的《我的围棋之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其中,《超越自我》曾获1994年人民文学奖,其意义更是超出了围棋界。而近来的一些作品,如江铸久、芮乃伟的《天涯棋客》,孔祥明的《我的感情》,只是抒发了个人的一些情感,除了知道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是非外,实在没有多大意思。志智嘉九郎的《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倒是一本内容比较扎实的传记,只是印数很少,只有5000册,在我周围的朋友好象都没有,在此推荐一下。

另外,郝克强的《中日擂台赛大幕内外》也有点意思,但毕竟事过境迁,可能感兴趣的人也不多了。史料史料有两种,一种是古谱,一种是棋史。古谱没什么好说的,除了专家,没有几个人会去看这老古董。陈祖德主编过一套中国古谱大系丛书(上海文化社),16开本,共有《弈学会海》、《弈墨》、《玄玄棋经》、《忘忧清乐集》、《四子谱》等五种,印刷非常精美,捧在手中,可以发点思古之幽情,但要俺打上一局,那就万万不行了!另一个古谱系列是蜀蓉版的,有《血泪篇》、《兼山堂弈谱》、《玄玄棋经》、《海昌二妙集》、《弈理指归图》等五种,有简评,但没有耐心看下去。曾经有一次,俺在旧书摊心血来潮,以半价购得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寄青霞馆弈选》和《官子谱》,回家展读,但见乌黄鞘蔽缚诖蟮梗⒓词吒螅桓曳牧恕F迨防嗟氖榧忻嫔掀挠屑副荆骋槐疽部床幌氯ィ乇鹗枪赜谥泄迨罚欠ι瓶沙拢思父錾裣晒砉值拇低猓褪羌父龌实酃笕说囊菸牛切┱嬲庖迳系钠迨郑屑R财南窠术士,毫无趣味可言。日本棋史倒是精彩得多,石田芳夫编有一册《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但我仅闻其名,未见此书。我手边只有一册薛至诚编的《日本围棋故事》,这章回体的故事煞是好看,俺对日本近代三百年的围棋发展历史的粗浅了解主要也是来自此书。由此,俺也有了点儿想法:围棋产自中国,但围棋的道统也许并不在中国。我们对于围棋的理念、围棋的文化的认识,其实更多地是来自日本,我们所遵循的那些棋道,其实正是日本传统的棋道。与棋史关系密切的还有一本《围棋辞典》(上海辞书社),由赵之云、许宛云编著,这书编得很用心,资料翔实,但可惜的是印刷质量差得不可想象,棋谱难以卒读,连俺也不愿意收藏。希望再过几年,有个好的际遇,这书能重新排印,俺一定会买上一本。棋论棋论有棋手和专家之分。前者是实践者,谈论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但棋手中能写作的不多,以我所见,除上述自传的作者外,赵治勋的《我的围棋观》(载于《怒涛》书后)和《超越实地与模样》写得都不错,而武宫的《我和十八位强敌》(见《围棋实战研究》)也很精彩,曹薰铉的《围棋巅峰--曹薰铉纹枰论英雄》更是近来难得一见的佳作。 还有一位好谈棋的仁兄是沈果孙,此公在《围棋报》上评棋,完全是一副我手写我口的派头,评得对不对姑且不论,但直言无忌,言之有据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后者是专家。专家不是棋家,充其量也只是围棋爱好者,但他们另有职业,另具眼光,因而他们评棋不从技术而多从文化角度展开,也别有天地。在俺搜罗的书籍中,这种书是最少的,比较突出的是胡廷楣的两种,《字馈泛汀毒辰纾汗赜谖逦幕乃伎肌贰G罢呤亲髡叨云褰缂胺瞧褰绲男屑业牟煞寐迹笳呤亲髡呤酝加孟执蒲幕难酃夤鄄煳宓呐ΑA绞槎佳灾形铮嘟隙裕冶冉舷不丁饵白之道》,因为里面更多地记录了不同角度的人们对围棋这个课题的思考。 《我的围棋之路》确实经典,我特别收藏了精装本。《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确实是一本内容比较扎实的传记,另外书后还有精选的代表桥本一生技艺的棋谱几十局,都附有简评。

      (六)综合类棋书 《吴清源围棋全集》共5卷。书非常好,可惜棋谱居然也是中文字,不打谱的话是很难真正掌握。《坂田荣男高级指导教室》4本一套。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经典名作。《小林光一围棋必胜讲座》(共三卷) 第1卷:掌握主动权之法(序盘篇) 第2卷:决策之研究(中盘篇) 第3卷:赢棋之道(终盘篇) 小林流的精髓啊,这是小林的最好作品。里面所有的素材都取自小林的对局。而且对于形成过程都有比较仔细的解说,不是片断图。选题的顺序也有点时间关系,可以看到小林的成长历程。

《加藤正夫围棋教室》3本一套:布局构思、攻防手筋、官子角的死活。 这套数我多年前看过。限于当年的棋力,只对2、3印象深刻。《武宫正树围棋世界》蜀蓉版本,一套3本。这是我曾经仔细研读过的书。可惜武功的棋比较难学。 《聂卫平谈围棋》书不厚,从8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围棋思想。另外2局全局棋谱详解。确实是老聂自己的作品,所有素材都来自他的实战。《围棋八大课题》这是老聂的名作,近700页。其中后面300页是承志为聂卫平写的传记《志在高峰》。前面400页分为从8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围棋思想。另外有11局全局棋谱详解。可以说这是国内综合类最好的棋书。确实是老聂自己的作品,所有素材都来自他的实战。这本书出版在《聂卫平谈围棋》之后,好像是由于《聂卫平谈围棋》反应很好。但是不厚,于是每个方面都增加了实战例子,加上传记,出版了厚厚一大本。 《三十六计与围棋》马小的名作。很有趣,难为他能收集到这么多比较合适36计的素材。 《国手战冠军论围棋》4位国手战冠军:聂卫平、马晓春、邵震中、陈临新 对围棋中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另外还有每届比赛的冠亚军对局详解。书内容好,解说页好,可惜印刷质量不咋的。 《职业棋手的感觉--我们这样下围棋》(吴肇毅)全书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实战精彩片断,确实精彩,不过大多在《围棋天地》杂志发表过。第二部分是吴的自战解说,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悔,棋局分析清楚。第三部分是他挑选的认为精彩的名家对局讲解。全书风格平淡,但是写的很清楚。

      (七)系列书 系列书很多,一般说来,书的质量都不错。

围棋大全系列: 围棋布局大全(林海峰) 围棋定式大全(石田芳夫) 围棋手筋大全(藤泽秀行) 围棋死活大全(赵治勋) 超级经典好书,建议围棋爱好者人手一册。我自己有一套在家里。手筋大全我看过4遍,本来是新书,给我都翻旧了。围棋死活大全上册我看过3遍,下册只看了1遍。不过这都是4年前的事情了,我现在基本没有看,所以这4年没有长棋。 围棋中级丛书(蜀蓉版), 一套8本: 定式的选择 吃棋的手筋(小林光一) 打劫进步法(加藤正夫) 优势取胜法(藤泽秀行) 由大场到急所(石田芳夫) 打入后的攻防(武宫正树) 简明形式判断(大竹英雄) 角部的死活 全部都是翻译日本棋手的名作。这套书印刷很好。内容也很好,每本书的素材基本都是选自作者自己的对局,所以书的质量非常高,值得收藏。 人体也出版了这套书,不过印刷质量差很多。 围棋中级丛书(人体版)。 这套丛书12本:布局指要、布局要诀、死活题新作、围棋欺着集锦、让子棋指南、手筋与妙手、棋力的检验、势的运用、下一步看三步、最佳古谱详解、围棋官子指南、围棋布局原理。这套书有部分是翻译自日本名手作品,有部分是国内棋手自己的作品。总的说来,内容丰富,解说明快,是一套好书。值得收藏。 当代围棋中级丛书。这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共8本,都是国内围棋棋手兼教练写作的,很不错的。 让子指南(谢裕国) 中盘战术(李钢) 基本手筋(刘炳文) 死活要领(陈志刚) 布局基础(邱鑫)  常用定式(邵福棠) 劫争知识(黄进先) 围棋现代技艺丛书,一套7本。这套丛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围棋的胜负关键处。 弃子战术(葵忠阳) 缠绕战术(李钢/顾萍) 腾挪技巧(华伟荣、华学明) 子效分析(黄小牧) 形势判断与实战(朱宝训/姜国震) 定形技巧(刘力) 胜负手的奥秘(李钢) 围棋步步高丛书:倪林强的大作。一套7本。看过2本,解说清楚,内容丰富。可见国内作者只要用心,也能写出好书的。 围棋实战技巧手册(共8册)布局 星定式 分先定式 死活 官子 模样攻防 骗着破骗着 手筋 。这套书印刷质量很好,内容翔实清晰。不算很难,但是一套基本功很强的书,可以说是提高棋力,熟悉基本功的必备好书。 围棋小百科丛书(共9册)其实和《围棋实战技巧手册》内容完全一样,不过多了本 让子棋小百科而已。 名家围棋丛书:一套4本。 神秘序盘(马晓春) 中盘技巧(曹大元 杨晖) 收官指南(杨晋华 王群) 定式举要(芮乃伟) 前面陈祖德的序写的很好。书都是作者用心写的,确实不错。尤其是马小的《神秘序盘》是精品中的精品。 围棋妙手丛书:一套5本。第一模样——序盘战略、第一棋形——定式变招、第一灵感——死活妙解、第一攻击——实战杀法、第一手段——侵分要点这是吴玉林、韩念文的大作。这套书内容丰富,但感觉没有什么新内容。 《日本围棋》系列,共5辑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写的很好,我挺喜欢这中杂志风格的书。上海外文社也出过《日本围棋》,薄薄的一本,共3期。 韩国围棋畅销书系列丛书,本数很多,内容都不错把。不过有些比较浅。象《李昌镐精讲死活》前面3册就太浅。 中日擂台赛系列:这个本来不是系列,因本人对擂台赛的偏爱,勉强归入把。前3届擂台赛都出过单行本。 蜀蓉的《中日擂台赛风云》,其实是第一届比赛的新闻报道和棋谱解说。 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大战纪实》,其实是第二届比赛的新闻报道和棋谱解说。 蜀蓉的《中日擂台三连冠》,其实是第三届比赛的新闻报道和棋谱解说。 光明日报社的《中日共评第三届擂台赛》也是内容翔实的好书。 历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对局详解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倪林强 中国围棋擂台赛风云录 湖南人民出版社 杨志存 《我在擂台赛中》(聂卫平),这是超级经典名作。我仔细打谱过。,全书700页把,后面是传记。前面400页解说了9局棋,非常细致,而且还有心里描写、背景描写。

      (八)棋力测验 这类书出版的也不少。精品有首推藤泽秀行的《棋力养成问题集》,反复阅读,必定提高棋力。国内翻译版本聂卫平作序,宝 文堂书店出版。厚厚一大本。我仔细看过5遍。

程晓流的《围棋段位自测》,这本书也不错。那时候从棋友那里借的,仔细作过。如今有本,却很少看,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林光一的《你有几段水平》,书中的题目出的很好,既有难度,又具有实战气息。小林的书风格就是实用啊! 《棋道趣味测试题》有趣的书,里面有些实战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很有趣的题目。我记得当年我做错过很多。

李昂,职业三段。这几年出版了不少书。书都是属于名局讲解(不能算精解)之类。 最早的一套是《韩国新闻棋战对局细解》丛书一套5册。这套书我没有,但是在书店翻过,没有仔细看,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感觉一般。 接下来出版了一套《韩国围棋名局详解》一套6册,均取材自韩国各大新闻棋战和三星杯、LG杯等重大比赛的对局。具体书目如下:《师徒争霸》(上中下) 《龙虎风云》《群雄逐鹿》《后生可畏》这套丛书既收集了四大天王的精妙对局,又有崔明勋等人的精彩对局。说实话,这些棋谱都很精彩,值得打谱研究。相对来说,解说就不是那么精彩。解说对布局部分过多,而且大多都是罗列相似局面下别的棋手的实战布局。可能限于作者棋力的关系,对中盘、后盘的解说相对较少。其中中盘的解说不多,但还算在关键点上有所表述把。后盘基本就没有解说。不过个人认为这套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还有一套《世界冠军名局精解》,包括旷世奇才李昌镐、玉面杀手刘昌赫、番棋魔鬼赵治勋、棋坛怪杰小林光一等4本,后来又有类似的纹枰斗士依田纪基、围棋皇帝曹熏铉、逆转天王王立诚、野战之神徐奉洙。这套书的棋谱都不错,很精彩,值得打谱研究。但是解说基本全部都是布局部分,也是罗列相似局面下别的棋手的实战布局,中盘、后盘的解说基本没有。因此这套书感觉还不如那套《韩国围棋名局详解》。 另外,还有一本《纹枰女杰芮乃伟》,精选了芮乃伟自八十年代参加中日围棋擂台赛至最近夺得韩国国手头衔止的一系列精彩名局,力求全面地描述芮乃伟的棋艺成长历程。不过我没有看过。 可以说,李昂书的特点是:取材精彩,解说一般,过于偏重布局部分。因此,我对李昂的书的总评是:不烂,只能说一般。

附录2:谈赵余宏的书 赵余宏,河北围棋队的教练,职业几段我就不清楚了。这些年他也出版了不少围棋书,基本都是系列丛书。 《围棋入段自修丛书》,这套书不知道有几本。我只看过《围棋中盘攻防》《围棋死活妙手》《围棋陷井与无理手》,说实话,这套书名为入段,其实我看里面很多局面三段也未必能正确处理。个人认为他这套书写的不错。嗯,从编排、内容来说,应该是很不错。虽然好像不少内容比较面熟,不知道从哪里收集来的。 《围棋制胜诀窍丛书》,这套书一共5本,我看过《围棋吃子获利诀窍》《围棋手筋巧用诀窍》《围棋攻防急所诀窍》(有个别是王业辉著)。这套书内容条理倒是很清楚,不过难度一般,我认为属于业余初段水平。《围棋提高捷径丛书》,这套书一共5本,我看到《围棋战术巧应用》、《围棋高手交锋谱》、《围棋段位自测》,这套书和他风格一致,内容倒是很丰富的样子,但是也不算很难。总的说来,赵余宏作为一名围棋教练,可能也经常教小孩学棋,书里面的棋都比较正统把,很适合K级别-业余初段级别的人看。也许正如曾经某个网友说的:赵余宏的书很适合打好基础。呵呵,好像有理。

附录3:从杂志文章总结的书 从杂志文章总结的书,主要是把《围棋天地》《新民围棋》(《围棋))杂志上的某些文章拼成一本书。也就是有些网友所谓的拼凑之作。个人认为拼凑也有高下之分。只要拼的好,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也不错的。 1、擂台赛系列。中日围棋擂台赛红红火火了神州大地,前三届都出了单行本。 《中日擂台赛风云》(第一届) 《中日擂台大赛纪实》(第二届)《中日擂台三连冠》(第三届) 这3本书都是把登在《围棋天地》杂志上的有关中日擂台赛的新闻、文字稿件、对局解说**在一起。光明日报社的《中日共评第三届擂台赛》则是把发表在《围棋》和《围棋天地》上面的有关棋评都集成在一起,内容也很翔实。我很喜欢这类书,可以在一本书里面看到一届比赛的方方面面,省得一期一期的翻杂志。可惜就出了这3本,可能第4届太惨了,后面就没有了。 2、《韩国围棋》 这本书内容丰富,分7部分,详细介绍了韩国围棋的方方面面。仔细看过后,发现所有的内容基本都在《围棋天地》上面刊登过,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本书不错。 3、《大师讲棋》这本书标题为讲棋,里面都是对局讲解。这本书适合打谱研究。大师们包括:陈祖德、芮乃伟、江铸久、曹大元/杨晖、赵之云。大部分是把登在《围棋》杂志上的对局解说拼,也有些是《围棋天地》上的。陈祖德:25局,有些很明显,我见过是《围棋天地》上。有些面熟,有些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芮乃伟:12局,那就是94年《围棋》杂志的《芮乃伟围棋教室》江铸久:12局,那就是95年《新民围棋》杂志的《韩国流揭密》曹大元/杨晖:12局,那就是 93年《围棋》杂志的《曹大元/杨晖围棋教室》赵之云:25局,除了有些不太清楚外,大多来自《围棋》杂志。 4、《中日韩超级棋星名局赏析》 这本书都是把登在《围棋天地》杂志上的中日韩的一些对局解说拼成了本书,全部是对局解说,缺乏文字稿件,使得这本书只能打谱研究,趣味性不强。 5、《中日韩围棋精英对局赏析》陈祖德著 这本书都是把登在《新民围棋》杂志上的陈祖德围棋教室(大概是1998-2000年)里面的对局解说拼成了本书。 6、《罗建文评围棋》稍微看了看,基本都是罗建文曾经在杂志发表过的棋评。

      对局集、名局细解类: 《名局细解》 (1-12) 日本棋院 每册详解1局棋,确实精选棋局,解说精彩到位《初级围棋推理教室》(1-12)日本棋院 每册选1局棋,提问22个,同时可以测验自己的棋力。是打谱、提高水平的经典之作《名局细解》 林海峰《现代围棋名局31例》 大竹英雄 详解23局,简评8局,大竹英雄的精彩之作《围棋实战研究》 武宫正树 精彩至极!“我和十八位强敌”的编排《围棋教室》1-14 阪田荣男 堪称杰作!22册一套,内容非常好,每册一个主题,是坂田流剃刀般明快的解说,如果将这整套书都认真读过,棋力必可上一台阶!《阪田荣男名局细解》1-4 阪田荣男 《围棋教室》新版。《超一流棋手名局详解》 小林光一、大竹英雄 说是超一流棋手,其实都是小林的对局28局《燃烧的青春》依田纪基对局精选 依田的自战解说,体现了依田逼人的青春气息,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里依田对马晓春评价很高,对聂卫平似乎没有放在眼里。《李昌镐对局谈胜负》 大李与记者一问一答,把对局者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参考图很多,解说详细。缺点是参考图编排不当,实战和变化图分不清,找图很累《吴清源名局细解》(1-8) 一本书4局棋《斗魂-赵治勋杰作选》 确实是杰作,竖排 基础技术类、专题类 《围棋俗筋剖析》 藤泽秀行 分析了很多业余棋手容易出现的俗筋。以为是手筋,其实是俗手《围棋正着与俗手》 沈果荪 加藤也写过同名的棋书。内容不难,介绍一些常见棋型的下法。和林海峰的《围棋的筋和型》类似,初级水平的必读书。 《边角攻防实战训练》 韩国棋院《打入与侵消》 丁开明《围棋技巧基础训练》 加藤正夫《围棋棋理与妙手》 沈果荪《弃子的魔术》 岩本薰(九段)《让子棋战法》 韩国棋院《腾挪技巧》 华学明 系统介绍《围棋骗着剖析》 阪田荣男 阪田经典之作,50个骗着的分析,让你棋力大增《围棋攻击战略》 加藤正夫 加藤的名作。书是超级好书,不过印刷质量差。详细描述了加藤的攻击方法、攻击思想。全部对局及其素材都是选自加藤正夫实战《围棋进攻的基本方法》 加藤正夫 好书曹薰铉中盘战略打入篇(1)《李昌镐官子技巧》1-3 大李的好书,1-2官子基础和技巧,3是少见的全局收官《围棋中盘手筋》 石田芳夫《围棋手筋的威力》 大竹英雄《围棋打劫技巧》 倪林强《打入与侵消的时机》 阪田荣男《围棋攻防技巧》 加腾正夫 极好,让天杀星写攻击的意识、手段、急所,实在是恰当的人选。比较好的还有一点,作为对立面,加藤找上一个初段和一个5级,通过问答形式来进行研究《围棋的筋和形》 林海峰 佳作,必读啊 高级战术类A、 布局篇 《围棋的宏大构思》 武宫正树 武宫的浪漫主义《围棋的构想力》 安倍吉辉 主要是对序盘走向中盘的构想与思路进行分析,全书以4个水平不一的人来回答,从中你可以体会到构想的差别与构想的形成。 《序盘中的秘密武器》 刘乾胜 收集了几十年来布局方面的各种秘密武器,全书共110多型,所有素材都是选自职业高手实战,非常实用。B、定式篇《围棋定式以后》 沈果荪 极好,比大竹英雄的更详细。实用《围棋定式以后的下法》 大竹英雄 必读。实用《定式活用》 沈果荪 沈老的心血 《定式的变迁》 吴玉林 曾在《围棋天地》上连载过。确实不错,你可以详细的了解一些大型定式的来龙去脉《实用定式精选》 林海峰《21世纪围棋定式新走向》 江铸久、芮乃伟C、 中盘篇 《我想这样下》(秀行棋道)上、下 藤泽秀行 解决棋局发展问题的专题,秀行目光如炬,有哥伦布立蛋之技,精彩非凡 《中盘攻防指南》 王汝南 王汝南院长的大作。确实是他华了心思的。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一本攻防方面的书。《攻防战略与形》 高木祥一 高木曾被认为是日本棋坛的奇才,可惜最后流于一般。本书从实战中选择了很多局面,分析了如何攻击与防守,什么是形的要点。不仅仅是谈论的攻防与形,更重要的是通过每个局面的分析,对中盘战理的阐述。是一本启发思维的好书。《围棋中盘技巧》 阪田荣男 对中盘的战术思想的分析,书后还有个特色的征子训练。这本不是很有名,却实用。D、 死活篇《发阳论新解》 程晓流 深,可以收藏^_^《围棋技巧大全》 江铸久兄弟 根据《官子谱》修订而成,实用性高。《围棋死活题集锦》(死活与手 关山 业余4段以下的最好死活书之一,关山父子精华之作。非常实用,感觉实战中这样的型很容易出现,提高棋力的好书。《百家死活妙手》 关西棋院 116位关西棋手每人1题,都选择了自己的精妙作品,关西棋院35周年纪念作品《围棋实战妙手》 黄永吉 该书总共220个问题,实用性很强《围棋死活之谜》 吕国梁 国内出版的死活作品佳作《围棋死活200题》 曹大元 杨辉 国内出版的死活作品佳作,常见棋形《韩国经典死活训练500题》 李昂 从韩国传来,相对简单《围棋阶梯训练1000题》(入门、初。中级) 吴玉林 钟老师推荐。综合训练《天龙图》 1、2 权甲龙 权甲龙道场训练用书,难。培养计算能力的好书E、形势判断篇 《围棋形势判断基础》 石田芳夫 经典书,业余3-4段及以下水平很适合看此书。里面对各种形势的分析,目数的计算,未定型地域的计算等等都非常实用、简明、清晰。 《简明形势判断》 大竹英雄 也是这方面的佳作《形势判断与实战》 朱宝训 姜国镇 F、 棋力篇 《棋力养成问题集》 藤泽秀行 反复阅读,必定提高棋力。精品。3段以上 《围棋棋力测验》 大学生围棋协会 G、 棋理篇 综合类、系列类 《秀行围棋大局观》(围棋水浒传)藤泽秀行 培养大局观的好书!!《小林光一围棋必胜讲座》(1-3)第1卷:掌握主动权之法(序盘篇) 第2卷:决策之研究(中盘篇) 第3卷:赢棋之道(终盘篇) 小林流的精髓,是小林的最好作品。里面所有的素材都取自小林的对局。而且对于形成过程都有比较仔细的解说,不是片断图。选题的顺序也有点时间关系,可以看到小林的成长历程。这套书是迈向业余高段水平的必读书。在这套书里面体现了小林的一个特点:把局面选点细分为a,b,c,d等点,然后选出效率最高的点。他最得意的地方在于一旦他取得优势,就能平稳的向胜势过渡。感觉小林和李昌镐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蜀蓉中级丛书 《角部的死活》 高木祥一 《简明形势判断》 大竹英雄《优势取胜法》 藤泽秀行 《由大场到急场》 石田芳夫《打劫进步法》 加藤正夫 《打入及其攻防》 武宫正树《定式的选择》 工藤纪夫 《吃子技巧》 小林光一这套中级丛书是从业余低段向业余高段迈向的必读书。这套书除了小林光一的《吃子技巧》内容稍稍简单以外,其他7本书都写的鞭辟入里,参考图配置得当。有的书,象加藤的《打劫进步法》工藤的《定式的选择》已经涉及到一些相当深奥和微妙的话题。《阪田全集》1-12 谈及中盘作战,不能不提坂田。而《坂田围棋六卷集》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由于这书在国内出版早,70年代就开始翻译过来了,因而影响也特别深远。六卷集分别是《攻逼法》、《治孤法》、《布局法》、《作战法》、《弃子法》和《计算法(形势判断和收官)》。后蜀蓉在2005年再版,增加了一些内容,谓之《阪田全集》、《围棋八大课题》 聂卫平 这是老聂的名作,近700页。其中后面300页是承志为聂卫平写的传记《志在高峰》。前面400页分为从8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围棋思想。另外有11局全局棋谱详解。可以说这是国内综合类最好的棋书。确实是老聂自己的作品,所有素材都来自他的实战《围棋厚薄与方向》 方捷 方芳 国内书品少见的佳作!!! 其它好书 《中国流取胜之道》 加藤正夫《中国流布局》 加藤正夫《围棋战术问答》 阪田荣男《加强布局之道》 大竹英雄《围棋布局技巧》 大竹英雄《布局的思考》 藤泽秀行《围棋妙手问答》 藤泽秀行《星的威力》 武宫正树《攻逼的法则》 小林觉《序盘的大局观》 小林觉《不败的战术》 赵治勋《序盘.中盘的必胜手筋》 安倍吉辉《不用定式制胜法》 小林光一《鬼手.妙手.魔手》 吴清源《围棋预见三手》 加藤正夫《业余棋手实战中的坏棋评选》 影山利朗《围棋攻防的感觉》 大竹英雄《围棋管子基础》 石田芳夫 最好的官子基础书国内作者的排名:聂卫平 马晓春 过惕生 程晓流 陈祖德 赵之云 吴玉林 沈果孙日本棋手的棋书,我认为排列如下:坂田荣男 吴清源 加藤正夫 藤泽秀行 小林光一 赵治勋 石田芳夫 大竹英雄 武宫正树 林海峰前些日子翻腾旧书,居然找到了几本已经有些破旧的笔记本,两本是以前的日记,还有两本是当时手抄的棋谱,铅笔画的线,圆珠笔记的谱,红蓝两色,圆圈里面写上数字,和谱上一样,稚嫩的笔迹,工工整整地抄录了很多在各种各样书或者杂志上看到的棋谱,包括那些简短的解说,也一字不漏地抄在上面。那些手抄的棋谱,见证了我学棋时的狂热,和那个棋书匮乏的时代。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老家小城的新华书店,是见不到围棋书的,身边认识的人里面知道围棋的更是少之又少,更别提有棋书了。那时候,要找本棋书都得关系托关系,经常为借一本棋书跑老远地方,每搜罗到一本棋书或者杂志就会激动上很多天。那时候打谱,对高手的棋虽然看不大懂,可是怀着朝圣一般的感觉。  后来,上大学到了成都,开始一次次地去书店,一遍遍地跑九眼桥的地摊淘旧书旧杂志,那时候没什么钱,可生活上再节省,买书的钱从来是不省的,很多经典的棋书,都是那段时间积累的。  再后来,围棋慢慢被淡忘,然后又拾起,再放下,再拾起。。。  等到后来,终于明白了,围棋其实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不必刻意去忘掉或者记起。  到了如今,是资讯泛滥的年代,昔日一书难求,洛阳纸贵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棋书充斥于各大新华书店的围棋专柜,却经常找不到一本能让自己喜欢的棋书。  现在家里的棋书杂志已经可以摆满半个书柜,而且还会不停在网上搜罗那些经典的棋书,可买到以后却很少看了,就算是偶尔翻翻,也难有当初那种心动的感觉了。  有些感觉,一旦时过境迁,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让我们一起怀旧吧,怀念那些伴我们走过美好岁月的经典棋书。。。

  (一)连环画年代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和那些永远不凋零的花。。。  七十年代生的人,是和小人书,连环画一起长大的。  最初引我进入围棋之门的,是一本连环画大小的册子,就叫围棋入门,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下面贴的小册子“下一手”,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吧,图都是取自飞扬网上,我自己收的下一手可没这么全,呵呵。  这一套40本的64开本小册子,每本一个专题,以问题集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内容涉及布局中盘收官死活定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难度也是从级到段各种程度的题目都有,非常实用。  连环画年代之2  坂田荣男的这套围棋教室小册子,一共22本,精选了坂田的22盘棋,每册一局棋,以名局细解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职业棋手的世界。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套书中的一本时候内心的激动,小小一个无忧角居然可以生出那么多的变化,让人叹为观止。当时的感觉实在是言语难以形容,只觉得围棋实在是太玄妙了,方寸之地也可以蕴藏无数变化,木野狐之称绝非浪得虚名,我就这么被引领着在围棋上越陷越深,无力自拔,也不想自拔。  这套小册子还有一个16开书的版本,一共四册,当时我在成都只买到第二册,名字是职业棋手的感觉,然后对其余三本一直念念不忘,却始终没能找到。  后来毒老送我一套五本台版的坂田围棋教室,才算是得窥全貌。  连环画年代之3  《初级围棋推理教室》小册子,一套12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每册选1局棋,提问22个,同时可以测验自己的棋力。是打谱、提高水平的经典之作。  《名局细解》小册子,一套12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每册详解1局棋,精选棋局,解说精彩到位。  《只此一手》小册子,一套18本,好像后来集结成书了,也是很好的问题集。

  (二)名局细解  经常会有想长棋的汽油问,看什么书好呢?得到的最多回答应该是,名局细解,越细越好的那种,最好一手棋一谱,包你大饱眼福,乐不思蜀。  下面两本读卖新闻社编的棋圣争霸战名局细解,是我最喜欢的。这套书讲解了棋圣战第一届到第四届的全部决赛对局,详细到一手棋的用时都记录在案,而且不仅有非常详细的对局讲解,还穿插了许多对局时的背景花絮等等,执笔的观战记者都有相当棋力,而且是全程跟踪,整个对局过程在记者的笔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看起来轻松有趣,是我看过最好的观战记形式的名局细解。后来我写观战记,也是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影响。  这套书一版只印了14000册,现在不容易淘到了  国内翻译过来的日本棋圣战的名局细解还有两本,一本棋圣妙局是第七届,赵治勋挑战藤泽秀行,赵以三连败然后四连胜挑战成功,棋局也是跌宕起伏,精彩异常。还有一本棋圣战激斗谱是武宫正树挑战小林光一,那个时候棋圣战已经有了首局移居海外进行的传统,为的是扩大围棋的影响。  名局细解之2  说到名局细解,绝对不能错过的就是吴清源的这套名局精解,也是详细到几乎每手棋都有解说,还有一些棋手介绍和花絮,全套12册,大陆人体曾出版过前四册,台湾的世界文物出版社出了全部12本,经典收藏品。  林海峰的这套名局细解是之后推出,解说风格继承乃师,同样不可错过。也是一套12册,内地好像只有华夏出版社出过一本。  还有一套五本的林海峰名局细解是解说林后期的对局,风格和前面相同。  这些台版书在大陆不易买到,而且价格不菲。不过好在有热心的汽油做成SGF文档放在网上供人免费下载,需要的可以去下(很不好意思,网址我给忘了,好像不是飞扬就是独山子,不过刚刚去找却没有找到,还望知情者相告)   名局细解之3  台版出的名局细解系列还有武宫正树和加藤正夫的名局细解,都是本人详细讲解,这两套网上可以下载到电子版。

名局细解之4  国内棋手中,马晓春写的笑傲纹枰和黑白之间这两本书,分别精选了本人12胜局和12败局,都做了详尽解说,而且披露了不少对局时不为人知的内幕,可谓用心良苦,意义深远,是国内棋书中难得一见的佳品。  韩国棋手中,李昌镐的这本李昌镐对局谈胜负也是非常好的名局细解书。这本书由韩国资深围棋记者执笔,李昌镐本人详尽解说,采用访谈的形式,穿插不少花絮,内容生动活泼,非常耐读。  名局细解之5

  武宫的《围棋实战研究》也是不可不提的一本好书。武宫的解说精辟到位,而且书中“我和十八位强敌”的编排,更是让人喜出望外!从桥本、岛村、吴清源,一直到小林、赵治勋,每一位棋手的棋风都被武宫用生花妙笔概括下来,在更多地接触围棋资料后就可以发现,武宫对这些棋手棋风的评价非常准确!对于每种棋风,武宫都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棋局予以阐发,让人大开眼界。   加藤的《围棋名局研究》是北体的出版物,编排上与武宫的《围棋实战研究》相类似,分与前辈、兄长、同辈、年轻棋手的十盘对局进行精解,后面还简评了近作十二局。这书在介绍对手的时候讲了很多的掌故,如说起赵治勋小时候容易急躁,经常被加藤让到八子,有一次还在赵的星上面走了一子,气得他直流眼泪,写得很有人情味。这书特别的地方还在于与每个对手都附有一张对局的“成绩一览表”,这好象在其他书籍还未见过。

  《日本围棋历代名手名局史话》是评论家安永一的作品,此人棋文俱佳,以章回小说的方式详细解说了15局日本历史名局,并穿插了很多历史故事,文风幽默,趣味性很强,曾经在日本报纸连载,引起广泛关注。这本书是我见过的写观战记的最好作品,观战记能写到这等程度,可以无憾矣。   说到这里,顺便再提一下石田芳夫的《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以时间顺序收录了日本围棋历史上诸多重要对局,并做了详细解说,其中有名局“耳赤一手”,丈和“三妙手”等等,文风也是很耐读。   上面两本书都是介绍日本棋史的精品,现在孔网上应该还能找到。国内什么时候能有这样介绍中国棋史的好书就好了。   布局类   布局书里面,最经典的莫过于吴清源的黑布局白布局了,时至今日再次翻阅,仍然为那种不拘泥于局部,着眼大局的卓越构思所叹服,这套书我反复看过很多遍,每次都有收获。   中盘的书,以坂田的最为经典。一套坂田之棋,大陆只出版了其中三本,围棋攻逼法,围棋治孤法和围棋计算法,余下三本布阵法,战斗法和弃子法再无下文。后来台版将这六本出齐,还有此后的一套三本新坂田之棋。这套书是经典中的经典。   形势判断和大局观,对于业余棋手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两个问题,这方面的书不算多,不过精品不少。   形势判断的书,以石田这本《围棋形势判断基础》最为经典,“电子计算机”的形势判断,简单明快,自然值得信赖。   其余形势判断的书里面,赵治勋的《快速判断形势法》是聂卫平的强力推荐之作,书确实写的很好,不过对于业余棋手来说,好像解说不如石田芳夫的清晰明快。大竹英雄的《简明形势判断》也是这方面的佳作,延续了大竹英雄一贯的简明风格。   大局观的书,大竹的这本围棋大局观不错,看了以后感觉境界的确有所提升。   日本棋界流传这么一句话,当局面广阔,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就会有人说,“去请教秀行先生。”秀行先生是解决棋局发展问题的专家,目光如炬,有哥伦布立蛋之技,端的是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这本秀行棋道(又名我想这么下)最初带给我的震撼,至今仍难忘怀。   后来的秀行围棋大局观(又名围棋水浒传)也是同一类型的精品,感觉更胜前者。   加藤的这套围棋教室非常不错,除了第一本《序盘的构思》感觉有些一般,后面两本《手筋和攻防》《官子、角的死活》都很实用。中盘的攻防自不必多说,加藤天杀星的名号已经美名远扬,难得的是连官子后来也炉火纯青,半目加藤绝非浪得虚名。还记得第一次在加藤的这套书里面做九路围棋官子题,很有意思,一子就喜欢上官子了。   小林的书也很不错。这套《小林光一围棋必胜讲座》一共三卷,第1卷:掌握主动权之法(序盘篇) 第2卷:决策之研究(中盘篇) 第3卷:赢棋之道(终盘篇),都是小林流的精髓啊,这是小林的最好作品。里面所有的素材都取自小林的对局,而且对于形成过程都有比较仔细的解说,不是片断图。选题基本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到小林的成长历程。   还记得第一次在地摊上看到《吴清源围棋全集》时的激动,当然是不全的,几乎是用有些颤抖的声音问摊主价钱,然后毫不还价立马买下。后来跑了无数次地摊,才算把这套五卷6本的全集凑齐,虽然一直没怎么好好看过,但当作宝贝供起来也值啊,呵呵。   看赵治勋的棋,会对顽强一词有更深的理解。茅学院的同学,更要把赵的书作为经典教科书来读。看赵的这三本书,围棋取胜技巧,围棋转败为胜法和不败的战术,当时有很深的感触,一是赵极深的算路,二是赵尽最大可能发挥盘上残子作用的构思。   “治勋君的大龙可是杀不死的啊”,这是日本棋界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严格意义上讲,老聂的这本《围棋八大课题》是我看过的第一本比较全面的围棋书,现在看到这本书的封面还是感觉很亲切。这本是老聂的名作,近700页。其中后面300页是承志为聂卫平写的传记《志在高峰》。前面400页从8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围棋思想,另外有11局全局详解,可以说这是国内综合类最好的棋书。确实是老聂自己的作品,所有素材都来自他的实战。这本书出版在《聂卫平谈围棋》之后,好像是由于《聂卫平谈围棋》反应很好。但是不厚,于是每个方面都增加了实战例子,加上传记,出版了厚厚一大本。   贴这张图,只是单纯的怀旧,在那个棋书棋谱严重匮乏的年代,这个小小书屋如同黑暗中的一点烛光,为喜爱围棋的送去光明,虽然微弱,但让人感觉异常温暖。我从石家庄小小书屋邮购了第一本棋书,记得是花了5块钱,当时半个月的生活费,收到以后虽然略略有些失望,因为印刷非常简陋,不过很快就被里面精彩的棋谱所吸引。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小小书屋多半已经不在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每当翻阅这些印刷简陋的书时,就会回忆起那个初学围棋的年代?   人体出的这五本书是其后期的精品,武宫两本,星的威力和攻防的手筋,小林觉两本,序盘的大局观和攻逼的法则,赵治勋一本,治孤的精髓,都很不错。   山部俊郎素有“鬼才”之称,他的这套魔术系列丛书,是很多收藏棋书者垂涎欲滴之精品。这套书我也没有,只能发几张图片过过干瘾了   第一本定式的魔术在网上没找到图片。   围棋大全系列: 围棋布局大全(林海峰),围棋定式大全(石田芳夫),围棋手筋大全(藤泽秀行),围棋死活大全(赵治勋)。  书是超级经典好书,全部打过一遍的人估计不多,不过还是建议收藏。   对局集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吴清源自选百局,曾经认认真真地打过一遍,很有收获。   坂田和秀行的对局集也非常不错,感谢蜀蓉出了这么多的好书。   死活类的书里面,感觉最实用的是林海峰的这本提高围棋死活技巧,都是实战常形,而且有举一反三之妙。   作为死活题创作的一道丰碑,发阳论自然也不能不提。   传记类棋书里面,以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老聂的我的围棋之路名气最大。   日本棋手的传记里面,藤泽的《胜负与艺术:我的围棋之路》也相当不错,好像有好几个版本。还有《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也是一本内容比较扎实的传记,另外书后还精选了代表桥本一生技艺的几十局棋,并附有简评。   坂田的围棋高级指导系列,就是小册子围棋教室,现在国内好像再版了。  马晓的这本围棋与三十六计评价不错,的确是用心之作。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作者:  马自正,赵勇著 著
  •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自正, 赵勇, 编著

围棋软件的棋力也比较弱

多下棋便行了。再有就是提高计算能力。

工作人员会在48小时内处理,处理结果请关注系统通知,感谢您对百度知道的支持。

  • 1.回答无意义,对问题无帮助,例如:盲目复制、过于简略、低质等;
  • 2.内容明显错误、内容真实性存疑、内容过时;
  • 3.内容违反知道协议,可能涉及答非所问、灌水、偏激、攻击性等;
  • 4.部分问题下提交的回答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前会暂时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围棋棋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