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评印度人和中国人为什么都觉得中国人都过的很惨,评论提到一点直接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不服,甚至还骂这是我自己的事,不要拉上大家。

  当今世界,最优待外国人的国家就数中国了,以至于连中国人都想做外国人了。 因为老外受优待,自然就成了高大上的代表,所以请洋人来拍广告,商品就显得有档次了,用洋人做的节目收视率就高了,学校里请个洋教师,就有国际范了,混个洋文凭,身价就高了,公司里有个洋员工做摆设, 跟对手谈判腰杆就硬了,嫁个洋老公,尾巴就翘上天 了,等等!总之在中国只要沾上洋气,你就牛逼了,土鸡也能变凤凰。

  所以很多中国人就想沾上洋味,以抬高身价,有条件的人,比如明星、富豪、官二代等,能入外籍的就入外籍,不能入外籍的就花天价买绿卡,要不就赴外产子,部分女性则不顾一切的傍老外,什么年龄、长相、收入等等都不管了,只要是老外就OK,那怕是黑人和阿三都没问题,这些行为不是自认低人一等吗?

  但奇怪的是这些拥有外籍或绿卡的人,并不离开中国,只是谋个老外身份渡层金,然后在同胞面前秀优越,赖在中国捞钱,近年有些嫁老外的女人也不想走了,而是招洋乞丐上门吃软饭,在中国抢吃抢住,这无异于引狼入室,鸠占鹊巢。

  总怪中国对外国人太过尊重,只要是洋人,在中国都是贵宾,享受超国民待遇,像丢个包、丢个手机、丢本护照这样鸡毛蒜皮的事,中国都会认真处理,连中国人都未能享受这种待遇,当官的见到洋人也是客客气气,是笨蛋都知道选择做什么人啊!致使社会上崇洋媚外之风尽吹,受利益驱使造成的社会现象,正在动摇国人的向心力,所以优待洋人的国策该修改了,否则再这样下去就没有人爱国了。

  其实亚洲人或多或少都有“恐洋症”,只有中国有能力治好大家的病,如果中国这样不争气的话,连港台同胞都会小瞧我们,有谁愿意跟被自己看低的人为伍呢?

为什么一个人不能不能维护祖国?难道在西方,人们都不为自己的国家说话是个普遍现象?我看不是吧?

  1. 我没有在中国出生。我是个出生在美国的美国人。只不过,我不像你,以及普通美国人那样无知,
  2. 如果我问“为什么××这么令人反感?”而××正好是你的祖国,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华人在Quora上并不是攻击性地压制所有对立观点。我们只是为获得合理的尊!重!而争辩。谢谢读我这段话的人。我真心希望这一误解不会成为Quora上的中国人和其他人间正常、友好交流的障碍。

西方有一类人数量众多,总是把他们认为发生在中国的负面的事情,归咎于他们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同时,这类人似乎对他们自己表现出来的毫无理由的优越感全然不知羞耻。

中国有句老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中国还在发展之中,作为公民,我永远衷心愿她越来越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当然会,像当初那个伟人一样,对那些毫无根据的指责为祖国辩护。

现在有一种现象让人非常让人恼火,那就是“一些西方人总想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想着要教育中国人,有些中国人却认为这很正常!”。

曾几何时,有人不允许我们自己当家做主,它们把我们打倒在地。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站了起来,但,有些人站起来了,有些人还在跪着。

1.Qi Chen电气工程师:在体验过美国这套体系后,我的结论是中国的体系运转得更好。从长远看,效率越高对国家越是有利。事实也很好地证明了我的结论。基本上,我看到谁更有能力我就会承认。

2.Lambert曾在四川大学留学:当我刚来Quora时,看到这里海量的有关中国的胡说八道,我真的是被惊呆了。有时候,对中国的评论实在是既错误又气人,甚至荒唐可笑,使我有一股想要告诉他们真实的中国什么样的冲动。

3.Aslan Khan环球旅行者:就中国这几年取得的成就来说,值得中国人为它感到骄傲。

当我们能力比西方更强的时候,西方再想告诉我们“呃,但这个你们做得不对”“呃,但你们空气质量很差”时,在我们看来不过是高高在上的自以为是。

最近几年,慢慢的,我们逐渐发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除了人均GDP外,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很多问题在本该是“天堂”的地方也随处可见。

于是我们产生反思和纠正,没必要过分贬低自己!!应该有自信!中国,我们其实干得不错,谁会喜欢天天的凭空诋毁,却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记得之前一个英国同学问我:“中国有山么?”我想,看来英国人是真幽默,于是也用了一点中式幽默回答:“中国没有山,但是有座珠穆朗玛峰。”

外国也有无知的人,那些喜欢用“人家外国”做口头禅妄自菲薄的人,可以歇歇了......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

最近,小编的朋友要去非洲支教,去之前我们召开“关爱大会”,嘱咐他不要乱吃东西,带好驱虫喷雾,穿好长衣长裤,回来还是朋友

 一通下来,闹的好像他要去的不是非洲,而是火海;他也并不是去支教,而是牺牲。

我们对非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同情,就像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民过的也很惨一样。

盆儿干碗净,要啥没啥。

我的美国室友去四川旅游之前,总怕自己到了中国吃不饱,但是没想到顿顿不重样都吃不完,回来惊呼amazing!

还有,上个学期小组讨论时,同组的黑人姐姐问我,你们中国有车吗?

是什么让你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你看不起我可以,看不起中国的车不可以!

是不是想体验一下中国式堵车? 

我不明白,都8102年了,大清都已经亡了一个世纪,怎么还会有人问出这样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有很多外国人不这么想了,他们来到了中国,看到了正在崛起的东方雄狮,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这些人只是沧海一粟

就拿美国来说,有很多人,他们一辈子生活在风光秀美的大农村,一辈子没出过本州,一辈子没见过外国人,更不要说来到中国。

我想他们的回答也跑不出这几个:

好像有个拍中国的电影叫《末代皇帝》?

中国留学生在一起总是喜欢说中文。

难道两个母语为中文的人,见面还要说英文吗?我也没见两个老外,在中国的街上遇见了面还说中文的情况啊。

甚至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人们对中国的印象也只停留在:

图源: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更多的时候,中国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国家而已。

美国第一大城市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不过,这是为什么

人们对于另一个国家的认识从哪来?旅游?和当地人聊天?

是,也不是。毕竟不是每个美国人都有机会去中国,接触到中国人,但每个人都会看电视,上网。

不过,他们看不懂中文,只能从以英语为媒介的媒体渠道上获取信息。你会期待美国媒体去说那些在经济和政治上是他们对手国家的好话吗?

有人说:一个族裔在美国的形象和地位,是由它的媒体控制权而决定的,而亚裔在这方面很弱。

黑人之所以比我们更有地位,是因为在媒体和话语权这方面,他们比我们强很多。他们有自己的媒体体系,自己的频道,自己的新闻媒体、音乐媒体体系。

亚裔的媒体系统似乎并没有这么完善,更不要说华人媒体了

小编有一个同学,她14个月的时候被一对美国夫妇从长沙领养,来到波士顿。她妈妈总是问她,你为什么不多听听中文歌曲,而是酷爱黑人文化和音乐?

“这边华人媒体的声音太小了,能接触到的渠道也太少了。我对中国的认识就是chinatown。我想听中文歌,可我不知道要去哪里听,

所以我就听hip-pop, 也是少数族裔文化。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亚裔、华人站出来,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学传媒的原因。”

就连同是亚裔的韩国同学(在美国生活5年),都不知道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而香港已经回归21年了!

华人媒体平台虽然少,而且还有以英语为主的,但美国人不愿意看!

他们脑海中自动现出“舆论宣传”四个大字。

从内到外,我们都没能让美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可不就被水深火热了么

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他们想象的中国

因为华人形象在美国大众媒体出现的少,所以中国就还停留在10年前?或者30年前?这可是stereotype!

我们在美国人眼中什么形象?

还记得奥斯卡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公开调侃亚洲人只会算算术的刻板印象不

经常看美剧的人都知道,他们有100种方式吐槽中国人or亚洲人

像《破产女孩》里的Han?书呆子?Chinese ponytail?李小龙成龙李连杰?

还真的有美国人问我会不会功夫!

会,当然会!我每天上楼都用轻功,不用电梯。

为什么一直会有这样的例子出现?因为这更符合他们想象的样子

因为你和我们不一样,你就是错的。

前一阵有美国人说,中国在2019年就要完蛋了!这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被cue要“完蛋”了

图源:Quora截图

图源:Quora截图

图源:Quora截图

真对不起,估计这回又得让你们失望了。

英国知名经济学人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说:

我们以往每每对中国的种种预测都毫无例外地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是错误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读不懂中国?我们坚持要带着西方眼镜看世界。”

在过去两个多世纪中,西方社会一直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和榜样。

我们无所谓!无所谓!”

"中国与我们不一样,也永远不会一样。

对于西方社会来说,在今后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最艰巨的任务恐怕就是要读懂中国——不是以我们的思维方式,而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角度去读懂中国,而不是拿我们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果和价值观去套挂。否则就永远读不懂。

与其说这种心态反映了中国难懂,不如说它反映了我们的傲慢以及缺乏对中国事务的好奇心。"

因为带着偏见去看,所以中国人在2018年,还活在水深火热里。

但当人们走出固有的偏见,来到真实的中国,大概又是另一个样子。

有人采访了那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他们说: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完美到无可挑剔。

美国国债21万亿,种族歧视严重,治安危险倒芝加哥被形容成“战区”,走在大街上,“砰”的一声,可能就被枪打中了。

这些难道不是另一种的水深火热吗?

任何人都无法保持中立,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bias”里,你的世界,决定你想看到与相信的一切。

很多时候,误解就是因为信息的片面而导致的

当你有能力的时候,就去世界的另一端看看。

当你会两种语言的时候,就打开另一扇大门看看。

至少我们还可以从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中做一下比较,然后再去相信也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美留学生日报,ID: collegedaily。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加拿大留学生报 诚意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外评印度人和中国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