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几岁小孩儿适合新手画的动漫人物画

  小孩子几岁开始学画画?初学时画什么画?

从幼儿园或是小学开始学,初学时可以问问孩子喜欢什么种类的画法,我记得有的绘画班有专门为幼儿开设的绘画班,具体的你可以去绘画班问。希望采纳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儿童画,其他的小孩子理解不了。幼儿园大班以上吧

孩子学习画画方法很重要,现在的好多辅导班都是印刷式学习,老师画什么,教给孩子画什么,怎么画。最好要全面认识和掌握绘画常识。手工制作、儿童画等同步进行。泉城沙艺术工作室还可以,我遇到的教学比较合理的画室。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或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孩子在家很喜欢乱涂乱画,若没人管她,她自己能坐在那里画上好几个小时。于是,我就想带孩子去上美术课,课堂上,老师在上面示范,别的小孩都跟着一步步地做。

只有我们家小孩,拿上笔,要么根本不听指挥,自己乱涂乱画;要么就盯着老师老,自己不动手,急得我恨不能抓着他的手画了两笔。”

一岁的孩子画出来的一岁孩子的所思所想,两岁孩子的画带有两岁孩子的视角,表达的是两岁孩子独特的看法和观点……每个“小画家”不是在画他看到的世界,而是在用画呈现他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

因此,绘画应该成为父母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一种方式、一个通道,而不应只关注于是否画出一个东西、学到了哪种技法等。过早将孩子送入美术班,其实质就是扼杀了孩子的绘画想象和创造过程。

父母要戒除用成人的观点来看待孩子的画画和孩子的作品,否则,父母不仅会错失了解、认识孩子的机会,而且还可能会扼杀孩子的绘画天赋和想象力。

1.孩子的画是用来“听”而不是用来“看”的。

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专心致志地涂涂画画时干涉或打算甚至询问,不妨等孩子画完之后或孩子画烦了停下来再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听听孩子怎么说。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4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再问问:“他们在做什么呀”,通过倾听孩子对所画内容的描述,来探究孩子的感受。

2.孩子的画不是教出来的,是孩子的创造和表达,每个孩子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

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兴致勃勃地举着自己的画让妈妈分享,得到的却是妈妈的打击,“这都是些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一次两次之后,孩子不仅对绘画失去兴趣,还可能因此变得不自信。

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两岁的孩子拿上笔就能画,确切地说很果断、行云流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被限制住,那时的父母对待孩子绘画的态度是,没有过多期望,而是给他一支笔,让他随意画。

而不管孩子画得如何,我们大都保持鼓励和欣赏的态度,对孩子说:“画得真棒/真有意思/真美呀……”

相反,孩子越大,父母的要求越多,“猫怎么长得一点儿也不像呀,头应该是这样画的,脚应该怎么怎么画……”可以想见,孩子对绘画的热情会直线下降。

3.5岁之前不要教孩子画画,9岁之后再系统教授孩子绘画的技法。

所谓画画,其实是作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运用手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可以从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语言和情感的表达、社会能力等几方面锻炼孩子。

而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孩子绘画的形象表达方式,研究者发现:5岁之前最好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绘画。

5岁以后,可以寻找比较好的儿童绘画班,尤其是那种限定少、更多自由的创意班,带孩子多去体验各种色彩、工具,接触不同作品等。

如果可能最好等9岁之后,再系统地教授孩子绘画的技法。这是由孩子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决定的,过早地教孩子画画反而会妨碍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9岁之前的孩子,画的是“自己对事物的感受”,所以,不管他画得怎么样,父母要做的不是评价一番或提出建议,而是多倾听、多赞扬,这样孩子才会对绘画产生兴趣并逐渐乐于通过图画来表达自己。

9岁之后的孩子,才会真正追求“画得像”,即追求写实,这个时候若孩子仍对绘画充满兴趣,可对孩子做进一步的系统绘画技能训练。

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绘画偏好

还记得孩子第一次握笔时的情景吗?这之前,笔对他来说就是个玩具,只是偶尔地爱纸上留下了印迹,这个变化对孩子来说十分神奇,也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根本停不下来,墙上、纸上、地上……无一幸免,全都被孩子的画图占满。

仔细对比孩子的涂鸦过程,细心的父母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孩子画画更多的是手的运动。

从一岁左右以肩为轴带动肩和手臂的运动,到一岁半左右以手肘为轴心做的左右往返运动(画出来的图形是半圆的弧线),到两岁左右的以手腕为轴心的运动(这时孩子能画出连续的圆圈了)。

这个阶段,父母只需给孩子提供环境,让他自由发挥即好。

到两岁半左右,孩子的绘画能力有一大进步,即,孩子的手指功能进一步分化和有力量。

孩子能用指尖来抓握笔,而且随着孩子眼睛追随手的运动能力的增强,孩子有意控制线条的能力增强了,也就是说孩子能画有始有终的线段了,这不啻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孩子的画是单纯的圆圈和线条的话,那么这之后他的画开始向形象、自然过渡了。

孩子的画也开始有了内容,并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这时,如果耐心倾听,孩子会告诉你他画了什么,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问,孩子表述的内容会大相径庭。

有的父母会很吃惊,甚至认为孩子在撒谎,殊不知,孩子接触的事物越多、想象力越丰富,越能更好地对画面进行解释和演绎,而且越是多地表达自己,孩子的用词会越加精准。

可见,孩子的画不仅要“看”,还要认真去“听”,而绘画的过程,本身就是孩子不断创造的过程。

象征期和符号表现期(3-5岁)

所谓象征期儿童画,就是用符号来表现事物的儿童绘画作品,用一些象征性符号(如,圆形、三角、方形)等表现对象。

如果说三岁之前,孩子画画,是先“豪迈”而随意地画出来,然后再赋予画面意义,那么,三岁之后,孩子画画之前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事先有一定的想法了。

可能在大人看来,同样是画圆,没有什么区别,但对孩子却不同,它不再能单纯地是一项“手先行”的运动了,而变成了有象征意义的、“用来表达的”画。

孩子所画的内容是动态、有故事情节的,这就更要求父母耐心倾听了哦。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述出来的内容比画面更丰富,父母会比较着急,比如看到孩子画的人物只有头时,会忍不住指责孩子,“为什么没有手和脚啊?”并积极地指导孩子加上,千万不要这么做。

其实,孩子绘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拿人物画来说,三岁左右的宝宝所画人物是典型的头部人像,只有一个头;三岁半左右,人物画像变成为头足像,即直接在头部加上脚;四岁到五岁,宝宝的人物像有了身躯和手;五岁到六岁阶段的宝宝,他们所画的人物开始穿上了衣服,并对服饰有了进一步的修饰。

当然,孩子也越来越重视细节,人物的表情动作也越来越丰富。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的父母反映自己能关在屋子里画上两三个小时不厌烦,而且他们的画相比四岁之前要复杂得多。

这是因为,随着经验的增多,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绘画图式,即以一定的平面结构、一定的造型、一定的色彩来反映多维空间,来表达他认识或想象的世界、他眼中的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

他们的画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这个孩子的画也叫做“主观感觉表现期”。

这个阶段孩子绘画的一大变化就是出现了基线——所有的事物都被有序定放在了一条线上,这与孩子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有关,但又由于孩子对时间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因此一幅画中可能会同时呈现过去、现在、将来发生的事。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爆发的时期,再加上孩子心理发展的自我中心性和泛灵倾向,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画往往是现实与想象交织,过去与现在交融,夸张、充满想象……

孩子的画作是孩子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父母可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唯有此,孩子的绘画作品才会不枯燥乏味,才能丰富多彩。

有的妈妈问:“现在让孩子照着东西画可以吗?”最好不要如此,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画的是仍是心里想的,而不是现实中的。

视觉写实期(9-15岁)

很多父母问:“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绘画天赋?”9岁之前不宜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应该在9-15岁这个年龄段来判断,若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仍然十分喜欢绘画,那么父母可以断定孩子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绘画有一大转折——孩子追求“画得真实”。

如果说之前的儿童画大都是随“心”所做的话,孩子画的是自己的内心,并不太关心画得好坏;现在的他们,则会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画,他们开始关注眼睛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并试图想要将它们画在纸上。

视觉写实期的孩子表现作品的方式也更多样化,如会通过色彩、明暗、线条等多种方面来展现内容,自然地,孩子对技艺的追求变得迫在眉睫了。

可引导孩子接触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如参观美术展和欣赏大师作品集,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可考虑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如进行专门的色彩、素描等训练。

南海发布编辑部;来源:罗静、积木育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画动漫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