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电影》主要讲了什么?

佛罗里达乐园(2017)美国 肖恩·贝克紫色的房子,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粉色的晚霞,绿色的植物,偶尔来场暴雨扫扫兴,这样的暑假就是天堂啊。开口脏话喊贱人,朝汽车玻璃吐口水,装哮喘骗吃冰激凌,溜进电房拉电闸,偷看泳池露胸女和打火机上裸女贴纸,甚至还玩火烧了一间废弃出租屋,这样的孩子在现实里,就是彻头彻尾的“熊孩子”。电影《佛罗里达乐园》,有夏天,有“熊孩子”,却让人回忆起有暑假的日子。Moonee!住在大型主题乐园旁汽车旅馆“Magic Land”的单亲妈妈和小女孩,小女孩和好朋友们。她们做了开头第二段讲的所有事情,可你不会想着在心里鄙视或是责骂(可能不是自己的孩子。)单亲妈妈为每星期的房租想尽办法,去高尔夫球场倒卖山寨香水或是接客,拿到钱后第一件事先带女儿去吃自助餐。不过限于能力和意识,给予最大的自由、包容和爱,只能考虑两个人的温饱,没有将来和以后。曾经遇见一个像片中母亲的人,不过比较腼腆害羞。和丈夫育有两个孩子,两人在外赚钱。男的在工厂上工,女的在家中接客。成盒批发的廉价避孕工具,完事走人的“快餐”速食行为。“后悔吗?”“……我不识字……我有精神病……我以后不会再干这事了”MAGICLAND事实上,孩子总是以大人们不理解的方式成长。她们会说“叉子如果是糖果做的就好了,这样就能把勺子也吃了”,会看出来大人什么时候要哭。大多数时间里,视角无忧无虑,欢声笑语,除了仅有的两场暴雨带来一点灰。小女孩最后失去了男孩玩伴,只剩下因为吐口水结实的女闺蜜,两人牵手跑过荒草地,跑过住宅区,跑过高速路,跑过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拍照留念的家庭游客,跑进了迪士尼。事实上,她们一直住在这附近。“MAGICLAND”不叫魔幻城堡,“FUTURELAND”不叫未来家园,名字取的这么梦幻,住在里面的人生活就有多么差劲。最后三分钟太精彩,小女孩是天才,景色太美了(身边如果出现这样一幢紫色的房子可能会觉得难看。)导演Sean Baker前一部作品用iPhone 5s拍摄,讲了变性人、妓女的《橘色》人生,虽然色彩绚烂,带有浓浓的滤镜风格,但说实话,挺无聊的。这部电影大多数时候,也是如此,用生活的琐碎时刻和孩子玩耍的片段填满了将近两小时的片长。但就冲着短暂的夏天时光和名为Moonee的小女孩及她的朋友们,就值得一看。乐园的初衷放两段在豆瓣上看的,导演本人所说的话。“He Became This Year’s Oscar Favorite By Going Broke Again and Again ”https://www.wealthsimple.com/en-us/magazine/money-diary-sean-baker《橘色》成功之后,我顺利地为《佛罗里达乐园》筹到了钱。预算远超200万刀,是我前一部片的15倍不止,讲述生活在迪士尼乐园旁村庄里的穷人故事。我所有的片子好像都是讲述经济上十分贫困、被社会孤立的、被排斥的、边缘化的人,有些是非法移民,有些是性工作者,有些是特别贫困只能在地下市场才能生存的人。这个社会除了关注金钱,就是关注金钱:当你打开ins,大家都在晒他们买的东西。我们忘记了被物质主义剥削的人们,不管是生活在洛城,活在好莱坞阴影下,还是在佛罗里达,活在庞大主题公园的阴影之下。我希望关于边缘人群和亚文化的故事被讲得越多,这种意识就传播得越广,这些人就不用变得那么边缘。我不是政客或者决策人,我只是个电影人和讲故事的人。我的目标就是给这些通常不人性化的隐藏人群一张人性的面孔,这样大家能受到鼓舞去建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有时将一个问题曝光出来是实现改变的第一步我们最难的是始终如一常见的总变幻无常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我们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 && && && && && &
关于《佛罗里达乐园》的问题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freedom?)
(无心恋战)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佛罗里达乐园的评论: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待绽蔷薇》(2012)场景过度和对表演的处理,让人想起卡萨维茨、贾木许,惜情节设置有些刻意:
待绽蔷薇剧照
士别5年,导演肖恩·贝克捧出《佛罗里达乐园》,令人刮目相看,简直就是理性的重磅催泪弹: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作为未来的纳税人,儿童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美国1875年成立全球首个保护儿童的机构:纽约阻止虐待儿童协会;1912年成立儿童联邦局,1974年国会通过《儿童虐待预防与处理法》,举国上下都非常注重保护儿童的权益,素有儿童天堂的美誉。
熊孩子不听话,中国夫妇在美国超市就像在国内一样大打出手,马上陷入重围:不准走,等警察来了再说。爹妈很委屈,子不教、父之过,教养孩子何罪之有?围观者出离愤怒:当众虐打小孩,你咋不登天呢?猎鹰火箭都可以回收了。
《佛罗里达乐园》通过迪士尼乐园附近的一家汽车旅馆,聚焦底层社会,儿童天堂的阴影触目惊心:女孩抗拒国家的保护,依恋自己问题多多的母亲。亲情重要,还是矫枉过正的国家保护重要?怎样才能准确地鉴别问题家庭、避免借保护之名伤害儿童?
奥斯卡无法忽视如此优秀的佳作,但顾及政治正确,采取了一个鸡贼的方式,影片落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重要奖项,仅入选最佳男配。
1980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收养与安全家庭法案》中就明确提出了儿童福利服务的原则“机构养育并不是持久的安置选择,为儿童寻找或维系一个稳定的家庭是首要的。”
我拿什么爱你,我的小孩?偷窃、违法零售、卖淫……年轻的母亲拼了老命,解决女儿的温饱问题。底层社会的肮脏、快乐和友谊,如同佛罗里达的阳光,看似没心没肺的孤儿寡母,倔强、粗放地生长。
儿童天堂的阴影,不只是粗粝、下流的生存环境,还包含了越俎代庖的儿童保护。影片的高端表现在,儿童保护应该有,母亲的确也有问题,接客时女儿只能躲在浴缸里玩耍;但是,冰冷的法条,怎么可能精准地处理千差万别的现实?
儿童保护局的官员、警察,只能凭借表面现象评估母亲是否能够给子女提供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不可能像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给出儿童在这样的家庭里能否幸福的报告。
世界本不完美,对于女儿来说,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天堂。她爱孩子,竭尽全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知道母亲为了她已倾尽所有。
编导还原底层生态的能力非常强大——
女儿大快朵颐,吃得那叫一个爽,眉飞色舞、豪情盖天:“这才叫生活,比环游世界还棒!就算环游世界,也吃不到这么多东西!”
母亲的眼里盛满了爱意和怜惜:
对于世界、人生,女孩也有自己的看法:“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棵树吗?它摔倒在地,却从未停止生长。”这就是其自身的写照吗?
威廉·达福出演《佛罗里达乐园》的旅馆经理,演技炉火纯青:因前妻与儿子闹别扭,儿子态度强硬——突然发现儿子已长大成人,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从背影就能看出人物的六神无主,以致于忘了摁电梯按钮;不忍看到母女分离,悄然下楼……
片尾致敬《四百击》(1959)长跑的经典镜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面对你的苦难,我怎能转过脸去?
女孩激动得浑身颤抖,突然抓住朋友的手,让人想起水浒,想起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西风影评其它文章
川普当选美国三军总司令,向极端伊斯兰宣战,欧美政治、文化精英一片哗然,各大高校师生抱头痛哭,如丧考妣。何为历史潮流?嘴上说不要,身体都很诚实,怼川普没问题,蔑视反极端伊斯兰的强大民意等于自寻死路。长期被白左把持的影坛出现松动、裂痕,好莱坞大亨、大牌演
西班牙人拍惊悚片就像他们踢球,总是给人意外的惊喜。《愿上帝宽恕我们》 (2016)看过的人不多,看得你想把中国编导都集中起来学习一下:瞧瞧,再瞧瞧,你们也好意思管自己拍的那些东西叫电影?《白日追凶》片头的案发现场,编导力求自然,但给人的感觉还是装,做作,太做
以我对汉语文学的浅薄理解,诗经、唐诗宋词、水浒、红楼梦、谭嗣同、鲁迅,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不信神不怕鬼的华夏精英,在宗教林立的世界,铸就了特立独行的精神风韵。审美体验、审美快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哪里高级?淘宝买个便宜的宝贝,约个像野兽一样快乐的炮
是的。面对平成废物,父辈也已完全绝望,疯狂摘取诺贝尔奖发泄。迄2016年,已有25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2名美籍日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欧美之外,日本获奖人数最多 。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说:知悉获奖非常吃惊,我是在讲日语的(父母都来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不是大明星,而是标准的实力派大演员,一有合适的编导就会光芒四射:40岁凭借《冰血暴》(1996)的精湛演技摘得奥斯卡影后,一个怀孕女警的温柔和干练:毫不夸张地说,她主演的《奥丽芙·基特里奇》(2014)提升了美剧的档次: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
表面上是美国:苏联红军被德军打得屁滚尿流,美国援助苏联飞机15481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卡车501660辆、摩托车30000辆、火车车厢11155节、铁路机车1981台、高炮7944门、冲锋枪108293挺、无烟火药130713吨、炸药132237吨、钢材2589766吨、铝26110吨、石油2622357吨、化
出于对高物价和高失业率的不满,28日以来,伊朗多地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美国谴责伊朗政府逮捕抗议者的行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勇敢的伊朗女孩摘下头巾抗议极端伊斯兰强制戴头巾的法令。 BBC、CNN 等白左媒体拒绝播放这一画面。 面对日益强烈的抗议浪潮,伊朗被迫撤销
《暴雪将至》误触警报引发疑犯狂奔这个细节做得很好,自然而又突然:总体而言,导演的才华配不上他的野心。不知道导演看了多少遍《杀人回忆》(2003),想讲的东西太多,个体被时代遗忘的悲催,小人物于事无补的挣扎……片尾还致敬贾科长《任逍遥》(2002)难以发动的摩
《1992洛杉矶大暴动》:白左政客、媒体煽风点火,刻意隐瞒疑犯攻击警察的事实,外加素质高不可攀的黑人群体,酿成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内乱。有不少珍贵的历史镜头,面对趁火打劫的歹徒,韩国商家奋起抗暴令人动容: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用武器捍卫自己的家园、财产。要
好莱坞主导的政治正确丧心病狂,连恐怖片的受害者都必须是黑爷(《逃出绝命镇》);豆瓣、知乎被媒体、营销号、无脑吹忽悠得丧失了起码的判断力:《敦刻尔克》音效碾压视觉,用鸡汤遮蔽历史悲情,8分起步;《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矫情、虚伪,令人作呕,起码的床戏都不及
有人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支持特朗普?因为他们是没有被傻逼到极点的政治正确洗脑的正常人,没有失去最起码的人性和现实感:他们害怕恐怖袭击,他们知道谁在搞恐怖袭击,他们很愤怒,他们不是鸵鸟。他们认为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他们的同情给予无辜死难的平民
《小城之春》1948年9月公映,国共东北激战正酣,剧中人对未来之忐忑、希冀,折射时代风云;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波动,体现传统的含蓄、隐忍之美:《小城之春》海报影迷版汉语书法注重涩笔、枯笔的独特表现力,汉语文学讲究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回文之美,闲笔不闲,《小城
陈犯一审获刑20年,检方很好很强大,人情法理抽丝剥茧,欲擒故纵、火力全开,同类案件在日本历史上最多判18年,真的是顶格求刑、顶格判罚!江妈请的律师,以及法官、陪审团分外给力。庭审期间,律师、翻译哭成一片,法官几次难掩对陈犯的厌恶之情……陈犯一度昏厥,因为
检方很好很强大,人情法理抽丝剥茧,欲擒故纵、火力全开,同类案件在日本历史上最多判18年,真的是顶格求刑、顶格判罚!江妈请的律师,以及法官、陪审团分外给力。庭审期间,律师、翻译哭成一片,法官几次难掩对陈犯的厌恶之情……陈犯一度昏厥,因为日本判罚一般是求刑
白左真的是够了—— 瑞典克林贡,一群来寻求庇护的难民轮奸一名当地17岁的
一觉醒来,凯文发现自己变成了卡夫卡…… 凯文警官的巡逻地段包括所谓的自杀
有知友问美国警察如何判断该击伤还是击毙疑犯? 当然是看疑犯的危险程度。警
很少看综艺,又不减肥,何必恶心自己?《演员的诞生》扫过一眼,国际章、刘烨
凤凰卫视: 刘鑫这样形容当天案发现场的状况,她推不开门,又看不清楚外面发
白左肆虐,欧美电影题材日趋狭窄,超级英雄之外,就是秀基情秀政治正确,《与【TA说】我去年最后十佳,来自这部限制级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TA说
我去年最后十佳,来自这部限制级
作者&&毒Sir| 16:27:39
Sir今天要考考你。知道以下这些片的共同点是啥吗:《月光男孩》《房间》《伯德小姐》《机械姬》《瑞士军刀男》《龙虾》《灾难艺术家》《女巫》《皮囊之下》。相信你一点头绪都没有……区别影迷和资深影迷的时间就在这一刻了!好吧不浪费时间,开。这些电影,都来自同一家发行公司——A24
。这个Logo有没有很熟悉 你应该像记住网飞、记住HBO一样,记住这3个字母。因为这家来自美国的电影发行及制作公司,以独立、新锐,跳脱传统好莱坞模式的眼光,形成了一个新的电影风向标。
啥叫风向标?简单说,就是指向最主流审美的好标准。它成立5年,发行/制作60多部影片,惊人地获得了21个奥斯卡提名(仅今年就7个)。胜算这么高,跟A24挑选电影的口味有关。虽然风格各异,但这些电影都有同样的特点:
成本小 、 质量硬 、
。今天的主角,就是A24的新作——《佛罗里达乐园》
The Florida Project 看海报:孩子奔跑的身姿,衣服上卡通的图案,洒满阳光;身后紫色的房屋,夏日气息的棕榈树,空中划一道彩虹……(有独特的抢眼设计,又有隐藏的冲突感。)再看片名里的地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迪士尼乐园,就坐落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郊。迪士尼乐园,是所有孩子心中,离梦最近的地方。到此为止,电影让人联想到的是 美好 、 希望 、 梦幻。 ……但其中还夹杂一丝莫名的隐隐担心。打开影片,随手截几张图:动画式高饱和的色彩,每一帧都像童话般漂亮。一搜,这个貌似迪士尼式的美好故事,却有个味道怪怪的剧情简介:莫妮是一个
的六岁女孩,她和年轻
的妈妈海莉住在魔法城堡旅店的一个
单间里,过着
的生活……在暑假里,莫妮和她的朋友们展开了一系列冒险。 读出味道了吧?《佛罗里达乐园》是一部儿童片,上映时却被评为 R级 (限制级)。看完片你会发现,电影的画面与内容,全是极端的
。镜头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残酷。 靠刚刚的三张截图,Sir来给你“看图说话”:莫妮和玩伴坐在墙边,墙上是关于“分享”的公益涂鸦。两人眼神望着同一个方向,他们在等什么?下一幕,答案揭晓。快餐店走出一个黑人女孩,对他们使了个眼色,两个孩子便熟练地冲向餐厅后门,拿走打包好的……餐厅剩饭。穷人孩子的“分享”,更像乞讨。 接着,就有了第二张截图的故事:两个孩子,跟莫妮的妈妈海莉,在室外的餐桌,惬意地享受着“美食”。每天,除了来源一样的午餐,还有一个必备环节……骂街 。餐桌对面的停机坪,每天都有载着游客俯瞰迪士尼的直升机起飞。面对富人的游乐项目,穷人只有竖中指的份。午餐后,还有 夜生活 。入夜,海莉和朋友(餐厅的黑人女孩)穿上艳装,安顿好孩子们,就往当地最热闹的街道走去,街的名字挺美,“橙花路”。热闹,因为那里每晚都聚集着妓女、黑帮,各种闲散人员。而海莉的夜生活,就是瞎晃。在流动小吃店买一份垃圾食品,借店家的音乐,自嗨一会儿。三张静图,三张动图,两个极端。一墙之隔,这边是梦幻的迪士尼,另一边是莫妮和海莉住的廉价汽车旅馆。一个是富人的乐园,一个是底层的失乐园。
现在再看电影海报,你又会发现新料了——孩子,被截去了半张脸。《佛罗里达乐园》讲述的,就是一群被遗忘的 边缘人 。电影几乎没剧情,只是描绘底层的众生相。孩子们玩耍的项目,一点都不积极向上:对着汽车吐口水,比谁吐得远;向陌生人讨钱买冰淇淋,完全不害臊;甚至还跑到废弃的房子里玩火,最后酿成火灾……满口脏话,调皮捣蛋。家长们?也好不到哪去。有的终日无所事事,趴着晒太阳;有的每天躲在屋里吸大麻。家庭教育就更别提了……“妈妈”海莉为了赚钱生存,带着小莫妮偷坑拐骗,别以为她内疚,她乐在其中。混乱、贫穷、闲得蛋疼、不思进取……这些都符合富人们对底层的想象吧?但富人们不能体会的是:生活的艰难会不断滋长、传递,从你传给孩子,从孩子传给孩子……一眼望不到尽头。这种 “天赋的厄运” ,甚至不需要教育也能感知——片中莫妮说过一句话,Sir心头一颤:我总能看出来,大人们什么时候想哭。
字幕来源:鲸鱼字幕组,下同 莫妮当然不是悲伤地说的,那太矫情。她说的样子,反而带有几分“炫耀”,仿佛早就习以为常。先别急着轻视这种“炫耀”,说人家“身陷悲剧不自知”。《佛罗里达乐园》并不想靠展示底层惨况,来博取观众的廉价同情——那样的电影优势感太足,立场太骄傲。 身为一个“非底层”,你看着看着,反而会意识到一件事:你未必有人家幸福,更没有审视别人命运的资格。 比起努力想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他们的人生,反而有一种强大的“无欲则刚”。比如,
他们懂“坦然面对”,我们真的懂吗?
海莉带着莫妮在乐园周边卖廉价香水,被管理员发现后落荒而逃。一路上,小莫妮不停在耳边叨逼叨,追问着为什么要被赶走。一会儿说要吃冰淇淋,一会儿说走累了要休息……一点倒霉的心情都没有。连Sir隔着屏幕都对这个熊孩子不耐烦了,但海莉怎么做?啥也没说,停下脚步,整理书包,背起莫妮继续走。那边是车水马龙,这边是相依为命的母女。真正的坚强,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而是如此的不动声色。
他们懂“快乐无价”,我们懂吗?
两母女唯一一次出远门,带着邻居家的小女孩简希(也是莫妮的玩伴)。日落出发,他们在路边拦顺风车,到达目的地时夜幕已降临。三人在黑暗中找了一片草地坐下,拿出蛋糕,点上蜡烛,唱起生日歌。原来,今天是简希的生日。可为什么要大老远,跑到一片黑暗中庆生?这时,镜头一切……烟花在空中绽放,三个人兴奋地尖叫起来。原来,母女费尽周折,只为了让新来的小邻居,看一眼隔壁迪士尼的烟花。不用买门票,也没有拥挤的人群,但欣喜程度并不亚于身处乐园。旅程是免费的,烟花是免费的。 空气是免费的,草地是免费的,夜空是免费的…… 你还好意思说,快乐,要花钱买? 这等力度的坦然与快乐,当然具备足够的力量,去打动“底层之上”。 《佛罗里达乐园》烂番茄新鲜度
,在美国获得多个影评人、评论家协会的最佳影片。它的好,在Sir看来,就好在 没有以俯视的视角,以一种“非底层”的貌似高尚,制造错位与噱头。 当物质世界的美好与苦难,与精神世界的坦然与快乐,无声地融合一处后,导演的种种用心也终于脱去了神秘外衣。底层人物,获得了独特的闪光方式:
人生虽然被“小写”,但他们的人生态度被“大写”了。
看完,我们应该反思自己 视野之窄。 当看着电影中的穷逼小屁孩,没心没肺地穿梭在贫民区。你也要看到,他们同时也奔跑在阳光下。
你可以同情,更应该羡慕, 羡慕他们的“穷开心”。 当莫妮被儿童管理局强制带走,海莉张大嘴面对着镜头骂生活操蛋。你可以同情,更应该钦佩, 钦佩他们的“穷坚强”。 以后,再看到现实出现下面的画面,我们能不能不止于旁观者的悲悯?不止于徒劳的自我庆幸?总有闪光的人性,隐藏在悲苦的现实里。
反过来,也总有卑微的人生,隐藏在貌似安全的假象里。
与其庆幸自己还混得不算糟,不如扪心自问,你已经卑微了多久,不由自主了多久。难道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挣扎着想挣脱一个世界,不就是为了让另一个世界收留?那样的我们,到底算“认命”,还是“不认命”?Sir在电影之外,也看到了真正的
“不认命”
。导演肖恩·贝克,也曾是个每况愈下的穷鬼,因为拍电影让他几乎破产:
《百老汇王子》在电影院失败了,我花了10万美元发行,只赚回2.8万,这是历史上最烂的投资。
我彻底崩溃 ,又开始抽烟了
。 《百老汇王子》是导演的第三部失败长片。但同样因为它,让导演被许多投资人看中,给钱让他拍了第四部、第五部……如果真的“认命”,他就不会被生活的机遇看见了。第五部长片《橘色》,他全程用iPhone拍摄,入围圣丹斯电影节。到了《佛罗里达乐园》,他又一次顺利筹到了钱,预算是《橘色》的15倍不止。也许是生活感悟,他同样把这种“不认命的基因”,放在了影片结尾。最后一个镜头,来自佛罗里达乐园的两个穷孩子,竟然跑向了迪士尼乐园……他们真的跑进了吗?不如相信导演更想说的是,学会与挫败相处,找到心中的迪士尼乐园,才是真的“不认命”。同样,我们都有人生的坎。别认栽,因为短期的小挫败,绝不足以论英雄。
就像《佛罗里达乐园》中小莫妮说的那句台词:——你知道吗,这是我最爱的一棵树。 ——为什么? —— 因为它摔倒在地上,却从没有停止生长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正在收听 :
我去年最后十佳,来自这部限制级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罗里达乐园电影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