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身战机机的神话破灭了吗

近日,微博上有网友根据视频里的信息整理后,得出F117在vhf波段下也有良好隐身性能的结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之前F117折翼南联盟那次的当事人之一Zoltan Danny,即俄制p18雷达的操作员之一在这个演讲视频中提到了他们发现F117的细节。诸如在150MHz频段下没有发现目标,却在140MHz下发现了;发现F117时距离仅30km;根据p18的性能参数推算f117在该波段下RCS仅0.01平米不到,那张F117证明RCS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是扯淡。。。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浩汉防务就这个问题简单讲讲~

假如这位网友所给出的资料确实可信,演讲者所表述的信息也是真实可靠的话,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是P18对F117的效果是非常勉强的,而不能做到有效探测与跟踪。因为雷达的几个备用频率里,仅一个能发现,而其他都失效,这在实战中是非常吃亏的。但是仅仅凭这个信息能得出F117不怕VHF波段的结论么?显然是不能的,就拿这里140和150MHz两个频点来说,相差仅10MHz,相差仅7%,稍有电磁学常识的童鞋都知道,在这样狭窄的频带范围内,RCS是不会有大起伏的,更何况在如此低频大波长的情况下,F117的RCS此时在这俩频点上是相差无几的。P18不能有效探测F117,这个锅真的应该由vhf波段来背么?当然不是,正如Zoltan Danny所言,这部p18雷达先前出了很多故障,雷达不能以满功率工作,他们花了很大功夫才修好。在当时南联盟的条件下,很难保证这个故障不会重演或者说雷达本身出现其他状况的故障。因此,这个锅应该由雷达本身来背(比如设计限制和各种故障),而不是把锅甩到VHF波段头上。这是其一,这位网友的逻辑链条缺失。

第二点,即便是p18不能有效对抗F117,能否说明其他类似vhf/uhf预警雷达不能有效对抗呢?聪明的童鞋当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波段的问题刚刚在上面解释了,能否有效对抗隐身飞机,除了取决于波段是否合适以外,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有专门对隐身飞机的优化设计,更高功率的发射机,更大增益的天线,更低灵敏度的接收机以及更优化的信号处理算法等等。P18作为老实雷达而言,能在数十公里外发现F117实属不易了。而且注意到这个30km的发现距离未必是对f117的最大发现距离,他们是收到了外部消息后才开机发现的,不是一直开机,直到30km才截获。当然啦,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当f117靠近后,导弹的c波段火控制导雷达也稳定截获目标并引导导弹摧毁之。按照这位网友的逻辑是否可说明c波段是F117的克星波段呢~哈哈。

第三,F117迎头RCS在vhf波段仅0.01平米不到么?呵呵,当然不是啦。这是那位聪明的网友根据p18的性能参数,代入30km的发现距离自行脑补出来的数据。实际上,雷达性能上宣称的所谓对xx平米的rcs探测距离的数据是纸面数据,实战中受限于各种因素,比如有意无意的干扰和杂波,探测距离肯定会下降,以此推算rcs并不准确,实战中雷达能否发现目标,不全取决于自身因素!再加上这本身也是个特例,拿特例来算,也是不准确的。

最后一点,那个趋势图是扯淡么?浩汉防务之前科普了N多次的RCS随频率变化曲线,瑞丽区/光学区/谐振区变化趋势,是电磁学里的经典理论,当电磁波长大到能和飞机尺寸相比时,会出现谐振状态,此时的RCS会激增。这个现象和结论是被大量的计算和实验所证实的,要驳斥它为扯淡,怕不是和民科一个套路哦,呵呵~

这位网友说的上面曲线图是扯淡,很服气!

上面是在不同论文里找到的关于F117迎头RCS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到的结果曲线还是基本一致的。论文里对f117的rcs建模基本上是只考虑外形不考虑吸波材料的(吸波材料由于厚度极薄,主要对高频效果好,而对低频效果很差,所以低频的RCS分析可以忽略吸波材料的影响来近似估计),虽有模型实测作为对比,但仍然不可避免出现误差。但是这个误差绝不可能是根本性的,比如差上10倍的数据。

所以,F117在VHF波段下隐身性能好不好呢?米波雷达到底能不能发现F117呢?呵呵,想必聪明的朋友心里已经有数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近日,微博上有网友根据视频里的信息整理后,得出F117在vhf波段下也有良好隐身性能的结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之前F117折翼南联盟那次的当事人之一Zoltan Danny,即俄制p18雷达的操作员之一在这个演讲视频中提到了他们发现F117的细节。诸如在150MHz频段下没有发现目标,却在140MHz下发现了;发现F117时距离仅30km;根据p18的性能参数推算f117在该波段下RCS仅0.01平米不到,那张F117证明RCS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是扯淡。。。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浩汉防务就这个问题简单讲讲~

假如这位网友所给出的资料确实可信,演讲者所表述的信息也是真实可靠的话,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是P18对F117的效果是非常勉强的,而不能做到有效探测与跟踪。因为雷达的几个备用频率里,仅一个能发现,而其他都失效,这在实战中是非常吃亏的。但是仅仅凭这个信息能得出F117不怕VHF波段的结论么?显然是不能的,就拿这里140和150MHz两个频点来说,相差仅10MHz,相差仅7%,稍有电磁学常识的童鞋都知道,在这样狭窄的频带范围内,RCS是不会有大起伏的,更何况在如此低频大波长的情况下,F117的RCS此时在这俩频点上是相差无几的。P18不能有效探测F117,这个锅真的应该由vhf波段来背么?当然不是,正如Zoltan Danny所言,这部p18雷达先前出了很多故障,雷达不能以满功率工作,他们花了很大功夫才修好。在当时南联盟的条件下,很难保证这个故障不会重演或者说雷达本身出现其他状况的故障。因此,这个锅应该由雷达本身来背(比如设计限制和各种故障),而不是把锅甩到VHF波段头上。这是其一,这位网友的逻辑链条缺失。

第二点,即便是p18不能有效对抗F117,能否说明其他类似vhf/uhf预警雷达不能有效对抗呢?聪明的童鞋当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波段的问题刚刚在上面解释了,能否有效对抗隐身飞机,除了取决于波段是否合适以外,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有专门对隐身飞机的优化设计,更高功率的发射机,更大增益的天线,更低灵敏度的接收机以及更优化的信号处理算法等等。P18作为老实雷达而言,能在数十公里外发现F117实属不易了。而且注意到这个30km的发现距离未必是对f117的最大发现距离,他们是收到了外部消息后才开机发现的,不是一直开机,直到30km才截获。当然啦,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当f117靠近后,导弹的c波段火控制导雷达也稳定截获目标并引导导弹摧毁之。按照这位网友的逻辑是否可说明c波段是F117的克星波段呢~哈哈。

第三,F117迎头RCS在vhf波段仅0.01平米不到么?呵呵,当然不是啦。这是那位聪明的网友根据p18的性能参数,代入30km的发现距离自行脑补出来的数据。实际上,雷达性能上宣称的所谓对xx平米的rcs探测距离的数据是纸面数据,实战中受限于各种因素,比如有意无意的干扰和杂波,探测距离肯定会下降,以此推算rcs并不准确,实战中雷达能否发现目标,不全取决于自身因素!再加上这本身也是个特例,拿特例来算,也是不准确的。

最后一点,那个趋势图是扯淡么?浩汉防务之前科普了N多次的RCS随频率变化曲线,瑞丽区/光学区/谐振区变化趋势,是电磁学里的经典理论,当电磁波长大到能和飞机尺寸相比时,会出现谐振状态,此时的RCS会激增。这个现象和结论是被大量的计算和实验所证实的,要驳斥它为扯淡,怕不是和民科一个套路哦,呵呵~

这位网友说的上面曲线图是扯淡,很服气!

上面是在不同论文里找到的关于F117迎头RCS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到的结果曲线还是基本一致的。论文里对f117的rcs建模基本上是只考虑外形不考虑吸波材料的(吸波材料由于厚度极薄,主要对高频效果好,而对低频效果很差,所以低频的RCS分析可以忽略吸波材料的影响来近似估计),虽有模型实测作为对比,但仍然不可避免出现误差。但是这个误差绝不可能是根本性的,比如差上10倍的数据。

所以,F117在VHF波段下隐身性能好不好呢?米波雷达到底能不能发现F117呢?呵呵,想必聪明的朋友心里已经有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隐身战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