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媽媽咪鸭票房》电影百度云资源链接720P免费完整电影版视频

妈妈咪鸭票房统计(最新票房 3693.34万)

以上妈妈咪鸭票房,仅供参考,若有不同数据,可至票房纠错提供

7月20日,原力动画首部自主IP动画电影《妈妈咪鸭》,在南美、北美、北欧、印度及东南亚等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Netflix平台上线。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获悉,该片在Netflix第一周播放数据在同类产品中非常抢眼,各方评价和满意度都很高,据此Netflix已明确表达了与原力动画的后续合作意向。

《妈妈咪鸭》在Netflix网站的播放主页

近一年来,Netfilx一直在扩充平台上的中国影视内容,包括主流电影《后来的我们》、豆瓣高评分的网剧《白夜追凶》等多部中国作品,但较少涉足动画市场。“因为《妈妈咪鸭》和好莱坞的动画片已经很接近了”,所以这次Netflix和原力动画的合作,让中国动画电影出海又迎来了高光。

“今年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全面‘出海’的元年,因为Netflix在购得《妈妈咪鸭》之后,又获得了《未来机器城》的全球(除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发行权。这是值得中国动画人骄傲的成绩。” 全程主导了本片全球销售及发行的原力动画(美国)首席运营官张苏粤告诉小娱,“不过同样值得指出的是,这两者在制作维度上的管理流程是完全不同的。《未来机器城》由暴走漫画主导、在加拿大完成制作,而《妈妈咪鸭》却是标准的‘原力全流程出品’,即先由原力动画(美国)的自有团队负责IP原创开发,后由原力中国团队完成全部制作。所以,这部刷新了众多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第一次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500多位中外动画人的跨国协作之结晶’。”

《今日美国》对《妈妈咪鸭》的报道

因为《妈妈咪鸭》,出品方原力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创立19年,从4人到1300多人、从给好莱坞打工到雇佣外籍员工、从外包合作商走向产业上游……不仅积累了国际化的工业制作经验,也在好莱坞腹地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当然这些都是过去时。未来的原力让人充满好奇,于是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来到位于南京的原力总部,探访中国最低调的动画公司。

“老外的东西拿出来卖的都是落后的,我们需要将更多的主动权放在自己手里,那就是自主研发或者和老外一起研发。”原力动画CEO赵锐,向小娱表达了原力在技术研发上的理念,“不仅如此,原力作为敞开性的合作平台,目前具备生产和发行等多重能力,未来我们想做的事还很多。”

作为全球国际性的重量级CG盛会,SIGGRAPH于8月在温哥华举行。赵锐受邀参与大会重要环节“siggraph asia”的主题演讲,作为中国CG行业的唯一代表,他现场分享了“20 years in China CG industry”。在赵锐眼中,“中国的动画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各种增长非常明显,并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原力动画CEO赵锐在SIGGRAPH进行主题演讲

近3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诞生出让人脑洞大开的高科技;有别传统动画公司的新定位,让原力身兼生产和发行等多重能力;稀缺的“工业价值”让原力变身敞开式合作平台;新增多条业务线让原力内部就已形成了强大的闭环……刷新所有报道中的原力印象,震撼且耳目一新,原来CG的世界,原力可以这么玩儿!

用技术领跑 拥有近3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

来到原力,尚未落坐,就看见原力动画CEO赵锐正在观看一段视频,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段近景拍摄角度的歌曲MV,忘情歌唱的歌手极具感染力。小娱原以为是哪位明星的实拍作品,赵锐却介绍道“这个视频全部是由CG制作完成,是原力重金开发的虚拟偶像技术,就像MJ复活演出一样,未来会与直播相结合,受众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与虚拟偶像进行互动。”

对于这项技术,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深感惊讶,因为视频中虚拟偶像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都非常流畅,一点没有CG制作的痕迹,将CG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以假乱真,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小娱心中大写的“服!”,而这只是本次服气之行的一个开场白而已。

赵锐分享了一组数据,“原力每年会拿出全年营收的15%用于技术研发,这个底层基础的投入可能超过国内动画公司的总和。”传统的动画公司都很偏艺术向,而在原力的人员构成上,“超过20%的员工在做技术、做研发”。这样一算,原力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动画创制企业,有近300名的技术研发人员。

因为赵锐是做技术出身,所以原力独特的科技基因,和他如出一辙。“老外的东西拿出来卖的都是落后的,我们必须自己做研发,或者和老外一起研发,这样才能将更多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我一直希望用科技给观众带来一些以前没有办法或不敢想象的体验。”

在技术研发上,虽然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是逐步在项目中被应用,体现出的优势也非常可观。几年前,原力成为《阿凡达》动作捕捉公司Profile Studios成为独家合作伙伴,这个强大技术的加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了原力承制国内首部真人CG电影《爵迹》。

原力作为《爵迹》出品方兼独家CG制作方,小娱有幸在其专业级放映厅提前观赏了《爵迹2》的精彩片段,大大颠覆了之前的感观。片中人物面部的眉眼、皮肤质感以及表情变化非常细致,雨水、风、毛发、石块灰尘等难度较大的元素也被大量刻画。赵锐笑言,“现在看来,《爵迹1》的成片效果真是不忍直视,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爵迹2》的CG水平已经超过了《最终幻想》。”

国际化布局 具备生产和发行双重能力

除了高科技,国际化是原力的另一个关键词。赵锐不止一次的公开表示,走国际化道路很艰难,但是原力很坚持,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公司。小娱在位于南京的原力总部看到了不同肤色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原力的员工,有的已经在原力服务了多年。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在参观时,他们会很友好的微笑,说一句标准的“你好”,非常亲切。

除了把老外聘用到中国来,原力很早就把触角延伸到了海外。张苏粤说,“原力的国际业务很早就开始了,不过真正在海外设立国际业务部门是在2013年底左右。美国的工作室一直投重金做原创,请了好莱坞一流动画studio的两大制片人,一度是多个项目并行,在项目流程上严格按照好莱坞制片厂green light系统来执行。正在创作的《十条命》已经进入green light的最后期,目前已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七八百万的认购意向。这一部作品的海外发行也将积极与Netflix进行洽谈。”

(原力动画首部自主IP动画电影《妈妈咪鸭》于当地时间8月15日登陆法国。)

据了解,近期原力又来到了泰国,“那里有很好的创意,他们的广告做的很好,但是体量不大,整体市场尚未成熟,属于‘真空’地带”,而嗅觉灵敏的原力正是瞄准了这样的机会,顺势成立了泰国分公司”。

从原创IP到全流程生产的工业化,都是国内动画行业极为稀缺的能力。由于多年的技术积淀,又参与过很多国际级的重大项目,所以原力的“工业价值”不言而喻。于是,原力有了更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做开放性的平台,我们希望和行业内最顶尖内容的艺术家或公司合作,这个合作并不是简单的承制,而是参与其中,不是赚个外包的钱就结束了,概念和意义都不一样。”这样的开放性,倒是与迪士尼的发展之路不谋而合。

作为开放性平台,原力多个项目正在展开,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在原力moncap棚看到了热门剧集的拍摄。这部剧不仅是自带流量的IP,更将游戏中常用的技术首次使用在电视剧中,科技感十足。“在未来两三年里,原力会出现在多部作品中,角色不是外包,而是基于对原力技术的信任后的深度合作。”当然,这并不影响原力的原创之路,“原力内部的原创团队日益壮大,我们是非常开放的态度。因为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越封闭其实越不好”。

不仅如此,“今年我们和圈内很有知名度的伯乐与联瑞合资成立了公司,专注于动画片的引进、销售和发行等。”原力拥有IP原创力和工业化的生产力,又兼具发行能力,这样的布局和规划足以可见它的野心,高度重视技术,又不失战略市场布局。

增设业务线 资本助力原力成长

有人说,《妈妈咪鸭》的国内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原力,但是在原力的业务体系中,自主IP作品只是一个版块而已。除了原有的影视事业部和游戏事业部外,近年来又设立了实时数字影视部、专注于主题娱乐的全资子公司和衍生品授权部等多条业务线,这在原力内部就形成了强大的闭环。以《妈妈咪鸭》为例,“原力将IP授权给了万达主题乐园,万达又选择原力为其提供线下互动娱乐内容。而在衍生品授权业务方面,《妈妈咪鸭》销售已过千万。”

原力的一步步成长,离不开资本的力量。近几年来,原力已获得了腾讯、微影等行业巨头的战略资本青睐,在全球化的布局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赵锐感谢所有的投资人,“感谢他们的长线意识助力原力的发展,动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业,需要资本的加持,但是资金又是有限的,大家需要多抱抱团,共同打造健康的行业生态。”

从经营数据上来看,原力的收入规模远大于多数国内的动画制作公司,市场也多次传出原力谋求上市的传闻,但赵锐告诉小娱,动画内容产业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耕耘,谋求未来上市的确会助力公司发展,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暑期档即将结束,在这个夏天,不少观众记住了《我不是药神》和《西虹市首富》等国产力作,也有人看过《摩天营救》或者是《蚁人2》这些进口大片,中美合拍片《巨齿鲨》更拿下近10亿元票房。

2018年暑期档进口片格外多

提起咱们的暑期档,“保护月”似乎是个逃不过去的名词。官方没有承认,但民间默认存在的“暑期档国产保护月”,通常在7月和8月出现,当然国庆长假、春节长假,甚至五一假期也没有好莱坞大片上映,这就是后话了。它是对国产电影的一种保护,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好莱坞大片全球影响力的一种忌惮。(君不见各种改档的中小制作国产片)

据媒体报道,2004年有关部门口头下达了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保护月”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产片在暑期档逐渐崛起。

从2015年开始,国产片苦练内功开始爆发,连续四年暑期档国产片票房冠军,都远远高于档期内的进口片票房冠军,《捉妖记》和《战狼2》更依次刷新影史票房纪录。

“中美合拍片里程碑”《巨齿鲨》

事情正在起变化,2018年暑期档似乎慢慢打破“国产片保护月”的不成文传统,从6月底到8月底两个月时间,共有多达15部进口片在内地上映,个别好莱坞大片再也不用”开学见“。不仅数量创新高,质量也都可圈可点。

中美合拍片《巨齿鲨》票房最猛,截止8月27日,票房已接近10亿元,巨石强森主演的《摩天营救》也拿下6.69亿元票房。8月3号出现了三部进口片齐上映的小高潮,而8月24日开画《蚁人2》已拿下5亿票房,8月31日的《碟中谍6》更是10亿级别选手。

进口片在暑期档数量创下新高,但也有票房扑街案例,前作全球大卖6亿美元的歌舞片《妈妈咪呀2》在内地仅收403万元。

北美暑期档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8月底,考虑到中国内地大部分学生在7月后才放假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到的暑期档为7、8两个月。过去五年间,内地6月上映的票房巨无霸式进口大片并不少见,比如《变形金刚》系列、《侏罗纪世界》系列片等等,都曾在内地市场狂揽单片10亿元以上的票房。

保护月放开?2018年暑期进口大片格外多

2018年暑期档,似乎放出“保护月放开”的信号,进口片不再扎堆在6月底和9月初上映,暑期档常见的进口动画片在,此前“重点防范”的好莱坞动作大片和超级英雄大片轮番登场,譬如2015年《蚁人》10月16日内地才上映,《蚁人2》8月24日就上映;《碟中谍5》2015年9月8日,《碟中谍6》则定在今年8月31日。

中美合拍片《巨齿鲨》在进口片中票房走势最猛,该片由杰森·斯坦森和李冰冰主演,8月10日登陆内地院线,在内地和北美市场都表现出色,堪称是“合拍片里程碑”。截止8月27日,该片在内地票房接近10亿元,北美也收获9557万美元(6.5亿元),全球票房累计已超过25亿元,超过张艺谋的《长城》。《巨齿鲨》的实际投资大概在12亿元(制作+宣发),这样高昂的成本在中美合拍片中是少有的。

暑期档进口片的票房亚军《摩天营救》,是最近两年罕见杀入七月下旬上映的的好莱坞动作大片,上一次是2016年7月19日的《泰山归来:险战丛林》。为了这部宣传电影,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巨石”强森在七个月里第三度来华。

《摩天营救》背景设定在香港,主演也集结不少华人明星,比如“天王嫂”昆凌和黄经汉。对比2018年强森主演的另外两部电影《狂暴巨兽》(10.04亿元)和《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4.92亿元),这部《摩天营救》内地票房6.69亿,表现中规中矩。

非好莱坞进口片扎堆暑期 体量小票房弱

以往暑期档进口片大多以最“安全”的动画片作为主角,其他类型的电影大多集中在8月底上映。今年暑期档进口片除了有四部动画片外,影片种类更多题材丰富,而且涉及的国家也更加广泛。

今年8月3日甚至出现了进口片上映的小高潮,《小偷家族》、《妈妈咪呀2》和《的士速递5》在同一天扎堆上映,它们分别来自日本、美国和法国。此外暑期档还有来自俄罗斯的运动题材电影《最后一球》,捷克动画片《奇怪的袜子精灵》、印度片《苏丹》等等登陆内地银幕。

8月3日《小偷家族》、《的士速递5》和《妈妈咪呀2》进口片齐上映

由此可见,一些非好莱坞进口片由于体量小,票房普遍偏弱,在市场上只能算“小打小闹”,对同档期国产片威胁不大,它们并没有受到“保护月”的排挤,在7月和8月暑期档照常上映。

日本电影从去年开始数量井喷,斩获金棕榈大奖的《小偷家族》,在暑期档拿下9500万元票房,打破日本真人片内地票房纪录。《小偷家族》在中国大卖,除了因为金棕榈奖项的加持和影片的好口碑助力,更重要的是该片缩短了引进时间,排除了盗版下载可能的干扰。

该片在戛纳影展期间就被中国公司路画影业拿下电影版权,所以在日本上映两个月之后就迅速在中国上映。如果拖上半年甚至一年再登陆内地,票房肯定会大打折扣。

六年全面回顾“国产片保护月”

回顾最近六年的暑期档,引进政策时松时紧,“国产片保护月”这双看不见的大手,时而严厉时而温柔,每年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

2012年“保护月”表现强势,助推国产片《画皮2》登顶票房冠军,2013年相对宽松,暑期有《速度与激情6》和《环太平洋》两部大片在7月上映。从2015年开始国产片在暑期档集体崛起,“保护月”政策收紧,大片纷纷排在8月底以后上映。

2016年电影市场不景气,为推热整体大盘,7月和8月内进口片数量井喷,竟上映了13部。2017年政策又一次收紧,7月仅剩一部《神偷奶爸3》好莱坞影片独撑,3部实力较强的进口片都排在8月最后一周上映。

业内公认“国产片保护月”比较强势的表现当属2012年。当年6月28日上映的国产片《画皮2》在暑期档表现出色,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7亿的国产电影。7月进口片只剩一部动画《冰川时代4》票房4.49亿,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侠》两部大作,被安排在8月27日同一天上映也曾引起热议。

2013年的国产保护月告别了“一刀切“式的做法,提前两个月公布了进口电影的档期,使国产片有了充足的预热与排片时间。同时《速度与激情6》在7月26日上映,《环太平洋》7月31日上映赶上暑期档福利,算得上是历年来存在感最弱的保护月了。

2013年下半年国内电影市场整体呈疲软态势,三部保护月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只有《环太平洋》一部拿到了6.9亿的票房,位列年度票房第四。《速度与激情6》4.14亿,《钢铁之躯》3.98亿并不算井喷。2013年暑期档只有《小时代》是国产片最大赢家,6月27日上映的《小时代》和8月8日上映的《小时代2》拿到了4.8亿和2.9亿票房。

2014年6月27日上映的《变形金刚4》正好赶上了2014年暑期档的开端,该片票房走势一骑绝尘,即使下映前单日票房仍有2000多万,但密钥未被允许延期,最终票房未过20亿。

其他好莱坞同行们就没那么幸运了:《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银河护卫队》,《敢死队3》,《忍者神龟》等进口大片统统推迟到8月底后上映,取而代之的依旧是轻量级好莱坞电影如《美国骗局》等。整个8月只剩一部进口动画《驯龙高手2》票房不错,收获4.02亿票房。

从2015年开始,国产片在暑期档开始强势爆发,当年《捉妖记》(24.38亿)、《煎饼侠》(11.6亿),《大圣归来》(9.56亿)三足鼎立制霸暑期档,整个七月只有两部进口片,黏土动画《小羊肖恩》和“卷福”主演的《模仿游戏》,两部5000万票房量级的进口片,完全无法和国产电影的强将抗衡。北美本土口碑不佳的《终结者:创世纪》,在八月底拿下7.25亿票房。

2016年是电影市场泡沫破裂,整体不景气的一年,春节档过后国内影市迎来了长达半年的低迷颓势,由鹿晗、井柏然主演的《盗墓笔记》是暑期档唯一一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也许为了推高整体票房,2016年暑期档的国产片保护力度也相对较弱,档期内进口片数量高达13部,和2018年基本打成平手。

2016年暑期档《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7月2日上映,《泰山归来:险战丛林》7月19日上映,随后还有8月2日的《爱宠大机密》,8月23日的《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和《谍影重重5》,多部好莱坞电影都在保护月抢滩登陆。

另外还有《哆啦A梦》、《海洋之歌》、《他是龙》、《巴霍巴利王:开端》等进口片扎堆来袭,从日本、俄罗斯到印度各个国家五花八门。但这些电影普遍卖相一般,市场大环境不景气,外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

2017年暑期档,一部国产片《战狼2》横扫市场,进口片大幅减少。7月只有一部动画电影《神偷奶爸3》票房破10亿,其他比较有威胁的几部大片《猩球崛起3》,《蜘蛛侠:返校季》,《敦刻尔克》被推迟到9月上映。

《极盗车神》和科幻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以及《赛车总动员3》,一齐被安排在暑期即将结束的8月25日上映。整个暑期档虽然有《深夜食堂2》和《与君相恋100次》两部日本电影上映,但票房都是刚过一千万,影响力并不大。

暑期保护月促进国产片茁壮成长

分析最近六年的暑期档进口片,由于前几年“国产片保护月”的种种限制,不少好莱坞动作大片还有超级英雄电影,纷纷被挡在暑期档之外。不过“保护月”往往对动画片“网开一面”,让进口动画在7月和8月的内地市场分一杯羹。动画电影的票房表现也十分稳定,暑期中小学生集体放假,再加上通常全家一起观影,自然会贡献不少票房。

在暑期档进口动画片中,2017年7月上映的《神偷奶爸3》表现最为出色,它成为了当月的好莱坞“独苗”,在内地收获超过10亿元票房。除此之外,2016年的《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票房4.46亿,2012年的《冰川时代4》4.49亿,也都是当年的暑期档进口片冠军影片。

进口片虽然常常在暑期档的前半程集体缺席,但它们经常在8月的最后集中上映,甚至会出现两三部强片扎堆亮相的情况——通常这也是学生们即将开学的时候,被网友戏称为“开学档”。2017年《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赛车总动员3》和《极盗车神》,全部在8月25日上映,2016年《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和《谍影重重5》全部在8月23日上映——它们也是整整两个月内,票房最高的进口电影。

“国产片保护月”的隐形保护,确实助推了国产片在暑期档茁壮成长,这个档期屡次产出票房黑马。从2015年开始,暑期档国产片票房冠军,从2015年开始,国产片苦练内功开始爆发,连续四年的暑期档国产片票房冠军,都远远高于档期内的进口片票房冠军,而且常常创下历史性的票房高点,让进口片望尘莫及。

2014年暑期档《捉妖记》历史性地收获24.4亿票房,刷新内地影史最高票房纪录。2015年《战狼2》一骑绝尘拿下56.8亿,这个影史最高票房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你以为进口片票房不会扑街?

你以为进口片票房不会扑街?事实上它们和国产片一样,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弱势的电影同样票房惨不忍睹。

《汪星卧底》、《妈妈咪呀2》、《淘气大侦探》等片内地票房不足1500万

今年暑期档票房不足1500万的进口片就有五部,包括动物题材影片《汪星卧底》1497万、动画电影《淘气大侦探》票房1041万、蹭世界杯热度的俄罗斯电影《最后一球》609万、老牌歌舞片续集《妈妈咪呀2》票房403万、以及仍在上映中的捷克动画片《奇怪的袜子精灵》票房79万。

票房不足1500万是什么概念呢?以2017年为例,单片不足1500万票房要排到全年票房排行榜的第174位以后,可以说是挺惨的成绩了。

歌舞片《妈妈咪呀2》就是其中冤枉的票房炮灰,这部电影拥有超级豪华的卡司阵容和热情动人的歌舞场面,前作曾在全球狂揽6.15亿美元票房,这部续集在全球也有3.3亿美元的票房,可在中国只收获了403万元票房,连零头都算不上。

第一集没有在中国上映、ABBA的歌曲对中国观众没有怀旧记忆、中国观众对歌舞片兴趣寥寥、奥斯卡影帝影后“脸叔”“梅姨”对观众没有票房号召力、电影在内地的宣传攻势太弱,多个原因造成这部片没有引起什么水花。

中国内地的“暑期档国产保护月”从2004年至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国产电影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一方面要靠好作品说话、另一方面也需要好的宣发策略,市场竞争一直都存在,对国产片和进口片都不能掉以轻心。

点击小程序,答题赢大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吖咪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