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加入香港咏春体育会地址?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咏春拳是中华武术的一块瑰宝。武汉四海咏春体育会专业致力于咏春拳的推广、普及以及咏春文化的传播。教练团队成立于08年,特别推出的不同年龄人群的训练方法及效果:1、小孩子通过由浅入深的咏春训练方法来增强体质,提高孩子注意力及应变思维能力,增加自信心和毅力,同时学到真功夫,为孩子的成长打造坚实的基础。2、年轻人经常会面临各种压力,我们通过娱教结合的训练,让你在不痛苦、不暴力的娱乐氛围中轻松学会咏春的对抗理念,让你在危难时刻成为一名功夫高手。3、中老年人通过咏春内家拳的训练,外可以强身健体,内可以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武汉咏春拳馆目前寒假班已经开始接受报名,寒假期间报名可享受一定优惠,名额有限,欢迎热爱咏春拳的朋友前来学习,提前预约可以免费试课一节,预报从速!

河南释小龙文武学校招生,咏春拳武术学校,正宗少林武术,文武双修,包就业,3年后免学费.咏春拳武术学校,少林武校招生工作全面开始报名

呵呵 大陆某些三无山寨咏春们要倒霉喽 大家请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又是孝顺金不到位惹的锅!哎,做中国人,要懂中国情,不识大体,是吃不开的,兄弟!



原标题:咏春十大高手 排第一的竟然是他

咏春拳是南派拳术中的骄傲,近年来随着系列电影《叶问》的上映,这一武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但多数人的了解其实仅限于李小龙、叶问上,再多一点儿加上叶准。实际上,咏春拳不仅在国内,在海外的影响也非常大,而咏春拳术的发展则全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拳师去发扬光大。在咏春拳的发展过程中,最出名的拳师大概就是这十大高手了,说说看,他们之中谁的功夫最高?

1.严咏春,清乾隆时期人士,善南拳,相传为咏春拳开山鼻祖。其父严二,清乾隆()时期人士,广东人,善南拳。根据咏春拳一代名师叶问所述:清康熙年间,广东人严二因事被诬告,面临牢狱之灾。其时严妻已经亡故,遂携女严咏春远徙四川大凉山山底,以卖豆腐为生。咏春年15时,有当地土豪垂涎其姿色,前来逼婚。然咏春自幼即许配福建盐商梁博俦,其父深以为忧。

小编点评:作为咏春开山祖师,少年时受过很多磨难,也受过很多屈辱,所以她从小就随高人练功,然后在高人的点拔下,将自己的功夫和其它门派的功夫融合起来,开创具有实战性的咏春拳。成为一代武林宗师,扬名世界。

2.陈华顺,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顺德杏坛东马宁乡人。13岁时在佛山米店做工,后以找钱为业,故有“找钱华”之称。陈个头高大,天生神力,对武术十分痴爱,39岁时,拜当时佛山有“咏春拳王”之称的梁赞学习咏春拳,先由木人华(李华)代教,在1889年李华病逝后由梁赞亲自教授。陈悟性颇高,对梁赞所传之技苦练不缀,故得其师衣钵真传。他不仅能武,且能善医,在随师学艺其间同时习研医术,1895年梁赞年老时还代师坐堂诊治病人。陈华顺在佛山的门徒甚多,除传技儿子陈汝棉外,有雷汝济、陈锡侯、何×建、黎厚培、陈孔大、吴小鲁、何汉侣、吴促素、叶问等。1911年陈华顺因中风回乡养病,1913年病逝。

小编点评:作为叶问的师傅,有关他的影视作品很多,特别是元华演过陈华顺,不过他的形象与陈华顺的形象相差甚远,为何这样说,我们都知道元华人高但很瘦,真实的陈华顺人高,而且人很壮,力气大得惊人,有关的传说故事很多,所以能够教出叶问这样著名的徒弟。

3.梁赞,生于1826年,卒于1901年,鹤山古劳乡东便村人,世居佛山清正堂街。自幼随父在佛山筷子里“赞生堂”药材店经营,精通医术,有“佛山赞先生”之誉。少时喜武,曾广聘名师传授武功。后为求深造,师从粤剧武生黄华宝学习咏春拳术,又向少林弟子梁二娣学习六点半棍法。光绪初年,梁赞在“赞生堂”内收徒授拳,将咏春拳术发扬光大,被咏春门人推崇为一代祖师,除子梁壁外,得衣钵真传的还有陈华顺、雷汝济、卢桂(猪肉桂)、梁奇(流氓奇)、大山树(佚名)等。晚年曾回鹤山古劳授徒最后病逝于佛山。

小编点评:作为陈华顺的师傅,他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以短打快为特色,教出像陈华顺这样出名的弟子,他一直喜欢与别人讲手,也鼓励弟子与其他人讲手,只有这样,自己的功夫长进才快。

4.叶问,1893年-1972年,佛山桑园叶族人,幼年从师梁赞首徒陈华顺学习咏春拳术,后随师兄吴仲素、梁壁(梁赞之子)习技。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从而一举成名。其徒除总会及分会的会员、港九各地的中国工人外,还有在港的各籍留学生。其弟子中还有扬威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叶问在港传技20余年,为咏春拳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后人和门徒叶准、叶正与李小龙、黄淳梁、徐尚田、梁湘不仅在港、澳、台地区将咏春拳发扬光大,更将咏春种子播向世界各地。现在其门人在香港成立有“咏春体育会”和“国际咏春总会”等组织,致力于咏春拳术在全世界的推广与普及,并已取得累累硕果。

小编点评:叶问在咏春拳术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对咏春拳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二十二年间,把咏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咏春拳成为世界知名拳术之一。而且叶问的武德人品已堪称楷模,所以叶问终老后咏春拳派同人一致推崇他为一代宗师。

5.陈汝棉,顺德籍,1884年出生于佛山。八岁时始随父亲陈华顺习咏春拳,由于自幼耳濡目染,加上数载勤学苦练,陈汝棉很快便有相当根底。技成后,在佛山西便巷“陈氏宗祠”开设医、武馆授徒兼医治跌打伤科。因拳法出自父(梁赞首徒),故求技者众多,除传子陈家新,陈家廉外,咏春名师区康,招就等皆出其门下。1932年后陈汝棉到广西梧州设馆,挂匾曰:“佛镇陈馆”,后又在贵县广收门徒,其拳法拳技为人称道,时人称“两广陈汝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病逝,享年58岁。

小编点评:闻名中外的李小龙,也是永春弟子。其师父是在香港的叶继问。所以说顺德李小龙所创的“截拳道”、“两节棍”,是杏坛永春渊源的光彩艺涟。如今,永春拳后继有人,陈家廉关门弟子谭焕标在杏坛永春山庄成立永春武术培训中心,继续发扬此宝贵的中华武术。二○○一年全国九运会武术大赛在顺德举行,国家武协主席李杰与康戈武专程探访谭焕标,看到焕标的精彩表演,喝彩不迭,连声赞叹:“遍览詠春’同门表演,唯觉顺德‘永春’为正统所传。”

6.吴仲素,生于清代末年,世居佛山。其父为经营陶瓷器的店东,家颇富有。吴促素甚喜武术,其父特地聘请咏春名师陈华顺至其家中让吴拜师学艺。吴父本与陈华顺为好友,并经常在经济上资助陈,为答谢吴父,陈华顺亦不惜将本门功夫悉心尽传。吴仲素经数年苦练,技艺大成,成为陈华顺衣钵真传之人,并代师授拳小师弟叶问。民国初年,吴仲素在古路头街开设武馆,投其门下多是富家子弟,如合记盲公饼东何兆初,跌打名医李寿彭,“大益”五金店东张升若,李众胜堂少东李赐豪,英聚茶楼司库梁福初。当时佛山名重一时的“咏春三雄”阮奇山、姚才、叶问也常到其武馆受其点拨以及切磋拳技。吴仲素生平喜广交武术界的朋友,为朋友挥金如土,义气甚重。晚年逝前数年,生活已是相当拮据,幸得众多门徒合力资助维持,得以颐养天年。

小编点评:作为叶问的师兄,他们的关系很特别,因为叶问很多功夫都是这位师兄相传,所以也算是半个师傅,他的功夫对叶问的影响很深。

7.阮奇山,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世居佛山朝观里,其父阮宠明是民国初年永安路从事化工颜料业的富商。阮奇山排行第五,人称“阮老楂”。他自小生性顽纵不羁,酷爱武术,其父不惜以重金先后礼聘咏春武术名家郭宝全、冯少青为其兄长阮济云及阮奇山教授拳技,二人数载勤奋,技乃大成,尢以被后人称为“佛山阮老楂”的阮奇山,他天资聪颖,在研习拳术中懂得科学地融会贯通,将咏春门的拳、桩、刀、棍等功技挟于一身,与叶问、姚才被门人誉称为“咏春三雄”。生年仅传技于挚友张保爱徒岑能及记名弟子黄精。其传人在世界各地将咏春拳发扬光大,源出阮奇山一脉为数不少。1956年阮病逝于广州,享年69岁。

小编点评:阮奇山是多家工厂商号的少东,又是民国地方政府的状师,被广东武术界和民间称誉为“佛山阮老揸”的阮奇山,日后成为佛山咏春拳宗派的领袖人物之一,其技服以腿功享誉北国武林的于姓拳师和万寿宫比棍一役,令堪称一棍之祖的北方骠悍僧人臣服其“六点半棍法”之下的经典战例,风糜三十年代的广东武林,并在佛山上一代人中有口皆碑。作为咏春拳一代宗师的阮奇山,亦是咏春拳宗派的理论奠基人而名垂武林历史。

8.招就,生于1902年,南海县朗边乡人,富家弟子。少年在西便巷师从沪春拳名师陈汝棉习拳,抗日战争后在筷子里“众义”馆任主教,后往中山石岐太平路设馆授徒,两地门徒计有100多人,得意弟子有彭南、区康、招允、梁日星、朱国现等。招就平生痴爱习武,由于生活无忧,全部精力、时间皆用于练武授徒,除潜心研习咏春拳、刀、棍、桩法外,还熟习五节鞭、七节鞭、齐眉棍、单刀、双锏等多种器械,一次在中山八区演示棍法,铁棍重达70斤,而招就舞来出神入化,呼呼生风,令在现场观众目瞪口呆,叹为观止,表演结束后,百多位渔民,农民观众随即拜其为师,一时传为佳话。招就1968年病逝于佛山。

小编点评:招就平生痴爱习武,由于生活无忧,全部精力、时间皆用于练武授徒,除潜心研习咏春拳、刀、棍、桩法外,还熟习五节鞭、七节鞭、齐眉棍、单刀、双锏等多种器械,一次在中山八区演示棍法,铁棍重达70斤,而招就舞来出神入化,呼呼生风,令在现场观众目瞪口呆,叹为观止,表演结束后,百多位渔民,农民观众随即拜其为师一时传为佳话。招就1968年病逝于佛山。

9.李小龙,年)祖籍佛山。原名振藩,粤剧名丑生李海泉之子。幼年因体弱而拜名师叶问习咏春拳术,18岁往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武术。期间他悉心研究,吸收中外技击精华,创截拳道。1971年返港从事影视业工作,拍摄了多部轰动世界影坛的中国功夫片,从此中国武术名扬世界。其本人也被誉为“功夫之王”,他早年所习的佛山咏春拳也因此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1973年在港突然逝世,年仅33岁。他在著作有《截拳道》《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和《截拳道研究》。

小编点评:李小龙是个对武术极度狂热的人,他能够成功,除了一半是天赋外,其余都是他肯努力的结果。他实在非常努力。发拳快、准、劲,足以令他雄视武坛。此外,他对各种武术器械的认识及纯熟,可以称得上是专家,就是这些没有人及得上他。

10.叶准,1924年出生于佛山,为咏春拳宗师叶问长子。7岁时曾随父习咏春“小念头”拳法,后因兴趣不大而半途中断学习。1962年叶准定居香港,随着生活渐趋稳定,便立意继承父业。他自小受父影响,对咏春拳术耳濡染,深受熏陶,得其父拳法精髓,武技提高神速,在叶问年老担任助教。之后他在香港咏春体育会、沙田大会堂、香港城市大学、科技大学、佛山科技学院设点授徒,海内外慕名者甚众。目前,叶准及其门徒在世界60多个国家组织有咏春拳会近3000家,会员不计其数。他虽年俞古稀仍精神矍铄,为中华武术的传播不遗余力。鉴于叶准在世界武术推广的卓越贡献,美国奥委会武术组为叶准颁发了表彰匾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武术专业小组也给他颁发了最高学位棗武术院士学位。

小编点评:叶准老人是直率的,对于成功塑造了“叶问”银幕形象的甄子丹声称《叶问》的成功与咏春无关的说法毫不客气地大骂其过河拆桥;叶准老人是直爽的,对于拍戏的经历直说“拍戏太累,不好玩!” 就是这样一个坦率地可爱的老人,刚在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获“最佳男配角奖”,堪称史上年纪最大的男配角。或许,这也是对于叶准老人演技最大的肯定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咏春体育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