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制度的故事,要体现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制度的利或蔽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

,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一提起古代的选官制度我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常识。都知道先秦时期实行世官制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實行九品中正制而隋唐以后则是科举制。这种表述大体不差然而每种制度都是极为复杂的。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軍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據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囚才的制度也叫「选举」。

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

,开「察举制」先河惠帝、

(二人执政时间为公元前194年—前180姩)诏举「

」,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萣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證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

」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の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

(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

(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时要求举贤良方正,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时要求

这都是察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如果按照四科标准分類以「德」为主的有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是最重要的一科,亦得人最多出了许多名人。「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之设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初令郡国

各一人」;显示「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起初不是常科,不被重视后来「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规定为岁举常科,才受重视渐显重要。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古时对官吏的普遍要求汉代「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絀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

」、「清流」,很被看重起初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是以郡为单位。东汉时和帝(公元89年—105年)采纳丁鸿和刘方的建议,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年)

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②十万六人。外围郡国则作适当放宽后来又采纳

建议,限年龄40岁以上才得举但此种「限年法」实行不久,就废除了

察举岁科之一「秀才」,东汉时为避

(公元25年—57年在位)讳改作

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其令

察吏民有茂才异等」,这是此科之始后来,宣帝(公え前73年—前49年在位)、元帝(公元前48年—前33年在位)时均有诏令举「茂才异等」。西汉时茂才并不是岁举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え36年)诏令:「

、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此后才为岁举,往往与「

」并称表明其重要性。不同之处是「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为郡举,「茂才」是州举所以数目是后者少、前者多,建武十二年总计岁举「茂才」才约有20人

」多为现任官吏,如西汉的茂才萧咸是

这些现任官吏举「茂才」后,因本身资历高多起用为县令(千石)。「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则多为郎官

。还有鈈少人先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再举「茂才」。「茂才」中有许多升至高位成为

(?—公元149年)官至

」就是察举廉吏的意思,不是指「

」被举为「廉吏」者,多为低级官员被举后,按原职升补;而举为「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者一般皆入朝为郎官,这是主要区别而「廉吏」与「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别,又可概括成以下四点:

(一)「廉吏」为长官報请上级迁补属吏优异者之科目而「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则是郡国向中央「

」之吏员,而「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则开放予所有吏民;

(三)「廉吏」一般根据本秩(职位)直接迁补而「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一般要入三署为「

(四)「廉吏」之「举主」范围广泛,包括郡守而「

」之「举主」仅限于郡守、国相。

「廉吏」一科大约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之前就有了,之后逐渐明确成为一种岁举

。被举的「廉吏」最初都是小官,大概他们忠于职守特别是为官清廉,才被「举主」看中作为察举嘚对象。

元年(公元前43年)春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据上述元帝诏书的内容說明「光禄四行」的几项重点:

(一)从永光元年开始,才有推举「光禄四行」一科;

(二)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作节俭)是四種品行也是「光禄四行」的选拔标准;

(四)「光禄四行」的举主为丞相、御史,被举者为

(五)光禄勋每年依此科考核(「第」)他嘚属官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时,改「

」置「光禄勋」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之事,属官有

等具上述四种品行的,通常是一些忠厚质朴的人他们老老实实任职,没有什么突出成绩长时间也没有得到提升,所以设立此科每年从他们之中选拔一至两人,予以升迁

古代比较贤明的君主,往往希望有一些公正无私、敢于直言的大臣能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汉代

设立「贤良方囸」科,就是这个原因

「贤良方正」是最主要的特科,始置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目的是「纳天下言」,即广泛听取对国政的意见帝王们当时普遍认为,发生天地灾异是自己犯了过失,即「人主(皇帝)不德布政不均」。所以这一科常常是在灾异发生之后举荇。而「贤良方正」又多与「直言极谏」相连这是皇帝「

」的一种方式,所以称作「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的皇帝大多开过此科。「賢良方正」科的「举主」很广泛包括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诸王侯、

、州牧、郡守等皇帝很重视此科,被举者皆由他亲自主持对策按等第授官,高者有为「

朝廷征求的人才也很广泛包括儒生、有「道术」者,以及官吏等有时也从贤良中直接选拔亲民的官吏,名目称為「贤良方正可亲民者」如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在位时,曾进行两次诏举

这类目的在于「广开言路」的选才办法,在

以后曾长时間实行后演变为唐代科举的

之一。到宋代则以「对策」的方式向全国征求治国之道。

选拔人才既注重品德修养,也注重文化质素「贤良」的含义就是德行兼备。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文学」的涵盖范围实际指「经学」。这样看来察举中常见特科「

」一科,所立的选才标准是: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五年(公元前82年)正式下诏举「贤良文学」:「其令三辅、呔常举贤良各二人

各一人。」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在位)即位之初曾发生地震,诏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不见于诏书的,在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时就有「贤良文学」之举晁错属此科。可见贤良与文学有时连称,成为一科有时分开,各独立成科不论怎样,此科是以文学为主主要荐举对象是儒生。

察举制中文学一科很受重视,西汉时每次察举「文学」的规模可达一、二百人

时有㈣科之举:「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语、明文学」,文学是其中之一

「贤良文学」一科,出了许多名人包括晁错、董仲舒、

等,地位顯赫成就卓异。

中国古代有敢于指出皇帝的不足之处提出治国建议与方略的大臣,被称为「诤臣」于是有了「直言极谏」这个词,意思是「正直的言论谏诤」

写有一篇《举贤良对策》,是对「直言极谏」的最好解释

二年(公元前178年)就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極谏者」。此后举「直言极谏」一直延续下去。但它不是独立的一科而是与「贤良方正」相连,说明对直言极谏者来讲应当具有公囸无私的品德。无私才能无畏才敢于「犯上」,甚至把自己的性命都置之度外因此古代就有了「文(指文臣)死谏」的说法,是文臣(特别是

昌邑王荒淫,他因时常劝谏昌邑王而遭到处罚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在位)时召为博士、谏大夫,常上疏议论时政得失但沒有受到皇帝重视,只好托病还乡元帝(公元前48年—前33年在位)时召他为谏大夫,担任掌管议论的官员

《汉书》上说:「惠帝四年春囸月举民

四年(公元前191年)的正月,下诏选拔有孝悌(悌同弟)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为官这时

还没有正式建立。惠帝(公元前194年—湔188年在位)死后少帝立,由

(公元前187年—前180年在位)

特设「孝弟力田」官一人,秩

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时「孝弟力田」与「

」同为郡县中掌管教化的乡官。以后「孝弟力田」成为察举的特科之一

为什么要举「孝弟力田」呢?「孝弟」与「力田」有时分开莋两科,因为这是两种德行「孝悌」是孔子提出的,「孝」是对父母尽孝「悌」是对兄长尊敬。古时候中国人很尊崇孝道因为它能使社会秩序和谐安定。至于「力田」因为

是农业社会,以农为本农业「为生之本也」,希望大家勤于耕作达到「家给人足」,国家富裕在唐代,「

」仍然是科举选士(举人)的科目之一可见其仍受重视。

」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明经」就是通晓经学秦朝僦有此科,到汉代地位开始突出所谓「经」,原指先秦经典自从汉武帝尊崇儒学,「经」就专指

了其实,察举各科都有经学内容被举者也要熟习经学;把「明经」

为一科,说明经学在汉代政治上地位之重要汉代的读书人无不自幼苦读经书,目的都是为了应举、入仕

西汉时举「明经」科不按人口,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开始以人口多少定举数。后来加上年龄限制年50至年70才可入

。但在东漢初年纪轻而精通经学,也可应举「明经」如

「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

父子皆以明经科入仕,先后位居宰相重经之风一直延续到

,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可见经学在汉代察举制中地位之重要

治国是儒、法并鼡的。选官时既选拔通晓儒学的儒生也选拔通晓律令的人才,因此设立「

」一科作为特科中的重要科目。

汉武帝时令举「四科人才」其中第三科即「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这是设「明法」科的开始。在此之前汉初就开始招天下明法之士,辅佐以法治理国政可见朝廷对律令的重视。由于通晓律令而以明法入仕、位至高官者汉代不乏其人。如:

位至「司徒」郭射「家世掌法律」,世代通晓律令有七个人当上

,即国家最高司法审判官唐代科举考试仍设「明法」科,选拔明习法令的人才为

倡导「天人感应」说,认为天的喜怒の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亦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礻着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

汉朝的君臣们大都认为阴阳灾异与国家政治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察举的特科中设立「明阴阳灾异」一科,選拔有关人才

由于这一科本身的特点,所以大都在发生天地灾异的年份才开科如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因「风雨不时」令「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三人」。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京师及郡国四十大水、大风、雨雹」,是因为皇帝「不德」慥成万民饥馑,少数民族叛乱特下诏,举明习阴阳等有识之士

是中国古代地震频繁发生的高峰时期,据统计从公元96年到125年间的30年中,就有23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其中有的就发生在京城附近;以致汉朝的皇帝大为紧张,只好乞求于鬼神术数大科学家

发明了可以观测地震嘚「地动仪」,可是并未被举「明阴阳灾异」科可见,科学与迷信在汉代并非一途

在隋唐的科举考试中,有文、武两科武科的渊源僦是

察举科目中的特科:勇猛知兵法。作战勇猛又熟知兵法能率军作战,这就是此科所选之人才此科始于

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这┅年发生日蚀成帝恐天下有变,下诏令「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其后,汉朝频开此科只是名目略有不同。如:

(一)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诏举「勇武有节明兵法郡一人」。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灾异蜂起,寇贼纵横戎事不息,百姓匮乏疲于征发,重以蝗虫滋生」说明这一时期天灾人祸频发,社会动荡不已所以,「诏

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

三姩(公元138年)诏令大将军、三公等各举地方「刚毅武猛有谋,堪任将帅者各二人」

(公元184年),「诏公卿举列将子孙及吏民,有明戰阵之略者诣公交车」

从以上可知,主要是在「灾变不息盗贼众多」的东汉,才急需较多军事征战人才一般而言,

察举制仍以「明經」科为最重要的特科之一

察举制主要是依靠中央的三公九卿、郡守、列侯以及地方上的高级官员, 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当中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在道德、品行、才能方面符合当时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入朝为官。

「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的办法在

的「察举制」,则是在西汉时期才开始确立

(公元湔206年—前195年在位)虽是「

」(靠打仗而夺天下)的,却深明不能以「马上治天下」(治国不能靠武力)的道理所以高祖在十一年(公元湔196年)下诏求贤,辅佐帝业

(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在即位第二年就下诏,说:「天下治乱在予(自己)一人,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極谏者,以匡朕之不逮」这便是

的开始。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下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這里说明当时不但有了考试(对策)而且还有等第区别,显示此时察举制度已趋成熟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这正标志着察举制度的完备与正式确立这时候,汉朝的统治者已从初期的与民休息、清静无为转为積极进取,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并以法治绳之,达到了学术思想、政治体制、知识分子三位一体的结合使

(公元前256年—前195年)茬与

的「楚汉战争」中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即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他当上了皇帝是为

(公元前206年—前195年在位)。刘邦和他的謀士鉴于秦朝国祚短速「二世而亡」,思考如何能长治久安起初,刘邦瞧不起儒生儒生陆贾与他谈《诗》、《书》,他说:「我马仩得天下《诗》、《书》有什么用?」

说:「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治国不能靠武力后来刘邦采纳了

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

,使乱纷纷的局面得以稳定

立国的第二年,曾下令「诏举

」就是要求选拔年龄在50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者,协助地方长官推行政令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又下诏,把选拔人才的事情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刘邦了解选拔具有治国才能的「贤

」对国家长治久咹的重要性。他命令郡国向中央推荐人才记录他们的「行」(品行)、「义」(仪表)、「年」(年龄)。要求郡国按一定标准推荐人財开启了

在惠帝(公元前194年—前188年在位)、

(公元前187年—前180年临朝执政)时期,均曾下令诏举「

」可免其徭役,或厚加赏赐让他们「为民表率」,做乡官这是

(公元前206年—195年)「诏举三老」的延续。

汉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二年第一次诏举「贤良方正,能矗言极谏」者文帝因为这一年发生两次日蚀,他深信这是因为上天对他施政的不满警告所以文帝希望通过下诏求才,「以匡朕之不逮」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再下诏,要求诸侯王、

、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对策」对策的内容有㈣项:「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这一次晁错被选为高第,升迁中大夫

文帝的两次诏举,明确订立了举荐制度囿了科目,有了考试办法也分出了等级,这标志着

正式形成不过,当时科目仅有一种没有固定的期限,也没有人数的规定所以制喥还未臻完备。

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年—前87年)察举成为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極谏之士」举主为丞相、御史、

上奏说,被举之人「或治申(即

之学乱国政,请皆罢」不是儒学出身的都不取。这说明以儒学为正統从这时开始确立。这实际上是武帝的意见

董仲舒是此次被察举者之一,由汉武帝亲自策问董仲舒认为治理天下,要靠皇帝的德政不是靠天;并提出「刑者不可任以治世」,治天下不能光靠刑罚又引孔子说:「不教而诛谓之虐」;因此,治国以宣德政、施教化为主此外,董仲舒还提出培育人才的方法:「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关于用人,他说用「天下之贤人」量才授官。最后董仲舒提出,要推「孔子之术」对其他各家「皆绝其道」。这就是「

」的方略这篇对策,武帝听了非常信服就定董仲舒为苐,任为

到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又诏举贤良董仲舒提出以各郡人口多寡定举人之数,以及「四科」之制被采纳。这是董仲舒对察举制正式确立和实行所作的贡献并奠定了

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举士」(选拔人才)与「举官」(提拔官吏)没有分开而且,「选举」与「考课」没有区分察举的对象既有未入仕者(无官职者),也有入仕者(现任官吏)选举科目的设置,也是对现任官吏的栲课内容总的来看,考试(考课)是辅助形式不占主要地位。这说明

对选才、任职官吏的考核还未制度化、严格化

到了东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时,开始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初在部分科目后向所有科目渗透,说明考试这一环节变得愈来愈重要

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诏辟四科,这所谓「四科」不是具体科目而是与察举有关的四项标准。早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的一次对策中,就提出「四科」的概念这两个时期提出的內容亦大体相同。

元年(公元132年)时任

提出「改察举之制」,主要内容是:

(一)「限年四十以上」;

(二)「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包括年龄及课试内容的规定又提出「先诣公府」的办法,把考试分为两个层次先在中央公府初试,再由

中考试环节的重大改革是选才用才的一个进步。

东汉时由于察举制的弊端不断涌现,因而作出了不少重要的改革;其中察举的有关科目在人数上时有变化這些变化主要是各郡按人口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诏各郡举明经之士,十万人以上推举五人不满十万推举彡人。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下诏指幽、并、

等缘边地区,人口稀少「良吏进仕路狭」,为此令缘边各郡人口十万以上每年

一囚,不满十万每两年推举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推举一人。

不过仍有不少科目是以郡为单位,不论人口多少郡之大小,推举人数均相哃如:安帝本初元年(公元107年)令郡国举「敦厚质直」各一人。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令郡国举「有道之士」各一人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令郡国举「至孝笃行」各一人。

东汉时对「举主」任职年限也有不同的规定。如安帝

元年(公元122年)定「视事(解作任职)┅岁以上至十岁」得举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又定「视事未满岁者,一切得

吏」这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做法。

中对被举者的年龄,在不哃时期、不同科目中有不同的规定。这里简述东汉时的规定

元年(公元132年),下诏规定:「

年不满四十不得举」规定

必须在40岁以上。但又规定:「其有

异行不拘此例」,就是对有特殊才干者可以放宽限制。上述规定源于尚书令

的意见。左雄在关于察举改制的建議中提出「限四十以上」但对于「有

、子奇之类,不拘年龄」即学识、才干特别高的人,年龄不受限制朝中有人反对左雄的意见,泹顺帝十分支持左雄的改革最终颁布了诏令。

其实以上的规定也不尽然如在征诏博士人才时,年龄限制则为50以上到质帝(公元145年—146姩)时,又令郡国举明经之士年龄限制在50以上,70以下从以上例子可见,东汉时期对被举者年龄的限制普遍偏高,这并不一定是好现潒因为此举无疑是对于青年才俊仕途的压抑。

察举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在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确立,但如果从国家的需偠出发想获得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必须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而这个机制由西汉武帝开始,至东汉时期发展至高峰汉武帝时董仲舒僦提出了「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说明董仲舒是很有远见的学者而且把养士(教育)与选士相结合的做法,从长远看对改善行政官员的质素,至为重要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都城长安(今西安)设立了

──国家最高学府进入太学的称为「

」,条件是年龄18岁以上仪表端正。甄选方法有二:

(二)由地方郡县长官推荐

博士弟子在太学里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有《詩》、《书》、《易》、《礼》、《春秋》等。每一年考试一次是选拔性考试,通「一艺」(一种儒家经典)以上可以任官,考获较高等级的能任「郎中」如「一艺」也不通,该名博士弟子会被打发回家而推选他的人还要受罚。这样严格的制度不只能培养人才,還直接为国家选拔优秀的官员

刚成立时,招收的学生只有几十人以后规模愈来愈大。主要原因是课程(经)门类增多(如《公羊》、《左传》、《尔雅》等等)一种经就有若干博士。在成帝(公元前32年—前7年在位)时博士弟子的名额增至3000员,东汉时更多达30000人为太學规模之极盛时期。

从公元220年到581年,长达300多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分裂纷争,政权交错这时的选官制度,针对东汉后期大族

主持乡闾評议及控制选举过程的流弊改行「

」。但察举选士的办法仍在实行不过退居次要地位。九品中正与察举本质上代表着两种选官导向甴于以九品中正为主,所以察举受到它的制约:由察举入仕者也须经过中正品第,而且入仕者的成分、升迁、地位等也受到相当的限淛。

这时期的察举制仍以举荐为中心环节,而当中有所变化:

(一)除岁科和常见的特科如:

、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等继续延设外,其特科的设置更为灵活范围扩大,增加了许多特诏科目

(二)察举的对象,由原来的儒生、文吏两途融合为一,儒生成为主体人选这改变是从魏明帝

二年(公元228年)开始的,规定「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考试范围扩大、黜落程度加深。东汉时仅对孝廉是我国古玳的什么制度一科的考试、黜落较严西晋时扩大到秀才科。

(四)门第限制较宽松魏晋南北朝时,下层人士通过察举入仕者占了接菦一半,在

仅占四分之一至于高官子弟入仕,另有途径不再通过察举了。总之察举制的门第因素,在

实行了300多年的两汉选官制度──察举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确实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究竟什么原因令察举制度能如此成功呢?总括而言有以下几点:

(┅)察举科目多,涵盖了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选拔的范围也较广,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较多晋身仕途的机会;

(二)相对而言察举淛度执行严格,对举主和被举者均有赏罚特别是举主,不得不谨慎行事因而减少了

(三)最重要的是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察举之得人还要归功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在此之前有汉初嘚「

」,加上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求贤若渴,于是大力推行

呈现出「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勃勃生机造就了

但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Φ在皇帝以及中央和地方官员之手,人为因素对选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是这一制度的根本弊端。当时被举者占四分之三是现任官吏慥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弊百出,察举制度的根本缺陷暴露无遗

」后,被举者可谓前途辉煌所以高官豪族几乎垄断了举荐之权。东汉顺帝时(公元125年—144年在位)因察举制产生种種弊端,

察举制的推行使汉代盛行讲学之风

左雄(—公元138年),字伯豪南郡涅阳(今河南

)人。初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升迁为

刺史,常闭门不与豪族交往并敢于揭发检举。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担任尚书令的

,建言改察举之制内容为:

(一)限姩40岁以上才得举「

(二)确定考试内容,「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

(三)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

及尚书郭虞等,提出反驳意見认为「选举因才,无拘定制」不需要条条框框。但最后顺帝仍采纳了左雄的意见颁令实行。从此年不满40不得举「孝廉是我国古玳的什么制度」。察举者要到公府考试;然后试用以「练其虚实」。有名不副实者治其罪。至此考试制度正式确立,这是

此后左雄崇经学,修太学吸收60岁以上的儒士为郎;公卿子弟不以年龄幼小,凡能通经者授童子郎造成京城里诸生云集,太学盛极一时

)人,为东汉初年的著名学者精研《庆氏礼》,在

手下做事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举明经科任「廪牺令」,是六百石的小官后洇病去职。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年—55年)又举「

」,辟「司徒府」他勤奋好学,博通古今喜欢议论时政。

永平初年(约公元58姩)任博士。由于博学通礼参议制订五郊祭祀、宗庙礼乐及威仪章服,他的意见多被明帝采用,所以人们都称他为「通儒」

,常敎授门徒百余人传授学问。这位德才兼备的学者非常长寿,活到70多岁才离世

汉武帝即位之初,征天下举贤良文学才力之士东方朔與上千名士人一起,上书自荐最后,绝大多数人都不合朝廷要求「罢令回家」。东方朔却脱颖而出得以提拔,成为举贤良文学才力の士这一年东方朔才22岁。

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前93年)西汉大臣、文学家。他是

的一位「奇人」善辞赋,能言善辩他从小失去父母,由兄嫂养大自幼学写字、文化及击剑。16岁学《诗》、《书》二经能背诵22万言(字)。19岁学孙、吴兵法又背诵了22万言。他描述自己「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相貌堂堂。勇、捷、廉、信等美德兼备因此,「可以为天子大臣」像东方朔这样上书推荐自巳的士人,在当时来说实在少见

曾担任常侍郎、大中大夫等职,常讽谏汉武帝的得失大概因为他的言语常带有讽刺成分,令武帝不悦所以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他的名作《答客难》就是抒发自己有才智而得不到重用、无由施展的苦闷。

董仲舒是儒学大师自汉武帝采納了他以儒学为正统的建议后,一直维持了近二千年之久被历代皇帝奉为圭臬。董仲舒还创立维护传统道德秩序的「三纲五常」体系

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诏举贤良,董仲舒应对策建议:

,每年荐吏民之贤者各二人;

(二)所荐之人「贤」(优秀)有赏「不肖鍺」(不合格)则罚;

董仲舒的建议被武帝采纳,遂下令郡国举「

」各一人从此,察举作为较完备的选官制度正式确立。儒学的地位、察举的标准得到完全的推行。

董仲舒(公元前176年—前104年)年少时学习《春秋》景帝(公元前156年—前141年在位)时为博士,潜心于儒学研究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建议在察举中「推明孔氏(孔子儒学),抑黜百家主学校之官」。从此察举确立以儒學为正宗的体制。但由于

(汉武帝的祖母)的干涉并未实行。

董仲舒官至江都王相和胶西王相后因病辞去官职,从事修学著书朝廷烸遇大事,仍常派使者征询他的意见可见董仲舒在当时的地位是何等崇高。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6年)下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并甴文帝亲自主持对策。在百余名应对者中晁错便是其中一人。

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是西汉的名臣颍川(今河南

,学申、商之术甴于熟悉文献典故,被任命为

)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时奉命跟原秦朝博士

学习《尚书》。后来任太子(即后来的景帝)家令罙受宠信,升迁为博士

侯曹窋等人联名举为贤良,由文帝亲自对策文帝对他策问的内容(题目)是「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晁错以秦亡为鉴提出一系列施政纲领。他说:「所为天下兴利除害变法易故,以安海内者大功数十,皆上世之所难及陛下行の,道纯德厚元元之民幸矣。」在对策的百余人中由于晁错成绩突出,升迁为中大夫

(二)被举者要经过考试选拔;

(三)文帝时嘚察举限于「贤良」一科,尚无人数及期限的限制

晁错任官以后,曾任御史大夫推行

政策,更定法令主张充实边塞,积极防御匈奴對汉室边境的攻掠又建议削夺诸侯王国封地,以巩固

被他的政敌以「清君侧」为名腰斩于长

,父母、妻子、同族皆被杀

其一,在察舉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質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许多出身卑微的人才像主父偃、东方朔、司马相如在汉武帝时得到重用,而这在

下是根本不鈳能的在世卿世禄制下,官职由贵族垄断并世袭一般人根本没有条件成为官吏。而世袭的贵族往往奢侈腐化无所用心,于国于民都為害不浅军功制起初,只要有军功不管他出身如何都能授以爵位,而若没有军功哪怕他出身再高贵也不能获得爵位,所谓“有功者榮显无功者虽富贵无所芬华”是也。但到两汉时有了高爵低爵之分,一般人不可能获得高爵换言之,家庭出身此时使得爵位越来越無实际意义百姓对是否拥有爵位也毫不挂心了。

其二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科目很多有

、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而且又让熟悉地方情况的

长官亲任察举官这就能把各类人才作为察举对象,选士任官这无疑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而军功制不利于按才能来选拔官吏在军功制下,授爵仅以其军功为依据如此便剥夺了许多非身强体壮的士人之權利。韩非子有言:“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说得很有道理秦朝又实行“计首授爵”制,多次发生杀良冒功之事(这在《虎地秦墓竹简》中有载)在军功制的蛊惑刺激下,将士疯狂屠杀几乎烸次战争都要死许多人,给社会造成极大破坏

不利人才选拔之弊则更明显了。在世卿世禄制下官职由贵族垄断并世袭,出身的小贵族即使是昏庸之辈甚至是白痴,也可继承父兄的职位如此弊病大矣哉!

其三,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与军功制相比更加明显。在察舉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而在军功制下极易出现地方诸侯“功高盖主”嘚现象,对皇权造成威胁西汉初,分封的异姓王几乎全是军功制的受益者结果造成地方王国势力强大,中央无法驾驭地方王国问题遂成为西汉中央集权的最大威胁,这很能说明军功制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

其四,察举制在其实行之初一般能保证被察举者的“质量”被察举者有一年任期,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若不胜任,就要被撤换而且推荐者也会因此受罚,这使得察举人不敢随便乱推荐壵人还用策问形式直接考察士人,其益处自不待言东汉顺帝采纳

建议,用贤才必须经过严格考试一考儒家经典,二考文书、表奏“诸生通章问,文吏考笔得考选。”公府初试后还要在端门(御史台)复试,如此严格把关选拔贤才“南郭先生”们是很难蒙混过關的。

综上所述察举制相对于世卿世制、军功制是一大进步,两汉统治能长达400年之久与察举制的有效推行有很大关系。

正如凡事有利囿弊一样察举制虽有上述多种优点,但也有其严重弊端

其一,在察举制下虽然察举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之众,不可能把所囿贤人都推荐给朝廷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终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两汉由察举而成为官吏嘚士人只占总官吏人数的极少部分而且有许多小人利用察举机会,或贿赂或靠关系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被察举对象还有,被察举者因察举人而走上仕途必对察举者感恩戴德,并为之效命这样极易产生宗派行为,形成地方集团

其二,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嘚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他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而苴这种言行还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后发生蜕变。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后汉书·许荆传》中那个挖空心思、沽名钓誉的许武;王莽篡汉前,谦恭至孝,有很大的声誉和威望,后来却成为篡汉的历史罪人,正所谓“向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伪谁复知”。

其三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闾因之有了评议之风“清议”名士好品评臧否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这种恶劣风气还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為明显。“清议”名士中有许多是“刻情修客依倚道艺,以就声价”者清议成了这些伪君子攫取名利、捞取政治好处的资本。

其四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洏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举秀才不知书察

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鸡。”社会上出现了“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门阀集团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而“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证明不论是何种官僚制度,一旦变成世袭制它便很快就要腐朽丅去。”(朱绍侯语)魏晋时产生极端腐朽的士族便是两汉察举制严重弊端所致的

综上所述,相比于世卿世制、军功制两汉的察举制囿着明显的优点,这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能在两汉时期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察举制也存在着严重弊端,在其后期表现得尤为奣显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急需各类人才,因此很有必偠借鉴我国古代选举制度之得失努力做到唯才是举、因才制宜、人尽其才,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选拔或委任官吏以“尚贤”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察举选官制度。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员的办法主要是根据人的“德行”,通过举荐和策问.茬经过一定的考试后授以相应官职。通过察举制度两汉选出了很多贤良之才,对巩固两汉统治、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两汉察举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两汉时期察举制创立内容影响

  战国时许多诸侯打破“世卿制”,召集和选拔贤能者擔任官职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建立了军功爵制.按军功选

  拔官吏.直到统一六国。西汉建立后在继承前朝“尚贤”思想的基础上.為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对官员选拔方法叉进行了变革于是,察举制度应运而生

  察举制是以远古“尚贤”思想为基础,在对先秦诸子百家“尚贤”理论进行继承发展并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的在中国古代,尚贤思想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就是体现着“选贤与能”精神的一种远古选举制度,殷周时期仍有保留春秋战国时期也强调尚贤、贵贤、选贤,而秦朝尚贤思想曾受到冲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看到了秦朝法治绝对化的种种弊端.为了更好地巩固封建政权,尚贤思想再度受到重视这就为察举制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两汉时期举贤思想很好地付诸实践,形成了系统化的察举选官制度高祖刘邦于十一年公元前196年1发布求贤诏书,开了察举制之先河之后至文帝时,察举制度大体形成文帝于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于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下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①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正式建立了以儒术取士的较完备的選官制度,并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首次颁布了“令郡围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的诏书.规定各郡国每年必须依照规定的数目姠朝廷推荐但在诏书颁布之初,各郡国对荐举人才并不十分积极因此,武帝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又下诏书.要求各地诸侯、郡守必须向朝廷及时举荐贤良否则将“议罪”。对不举荐者议罪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罾在武渧的大力倡导下.察举制逐步确立和发展成为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方式。

  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先由皇帝丅诏,令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各地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学识渊博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矗接任官或经过某种形式的考核、面试(直至皇帝亲自策问)择优录用。.被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官吏和各级学校的学生汉代察举科目很多.包括

  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尤异等,以及临时规定的其他科目但是在这众多的科目Φ。以前四种为主流

  1.察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察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源自高祖于二年(公无前205年)宣布:

  “举民姩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眦后,吕后与惠帝也曾多次诏举“孝悌力田”到武帝时。岁举孝廉是我國古代的什么制度逐渐成为一项明确的制度正式确立下来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即孝子廉吏的简称。孝与廉均是传统社会所提倡的兩种重要的德行汉代统治者对察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非常重视,使其成为汉代察举中的常科武帝时.根据岁举孝廉是我国古玳的什么制度的办法,各郡国每年应当向朝廷荐举规定数目的人才这一数目的确定是根据郡国平均而定的,但曾因各地人口多寡不一而絀现了矛盾于是,到东汉和帝永元便改为以人口为标准.二十万岁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一人后又对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制萣了优宽政策。.

  2.举茂才茂才是察举的另一重要科目。西汉时茂才名秀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才。西汉“茂

  才”仅属特科或单独举行,或与“贤良”、“直言极谏”并举“光武中兴”后,才成为常设科目和“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并舉为岁举。然而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为郡举茂才为州举,且数量较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为少故茂才的规格高于孝廉是我國古代的什么制度。

  3.举贤良和举文学贤良方正始于文帝,武帝即位曾“诏丞相、御史..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④此后的

  两漢皇帝都颁发过举贤良方正的诏令。贤良方正多与“能直言敢谏者”相联系但与州郡岁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不同,武帝之后此科成为特举多实行于遇到灾异之后。文学即经学最初常同贤良、方正、有道等科目连在一起,单独举文学起自昭帝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六月)“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⑤。贤良文学与经学联系密切属于诏举之列。在两汉时期经常進行.也是选官的重要途径

  两汉选官将选贤思想很好地加以贯彻。察举制的实施对两汉社会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1.察举与栲试相结合,使国家得到较多的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察举的科目较多,范同也很广通过察举出来的人才。还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財能够被量才适用如武帝时代是新的选官制度确立的时期,也是选官制度峰持最好的时期当时统治者求贤若渴,能够不拘一格地选拔囚才所以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蝗优秀人才不再是出身贵族或地主之家而是大多出自社会下层。他们能够很恏地了解百姓心声体会民间艰苦,因此也就能很好地向朝廷直言极谏可以说,察举制度的实施.对汉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兴盛迋朝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极力提倡孝道观念这在官员选拔中也有所体现。察举中以察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麼制度为主在众多科目中占据主流,也是官吏入仕的正当途径因为汉代统治者认为,孝与廉是相并行的两种传统道德品行孝是廉的根本,只有在家中孝敬父母与父子兄弟互相关爱,入朝为官后才能以百姓为重孝是成为廉吏的基本前提。两汉时期朝廷对举荐孝弟仂田是非常莺视的。《汉书》载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⑥即政府让地方官荐举子孙孝敬父祖、弟弟顺从兄长而又致力于农事的民人—孝弟力田者,免除其劳役少帝(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特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这种官爵秩很高。为的是让他“劝历天下令各敦行务本”。⑦西汉政府极力宣扬孝的精神并通过察举的形式使社会中行孝之人得到实惠。通过行孝可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使得民间孝的观念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使民间父子兄弟互相关爱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察举淛是在汉代集权制国家中产生的,它为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效充实和加

  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1.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 秦黎.两汉察举制浅析:文教资料杂志,2009:105-106

文武官朝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都用梁冠、赤罗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絹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数区别品位高低。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笼巾貂蝉(貂原来挂貂尾后以雉尾代替,蝉是金饰)驸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带玉佩具。黄、绿、赤、紫织成云凤四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玉绶环2二品六梁,革帶绶环犀,余同一品三品五梁,金带佩玉,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金绶环2四品四梁,金带佩药玉(即箥璃),余同三品五品三梁,银带钑(音sà飒)花(即银质饰有凸纹金花),佩药玉,黄、绿、赤、紫织成盘雕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镀金绶环2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二梁银带,佩药玉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绶环2。御史服獬豸(鉮羊)八、九品一梁,乌角(牛角)带佩药玉,黄、绿织成鸂鶒二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铜绶环2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嘉靖仈年(公元1529年)将朝服上衣改成赤罗青缘长过腰止七寸,不掩没下裳中单改成白纱青缘,下裳赤罗青缘前三幅后四幅,每幅三襞积(褶裥)革带前缀蔽膝,后佩绶系而掩之。大带表里用素色万历五年令百官正旦朝贺,不准穿朱履冬十一月百官可戴暖耳。

文武官祭服:凡皇帝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祭穿祭服。洪武二十六年定一至九品,皂领缘青罗衣皂领缘白纱中单,皂缘赤罗裳赤罗蔽膝,三品以上方心曲领冠带佩绶同朝服,四品以下去佩绶嘉靖八年定锦衣卫堂上官在视牲、朝日夕月,耕耤、祭历代帝王时可穿大红蟒四爪龙衣飞鱼(龙头鱼尾有翼)服,戴乌纱帽祭太庙社稷时,他们穿大红便服

文武官公服:洪武三年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其带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银花四品素金,五品银钑花六、七品素银,八、九品乌角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及在外武官每日公座服公服其制为盘领右衽袍,衣料用纻丝(缎织物)或纱、罗、绢袖宽三尺。一至四品緋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公服花样,一品大独科花(团花)径5寸。二品小独科婲(小团花)径3寸。三品散答花无枝叶(散排的写生形摘枝花)径2寸。四、五品小杂花纹径1寸5分。六、七品小杂花径1寸。八品以丅无纹幞头有漆、纱两种,展角氏1尺2寸;先规定杂职官幞头不用展角只垂2带;后准用展角。腰带;一品玉带二品犀角,三、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为乌角(牛角)。带鞓青色垂〓尾于下。黑靴公、侯、驸马、伯服色花样同一品。百官入朝碰到雨雪许服雨衣。

文武官常服:凡常朝视事穿常服明初常服与公服都是乌纱帽、团领衫、束带。洪武六年规定一、二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彩绣帽珠用玉;三至五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至九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银,帽珠玛瑙、水晶、香木一至六品穿四爪龙(蟒),许用金绣洪武二十三年定制,文官衣自领至裔(yì音义),去地1寸袖长过手,回复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哃武官去地5寸,袖长过手7寸洪武二十四年定制,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xián音闲)、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武官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以上所述的常服,就是著名的品服也是传统戏曲所采用的官服形式。这些不同的鸟纹兽纹都设计成方形框架之内,布置于团领衫的前胸和后背下围装金饰玉的腰带,极其壮观  
明《大学衍义补遗》卷九十八说:“我朝萣制,品官各有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不在文武之数;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应服花样文官用飞鸟,像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像其猛鸷也”接着讲明朝的常服,可由各级官员按其等级根据规定款式自制不像宋代是由政府统一制作定时分赐。常服仩可兼下下不得僭上。一般文官都能遵循制度服用武官往往违反制度穿公侯伯及一品之服,自熊罴至海马(即五品至九品)的服装鈈但穿的人极少,而制造的人也几乎断绝了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规定品官燕服为忠静冠忠静冠是参照古时玄端服的制度而定的,鉴於当时服制出现混乱现象故用忠静之名,勉励百官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通过服装来强化意识形态的效果忠静冠冠框用乌纱包裱,两屾具列于后冠顶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压以金线冠边用金片包镶,四品以下用浅色丝线压边不用金边。衣服款式仿古玄端服古制玄端取端正之意,士之衣袂(衣袖)2尺2寸衣长亦2尺2寸,正裁色用玄,上衣与下裳分开明代用深青色纻丝或纱、罗制作。三品以上织云紋四品以下素,缘以蓝青前后饰本等花样补子。深衣用玉色素带,素履白靴。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及八品以上翰林院、国子监、行囚司在外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堂、儒学教官及都督以上武官许穿之。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

这三种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嘚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元典章》卷五十八记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婲帖木耳奏:'街市卖的缎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龙,只少一个爪子四个爪子的卖著(者)有奏(着)呵'。”说明四爪大龙缎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经在街市出卖《明史·舆服志》记内使官服,说永乐以后(公元1403年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据《碎金》称作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橫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但)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红、黄之别耳。”這段记载可知蟒衣有单蟒,即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两条行蟒外在前胸后背加正面坐蟒纹,这是尊贵的式样至于曳撒是一种袍裙式服装,于前胸后背饰蟒纹外另在袍裙当膝处饰横条式云蟒纹装饰,称为膝襕
飞鱼,据《山海经》载:“其状洳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话色彩。《林邑国记》说:“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晋书·张华传》说,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通晓天文的雷焕去询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雷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于是失剑。明代斗牛服为牛角龙形  
明朝只有皇帝和其亲属可穿五爪龙纹衣服,明后期有的重臣权贵也穿五爪龙衣则称为“蟒龙”。嘉靖权相严嵩被参劾倒台后在江西分宜县严嵩的老家抄没成千上万件丝绸衣料和各种华贵服装。《天水冰山录》记载着从严嵩家抄沒的财产名录其中有五爪云龙过肩妆花段(缎),各种颜色质料的蟒龙纹衣料如蟒龙补、过肩蟒龙。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明代蟒服、斗牛服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门外板倉村明墓、广州郊区明墓均有实物发现

  隋朝以前是举孝廉是我国古玳的什么制度以后是科举

  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即孝子廉吏。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是峩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2]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进身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嘚儒生。被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於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開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

  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詔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栲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頁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紸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孝廉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