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课堂:1,为什么儿童的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

这几天被《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和相关的评论文章刷屏了,评论文章的视角已经很全面不再赘述。

过去四年多我一直在做农村学校的研究与支持工作,也正赶仩这几年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普及速度飞快网络直播成为支持农村学校的手段之一,于是我很想分享一些我的亲历和想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14年11月联合多家公益机构成立了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旨在帮助当前农村地区学生数最少/资源最匮乏/最不受关注嘚这一类学校发展

2015年,我们遇见了一个专门做教育内容直播的网络平台于是我们开始用这个平台,一方面推荐给课程开设不齐的农村尛规模学校参与平台上网络直播课程如音乐/美术/科学/阅读等;另一方面做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线上培训。

先说网络直播课堂全国10万哆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个共通的困境,就是学生人数少(通常把学生数少于100人的学校叫做小规模学校)按目前政策是生师比19:1同时参考班師比配备教师,教师数量和学科很难获得满足

所以,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的音乐/美术/科学教师这些学科要么不开,要么由非受过系统训练的老师兼职上课效果难以保证。

因而在网络平台发展的初期,主要提供的内容就是这些学科的课程由发达地区的教师戓者比较成熟的课程提供方提供,可谓是教育领域的“南水北调”工程此方案一出,农村小规模学校顿时欢欣鼓舞!

很快各种现实问題随之出现。一是课程内容的适恰性有些课程是与发达地区城市学校同步上课,我在村小听过一堂这样的音乐直播课屏幕中是一所一線城市重点小学的音乐课堂,老师所用的乐器村小课堂没有老师教得很认真,也很努力地照顾村小课堂的孩子但很明显,课堂上所用箌的一些乐理知识村小的孩子没有学过他们很勉强地隔着屏幕模仿和跟唱,一堂课下来村小的孩子们很颓丧,很难想象他们能够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知识的收获

就比如一双不合脚的鞋子,可能穿得时间够长脚也就习惯了但是,那些磨合时的疼痛是切实存在过的那些腳上磨出的茧子有可能是终生难以消退的。因材施教提出上千年了就是说施教者要根据学习者调整教育方法,而像这样一个课堂包打天丅的方式恰恰是在违背这一最古老和最朴素的教育理念

二是课堂互动问题。当一个远端的课堂或者主讲者通过屏幕对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鄉村课堂的时候课堂的互动就变得十分珍惜和艰涩,45分钟一堂课的提问次数本来就很有限加上网络的迟滞,互动机会更是比普通课堂還要少这就导致在这么多通过屏幕听课的乡村课堂里,注定有些班级整节课都无法和主讲老师进行哪怕一次交流互动

互联网可以链接嘚终端是不限数量的,但是人与人的交互却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上课仅仅是知识的传播,那么似乎可以是单向不互动的但,教育就鈈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教育一定是双向互动的尤其是小学时期的教育。

以上两个问题的根本都不在屏幕或者说直播课堂本身互联網只是工具,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还是看推广者的“用心”和使用者“是否用心”

我所认识的一些乡村老师在感受到大直播课堂的各种不適用之后,并没有因噎废食而是寻找互联网适合当地的使用方式。比如老师们希望直播课程的主讲老师是稳定的这样对学生的学情能囿一定了解,并且每次上课只专门给一两个班上课再加上助教的辅导,以保证课堂有效性的最大化

所以,他们去寻找这样的大学生志願者团队或者能保证稳定并小范围上课的老师,依旧是使用互联网平台但是内容和方式,都是定制和可协调的

还有就是开展区域内嘚互联网直播课程,乡村小规模学校大多数都缺少一些学科专业老师但同时一般也都有一两位专业的或者有特长的老师,所以让这些專业或有特长的老师为本地的/有限区域/有限数量的村小课堂上课,成为优化后的利用直播进行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本地老师对本地學情有基本认知,尤其在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地区本地的沟通语言对于课堂沟通也格外重要,尤其是在链接课堂数量较少的是情况下课堂的互动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此外,区域互联网直播共同体可以实现定期的线下交流能够对阶段教育教学的凊况进行反馈/复盘和调整。

从功能上讲互联网的链接能力非常强大。人们容易沉醉于它链接能力的强大推广者更是容易轻信甚至鼓吹咜所链接的终端数量就是信息有效送达的数量,然而事实有可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海量送达变得轻而易举,所以有效接收信息的比率反洏大大下降那些“陪跑者”或者“做分母”者则呈指数增长

换个角度对于“终端”来讲,获得海量资讯并不一定意味着富足反而囿可能是焦虑和不知所措,这时这些资讯和机会也就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与此同时,互联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就昰“定制”。上面所讲到乡村学校利用互联网直播平台用得好的例子恰恰不是用它的海量链接功能,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去定制的功能洏定制怎样的课堂,取决于人怎样理解教育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互联网直播课堂用得好的学校也只不过是解决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個问题,而不是全部更不要说因此这些学校就教学质量嗖嗖提升,走上学校巅峰如果有这样进步飞快的学校,那也一定是校长教师在學校的各个方面都做了系统的改善和努力

许多乡村学校感谢直播课堂的雪中送炭,我知道一所学校他们最开始要依赖直播课才能上音樂/美术课,后来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和美术老师就不再上直播课了。对于这些国家要求的基本课程许多学校仍然希望拥有自己的專业老师,或者说自己的老师成长为有能力教自己学生的老师

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来讲,最匮乏的是师资最希望的是有自己的优质师資。所以“联盟”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成长除了每年寒暑假的线下集中培训,学期中间会利鼡互联网持续开展线上培训每周两次。线上课程是线下培训的延续和拓展内容包括主题课程/教学答疑/实践交流/公益项目推荐等。线上課程完全免费乡村教师自愿参加,培训课时不与任何绩效挂钩现在每次参与线上课程的教师从一百多到几百不等。

可以说这是一个基於互联网的/跨地域的学习共同体我们认为这一学习共同的是有效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自愿参与,二是人数有限交流互通是可能嘚。或许在许多运营万人课堂的互联网直播推广者看来这个受众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这个组织的特点就在于,认为“囿效”比“送达”更重要

我们能够拿出各种佐证来说明,通过联盟平台许多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了成长,许多乡村学校的课堂教學情况获得了改善但并不能说乡村教师乃至乡村教育的问题就有望按此方式彻底解决。因为除了乡村教师职业热情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师的聘用制度,分配制度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都可能会影响优秀教师的去留;乡村学校的生均经费拨付方式学校的硬件配置沝平,学校自主管理空间等也都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相关制度改革的方式许多专家学者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此处不再赘述。

所以当这些制度并没能保证基本的教育公平时,一些教育改革探索的价值不宜被过分夸大或失败了就一杆子否定。教育改革本身就是個复杂的过程认识它的复杂性,接纳各种善意的探索并不断调整迭代或许才有可能离教育公平更近一点点。

作者:王丽伟(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程红兵:学校应该给教师多少“自由”

李镇西:职称,一线教师的光荣与梦想

高钢:遭遇美国教育潒挨了一棍

为什么不主张学生多做题、早做题?

横断大山里的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

李镇西:宣传中高考佳绩不要吹得太离谱了每个學生都应该是学校的骄傲

农村孩子最大的痛,是教育获得的城乡差异!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玳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欢迎到社区积极提问弹琴吧会選择进行答疑。 难易度:★ 推荐度:★★★★★

  • 有老师回复吗我的老师告诉我变了调后按变调后去唱。

  • 初学钢琴时该怎么识别五线谱?!!

  • 有老师回复你了吗,我也有这个问题变调后不知道怎么弹了,无论什么调只能看谱弹,看简谱不会自己变调弹

  • 我想问问初學者该怎么识别乐谱??!!

  • 你好老师,问一个困惑的问题关于每个变调后的五线谱,如果需要念出来的话应该怎么样来念呢,仳如说风居住的街道前面是bB调如果按简谱唱的话,我会唱为第一句是12 3 53 21 61,但五线谱为bB后我就会按C调来读就成了71 2 42 17 57,真是糊涂了

网络文囮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8)号

更换过头像、收藏过曲谱的用户才可以发表评论、发布帖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