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用药,怎么治有讲究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给药方案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厄贝沙坦片治疗方法,对最终的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在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同给药方案;效果

近年,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二者均为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二者合并将会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给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需要控制血压。现本文主要是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对比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3~71岁,平均(54.3±1.2)岁;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3岁,平均(54.7±1.1)岁。我院收治且符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并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为本次的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精神障碍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均为本次的排除研究对象范围。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接受降糖药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方法:患者一次口服0.5 mg瑞格列奈片,3次/d;一次口服500 mg二甲双胍片,3次/d。经过两周后,给予采用硝苯地平缓释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口服20 mg/次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40 mg[2]。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添加厄贝沙坦片治疗方法:初始口服150 mg厄贝沙坦片,1次/d。连续治疗四周后,若患者的血压>140/90 mmHg,则增加厄贝沙坦片剂量直至300 mg;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3]。

(1)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数、餐后

2 h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有关数据。(2)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改善情况。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对比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指标方法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在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指标方面都有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力对比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不同的治方法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障碍而导致的,患者主要表现出高血糖,长期的代谢紊乱容易给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同时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二者合并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同时控制血糖,并服用降压药。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并给予硝苯地平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可对活性氧簇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可溶性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减少,并促使动脉硬化的发展延缓,不会给患者的脂代谢、糖代谢造成任何影响,从而达到减少炎症介质过度表达的有效目的[4]。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添加厄贝沙坦片治疗,厄贝沙坦片可对胰岛中的RAS成分进行有效的阻断,使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得到显著改善,使β细胞的功能失调得到显著改善,达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目的[5]。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充分发挥了协同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在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糖药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基础上,添加厄贝沙坦片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良好。为此,厄贝沙坦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朱一帆,魏 曦,陈 茜,李春陵,袁志柳,王 静.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影响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3(04):990-993.

[2] 魏兆丽,高爱滨,崔玉英.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10(02):

[3] 姚 琰,王 颖,叶迎春.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壓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6,13(04):666-668.

[4] 杨晨光,汪 芳.高血压伴糖尿病的血压控制策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6,14(02):117-119.

[5] 胡庆美,周素芬.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6,23(36):162-165.

【摘要】:正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者的两倍,但具体数值报道不一。1型糖尿病个体中,高血压明显继发于肾脏疾病,在患糖尿病30年后,50%将会有高血压;而2型糖尿病作为独立的病因,约有67%的患者30年后出现高血压。 1.发病机理 1.1 1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较晚,主要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糖尿病肾病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致血容量增加,抑制肾紊分泌,肾小球动脉硬化使肾小球旁器细胞营养障碍而萎缩,肾素合成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韩履祺;宋跃飞;高峰;王琴;王世荣;钱雅玉;;[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7期
葛丹枫;章可谓;甘莉;;[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明珠;;[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杨丽平;李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赵贞;吴金玉;肖敬;任志宏;;[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王子坪;瞿金鸿;;[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尹绍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宋立群;周波;马艳春;孙许涛;张立净;肖洪彬;;[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顾连方;;[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陆安錩;;[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陈博宇;柳红芳;;[A];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叶朝阳;;[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王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褚晓明;[N];健康时报;2006年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上海二医大内分泌科 教授 宁光;[N];家庭医生报;2004年
王敏 曹蕾;[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主持人 向红丁博士;[N];人民政协报;2002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主任 付平;[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颖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谭从娥;[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路晓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云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用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