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黑科技的这些黑科技要是成功了会怎样

1、别隆采圆盘: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碟形飞行器,类似于我们想象中的“飞碟”。它是由纳粹德国一个名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机构所研制的,其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公里,并能像现代直升飞机那样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飞行。不过最终只是停留在实验阶段,并未投入使用。

2、古斯塔夫巨炮:这是纳粹德国为了突破法国人构筑的马其诺防线,由希特勒下令研究的超重型火炮。这种超重型火炮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而且每一颗炮弹也是重达好几吨,使用起来相当复杂,困难,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3、纳粹钟:它是一个金属物体,大约9英尺,直径12-15英尺高;外形看起来,非常像一个“钟”。它是一种利用了“自旋极化”和“自旋共振”的反重力装置。当其使用时,所有暴露在纳粹钟作用范围内的动植物都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被分解或是腐烂,不过其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而消失了。

4、鼠式坦克:它是由德国保时捷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设计的超重型坦克,全重达188吨!配备有1门128毫米KwK 44 L/L55火炮和一门75毫米KwK 44 L/36.5同轴副炮,并覆以了60-240毫米的装甲。但由于其车身极重,使得鼠式坦克的越野能力极差,所以最终因缺少实战价值而流产。

5、V2导弹:它是纳粹德国在1942年研制的第一种弹道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火箭,其最大航程320千米。后来美国的火箭、导弹,都吸收了V2导弹的技术。并且其作为成熟性武器被纳粹德国向英国发射了1000多枚V2导弹,造成了英国大量的人员伤亡。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近几年来,架空历史已成为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而其中,与二战相关的作品始终占据了一席之地。近几年问世的《钢铁苍穹》《高堡奇人》和《德军总部2》就是其中代表。尽管设定互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其中出现了纳粹制造的超级武器。而在《德军总部2》系列中,开发者更是架空了一个纳粹胜利后的科幻世界,其中,眼花缭乱的黑科技充当了其统治的支柱。

在《德军总部2》系列中,纳粹黑科技的技术含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创作者们对纳粹科技的偏爱,并非建立在一厢情愿之上——相反,在二战结束后,后者一直是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事实上,从纳粹德国崛起到灭亡只有不到15年,但它确实留下了大量足以载入史册的武器。其中的代表包括了虎式坦克、STG 44突击步枪、喷气式战机和V-2弹道导弹,尽管这些武器有的存在致命的缺陷,有的因为技术问题从来没有脱离绘图板,但是,它们在文艺作品中却频繁登场——而一方面,尽管盟国的科学家们当年也成果颇丰(其代表作就是早期计算机、雷达和原子弹),但和纳粹德国的武器相比,它们得到的关注却没有如此广泛。

  导致这种情况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纳粹德国的技术成就有着前卫的外观,其中一些甚至在理念上跨越了时代。这一点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德军总部2:新秩序》中登场的飞翼式战斗机:游戏开始时有一个桥段,主角需要在战位间来回穿梭,抵御它们的攻击;而在《新巨人》中,以该战机为主题的海报也在许多场景中出现。

《德军总部2:新秩序》中登场的纳粹战斗机,其原型实际是二战期间霍顿兄弟开发的Go 229(下),不难发现两者设计上的相似

  这种战机一登场,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和传统飞机中规中矩的设计不同,它的外观像是鸟类张开的翅膀——既具有视觉上的张力,同时也极富有现代感。这种设计被称为“飞翼”,历史可以追溯到飞机诞生时,当时,一些工程师就开始以鸟类的体态为蓝本,来设计自己的航空器。

1900年代初,约瑟·魏斯(Jose Weiss)设计的单翼飞翼机,早在载人航空器诞生之初,工程师便进行了许多相关的尝试

  与传统飞机相比,飞翼的优势不言而喻:首先,它们飞行时遭遇空气阻力明显更低,另外,由于去掉了机身和机尾,其重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减轻;不仅如此,大型飞翼式飞机的机翼内部空间也极为宽敞,便于增设各种舱室和武器设备。在该理念出现之后,飞翼设计一度引起了航空界人士的关注。在诸多先驱中,就包括了德国的雷马尔·霍顿和瓦尔特·霍顿兄弟,在1930年代,他们制造了一系列的飞翼式滑翔机,并从测试中获取了大量的宝贵数据。

从这个角度,两者确实有一点相像……

  除了霍顿兄弟和利皮施博士的设计,在谈到纳粹德国的飞翼式战机时,还有一些项目值得一提,它们在二战结束前只停留在图纸阶段。与前两者相比,这些设计更像是纯粹的概念论证,但其中一些仍然前瞻性地遇见了未来战机的潮流和趋势。

在1944年下半年,德国空军向各个厂商发出了一份关于单引擎喷气式战斗机的紧急招标通知书。其中,空军希望新设计的性能必须接近或超过德军装备的其它喷气式战斗机。其动力必须采用一台亨克尔/希尔特109-011A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并在7000米高空达到近1000公里的时速,同时,该战机还必须装备四门30毫米机炮。

  为了满足德国空军的要求,梅塞施密特公司提出了P.1111方案,这是一种使用了木质和金属材料的无水平尾翼战斗机,在满载燃油和弹药后,这款战斗机的全重达到了4.2吨,7000米高空的最大时速可以达到995公里。在这款战斗机的基础上,梅塞施密特公司后来又提出了P. 1112方案,与前者相比,P. 1112的设计更为传统,有一个桶状的机身,在战争结束前,它只完成了一个简单木制舱段模型。

梅塞施密特P.1111项目的模型图

梅塞施密特P.1112项目的想象图

  作为梅塞施密特公司的竞争对手,德国的亨克尔公司推出了三个竞标方案:即P.1078A、B、C。除了传统设计的A型之外,B、C方案都采用了飞翼式的布局。作为其中的首选版本,P.1078C是一架喷气式无尾翼战斗机,其驾驶舱位于进气口以上,而机关炮则位于进气口底部。至于P.1078B则更离经叛道,它采用了不对称设计,拥有两个机首——其中一个布置着驾驶舱,另一个安装了四门机关炮。需要指出,由于蓝图来源有争议,一些历史学家们相信,B设计更有可能是亨克尔公司在战败后为盟军当局绘制的。

  年间,亨克尔公司启动其它飞翼式战机项目包括安装有两台喷气发动机的双座夜间战斗机P.1079,以及单座双引擎火箭斗机P.1080,其中后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起落架,而只安装了一部降落用的滑橇——在起飞时,该机将由四台固体燃料火箭提供必要的升空推力。

亨克尔P.1079项目的想象图

亨克尔P.1080项目的想象图,该机的设计相对偏向传统

  事实上,上述概念只是设计师构想的一部分,在开发飞翼战斗机的同时,他们还在轰炸机的项目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中一些创意令人拍案叫绝——比如阿拉多公司的E.555项目,以及霍顿兄弟为空军推出的几个超远程轰炸机设计。

  这些方案的问世,一方面与飞翼式战机航程远、速度快的特点有关,另外,对轰炸机来说,这种布局还有一个好处,这就方便了机关炮塔的布置:在普通轰炸机上,由于机身部件的阻挡,这些炮塔存在许多射击死角,为保证轰炸机的生存,设计者只能安装更多的自卫机枪,这导致飞机的重量大幅上升。另外,在战场上,由于操作者过度紧张,经常会出现打中自身尾翼的情况。

  但另一方面,飞翼式轰炸机则不然,如果要保证全方位的自卫火力,设计者只需在飞机背面和腹部各安装一个炮塔。正是因此,在年,德国设计师便开始了关于飞翼式轰炸机的讨论。但按照计算,要想保证载弹量和航程,其全重可能要达到22吨,机翼面积则要超过165平方米——这已然超出了当时技术能实现的水平。然而,1943年后,随着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飞行器获得了更强大的动力系统,许多新概念也得到了实现的可能性。

阿拉多E.555,二战德国轰炸机项目中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个

  在这些项目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拉多E.555,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年6月,当时,阿拉多公司的沃尔夫冈·劳特博士提出了15个飞翼式轰炸机的方案——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一个需求,即为新的远程轰炸机提供技术储备。这15个方案的指标具体各有差异,比如第1、2、3号方案的全重为25吨,4、5、6号方案的重量则超过了35吨。同时,其动力系统和外观也不尽相同,比如说1号方案安装了多达8台BMW 003喷气式发动机,并采用了飞翼结构,而11号方案则采用了传统布局,动力则由四台Jumo 012喷气式发动机提供。

  按照设想,这些方案都可以携带4吨的炸弹,并达到超过700公里的时速,一些方案的航程则能达到4000千米。其中的核心构想非常明确,这就是在不受敌方战斗机拦截的情况下(当时战斗机的最高时速很难突破700公里)攻击敌人的战略目标。

阿拉多E.555的几种设计方案,从上至下以此为1、6和11(14)

  这种设想背后,是来自军方的迫切需求:因为在1943年后,战局对德国已经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寻找一种手段:通过集中打击敌军后方的重要设施,破坏其战争潜力,甚至换来体面的和平。

  事实上,直到1944和1945年,第三帝国濒临失败之际,工程师们依旧没有放弃相关的研究,不仅如此,他们还计划用这些轰炸机达成一个史无前例的目标:在不着陆的情况下轰炸美国东海岸。

1945年初,德国的航空企业甚至在柏林召开了一次会议,以共同探讨远程轰炸机的开发,尽管此时帝国首都已化为废墟,但在会议上,与会的企业代表还是决定,必须将项目尽快推进下去。当时,有三个方案正式入选,其中两个都采用了飞翼式设计,其中之一是梅塞施密特公司的P.1108,另一个方案是霍顿兄弟的H XVIII。它们不仅在造型上极为前卫,在尺寸上也堪称登峰造极,比如说梅塞施密特P.1108,它计划安装4台喷气式发动机,翼展达到了20米,最多可以携带4吨炸弹。霍顿兄弟的H XVIII则更为庞大,它计划安装6台发动机,翼展则达到了40米。另外,一些资料显示,在战争结束前,梅塞施密特和霍顿兄弟还将资料提供给了另一家飞机制造厂——容克斯公司,后者也很快完成了一项高速超远程轰炸机计划——它被称为EF 130。

梅塞施密特P1108项目的设想图

容克斯EF 130项目的想象图

  如果这些项目真的完成,那么它们的外形将极为宏伟。比如霍顿H XVIII,其机身占据的面积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在当时的德国,能容纳它的机库甚至还没有出现。当然,由于战争末期的混乱,军方并没有对这些项目作出实质性的表态,但雷马尔·霍顿却在战后不止一次宣称,他们的H XVIII项目是其中最有潜力的方案。

霍顿H.XVIII项目的布置图

  这一说法并非毫无根据,H XVIII确实存在许多优势,其中之一在于巨大的航程,按照设计,它能搭载16吨燃料飞行上万公里,航程将覆盖地球上的大部分区域。另外,H XVIII的结构将采用木质材料建造,这一方面降低了其生产成本,还可以让家具企业参与到生产中,从而减轻其它工业部门的压力。最后,如前所述,采用木结构的战机还可以逃避雷达的探测,这也成了H XVIII的一个额外优势。

霍顿H. XVIII项目空袭纽约的想象图,对它的前景,雷马尔·霍顿始终表现乐观

  尽管局势已经相对不利,但霍顿兄弟仍对H XVIII心态乐观。战后,雷马尔·霍顿曾经表示,他希望在1945年夏天开始建造该机的全比例木质模型,至于原型机的完成还额外需要大约6个月。期间,他只需要投入150-200名工人,这比同期的战略轰炸机项目更低。如果一切顺利,试飞则可以在1946年2月开始。

  事实上,当霍顿兄弟为这一理想孜孜不倦时,盟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在抓捕他们的路上。1945年4月,一支盟军分队闯入了雷马尔·霍顿的研究所,并俘获了所有的研究数据。对霍顿兄弟来说,这也成了研究的重要转折点。战后,他们试图与盟军当局合作,但始终没有得到机会。事实上,在后者眼中,飞翼式轰炸机已经不是一个特别诱人的项目。因为在美国的诺思罗普公司,正在制造盟国自己的飞翼式轰炸机XB-35和YB-49。

事实上,在当时,同样研究飞翼式轰炸机项目的还有美国的诺思罗普公司,在相关领域,他们走的更远,这里展示的就是其开发的、XB-35远程轰炸机的样机

  在稍后的一系列测试中,飞翼式战机暴露出了许多霍顿兄弟避之不及的缺陷。其中致命的一点就是飞机的稳定性不佳——在战机进行高强度机动时,随时会失控坠毁的危险。而在1970年代,电子飞行控制技术出现前,这一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盟国方面显然不希望其重金打造的战机,成为谋杀飞行员的飞行棺材。

  1948年,雷马尔·霍顿移居阿根廷,并在当地继续进行飞翼的研究,期间,他试图获得阿根廷政府的资助,但对后者来说,这些项目显然过于昂贵了。尽管在1980年代,霍顿兄弟的设想最终在美国的B2轰炸机上变成了现实,但这一成就完全与他们的研究无关。由于纳粹政权轰然倒塌,他们在30年前提出的理念和设计,只能永远作为图纸,保存在胜利者的档案馆里。

  除了各种高技术战机,另一个备受同类作品偏爱的架空设定,是在战争胜利后,德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探索太空的计划。而在诸多作品中,尤其以《德军总部2》系列的设定最叹为观止:在征服世界后的不到20年,纳粹的太空项目已经硕果累累,其基地甚至建设到了其它星球:在《新秩序》中,主角攻入了纳粹德国的月球基地,而在《新巨人》中,BJ又将来到金星,并与衰老的希特勒离奇相遇。

《德军总部2:新秩序》中月球基地关卡的截图

《德军总部2:新巨人》金星基地的设定图

《德军总部2》中出现的纳粹太空宣传海报

  这种设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基于“纳粹胜利”后、世界形态的合理推断:一方面,受意识形态的支配,纳粹必然会把将人类送上太空,以表明自身无愧于“统治民族”。同时,从一些零散的资料中,人们也推断,如果战争胜利,纳粹完全可能将探索太空当成一项基本任务。另外,在太空竞赛的初期,美苏两国的研究,一部分确实是以纳粹德国的研究为基础,而这些研究,又都源自一种武器,这就是德国火箭设计师冯·布劳恩博士开发的A4(V2)火箭。

  A4火箭在当时也被称为V2,即第2号复仇武器,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弹道导弹。在设计上,这种武器为后来的运载火箭奠定了基础:为携带1吨重的弹头落向敌军目标,这种武器首先需要升上近50000米的高空——这也是人造飞行器第一次接近了太空空间。

纳粹德国的V2火箭,后来运载火箭的先驱

  然而,以技术人员的标准,A4仍是一种有缺陷的产品,抛开严重的精度问题不论,其射程也只能覆盖英国南部,对更遥远的目标完全力不从心。在意识到这点之后,德国技术人员也在A4的衍生型。其中之一的代号是A9,它实际是增加了一组弹翼的A4,经过改进之后,其射程可以达到800公里。

  同时,另一种更大尺寸的火箭——A10也被搬上了绘图板,其原始概念早在1936年便已提出,实际是A4火箭的最终放大版。其推力达到了100吨,动力来自六台A4火箭使用的发动机。该设计最初的目标,是将一个重4吨的弹头发射到500公里外,但随着计划不断修改,A10火箭逐渐变成了洲际弹道导弹项目上的一个部件。

二战及二战前,冯·布劳恩设计的一系列火箭,右侧就是A9和A10

A9/10二级火箭的设计图

  按照技术人员的设想,如果条件允许,他会把一枚A9安装在由A10火箭改装成的基座上,从而组成一枚二级火箭。其中,A10负责提供升空之初的动力,一段时间后,两者将彼此分离,A9最终将携带着一枚1吨重的弹头落向纽约。和航天飞机上的固体助推器一样,A10组成的分段也可以重复使用,分离后,降落伞会让它缓慢地落在大西洋上,以方便海军舰艇收回。A9/A10组装后的尺寸,与美国战后研制的“阿特拉斯”火箭相当,在冷战时期,美国也正是用后者把宇航员发射进太空轨道,从而与苏联进行“太空竞赛”。

A9/10二级火箭升空时的想象图

  虽然整个设计听上去相当宏大,但以二战时期的技术水平,它更像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A9/A10的设计非常原始,由于条件所限,布劳恩也没有进行更多细节上的完善。另外,由于成本高昂,1943年,这一项目被德军高层取消,只有布劳恩和少量技术人员仍在研讨一些后续的研究方案。

战后发现的A9档案中,盟军发现了一组草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蓝图),其中展示了一种有人操纵的火箭,其设计明显来源于A9,但额外安装了一套抗压驾驶舱以及降落装置。按照设计,该飞行器可以在20000米高空达到3.4马赫(至少3500千米)的时速,这在20世纪40年代是一个惊人的数据。

德国载人火箭项目的设想图,按照分析,该项目更可能是一种科学研究机或高速侦察机

  正是因此,有人猜测,这种火箭可能是纳粹载人航天项目的一部分,但考虑到它是在战争期间研发的,其服务的最终也必然是军事目的。其中一种猜测,是该设计可能是一种自杀炸弹,它将在狂热分子的驾驶下,撞向帝国大厦和白宫等标志性建筑。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原始设计图中,该火箭上并没有为弹头预留空间,这表明其真正的用途,可能只是执行科学研究或是远程侦察任务而已。这也意味着,如果该飞行器真正完成,在A10火箭的助推下,它可以在40分钟内穿越大西洋,或是进入离地球100公里外的外太空,然而,随着纳粹德国的战败,这一设想注定不会有实现的可能性。

  二战中纳粹德国另一个太空项目,是欧根·桑格尔博士的“银鸟(Silbervogel)”计划,它也被称为“环球乘波轰炸机”。在德国航空界,桑格尔博士是一名公认的鬼才,自20世纪30年代初,他便在研究超音速飞行器和火箭发动机,这也是当时航空技术的最前沿。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了一种火箭式超音速客机的设想,这一点引起了德国空军的关注,随后,按照军方的要求,桑格尔奉命推进上述计划,并将其改建成一种特殊的轰炸机。

欧根·桑格尔博士和她的妻子——伊琳娜·桑格尔,后者也是桑格尔博士的助手

  这也成了“银鸟”项目的起源,其全长为28米,拥有扁平的外形、粗短的机翼和尖锐的机首,整个机身采用全金属构造,其中还安置了一个增压驾驶舱,以保证乘员能适应高空高速的飞行环境。

  按照桑格尔的设想,该轰炸机将在大型火箭的推动下,沿一条长3公里的轨道起飞,一旦升空,飞行员将启动大功率火箭发动机,并突破每小时10000公里的时速。抵达美洲大陆时,该轰炸机将在特定的战略目标上空投下8吨炸弹(很有可能是核弹)。期间,该飞机还会在高空进行一连串“跳跃”。

“银鸟”预想的飞行轨道

  具体来说,就是在超高速后,“银鸟”会向靠近大气层的方向进行平缓的俯冲,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该飞行器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一旦靠近大气层,它就像是打水漂的石头一样开始反弹、并跳向太空,期间其因高速飞行产生的热量也会迅速散失——这令“银鸟”不必再安装厚重的隔热层。最后,“银鸟”将在太平洋上、日军占领的某座机场着陆,当地,将有另一条轨道把它发射回国。

  这是一项宏伟的计划,但它超过了当时德国的负担能力,早在1942年,德国空军取消了整个项目,并要求桑格尔进行“更传统”的设计。甚至在今天,除了航天飞机和美国的X-37B试验机之外,由于造价昂贵和技术问题,类似的飞行器在世界上也寥寥无几。

  另外,桑格尔的设计还存在一些硬伤。按照他的推算,整个飞行器的全重只有10吨,但其中却搭载了90吨燃料,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材料能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满足这一条件。另外,在高速飞行时,受到作用力的影响,其弹舱根本是无法打开的,其能否顺利执行任务都值得怀疑。

  另外,以当时的技术条件,“银鸟”也没有一种配套的引擎,退一步说,即使该飞行器能达到预想的速度和高度,但在冲击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以超过10000公里时速接近大气层的“银鸟”也只会在半空中解体。尽管当年“银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确实接受了测试,但事实上,整个项目的进展也仅仅局限于此。战后,桑格尔曾主导了一些独立的航空研究工程,还帮助中东国家研制过弹道导弹,但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他成本高昂的“银鸟”项目埋单。

  最后一个纳粹德国的航天设想不得不提,这就是赫尔曼·奥布赖特(Hermann Oberth)的宇宙空间站。这一设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也就是纳粹政权崛起之前。当时,在一部关于探索太空的著作中,奥布莱特提出了一个空间站设想,该空间站的结构成环形,将通过自转产生人工引力,其自身的能源将来自太阳能,另外,空间站内还将种植大量的南瓜,以便为太空人提供食品和氧气。

战后,美国《生活》杂志上对德国太空站构想的介绍

  同时,这个太空站还是一座杀人机器。按照设计,这座太空站还是一座巨大的聚光镜,可以把太阳光聚向地面,从而摧毁城市和军事基地。这样一座空间站将采用模块化建造,并像积木一样在太空中组装,其过程则需要数十年,并发射“不计其数”的火箭。正是因此,奥布赖特本人也从来没有将它当成一个严肃的设想,他只是希望唤起公众对太空事业的注意。另外,其灵感来源也是荒诞不经的。奥布赖特后来回忆说:

  “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是上学时,用聚光镜点燃老师胡子的恶作剧。”

  一些资料显示,战争爆发后,德国的研究人员曾以此为启发,研究过太阳能武器的项目,但这一项目也仅仅停留在几份计划书的程度,和前面提到的几种研究几乎无法相提并论。总而言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的太空计划只有一个潦草的开始。

图中的这款飞机,珍藏于美国的国家空天博物馆。如果不了解的,还以为它是什么外星黑科技呢。(鸣谢:云上的空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粹黑科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