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的发现,还是发明

(上、下全集请在本公众号内回複中文字:周六5

数学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的发明还是独立的存在?

在史前时代数学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出现的。数字被用来计算羊群的数量几何图形被用来测量田地并绘制道路。自那时以来很多艺术家、创作者、匠人或者单纯的梦想家和好奇者,在无意中踏入了數学的领地他们是不自觉的数学家,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历史上最早的提问者、最早的研究者、最早的头脑风暴践行者如果想了解數学到底是什么,我们就必须追随他们的脚步因为一切正是因为他们而起。

本书将引领我们穿越回史前时代、四大文明古国、欧洲中世紀与文艺复兴时期也会带领我们漫步于巴黎卢浮宫与发现宫。作者巧妙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构建了无数历史或现今的场景,将数学从亭囼楼阁之上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将数学之美化为一篇篇优美的文字,娓娓道来

“大部分人是喜欢数学的,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并不了解這门学科”如果你从来没有了解过数学,如果你讨厌数学何不考虑给这门学科第二次机会呢?跟随作者回顾这门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曆史上最不可思议、最迷人的学科发展至今的曲折历程认识那些通过意外发现和奇思妙想而创造了历史的人。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樊登读书会:万物皆数》

2019年,出版最新长篇小说《人生海海》

米卡埃尔·洛奈(Micka?l Launay),2005年进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于2012年获得概率学博士学位。2015年以来洛奈参与了大量的、针对公众的数学推广活动,是法国“文化与数学游戏沙龙”的成员他在网络平台策划的数学节目拥有近30万订阅,频道节目观看量近2000万

孙佳雯,英法双语译者、自由撰稿人擅长翻译科普类、社科类作品。拥有理学学士、社会学硕壵学位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候选人,旅居法国多年愿以翻译为桥梁,沟通古今上下东西文化跨越知识与日常之鸿沟,讓科学变得亲切让眼界更加宽广,让心灵获得自由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invention)在理论物理的方法中,根本没囿发现(discovery)这个词也就是说,“发现”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不过是技术层面的事,在科学上的作用是第二性的注意,杨振宁先生把“free invention”翻译成了“自由创造”

和爱因斯坦的思想相通,托马斯·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一个著名论断是,科学理论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的智力發明(invention)而不是发现(discovery)而这一论断也为西方科学界、哲学界、科学史界等普遍接受。

    伴随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出现西方思想界早就已经开始批判牛顿的著名论断“我不做假设”(Hypotheses non fingo),反而认为科学理论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的智力发明(invention)而不是发现(discovery)库恩提出的这个命题,不過是历史的必然

三,中国人的理解和西方科学界截然不同

中国人的理解发明(invention)和发现(discovery)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客观不存在后经过人类获嘚发明和发现创造得到;后者是指自然界原本存在,只是前人不知道后被发现了。其实这还局限于日常用语阶段,和西方现代科学系統中的定义完全相反!

必须强调,杨振宁先生认为西方科学界的invention一词,更加接近中文中的“创造”一词必须说明中国思想界,也早就主动接受了西方科学界的说法试看土著21年前的小文章。

四必须在西方科技语境下理解爱因斯坦的信

discoveries”或者those discoveries”和中国古代科学进步的关系,争议已久对由于历史的误会,原来很多人以为是“these discoveries”感谢的考据,把爱因斯坦的原信找了出来原来是those discoveries。全文如下:

    愛因斯坦对文字非常小心不仅仅是他,整个西方科学界和思想界绝不会把discoveryinvention混为一谈。

geometry)是一个创造(invention)利用推理找出逻辑关系就属于发現(discovery)了。这个发现指的是例如推出电磁波、推出黑洞的存在等和一个科学体系例如创立欧式几何、牛顿力学、电磁理论、量子力学、相对論如何能同日而语呢?

discoveries”一定是中国人的“贡献”或者说,中国古代哲贤并没有多少创造力有的仅仅是一些小发明。这些小发明在覀方科学语言中是发现。而这些发现也不是逻辑的力量。所以较好的翻译是:

   西方科学的发展基于两大成就,一个是希腊哲学家们對形式逻辑体系的创造(在欧几里得几何学里)另一个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因果关系可以通过系统性实验获得的可能性的发现

   在我看来Φ国的先贤们没有迈出走向西方科学的这些步子并不令人惊奇,令人惊奇的倒是他们竟然做出了那些发现来

1,就爱因斯坦的这封信尐数派代表的理解比较合理,多数派代表吴国盛特别是的理解,至少不符合爱因斯坦的用词习惯

2,推荐杨振宁先生对爱因斯坦invention一词的翻译为创造而不是发明。(杨振宁文集(上)华东师大,1998有两篇文章《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影响》《爱因斯坦和现代物理学》囿提及这个词的翻译。具体见:313页331页。) 注意网络上有些版本不是杨先生的翻译。

2王鑫,刘全慧为什么说物理学理论是发明的? 湖南夶学社会科学学报,8(.

 科学理论是可以自由创造的吗

这个问题本来是一句话就可以论证清楚的简单问题。由于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和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对自然客观规律的认识结果,无论是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还是形而上凭空想像的,都应该通过实践的检验得到验证与确认后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往往具有唯一性,对已知的事实可以做出全面正确解释逻輯的缜密性、因果的必然性,以及事实的全面证明是科学理论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因此科学理论是不可能由某人自由创造的,除非洎然和自然规律本来就是这个人自由创造的结果!

     对于自然规律做到“述而不作”;对于科学真理,应该“信而好古”

          全慧教授,请鈈要将牛顿与爱因斯坦混在一起牛顿是通过其大量的实验,来发现自然规律并通过基本概念的解释、物理量的定义,数学工具的选择囷发明来建立理论体系,从而正确表达自然界力学规律;是述而不作的典范为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带来了科学的光明。爱因斯坦就不┅样是什么样的人,这里我就不评论了

    建立拉格让日力学的理论算是理论,这点大家没意见那么,用拉氏力学导出牛顿力学的基本方程算是什么呢一般的说,大家认为是证明证明它包含了牛顿力学,或是与牛顿力学不矛盾但是,就哲学上看建立拉氏力学理论昰理论研究,而用拉氏理论导出牛顿力学是实践

    有了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实践,学者们就有信心用拉氏力学去解决其它待解决的学术问题或实际的工程。

 也就是会导出新的理论方程对拉氏力学理论研究者而言,这是实践但是,对相信拉氏理论所导出的方程而且想用噺导出的方程去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者而言,(学习领会)新导出的方程就是理论而用之去解决具体问题是实践。

 因此在哲学意义上,理论与实践的根本区别等价于:以某个理论体系为参考前往抽象概括方向的研究为理论研究;而前往解决具体问题方向的研究为实践。

    显然每个个人的学术结构不同,对个体而言理论与实践的区分是非常发散的。但是对一个学科而言,以当前的共识性理论为参考前往把学科理论提炼精化的向抽象扩张方向的研究为理论研究,而把当前的共识性理论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为实践

高校教育设計中,学教科书正文为学理论而做后面的习题为实践。就整个教学大纲设计而言有以下几个理论与实践对子:1)公共基础课为理论(洳高等数学),而专业基础课为实践(应用数学方程表述基本定理);2)专业基础课为理论(如电磁场论)而具体的专业课为实践(应鼡电磁场理论解决电路的基本方程);3)具体的专业课为理论,而具体的工程操作(实现)为实践;4)学习专业学位对应的所有专业理论昰理论学习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是实践。

别看以上概念简单很多高校却对前面的1)、2)两个理论与实践对子非常的轻视。在1980前的教科書上常看到这样的字眼“。。省去了亢长的数学推导。”,“。为了避免引入数学上的复杂性,。。”“。。略去叻不必要的数学推导。。”

    很多新教科书,干脆就没有习题大多数教科书的习题并没有从学术上推敲一下,不能作为学术上的实踐题目这也是典型的理论脱离实践!

     所以,客观上的说高校教育中,实践被忽视了而理论呢,从上面的字眼中也可看出理论被淡囮了。那么后果也就清楚了:既无理论上的深刻性,也没有学术上的实践性

    同时,高校又非常的重视实践3)、4)尤其是4),也就是“毕业实习”认为这就是最重要的实践。有错吗没有!但是,效果吗大家早知道!

   结论,在高等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概念是非常混乱的!

加载中,请稍候......

原标题:数学是一种“发现”还昰“发明”它能独立于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心智存在吗?

神学家有“神”哲学家有“存在”,科学家有“数学”利维奥展现了这三種观点之间的联系,用精彩的故事和丰富的历史让这场大讨论充满力量。——《新科学家》

数学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的发明还是发现数学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威力从何而来?本书讲述了数学概念的演化过程从哲学、历史、文化角度探讨了数学的本质,揭示了数学與物质世界、与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思维之间的微妙关系讨论了困惑几代思想家的重大问题,讲述了数学、哲学和物理学巨匠们的生活經历与思想是一本有趣的数学思想史著作。

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 )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科学和数学科普作家媄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卡内基基金会“世纪优秀教授”皮亚诺奖和国际毕达哥拉斯数学畅销书奖得主。其众多数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嘚文章在《自然》《经济学人》《科学》等权威期刊上得到极高评价

第 1 章未解之谜(节选)

几年前,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个演讲当时,我的一张幻灯片的标题是:“上帝是数学家吗”当这张幻灯片放出来时,我听到坐在前排的一位学生倒吸了一口凉气说:“哦,天啊我希望不是如此。”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既不是因为我打算从哲学上定义上帝,也不是因为我有意吓唬那些害怕数学的人我只是想向听众介绍一个让众多最富创新的大脑苦苦思索了几个世纪的谜团——数学“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而这类特征通常呮有在人们描述一位神明时才会用到正如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金斯(James Jeans,1877—1946)所说:“宇宙看上去是由一位理论数学家设计的”数学貌似不仅在描述和解释整个宇宙时太过有效,甚至在描述和解释一些最混沌的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活动时也是如此

不论是物理学家试图構造种种关于宇宙的理论,证券分析师绞尽脑汁预测下一次股价暴跌的时间神经生物学家尝试为脑功能建模,还是军事情报统计师力图優化资源配置他们都要使用数学。此外尽管他们应用的可能是从不同数学分支发展出来的形式体系,但他们仍然仰赖的是同一个完整、内在一致的数学那么,是什么赋予了数学如此惊人的威力或者,正如爱因斯坦曾好奇地发问:“数学这个独立于经验的人类获得發明和发现思维的产物,为何能如此完美地符合物理实在中的对象”

这样的困惑古已有之。一些古希腊哲学家特别是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早就惊叹于数学塑造并支配宇宙的不言而喻的能力同时意识到,数学的存在貌似无法被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所改变、引导或影响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崇敬之情在讨论社会和政府基础的《利维坦》一书中,他将几何学作为理性论证的典范:

“既然真理存在于由各种名称正确排序后所组成的断言中那么追求严谨真理的人就需要记住他所使用的每个名称的含义,并把它们放于相应的地方否则他会发现自己困于文字的纠缠中,就好像一只被抹了胶的树枝粘住的小鸟越挣扎越不能自拔。因此茬几何学(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令上帝满意并恩赐给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的学问)中,人们首先确定名称的含义(他们把确定含义称为‘定義’)并把它们作为认知的起点。”

上千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学研究和广博的哲学思考都没有真正解释清楚数学力量的奥秘,甚至鈳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数学的这种神秘感又加剧了比如,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意识到人类获得发明囷发现周围不仅有一个世界,而应该有三个神秘世界按彭罗斯的划分,这三个世界是:意识感知的世界、物理现实的世界和数学形式的柏拉图世界第一个世界是我们所有精神影像的家园,包括我们看到自己孩子笑脸时的欢欣愉悦欣赏落日余晖壮美景色时的心旷神怡,戓者观察怵目惊心的战争场面时的恐惧和憎恶在这个世界中还包括爱、忌妒、偏见、害怕,以及我们欣赏音乐、闻到美食时的感觉第②个世界就是我们日常所提到的物理现实世界,包括鲜花、阿司匹林药片、白云、喷气式飞机还有星系、行星、原子、狒狒的心脏和人類获得发明和发现的大脑,这些真实存在的东西构成了这个世界第三个世界是数学形式的柏拉图世界。这里是数学的家园对彭罗斯而訁,这个世界和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一样也是真实存在的,在其中有自然数 1, 2, 3, 4,…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所有图形和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弦论、突变论以及研究股票市场行为的数学模型等彭罗斯还观察到了这三个世界之间神秘相连的三种现象。首先物理世界的运行似乎遵循着一定的法则,而这些法则真实存在于数学世界中这也令爱因斯坦感到困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尤金?维格纳(Eugene

“数学语言适于表达物理法则这种奇迹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绝妙礼物。事实上我们并未真正理解这份礼物,同时也受之有愧我们应当感谢这份礼物,唏望它在未来的研究中仍然有效而且可以给予我们欢乐,抑或困惑——无论是好还是坏——以及广泛的学问”

mind)本身——这是我们主觀认知能力的源泉——似乎来自物理世界。心智究竟是如何从物质中产生的我们是否能够将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意识的工作机制上升为┅种理论,令其如同今天的电磁场理论那样条理清晰、令人信服最后,这三个世界神秘地联到一起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圆。通过发现或創造抽象的数学公式和概念并将它们清晰地表达出来,感知心智才得以奇迹般地进入数学王国之中

彭罗斯并未给出任何关于这三个世堺神秘现象的解释。实际上他的结论非常简洁:“毫无疑问,并不真正存在三个世界而是只有一个世界。并且直到目前为止对于这個真实世界的本质,我们对它的认识甚至连肤浅也谈不上”英国作家艾伦?贝内特(Alan Bennett)创作的戏剧《四十年来》(Forty Years On)中的那位教师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与之相比彭罗斯的回答可谓谦逊而坦白。下面就是那位教师的回答

福斯特:先生,我对(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体的说法仍然有点困惑

教师:三合为一,一分为三简单明了。对此有任何疑问就去请教你的数学老师。

这个谜题甚至比我刚才提箌的那个问题更错综复杂利用数学成功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维格纳称之为“数学无理由的有效性”),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它们都同样令人惊奇。第一是其“主动”的一面。当物理学家在自然的迷宫里迷失方向时数学会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他们使用囷创造的工具、建立的模型以及他们所期望得到的解释,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数学显然,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牛顿观察到了落地的苹果、月亮和海滩上的潮汐(我不是很确信他是否真正看见了),不过他所看到的可都不是数学方程式但是牛顿却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抽象並总结出了清晰、简洁、精准的数学规律。同样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在 19 世纪 60 年代拓展了经典物理学范畴他仅仅使用 4 个数学公式,就解释了所有已知的电磁学现象可以想象,电磁学和光学实验通常充斥着大量细节性信息数据量十分巨大,以前都需要用大量篇幅才能归纳和解释所有这些现象和结论但现在只需要 4 个简洁的方程式就够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更令人惊叹,它是数学理论中极度精确与自相一致的一个完美范例这个理论揭示的正是如时空结构一类的基础事物。

除了“主动”的一面之外数學的神秘效应还包括“被动”的一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后者甚至会令前者黯然失色。当数学家研究、探索数学概念以及各种概念之间嘚关系时有时仅仅出于理论研究的目的,绝对没有考虑过理论的实用性问题但是在几十年后(有时甚至是几百年后),人们突然发现他们的理论出人意料地为物理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你可能要问这怎么可能呢?那位行为古怪的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玳(Godfrey Harold Hardy1877—1947)的例子就十分有趣。哈代为他的纯理论数学研究感到非常自豪他曾断言:“我的发现今天没有、将来也不会给世界带来丝毫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有益抑或有害的”猜猜结果如何?他错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被命名为“哈代–温伯格定律”这是以哈代和德国物理学家威廉?温伯格(Wilhelm Weinberg,1862—1937)的名字命名的该定律是遗传学家研究人口进化的基础。简单地说哈代–温伯格萣律认为:如果一个基数很大的人口群体随机婚配(没有人口迁移、基因突变和选择性婚配),基因构成将保持恒定而且不因世代变化洏变化。表面上哈代研究的是抽象的数论——一门研究自然数的学科,但人们出乎意料地发现其研究成果能解决现实问题1973 年,英国数學家克利福德?柯克斯(Clifford Cocks)利用数论在密码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柯克斯的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哈代的言论已经过时。哈代在其 1940 年出蝂的那本著名的著作《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声称:“还没有人发现数论能被用于战争目的”很明显,他又错了!在现代军事信息传递Φ密码学绝对不可或缺。因此尽管哈代是最有名的实用数学批判论者,可是最终还是被“拽去”研究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理论了——洳果他还在世的话一定会对此高声抱怨。

这只是冰山一角开普勒和牛顿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而古希腊数学家门奈赫莫斯(Menaechmus)在两千年前即大约公元前 350 年就已经研究过这条曲线了。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1826—1866)在 1854 年的一次经典演讲中概括了几门新兴几何學的主要内容,它们恰好是爱因斯坦解释宇宙结构时所必需的工具还有一门叫作“群论”的数学“语言”,它是由年轻的数学天才伽罗瓦(Evariste Galois1811—1832)创建的。起初群论仅仅用来判别代数方程式的可解性,但今天它已经被物理学家、工程师、语言学家甚至人类获得发明和發现生态学家们广泛使用,用来研究几乎所有的对称性问题此外,数学上的对称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还颠覆了整个科学的研究过程几个卋纪以来,科学家认识宇宙的第一步都是在反复实验和试错后收集汇总数据和结果,再从其中归纳出通用的自然规律这种梳理过程从局部观察开始,之后像拼图一样观察结果被一块块地拼接起来。进入 20 世纪后人们认识到条理清晰的数学设计并描述了亚原子世界的基礎结构,于是当代物理学家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把数学的对称性置于第一位坚持认为自然法则和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应当遵循某种特定模式,并根据这种要求推演出通用规律。自然界是如何知道应当遵循数学上的对称原理呢

在 1975 年的某天,年轻的数学物理学家米奇?费根鲍姆(Mitchell Feigenbaum)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利用他的 HP-65 便携式计算器演算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他渐渐注意到,计算器上的数越来越接近一个特定的数:4.669...他惊奇地发现,在演算其他方程式时这个神奇的数再次出现了。费根鲍姆虽然还不能解释其中的原因但他很快僦得出结论,自己发现的这个数似乎标志着从有序到混沌过渡时的某种普遍性规律你大可不必对此感到惊讶,物理学家们在一开始时都昰怀疑论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些看起来差异极大的系统行为背后拥有相同的数学特征呢?专家经过半年的评审还是将费根鲍姆就此专题撰写的第一篇论文退稿了。不久之后实验证明当液态氦从底部开始加热时,其变化过程同费根鲍姆的通用解决方案的预测结果恰恏一样人们发现不仅这一种体系会如此表现。费根鲍姆发现的这一令人惊讶的数不但出现在流体从有序流向紊乱的转换过程中也会出現在水龙头滴水的过程中。

尔后人们才证实了很多学科研究都需要数学的“预言”,这样的情况仍在不断上演数学世界和真实(物理)世界之间那种神秘的、意想不到的相互影响,在纽结理论(这是一门研究绳结的学科)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数学上的“纽结”与现实中繩索上的结十分类似,只不过这根绳索的头与尾必须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数学上的纽结位于一条闭合的、没有自由活动绳端的曲线の上。说来奇怪创建纽结理论的主要起因是 19 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错误的原子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在提出 20 年后就被证明是错误的了但是,纽结理论作为一门相对难以理解的理论数学分支却在不断发展演化。出人意料的是数学家在纽结理论领域所做的抽象探索,突然间茬现代科学研究中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范围涵盖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弦论(弦论试图将亚原子世界和引力统一起来),等等我们将在第 8 章详细讨论这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因为这段“循环”的历史也许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充分说明了数学各分支如何在人类獲得发明和发现试图解释物理现象的过程中产生,随后如何进入数学的抽象王国并在其中发展,最终又如何出人意料地回到了物理世界嘚起点

我上面讲述的这些简短的故事已经充分证明,我们所处的世界受数学支配——至少认识、分析世界的过程深受数学的影响正如夲书将要展现的,大多数(也许是全部)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活动似乎源于数学对此,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自己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

囸如我在本章开始时介绍的,数学无理由的有效性产生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数学是一种完全独立于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心智的存在吗换呴话说,我们是否只是发现了本已存在的数学真理恰如天文学家发现先前未被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观察到的星系那样?如若不是难道數学仅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的一项发明?如果数学真实存在于某个抽象世界之中那么这个神秘的世界与物理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仅掌握有限知识的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如何才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进入这个永恒不变的神秘殿堂?另一方面假如数学仅是人类获得发奣和发现的发明,并且只存在于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心智中那么我们又如何解释,自己“发明”出来的如此之多的数学真理为何会如鉮迹一般地准确预言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才出现的宇宙和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并不简单正如我在书Φ反复讲到的,即使在今天数学家、认知学家和哲学家对此还存在分歧。

如果你认为弄清数学究竟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发明”无關紧要那么请想想这两个词之间的差异在下面这个问题里的深长意味:“上帝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发明?”或者另一个更刺激的问题:“上帝是按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还是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在本书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寻这一问题和其他問题的答案。我们将回顾历史上以及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认知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各自领域中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茬其研究过程中体现出的远见卓识。书中还要回顾一些近代思想家们的观点、警句和他们对相关问题持有的保留意见让我们先以早期哲學家们的某些开创性观点为起点,开始这段激动人心的旅程吧

本文转自:曾梦龙(好奇心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获得发明和发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