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抗抑郁症的最佳治疗偏方中成药,吃抗抑郁药副作用有哪些

作者:周云骞,心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坚持每天学习,目标3年后成为一名精神卫生临床社会工作师

抑郁症、焦虑症的文章,我停写了蛮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读了许多大师的书,同时也在反思我过去的文章究竟写得怎么样!以前写的东西,很多都是出自经验和推理,有创见有哲思,但是不够严谨。对轻微的患者可能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对于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患者可能会有反作用。我想了一段时间,我对自己说,在接下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应该放弃创新,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普及精神病学大师、心理治疗大师的成果!我们的考拉(对抑郁症患者的昵称),需要有人替他们读医书,学到精髓,学到如何照料自己,而不是听很多人非专业人士的经验。

我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是精神卫生临床社会工作师重症患者宁养服务社会工作师。前者是帮助考拉们涅槃重生,后者是帮助重症患者安详地死,两个职业都是我想从事的很崇高的职业。能从事这个工作的人,都是万里挑一的,他们身上肩负着使命,在当今社工不被社会重视的环境下,依旧坚持用微弱的烛光照亮他人的生命。

我们社工师从中获得的职业回报,主要是精神的。职业动机来自精神驱动,而非金钱。只要国家能认可我们的价值,能给我们一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薪水,我和我的同事们,明知这是服务高危人群的高危职业,也愿意为此奉献青春年华。你不做,他不做,人人都不做,谁来照顾我们这群因社会竞争和不良家庭环境而患病的可爱的考拉们,他们是因为社会中的他人而生病的,凭什么又要被另外的他人所抛弃?凭什么要他们听天由命或任人摆布?

天天都像是抑郁发作的考拉

我把我的文章写作进行一些调整,不再按部就班给大家讲学院心理学入门300本书籍,现在我又增加了两个专题《临床精神卫生社工师的成长之路》、《灵性特质的宁养社工师的成长之路》。把心理学入门的300本心理学书籍的内容,融入到这两个专题里。比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治疗、儿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实验、生命之书等。

心理学入门300本书籍的书单在我的导航里,大家可以找我索取电子书,买教材自己自学。不懂的随时可以问我。你也可以搜我名字关注我的微博,我如果获得一些好的心理学电子书我就会免费分享给大家。毕竟买教材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对于缺医少药的考拉,学习心理治疗买教材,能省一点是一点。如果你经济条件比较好,还是要买正版纸质书。如果你在大城市,那就办借书证。在深圳、广州都有免费送书到家的服务。

好了,不说废话了,今天的内容是接着昨天的《临床精神卫生社工师的成长之路》的开篇——躁郁症患者的鉴别、康复步骤。这篇文章介绍精神科医生治疗躁郁症患者的一般步骤。内容源自医学生的《精神病学》教材。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慎用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在后期发挥作用

标题里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和躁郁症,其实同一种病的两个名字。精神科医生治疗这个病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要经历一些必须的步骤,即要区分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教科书是怎么说的。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包括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和全病程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原则:由于双相障碍症状复杂及高复发性,故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教育、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从而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减少复发和自杀,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躯体状况、合并用药情况、既往治疗史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全病程治疗原则:除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预防其反复发作。

(1)、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治疗期6~8周。

(2)、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预防症状复燃,控制残留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躁狂发作 2~3个月,抑郁发作症状改善后停用抗抑郁药,如无复发可转入维持期治疗,此期间家庭教育和心理治疗对提髙患者依从性非常重要。

(3)、维持期治疗:目的是预防复发,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提髙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治疗时间因人而异,如有两次以上发作者,维持治疗的时间至少需要2~3年,之后缓慢减药,直至停药。

(二)、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

躁狂发作应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必要时急性期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

1、心境稳定剂是指对躁狂或抑郁发作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不会引起躁狂或抑郁转相, 或导致发作变频的药物。目前公认的心境稳定剂是碳酸锂和抗抽搐药物,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此外,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氟哌啶醇、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及一些抗抽搐药物, 如加巴喷丁也证实具有一定的心境稳定作用。

(1)锂盐如碳酸锂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有效率为80%,用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维持治疗。老年人和器质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中毒,应用含盐饮食、多饮水。在锂盐起效前,为控制躁狂患者的兴奋躁动症状可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或改良电抽搐治疗。进行联合治疗时药物剂量宜小。

(2)抗癫痫药物:主要包括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 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维持治疗及用锂盐治疗无效的快速循环型和混合发作型。治疗初期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头痛、嗜睡、共济失调,可有皮疹,偶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用,改换其他。

(3)抗精神病药物: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用于伴严重兴奋、激越、攻击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作为补充或辅助治疗。

(三)、双相抑郁发作的药物治疗

应用抗抑郁药物可能诱发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是循环频率增加,促发快速循环,导致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应慎用抗抑郁药物。目前精神医学界的共识是双相抑郁发作仍以心境稳定剂为基础治疗,只有在抑郁发作占据了发作的大部分时间,抑郁症状严重,患者有强烈的自杀念头,心境稳定剂不能缓解的时候,才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目前推荐药物是SSRIs。症状缓解后应尽快停用抗抑郁药物。

3.混合发作和快速循环发作的治疗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是一线治疗药物,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混合治疗可选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单用或与心境稳定剂合用。严重病例或单药治疗无效,可选用两种或三种药物联合治疗。

4.改良电抽搐治疗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的极度兴奋躁动、对锂盐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起效迅速,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一般隔日一次,4~10次 为1个疗程。合并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四)、巩固期和维持期的心理治疗

刚才我们提到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急性期只能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效果很差。巩固期和维持期的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理性情绪疗法、放松训练、叙事疗法。不太适合做精神分析和催眠,以免诱发躁狂。心理治疗应该在临床心理治疗师的安排下进行。如果患者有较强的自我心理疏导的能力,可以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书籍自助进行,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能自学精神分析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同时,家庭的环境很重要,避免让患者受到不良信息的刺激。

心理治疗不能代替药物,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应该督促患者服药,为患者创造有利于他们康复的家庭、社区环境。消除社区对患者的歧视。适合时候可以协助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另外,良好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

以上就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般治疗步骤。我总结如下:

躁郁症常常被误诊为抑郁症。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继续服用抑郁药,可能是诱发躁狂。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当心境稳定剂不能缓解的时候,才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症状缓解后应尽快停用抗抑郁药物。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期间如果发生2次以上的躁狂发作,治疗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药不能停。心理治疗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不能代替药物。改良电抽搐治疗起效迅速,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

精神疾病诊断治疗要严谨,作为社会工作者,责任是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培养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做医生的助手,患者的心灵伙伴。精神卫生知识的初学者以及患者要尊重前辈的知识,在没有学到一定程度,千万不可原创,也不可盲目听信他人的原创。诊断治疗权归精神科医生,临床精神卫生社工是辅助心理治疗和负责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宣传工作。不可代替医生行使诊断治疗权。

以上内容来自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医学生《精神病学》教材,作者是精神科教授范俭雄。如果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经验和方法,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如果你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者,也欢迎你能写一篇文章私信发给我,我替你发表在这里,帮助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种抗抑郁症的中成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