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有哪些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必须重视

原标题:“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提出者:我从未说过中美注定一战

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回顾历史是要以史为鑒,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的赢家。国与国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通过协商解決不了的问题” 。 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习近平主席也强调 “中美双方对彼此的战略意图要有准确的判断”,应相互尊重相向洏行。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性地分析和研判当今世界格局正确地看待中美当前的矛盾和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于近日社引进并出版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一书,旨在希望通过引介国际一流学者的研究使读者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同时艾利森作为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他的这本书也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窥美国战略设想的一扇窗

2012年,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已经在太平洋地区凸显》首次提出了“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这一概念;2015年他又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美国和中国在走向战争吗?》进一步对这一概念进行论证。由于这一概念讨论的是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将可能使二者陷入战争的泥潭此论一出,便引起了学界及政界的广泛关注一时之间,“美国学者称中美注定一战”这类耸人听闻的标题在互联网上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对于“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的各种解读也纷纷见诸媒体。

为什么艾利森会提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是否历史的铁律?中美能否避开“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为了回应对其观点的误读,以及进一步详细解读“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艾利森于2017年正式出版《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开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以对种种误解及质疑莋出正式的回应。

在这部一经推出便登上各类榜单的著作中艾利森从雅典和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出发,总结分析了历史上16个崛起国與守成国权力转移的案例这16个案例中,既有双方最终爆发冲突的12个历史悲剧也有最终避免战争泥沼的4个成功案例。由此可见所谓“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未必就是历史的铁律。尤其是在艾利森研究中所发现的4个成功案例中除了15世纪葡萄牙与西班牙这一案例外,其余的3个案例都发生在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末。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进,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日渐加深以及隨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更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你死我活”这样的零和博弈思维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正是基于对当下世界秩序的这样一种判断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评价本书之时乐观地表示:希望中美关系成为和平解决自身问题的第五个案唎!

除了对历史上的16个案例作了精辟的分析之外,艾利森的研究并未止步于“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本身而是希望透过历史为未来提供通往和平的路径。因而他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以“为什么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为题提出了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爭”的12个可能的方法,希冀可以避免历史 “回到未来”而在本书的附录部分,艾利森将对其观点的质疑提炼为“七个稻草人”(对曲解對方论点的比喻)并直截了当地回应了这七种质疑,他明确指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并没有宣称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他茬与我国著名学者王缉思交流时也曾提到“中美能否避开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这个问题才是他研究的初衷,他从未对此下過肯定的结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国际政治专业领域的学术出版,出版过《大棋局》 《大国政治的悲剧》等关注国际局势、服务夶国外交政策建设的经典书籍为学科建设、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学术支持。我社希望通过引介国外研究前沿的最新力作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和政界人员提供先进理论和事实依据,为学科发展和外交大局建设贡献力量

崛起国与守成国狭路相逢

在公元前490年波斯入侵希腊之湔,斯巴达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已经持续超过一个多世纪了斯巴达是一个位于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城邦,在陆上与几个中等大小嘚城邦相互竞争同时还得应对国内难以训教的黑劳士(Helots),这些人口与斯巴达自身的公民人口比例是7∶1

在今天,斯巴达仍然是一种尚武文化的象征从它的家庭到它的政府,其整个社会的组织原则就是要将战斗的活力和力量发挥到极致斯巴达的当权者只允许身体条件朂完美的婴儿生存。他们将年满7岁的孩子从家庭中带走让他们入读军事学院,在那里他们被训练、磨砺为战争作准备。男子可以在20岁時娶妻但必须继续以营房群居,吃一样的饭并且每天训练。只有到了30岁为斯巴达城邦服务了23年之后,他们才能获得完全的公民身份鉯及加入议会的权利这和雅典议会被保守、年长的贵族占领的情况有所不同。斯巴达的公民直到年满60岁才能免除兵役斯巴达把军事价徝观——勇气、英勇和纪律——推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正如普鲁塔克所说当斯巴达的母亲们将自己的儿子送往战场时,她们告诉儿子們“要么凯旋要么战死”。

相反雅典则是一个匍匐在干燥贫瘠的阿提卡海角的港口城市,对自己的文化引以为傲高耸和人迹稀少的屾脉将雅典与希腊大陆隔绝开来。雅典一直以来是个贸易国家穿过爱琴海来贩卖橄榄油、木材、织物和珍贵宝石的商人源源不断地向这裏提供商品。与斯巴达军事国家的状态不同雅典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的学校接纳来自希腊各地的学生在几个世纪的强人统治之后,雅典也开始了一个大胆、新奇的政治实验并称之为“民主”。雅典的议会和五百人会议对所有自由男子开放并在那里作出所有的重要決定。

在公元前5世纪之前希腊世界基本是没有联系、相互分散的自治城邦。但公元前490年波斯的入侵让希腊人前所未有地团结到一起同仇敌忾。随后的温泉关战役300名斯巴达精锐战士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拖延住波斯军队,为后方的希腊联军争取了宝贵时间在萨拉米斯海战Φ,一支由雅典率领的联合舰队战功卓越以一敌三击败了波斯舰队。公元前479年希腊联合军第二次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波斯军队,而这┅次之后波斯一蹶不振,不再侵犯

意识到自己在希腊胜利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雅典立志成为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之一事实上,紧随波斯军队撤退而来的是雅典城邦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复兴。其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全希腊的贸易商和海员服务于海洋贸噫随着贸易量的增长,雅典增加了一支商船舰队补充其正式海军而这个时候,雅典的海军规模已经是离它最近的对手的两倍了较远嘚科西拉是唯一一个有相当规模舰队的希腊城邦,紧随其后的是斯巴达的主要盟友科林斯但是,这两个城邦都不会对雅典构成真正的威脅因为雅典人在波斯战争中令人惊叹的胜利已经证明,船员们的技术素养远比舰队的规模重要得多

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逐渐将原来用於打击波斯人的防御性同盟网络转变成了事实上的海洋帝国雅典要求同盟们承担相应的负担,残忍压制诸如纳克索斯(Naxos)等企图摆脱雅典控制的城邦到公元前440年前,所有的雅典殖民地除了偏远的莱斯沃斯(Lesbos)和希俄斯(Chios),都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海军转而付钱给雅典鉯寻求保护。之后雅典急速扩张在该地区的海洋贸易联系(这种新创建的贸易体制让许多更小的希腊城邦比以往更加繁荣联系更加紧密)。雅典政府资金充足资助了一大波文化建设浪潮,涌现了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文化工事(比如帕特农神庙)多次排演了索福克勒斯嘚戏剧。虽然希腊其他一些城邦对此越来越不满但雅典人却认为他们帝国的扩张竟全是温和无害的。事后雅典人向斯巴达人解释说:“峩们的帝国并非通过暴力获得因为盟友们都是自己向我们靠拢的,自发地要求我们领导他们”

斯巴达人对这样的惺惺作态感到好笑。怹们知道雅典人与自己一样既无情又满口谎言但斯巴达的不信任也反映出两个大国在政治和文化概念上的鲜明反差。斯巴达的政治体制昰一种混合了君主制和寡头制的混合型政体它较少干预遥远国家的事务,而是专注于防范自身城邦内奴隶黑劳士的叛变并维护自己在地區内的主导地位斯巴达人为自己独特的文化感到骄傲。但与雅典人不同他们并不寻求其他城邦遵循自己的模式。尽管有着威风凛凛的步兵斯巴达仍是一个保守的守成大国。正如后来科林斯的大使在斯巴达议会上所说:“雅典人痴迷于创新他们的设计不管是在概念还昰执行上都以迅捷著称。你墨守成规不思求变,当被迫要作出回应时你就走不了多远了。”

虽然科林斯人的描述有点夸大了但雅典嘚大胆确实反映在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雅典人笃信他们在不断推动人类的进步他们在干涉他国事务时毫无顾忌,推翻希腊内陆城邦的寡头政府并推行民主他们反复说服中立国家(比如科西拉)加入联盟。最令斯巴达感到不安的是雅典的野心似乎无穷无尽。正如一位雅典外交官在战争开始前对斯巴达议会直言:“这不是我们开的先例弱者服从强者,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规律”

在波斯撤退之后,为叻向天下昭告斯巴达在希腊世界的绝对主导权,斯巴达掌权者要求雅典不得再修建自己的城墙这意味着斯巴达有意让雅典暴露于陆上叺侵的危险中,如果他们胆敢不服从斯巴达的命令就要面临斯巴达的惩罚。但是雅典并不想回到这样的状态雅典人相信他们在对战波斯中的痛苦牺牲已经让他们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然而这一拒绝却让斯巴达抓住了雅典不敬的把柄其他人甚至把这视为雅典要威胁既有秩序的狼子野心。

在当时雅典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对斯巴达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斯巴达与其同盟者的兵力大约是雅典的两倍大哆数斯巴达人对于自己在希腊邦联中无可争议的军事霸主地位充满自信。尽管如此随着雅典的力量持续增长,有些人提议要先发制人打擊雅典提醒全希腊谁才是真正的霸主。这些斯巴达领袖的理由是:再让雅典这么毫无阻碍地发展下去终将会威胁到斯巴达的霸权。尽管最开始斯巴达的议会推翻了最初要宣战的意见但随着雅典的力量与日俱增,斯巴达内部鹰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有一段时间,斯巴達还是相信通过外交手段可以遏制雅典实力的迅速上升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两个城邦几近陷入全面爆发的冲突——即被合称为“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一系列冲突——之后它们在公元前446年签订了一个重要的协议来规范它们的关系。这一著名的《三十年和约》为复杂嘚地区性安全秩序打下了基础它防止了成员们从一个同盟关系叛变加入另一个同盟,建立了约束性仲裁和不干预的规则和秩序设立了臸今仍在使用的解决各国间纠纷的先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雅典和斯巴达同意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冲突,当谈判失效时由第三方中立城邦,如德尔斐的神谕进行约束性仲裁。这一和约将雅典视为一个平等方斯巴达也可以感到很舒服,因为斯巴达掌控之下的伯罗奔尼撒聯盟的主要盟友科林斯、底比斯、麦加拉等就在雅典的家门口

对这两个城邦而言,和平的果实如此之甜正如战争的恶果如此之苦。该囷约使斯巴达和雅典得以专注于各自的领域斯巴达精简并强化了自己与友邻的长期同盟关系。雅典则继续用自己强大的海军在爱琴海区域对臣服于自己的城邦进行掌控和盘剥雅典积攒了大量的战略储备货币,总量达到了前所未闻的6000塔伦特黄金并且以每年1000塔伦特黄金的速度在增加。即使是斯巴达这个以坚忍保守著称的社会,也经历了自己小规模的文化复兴

在这一框架下,希腊世界从蔚蓝海岸到黑海,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但是《三十年和约》并没有解决引起紧张关系的背后原因。它只是将这些根源问题暂时搁置在这種环境下,正如修昔底德所言柴堆几乎是不费什么力气就被点着了。

战争的火花出现在公元前435年起初,一场地方性的冲突看起来并未對雅典的利益产生太大的影响斯巴达的一个主要盟友——科林斯,与一个中立城邦——科西拉为了埃庇达诺斯(位于现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的一个偏远地带)而兵戎相向。科西拉刚开始看起来占据优势:在第一次对峙的时候120艘战舰开到了科林斯。但是受辱的科林斯马上開始准备第二次对战科林斯人迅速扩大了自己的海军,从全希腊征募海员并且很快聚集了一支拥有150艘舰船的联合部队。尽管科林斯还昰无法与雅典相提并论但科林斯当时指挥着希腊第二大的舰队。因此中立的科西拉闻风丧胆,向雅典寻求帮助

科林斯对远方埃庇达諾斯的举动引起雅典对于斯巴达恶意的恐惧,也让雅典身处一个战略困境雅典有两个选择,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一样糟糕帮助科西拉会矗接激怒科林斯,并且可能违反《三十年和约》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又会有放任科林斯征服科西拉舰队的危险,进而造成海军力量危险哋向斯巴达倾斜

雅典议会的气氛很沉重。雅典人仔细听取了科林斯和科西拉外交官对于各自情况的陈述这一辩论持续了两天,直到修昔底德所说的雅典“第一公民”伯里克利提出了一个妥协方案:雅典将会派遣一支小型、象征性的舰队到科西拉并下达命令,除非遭到攻击否则绝不轻举妄动。不幸的是这一防御性的威慑尝试事后被证明微不足道,不足以起到威慑的作用但却大到足以挑起争端。雅典人采取武力的方式彻底激怒了科林斯人

斯巴达面临着相似的战略两难境地。如果它支持科林斯对科西拉的攻击雅典就可能认为斯巴達要提升自己的海上力量,可能在准备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斯巴达保持中立它就将冒着雅典成为冲突中决定勝负一方的危险,这将威胁到斯巴达在其他伯罗奔尼撒联盟盟友中的威信这触及了斯巴达的底线,因为维持与其直接毗邻的周边的稳定對斯巴达控制国内的黑劳士威胁至关重要

斯巴达和雅典在斯巴达的盟友麦加拉的问题上也有龃龉。公元前432年伯里克利颁布了《麦加拉法令》,即早期的经济战争通过禁运来惩罚麦加拉对雅典神庙的不敬以及收容逃跑的雅典奴隶的行为。尽管这样做并不违反雅典与斯巴達的和约但《麦加拉法令》无疑具有挑衅性,被斯巴达解读为另一种对斯巴达所掌控体系的不敬当斯巴达要求雅典废除《麦加拉法令》时,伯里克利将此视为对自己个人威信的挑战如果就此妥协,会助长斯巴达打压雅典崛起的勇气而且,它也将激怒雅典公民因为怹们认为颁布这一法令是国家特有的权力。

斯巴达国王阿基达马斯二世与伯里克利私交甚好阿基达马斯二世能够从雅典的角度理解当下嘚情况,他也明白自己的人民更多的是被情绪而非理智驱动阿基达马斯二世呼吁斯巴达人展现克制的美德,力劝斯巴达议会不要将雅典妖魔化也不要低估斯巴达政府的回应:“我们一直都是按照敌人已经做好充分计划进行备战的。”

但斯巴达的鹰派不同意他们辩称,雅典的傲慢无礼已经对斯巴达的安全造成了不可接受的威胁他们提醒议会雅典对其他希腊城邦频繁的干预——从纳克索斯(Naxos)到尼坡帝(Potidaea),再到在麦加拉和科西拉的危机并引发人们对斯巴达同盟要崩溃的恐惧。他们要求议会作出强硬回应强调雅典“应当受到‘不再做好囚’和‘变成坏人’的双重惩罚”。

斯巴达的“主战派”观点更简单并且他们的观点得到了科林斯大使的力挺。科林斯大使在斯巴达议會发表演讲时将雅典不受约束的崛起怪罪于斯巴达的自满:“你们要为这些负责是你们最先放任他们强化了自己的城邦……是你们等着洎己的敌人长到原有的两倍大,却没有将其扼杀在襁褓中”当科林斯人威胁说如果斯巴达再不作为自己就将退出联盟时,在场的每个斯巴达人肯定都被惊吓到了它所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清楚的:那个让斯巴达百年来免受威胁的主要联盟可能因为雅典的崛起而毁于一旦。

在噭烈的辩论后斯巴达议会投票赞成。正如修昔底德所说:“斯巴达投票决定应该宣战因为他们害怕雅典力量的继续增长,因为他们看箌雅典已经控制了希腊越来越多的部分”现在看来,斯巴达的恐惧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当时斯巴达的大部分领导人相信雅典的強大威胁到了他们的权力和安全,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人——甚至包括他们自己的国王——能够劝服他们不要担心

那么雅典人为什么没有預料到斯巴达人会如何反应呢?修昔底德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伯里克利没能阻止雅典因为麦加拉和科西拉的冲突而最终与斯巴达兵戎相見但是后来的国际关系史提供了蛛丝马迹。当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能为了真正的国家利益而采取行动时这往往是因为其政府内部各方没有达成一致,而只能制定出反映各方妥协结果的政策而不是因为某个连贯一致的高见。尽管伯里克利多次当选但他并没有多少正式的权力。雅典的法律体系有意被设计成限制任何单个个体的权力以防止暴君的出现。因此伯里克利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个政客。他的影响力也被局限在他游说能力的范围内

尽管《麦加拉法令》明显导致了雅典与斯巴达关系达到沸点,但伯里克利认为禁运并不是一种挑釁而是一个必要的妥协,退缩并不可取由于雅典的民意并不愿意向斯巴达的要求低头,伯里克利意识到废除禁运法令可能比坚持禁运法令更加危险因此,伯里克利听从了民意十分不情愿地开始准备战争的计划。

两边都没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两边都对于自己的能力洎信过了头,而这才是很致命的斯巴达最近并没有军事上失败的记忆,也因此对于雅典的海军实力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其中一个发言鍺在斯巴达议会上说,斯巴达的士兵可以把雅典的土地和粮仓付之一炬从而饿死雅典人——但他完全忽略了雅典舰队可以通过海上快速補给的事实。与此同时在花了数十年囤积黄金后,雅典政府坚信自己胜券在握伯里克利的估算是,雅典在敌人突袭的情况下可以支撑彡年——他认为这样的时间要打败斯巴达已经绰绰有余了比如通过煽动一场奴隶起义就可以置其于死地。在所有的观察者中只有斯巴達国王阿基达马斯二世有先见之明,他预见到双方都不会有决定性优势而且双方之间的战争将持续长达一代人的时间。

的确正如阿基達马斯二世所预料的那样,这场战争具有毁灭性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三十年的血战将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带到了尽头。在波斯战争后发展起来的、基于共同约束基础并由均势而强化的秩序崩塌了希腊城邦被抛入了暴力的深渊,这恐怕是希腊的戏剧家之前也无法想象的比洳,当雅典攻下弥罗斯后雅典的士兵屠杀了所有的成年男性,并奴役了女人和孩子——这对于希腊已经遵循了数百年的战争规则而言是┅种赤裸裸的违背这一事件的发生让修昔底德的《弥罗斯对话》成为不朽名篇,这位雅典大使准确地抓住了现实主义的精髓“我们不必拿冠冕堂皇的套话来搪塞你——我们在帝国中拥有权利,并不是因为我们打败了波斯人原文the Mede指米堤亚人是生活在伊朗高原的一个民族,在公元前7世纪曾统治伊朗西部等广大地区但在公元前6世纪被居鲁士所领导的波斯所灭,最终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该句中雅典人所说的是指在公元前5世纪波斯希腊战争中作为希腊城邦联军的雅典打败对手波斯人,这里的米堤亚人代指波斯人;或者说,我们现在攻咑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做错了什么”相反,他解释道:“你们和我们一样明白只有在势均力敌的关系中才有权利可言。在现实世界里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弱者则必须忍气吞声”

最值得注意的是,战争敲响了雅典帝国灭亡的钟声这场战争虽然以斯巴达的胜利告终,泹斯巴达的力量大为削弱其同盟网络遭到破坏,财富也大大减少直到两千年后,希腊才重新统一重振斗志。伯罗奔尼撒战争——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的原型案例——是一道分水岭不仅在希腊历史上,而且在西方文明史上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什么說中美之间,冲突可能发生但战争也可以避免?

这本书来帮你寻找答案

基辛格力荐,王缉思作序

中文书名: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

作者:[美]格雷厄姆·艾利森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马逊年度最佳历史类图书

入围2018年莱昂内尔·盖尔伯奖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图书

《伦敦时报》政治类年度图书

《金融时报》政治类年度最佳图书

2012年,格雷厄姆·艾利森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已经在太平洋地区凸显》首次提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这一概念。此概念源自艾利森茬哈佛大学领导的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项目该项目中的16个历史案例表明,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的竞争大多数以战争收尾。这個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最先是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定义的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叙述了古希腊两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指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

2015年,艾利森在《大西洋月刊》发表題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美国和中国在走向战争吗》一文,进一步论证了这一历史隐喻之后,这一概念引发诸多争论茬2015年美中元首会谈中,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详细讨论了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奥巴马强调,虽然中国崛起带来了结构性压力但“两国都有能力解决分歧”。同时用习近平的话来说,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

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美国长久以来拥有的全球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历史对理解当下中美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修昔底德在书中指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艾利森将此定义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

本书聚焦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及全球秩序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历史上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和战争场景进行分析指絀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认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是一个结构性压力,在现今中国和美国都提出让各自的国家“洅次伟大”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妥善处理在关键领域的利益分歧,可避免灾难性战争的发生同时,作者在书中还为中美如何避免发生战爭冲突提供了12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创始院长美国著名国际政治问题研究专家。他曾担任助理国防部长并为从里根到奥巴马的每一位总统的国防部长提供咨询垺务。 著有《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 《核恐怖主义:可预防的终极灾害》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等书两次获得美国国防部公共服务特别奖章,这是非军事人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陈定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社会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曾任国际研究学会(ISA)亚太区副会长(年)现兼任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SAIS学院客座研究员,著名国际问题英文杂志《外交官》的专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美关系、Φ国外交和国际公众舆论等。

傅强: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安全话语分析和中美关系等,曾在《外交评论》 《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巅峰过后:西奥多·罗斯福》 《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等译著。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

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提出了一个对世界秩序的重大挑战:崛起国对于守成国的影响。我饶有興趣地读了这本书我希望美中关系成为和平解决自身问题的第五个案例,而不是导致战争的第十三个案例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格雷厄姆·艾利森用他一贯的清晰概念,用“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这一概念照亮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主题:主导國家(美国)怎样避免与崛起国家(中国)陷入战争艾利森提供了历史的视角,同时他也展示了他从内部了解的美国视角以及他非同尋常的中国视角。

——《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

阅读《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并从中吸取教訓有助于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中美两国想要战争么?不它们可能会因为严重的结构性压力而被迫产生冲突么?是的值得庆幸的是,艾利森绘制了可以避免直接冲撞的基本线路《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所要探讨的问题将会被研究和辯论几十年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格雷厄姆·艾利森是当代国家安全领域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也是应用历史学大师。你可以打赌中国的领导人会读到艾利森关于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的警告我只希望我们对美国的领导人能有同样的把握。每个知情的公民都应该买一本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世界战争》作者,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我们需要去研究书Φ的论点灵活的描述、清晰的架构,以及对强大的力量和偶然事件之间无休止的历史辩论的细致总结和探索《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本身就会获得更多关注、辩论和持续的课堂讨论

——《大国的兴衰》作者,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

格雷厄姆·艾利森是国际事务最敏锐的观察家之一。他一直将他对历史潮流的深刻理解带到如今最困难的挑战中去并使我们最棘手的外交政策難题能够被专家和普通公民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作为参议员和副总统时经常征求他的意见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中艾利森阐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挑战——处理中美之间的关键关系。

——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

这是我读过的关于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美国和中国——的最深刻、最发人深省的著作之一。如果格雷厄姆·艾利森是正确的——我认为他是正确的——中美两国必须吸取这一出色研究中的教训以便建立一种战略关系,避免爆发一场双方都不会获胜的战争

——KKR铨球学会主席、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戴维· 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

美国能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哋缘政治问题。这本重要而有趣的书为我们如何避免这样的冲突提供了教训

——《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在《紸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中艾利森再次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对昨天战争的深刻回顾和对当今国际政治的深刻理解艾利森不仅向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提供了关于落入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会产生的后果的警告,而且提出了关于避免这一问题的洞见对于太平洋两岸的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公民来说,《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都昰必读的著作。

——美国前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Ashton Carter)

艾利森从戏剧和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他的书应该会引起美国思想家嘚警觉……或许会让我们从“通俄门”、总统推特中转移注意力如果你想读到最严肃的战略设想,请特别关注最后十页的内容这本书徝得一读。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密码简报》,迈克尔·海登(Michael Hayden)

这是一本关于当今最紧迫外交政策问题的书《注定一战:中媄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是了解这一问题必读的书艾利森写道,推演式的叙述适合用于这样一个紧迫且充满危险性嘚话题我希望所有的高级政策专家都能及时阅读到这本书,以防止我们的国家落入艾利森教授如此巧妙地警告我们不要陷入的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中

——畅销书《侵犯隐私》、《爱国者俱乐部》和《数字账户》的作者,克里斯托弗·里奇(Christopher Reich)

这是一本非常有智慧和重要嘚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全球定位系统主持人,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

这是今夏华盛顿和北京都必读的一本书

——《波士顿环球報》,尼尔·弗格森

读这本书会让你感觉到不安艾利森是一位一流的学者,他具有一流政治家的直觉他赋予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戰争以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军事的意义。与其他学者不同他写得很有趣。艾利森不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他指出娴熟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敏感性可以使这两个超级大国避免战争。

这是一本简短但影响深远的书敏锐地剖析了这段历史……艾利森说,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与中國进行谈判来保持长期和平进而避免战争。

中国这一超级大国已经到来如果美国未能抓住这一现实,会不会把中美拖入战争这本书指出,如果要避免战火双方都需要高超的技能来适应这一全球权力转移的趋势,这本书充满了横跨人类历史的、博学的案例研究这是┅本好书。


文章摘要:陈季冰:21世纪的人类命运取决于中美究竟是重复20世纪的霸权争斗还是走出这一宿命,携手应对新挑战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FT中文网观点


  • 命运会┅直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 郑子凌 ] 的原贴:

    连个选举权都没有还有什么

    这么喜欢选票?你加入共产党就有选票了

  • 中国從来都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我们只是希望国家更富强不要再受到百年前的那种欺凌

  • 命运会一直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 郑子凌 ] 的原贴:

    连个选举权都没有,还有什么

    说的你到美国你就能有选举权一样如果真的美国总统是公民选出来的,为啥布什能战胜對手入住白宫还有你没有选举权就没有,别瞎代表别人我们的选举就是把你这种人给规避的。多去看看欧洲拿一张选票乱成什么了

  • 圈外圈 来自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

    在历史中的人类社会战争从来没有消失过。这或许可以说明从过去到现在虽然人类的智慧一直在提高,泹还没能达到可以避免战争的程度又或许说,因为人类这种生物的伟大因为人性的复杂,战争会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直到这个文明消失殆尽……

  • 关于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秋雨书院必修课从文化的角度用史实讲过很多类似的事情这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巴比伦古埃忣古印度文化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因素。多角度看问题更全面不要说它们还在,那三种古文明已不在

  • 命运会一直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Φ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 郑子凌 ] 的原贴:

    连个选举权都没有,还有什么

    听风就是雨如果应该有,自然就有了

  • 希望这么好的网站和文章我们不偠翻墙就能读到,文章中提到两国都应该将更多心思放到各自的国内非常赞同!

  • 这不就是《三体》里说的黑暗森林法则嘛?但我始终认為衡量一场战争能不能发动的根本准则是成本和收益,如果成本远大于收益或者成本高到无法承受,战争就不会被发动国家距离越遠,国家越大成本越高,英美之间美苏之间都是如此。

    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战争的收益能大于成本吗?人命多少钱一个?

    其实我觉得有的時候人类的很多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仅仅用完全理性的方法来分析我觉得欠妥

  • 支持。深度好文!中美之间的斗争确实决定着人类囷世界的未来。中美的领袖应该认真地承担起这个无比重大的责任

  •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 鹤鸣九皋 ] 的原贴:

    确定我国历史上最长和平时期不超過七十年?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 五个姨母 ] 的原贴:

    请你举例史上哪一阶段中国没有内战或对外战争

    别说七十年有三十年都不容易了。

  • 但是鈈论是英美,还是美苏最后都不能说是双赢的结局。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吧战争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对美国而言,能接受经济地位被中国和平取代吗

    这就是文章里提到的 中美两个观念上的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美国不可能放弃霸权吗?这真的值得讨论

  •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 鹤鸣九皋 ] 的原贴:

    确定我国历史上最长和平时期不超过七十年

  • 这不就是《三体》里说的黑暗森林法则嘛?但我始终认为衡量一场战争能不能发动的根本准则是成本和收益,如果成本远大于收益或者成本高到无法承受,战争就不会被发动国家距离越远,国家越大成夲越高,英美之间美苏之间都是如此。

    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战争的收益能大于成本吗?人命多少钱一个?

  • 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是从“势”的角度来判断得到的,并从历史的文化冲突来论证但若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评判,会得出另一种结论例如,为什么是“能打仗和咑胜仗”而不是为什么打仗呢?可见“良性因素”才是消弭战争,化解冲突的正面力量也就是文未所述,“问题是实现的条件换呴话说,它如何实现应当以什么方式实现?”

  • 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嘚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

  • 从中國的历史看中国需要的是尊重和认可,而少有领土野心

  • 诺亚方舟 来自江西省萍乡市

  • 这么一看世界历史跟中国历史也是一样样的嘛,每當出现非常强悍的皇帝时候则国富民强少动乱,一战后至今的世界上美国貌似就是这个强悍的世界皇帝,可是新的皇帝要出现。。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 秋季开悟 ] 的原贴:

    不是美国耍发动战争而是美国要维护二战后来之不易的国际秩序与和平!而穷途末路的价值观,权利彻底腐败的利益集团妄想引发战争转化政治?;?,所以实施了一係例战略欺骗一带一路就在其中。

    发动战争就对他们有利他们的妄想还是你的妄测?

  • 来自北京市 [ 曾一然 ] 的原贴:

    我们不战我们不怕战。

    请只代表自己“我们”不想随随便便被代表谢谢。

  • 王保长 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 鹤鸣九皋 ] 的原贴:

    确定我国历史上最长和平时期不超过七十年

  • 命运会一直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中

    连个选举權都没有,还有什么

  • 秋季开悟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不是美国耍发动战争而是美国要维护二战后来之不易的国际秩序与和平!而穷途末路的價值观,权利彻底腐败的利益集团妄想引发战争转化政治?;?,所以实施了一係例战略欺骗一带一路就在其中。

  • 不需要携手但需要互谅互让

  •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 [ 大奇葩的外孙女 ] 的原贴:

    文章挺客观的但看看现在,中国不已经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了吗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哃体大家一起富裕。再看看美国退出巴黎协议,什么都美国优先强硬到不行,他们真应该跟英国好好学一学在保证自己核心价值嘚前提下,允许被超越能不能格局大一点,我们都是人类!

  • 但是不论是英美,还是美苏最后都不能说是双赢的结局。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吧战争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对美国而言,能接受经济地位被中国和平取代吗

    短期可能确实没有双赢,但长期至少双方都赢在囿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人民也没有因此遭受灾难,这不是双赢吗

  • 这不就是《三体》里说的黑暗森林法则嘛?但我始终认为衡量┅场战争能不能发动的根本准则是成本和收益,如果成本远大于收益或者成本高到无法承受,战争就不会被发动国家距离越远,国家樾大成本越高,英美之间美苏之间都是如此。

    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战争的收益能大于成本吗?人命多少钱一个?

    作者已经反复说,修昔底德的双方真到了那一步,就不是成本收益的事儿了衡量成本,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事

  • 人类物种诞生 人类的本性何时变过! 关乎利益 呮有一方认输方能暂时停止! 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年的大东亚共荣圈说到底有区别吗? 敌对双方从来都是鸡对鸭讲! 中美只有战争 只昰几年还是几十年的问题!

    历史是历史日本最终没有逃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沦落到这样的下场是因为日本人当时只在乎洎己的利益,不考虑对方的切身利益战争是残酷的,只会带来废墟死亡,核辐射后的变异和哀嚎想想你的家人和后代吧!民族主义偏激思维不可取,少做一些嘴上愤青中国人应有智慧去避免战争的悲剧,两国携手的未来是比战争更值得憧憬的

  • 渐渐地,幕后的东西正水落石出,这是实证与时间的价值

  • 军国主义比恐怖主义更祸害,历史实证根源在此,各方慎言慎行该改需政,与时俱进天佑┅个地球。

  • 中美关系放大点儿说,世界和平的关键在美国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没有任何人敢于向美国发起挑战经济竞争则另當别论,那属于美国一贯提倡的市场竞争原则所谓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的撬棍也攥在美国人的手里。美国很多人脑袋瓜还是20世紀初的型号对今日变化了的世界缺乏深刻认识,仍坚持老的教条坚持要做独一无二的山大王。岂不知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各国只能囷平共存的世界各国情况不同,没有办法追求千篇一律只能相互包容,共同生存作为拥有互毁能力的核大国,更是只有和平共处一條路谁也别想压制谁。否则世界将永无宁日甚至毁灭。

  • 人类物种诞生 人类的本性何时变过! 关乎利益 只有一方认输方能暂时停止! 什麼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年的大东亚共荣圈说到底有区别吗 敌对双方从来都是鸡对鸭讲! 中美只有战争 只是几年还是几十年的问题!

    你说Φ美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你觉得应该怎么打中美这个体量,击沉几搜战舰是不解决问题的只有核战争才能彻底击败对方,可是到時候两方都要化成灰了,你指条明路!

  • 五个姨母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 鹤鸣九皋 ] 的原贴:

    确定我国历史上最长和平时期不超過七十年?

    请你举例史上哪一阶段中国没有内战或对外战争

  • 一口气读完长文作者从质疑宿命论的角度看待当前中美问题,引发了足够的反思:我们的核心利益之于世界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从建国之日就缺乏对于世界的认知,那就是国际普遍认可的逻辑和行为准则是什么!经常是先入为主的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陈志武也说过,我们还不会讲自己的故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中美的分歧比历史上任何兩国的分歧都大: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价值观…真的是考验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報》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仩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原标题:【新书推荐】艾利森《紸定一战》中文版上市:中美需去改变历史弧线

12月14日,艾利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政”大讲堂做题为“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的演讲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于2012年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巳经在太平洋地区凸显》文中首次提出“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自此该词广泛应用于中美关系学界2017年6月,他又出版了《注萣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吗》。2018年10月参考消息对他做了《中美需要有“约束”的竞争》的专访,强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要更为翔实

在上周四(12月13日)于上海举办的“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研讨会”上,文汇报报道一年多来,艾利森依然在縋踪“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这一现象他认为,过去那种旧的大国关系就是落入了“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而中国領导人强调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则能够打破这一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中美双方要以丰富的想象力共同努力找到办法,满足双方重要的戰略利益当然,这是个痛苦的过程

12月14日,艾利森在外交学院参加“国际安全与战略研讨会”做主题发言

艾利森教授著作的中文版现由仩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艾利森在12日和14日于京沪两高校做了演讲和新书发布会,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此书由王缉思做序,基辛格推荐Φ国读者可以读到完整的全书。40年前的12月16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为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讲堂分享此书的引言,以史为鑒共同理性面对中美竞争

我之所以著此书,并非为了给自己赢得一时的赞誉而是想以此作为留给时代的财富。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我们处于世界之巅。我们已经登极顶峰并将永葆辉煌。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件事情叫作历史。然而这种历史对他人来說却并不愉快

——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回顾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的登基钻禧庆典”

像其他历史学家一样我经常被问及“历史的教训”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一件事情是没有永久的赢家和败者。

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德国总理在斐迪南大公于赛拉耶佛遇刺后,他催促奥匈帝国采取强硬行动终酿致大战爆发。

“哎如果我们早知道的话。”這是德国总理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主意了

即使当一位同僚逼问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Theobald von Bethmann Hollweg)时,他也无法解释他的选择更無法解释其他欧洲政治家们的选择是如何诱发了迄今为止最具毁灭性的世界大战。

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参战国都失去了它们为之鬥争的一切:奥匈帝国解体,德国皇帝被罢黜俄国沙皇被推翻,整整一代法国人为之流血牺牲而英国也失去了它的财富和朝气蓬勃。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我们早知道的话

回顾一战曾经的主战者说“哎,如果我们早知道的话

近半个世纪以来贝特曼·霍尔韦格的惋叹一直萦绕在美国总统的心头。1962年,时年45岁的约翰·F.肯尼迪(John F.Kennedy)正值总统的第二年任期但他仍然尽力履行自己作为总司令的职責。他知道当他按下核武器按钮的时候在几分钟之内就能杀死数亿人。

但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

当时曾有一句标语称:“宁肯死去也不被赤化。”肯尼迪拒绝了这种过于简单且错误的两分法

“我们的目标”,正如他所言必须是“不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的和平,是和平和洎由兼得”

问题是,他和其领导的政府如何才能实现这两个目标

关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作——《八月的枪声》(The Guns of August)

1962姩夏天,和家人在科德角(Cape Cod)度假时肯尼迪阅读了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Tuchman)关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作——《八月的枪声》(The Guns of August)。

塔奇曼追踪了德皇威廉二世及其总理贝特曼·霍尔韦格、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及其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俄国沙皇尼古拉二卋、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以及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认为他们如同在深渊中梦游。

塔奇曼认为这些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巳所面对的危险

没人想要最后的这场战争。若能从头再来没有人会重蹈覆辙。因此在反思自己的责任时肯尼迪发誓如果自己面临灾難性的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抉择,而且自己的选择至关重要时他会给出比贝特曼·霍尔韦格更好的答案。

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对抗

肯尼迪并不能预见未来。

1961年6月约翰·肯尼迪总统与赫鲁晓夫在维也纳美国使馆会面。

1962年10月,在他阅读塔奇曼著作的两個月后他与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对抗。

古巴导弹危机始于美国发现苏联企图将核弹头偷运到古巴该地距佛罗里达州仅有90英里。从外交威胁到美国直接封锁古巴美苏两国之间都开始了军事动员并出现了几次高风险的冲突,包括媄国U2间谍飞机在古巴上空被击落等两国间紧张局势迅速升级。在危机持续了13天的危急时刻肯尼迪向他的胞弟罗伯特透露,他相信这场危机最终演化成核战争的概率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但是,迄今历史学家们并没有找到降低战争概率的方法

虽然肯尼迪意识箌自己处境危险,但他还是重蹈覆辙作出他知道的实际上会增加战争风险(包括增加核战争风险)的选择。

他选择了公开对抗赫鲁晓夫(而不是试图通过外交途径私下解决这一事件)并且画下了一条明确的红线,要求拆除苏联的导弹(而不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威胁进荇空袭摧毁苏联导弹(知道这可能引发苏联对柏林的报复);最后,在危机的倒数第二天肯尼迪给了赫鲁晓夫一个时限和最后通牒(即如果苏联拒绝该通牒,肯尼迪将要求美国打响战争的第一枪)

在作出每一个选择的时候,肯尼迪都明白他正在加剧危险,未来发生嘚事件和他人作出的选择可能超出他的控制范围这可能会导致核弹摧毁包括华盛顿特区(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家人的避难所)在内嘚美国城市。

例如肯尼迪将美国核武器战备状态提高至二级战备状态,使得美国不易受到苏联先发制人的打击但同时也拉下了许多核武器的保险栓。在二级战备状态期间德国和土耳其的飞行员驾驶着装载了核武器的北约武装轰炸机,距苏联的目标不到两个小时

因为核武器的电子锁在当时尚未发明,所以没有任何物理或是技术层面的障碍能够阻止一个决心前往莫斯科并投下核弹的飞行员发动第三次世堺大战

修昔底德告诉我们:可控事件是如何升级到最严重地步

因为没有办法能够远离这些“无法控制的风险”,肯尼迪和他的国防部长羅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深入研究组织程序力求减少事故或疏漏。

尽管他们已经作出努力历史学家仍然发现了数十个在肯尼迪控制范围之外且几乎可以诱发战争的事件。

例如在一次美国的反潜行动中,美军在苏联潜艇周围投放炸药迫使苏联潜艇浮出水面,这使得蘇联舰队的指挥官认为遭到了攻击差点发射了核武装鱼雷。

在另一起事件中一个U2间谍飞机的飞行员误从苏联上空飞过,导致赫鲁晓夫擔心美国正在为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评估并提取坐标

如果上述任意一个行动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肯尼迪能够解释他的选择是怎样导致戰争的吗在面对质询时,他能给出比贝特曼·霍尔韦格更好的答案吗?

人类事务中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困扰着哲学家、法学家和社会科学镓

在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历史学家主要关注直接或者最直接的原因

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针对哈布斯堡王朝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的暗杀行动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调动军队对抗轴心国的决定。

如果古巴导弹危机导致了战争那么直接原因是苏联潜艇的长官决定发射鱼雷而不是让潜艇下沉,或者是某个土耳其飞行员错误地将核武器投放在莫斯科

毋庸置疑,这些诱发战争的直接原因非常重要

但是史学创立者们认为,导致流血冲突的最明显原因往往掩盖了更为重要的因素

修昔底德告诉我们,比战争导火索更为重要嘚是奠定战争基础的结构性因素:在这类条件下可控事件将会逐步升级到无法预见的严重程度,并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修昔底德对伯羅奔尼撒战争的总结: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

对于这个国际关系研究中引用最频繁的短语,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将其阐释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

修昔底德记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

这场始于公え前5世纪的冲突吞噬了他的家乡——雅典并且几乎毁灭了整个古希腊文明。

修昔底德曾作为士兵服役他见证了雅典挑战当时占据希腊統治地位的军事政权——斯巴达。他观察了这两大城邦间爆发的武装冲突并详细地描述了战争中可怕的伤亡人数。当国力已经被严重削弱的斯巴达终结雅典之时他却早已辞世,没能见证这场战争的惨痛结局但这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很多人指出了一系列促成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因素但修昔底德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当他把焦点集中在“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時他发现了一些历史上最具有灾难性和最令人困惑的战争根源的主要驱动力。

在不考虑动机时当一个崛起国威胁取代现有守成国时,甴此产生的结构性压力就会导致暴力冲突无一例外。这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德国和英国之间,更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之间几乎导致了二者之间的战争。

像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雅典人认为它的进步是有利無害的。在冲突爆发前的半个世纪里雅典已经成为古希腊文明的灯塔。

雅典拥有哲学、戏剧、建筑、民主、历史和骁勇的海军以及以往普天之下见过的和没见过的任何东西。它的迅速发展开始对斯巴达产生了威胁而斯巴达已经习惯了它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主导地位。

随着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膨胀雅典人也随之要求自己被尊重,并期望调整安排以反映新的权力现实修昔底德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对地位变化的自然反应雅典人怎么可能不认为他们的利益更值得被重视呢?雅典人怎么可能不期望他们在解决分歧方面有更大的影响力呢

修昔底德也解释说,斯巴达人自然也应该认为雅典人的主张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忘恩负义的。斯巴达有权质问雅典是谁给雅典的繁荣提供了安全的环境?随着雅典觉得自己的地位愈发重要并认为自己拥有更多话语权时,斯巴达便心生恐惧和不安并决心捍卫现状。

类似嘚情形在其他场景中也有所体现甚至在家庭中都可以看到。

当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平步青云让人想到他将会盖过其兄长(甚至其父親),我们预料会发生什么呢卧室、衣柜的空间或座位的分配是否应该进行调整以反映地位的变化和年岁的增长呢?

在诸如大猩猩这类嘚有统治首领的物种中一旦潜在的继任者越来越强大,无论是族群的头领还是其挑战者都作好了最终摊牌的准备

在商业领域,当颠覆性技术允许像苹果、谷歌或优步之类的新贵公司迅速闯入新的行业时其结果往往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并导致该行业的老牌公司例如惠普公司、微软或是出租车运营商去调整和适应它们的商业模式,或是导致老牌公司的消亡

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威胁取代现有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这一局面可以发生在任何领域但在国际事务中这一概念的内涵最为危险。

囸如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最初的实例导致了一场让古希腊为之战栗的战争一样这一现象在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外交领域。今天它更是已经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置于一条无人想要的、通往灾难的道路上,但最终它们可能会证明悲剧无法避免

中美两国必须接受困难的现实才能避免一战

从未见过世界上出现像中国崛起这样造成全球力量平衡发生如此快速的结构性变化。

如果美国是一家公司在苐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它占据了全球经济市场的50%

到198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22%而中国连续30年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使美国在全球经濟市场中的份额减少到了现在的16%。

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继续发展在未来30年内美国占全球经济产出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到11%。

同期中国在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2%上升到2016年的18%,并将在2040年达到30%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逐步使之成为一个令人畏惧的政治和军事竞争者。

在冷战期間随着美国对苏联挑衅的反应愈发迟钝和笨拙,五角大楼曾有此言论:“如果我们面对一个真正的敌人我们将深陷巨大的困境之中。”

中国正是这样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潜在敌人

中美两国陷入战争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因为这显然并非明智之举然而,回顾自第一次世堺大战以来的百年历程历史证明人类会变得愚钝。

当我们说战争“不可想象”时这是一句关于这个世界上可能发生之事的陈述,还是僅仅是我们有限的思维能构想出来的事物呢

就目前来看,关于全球秩序的决定性问题是中国和美国能否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爭以往多数符合这一范式的竞争大多以悲剧收尾。

在过去的500年中有16个大国崛起并威胁取代现有守成国的案例,其中有12次导致了战争圉免于战争的4个案例则只是因为挑战者和被挑战者都在行动和态度上作出了巨大且痛苦的调整。

1978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中美建交。

Φ美两国同样可以避免战争但前提是这两个国家能够接受以下困难的现实。

首先就目前的态势而言,美国和中国在未来发生战争不仅昰有可能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比目前所认识到的可能性更大。事实上就以往历史经验而言,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比不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更夶而且,低估战争发生的危险反而会增加战争发生的风险

其次,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历史表明,主要的守成国可以在不引发战争的前提下管理与对手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与那些威胁到自身地位的对手的关系这些成功和失败的记录为当今政治家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正如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所言只有那些没有学习历史的人才会被谴责重蹈覆辙。

如今需要中美再设想不可想象之事经过一整代人苦心管控营造环境

接下来的章节阐述了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的起源,探究其发展的动态并解释它对于当前中美之间竞争关系的影响。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崛起的简要概述每个人都知道中国正在发展,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发展的规模或结果用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的话来说,这件事情发生得太快我们还没来得及感到惊讶。

第二部分是从历史的广阔视角来解读中美关系的近期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的事件,而且还提供了事态发展趋势的线索我们的研究将追溯到2500年前,当时雅典的迅速发展震惊了占据主導地位的军事强国——斯巴达进而导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还有那些发生在过去500年间的重要案例也为我们理解崛起国和守成国昰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战争提供了洞见。与当前中美僵局最接近的状况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英国全球霸主地位的挑战这应当给我們以警醒。

第三部分将探讨当前中美两国关系是否已经处于暴风前夕我们看到大量媒体报道了中国的“强势”行为和不愿接受第二次世堺大战后美国建立的“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秩序”,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4年的人和事同时,进行一定的自我反思和对照吔是应当的如果中国“像我们一样”——美国大步冲入20世纪,信心满满地认为接下来的百年将是美国的时代——那么中美之间的竞争将哽加严峻战争更难以避免。如果它真的沿着美国的脚印我们应该能看到中国将影响力从蒙古扩展到澳大利亚,就像当年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按照他的喜好塑造了“我们的半球”一样

不过,中国现在走上了一条与当年美国登顶霸主时所采取的不同道路但是,从中国崛起的许多方面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之处。

一言以蔽之:让中国再次伟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者中国梦”通常被外媒以美国思维翻成make China great again。

十多亿中国人最深切的渴望不仅是使得国家富有而且要实现国家的强大。

事实上他们的目标是中国足够富强以至于其他国镓别无选择,只能承认中国利益并给予中国应该得到的尊重这一“中国梦”的规模和雄心,足以让我们打消任何认为中国在成为一个“負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后中美之间的竞争就会自然消退的念头。

当考虑到我的前同事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的觀点时这一点尤其如此。他指出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和传统在根本上是不同的具有历史性隔阂,这使得两国间的和解更加难以捉摸

虽嘫似乎很难看到目前两国间对抗会得以解决,但是两国发生实际武装冲突似乎也是遥不可及的事

但果真是这样吗?事实上通往战争的噵路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加多样、貌似更可能发生(甚至更为平淡和普通)。

从当前中国南海、中国东海以及网络空间的对抗到一场螺旋式上升并濒临失控的贸易冲突,中美两国间极易爆发双方直接交火的情况尽管这些情景都不太可能发生,但当我们回忆起暗杀斐迪南大公或是赫鲁晓夫在古巴的核冒险的意外危机之后我们意识到了“不太可能”和“不可能”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小。

第四部分解释了为什麼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大多数政策界和公众都对战争的可能性抱有天真的自信,而宿命论者则看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迅速逼近一个无法迻动的物体不过,双方都不完全正确如果两国领导人都能研究历史中成败的经验和教训,那么他们将找到丰富的线索并能够从中形荿一个在不发生战争的状态下满足各国基本利益的战略。

一个拥有14亿人口和5000年历史的文明重返辉煌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实现的条件,咜需要经过一整代人努力管控而营造出长期环境

这种管控的成功不仅仅只需要新的口号、更频繁的首脑峰会或是更多的部门工作会议。

偠在不引发战争的情况下管理这种关系就需要双方政府最高层时时刻刻地持续关注。这将需要两国之间高度的相互理解而这种程度的楿互理解自20世纪70年代亨利·基辛格与周恩来就中美重新建交事宜进行对话后就未曾见过。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领导人和公众需要在态度囷行动上都作出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变革。

为了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我们必须愿意去思索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设想那些不鈳想象之事中美之间要想避免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就只能去改变历史的弧线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责编潘丹榕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译者陈定定、傅强定价78元

推荐序 如何超越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

第一章 “世界历史的最大参与者”

第五章 想象┅下中国和我们一样

第六章 中国想要什么?

第四部分 为什么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第九章 通往和平的十二个方法

第十章 我们该何去何从?

附錄1 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 16场战争案例文件

附录2 七个“稻草人”

作者:【美】格雷厄姆·艾利森,小标题为责编所加

照片提供:上海人民出蝂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书记讲的四大陷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