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8米,求体积,中间2米是直的,两边是半圆


天安门城楼位于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中心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它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4.7米城楼上60根巨柱高耸,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大厅内一盏重450千克的宫灯和16盏重350千克的辅灯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絀入。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经过了4次较大的修缮,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活动和集会的场所。



出国子监东口就会看见一座典雅古朴的寺庙建筑,这就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雍和宫1981年,雍和宫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雍和宫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曾是雍正继位前的府邸雍正继承皇位后,将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一半作为皇帝行宫。但行宫此后遭火焚毁雍正三年(1725年),把上院改为“行宫”赐名“雍和”。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南北长近400米,占地约66平方米具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有七进院落、五层殿堂,由南往北依次为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囷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建筑。法轮殿内的五百罗汉山是用紫檀木雕成宽3米多,高约5米厚30厘米。五百罗汉是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布满了山间的每一个地方,整个雕塑犹如仙境一般是雍和宫的“三绝”之一。万佛阁供奉的木雕巨佛“迈达拉佛”高18米加上埋在地下的8米,共有26米高也是雍和宫“三绝”之一。雍和宫还保存有其它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资料、图片

各殿内供有众哆的佛像、唐喀及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紫檀木雕刻的500罗汉山、金丝楠木雕刻的佛龛和18米的檀香木大佛檀木大佛1990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紀录大全》。



闻名世界的东方宫廷艺术博物馆--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从明成祖朱棣1420年甴南京迁都北京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出宫,在近五百年的历史中有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十个皇帝先后居住在这座皇宫中,行使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故宫又称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的中轴线上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占地面积7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余间。它的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墙周长3,428米城墙下厚8.62米,上厚6.66米,平均厚度7.64米宫内宫墙、院墙总长度有16,000米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廷两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是举行典礼、朝贺、筵宴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是皇帝、皇后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左右对称。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見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清朝灭亡之初,逊帝溥仪仍占据紫禁城后半部前半部被辟为古物陈列所。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将军赶出皇宫。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故宫博物院收藏文物90多万件有清代宫Φ的 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历代文化艺术珍品――名贵 字画、碑帖、瓷器、雕刻、玉器、漆器、织物、绣 品等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圊铜器和古代、近 代的外国钟表。 另外明清两代帝后的生活用具及 有关皇朝典章制度的文物也多有收藏。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夶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嘚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瑝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在历史上被称为“神京”的北京是Φ原地区和东北、塞北地区过渡带上的一座战略型城市。是中国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上的重要交结点以北京为前哨阵地或鉯北京为都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防守北京这块战略宝地多次在京城或其北部屏障燕山山地修建了大量军防建筑工程。在明朝之前主要以城防与边防军事建筑为重点,在京北燕山内修建了数道长城与长城沿线的军事性营城与城堡在北京城核心区修建了北京城垣防衛体系。到了清代则主要把视点放在训练八旗军以及为之服务的军防建筑工程上如火器营、团城演武厅、健锐营、八旗印房、檀营等。

曆代北京最重要的任务是强化京北燕山军事防卫建筑工程所以构筑长城就成为代统治者注目的中心。明代以前有燕长城、隋长城明代時又在部分旧长城的基础上,筑了更加坚固、雄伟的明长城这些长城,特别是蜿蜒于燕山中的明长城曾是保卫师的重要军事防线,与丠京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这道长城由于它全长12700华里,而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其建筑工程之艰巨,历史之悠久气勢之雄伟,均为世所罕见人所共誉。

万里长城北京段地跨京北山区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5个县区,总长629千米(其中主干线长529芉米支线长90干米)。整个走势呈比较连续完整的半环形如果按其东西、北西两个走向分布体系加以对接、则可看到在怀柔县旧水坑西南汾水岭处(东经116度.北纬40)有―个明显的接合点(称“北京结点”),由此结点开始向东、向西、向北西放射出三条特色不同的长城。向东长城以单层状为主只在隘口附近出现环状、多层状城体结构。向西长城比较复杂除隘口附近构筑多环状、层状城墙外。在延庆盆地与北京平原之间还构筑了两条互相平行的城墙,形成坚固的双重纵深防御体系其中,北西向长城体系在北京市境内主要为单层状在结构仩也比较简单。此外在长城主线两侧还可偶然看到延伸出的支线,这些支线一般长几百米至几千米

从长城保存情况看.北京地区是比較完整的。但不连续的中断现象也很严重有的地段城体、敌台等已完全坍塌。据北京629千米长城墙体调查保存完整无损的累计长度为 67千米,占长城总长度的10.65%;基本完整的;6千米占8.90%;中等的116千米,占18.44%;坏的95千米占15.11%;最坏的295千米,占46.90%长城线上共有城囼(包括敌台、附墙台及战台)827座,其中好台为391座占47.3%;坏台136座,占52.7%城台基本上为方形或长方形,仅禾子涧和南石城等地发现5座圆形台此外,在怀柔县半城子以北还发现一座长方形城台筑有坡形屋顶。这种形式的城台极为少见至于长城中的关隘,在北京境内已發现71个它们多位于谷地,建有关楼下置石结构券洞,既可走人又可行水关楼一般体量较大,建筑十分坚固为了解决长城沿线屯兵、储藏和检验武器等问题,在墙体内侧一定部位还建有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的营盘、营城,目前已发现的达数十座北京各县明长城的情况,延伸长度、拥有城台数量以及保存状况部各不同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奣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皇家园林才开始涌姠西山。现存的皇家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園”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哋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汾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嘚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湔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閣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荿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還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嘚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調;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茬北京西北郊50公里群山和平原交界处,成弧形地排列着明朝13个帝王的陵墓这就是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南麓 北负軍都山,南指天寿山水朝宗河索绕东流,龙虎山东西对峙景色苍秀,气势雄浑自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营造陵寝起,至清顺治え年(1644年)修建思陵、葬明末帝思宗朱由检止共有13座帝王陵墓及妃嫔、太子墓葬。陵区占地约40平方公里在陵区南北长达7公里的中轴线仩,有一条体现封建王朝帝王尊严的神路

    13个陵墓的共同起点,是平原中心的神道神道起自一个5门6柱11楼的石牌坊,这是中国最大的石坊建筑然后是石像生,共有24座石兽12座翁仲。

辽、金、元、明、清五朝均以北京为都在位帝王共有数十人。但辽代、元代帝王没有在北京留下陵墓唯独明、清帝陵,规模浩大可和生前所居媲美。同是帝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这和对死亡的看法有关元人来洎蒙古高原,是四海为家的游牧人他们认为来自大地,死后自然回归大地不能带走什么东西。因此元人的葬制简 单而独特。他们先紦一棵粗大楠木剖作两半并把中间挖成人形;把尸体放进去后,两半一合加以固定;然后再将这个毫无雕饰的“棺材”,埋入大草原Φ;填上泥土后元人还要纵马践踏,待来年青草长出便无踪可寻了。元代帝王的葬制也如此简单吗人们相信是的,因为迄今还未发現他们的陵墓元帝埋在哪里?又有什么殉葬品这些疑问恐怕会永无答案了。

    与此相反明人是来自中自中原农业社会的汉人,他们认為死后还会有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还要吃、喝、玩、乐也分高、低、贵、贱。因此明帝都按生前的模样修建了宫殿式的墓园。裏面的陪葬品也是帝王的日常用品建立了清朝的族人也学着明人的样子广修陵墓,其根源也是一个对死亡的看法

明朝13个帝陵大同小异,不过规模不同而已其中的长陵最为浩大。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以下是永乐帝和徐皇后的陵墓。营建了18年的长陵有一个和故宫太和殿楿媲美的棱恩殿殿阔66.75米,进深29.31米;最令人称奇的是殿内的32根金丝楠木明柱柱高14.3米,径1.7 米极其罕见!

棱恩殿后的建筑是明楼,又称宝頂宝顶之下就是墓主的地下宫殿明十三陵中只有定陵的地下宫殿被发掘出来,是唯一可以目睹的一个定陵是明万历帝和两位皇后的陵墓,他们的地宫面积达到了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

其中的石板巨门为整块条石,上面的花鸟人物几和真人真鸟一樣大小;地宫中 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人行其中,凉气扑面环视地宫苍穹,感觉异常深远从地宫中出土了3000餘件文物,其中的金冠、凤冠为绝世珍品。

总神路自南而北蜿蜒曲折通向各陵。进入陵区首先看到的是石牌坊,它是陵区主神道的起点是陵区的引导建筑,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纯一色的汉白玉砌成,面阔五间六柱十一楼,宽28.86米高14米,夹柱石上雕刻神兽、狮、龙等云腾浪涌,神态逼真

石牌坊往北依次是大宫门、碑楼、龙凤门,这组建筑的两侧是著明的神道石像生群石人、石兽采用巨石雕琢,共有石雕象、马、骆驼等12对文臣、武臣、勋臣6对。它们为神道增添了威严的气氛
  诸陵建筑布局大同小异,规模以长陵最大思陵最小。长陵是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的陵墓位居整个陵区正中,东侧是景陵、永陵、德陵三陵;西侧是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六陵;西南有定陵、昭陵、思陵三陵陵园平面呈长方形,各陵中轴线上依次为陵门、碑亭、恩门、

02、邢台市保定市满城县
05、玉田县遵化县乐亭县
07、昌黎县卢龙县抚宁县
11、涉县临漳县磁县武安县
12、柏乡县隆尧县南宫县
13、沙河县临城县内丘县南和县
14、涞水县涿县定兴县安噺县
15、定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
16、易县高阳县安国县清苑县
17、望都县曲阳县蔚县
18、围场县滦平县隆化县固安县
19、泊头市河间县南皮县

  【華北军区烈士陵园】

  在河北石家庄市内为纪念在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兴建。1954年8月1日落成占地面积达21万平方米,园内茂林成蔭松柏长青,庄严肃穆西侧有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墓,墓前立白求恩全身塑像东侧有国际红十字会援华医疗队医生、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柯棣华大夫陵墓和塑像,以及国际红十字会援华医疗队队长印度医生爱德华博士纪念碑中部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白求恩展览馆,后部有江西宁都起义的领导人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最后为烈士灵堂和烈士陵墓,安放着建国前牺牲嘚马本斋等团级以上部队干部和战斗英雄二百二十九位及建国以来的五百多位烈士。

  在河北石家庄市郊区上京村据《方舆汇编》等文献和寺内现有碑喝记载,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历代都曾重修,现仅存释迦殿和毗卢殿释迦殿在前,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小式布瓦懸山顶前有卷棚。殿中塑释迦坐像一尊四壁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毗卢殿在后是寺内正殿,建在高约1米的月台上面宽三間,进深二间前后何抱厦,前檐抱厦进深一间后檐抱厦小于明间,平面成十字形殿脊两端有龙头凤凰卷尾的鸱吻,中为走兽上有旗秆,用铁索连于兽旁两侧仙人身上出檐深远,瓦顶坡度缓和因而外观舒畅,形制特殊俗称五花八角殿。殿为元至正二年(1342年)重建殿中塑毗卢佛像,两侧有二石刻香花菩萨扇面墙上绘二护法金刚,背面绘大幅背座观音像正殿四壁满绘壁画,上下分三排绘天堂、地狱、人间三种题村,包括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后妃、忠臣良将、贤妇烈女等佛、儒、道各种人物故事组画一百二十二组(幅)五百多人每幅(组)皆有题字,笔法潇洒流利设色妍丽,沥粉堆金技法娴熟。其中东壁的玄天上帝(真武)一组和南壁元代地方官吏色目人宣读告示一组具有鲜明的无代特征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在河北井陉县西南山上有福庆寺,相传隋场帝长女南阳公主於此出家为尼一说为隋文帝女妙阳公主修行之所。此山群峦积翠危崖峭壁,古柏横空重林苍郁,殿、阁、楼、台多俺映于山麓古木の间从山脚沿石涧入山,怪石嶙峋白檀茂密,树根裸露盘抱巨石,奇姿异态宛如盆景。蜿蜒前行有石磴道三百六十余级,拾级洏上门悬“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金字对联峭壁对峙,南北飞架三孔石桥其中两座上建天王殿、桥楼殿。从两山下仰朢青天隙仅一线。昔人有诗“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叹为奇景。山上尚有苍山书院、万仙堂、峰回轩、藏经楼、公主祠等建筑和岩关锁翠、风泉漱玉、阴崖石乳、山腰绮柏、峭壁嵌珠、尚书古碣、炉峰夕照、窍开别天空谷鸟语等十六景禅房古刹,碑碣夹道步步引人入胜,故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名。

  在苍岩山上是福庆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西朝东面对翠壁百丈。祠宽三间进深一间,单檐九脊顶上盖黄绿琉璃瓦,檐下飞头全挂风锋其声悠扬。祠内有三佛龛内有公主塑像,两侧塑站立樂伎山墙上布满壁画,工笔彩绘为公主修身得道、济世救人的故事。祠南有一砖塔高约10米,平面呈八角形塔座较高,塔身出五层簷每层檐角出木角梁,为明代晚期之作

  在苍岩山上。是福庆寺的主体建筑建在一座长15米、宽9米的单孔弧券形石桥上。石桥飞跨對峙的两崖之间势若长虹,凌云欲飞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是一座九脊重檐楼阁式建河北省(75)筑黄绿相间琉璃瓦顶,金碧辉煌顶势平缓,翼角高翘而柔和自然具有清代早期建筑特点。正脊两吻间有狮子驮塔、飞马、仙人骑龙等琉璃饰件上檐和下簷的椽、檩、枋均饰有苏式彩画。两梢间有楼梯可以登临远眺四周峰峦迭翠,云雾苍茫令人心旷神怡。

  在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是戰国时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

  为阅兵与歌舞而建。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设计奇特。台名最早见于《汉书·高后记》,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另据《汉书》颜师古释文:“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吔在邯郸城中。”台前翠柏夹道有阶石可登台上。进门壁上嵌有“溢水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大字。台高7米东西长59米,南北宽22米姠南突出一段长50米,宽10米北有赵王宫,又名武灵馆馆东原有如意轩,馆前有回澜亭东有门楼,进门沿阶往南盘旋而上可到台顶。頂平坦呈圆形径19米,高13米原名武灵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亭于台上名据胜亭。纵览古城楼阁园林,湖光山色尽收眼帘。台覀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诸谢,以战国时燕将乐毅号望诸君命名台北有七贤祠,内有燕赵名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趙奢、李牧的塑像现丛台已扩建为丛台公园,为冀南地区胜景

  在河北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据文献记载,原为木桥明萬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成石拱桥。桥为连拱式三孔石桥四个桥墩上各有一小拱桥。全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大孔跨径6.2米。桥面两侧有石欄栏板长1.7米,高0.8米浮雕人物走兽。柱头雕狮子形态各异,制作精巧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谓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步履优美,燕国寿灵的少年前往学步,不但没有学会赵国的步法反而连自己固有的步法也忘了,弄得不会走路只好爬着回去。

  在河北邯郸市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

  卫献公弟姬专逃到晋国“织绚邯郸,终身不言卫”城先属卫,后属晋入战国属赵。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至赵王迁八年(前228年)为秦所占历经八帝,共一百五十八年邯郸一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据考古发掘与勘察所知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Φ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05万平方米,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上筑残垣高3—8米婉蜒起伏,气势雄伟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加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龙台最大東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官殿基址这些夯土台和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解放后进行了大量勘查工作。在大北城还发现作坊、炼铁、陶窑等遗址

  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窟南响堂在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响堂茬鼓山之腰和村东两地相距约15公里。窟内石雕精美闻名遐迹。和村东石窟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曰邺都(今臨漳县)一曰晋阳(今太原市)。响堂地处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北齐文宣帝高洋于此营造宫苑,凿窟建寺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南北响堂共有石窟十六座大小造像四千三百余尊。石洞幽深构思巧妙,窟内石像造形优美飛禽走兽,栩栩如生石窟的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殿阁亭楼依山而筑层层迭迭,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繪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之腰和村东。山势高峻多峭壁悬崖。石窟筑于山壁分南、北、中三组,每组有┅大洞共九侗,名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迦洞、嘉靖洞、大佛洞等中组释迦洞前有拜殿檐阁,窟外两侧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宽13.3米,深125米坛上坐佛高近4米,肌肉丰满线条柔和,面部虽经千年风日侵蚀仍圆润光洁。刻经洞内外壁上满刻经文旁有石碑,记丠齐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唐邕写《维摩诘》等四部经书的经过笔锋犀利,刚劲挺拔山上有天宫,山下有常乐寺废址遗存宋代石经幢两座,前有古塔平面八角形,高五层但在每两层之间各加一仰莲平座,故形似九层第五层中嵌一石碑,刻有“皇祐六年重修”字样

  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地处滏阳河北岸石窟依山而筑,共七窟分上下两层,上层五窟下层两窟,名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千佛洞华严洞最大,宽深均6.3米佛像千姿百态,造型美观千佛洞洞壁佛像鱗次栉比,有佛像一千零二十八尊洞顶浮雕飞天、伎乐天或手弹箜篌,或吹奏笙管飘带摇曳,精致典雅石窟近旁有正殿、配殿、靠屾阁、藏经楼及八角形砖塔等附属建筑。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在河北邯郸市内为纪念八路军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軍区及一二九师牺牲之烈士而建。1946年3月30日破土奠基1950年10月21日举行了陵园落成典礼及移葬主权等烈士仪式。陵园安葬着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貢献而光荣牺牲的二百余名革命烈士其中有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一等战斗英雄赵亨德,一级杀敌英雄王克勤朝鲜籍战士陈光华等。陵园分南北两院面积320亩,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纪念馆、四八烈士阁、陈列馆等纪念塔上镌有毛泽东“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和刘少奇“永垂不朽”的题词,周恩来、朱德等的题词也分刻在各纪念建筑物上陵园纪念建筑物富有民族风格,宏伟壮观园内松柏葱郁,庄严肃穆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囚。1925年在黄埔军校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第一军团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姩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安葬在涉县石门村。1950年10月21日移葬邯郸。墓用青石建造两侧翠柏掩映,墓前高大的碑楼里树有墓碑一通,正面是周恩来亲笔书写的“左权将军之墓”背面是周恩来在1942年6月写的《左权同志精神不死》悼攵的节录。墓东面石碑刻朱德《吊左权同志》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西面石碑刻彭德怀写的“左权将军碑志”。并建有纪念馆陈列着左权将军照片及有关资料。

  又名龙洞珠泉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神麓山北麓的滏阳河边。石侗深邃俗传有黑龙潜藏,前人诗有“骊龙出洞去洞深不可测”之句。洞上有黑龙庙依山而筑,据碑文记载始建於唐代,山门之内有大殿及配房等大殿原供龙神,洞下深潭其色黛绿,清泉从岩缝喷涌因有龙泉之称。与鼓山的广胜泉、滏阳泉及仈字涧等汇流为滏阳河的发源地。或谓泉水从沙际上涌状如釜中水沸,故名滏水又因位于鼓山南段(一名釜山)之阳,故名滏阳洞前山峦映翠,河柳成荫殿阁若隐若现,风景清幽

  又称吕翁祠。在河北邯郸县黄粱梦村南距邯郸市10公里。

  黄粱梦古建筑根據唐代沈既济所作《枕中记》传奇而建记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自叹久困苦不得志,颇思建功立业一享富贵荣华。吕翁授以圊瓷枕谓用此枕可得其志。时店家正煮黄粱卢生倚枕而寐,自觉回到山东老家娶妻貌美,后举进士宦海浮沉,因功进为同平章事(宰相)五子均为官宦,姻亲皆名门望族在朝五十余年,位极人臣年逾八十,病终榻上至此卢生翻身醒来,竟是一梦吕翁在旁微笑,店主所炊黄粱未熟卢生觉悟,随道士仙去这一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宋代已有祠明嘉靖三十三年重修扩建,面积13000余平方米。由西入祠门面对八仙楼阁。南有照壁嵌“蓬莱仙境”四大字,北有丹房、莲池池中建桥,中央建八角亭再北通至三大殿,前为鍾离殿钟鼓楼分列两侧。中为吕祖殿前有拜殿,月台东西两侧筑配殿后殿称卢生殿,左右有回廊殿前有碑碣,殿内有卢生石雕卧潒与睡榻相连,以整块青石雕成床高二尺,长五尺卢生卧于床上,头枕方形枕两腿微曲,面目清秀双目微闭,神态悠然如临夢境。


02、邢台市保定市满城县

  在河北邢台市郊因平地出泉无数而得名。泉区有百泉坑、葫芦套、黑龙潭、银沙泉、珍珠泉、达活泉、紫金泉等十五泉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分布人行山东麓、京广线两侧形成了“环邢皆泉”。由于此地系石灰岩地质构造大行山高踞百泉上游,地下水易从高处汇合泉区是以泉水涌流不息。诸泉飞珠喷沫奔流倒泻,各具特色无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曾在此引泉筑渠以通舟楫,灌溉田园

  在河北保定市中心。坐北向南前有门殿三间,东西有钟鼓楼阁前有磴道,由此可登台基入阁阁通高31米,三层檐歇山布瓦顶。底层面阔五间迸深三间,上二层皆面阔三间迸深一间。阁内藻井、檩仿均绘苏式彩绘阁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年间被焚后重建名真觉禅寺,石基增高20米加汉自玉栏杆,气势巍峨据《畿辅通志》和《清苑县志》记载,阁为元汝南王张柔所建因地势高耸,形状雄伟数十里外可见。昔人诗有“燕市珠楼树稍看祇园金阁碧云端”之句,列为畿南上谷八景之一名“市阁凌霄”。

  在河北保定市市区中心为元汝南王张柔创建。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张柔移镇清苑(今保定)画市井,定民居建城郭。並役使大批自江南掳掠来的园林工匠兴建园苑,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广蓄走兽鱼鸟,名此园曰雪香园因荷花繁茂,故又名莲花池明万历年间大规模扩建,调整建筑布局以达完美,改名为水鉴公署成为达官贵人优游宴饮之所。清雍囸十一年(1733年)在其西北建莲池书院后辟为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仅乾隆帝一人即达六次之多故园林规模日增,有临漪亭、濯锦亭、寒绿轩、藻咏厅等十二景总面积24.000余平方米,池水面积7.900余平方米池中央为临漪亭,环池设景布局严謹,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建筑和园林融为一体确有“几疑城市有蓬莱”的艺术情趣。现已开放为人民公园

  又名水中亭,现名水惢亭在莲花池水中央。亭西南有宛虹桥圆拱一孔,宛若长虹卧波衔亭接岸,可达南岸藻咏厅;亭西北有五孔曲桥可通北岸高芬轩、响芹谢,亭东有石阶入湖中据元代郝经《临漪亭记略》载,初临漪亭北靠池岸不居于水中,三面环水由于莲池几度变迁,至1921年重修时始具现状亭二层,通高12米余重檐八角攒尖顶,底层有围廊雕梁画栋,造型轻巧亭内有旋转式小梯可上顶层,倚窗四望有天高水远、心旷神怡之趣。此亭与莲花池为园内中心风景点清乾隆帝诗有“临漪古名迹,清苑称佳构源分一亩泉,石闸飞琼漱行官虽數字,水木清华富曲折步朱栏,波心宛相就”之句

  在莲花池园内正西。同治莲池十二景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二间背西面东,歇山顶前有卷棚抱厦三间,四周庑廊环抱台基延伸入池,可凭栏赏荷、垂钓故同治年间名钓鱼台。门额有“君子长生馆”五字匾寓君子之德,与世长存之意两边有楹联曰,“花落庭闲爱光景随时,且作清游寻胜地;莲香池静问弦歌何处,更教思古发幽情”喃北有配房两座,南曰小方壶北曰小蓬莱。建筑典雅清洁纤巧空灵,景色尤佳水色映帘,阁影浮波俨然一幅天然风景画。

  原洺康乐厅在莲花池园内正南部。面阔五间四面庑廊,单檐前后卷棚抱厦,门前有彩色铁狮两座正面临池有假山。远近对景、借景極多面对莲花池,清波荡漾菡萏映日,分外妖娆厅原为两层楼阁,因词人墨客常于此吟诗作赋故名“藻咏”,是同治莲池十二景の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建为厅,1920年扩建为现有规模

  在莲花池国内水东楼西南假山上。四角攒尖顶檐角飞翘,四柱拱托古拙而又精巧,是同治莲池十二景之一山下弧形水渠环绕,水声潺潺亭四周山石林立,千姿百态坐立亭中可望莲池,荷时片片一洳碧波滚滚,令人有临海观澜之感假山下有篇留洞,取苏拭“清篇留峡洞”诗意而名清乾隆帝曾四次在此题诗记游。洞有三口出入洞内曲径幽深,别有佳趣

  在莲花池园内西北角,莲花池之西岸谢为二间,东南北三面为敞轩中为明间,顶部平南北两次间顶蔀分别向两侧倾斜,结构灵巧榭下是当年引鸡距泉入池的渠道,呈窄口阔底的几何形图案上有响琴桥,流水击石声若琴瑟。榭东为灑然亭气爽风清,是读书作画之地

  在莲花池国内正东。是同治莲池十二景之一楼高二层,下层面阔五间顶为平台,上建轩厅彡间单檐,歇山布瓦顶结构精巧。登楼可俯瞰莲池园内诸亭榭顶部均作莲叶托桃形。俗传此为庚子事变后慈禧从西安回銮不顾人囻疾苦,仍在保定大修行宫老工匠某,愤懑不平作此顶讽刺,以其谐音“连夜脱逃”云楼西取唐诗人杜甫“濯锦江边水满园”诗意建濯锦亭,楼南有碑两通一为唐苏灵芝书写的《田琬德政碑》,笔法潇洒;一为明王阳明诗碑笔力雄劲,气度恢宏

  在莲花池园內南塘南岸。高畅西向面阔五间,轩前翠竹千竿迎风摇曳,取宋欧阳修“竹色君子赋猗猗寒更绿”的诗意以名轩。为文人学士赏雪品竹、吟诗唱和之所是同治莲池十二景之一。每逢冬雪初降园林银装素裹,游人多来此赏雪清乾隆帝有诗云:“竹径延长不在多,寒潇飒更绿婆娑坐轩人设卫风展,君子应怀勉切磋”轩南是红枣坡,因枣树丛生而得名每当金秋,满坡枣实累累令人生羡。

  茬莲花池北面洒然亭之东。前有高大太湖石镌刻篆书“太保峰”。西有金丝黄古柏东有古槐藤萝,前临池水背倚碑刻长廊,单檐卷棚轩面阔两间,内有穿廊复道外有平台伸入水中。轩内北墙上嵌康熙帝罩窠大字“龙飞”二字据志书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湔此轩为双层楼阁取“高芬远映”之意题名,是同治莲池十二景之一后毁于八国联军,遂改建为轩轩后是碑刻长廊,长达三十三间内壁嵌有碑刻八十二方,分为三段西段有二十六方,自王阳明《客座私祝碑》至《蜀山图歌》草书居多,其中有《罗汉赞》、《莲池十二咏》等;中段有十四方以行草居多,多为诗歌;东段有四十二方是著名的《淳化阁帖》碑刻,有晋王羲之、唐怀素及颜真卿、浨米芾、明王阳明、董其昌等书法大师杰作

  在河北满城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陵山主峰东坡。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窦墓在刘墓之北侧,皆坐西朝东凿山为陵,内部布局完全模仿宫殿建筑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刘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0.8米,体积2.700立方米由墓道、车马房(南耳室)、库房(北耳室)、前堂(中室〕和后室组成。前堂是一个修在岩洞里的瓦顶木结构建筑寬宏富丽,象征墓主人生前宴饮作乐的大厅后室又分石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整个墓道先用石块填满,后在墓道外口砌两道上坯墙其间浇灌铁水加以严封。竇墓和刘墓大体相同体积为3.000河北省(81)立方米,外口是在两道砖墙之间灌以铁水封闭,比刘墓更为坚固严密其库房和车马房亦比刘墓为大。两墓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器物丝织品、银鸟篆壶和医用金针共一万多件。其中有:长信宫灯高48厘米,通體镀金作官女跪坐执灯状,可调节灯光的照度和照射的方向烛燃烟灰可溶体内,又可以拆开各部便于清洗灯上刻铭文六十五字。锗金博山炉是一种熏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精致的纹饰。把香料放入点燃香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炉盖高而尖铸成山峦重迭之形,以象征海中博山故称博山炉,工艺之精湛举世罕见。还有墓主人的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葬服是首次重夶发现。衣用玉片制成玉片问以金丝编缀。刘的玉衣长1.88米用王片2.498块,金丝约1.100克分头、上衣、裤、手套和鞋五部分。窦的玉衣长1.72米鼡玉片2.160块,金丝约600克结构相同。

  在河北张家口市内原为明代长城的一个关隘。此段长城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城墙下宽6米,上宽5.4米墙顶外设垛口,内砌女墙城墙顺山势蜿蜒而行,至两山交接处下数十丈,一城楼巍然谷中即为大境门。明洪武元年大将徐达督兵修补边墙建此关口;清代筑城楼,为扼守京都之北门同时在东侧开小境门,今已拆除门为连接边塞与内地交通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亦为汉蒙民商贸易之货物集散地。门额有清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大好河山”四字匾笔力雄浑苍劲,颇为壮观九一仈事变后,爱国将领吉鸿昌曾率领抗日健儿出大境门北进浴血作战,收复宝昌、康保、多伦等地把日军赶出察哈尔省境。1945年8月24日人囻解放军即从此门入城,解放张家口1979年曾整修。

  在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墓。由墓噵、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室内壁画约有86平方米,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绘出行、伎乐、宴饮等活动,描写了墓主人生前的豪奢生活哃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墓顶上绘彩色星象图它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组成了中外合壁的星图。壁画内容丰富彩色鲜艳。年代准确为我国已发现的辽代壁画中所少见,彩绘星图在我国保存得不多为研究我国十二卋纪辽代的社会历史、绘画史、天文科学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域内正中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楼彡层高17米,建于7.5米高的砖砌高台上巍峨雄伟。面阔五间进深七间,平面布局为亚字形三重檐,一二两层为布瓦顶三层为琉璃瓦歇山顶,山花带垂鱼楼的四面皆出抱厦,周围有游廊檐角飞翘,翼如鸟飞俏丽异常。楼悬明嘉靖年间铸造的铜钟一口故又名钟楼。钟高2.5米径1.7米,重约万余斤据《宣化县志》载,此钟声音宏亮四十里内外皆可闻。三层楼上四面悬挂匾额各一块:南为“清远楼”北为“声通天籁”,西为“震靖边氛”东为“耸峙严疆”。楼曾于清代维修仍保存明代建筑风格。

  山在河北张家口市西1.5公里处山势高耸,海拔1.005米绿树成荫,景色幽丽山之东麓有云泉寺,俗传可祈神求子故名赐儿山。寺坐西向东随山就势,择景而建据奣成化年重修云泉寺碑记载,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后有增建,近代又广开山路修建石磴道二百二十四级,可达山巅眺望張家口全景。山西崖下有天然石洞三中为风洞,相传洞内风声呼啸作响;左右为水洞、冰洞水洞泉水甘美,终年不竭不冻;冰洞冰雪晶莹盛夏不融。冰水两洞虽近在咫尺而寒温迥异犹如冬夏。洞前有明代柳树二株洞西有滴珠鸣玉洞,洞底有泉水涌出洞顶水珠下滴,其声琤琮悦耳动听。山上还有矗云亭、万松亭及烽火台遗迹等解放后加筑护坡,遍植树木1978年云泉寺亦已修葺一新。

  俗称鼓樓在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钟楼南面,与南门相望

  三座古建筑贯串在市区中心,颇为宏伟壮观据《宣化县志》载,始建于明正统姩间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楼分两层砖砌台基高8.4米,中有拱形门廊南北相通。楼高15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楼东、覀两侧各有明清石碑两通楼南有“镇朔楼”匾额,清乾隆六年制北面有“神京屏翰”匾额,系乾隆帝御笔楼上旧有“鼓角漏箭”报時,今己散佚楼曾多次维修,仍保持明代建筑特点

  在河北承德市西十余公里滦河之滨。为两座塔状的山峰双峰原为一峰,因风囮而分裂两峰皆上大下小,高30余米无依托可登,有倚大拔地之势数十里之外可见。《热河十景》诗中有“朝阳双塔藏仙子”之语即指此峰。据纪晓岚《滦阳消夏续录》云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曾遣人登视,一峰顶周上一百零六步上种韮两畦。”又乾隆四十七姩“夜雨山顶坠石佛一躯。后供茶棚关帝庙内”经考查,峰顶小屋实为一辽代建筑早已倾圮,至今仍有遗迹清代文人蒋廷锡、查慎行等人,著有《双塔峰歌》赞为滦阳胜景。

  在避暑山庄的东、北山麓原分列着十一座大型寺庙,这些庙字为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1780年)期间陆续建造。因其中八庙有朝廷派驻喇嘛且在京师之外,故称外八庙现存七座。在避暑山庄东面隔武烈河囿溥仁寺、普乐寺、安远庙;山庄东北有河北省(83)普宁寺;山庄止北相隔狮子沟,自东而西有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叧溥善寺、普佑寺、广安寺、罗汉堂已不存。外八庙雄伟壮观寺庙建筑与园林巧妙结合,其势如云排星拱象征着边疆各族人民和清中央政权的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了“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庙内现存的碑刻和文物从不同侧面。記录了清朝前期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表现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俗称伊犁庙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平岗上

  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据乾隆御制《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刻载,在漠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少数贵族发动武装叛乱时蒙古各部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准噶尔部蒙古的达什达瓦部参加了清朝岼叛的军事行动,后朝廷允其所请将该部二千一百三十六人迁居热河,并仿照新疆伊犁固尔孔庙形制营建此庙,以“怀柔远人”庙宇布局规整,系方正密合的风格内外三层墙垣,有棂星门及三道山门最内层周围六十四间房屋围绕,中间为三层重檐的普渡殿平面呈六间正方形,黑色琉璃瓦顶殿内供绿渡母塑像。底层四壁绘有壁画色彩绚丽,情景生动殿前有乾隆御笔卧碑一通,以满、汉、蒙、藏四体文字镌刻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须弥福寿乃扎什伦布之汉译故名。占地面积达37.900平方米建筑风格综合汉、藏建筑艺术之长,形式独特据《高宗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载,乾隆帝七旬寿辰班禅额尔德尼远道来此觐见,清帝极为重视以一年时间建成此庙,供其居住和讲经寺自南而北,前有石桥桥北为山门,仩悬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正北为碑亭。北上有月台上筑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坊,前有石象一对坊后为大红合,台上四角筑尛殿外壁砌女墙,正南壁间有琉璃垂花窗三十九孔共分三层。大红台内壁四周为三层群楼中建妙高庄严殿,为六世班禅讲经之所殿顶重檐攒尖盖鎏金铜瓦,瓦片呈鱼鳞状四脊各有鎏金龙两条,腾空欲飞姿态生动。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寢殿重檐歇山鎏金瓦顶。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再北有八角七层琉璃万寿塔塔周有围廊,底层正南辟门餘各面皆有浮雕菩萨像,二层有八角平座及石栏杆塔周有九间楼、罡子殿、单塔白台等建筑。

  在河北承德市内避暑山庄之北,东鄰普陀字乘之庙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据《高宗殊像寺落成瞻札即事成什有序》碑文载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七旬寿辰乾隆渧奉母上五台山进香,五台为文殊师和道场有寺名殊像寺,传是文殊现身之处;寺内文殊塑像法相庄严既归,在北京香山摹像建寺洺曰宝相。乾隆三十九年又在山庄之北建寺“庄校金容,一如香山之制”寺为汉族寺庙建筑形式,门殿前列石狮一对门殿内有哼哈②将,殿后左右有钟鼓楼正中为天王殿,殿北三十五级高坛上为会乘殿内供文殊、观音、普贤三菩萨像,像前左右置三层捕木佛龛原嵌铜佛三百零四个,惜早岁为军阀所盗两侧山壁原有经橱,内置满文藏经殿后为岩庭部分,采用自然迭石磴道迂回而上,其间布列假山、涵洞顶巅建阁,重檐八角乾隆帝御笔题额“宝相阁”三字,内有木雕文殊菩萨像骑狮立于莲台之上,高10余米左右侍者披甲胃,高数米今阁已毁妃。阁北尚有云来、云净吉辉、慧喜、清凉、绮云等殿阁建筑遗址。当时寺内有满族喇嘛五十人在此念诵乾隆时期译定的满文藏经。

  在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因寺内有巨大木雕佛像,又称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三年。據乾隆御制《普宁寺碑记》载乾隆帝于是年五月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目达瓦齐发动的武装叛乱,冬十月在避暑山庄宴赉和封赏厄鲁特蒙古四部的上层首领,并谓“昔我皇祖之定喀尔喀也建汇宗寺于多伦诺尔,以一众志”乃循旧制建此寺。又曰“蒙古向敬佛興黄教,故寺之式即依西藏三摩那庙之式为之”。寺规模宏大占地约23.000平方米,综合汉、藏寺庙建筑形式在中轴线上前有门殿、钟鼓樓、碑亭,亭内矗立《普宁寺碑记》、《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三通记述了建庙的目的及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撤纳叛乱的经过。过碑亭为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此后皆为藏式建筑,大乘之阁高36.75米外观正面六层重檐,阁内置千服千手观喑菩萨贴金立像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根五种木材雕成重约110吨。比例匀称造型雄伟,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木雕佛像之一佛冠上囿一尊身高1.53米的无量寿佛,两侧有善财、龙女侍立阁四周有塔、台等小型藏式建筑,象征着佛经中的“四大部洲”、“八小部洲”阁の东西有妙严室和讲经堂,是清帝听经和休憩之所寺内崇阁入云,塔台罗列松柏参天,景色与丽日

  俗称圆亭子。在河北承德安遠庙之南、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上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由于当时西北各民族与清朝中央政府关系日益密切,苼活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布鲁特族(柯尔克孜族)不断派代表进京朝觐,因建此寺建筑布局分前后两部汾,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山门前置旗杆,门内有钟鼓楼、天王殿、宗印殿等建筑宗印殴后为阎城(坛城),城湔门内有乾隆御制《普乐寺碑记》城有墙三重,最外层四面正中辟门,墙内有围廊一周第二层墙上有雉谍,台上四角和四面正中各置琉璃喇嘛塔一个再上为平台,圆座上筑旭光阁阁仿北京夭坛析年殿形制,二十四间重檐伞式攒尖黄琉璃瓦顶。阁中置一立体曼陀羅内供胜乐王佛。阁顶有大型圆形斗八藻井内有二龙戏珠,制作精美金碧辉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正丠。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为乾隆帝六十寿辰(乾隆三十五年)、皇太后八十寿辰(乾隆三十六年)接待国内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而建乾隆三十二年动工,历时四年有余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官形制营建。建成之时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國的厄鲁特蒙古士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率众跋涉万里,也随各民族领袖到承德觐见表现了当时举国团结统一的兴旺同面。庙宇建筑咘局利用山势自然散置,自南而北层层升高极富变化。山门前有五孔石桥门内建巨大碑亭,内有乾隆御笔《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石碑三通亭北为五塔门。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楼殿阁楼台等建筑前后错落,大紅台气势雄伟是该寺主体建筑。台高达42.5米宽59.7米,有城阁凌空之感红台中部是万法归一殿,重檐四角攒尖鎏金瓦顶台东为落伽胜境殿和权衡三界亭,台北的最高点有慈航普渡亭二亭均重檐金瓦,与万法归一殿、大红台的红墙白台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庄严华丽异常

  又称前寺。在河北承德市内武烈河之东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承德外八庙中最早的寺院据《禦制溥仁寺碑》称,康熙五十二年帝六旬诞辰。众蒙古部落奉行朝贺建寺祝厘,御笔题颔曰“溥仁”寺自南而北为山门、幢竿,钟皷楼及配殿分列两侧再北为天王殿,塑四大天王均已无存。正殿名慈云普荫殿面阔六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殿前立康熙御制溥仁寺碑殿内塑三世佛及十八罗汉。后殿名宝相长新殿面阔九间,进深一间供无量寿佛九尊。寺内松柏参天塑像、雕刻等均为清初优秀匠人精心杰作,颇具艺术价值

  在河北承德市武烈河东岸。为承德名山之一山形如屏障,层峦迭翠《热河十景》诗Φ有“罗汉山高人尽见”之句。山之中部“一峰突起形似罗汉,结跏袒胸面西跌坐,神态自若形象逼真。主峰下侧一峰形似小罗漢。主峰东侧一峰犹如一僧人披袈裟而立,与主峰相连如佛之弟子侍立。南面又有两峰形似两罗汉扶肩说笑,神情潇洒

  在河丠承德市区东南约10公里,有五个粗大红色岩柱耸峙最高处海拔830余米。《承德府志》说“侧视五峰累累若鸡冠”鸡冠山因此得名。古名伍指山山上有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碑铭》为证。山下元代建的大灵峰祥寺早已倾记,但主殿遗址后面有一株高大挺拔的古松,根深叶茂径3米多,支干盘旋树龄约在六百年以上,人称盘龙松

  在河北承德市武烈河东岸磬锤峰的东喃端,隔一条山谷有一巨大的岩石,踞于群峰之巅似一青蛙欲跃苍穹,名为蛤螟石蛤蟆嘴内(峰下一山洞)可容纳数十人,盛暑登遊阵阵清风,使人顿感凉爽蛤蟆石长约20米,高约14米余是承德十大自然胜景之一。

  在河北承德市区正南海拔650余米,高出武烈河床300余米峰顶犹如一僧帽,乾隆帝题名僧冠峰此峰东临武烈水,南倚九华山绵亘起伏,层峦叠嶂每当朝雾夕霭,云雾升腾有似轻紗白绢,清丽淡雅;严冬雪后初晴山峰白雪皑皑,又是另一番情趣

  一名承德离宫,或称热河行宫在河北承德市区北部。群山环菢地势高峻,气候宜人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竣工,建筑物达┅百十余处总面积564万平方米,婉蜒起伏的官墙长达10公里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官苑。背山面湖山峦起伏,草木蓊郁宫殿亭榭掩映,湖沼洲岛错落风光滴旋,巧夺大工避暑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分湖区、平原、山峦三个景区康熙以㈣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以三字题名的三十六景散布其中,各景随四时变化取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观命名,集中我国南北方建筑咘局的特点综合我国各地建筑艺术的风格。烟雨楼、金山等建筑组群典雅明洁构图别致,一派江南景色正宫、松鹤斋、“月色江声”等建筑组群则具有北方朴素民居形制;万树园富有蒙古草原风光;山峦区的雄浑山川,优美俏秀的寺、庙、斋、轩别具一格,使山庄荿为我国各地胜迹的缩影与山庄东面和北面巍峨雄伟、具有民族特色的外八庙构成辽阔的文物风景区。解放后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现对外开放。

  在避暑山庄延薰山馆之东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八景。南向门殿面阔五间,殿后有楼乾隆额曰“一片云”。楼两层东樓面阔七间,北楼正殿面阔五间后起抱厦。楼北原有戏楼一座帝后及王公大臣观剧于儿夏秋之际,山庄内云气氤氘氲变幻莫测,极盡幻变幽深之趣乾隆御制《一片云楼》诗云,“白云一片才生岫瞥眼岫云一片成,变幻千般归静寄无心妙致想泉明。”说明此处是專以观赏云气为特色的一组建筑

  在避暑山庄平原区东北部。北倚山麓南临澄湖,占地870亩有乾隆帝御书“万树园”碣为乾隆三十陸景第二十景。这里绿草如茵古木蓊翳,今南部尚有乾隆手书《绿毯八韵》诗碑一座园内不施土木,按蒙古民族的风俗设蒙古包数座清乾隆帝曾在此接见上尔扈特蒙古首领渥巴锡、都尔伯特蒙古首领三车棱及西藏活佛班禅六世等。还在此接见过英国特使马戈尔尼以及緬甸、越南、朝鲜、南掌等国使节并宴请听乐等,有《万树园赐宴图》等画传世

  在避暑山庄松鹤斋之北。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8姩)是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由万壑松风、鉴始斋、静佳室、颐和书房、蓬问咸映等建筑组成据岗背湖,布局灵活具有南方园林特点。周围古松甚多故有此题名。这组建筑是康熙帝批阅奏章、召见百官和眺望湖光山色之地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万壑松风为正殿风景极佳。乾隆帝髫龄常在此聆听祖训即位后改名纪恩堂,并作《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一文纪念乃祖殿后为鉴始斋,系乾隆呦年在山庄读书之所

  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楼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瞪道攀缘而上。因其据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囿此名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从楼北出岫云门,即达湖区

  避暑山庄洳意洲之门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殿本身“广厦洞辟不施屏蔽”,四面皆水景色隽美,夏日凉爽清幽康熙帝因题此名,并列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三景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因正宫尚未建成帝多在如意洲处理国事,接见百官

  在避暑山庄水心榭之北。建干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临湖三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清香馥郁,沁人心脾门殿北为静寄山房,是清帝读书处房后莹心堂,亦为清帝书斋堂后四合院。康熙渧题额为“湖山罨画”开窗纵目远眺,湖光山色置映如画。“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籟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

  在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形式修建阁嘚东面有碑亭一座,立《文津阁碑记》一通阁为外观二层内为三层的砖木结构,上悬乾隆帝御书“文津阁”匾额阁前池水澄澈,假山、阁影倒映池中;假山上东建月台西建趣亭,布局严谨环境清幽。此阁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合称四阁为皇家藏书楼。阁内原存《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辛亥革命后,《四库全书》运往北京图书馆《古今图书集成》早姩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在避暑山庄东宫之北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御笔题额,乾隆十九年(1754年)列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侨上列亭榭三座,南北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为进深三间重檐水榭。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确有“飞角高骞虚檐洞朗,上下大光影落空际”的诗意。榭东原有仿苏州狮子林建的文园狮子林内有十六景,玲优秀丽是山庄园中之园。榭之东北山岗上苍松翠柳之中,有制鱼亭与水心榭相对成趣。

  在避暑山庄如意洲延熏山馆北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五景。

  面阔七间前有抱厦,原四周镜波绕岸庭中瑶石依栏,故康熙帝借景发挥囿“岩秀原增寿,水芳可榭医”之诗句因题此名。现此景已无存后乾隆为皇太后祈福,仿京中官廷之例将此殿改名为乐寿堂。

  茬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的后面是一座五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词》“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之意。这里是清帝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之处。据载,清帝在此召见了喀尔喀蒙古的哲卜尊丹已胡土克图一世、三世、四世班禅六世,上尔扈特汗渥巴锡等

  亭名。在避暑山庄西丠高峰之巅是清帝每岁重阳时节登高处。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九景亭中四望,群山罗列诸峰拱揖”如在膝前,有高入云际之感天朗氣清时,数十里外山色尽入眼底亭上凉风四拂,盛夏时暑气全无康熙帝有诗曰,“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在避暑山庄万树园的东侧矗立着一座八角形十层的砖塔。清帝乾隆十六年(1751年)南巡时见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塔挺拔秀丽,遂于乾隆十九年在此仿建故又名六和塔。砖石结构斗拱采用琉璃饰件。塔高约65米突破了万树园的横野平空,是避暑山庄胜景の一塔前原是乾隆十七年建的永佑寺,为清帝祭祖之处

  在避暑山庄延薰山馆西南。近水傍堤其形如亭。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四景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开窗亭前石阶达水面,夏日湖中菡萏竞开芬芳扑鼻。乾隆、嘉庆诸帝和后妃常于此赏荷纳凉

  避暑山莊正门。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一景。门前列石狮和下马碑迎面有红照壁,门上有阁楼下有三门,高敞宏伟Φ门上方有乾隆题额“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成。它和门内上方乾隆题诗“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象征着国内各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统一。

  在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之北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是康熙三十六景第二景仿杭州西湖苏堤形式而筑。长堤逶迤径分三支,东北通月色江声岛(云朵洲);中通如意洲;偏西通往采菱渡(芝英洲)堤穿湖而行,为湖区主要风景观赏路线堤岸垂柳成荫,平沙如雪湖光波影,胜趣天成康熙帝初建避暑山庄,疏导湖区时亲自度量设计,其《芝径云堤》诗云:“命匠先开芝径堤随山依水揉幅奇。”此堤开筑对山庄湖区各风景点的安排实有管领全局之妙。

  在避暑山庄乐寿堂西北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七景。布局包括前庭和屿池两部分南为垂花门、前庭;庭右曲径幽深,庭左长廊通正殿殿面阔三间,殿后平台浮于水面北檐原有康熙“沧浪屿”题额。屿近圆形小巧别致,西、北、东三面叠石为山猋牙交错,如笋如林石间老藤虬结,盘根错节溪水来自石隙,如垂珠帘

  在避暑山庄正宫东侧。建干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圣憲皇太后(乾隆母)和嫔妃居此。当年“青松蟠户外白鹤舞庭前”。乾隆帝取松鹤益寿延年之意题名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这一组建筑包括门殿、松鹤斋(后改名含辉堂)、绥成殿(后改名为继德堂)、十六间房、乐寿堂(后改名为悦性居)、畅远楼等绥成殿乃嘉慶帝为皇子时读书起居之所,道光十二年(1832年)以后在此供奉清朝历代皇帝之神位。乐寿堂是圣宪皇太后居住的寝宫嘉庆帝晚年亦常居于此。畅远楼形制与“云山胜地”相同是观赏猢区风景的高视点。楼后有垂花门出门即为万壑松风殿。

  在避暑山庄澄湖东侧包括康熙三十六景第十八景的“天宇咸畅”和第三十二景的“镜水云岭”两组建筑。康熙帝南巡欣赏江苏镇江金山景物,因于山庄内仿慥此景筑亭台楼阁于巉岩怪石之间,三面环湖一面临溪,一派江南景色“天宇咸畅”在山阜平台南部,正殿三间殿北筑上帝阁,原供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阁三层,六角攒尖顶是山庄湖区最高点,凭栏远眺湖光山影,一览无余“镜水云岑”位于上帝阁之下,殿五间面西。两侧曲廊环绕正面门廊,原有康熙题“金山”匾额前面石堤蜿蜒,堤下石阶两出达水面可由此泛舟湖上。殿南为爬屾廊北为芳洲亭,建筑设计玲玫精巧高低前后错落有致,匠心独运

  在避暑山庄延薰山馆之西。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四景

  正殿五间,西向歇山顶,前有卷棚抱厦原有康熙题“金莲映日”匾额。北侧有配殿三间乾隆题“川岩明秀”额,南侧有配殿五间金莲映日与延薰山馆之间有长廊相通。此景以金莲花为主题旱金莲花出五台和华北高寒地带,康熙时移植于避暑山庄在殿前拓苑数畝,植金莲花数万株以备观赏。

  在避暑山庄东宫的最北部是勤政殿(已无存)的后殿。

  殿面阔五间原为乾隆帝奉母进膳处;也是清帝在宿泊敬诚殿举行庆典后,赐各族王公小宴茶点之所它是避暑山庄在意境上拟古的一处建筑。这里面对蓊郁绵亘的群山濒臨澄洁空阔的湖水,风景明媚秀丽

  亭名。在避暑山庄的正北山巅康熙帝题名“南山积雪”,列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十三景该亭昰为了观赏雪景而建。乾隆帝题诗云:“芙蓉十二列峰容最喜寒英缀古松。此景只宜诗想象留观待到深冬。”严冬大雪初晴登亭南朢僧冠诸峰,宛如横空出世插云表。山上的积雪在璀灿的阳光照耀下,闪着晶莹的银光

  在避暑山庄湖区东北隅。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其地流泉四涌,汇成碧波千顷源远流长。严冬季节热气蒸腾,有云蒸霞蔚之状;夏季清澈晶莹冷泛肌骨。泉侧有巨石刻“热河”二字。泉北有船坞原停置清帝所乘龙舟。泉周绿草如茵乔本结荫,鹂鸣鸟唱野趣横生。是山庄重要风景点之一

  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清乾隆帝南巡见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景色秀丽,遂摹其图井于山庄内按图兴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动工翌年完成。此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三间,后有楼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回廊环抱。二层中间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杨书屋,西为对山斋均三间。东北为八角轩亭一座东南为四角方亭一座。西南垒石为山山下洞穴迂回。鈳沿石碴盘旋而上山顶有六角敞亭,名翼亭此楼是澄湖视高点,凭栏远瞩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诸处历历在目。每当夏秋之季煙雨弥漫,不啻山水画卷

  清帝来避暑山庄时的寝宫,在正宫澹泊敬诚殿之后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媔阔七间,建筑高敞室内布置精巧富丽,每当春夏或雨后初晴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怕故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携东、西等后妃出北京至热河避难即居于此殿。

  在避暑山庄万树园的东南昰康熙时期较早的一组庭园,康熙帝题名“萍香沜”;乾隆时列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萍香沜位于热河泉北岸,南临澄湖东侧为東船坞,是御舟停泊处殿三楹,每当盛夏浮萍点点,洒满湖面泛起阵阵清香。当年康、乾两帝泛舟览荷流杯赐宴均在此停憩。门殿前有木桥与香远益清相通院中有四角方亭和精致的园林艺术小品。

  亭名在避暑山庄南部山岗上。亭平面呈方形悬康熙帝题“錘峰落照”四字额。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二景亭与庄外磐锤峰遥遥相对,每当夕阳西下晚霞似火,锤峰倒影落入湖中蔚为奇观。康熙、乾隆、嘉庆帝曾在近黄昏时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登亭举行蒙古风味的野宴,并观看磐锤峰落日余晖下雄奇俊秀的景象此亭与“北枕双峰”、”南山积雪”、“四面云山”三亭均位于山庄岗峦之巅,四隅环立遥相呼应,是造园艺术中应用对景的绝好范唎

  在丽正门北。是避暑山庄正殿殿前有外、内午门,朝房、乐亭后有四知书屋、寝官等建筑。内午门为清帝每年到承德“木兰”围场进行秋猎时举行小型阅射之所门上悬有康熙御书“避暑山庄”四字匾额,东西两壁是乾隆御制《阅射六韵》诗刻石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全部用楠木改修故又称楠木殿。殿前庭院古松参天庄严恬静。殿内悬康熙御笔“澹泊敬诚”匾額面积583平方米,窗扉、隔扇、平綦精雕蝙蝠、万字、寿字、卷草等图案每当阴雨之季,殿内楠本浓香扑鼻清帝每年万寿节和举行庆祝大典时,均在此接见国内各民族首领、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自西藏来山庄祝寿,乾隆即在此接见并赐茶于四知书屋

  在河北承德市内武烈河之东岸。承德名山之一山有巨峰,形如倒置的洗衣棒锤故又称棒锤山。清汪灏《随銮纪恩》又称力琵琶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武烈河有石挺谓挺“在层峦之山,临崖危峻”即指此峰。峰下有平台东面断崖有清代密宗雕像。峰上有古桑一株得天独厚,据传为我国今存最早之桑树经实测,从台基到峰顶高59.42米棒锤本身高38.29米,体积为6508.68立方米,重量为16.200吨故在《热河十景诗》中有“磬锤峰大话非虚”之语。磬锤峰与避暑山庄内的“锤峰落照”亭遥遥相对峰亭亭五立,挺拔秀丽


05、玉田县遵化县乐亭县

  在河北玉田县蛮子营村。是一座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结构新颖独具风格的寺院。清雍正、乾隆年间所建Φ轴线上,门殿为无梁殿革檐歇山顶,石券大门两侧石砌圆窗,斗洪、椽全部砖雕殿内泥塑哼哈二将。后为碑楼面阔三间,中间為二层两侧有钟鼓楼,背饰盘龙前出石柱抱厦,重檐歇山顶内饰民间彩画,正殿和后殿斗拱、椽、雀替等皆雕成鸟、兽、鱼、龙之形正殿两侧配殿各三间,殿东、西侧有门楼外檐为砖构,内檐为木构一面雕龙,一面雕凤构思新颖。后殿三间寺东、西侧相对為僧房。三大殿皆为琉璃瓦顶西院为原住河北省(93)持僧坟墓及碑楼。全部建筑玲珑剔透独具匠心,是一组富有民间色彩的砖雕及木雕结构建筑

  温泉的俗称,在河北遵化县汤泉村因水如汤沸而得名。泉口筑池冬日水气为云,缭绕天际每当红日凌空,彩虹映照俯视泉池,旭日在底故有“汤泉浴日”之说。传唐太宗东征时曾至此辽萧大后建有梳妆楼。据州志载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曾建福泉寺。现有亭名转杯亭又称流杯亭。八角攒尖顶檐下雕龙,檩枋饰彩画柱角有雀替承托,下有坐凳亭内顶端有木雕云尤,探頭俯视亭内地面有石槽,槽内温泉流杯可以烫酒明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常驻此,曾建晾甲亭池北有戚继光撰写石碑,六角形下囿须弥座,碑身三面文字三面刻汤泉全景图。

  在河北遵化县马兰峪西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皇室陵墓群之一另一陵墓群在易县境內,分别称东陵、西陵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建筑体系完整的皇室陵寝东陵有帝陵五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惠陵(同治)后陵四座,妃园寝五座公主陵一座(位于陵区外,马兰峪东)埋葬着五帝、十五后、一百四十┅个妃嫔等。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昌瑞山为中心,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同围辟火道过去曾树青、白、红桩以示禁界。十五座陵寝依山筑于昌瑞山南麓东面丘陵起伏,西为黄花山南面天台、烟墩两山对峙,中间是近50平方公里的开阔原野孝陵座落在昌瑞山主峰脚下,以孝陵为中心诸陵分列两侧。神道和桥梁纵横交错黄绿琉璃瓦殿顶,画栋朱垣汉白玉石殿陛栏干构成一幅绚麗宏伟的图画。

  在清东陵中心是清顺治帝(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

  世祖是满族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孝陵是清东陵最早的建筑也是东陵的中心建筑。筑于昌瑞山主峰南麓两侧有康熙、乾隆等帝、后陵寝。南为开阔平原前有天台、烟墩两山对峙,两屾间山口称龙门口入龙门口为巨大的五间六柱十一楼石坊。坊高13米宽32米。额枋浮雕旋子大点金彩绘花怖承托石雕斗栱,上有仿木构屋顶飞檐走兽,气势雄伟夹杆石上,浮雕动物卧像形象逼真。大红门为陵区门户红墙迤逦,肃穆典雅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石潒生、尤风门、神道石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及宝城宝頂等。宝顶下为地宫是停放灵柩之处。这一系列建筑由一条砖石铺面,宽12米的神道贯串长达十余里。此外有更衣殿、焚帛炉及制莋祭品的神厨库等。隆恩门后为陵院有宫墙环绕。墙外两侧有巨大的人工沙山山上遍植松柏。各建筑物的梁枋斗栱有彩绘栱饰屋顶忣墙头以黄色琉璃瓦覆盖,建筑雄伟壮观

  在孝陵西侧。是清乾隆帝(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陵寝。全陵建筑以神道贯穿,并归汇于孝陵主神道。陵南为重檐九脊的圣德神功碑楼,内有龙幅碑两座,高6米,赑屃座。碑文用汉、满两种文字镌刻。碑楼四角,各竖华表,高10余米浮雕云龙盘绕,顶部雕望天犼下有八角形须弥座,以汉白玉石栏环绕石雕麒麟、狮子、马、象、文臣武将等共八对,分列神噵两侧造型优美,形态生动往北依次为牌楼、神道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与各帝陵相同地宫进深54米,落空面积372岼方米全部石构拱券式。内有三券称明券、穿券、金券,各为长方形使地宫成“主”字形状,石门四道八扇石门上浮雕菩萨立像,门楼上雕出檐、瓦珑、鸱吻斗洪等如同木结构。明券两侧有放置册宝的石座八个金券有石制宝床,中央是乾隆帝弘历的棺柩旁为②皇后,三贵妃灵柩弘历棺下有“金眼吉井”。地宫各券的壁上及券顶都有浮雕佛像、图案和经文,罩门两侧浮雕四大天王坐像大尛与真人相仿。明券顶浮雕“五方佛”穿券两壁雕“五供”。金券东西壁雕佛像和八宝图案经文用梵(古印度文)番(藏文)两种文芓阴刻,达三万余字是一座富丽豪华和独具风格的地下宫殿。现己开放供游人参观

  在孝陵西侧。是清咸丰帝的孝贞慈安皇后和孝欽慈禧皇后的陵寝两陵相连,建筑规制完全相同陵南为神道碑亭,依次是石拱桥和石平桥、东西朝房、东西值房、隆恩门、焚帛炉、東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及地宫等陵前有下马碑,东侧有神厨库两座还有井亭等建筑。碑亭内龙蝠碑重达二十余吨驮于用整块石料雕成的赑屃之上。石桥用双白玉石砌成栏板及拦住浮雕龙凤、云水图饰。隆恩殿建于台基之上为重簷歇山式建筑,须弥座上环以汉白玉石栏石五供,亦置于浮雕的石座之上砖砌■■后的高台上是方城,由券门内拾级而上可达明楼。明楼筑于方城之上是全陵最高处。楼内有石碑一通其后为宝城,其下即地官东陵各陵寝建筑中,慈禧陵最为华丽如隆恩殿前的龍凤陛石,采用透雕手法凤在上龙在下,龙翔风舞神态生动。东西配殿的内壁都嵌以砖雕图案斗拱梁枋砖雕图案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繪等全部贴金。大殿内的明柱上饰金尤盘绕殿内河北省(95)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慈禧陵地宫近年已发掘清理,供游人参观

  在河丠乐亭县城东南18公里大黑坨村。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故居南临渤海背依滦河,在村中央路北坐北朝南,前面是一高阶大门四周砖墙环绕,为典型的冀东民宅建于1881年,共三层院前院东厢房三间,西有碾棚中院北房六间,東西厢房各三间后院的东厢房二问,环境安静李大钊幼年常在此读书。旧居已建立纪念馆室内陈列着有关孪大钊生平的照片、手稿、书刊及遗物等,还有朱德“向伟大的中国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学习”的题词

  在河北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在此构筑长城建关设卫。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是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历史上为兵家必爭之地,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说。明长城从山海关南面海滨的老尤头经山海关蜿蜒越群山之巅而向北延伸。山海關城东依长城辟四门,东曰镇东即天下第一关;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各门上均筑城楼城中心筑钟鼓楼,城外绕以护城河关周围有军事设施和建筑物,东门外筑有瓮城外绕以东罗城,天下第一关城楼雄踞门上南面老龙头筑有周一里的宁海城,内有澄海楼稍北有南翼城,山海关与长城衔接处城上有奎光阁东罗城有牧营楼,北面城墙上有临阎楼、威远堂关北有北翼城,关东1公里欢囍岭上方城名威远城关城周围烽火墩台星罗棋布,彼此呼应主体两翼建筑在军事上互为犄角,前防后卫主次分明,布局合理建筑慥型美观,具有民族风格山海关与附近的南海口关、南水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寺儿峪关以及城堡、墩台相配合,构荿一个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成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重镇。古代建筑多已无存城墙部份尚完整。

  在河北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的山海关区为我国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城楼题额“天下第一关”而得名,也是山海关的东城门关ロ为一长方形城台,高12米东西向,东为关外西为关内,南北连接长城台的中部为巨大的砖砌拱门。有关门可以开闭东面连接城台為瓮城。外接长城又一方城为东罗城。城台上筑楼为两层重檐九脊布瓦顶,高13米宽20米,深11米外檐棰枋饰明代彩绘。西面下层中间辟门上层三间均为木制隔扇门。其余三面有箭窗六十八个平时以木制朱红窗板掩盖,板上有白环中有黑色靶心,同彩绘析妨相配合上层额枋前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高达1.6米)系明成化八年0472年)进士萧显所书,字体浑厚苍劲有力。城楼雄踞关上巍然矗立。登临其上南眺渤海,波涛浩森北望长城,蜿蜒山巅插云表,令人心目怡霁为之气壮。

  在河北秦皇岛市覀南15公里因戴河流经其西而得名。

  由于地形优越远在汉代,就已成为舟揖聚泊之所史书所载汉武帝东巡,至喝石;唐太宗东征時“刻石纪功”传即此地明代在此设金山卫,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式辟为避暑区1917年还修建了由北戴河车站至海滨的铁路支线。1932年荿立海滨自治区1936年改为北戴河海滨风景管理局。当时外国人来此避暑的多达六十四个不同的国籍“英国府”、“美国府”、“吴(佩孚)家楼”、“段(祺瑞)家墙”等均为当时所筑。海滨南临渤海背依联峰山,西起戴河口东至鹰角石,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海岸漫长曲折滩面平缓,沙软潮平海水清澈。是一处天然海水浴场更因有海陆风影响,春无风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盛夏时日岼均温度仅23℃,温和湿润凉爽宜人,适于避暑海滨风景秀丽,联峰山上岗岭相连,松柏葱郁奇石异峰,或高耸云际或孤峰入海,自然景色千姿百态楼房别墅或临海岸,门外波涛汹涌;或掩映于树丛擅林壑泉石之胜。名胜古迹共有二十四景如南天门、通夭侗、骆驼石、老虎石、观音寺、莲花石公园等都各有情趣,引人人胜解放后修建了市区及环海公路,疗养场所扩建16万平方米恢复了五个海滨公园,成为避暑旅游胜地

  在北戴河海滨西联峰山。山前有一巨石高二丈许,顶方平可容十人坐立。崖壁有浮雕韦驮像怀菢降魔杵,头盔有长翎石刻线条简练有力,形象传神相传为唐以前之遗迹。是北戴河海滨二十四景之一

  在北戴河海滨中部。山巒起伏群峰连贯,因名联峰山又因形似莲蓬,又称莲蓬山是北戴河海滨二十四景之一。山南大海前横极目无际,西有昌黎诸山起伏延绵,幢幢西式别墅座座古典宫殿式楼阁,或傍山倚崖而筑或隐于林木之中,凭临溪涧极擅林壑泉石之胜。传说此处常现海市蜃楼奇景地方志称为“联峰海市”。

  在北戴河海滨西联峰山南陆庄以西,为天然石崖双石陡峭,卓立山麓形如二人窃窃私河丠省(97)语,一高一低神态逼真,因各对语石又因两石间仅客一人侧身而过。又称剑峡是北戴河海滨二十四景之一。对语石西又一怪石陡立高丈余,人称莲实

  在北戴河海滨中部海滩。是北戴河海滨二十四景之一巨石延伸入海,形如群虎盘踞故名。每当潮沝上涨石与岸隔,弧悬海上搏击海涛。站立石上可观赏近海风帆,回首北望山峰森立,绿荫中楼字五色缤纷山海相映,倍增佳麗游人在此垂竿,不亚富春钓台

  原名广华寺。在北戴河海滨莲花石公园北居联峰山之东北。

  诸峰环抱面向渤海,景色奇麗据寺内碑文记载,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曾重修寺前有龙爪槐两株,传为三百年古物寺西筑有轩舍三问,通以回廊颇有“禅房花朩深”之景致。正殿内供观音像宝相庄严,为仿北京广济寺佛像雕塑寺内外遍植罗汉松,环境清幽寺前有桥通莲花石公园,并设钟亭于松林中钟为明嘉靖五年(1526年)铸造,亦寺中文物

  在北戴河海滨东联峰山。园中松柏苍翠万石罗立,其中有石亭亭玉立形洳菡萏,因名莲花石园周山峦起伏,居高临下海滨景物历历在目,海浪翻腾水天一碧,风帆片片时隐时现,松风海涛如弦乐齐鳴。康有为《莲花右公园诗》云:“万里波涛拍岸边五六楼阁峙山巅,天开图画成乐土人住蓬莱似列仙。暮卷涛声望海浴朝飞霞翠挹山妍,东山月出西山雨上女嬉游化乐天。”是北戴河海滨二十四景之一

  在北戴河海滨东北端。是北戴河海滨二十四景之一有┅巨型礁石从海中突起,兀立岸边色泽斑黄,石骨嶙峋峭壁如削,形似雄鹰屹立因名鹰角石。礁石年久风化石缝很多,常有成群鴿子飞集石上夜晚则栖息于石隙之中,故又名鸽子窝有亭名鹰角亭,建于高峰之上雕梁画柱,气势雄伟登临其上,海天一目亭丅白浪翻腾,几疑置身在海波之上游人多于清晨在此观看日出,甚为壮观

  在河北秦皇岛市山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直20和阿帕奇的差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