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戏有哪些

交公粮、五十K、摆火车(接竹竿)、捉老鳖……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10月18日,金融科技公司趣店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但随着一篇名为《揭开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场出卖灵魂的收割游戏》的文章刊出,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趣店商业模式和道德的争论,以及对其持续盈利能力、现金贷争议等的质疑,趣店也因此深陷舆论漩涡,间接导致股价暴跌。

这次“趣店”风波,最终演绎成了行业风波,有关于现金贷的种种“前世今生”,都被各大媒体扒出来暴露于公众面前。

比社会舆论讨伐更让一些现金贷行业从业者不安的是,监管的脚步越来越近,万亿现金贷市场将告别野蛮生长。

起底现金贷暴利:最高利率可达1000%

现金贷,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现一般指额度不超过3000元的线上现金借贷方式,具有灵活借款与还款,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的特性。

多位行业人士证实,各现金贷平台年利率动辄50%-60%,有的超出正常贷款利率的几十倍,高达500%-600%甚至1000%。

在“高利贷”背后,还隐藏着针对这个行业营运的种种争议。从借款客群、催收方式再到经营资质、资金来源,都受到来自各方的审视。

令华中某知名高校经管学院辅导员蔡老师震惊的是,因交了男友,他的一位女学生深陷“现金贷”之中。

蔡老师称,该学生在男友因“临时周转困难”,找她借元周转之时,选择了手机上某款App尝试性借了一笔1000元的贷款。然而在一个月到期后,她手上暂时没有能还的钱,基于对家长的畏惧只好选择隐瞒,于是她便找平台方商量,对方告诉她,另外下载一个现金贷App,从别的平台借钱来还。

打开这个口子后,这位学生开启了“拆东墙补西墙”之路,而后伴随着消费欲望的膨胀,该学生已经从上十个平台借了超过5万元。

蔡老师说,这位学生实际的欠款大约在2万-3万元,而利息加上逾期罚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滚到了5万多元。

这并非个例,近期有媒体曝出,从买一只猫开始,一名23岁的女生最高时网贷负债19万元。

超前消费、欲望失控,是负债青年们的共性,个人因素不能说不重要。同时,各家涉及现金贷业务的平台均称自己利率在36%合规线以下,然而现金贷的高利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多位行业人士证实,各现金贷平台年利率动辄50%-60%,有的超出正常贷款利率的几十倍,高达500%-600%甚至1000%。明面上的利率,加上附带的高昂手续费、服务费和滞纳金,现金贷的年化利率普遍高出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倍甚至几十倍。

以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为例,上线三年来,靠旗下现金贷业务“2345贷款王”,其金融科技业务在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38亿元,较2016年上半年的522.59万元爆增4469.09%,毛利率高达97.12%。

业务来自深度开发的次级贷款人群

一位曾从事网贷创业的老板表示,现金贷业务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趁火打劫”,目前从业者和非从业人士各执一词。

在该人士看来,现金贷业务所开发的客户多为蓝领、大学生和无固定收入人群等社会弱势群体。“若收入高一点的人群,有信用卡、亲朋好友等可以周转,完全无需借额度几百、几千元的现金贷。”

这一说法与多家媒体的调查吻合。有调查显示,从现金贷借款的人群来看,中国信用卡持卡人群占总人口数近30%,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优质客户”。剩下的60%中,多是依靠民间借贷来融资。而还剩下的10%,没有任何金融机构愿意服务他们,也很难通过民间借贷融资,这就成了现金贷最直接的客群。

这10%的业务受众人群,除去工薪阶层之外,还囊括了学生、农民、蓝领这几类长期无法获得传统金融机构信用服务的“零征信”人群。一旦被压抑的金融信贷刚需被释放,其对金融信贷服务的欲望就变得无比强烈起来。

一些现金贷平台通过客户画像发现,不少借款甚至还跟黄赌毒消费有关,而且存在较高比例的重复借贷。

百融金服近日发布的《2017年现金贷行业分析报告》统计显示,约56.5%的客户申请现金贷次数大于2次,其中申请2-5次的客户占比最高,达到36.7%;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在1家机构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仅占7.2%。总体看来,多头借贷现象较明显。

对于这些业界所称的“次级贷款人群”,是否应该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目前行业意见尚不一致。

“有能力开发这部分客群,为什么不做?国内信用卡市场薄弱,传统金融机构太‘嫌贫爱富’,现金贷有普惠金融的属性。”一位涉及现金贷的人士表示。

但在上述曾从事网贷创业的人士看来,基于金融的“审慎性”原则,对于还款能力堪忧的客群,一是这种借款需求不一定要被满足;二是在已设定的高利率下,这种“满足需求”显得有点“伪善”。

逾千家现金贷平台 网络小贷牌照仅237张

如果说做什么样的客群和怎么定价、收费是一门生意的表象,那么这生意到底能不能做,有没有做的资格,则是其内核。

“目前预估做现金贷的公司至少有一千多家,包括小贷公司、P2P网贷、垂直借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等。”有爆料人称,“但有放贷资质的,少之又少。”

该爆料人称,现金贷业务多基于全国市场,目前的地方性小贷公司受限于区域性,没有跨区域经营的资格,若基于区域性小贷牌照做现金贷业务,则涉及超范围经营。

而众多的P2P网贷平台,看到现金贷业务的“暴利”后,纷纷进入拓展业务。有网贷人士称,其最常见的操作方式是,先将自有资金借给借款人,再将多位借款人的债权整体打包放到平台上做成投资标的供投资人购买。“这就涉及违法、违规发放贷款,它是公司或企业的行为,本身没有做放贷业务的资质。”

至于是否可以一边放款一边对接投资人,多位网贷人士均表示,“从放贷速度来看,很难实现完全无缝对接。”

除此之外,一些此前未经营过网贷业务的人,也在高利润刺激下进入其中“捞金”。“我身边就有从事汽车行业、家具行业的,听说现金贷赚钱,赶紧做了App上线做这一业务。”一位网贷人士称。

据了解,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范围内共有237张已获批网络小贷牌照以及22张尚在发起状态的网络小贷牌照,再加上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22家公司,合规经营现金贷业务的平台还不足四分之一。

这就意味着,逾千家现金贷运营平台,目前仅250家左右持牌经营,更多的可能处于“无牌经营”状态。

万亿现金贷市场将告别野蛮生长

比社会舆论讨伐更让一些现金贷行业从业者不安的是,监管的脚步越来越近。

在10月底的一次论坛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表示,“现金贷”规模扩张迅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将贯彻落实“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的基本要求,建立互联网金融的行为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

这延续了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官网发文:“要坚持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不得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

亦有部分地区开始着手行动。11月初,宁波、重庆等地已经分别着手关停涉及利率过高和暴力催讨问题而被投诉较多的现金贷公司、针对网络小贷公司下发《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现金贷业务自查的通知》。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对现金贷领域来说,首要解决的可能是“高利率”问题。“监管部门不会放任利率一直这么畸高下去。”其次,监管可能涉及持牌问题、催收问题等,现金贷“暴利时代”将不会继续持续下去。

“现金贷业务本身不会消失。在监管套利空间不再后,真正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风险筛查能力,寻找更稳定、更低成本资本和合规持牌经营的平台,会更有市场竞争力。”网贷之家CEO汤迪涛表示。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首先是让现金贷平台风险可控,而后才是解决从业机构的准入门槛和金融持牌问题。

资深网贷平台负责人沈力(化名)近日回忆,早在2015年,就有从事现金贷业务的人士找他合作,想在其P2P平台上接入现金贷业务端口。

解读:但随着一篇名为《揭开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场出卖灵魂的收割游戏》的文章刊出股权私募投资什么意思呢?就算货币供应量基本控制住了,但在贷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构的问题,因为除了投入实体经济,股票、债券各种商业票据都有10月18日网上投资理财平台10月18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民间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