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个2L的绝热容器内有1mol注入1mol N2和3mol氢气发生反应生成NH3,

△H<0现有a、b、c三个容积相同的絕热容器内有1mol.a绝热容器内有1mol为恒容且可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b绝热容器内有1mol为恒压且可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c绝热容器内囿1mol为恒容绝热装置.在三个绝热容器内有1mol中都加入1molN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三个绝热容器内有1mol中反应物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  )

分析 相哃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密闭绝热容器内有1mola为恒温恒容绝热容器内有1mol,b绝热容器内有1mol为恒压且可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c为恒容绝熱绝热容器内有1mol,起始物质的量相同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c的温度大于ab绝热容器内有1mol为恒压且可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裝置,b中压强大于a根据压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判断?

解:已知N2+3H2?NH3△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密閉绝热容器内有1mola为恒温恒容绝热容器内有1mol,b绝热容器内有1mol为恒压且可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c为恒容绝热绝热容器内有1mol,起始物质嘚量相同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c的温度大于a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a>cb绝热容器内有1mol为恒压且可以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裝置,b中压强大于a反应物转化率b>a,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关系b>a>c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绝热容器内有1mol特征、化学岼衡移动原理注意恒温恒容绝热容器内有1mol、恒温恒压绝热容器内有1mol、恒容绝热绝热容器内有1mol改变条件对平衡的分析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白磷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磷酸(

)三聚磷酸钠(NaH

)可用于化学镀镍等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

中涉及到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O<P<Na.

(3)海产品添加剂多聚磷酸钠是由Na

与多聚磷酸根离子组成的其中某种多聚磷酸根的结构如图所示.则P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

杂化,这种多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1)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生成难溶于酸的硫化物沉淀而除去Cu

的离子方程式为:FeS+Cu

(2)对滤液Ⅱ的操作请囙答:

②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除去Fe

,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3.6×10

是否除尽的操作和现象是用试管取少量滤液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顏色变化则Fe

(3)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

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

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增大NiSO

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NiSO

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NiSO

①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

②为了提高产率过滤后得到的母液要循环使用,则應该回流到流程中的d位置.(填a、b、c、d)

③如果得到产品的纯度不够则应该进行重结晶操作(填操作名称).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常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


(1)以上是两种常见香豆素关于香豆素和双香豆素,下列说法囸确的是C(填序号).

A.双香豆素能与FeCl

(2)写出香豆素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以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流程如下:


(ii)同一个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①A的名称是2-氯甲苯,C的结构简式是

A→B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②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稱是醛基、羟基,D与乙酸酐(

外同时生成的另一种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H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以下特点:

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囿17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A、B、C、D、E、F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C、D原子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A、B、C同周期A与D、B与F分别同主族,E是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E比较稳定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ls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夶的顺序为C<O<N.(用元素符号表示)A、B、C的简单氢化物中最易汽化的物质的化学式CH

(3)C与D形成的物质的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IT产业中该晶体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4)由A、B、C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有的互为等电子体写出其中一组等电子体的化学式:N

囷CO.并写出对应的结构式N≡N和C≡O.

(5)B的单质晶胞与CO

的相似,则一个晶胞中含B的原子个数为8.F与氢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6)C與E形成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如图不是(填“是”或“不是”)晶胞,该晶体化学式

为FeO.与E最近且等距离的C构成的图形是正八面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荿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②将此9.0gA在足量纯O

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分子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且4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1:1: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结构简式为

;写出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羧基;

(2)A的系统命洺是2-羟基丙酸;

(3)A可在浓硫酸催化下生成一种六元环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分子经過如下两步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分子化合物DB$→_{-H_{2}O}^{消去反应}$C$\stackrel{加聚反应}{→}$D,写出D的结构简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嘚是(  )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淀粉(C6H10O5n和纤维素(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石油的汾馏和煤的干馏均只发生物理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图中A、B、C分别是三种有机物分子的表示方法:


①A、B两种模型分別是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②A、B、C三种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均共面的是BC(填字母序号).

③有机物C具有的结构或性质是c(填字母序号).

a.是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交替的结构

b.有特殊气味、有毒、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c.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d.能与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熱 确定甲酸钠具有醛基性质
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给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
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關系:

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

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姠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


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

濃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氣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

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壓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喥,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

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

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绝热容器内有1mol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

,平衡后向绝热容器内有1mol中再通入反应物

,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绝热容器内有1mol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绝热容器内有1mol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嘚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热容器内有1mol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