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5一5一35的六道福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厂家吗

我的图书馆
说听轨则,即说法和闻法的相关轨则。对于无上甚深的佛法,应当如何演说,如何聆听?如法的说听轨则,是佛法健康传播的保障,直接关系到法的清净传承,关系到正法能否久住。作为修学者,如果缺乏真诚的学习态度,将不能如实接受佛法,也就谈不上进一步的深入修学了。所以,说听轨则是道前基础的重要内容。未来修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基础是否稳固。  关于说听轨则,本论主要从三个部分说明:一是闻法轨则,二是说法轨则,三是完结时共作轨则。  1.闻法轨则  ① 思惟闻法之胜利  《闻聚》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此颂谓依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知已,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已,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也。次以通达无我真实之慧,断世间系缚根本,遂得解脱。  《本生经》云:“若人由闻起正信,当成坚固妙欢喜。慧生愚痴即当无,虽货自肉亦应理。闻为破暗之明灯,贼所难劫殊胜财。是杀痴暗仇人剑,教示方便胜伴侣。虽贫不弃是亲友,无损疗除忧病药。摧大罪军胜眷属,复是胜名德珍藏。上流相遇好赠品,众中英俊所爱乐。”又云:“闻后以修为心要,少功即脱生死城。”于诸闻法胜利等数数思惟,应当发起胜解。  修学的常道,是由闻思修入三摩地。所以,在《大毗婆沙论》中,将修学要领总结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四点。之所以将亲近善知识放在首位,目的正是为了创造闻法的因缘。很多人将亲近善知识误以为和其建立个人关系,以为多多拜见或全力供养即可,却从不老老实实地依止师长闻法,这就本末倒置了。那么,闻法能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本论引用《闻聚》等经论加以说明。《闻聚》,乃阿罗汉纂辑佛语分类而成,又作《听闻集》。  “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既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法义,又能使法义在心行形成正念,从而远离恶行。具足正见,就能辨别是非,远恶近善。有些居士告诉我,学佛前宰杀鸡鸭,从不感觉是在杀生害命,从未想到它们也会恐惧,也会痛苦,以为它们生来就是被人吃的东西,不论动物叫得多么凄惨都无动于衷。学佛后认识到,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是在六道轮回的有情,以前也曾和我们互为亲人。所以,看到别人杀生都会心生悲悯,决不可能亲手去做了。这就是观念调整带来的变化,了知因果规律、善恶业报,便会自觉远离恶行。  “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多闻能使我们明了,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舍弃那些没有意义的追求。同时,多闻还是涅槃解脱之因,因多闻而树立正见,依法修行,最终证得涅槃、解脱自在。世人多以吃喝玩乐、争权夺利为人生价值所在,一生为此奔忙。可学佛后却发现,这些只是短暂的快乐,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过正面价值,就会舍弃这些华而不实的泡沫,寻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此颂谓依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知已,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已,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也。”《闻聚》的这一偈颂告诉我们,有次第地听闻正法之后,面临问题时就知道如何取舍了。因为知法,乃能受持戒律,止息恶行,断除一切于自他无益的行为。善所缘是指不会引发负面心理的所缘境,为禅修应该选择的境界,将心安住其上,就能引发定力。如念佛,佛号就是善所缘。持续不断地念佛,久而久之,就能由正念导入正定。  “次以通达无我真实之慧,断世间系缚根本,遂得解脱。”因为多闻成就正见,进而引发真实智慧,最终契入空性,断除生死系缚的根本,从而获得解脱。所谓系缚,即二执和二障。二执为我执和法执,二障为烦恼障和所知障,此为有情流转生死之因。  以下,再引《本生经》进行说明。《本生经》是记载佛陀因地修行经历的典籍,本论所引是佛陀为求法而说的偈颂。  “《本生经》云:若人由闻起正信,当成坚固妙欢喜。”《本生经》说,如果有人因听闻正法生起正信,将成就坚固、殊妙的欢喜心。因为闻法能让我们领略认识真理带来的喜悦,体会无上法味。这种“妙欢喜”是无漏的,是宁静而安祥的,也是源源不断的。不同于欲望带来的短暂快乐,那不仅会有负面作用,更易乐极生悲。  “慧生愚痴即当无。”当智慧在我们内心生起时,愚痴就消失了。如果将智慧比做光明的话,愚痴就相当于黑暗。光明未出现之前,世间充满黑暗。一旦太阳升起,黑暗就无影无踪了。同样,慧日没有朗照之前,愚痴也是实实在在的,使我们备受其害。  “虽货自肉亦应理。”既然智慧如此宝贵,即使割取自己身上的肉来换取,也是值得的。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固然宝贵,但真正发挥价值的却很少,反而经常为色身所累。如今,为寻求真理和智慧,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佛陀在因地时,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为求法舍生忘死。这种为法忘躯的精神,正是修行路上的无尽动力。  “闻为破暗之明灯。”听闻正法就像破除黑暗的明灯一样,所谓“一灯能破千年暗”。常听信众反映:未学佛前,似乎还没感觉到妄想的存在,学佛后反而经常发现自己妄念纷飞,什么原因呢?对凡夫来说,一旦产生某种想法或情绪时,马上落入陷阱,根本没时间来觉察。就像身处黑暗时,我们是看不到周围有些什么的。学佛之后才会知道:哦,这是妄想!能够认出妄想,就说明心灯已经点亮,已经懂得用佛法审视心行,也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了。  “贼所难劫殊胜财。”由闻思获得的殊胜法财,是世间最宝贵也最保险的精神财富,是任何盗贼无法盗窃,无法巧取豪夺的。  “是杀痴暗仇人剑。”对每个人来说,愚痴和黑暗正是令我们受尽苦难的仇敌,而多闻则是杀敌的利刃,所谓“慧剑斩愚痴”。  “教示方便胜伴侣。”方便,正道。佛陀的言教,是帮助我们成就佛道的殊胜助伴。社会上,具备全面知识技能的人,在哪里就业都很容易。学习世间知识,能获得生存的方便;听闻无上佛法,则能得到修学乃至成就的方便。  “虽贫不弃是亲友。”通过闻思获得的智慧,无论我们是贫是富,始终不离不弃。不仅伴随今生,更在尽未来际的生命流转中常伴左右。按唯识宗的观点,熏下的名言种子会在无尽生命延续中不断产生作用。  “无损疗除忧病药。”多闻还是帮助我们治疗贪嗔痴三毒的良药。世间药物往往有副作用,在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却影响或伤害到另一些器官。但佛法不仅能断除烦恼,且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不会使身心健康受到丝毫损失。  “摧大罪军胜眷属。”多闻又是帮助我们摧毁烦恼恶业的殊胜眷属。一切罪业莫不与无明有关,因为不了解因果之理,才会短视而急功近利。不少人虽信佛多年或已出家,仍不能彻底断除恶业。原因就在于,对因果信得不够真、不够切。如果我们真正明了因果的真实不虚,就不敢造作任何恶业了。  “复是胜名德珍藏。”胜名,指佛位。珍藏,指福报。因为多闻而断恶修善,能使未来成就佛果,现前富饶多财。  “上流相遇好赠品,众中英俊所爱乐。”多闻可以使我们拥有渊博的知识,与有德行的智者相遇时,能相互切磋所学。以法为赠礼,是世间最殊胜、最珍贵的礼物。拥有智慧好礼,必定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尊重。由此可见,无论在世、出世间法中,多闻都是非常重要的。  “又云:闻后以修为心要,少功即脱生死城。”拥有多闻的基础后,应将所闻佛法落实于修行中,以“修”作为“闻”的着力点。具足闻思正见,不必花很大力气就能解脱生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诸闻法胜利等数数思惟,应当发起胜解。”我们应当经常思惟闻法的殊胜利益,由此生起坚定不移的胜解。这句话也有译为“于闻生胜解,方能发生精进心”,只有对所闻佛法生起胜解,才会进一步引发对闻法的好乐之心,从而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闻法。  我们无缘生于佛世,但佛陀所开示的解脱之道,尽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经典虽只是文字般若,却是通向实相般若的门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的重要性。亲近善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依法。一位具德上师,本身就是法的实践者,是法的代表者。  但善知识只能起到向导的作用,还须通过多闻熏修,才能将法落实于心行。所谓多闻,不只是广学多闻,更重要的是对于所闻法义不断温习、巩固。古德对一部经论的学习,往往会反复多次,如道宣律祖曾依止智首律师听闻《四分律》达四十遍,这种耐心和精进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现代人的学修往往浅尝辄止,知道一点就自以为是,得少为足。很少去考量,真正领会的有多少?产生作用的有多少?  任何法义,必须通过反复熏习才能产生力量。“三人成虎”也是同理:初听某人告之闹市有虎时并不相信,闹市中何来老虎?再次听说,便会将信将疑。待第三次听说,就不得不信了!这正是多闻的原理。从这一点上,再次体现了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又如何确定所听闻的是正见,是正法呢?  多闻熏习的窍诀,唯识宗总结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在重复中完成心行的训练。闻法也是同样,必须通过正确重复,才能使法义深深镌刻心中,才能在任何境界中提起正念,保持觉照。就像体育健儿那样,平时训练得越熟练,比赛时正常发挥的把握就越大。若只是偶尔练习,就很难有稳定自如的表现。  所以说,我们既要意识到闻的重要性,更要意识到多闻的重要性。闻还是多闻,力量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当以精进勇猛之心闻法,并持之以恒。世人为了比赛得胜,尚能常年累月地艰苦训练。我们为了改造生命,成就解脱,难道连这点精神都没有吗?  ② 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  如《地藏经》云:“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于彼当生如佛想。”视之同佛,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断除不敬。  又《菩萨地》云:“当离高举与轻蔑,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  又《本生经》云:“当处(住)极下座,生起调伏德,喜眼而瞻视,如饮甘露语。敬重专一礼,净信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听法。”  佛法是从恭敬中求。我们恭敬什么,心就和什么相应。恭敬财富,心就和财富相应;恭敬地位,心就和地位相应。同样的道理,我们恭敬法和说法者,心才能和法相应。此外,恭敬还能为闻法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大家或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进入庄严的殿堂,或面对自己敬仰的大德,内心会格外纯净。原因就在于,恭敬心能使心灵环境得到净化。若将这份恭敬心用于闻法,也能使所闻法义清净无染地纳入心田。  恭敬的表达方式可体现于身口意三业,包括身口给侍和如法修行等。凡夫的特点,往往对付出代价后得来的才会珍惜。藏传佛教之所以重视供养,也是为了使求法者对法生起殷重难得之心。比较而言,到我们研究所来学习就容易多了,不仅生活无忧,授课法师还从各地赶来给大家上课。虽然有这么优越的闻法条件,但不加珍惜的话,也会产生习惯性的麻木,或是学了几天就自以为是,对法和法师失去恭敬。结果是,学也学不下去,修又修不上路。四处跑来跑去,蹉跎时光,这也是教界难出人才的原因之一。修学佛法,即使诸缘具足,也要多年积累,方能奠定扎实基础。这就必须常随师长左右,反复听闻,一门深入。我们能从学修中得到多少受用,首先就取决于对法和法师的恭敬程度。这并不是说法者需要有人恭敬,从中得益的,恰恰是闻法者自己。  “如《地藏经》云: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于彼当生如佛想。”正如《地藏经》所言,我们应当以虔诚心聆听法义,对于法和说法者决不诽谤讥毁,如挑剔说法者的长相、戒行、威仪等,那样就会进入凡夫心的状态,阻碍对法义的接受。此外,对说法者应虔诚供养,如同面对佛陀一般具足信心。佛法是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说明了信在修行中的重要作用。(另,汉译的《地藏经》中未见相关内容)  “视之同佛,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断除不敬。”狮子座,即佛座。对说法师长,应视为佛陀化现,以高广殊妙的法座及至诚无上的恭敬作为供养,从形式到内心都要断除任何不敬的言行或心念。藏传佛教中,特别强调视师如佛,这种观想能使我们的心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净化。当我们面对佛陀时,还会妄念纷飞吗?还会昏沉掉举吗?  “又《菩萨地》云:当离高举与轻蔑,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菩萨地》,即《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高举,即自我的优越感,自以为学识渊博,能力超群。轻蔑,即轻视法和说法者。高举必致轻蔑,轻蔑乃因高举。所以,《菩萨地》特别指出:应当远离高举和轻蔑这两种障碍闻法的违缘,并对法和说法者生起极大的恭敬。  “又《本生经》云。”《本生经》中,主要记载了释迦佛在过去生以不同身份修行的种种故事。此处所引的偈颂,为我们介绍了正确的闻法轨则,这也是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后人作出的榜样。  “当处极下座,生起调伏德。”法师应居高座,听者应处下座。比丘戒也有此规定:若闻法者所处位置高于说法者,为重法故,不可为之说法。我们不仅要以座位高下作形式上的区分,甘居下座,更要调伏内心,将我慢、嫉妒、轻蔑等不良心行彻底放下,以谦和清净之心承受佛法甘露。  “喜眼而瞻视,如饮甘露语。”对说法者,应以欣喜、渴求、仰之弥高的眼神瞻视,而不是无精打采、不屑一顾。听闻法义时,就像饥渴时畅饮甘露一样,痛快淋漓,欢喜不尽。  “敬重专一礼,净信无垢意。”礼,指身口意三业的礼敬。净信,为清净、纯粹的信仰。无垢,即未被贪嗔痴所染污。对于法及说法者,我们应当至心礼敬,生起清净无染的恭敬之意、之言、之行。  “如病听医言,起承事听法。”作为闻法者,应将自己定位为病人,将说法者视为良医,对之言听计从,没有丝毫违背。关于病人和医生的定位,在以下的闻法轨则中还将继续说到。如果不具备这一认识,那么,我们对再好的法也是没有感觉的。就像对健康者来说,再好的医生也是与己无关的。  这个偈颂为我们总结了闻法应有的心态和基本礼仪,建议大家经常诵念,端正闻法心态。这并非形式,而是重要的实修。我们能从佛法得到多少利益,正取决于对法的渴求程度。若对某部经论或某个法门极度向往,一旦有缘听闻,必定百般珍惜,决不错失良机。这种向往和我们从中得到的收获往往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培养对法的希求。这就需要认识到法对生命的意义所在,否则,这种希求可能是短暂的,不能成为求法的持久动力。由认识法的价值,逐渐激发对法的渴望,才能将听闻法义尽数纳入心田。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大地,将每滴雨水都化做滋生万物的养料。  ③ 闻法轨则  以下正式说明闻法轨则,包括应当断除的过失和正确观想的方法。做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完整接受所闻法义。  【除三种过】  若器口下覆,或器虽仰而内不洁,或内虽洁而下有罅,纵天降雨,必不能受。或虽受得,为染所污,不堪饮用。或虽不染,漏而弗住。  如是虽临法会,若不属耳而听,或虽属听而起邪执,或发起意乐有过,或虽无彼等诸(过)失,若于所闻文义而不坚记,以妄念等而失坏。如是闻法,不能得大利益,故当离此诸过。  为治彼三过故,经中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  又《菩萨地》云:“以欲知一切,及专注一境,属耳注意,如理思惟而听。”  什么才是正确的闻法心态?首先应当断除三种过失,这也是今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极具针对性。本论特点是不空谈理论,所说都是围绕修行展开,具体而又细致。因此,每句话都可比照自身修学现状,纠正在闻法态度上存在的偏差。倘能如此修学,相信大家的心行会有极大改变。  “若器口下覆,或器虽仰而内不洁,或内虽洁而下有罅,纵天降雨,必不能受。或虽受得,为染所污,不堪饮用。或虽不染,漏而弗住。”此处,以比喻说明三种错误的闻法态度。或者是像倒扣的器皿,底朝上而口向下,即使天降甘霖,也是无法承载,滴水不沾。或者是器口朝上但内有污垢,即使注入清水,也会被其染污,无法饮用。或者是器皿清洁但底部有漏,虽能盛水却无法保存。  “如是虽临法会,若不属耳而听,或虽属听而起邪执,或发起意乐有过,或虽无彼等诸失,若于所闻文义而不坚记,以妄念等而失坏。”如果带着这些过失参加法会,正如器皿有问题不能装水一样,在闻法时心不在焉,充耳不闻。或者虽专心听讲,却因发心和观念有误,带着错误标准妄加评判,结果错解法义,起邪知见。再或者,虽无上述过失,却对所闻法义不加思惟、忆念,过耳即忘,或被妄念干扰,使佛法不能在内心扎根。  这三种过失,乃对应前面所说的三类器皿而言。一为覆器之过,虽然看来也在闻法,却像关闭了接收通道,什么法也装不进去。二为垢器之过,若闻法时带有成见,听到的就是被自我观念处理过的,失去原味的“法”。知识分子学佛最易出现这类情况,学西方哲学者,一听唯识便大谈胡塞尔,一听中观又比附康德,诸如此类,牵强附会。国人早期学佛也喜用格义之法,以老庄哲学诠解佛理,使佛法纯度受到影响。因此,闻法时要以清净心接受法义,这样才能避免成见带来的过失。三为漏器之过,闻法后还要不断如理思惟,才能使法义落实于心行,而不是逐渐流失。  “如是闻法,不能得大利益,故当离此诸过。”如果按以上几种方式闻法,便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所以,我们应当远离这些过失,否则就会入宝山而空手归。  “为治彼三过故,经中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为了对治这三类过失,佛陀在说法时经常告诫弟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谛,为真实义。谛听,即以清净心仔细聆听,如实纳受释尊言教真义。这样,即可避免“不属耳而听”和“或虽属听而起邪执,或发起意乐有过”两种过失。“善思念之”,即认真思惟,可对治“不坚记”的过失。凡是我们用心想过的事,才会在内心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只是被动地听一听,很容易遗忘。所以,大家听课时要做笔记,课后还应不断思惟学习重点,使法义在心中扎根。这样才能以佛法对治内心的烦恼杂染,这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的头等大事!  “又《菩萨地》云:以欲知一切,及专注一境,属耳注意,如理思惟而听。”欲,为希求,指如实接受一切教法的愿望。注意,指心专注于一处。如理思惟,即佛法所说的正思惟,是正确地使用理性,也是引发智慧的根本。《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闻法时,应本着对佛法的渴求之心,集中全部注意力,专心聆听法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并对所闻法义如理思惟,反复忆念。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离三种过也是告诉我们:合格的法器应该是向上、清净而无漏的。向上,才能对法开放;清净,才能保持法味;无漏,才能纳法于心。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将纯正的佛法接纳到我们心相续中。  【依六种想】  六种想,是讨论闻法的动机和态度。我们已然选择了佛教信仰,可是否认真考虑过: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佛法对于我们的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假如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或是想得不透彻,学佛是不会有深度的。那么,学佛的正确动机和态度应该是什么呢?宗大师在这里为我们提出了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如《入行论》云:“虽遭寻常病,犹须依医言,况复贪等罪,百病恒逼逐。”以贪等惑恒时难疗,感生极苦之病,长夜痛恼,于彼应识。  噶当派格西迦马巴(此迦马巴与噶居派之噶马巴系两人)云:“无而谓有,固是颠倒。今有三毒重病,而且极其猛烈,曾无所知,岂不更为颠倒。”  其一,须将自己观想成病人。或许大家会觉得:我们都很健康,怎么会是病人呢?此处的病,指的是心理疾病。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痛苦不安,都是因为业病所致。所以,认识到烦恼是病,认识到无明是病,认识到自己是病者,认识到众生也是病者,是学佛的必要前提。如果自我感觉良好,不觉得有问题需要解决,那要学什么佛法?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就根据印度传统的治病常规设立四谛法门。四谛,分别为苦、集、灭、道。苦谛,代表生命的病状,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八苦。集谛,代表疾病产生的根源,了解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灭谛,代表痊愈后的健康状态,也就是涅槃解脱。道谛,代表治疗疾病的正确方案,如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佛就是从发现疾病到恢复健康的过程。  “如《入行论》云:虽遭寻常病,犹须依医言,况复贪等罪,百病恒逼逐。”《入行论》,即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是关于菩提心修行的重要论著。论云:人们感染寻常小病尚须遵照医嘱进行治疗,现在贪嗔烦恼已使我们百病缠身,苦不堪言,还不急着寻医问药吗?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以贪等惑恒时难疗,感生极苦之病,长夜痛恼,于彼应识。”恒时,长久。长夜,在觉悟之前,众生长处无明黑暗。贪嗔痴为生命根本烦恼,也是凡夫长期不得治愈的疑难杂症。人间所有痛苦,从身心热恼到轮回之苦,从世界战争到生态恶化,这一切皆由贪嗔痴引发,由心灵疾病所致。具备这样的认知,才会主动寻求治疗。  “噶当派格西迦马巴云:无而谓有,固是颠倒。今有三毒重病,而且极其猛烈,曾无所知,岂不更为颠倒。”噶当派格西迦马巴曾经说过:如果将子虚乌有者视为有,固然是一种颠倒。但我们现在身患极其严重的三毒重症,病入膏肓,却一无所知,岂不是更加颠倒?  无始以来,烦恼一直左右着我们,并造就现有的凡夫品质。没有学佛之前,因为缺乏智慧观照,贪心现前时,立刻被其左右,觉得所贪对象就应该属于自己。嗔恨现前时也是同样,似乎有无数确凿的嗔恨理由。他们不知这是被烦恼所转,还以为人生本来就是如此。身染重病而不自知,将延误治疗时机。心理疾病也是同样,若不及时治疗,结果是不断加重。所以我们要正视生命现状,尽早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病患,才能把握治疗时机,使生命出现转机。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吾人若患风胆等重病,势必寻求良医。既得良医,起大欢喜,随言而听,恭敬承事。于说法师亦当如是,访求得已,如教而行,恭敬承事。  其二,须将说法者视为拯救自己的良医。  “吾人若患风胆等重病,势必寻求良医。”若我们患有风寒或肝胆等方面的重病,必然四处寻觅良医。平日,我们总觉得疾病离自己很远,也不会关心谁是良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而对那些晚期癌症的病患来说,世间的名利地位都不如挽救自己生命的医生那么重要了。  “既得良医,起大欢喜,随言而听,恭敬承事。”有幸值遇良医,定会欢喜无量,依言行事。凡医生有所嘱咐,皆不折不扣地恭敬执行,决无违犯。  “于说法师亦当如是,访求得已,如教而行,恭敬承事。”对于说法师,我们也要像重病患者对待良医那样。有缘值遇善知识,即以恭敬心礼拜承事,更重要的是谨依师言,如说而行。  这种恭敬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而不是法师需要我们恭敬。就像病人恭敬医生那样,因为恭敬而配合治疗,加快康复。中国传统教育也非常重视“师道尊严”,自近代以来,这一传统已逐渐被忽略。作为师长,不注重自身德行;作为学生,不懂得尊师重教。大家都是从社会来到佛门接受教育,之前也难免受到这些不良影响,这就需要依佛法逐步调整。  ·于教法作药物想  犹如病者,于医师所配之药方,深生珍重。学者于说法师教授教诫,亦应认为重要,励力珍持,勿以妄念违背而失坏之。  其三,将佛法视为治病良药。  “犹如病者,于医师所配之药方,深生珍重。”疾病需要药物治疗,所以病人对医生所开的药方和药物自然会无比珍重,因为痊愈的希望就维系于此。以往的药物多是草药,须按药方一一配制,品种和分量都不能出错,否则就影响药效。但病人为了治病都会认真照办,决不会嫌配药麻烦而轻易放弃。  “学者于说法师教授教诫,亦应认为重要,励力珍持,勿以妄念违背而失坏之。”教诫,反复叮咛。学人对法师所说的教法和开示,也应像病患对药物那样引起重视,竭尽全力地受持,不因妄念、颠倒等不良习惯影响法的作用。  我们知道,药虽能治愈疾病,但要经过一定疗程才会见效。同时还要定时定量,按有关事项正确服用,并调整生活习惯以配合治疗。否则,虽然也在用药,是无法起到应有作用的。学法也是同样,如果不经过一个稳定持续的阶段,即使法门再好,也会因剂量不足而无法产生效果。  ·于修行作疗病想  亦如病者,自知不服医方,病不能瘳,即便饮用。于说法所示之教授,若不修行,终不能摧伏烦恼,故应殷重修持。  又如久病恶癞,断手残足,一二剂药诚无所益。吾人从无始来,长处惑业重病(惑染重病),于其教授略修一二次,不可遂以为满足。如《忏赞》云:“心于谛理恒愚痴,病根长夜相依附,譬彼恶癞断手足,仅服少药有何益。”  是故于己作病人想甚为紧要,此想若具,余善可生。倘唯形于言谈,不务真实修习教授之义而断除烦恼,亦仅获得听闻而已。  “如病不服药,病终不能愈。”此《三昧王经》之所言也。《三昧王经》又云:“我虽已说微妙法,汝闻若不正修习,如诸病者负药囊,自身疾病无能瘳。”  《入行论》云:“身当依教修,徒说有何益。如仅读药方,于病有济否?”  故应殷重起除病想。言殷重者,谓依上师教授诸取舍处而为受持,于作须知,于知须闻。闻已,应于要点努力奉行,故于所闻义随力修行最关紧要。若非然者,临命终时必多追悔。如俳优人,一向作他人像,与己何干。又如本欲食蔗糖,唯嚼其皮耳。  如《增上心经》(《略本》译为《身心教诫经》,《广本》作《劝发增上意乐经》)云:“我无修行今云何,临终而作婴儿(凡愚)忧,未获心要极苦恼,此是徒爱言说失。”又云:“如处观瞻俳优内,演述他人胜功德,自身修行既失坏,徒矜口利成此过。”又云:“甘蔗之皮无心要,所乐之味在其中。若人仅嚼蔗皮者,蔗糖美味无从获。是故徒说如蔗皮,能思法义如尝味。以是须断徒乐说,常不放逸思法义。”  其四,应将修行视为治疗疾病的途径。  “亦如病者,自知不服医方,病不能瘳,即便饮用。于说法所示之教授,若不修行,终不能摧伏烦恼,故应殷重修持。”瘳,病愈。病人都知道,如果不按医生所开的药方服药治疗,疾病是不可能痊愈的,所以才会老老实实地谨遵医嘱。同样,听法者若能认识到不按佛法行事便无法降伏烦恼,就会以殷重心自觉修行。这一认识非常重要。有些信众非常热衷于求法,知道哪里有讲经、有法会都会想方设法地赶去,但他们在乎的只是到场了没有,从来想不到法是要落实到心行的,是用来帮助我们解决生命问题的。那样,即使听闻再多的法,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又如久病恶癞,断手残足,一二剂药诚无所益。吾人从无始来,长处惑业重病,于其教授略修一二次,不可遂以为满足。”又如那些被癞病长久缠身的人,手脚都已残废,仅仅服用一两剂药,病情是不会得到什么改善的。我们无始以来处于惑业所致的身心重病中,对于佛法的教导,仅仅修习一两次,也是不能以此为足的。因为那还不会产生真正的力量,还需要不断加以巩固和强化。  “如《忏赞》云:心于谛理恒愚痴,病根长夜相依附,譬彼恶癞断手足,仅服少药有何益。”谛理,真实之理,即空性、真如、实相,亦为心的本质。《忏赞》说:众生长处无明状态,不了解心的本质,不了解诸法实相,烦恼病根生生相随。就如手足已断的重病患者,仅服少量药物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这一偈颂对以上所说法义作了进一步强调,说明修法需要多多益善,需要持之以恒,否则是无法治愈的。  “是故于己作病人想甚为紧要,此想若具,余善可生。倘唯形于言谈,不务真实修习教授之义而断除烦恼,亦仅获得听闻而已。”听闻,对佛法的了解仅止于表面。所以说,将自己视为病人的观想非常重要。若能经常生起这样的观想,我们自然会对佛法生起强烈的希求和依止,其他善法也将随之而生。如果仅仅将佛法作为谈资,作为学术,而不通过实际修行断除烦恼,只能获得一些关于佛法的知识而已。关于佛学研究,我觉得有三种境界。下等人研究佛学,是为了追名逐利,为了评职称、赚稿费,是为现前利益服务的。中等人研究佛学,是为了追求学术真实,多少也能澄清一些问题,有助于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上等人研究佛学,是为了证悟生命真相,为了利益广大众生。在今天这个末法时代,从事下等研究者最为普遍,中等已然不多,上等更是罕见。出家人中,也有一些是在走下等的路线。他们很少考虑,所学佛法和人生有何关系。尽管作了研究,出了著作,内心却没有真实受益,更谈不上自利利他了。  “如病不服药,病终不能愈。此《三昧王经》之所言也。”如果患有疾病而不肯服药治疗,疾病是不会得到缓解,更无法痊愈的。这是《三昧王经》所说。  “《三昧王经》又云:我虽已说微妙法,汝闻若不正修习,如诸病者负药囊,自身疾病无能瘳。”正修习,是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自身,包括身口意三业。接着,《三昧王经》又引佛陀所言告诉我们:我(佛陀自称)虽然已阐明疗病良方,但如果你们听闻之后不能如法修习,就像患者身背药袋而不服用,是无法治愈身心疾病的。  “《入行论》云:身当依教修,徒说有何益。如仅读药方,于病有济否?”《入行论·守护正知品》说:学佛应当身体力行,仅仅说些空话是没有用处的。这就像拿到药方后,只是读一读,对治疗疾病会有帮助吗?  “故应殷重起除病想。言殷重者,谓依上师教授诸取舍处而为受持。于作须知,于知须闻。”所以,我们当以殷切之心,期望断除生死大病。所谓殷切,就是依上师教导,何者应做,何不应做,对这些取舍完全遵从。对于应该做的,必须明确了知;对于应该知道的,必须专心听闻。  “闻已,应于要点努力奉行,故于所闻义随力修行最关紧要。”听闻之后,应当抓住用心要领,努力实修。所以说,将所闻法义落实到心行上,学了多少,就实践多少,运用多少,这才是修行最重要的。  “若非然者,临命终时必多追悔。”如果不是真正将法义落实于心行,以此断除惑业烦恼,当死亡即将来临时,一定会心慌意乱,追悔莫及。一方面,是因为不知去向何方而惶恐;一方面,是对所闻法义不会运用而慌乱。  “如俳优人,一向作他人像,与己何干。”俳优,演员、艺人。就像演戏的人,虽然在舞台上扮演很多人物,自身人格却不曾因此改变。不少人学佛之后,很善于扮演佛教徒。这固然没什么不对,但如果把功夫都用在表面,就本末倒置了。因为学佛的关键不仅在于改变形象,更在于生命品质的提升,这不是增加一点佛教包装就能解决的。  “又如本欲食蔗糖,唯嚼其皮耳。”又像吃甘蔗,本想尝尝甜美的蔗糖,却只嚼到了无味的皮。闻法也是同样,闻而不思,说而不行,就不能感受到法味的甘醇。  “如《增上心经》云:我无修行今云何,临终而作婴儿忧,未获心要极苦恼,此是徒爱言说失。”《增上心经》说:如果没有实际的修行功夫,临命终时必定忧悲苦恼。因为不得佛法心要,不能把握未来去向,这正是喜空谈而不实修带来的悲惨结局。此处所指心要,即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我们因为不了解心的本质,就无法看破生死幻象。否则的话,我们就会知道,死亡也是一种妄想,是一种心理状态。一个训练有素的修行者,是能够在禅修中体认死亡的心理过程的。具备这个经验,临终就能从容面对,笑看生死了。  “又云:如处观瞻俳优内,演述他人胜功德,自身修行既失坏,徒矜口利成此过。”矜,自夸。口利,言语敏捷。《增上心经》又举演戏和看戏者作喻,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演员虽在表演他人的丰功伟绩,却不代表演员自身有如此德行;其二,观众虽然在场,但只是旁观而已,并未加入演出。这两个比喻都是说明,自身没有修行,仅能夸夸其谈,也存在同样的过失。即使说得再生动,也不过是形似而已,也不过是一个修学路上的旁观者。  “又云:甘蔗之皮无心要,所乐之味在其中。若人仅嚼蔗皮者,蔗糖美味无从获。是故徒说如蔗皮,能思法义如尝味。以是须断徒乐说,常不放逸思法义。”《增上心经》又以偈颂方式,对先前所举吃甘蔗之喻作进一步阐述:蔗皮是没有甜味的,我们所喜爱的美味是包裹于蔗皮中。如果仅仅嚼食蔗皮,就无法品尝到甘甜的蔗糖。所以,仅仅将佛法当做玄谈素材,就像嚼食蔗皮一样徒劳无益。只有进一步思惟法义,才能品尝佛法甘露的真味。因此,我们必须断除热衷玄谈的不良习惯,精进不懈地禅修佛法心要。  《道次第》非常重视观察修,从念死无常、念恶道苦到发菩提心,都是通过观察修来完成。观察修,即八正道的正思惟。过去,我们也知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也知道如理思惟的重要,但这种思惟往往停留于理论层面,未能和心行密切挂钩。而《道次第》是依“思惟”建立观察修。在思惟法义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在运用正确观念的过程中,完成心态的调整。  ·于如来作正士想  随念说法者如薄伽梵,生起敬重。  其五,观说法师如佛菩萨。  “随念说法者如薄伽梵,生起敬重。”薄伽梵,为佛陀十大名号之一,意为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我们时时都要观想并忆念说法者与诸佛无二无别,从而生起敬重之心。其中,又包含两个层面的观修。  一则,依如来作正士想。学佛就是以佛陀为榜样,学佛所言,行佛所行。《普贤行愿品》的第八大愿为“常随佛学”,就是要求我们向十方诸佛菩萨学习,学习他们的行持,学习他们的品德。藏传佛教的本尊修法,也是以某位佛菩萨作为修学临摹对象,通过对他们因地修行和品质特征的了解,在不断模拟中逐渐向榜样靠拢,最终合二为一。  二则,将说法师观想为佛陀。这种视师如佛的观修,对我们的修行十分重要。我们对法的接受程度,往往取决于对说法师的接受程度。如果对说法师十分信赖,对他所说的法也会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因此,视师如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搞个人崇拜,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闻法、学法、修法。当然,这种观修是有前提的,需要确定我们所依止的确为具德善知识,相关内容在“依止善知识”的部分会详细解说。  ·于正法起久住想  依于听闻如斯法已,作是思念:云何能使如来教法久住于世?  其六,对正法起长久住世之想。  “依于听闻如斯法已,作是思念:云何能使如来教法久住于世?”当我们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之后,还要思惟:怎样才能使如来教法长久住世,泽被众生?这就需要发愿,需要护持。所以,普贤十大愿王中有“请转法轮”和“请佛住世”两大愿力,这也是我们作为佛子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如来的清净正法代代相传,才能使我们生生不离三宝,才能使众生尽未来际获得利益。这一观想既是自利,更包含利他的菩提心。  复次,无论说法听法,若将身心置于余处,不与法合,则任说者随说何种,皆无有益,必须为自身心抉择而听。譬如欲知自面有无垢秽,照镜知已,而除其垢。自行之过恶,于法镜中毕现,心生热恼。除过修德,须随法行。  《本生经》云:“我之恶行垢,法镜能照澈,于意生热恼,我当趋于法。”  总之,我为一切有情事故,求得作佛。欲得佛果,当修其因。故须听闻正法,忆念思惟,发菩提心。既知听闻胜利,须起勇猛,断覆器等过而为听闻。  这一段,是关于闻法轨则的总结。  “复次,无论说法听法,若将身心置于余处,不与法合,则任说者随说何种,皆无有益。”说法听法,邢肃芝译本为“若听法者于说法时心不专一“。如果闻法者在有人说法时心不在焉,内心与法并不相应,不管所说是多么高深的经典,都不能从中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我在这里给你们说法,同时也在给自己说法。这次讲《道次第》,可以说收获最大的是我自己。正因为有教学的因缘,才使我对这部论典有了更深的体会,在知见和修行上都获益匪浅。希望大家也能通过对本论的学习,为未来修学奠定扎实基础。  “必须为自身心抉择而听。”这句话非常重要。所有的法,都是在帮助我们了悟人生真相,解除无明烦恼,建立正面心行。因为我们是无明的患者,生死大病的患者,而法正是对治执著烦恼的良药。所以,我们必须为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而闻法。  “譬如欲知自面有无垢秽,照镜知已,而除其垢。自行之过恶,于法镜中毕现,心生热恼。除过修德,须随法行。”就像人们想要知道脸上是否有污垢,必须对照镜子才能看清,才能擦拭干净。同样,我们心行上的过失,在佛法这面明镜中将纤毫毕现。因此,去除过失、培植德行皆须依法而行。一个不曾学过佛法的人,不会了解心是怎么回事。妄想生起时,就随着妄想跑了;情绪变化时,就落入情绪陷阱了,根本没有反观自照的能力。“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心行的污垢,唯有佛法才能照见。我们不仅要观照内在烦恼,更要以法为鉴,依法积集德行,增长慈悲。  “《本生经》云:我之恶行垢,法镜能照澈,于意生热恼,我当趋于法。”热恼,被烦恼折磨而躁动不安,心慌意乱。《本生经》记载,佛陀在因地曾教化一位恶人。此人被感化后说了这个偈子:我身上这些丑陋、不善的行为,佛法可以清楚地一一照见。长久以来,这些恶行使我不得自在,所以我今后要依法修行,断恶行善。  “总之,我为一切有情事故,求得作佛。”在此,宗大师对闻法轨则作了总结。我们要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学修佛法,发心成佛。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为了自己成佛才去度众生,相反,成佛是为了更好地救度众生。如果度众生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成佛,那这种发心难免带着我执,这样的发心是不够纯净的。所以正确的想法是:若不成佛,度众生的能力也不圆满,故应速速成佛,广度群迷,所谓“为利有情愿成佛”。就像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那样,心中唯有众生,丝毫没有自己。  “欲得佛果,当修其因。故须听闻正法,忆念思惟,发菩提心。既知听闻胜利,须起勇猛,断覆器等过而为听闻。”我们如果想成就无上佛果,必须培植成佛之因,那就是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及发菩提心等。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听闻的殊胜、法的殊胜,就应以勇猛心听法,并在闻法过程中断除覆器、垢器、漏器三过,以正确的心态和方式听闻正法。  “闻法轨则”这部分指出的弊病,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些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同样存在。我执力量很强,唯识宗称之为遍计所执,即普遍的计度和分别。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心的参与,在看待每件事物时,都会将各自的观念投射上去。即使因为相似的教育和文化背景而形成某些一致的观念,也会因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使投射于事物上的认识发生变化。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情绪投射于事物的影像,是由心加工过的产品,并非事物本身,更非事物真相。同样,如果我们不以清净心闻法,那么所见所闻也会被我执所改造。这是现代人学佛的通病,必须加以重视。  在断除闻法过失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六种观想引发对法的重视。世人所关心的,无非是赚钱、工作、家庭,这是由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所决定。对他们来说,这些就是人生的现实,也是人生的全部。他们就在这样的需求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忙着。其实,这些只是生命的低级需求。如果仅仅满足于此,就会导致生命的低级重复。因为对内心缺乏深层关注,对生命现状缺乏正确了解,所以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在生命洪流中的处境。凡夫的确是目光短浅,一点点快乐和利益就会将我们蒙蔽,使我们无视生命的危脆,无视人世的无常,无视恶道的痛苦结果。但无视不能解决问题,事实上,它只会使生命遭遇更大的问题,使我们在面临危机时更加手足无措。因此,我们要正视生命的真实处境,寻找解决之道。  六种想中,病者想尤为重要。我们所有的痛苦,皆为惑业和贪嗔痴所引发,这是人生以及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以往,我们总觉得世界的问题来自外部,以为改变环境就能建设理想社会,过上幸福生活。事实证明,这些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有了越来越好的住房,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但依然缺乏幸福感。因为问题的病灶不在别处,而是生命内在的贪嗔痴,这才是制造不稳定的根源。如果病灶不除,一切外部努力只能起到暂时效果,随时都有发作的可能。  对于六种想,我们不仅要具备认知,更要通过观修不断强化,从而对治懈怠和习惯性麻木——这是人们很容易出现的心理状态。人生无常,麻木往往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使我们对痛苦的感受不是那么尖锐,不是那么直接。但对修行来说,麻木却会使心失去洞察力,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方向。不少人刚出家时发心很好,但时间一长,就逐渐将之当做一种生活状态,似乎出家只是换个地方过日子,不再把解脱生死、追求真理作为人生目标。更有甚者,还将追名逐利摆在首位。因此,我们要时常思惟六种想,以此保持对修行的迫切感。  2.说法轨则  接着,阐明说法者应当遵循的轨则。这一条似乎暂时和大家关系不大,但我们要知道,学佛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说法能力,为将来弘法利生奠定基础。那么,作为说法者应具备怎样的心态?怎样为众说法?  ① 思惟说法之胜利  《俱舍》云:“无染行法施,如经而宣说。”彼自释云:“是故若诸邪妄说法,及染污心希求利养、恭敬、名闻而宣说者,彼等皆坏其大福利,故说法者发心清净最为重要。”  昔恭巴云:“余未尝有一次不先修无常而后说法。”若不顾视利养等而行法施,当生两聚二十种胜利,如《劝发增上意乐经》广说。  《具威猛经》云:“一俗人以无量布施,若说一四句偈,其功德尤为殊胜。”(勇译脱此经,为一居士所问而说,昂旺朗吉堪布注)  首先,建立说法的正确动机,思惟说法的殊胜利益。  《道次第》中,每介绍一项内容,皆以阐明修法利益为开端,这也是本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如三士道就是建立在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之上,其他修法也莫不如是,这是宗大师根据众生特点而施设的方便。事实上,这正是佛陀说法的传统。在《金刚经》、《普贤行愿品》等众多经典中,佛陀常以校量功德的方式介绍修行利益。之所以这样,并不是佛陀要为自己做广告,而是不忍众生入宝山而空手归,是为了引起我们对法的珍视。  “《俱舍》云:无染行法施,如经而宣说。”《俱舍论》为世亲菩萨所造,在佛教史地位极尊,世称“聪明论”。《俱舍论》虽为部派佛教的论典,但汉传和藏传佛教都很重视,并被格鲁派列为必学的五部大论之一。无染,不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所染。法施,即以自己所闻、所知、所证佛法为人宣说,为三种布施之一。《俱舍论》说:应以清净无染之心为众说法,按照经文义理如实宣说。这是说法者应有的心态和认知。  “彼自释云:是故若诸邪妄说法,及染污心希求利养、恭敬、名闻而宣说者,彼等皆坏其大福利。”彼,即《俱舍论》,这是对之前颂文的进一步阐发。邪妄说法,即以错误知见妄谈佛法,如断见或常见等。染污心,即说法者动机不纯,为世间名利而说。《俱舍论》又继续引申道:所以,如果以各种错误知见对佛法妄加宣说,或为博取世间名利而演说佛法,这些都会破坏说法所能获得的极大福德和利益。  “故说法者发心清净最为重要。”所以对说法者而言,发心清净是至关重要的。此处所说的清净包括两个内涵,一是如实弘扬如来正法,二是发心利他而无私心杂念。  “昔恭巴云:余未尝有一次不先修无常而后说法。”昔恭巴,是噶当派的格西。他说:我从未有一次不是先修无常观然后再开始说法的。所以修无常观,一方面,唯有观无常才知佛法对于众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随升座说法而来的,就是名闻利养和恭敬赞叹。观无常,可知一切如梦幻泡影,以免心生贪著。  “若不顾视利养等而行法施,当生两聚二十种胜利,如《劝发增上意乐经》广说。”两聚,双倍,或谓两类。如果说法时远离名闻和利养,以清净心为大众演说佛法妙谛,可以生起双倍的二十种功德,这是《劝发增上意乐经》所说的。  《劝发增上意乐经》,即汉译《大宝积经》中的《发胜志乐会》,汉译经文为:“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正念成就,智慧具足,有坚持力,住清净行,生觉悟心,得出世智,不为众魔之所得便,少于贪欲,无有嗔恚,亦不愚痴,诸佛世尊之所忆念,非人守护,无量诸天加其威德,眷属亲友无能沮坏,有所言说人必信受,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得无所畏,多诸快乐,为诸智人之所称叹,善能说法众人敬仰。”关于说法的殊胜利益,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作了详细介绍:  (一)成就正念:于文句意义能不忘失。  (二)成就胜慧:即修所成慧,为修行所得的定解慧。  (三)成就觉慧:即思所成慧,由思惟而成就的定解慧。  (四)成就坚固:成就胜解,正见不乱。  (五)成就智慧:具足资粮道、加行道的智慧。  (六)随顺证达出世间慧:证得见道、修道位的智慧,即根本智。  (七)贪欲微劣:贪心逐步减少。  (八)嗔恚微劣:嗔心逐步减少。  (九)愚痴微劣:愚痴逐步减少,即渐能调伏三毒烦恼。  (十)魔罗于彼不能得便:天魔等不能随意侵犯其人。  (十一)诸佛世尊而为护念:演说正法,续佛慧命,故能得到诸佛世尊的忆念和加持。  (十二)诸非人等为之守护:诸非人等不但不加扰乱,更为之护法。  (十三)诸天助成威德:诸天相助,诸佛忆念,正士助伴。  (十四)怨敌不能得害:冤家仇敌得不到加害的机会。  (十五)诸亲爱永不乖离:亲人眷属不会背叛远离。  (十六)言教威重:戒德庄严,威望服众。  (十七)其人当得无怖畏:其心正直,诸佛护佑,无可畏惧。  (十八)得多喜悦:恒怀喜悦。  (十九)智者称赞:为一切有智者称扬赞叹。  (二十)所行法施,是所堪念:以法布施,而为众人所敬仰。  如果以清净心说法,当下就能双倍成就这二十种利益。  “《具威猛经》云:一俗人以无量布施,若说一四句偈,其功德尤为殊胜。”《具威猛经》说:世俗人即使以无量金钱布施,也远远比不上说法者宣说一段四句偈所得到的功德。类似的功德校量,在《金刚经》和《普贤行愿品》中比比皆是。因为财施所感得的福报是暂时的,唯有法施才能尽未来际地改变我们的生命。  ② 于大师及法生起承事  佛中转法轮,在灵鹫峰说《般若》了义经时,自敷法座。可见,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故当念法与大师之功德及恩惠,生起恭敬。  其二,对佛及法生起恭敬和承事供养之心。佛经中,大师专指佛陀。  “佛中转法轮,在灵鹫峰说《般若》了义经时,自敷法座。”转法轮,即说法。灵鹫峰,音译耆阇崛,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因山形似鹫头而名。佛陀四十九年说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又称三转法轮。一般认为,初转法轮演说《阿含经》,中转法轮阐述《般若经》,三转法轮开讲如来藏系列的经典。《般若经》是佛教的重要典籍,汉传佛教将其判为通教,即是大乘佛法修学的共通基础,通前通后,通化三机,而华严见、如来藏见皆建立于般若的基础上。若无般若见为基础,学如来藏易落于常见,学《华严》也不易理解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而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更将其视为最高、最了义的经典。佛陀宣讲《般若经》时,亲自敷设法座以示尊重,  “可见,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可见,法也是诸佛世尊恭敬的福田。不仅听闻者应当恭敬法,说法者同样应当恭敬法。《普贤行愿品》云:“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因为诸佛也是依法成就,所以他们也同样尊重于法。《心经》亦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慧契入空性而成佛。此外,经典中也以般若为诸佛之母。是以,佛陀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敬法的榜样。在敬法方面,藏传佛教做得较好,每拿起一本法宝,皆顶戴受持,以示尊重。而汉传佛教或许是受禅宗影响,对形式很不在意。事实上,初期修行须从著相入手,若对佛和法缺乏恭敬,开始就以为佛、法了不可得,往往令学人无所适从。如果佛和法不能在我们心中占据主导地位,贪嗔痴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故当念法与大师之功德及恩惠,生起恭敬。”所以,要时常忆念佛法和佛陀的无量功德,忆念他们对众生的恩惠。在不断忆念的过程中,使佛和法在内心的份量不断增加,从而生起真实无伪的恭敬之心。  对佛和法的重视,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宗大师在讲到“皈依三宝”这一部分时,会进一步开显这一修行的原理和意义。  ③ 以何意乐及加行而说  这一部分,阐明说法者应具何种心态及以何种方式说法。其中分为两项,一是说法的心态,即意乐;二是说法前的准备,即加行。  【说法之意乐】  如《海慧请问经》中说:“住五种想,谓自作医师,法如药物,视听者如病人,视如来是正士,愿法久住。”此五想之外,并于眷属修慈心。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扬己之长、彰他之短、于法生吝、希求衣食财物等过。当作是思惟: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  所谓意乐,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态。作为说法者,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为大众说法呢?佛教非常重视发心,做任何事,都要考量心态是否端正,是否如法。更何况,说法是续佛慧命、化世导俗的大事,如果心态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自身修行,更有可能误导众多的闻法者,是需要特别慎重的。  “如《海慧请问经》中说:‘住五种想,谓自作医师,法如药物,视听者如病人,视如来是正士,愿法久住。’此五想之外,并于眷属修慈心。”《海慧请问经》说,说法者应当具备五种观想。其一,将自己当做医生,具备救死扶伤的责任心,观一切如母有情在轮回受难,从而生起拯救之心。其二,将法视为药物,根据不同众生的情况,对症下药,应机设教。其三,将一切众生视为病人,油然而生悲悯,即使对方刚强难调,也以平等心待之。其四,将如来视为尽未来际的学习楷模,以他们的言行作为榜样。其五,发愿令正法久住。除了这五种观想之外,还对于眷属道友修习慈心。  以下,论中又列举了说法者容易出现的一些习气。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首先,必须断除唯恐他人胜过自己的嫉妒之心。也就是说,当其他法师说法胜过自己时,并非出于对法义的抉择,而是出于嫉妒心诋毁别人。或许有人会问:不是要弟子们“视师如佛”吗?难道他们还会有这些习气吗?须知,“视师如佛”并不意味着师长已达到佛的境界。事实上,他们虽然有了一定证量,但仍可能是凡夫,仍会有凡夫心的表现。密勒日巴生前,就遭到一位著名法师的嫉妒;菩提达摩当年来到中国,也有人出于嫉妒而投毒;慧能大师所以要躲入猎队,一是为长养圣胎,二是恐人出于嫉妒而争抢衣钵。所以,如果我们有因缘成为法师,一定要避免嫉妒,以免损人害己。其实,这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对治的问题,因为嫉妒和嗔恨一样,是极具杀伤力的不良心态。  “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说法日久,难免因重复而感到疲劳或厌倦,从而产生懈怠情绪。面对大众的请法,推诿不前。这其实是一种缺乏悲心的表现,果能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把众生视为病人,把自己视为医生,就会对说法生起责任感,而不是轻易推卸了。  “扬己之长,彰他之短。”说法时,绝对要避免宣扬自己的长处,揭露他人的短处。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这些长处和短处确实存在,即使这样,也不能自赞毁他。只有僧众之间互相赞叹,才有利于正法住世,所谓“僧赞僧,佛法兴”。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为了名闻利养而自赞毁他,这更是要严禁的。在菩萨戒中,这也是属于犯戒的。  “于法生吝,希求衣食财物等过。”吝,吝啬。此外,不愿将自己理解的法义告诉别人,或是为了衣食财物、名闻利养而说法,都是应当断除的过失。就像世间的人,常常对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很保守,唯恐别人学去后就不是“独此一家”了,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来说法,实在是极大的颠倒。  “当作是思惟: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作为说法者,应当这样思惟:我是以清净心为自己和众生共成无上佛道而说法,以此获得的福德、智慧、正见、安乐,就是我最好的报酬。除此而外,不再希求任何外在利益。  以上这些过失,不仅是说法者需要避免的,也是同学们在学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如果我们始终本着正确心态闻法学修,未来说法时,也会以清净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说。反之,如果学习时就动机不纯,想着当法师感觉不错,有人供养,有人顶礼,可以轻轻松松地名利双收。那么,这一串习势必会带到将来。一旦有机会升座说法,就会把注意力投向名闻利养。  【说法之加行】  须澡浴清净,著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  坐已,诵降魔咒。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此《海慧问经》中所说。  既诵咒已,舒颜悦色,具足定义、支分、譬喻、理由、教证而为宣说。  加行,就是说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自身威仪、说法场地等。  “须澡浴清净,著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鲜洁衣,并不在于衣服本身是否华贵,而是指如法得来。为表示对法的尊重,说法者应沐浴清洁,衣着整齐,仪容庄严。然后,在清净如法的处所安置法座。这些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帮助我们获得清净心的增上缘,否则心很容易放逸。比如我们听法的般若堂,坐进来很容易安心,可见,闻法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  “坐已,诵降魔咒。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此《海慧问经》中所说。”由旬,印度计算里程的数量词,具体长度诸说不一,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等。说法时,可能会出现妖魔鬼怪等障缘,所以在法座上坐下后,应诵念排除障缘的降魔咒(或《心经》、《大悲咒》、《楞严咒》等),使法会所在地的方圆百由旬内没有魔众入侵。即使偶尔有魔窜入,也无法进行阻挠。这是《海慧问经》所说的。  “既诵咒已,舒颜悦色,具足定义、支分、譬喻、理由、教证而为宣说。”诵咒结束,应和颜悦色,以欢喜心开始说法,不仅对名相作准确定义,对细节作清晰阐述,还借助比喻、引经据典,依圣言量直示修学之道。  以上,主要介绍了作为说法者应有的正确心态,以及说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④ 观机而说  如《戒经》云:“不请不当说。”谓不启请,不应宣说也。虽然启请,亦当观其根器。若知是器,虽未劝请,亦可为说。此《三昧王经》所言也。  诸余威仪,如律广明。  说法,不是为了发表个人的想法和心得,更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了续佛慧命,度化群迷。所以,必须观察闻法者的需要,应机设教。正如医生看病,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而不是像现在的有些医生那样,为了推销药品而乱开药方。  “如《戒经》云:‘不请不当说。’谓不启请,不应宣说也。”正如《戒经》所说:不该为没有祈请的人说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不曾祈请,就不应为其宣说正法。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吝法,而是为了体现对法的尊重。凡夫往往不能认识法的真正价值,这就需要通过某些方式来提醒。否则,即使听得再多也不会在意,反而容易增长慢心。因此,佛陀当年悟道之后,也是经过大梵天王的祈请,才开始初转法轮。  “虽然启请,亦当观其根器。若知是器,虽未劝请,亦可为说。此《三昧王经》所言也。”虽然原则上应该在祈请后说法,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观察对方根器而说。如果发现他是法器,即使不曾劝请,也可为之说法。这是《三昧王经》所说的。  “诸余威仪,如律广明。”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行仪。在《戒经》的“百众学”中,对说法威仪有详细规定,如“人持杖不得为说法”,“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等等。所以有这些规定,一是为了重法,二是为了让对方对法生起恭敬心,否则多说无益。  由此,我们也可看到佛法的圆融。为使大众敬法,故须祈请而说;为使某些众生善根早日成熟,又可不请自说。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众生从闻法中得益。我们今天弘法同样要本着这一原则,在契合佛法真理的前提下,以当代人最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诠释和弘扬。  3.完结时共作轨则  于说听之诸善根,当发普贤行等净愿印定之。能如是作,则每说听一次,决定能生经中所说之诸胜利。且依此说听要规,先时所集轻人贱法一切罪障,悉得消灭,亦能遮止新造诸恶。  昔诸善士皆注重此事,而本论前代传承诸师尤加虔诚。倘于此节未获定见,心未转动,则任广说何种深法,如致本尊变魔,即彼妙法亦成烦恼助伴,事例实亦多矣,可谓从初一错至十五。  诸具慧者,于此说听规律,勉励以学,当知此于诸教授中最为殊胜前导。  完结时共作轨则,即每次讲经结束后,说法者和闻法者都应该做的事。前面说过,说法或闻法时,应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演说,而听闻。结束时,则应将说法或闻法的功德指向一个特定目标。如果说发心代表着我们做每件事的出发点,那么,回向就是此事圆满后所做的确认。就像我们在电脑内输入文字,最后保存时需要确定一个文件名。生命有无数指向,每一个念头、妄想、烦恼都代表着某种指向。如果没有明确回向,我们培植的福德就可能随业流转,成为轮回六道的福报,而非解脱资粮。  “于说听之诸善根,当发普贤行等净愿印定之。”善根,即由说法或闻法在内心播下的善法种子。印定,如盖章确定,即确认功德指向。对于说法或闻法的功德,我们都应按普贤十大愿王中“普皆回向”的修习方法,将其指向最高目标,并通过观想使之增长广大,乃至无量无边。  “能如是作,则每说听一次,决定能生经中所说之诸胜利。”如果能按论中所言,如法地讲说、听闻、回向,那么每讲说或听闻一次,必能获得经中所说的种种殊胜利益。正如前文所说,说法者可获“两聚二十种胜利”,闻法者可对治烦恼、开启智慧。  “且依此说听要规,先时所集轻人贱法一切罪障,悉得消灭,亦能遮止新造诸恶。”如果按照本论的说听轨则行事,那么,此前所造下的轻视他人、轻贱佛法等种种罪业将一并消除,同时还能遮止未来可能造作的恶业。我们通过对本论“说听轨则”的学习,已懂得该如何恭敬佛法、恭敬法师,自然不会造下轻人慢法之业。  “昔诸善士皆注重此事,而本论前代传承诸师尤加虔诚。”过去的祖师大德都很重视说听的相关轨则,尤其是本论所尊奉的历代传承祖师,对说听轨则更是特别注重,虔诚有加。藏传许多大德在讲经时,往往先说离三种过、作六种想,并重视说法仪轨,讲经前须诵念经咒,讲经后则集体回向,这都能帮助学人形成敬法的习惯。当然,汉地的传统讲经法会同样很重视这些仪轨。  “倘于此节未获定见,心未转动。”如果对听说轨则尚未获得深信不疑的定解,或是说者不能按正确的意乐和加行而说,或是听众不注重闻法心态的调整,或是对回向不重视。总之,心行仍按以往串习延续,对法和说法者缺乏应有的敬重,结果会怎样呢?  “则任广说何种深法,如致本尊变魔,即彼妙法亦成烦恼助伴,事例实亦多矣,可谓从初一错至十五。”那么,再殊胜微妙的法,说法者阐述得再深广,也会充耳不闻,甚至加上自己的邪执邪见,有如“本尊变魔”,这方面事例很多。如果说听动机不纯,即使学得再多,也会一错到底,不得受用。修习本尊法,本是要获其加持,结果却因方法不当而招致魔的扰害。学佛本是为了开智慧、断烦恼,如今却当做吹牛玄谈的素材,当做追名逐利的工具,这样的法,非但不能成为断除烦恼的利器,反而会转化为恶业的增上缘。  “诸具慧者,于此说听规律,勉励以学,当知此于诸教授中最为殊胜前导。”前导,预先准备。凡是具有智慧和抉择能力的学人,对于本论阐明的说听轨则,应当尽心学习,认真对待。须知,说听轨则是一切修法最殊胜的前行。如果这一基础未能打好,将对以下的修学构成障碍。  序论部分至此结束,内容主要为本论的传承、本论的殊胜、说听轨则等。其中,说听轨则不仅适用于对《道次第》的学习,也适用于一切法门的听闻、讲说和修学。以往,佛法传播主要靠师徒间口耳相传,因此,说者和听者是否如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说者不能如法地说,听者不能如法地听,那么所传内容很快会面目全非,乃至湮没无闻。所以,说听轨则是否如法,从个人而言,关系到对法的继承和学修;从整体而言,关系到正法能否久住于世。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