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表面处理工艺有几种都证明了人类喜欢节奏、秩序和事物的复杂性。"

  本文是对楼主另外一个帖子的升级版。    原来的帖子发表在国际观察,最初是即兴所写,没有一个初始的大纲,想到哪里就写到  哪里,不少回复夹杂在楼主的发言中,相对比较零碎。很多网友的回复给了楼主不少启发  ,因此干脆抽点时间整理归纳一下。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经济论坛天天讲崩溃,国际观察日日说崛起。把升级帖子发表在经  济论坛,两种极端对立的思维,两群迥异的网友,希望能碰撞出启迪的火花。  本文的若干观点其实在读博的时候就已经隐隐约约萌发,写过一些小文章,和若干同  学有过争辩和交流,工作后,和海内外同事同学商讨过此类问题,不少人在自己领域都感觉到  了相似的问题,曾经和不少网友一样怀疑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隐藏了若干高端  科技,但08年危机后,已经快6年了,美国政府宁可改变统计方式来降低失业率数字,也没有推出革命性的创新,所以所谓的黑科技存在概率很小。  促使我写下此篇文章的直接因素有如下几点  1 最近偶尔看到了复旦大学韦森教授的长篇论文:从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看目前的  世界经济衰退。我对经济学不是很熟悉,但此篇文章给我一种完全不同与理工科的的体验  , 里面介绍了对2008年来世界经济衰退的一种新解释,不是一般大众所熟悉的凯恩斯的有  效需求不足,而是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浪潮衰竭。  2 天涯论坛上一篇帖子拓展了我的视野。  3 物理学家史蒂芬?韦伯在2002出版的《地外文明在哪儿?》,文中很多观点对我有启  发。  4 最近Nature这样的科技期刊和诸如Economist这样有影响的人文出版物,都开始探讨  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尽管不少杂志是持反对态度,但在以前是不敢想象讨论此类问  题的)。  另外,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有类似观点,比如,  Robert Gordon认为过去250年的技术创新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篇章,不可能  再涌现:  http://www.voxeu.org/article/us-economic-growth-over  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最近也有如下发言:  -------------  但是很遗憾的一点是,具有未来色彩的技术绝大部分都集中在IT领域。正如有人所说,  目前我们很可能处在一种技术进步的假象中,IT技术的飞速发展掩盖了其他领域技术进步  的缓慢。  
  ----------------  作为一个在理工科领域专研了快20年的人员,首先表明个人对技术的看法: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绝对不是单单取决于技术一个因素,但技术水平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并且技术和  经济相互耦合,相互影响。  当技术趋于停滞时,人类发展的空间也逐步限定,闪腾折挪的余地越来越小,经济危机  的严重程度也逐渐加深,直至人类摒弃技术大进步时培养出来的观念和制度,社会才最终  平衡下来。  经济学现在是显学,经济论坛的人喜欢谈论负债率,利率,汇率,金融模型等术语,喜  欢在文中大段引用经济学大师的话语。 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经济学可以说是出于原  始状态,当时几乎没人认为经济学有多大用处。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人类社会开始  走出几千年的准停滞状态,经济学的作用才逐渐被人认识。  但问题也随着来了,经济学容易入门,所以大部分的文科人员都能说上几句。在理工科  越来越难以精通的背景下,很多学者和新闻记者缺乏必要的科技素养,习惯了卖弄经济术  语来忽悠大众,忽略了08年经济危机的背后本质。即使在经济论坛,也只有“三高的浪人”等少数网友注意到了西方技术创新的问题。  转载一段话:  --------------------------------------  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技术革命之间发生了世  界性的经济危机,分别是1857年和1929年—193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  1857年的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危机。仅1857年一年,  美  国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这使英国的投资者惨遭损失。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生产和贸  易  下降幅度巨大,延续时间久,使资本主义几十年的发展成就付之东流。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都出现在前一次重大革命性技术结束之后和下一  次  重大革命性技术出现之前(见表1)。这里讲的重大革命性技术,广义来说它也是一种技术  进步,但为了区别于普通的、行业内的技术改进,本文将重大革命性技术定义为其广泛应  用能够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出现技术创新和应用性发明创造、并能够  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技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0dt5f.html  ---------------------
楼主发言:188次 发图: | 更多
  讲的很好。  不过这两年还是有些新科技的,比如页岩的开发,否则石油现在绝不会这么便宜。如果石油大涨,世界早就又经济危机了。
  在全面展开论述之前,首先区分两个概念: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改进)  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进步是指沿着一条技术道路对现有技术进行深入挖掘,或者是引入外部其他技术来进行外延扩展和改进。  比如手机,从黑白屏到蓝屏,到彩屏,到触摸屏,信息沟通越来越方便,就是一系列典型的技术改进。  电脑技术的更新换代,从单核到双核,从640K内存到4G内存,  软件版本的升级,window95,windows 98,xp,win7,  神舟一号,神舟二号,。。。。  发动机材料的改进,  铁路提速  等等,都是属于技术改进范畴。  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不同,意味着一种划时代的新技术的发明,及其所导致的“根本性创新”的出现。  所谓根本性创新,是指那种能够导致投资高潮、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的技术创新。  历史上,当算盘技术系统的发展走到了尽头时,人们便发明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实现了计算技术的革命;  当人力、畜力、水力、风力等构成的动力系统的发展走到了尽头时,人们便发明了蒸汽机动力技术系统;  当蒸汽机动力系统的发展走到了尽头时,人们便发明了电力动力技术系统;  当天然染料提炼技术的技术系统走到尽头时,人们便发明了人工合成染料技术系统;  当用无机化学制药的技术系统对制造蛋白质类的药束手无策的时候,人们便发明了用生物工程技术制药的新技术系统;  当电缆通信技术系统的发展走到尽头时,人们便发明了光纤通信技术系统等等,这样就铸成了近现代技术史上的种种技术革命。  单个技术系统革命是技术规范完全发生变革的结果。当一个技术系统除技术原理之外的局部质变的可能性已经穷竭,如果不对技术原理进行质变则不能导致技术发展,必须提出新的技术规范,此时就有可能产生单个技术系统的革命。  从技术轨道来看,单个技术系统的革命实质上是从一种技术系统的发展轨道跳跃到另一种技术系统发展轨道上去,因此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不连续的重大事件。  很多人都熟悉一句话,量变导致质变。乍一看,这句话很合理,与我们日常一些生活经验相吻合。很多人把这句话用在科技进步中,认为技术进步最终会导致技术革命质变。  但在科技领域,这句话适用面很窄。很多情况下是质变引领量变。  可以举一个例子:  瓦特改进蒸汽机后,整个19世纪,蒸汽机一直在改进,更安全,效率更高,但依靠蒸汽机,人类永远也无法推动飞机上天,直到内燃机这个革命性的能量转换器出现,才有可能造出飞机。在内燃机出现后,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最终导致了火箭的出现。  技术上的质变,往往指的是技术革命,只有开辟一条全新的技术道路,才能真正的促进技术大进步。  全文提纲如下:  1 所谓的技术爆炸-----大众的错觉  2 人类面临的技术窘境  3 科技利益集团和众多的技术噱头  4 技术革命的评价标准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不完全  5 技术大进步停滞的原因之一  6 技术大进步停滞的原因之二  7 技术大进步停滞的原因之三和数学推导  8 生物技术的困境  9 可控核聚变的难产和新闻界的无知  10 费米悖论所隐含的恐怖前景和宇宙大筛子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里,“进步”是时代的主轴,周边的事务似乎在永不停息的变化,而科学技术就是这一切变化的幕后主宰。一方面,科学技术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在短短的三十年内,无数过去只能为精英所享有的产品和服务迅速普及到大众,如 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等。另一方面,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向旧时代的各种组织,机构和团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些组织,或者崩溃,比如, 信息化宣告了前苏联基于20世纪20年代对大工业生产的认识而提出的“现代化=电气化”政策的破产; 或者被迫做出重大调整,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像IBM公司从大型机转向PC,再从PC转向信息服务一样。  在大部分人看来,技术似乎会永远不停的发展下去,因而,怎么可能出现“技术革命的停滞”这种现象呢?  其实,技术的增长已经慢了下来,普通民众,尤其是中国的普通民众之所以感觉到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国过去30年是消化吸收了西方300年的科技成果,30多年前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依旧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当中国融入世界,对世界技术成果的吸收是采用鲸吞方式,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给普通民众的感觉是技术太神奇,变化太快。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阿波罗登月后半个世纪,除了IT技术外,其它技术领域都没有革命性改变,即使是IT方面,西方也是采用了近70年的时间来发展应用,远没有中国那样跨越式发展。  2 IT技术在上个世纪70年后的异军突起掩盖了其它技术部门的停滞不前。但现在IT技术在深度上也遭遇了瓶颈。  3 很多人分不清技术革命和技术改进,深度上挖不下去,但广度上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IT技术应用到医疗上。  事实上,医学和生物学这些年来的进步,要谢谢IT技术的进步和扩散,诸如CAT这样的设备,对于医疗技术的改进,要甚于医疗技术本身的进步。对于医疗技术本身,已经开始有学者提出,技术进步开始变慢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has-medical-innovation-  slowed-down.html  4 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误导作用。此类创作的特点就是对技术关键点采用“模糊处理”,简单几句似乎有理的论述就把技术解决了。导致很多人认为技术很容易实现。
最近遇到一个刘慈欣的粉丝,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如果正反物质相互湮灭,释放出来的能量会多得惊人,比核聚变多上几百倍。  我当时反问道:哪里弄来反物质?通过粒子加速器能造出反物质,但造时所花费的能量比获得的能量多得多,这样的能源解决方案有意义吗?  5 长期“技术爆炸”舆论的洗脑。  在国观那个帖子中,很多从事技术工作的朋友回帖中都反映了自身领域的瓶颈和天花板,而另一方面,我发现很多朋友(估计是学文科的为主)都对技术的发展充满了乐观态度,认为是如今是一个技术爆炸的年代,  任何利益团体都喜欢用大话讹人,比如计生委喜欢讨论人口爆炸,石油集团爱宣扬石油即将枯竭,那么科学界喜欢用什么来宣扬自己的重要性?  科学界最喜欢宣扬的就是科学知识爆炸。比如说,如下一段话是过去几十年在各种报刊上常见的:  ----------------------------------------------------------------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科学知识的“爆炸”的时代。1995年,知识的量每5年翻一番,到2020年,世界的知识量每73天增长一倍。今天已知的科学的信息量相当庞大,科学知识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任何人要跟上它都是不可能的。霍金在1998年白宫千年晚会上发表演讲时曾说,如果科学知识仍然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增长的话,到2600年,如果你将新书依次摆放的话,你要以每小时90英里(14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才能跟上新书出版的速度。即使是世界上最博学、最聪明的科学家也无法记住所有的科学知识,  ------------------------------------------------  注意:以上报导由科学界的人提出的,但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对此保持沉默。  我第一次看到类似的报导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当时觉得前景太恐怖了,难道自己越学,知识相对越少?感觉像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读博后,开始发现这类报导的奥秘。这类报导你要说错,也没错,但要严格意义上追究起来,却又大错特错。
  通常宣扬技术爆炸的人,最喜欢说的就是知识隔几年就翻番,国际上所申请的专利一年抵得上过去10年。但在数量的背后,质量惨不忍睹。  首先,知识量如何定义?很难严谨的下定义。勉强拿发表的论文数来比拟,数量的确是在爆炸性增长。  但仔细观察,发现论文是越来越水,无论国内外,一篇论文,里面有10%的知识属于原创,都已经很不错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论文,原创比例大幅下降。有时我看国外的一本行业顶尖期刊,看完后,感觉里面的30多篇论文,大部分有为了论文而论文的嫌疑。  即使很多论文,具备了表面上的原创性,但如果仔细想想,这种知识没有任何用途。  打个浅显的比方吧,如果某位科学家在行业顶尖期刊上第一个发表论文,探讨在木头桌子上用工具刀雕刻玫瑰花,会让桌子看上去比较好看。之前没人考虑过在桌面上雕花,所以第一篇的原创性最高,是对人类知识的一种有益积累。但沿着这条思路下去,有人探讨雕花需要花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工具相关公式,这也算很强的原创性,但之后,由于谋生和晋升的需要,相关论文会越来越让人目瞪口呆,理论上,可以发表成千上万篇论文来讨论雕花,因为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花,每种花都可以写一篇论文,每一篇论文都是原创的。  接下去,会有人来探讨用斧头雕,用菜刀雕,用锥子雕,每一个还振振有词,你用工具刀,不可能在所有的场合都适应,我的工具在某些特俗场合可以用。  更要命的是,还会有人来探讨在床上雕花,在地板上雕花,在椅子上雕花,在皮肤上雕,你能说有朝一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后,还会有人来探讨开直升飞机到岩壁上雕,开宇宙飞船到月球上雕。  无穷无尽的组合。  当然,后面的论文不一定能在顶尖期刊上发表,可以发表在在其它档次的期刊上。于是,一篇论文带动了一个产业链。一个例子就是国内某位大学做晶体研究的,一年能发表个几百篇SCI论文,奥秘何在?就在于此。  知识要爆炸了,科技人员的地位自然要提升,经费自然要多多益善,这就是宣扬知识爆炸的最大好处。   专利的奥妙也一样,大家可以去看看苹果公司近几年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会笑掉人的大牙。
  除了所谓的知识越来越水外,人类的知识储备开始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无法把知识有效的转换为技术。  在详细阐述我的观点之前,先探讨一下科学和技术的区别。  个人认为,科学本质上是认知的范式,而技术本质上是实践。  康德有句名言,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人类具备有先天综合的能力,即把感性材料综合为相互连接的表象,进而归纳出若干原则,这些原则可以用来解释众多的芜杂现象。当然,现代科学体系一般都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即用最少的来解释最多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11条提纲中的最后一条中说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话如果套用过来就是,科学解释世界,但对人类更重要的是技术可以改造世界。  牛顿的理论最初只能用于象牙塔,而瓦特的蒸汽机改进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造其然,利其然。这是个人对有用的技术创新所要经历的四步骤的归纳。
  知其然就是观察世界或通过实验,把众多现象(其中可能彼此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总结起来,归纳到同一因果链。  比如牛顿观察到大海潮汐,月亮的运转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他认识到这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  很多科学领域,比如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化学,都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  但生物学的很多分支,还处于这一阶段。  知其所以然,找出内部规律,用相对简洁的规律来解释庞杂的外在现象,如果能够数学化,那就意味着真正的知其所以然。  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来解释诸多现象,配合微积分,演绎出一个庞大的体系,他的解释很让人信服,实验精度很高。  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作出了类似的贡献,相似的例子还有爱因斯坦,薛定谔,香农等。  比较低层次的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可用于定性解释化学现象,但无法定量。  而生物学在这方面还没有及格,大部分生物领域,找不出较好的方法来简洁描述生物现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都知道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基因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但如何造成的?DNA如何根据碱基的不同,操纵物质一步步勾勒出单眼皮和双眼皮?能用什么数学方程来描述?  造其然,就是主动利用已知规律来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事物。这一过程本质是人对自然的反馈。典型例子是原子弹,氢弹,火箭和宇宙飞船。机械,电子以及电力技术在这方面最成熟,相对不成熟的是化学和材料学,通过化学反应能够得到某种物质,能测出物质的特性,但反过来,预期要求某物质具有若干特性,如何通过一定的步骤,造出这种物质来?  利其然,虽然也是利用规律,但和造其然有很大的差异,很多造其然的行为是不计成本的实验室行为,很多甚至是国家行为,例如曼哈顿计划。而利其然的核心就是要求设计精良,配合巧妙,能够产业化,人类能从中获利并可持续发展,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形容,就是要求能够引进负熵,在一定时间内抵消人类社会产生的熵增。  但人类的很多知识,往往都是卡在后两个阶段,无法转换为市场需要的技术。少数知识,比如光伏发电,即使能投入生产,其实也没有达到利其然的地步,背后是大量的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要达到“利其然”的地步,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考虑到可实现性,但大众往往被媒体误导,把技术创新想得很简单,利用大众和政府的这种心理,过去几十年,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科技噱头。  阿波罗登月年代后的这些噱头,极大地误导大众,使得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处在一个技术爆炸年代。
  2 人类面临的技术窘境  有人会批评到,19世纪末,不少人说物理学的理论大厦已经构建完毕,今后只需要在细节上修修补补就行了,可20世纪涌现了相对论和量子论,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大大推进了一步。现在说“技术革命的停滞”,不是和当年的情况一样吗?  但个人仔细思索后,认为这一次的情况不同于上一次。上一次是认为科学理论已经完美,今后不再需要完善,而这一次的情况却是,即使我们在科学上有越来越多的理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之处越来越多,但知其所以然不代表就能造其然,我们想发明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我们可能越来越难以推进技术的增长。  当然,我不是说,技术马上就会停止进步,技术目前仍然在增长,但增长的步伐会慢下来。由于新一轮技术革命迟迟难以到达,在以后的岁月里,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不会像过去一个半世纪那样显著。技术很有可能进入一个“增长的停滞”时期,至于时间的跨度,如果不是永远的话,也是一段非常长的时期。   其实人类文明已经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技术革命的停滞”,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的转换过程中,农业,马匹,车轮,冶金,文字所代表的一次技术革命,把人类从蒙昧时代解放出来,对世界的改造远超之前的原始社会,但在这之后,人类文明的进展速度大大下降,之后几千年的时间里,社会生活和技术领域的变化只能用龟速来形容,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公元1500年的世界和公元前500年的世界差别不大,但长期的积沙成塔,最终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瓦特改进蒸汽机到现在短短200多年,人类生活已经天翻地覆。
  2008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萎靡不振快5年了,这5年中,美欧日采用了一切办法来刺激经济,除了行政部门的常规刺激政策,金融部门更是以超出常人想象范围的方式来给市场添加助力,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搞量化宽松,欧洲央行许诺无限制的购买债券,日本干脆以威胁以印钞的方式来撬动市场,但即使在这些史无前例的“救心针”作用下,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依旧远远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民间的抗议示威则是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欧洲那些二流发达国家,都快逼近国家破产的地步了。  和历史上危机不同的是,本次危机的特点就是拖延时间长,1990年和2001年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都很短,市场反弹很快。从宏观历史看,如果不计年的轻微衰退和2001年由于911事件所导致的美国宏观经济增速的短期下滑,自年的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到2008年以来的这场经济衰退,整个西方世界已经保持了四分之一多个世纪的经济增长。  而最新预计是,美国的就业市场要到2016年才能恢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不是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本来经济危机和经济繁荣应该是循环往复的,但这次经济危机后,似乎看不到经济重新繁荣的征兆。  个人认为,此次危机之所以破坏程度深,对中产阶级的打击超过了以往危机,是因为本次危机在反弹阶段和过往危机有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这次危机中,掌握大部分财富的利益集团不愿意割肉来喂养失业人群,反应在宏观层次就是福利社会的崩溃,表现尤以希腊最突出。原因很简单:苏联倒了。西谚有云:两个相互竞争的魔鬼胜过一个善良的天使。福利社会这个词本来是苏联发明并提倡的,西方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平息社会矛盾,在二战后向民众大规模提供福利。但现在东方的魔鬼倒下了,没有了东西矛盾,西方充满了所谓的制度信心,因此,一遇到危机,社会福利就是第一个被砍的目标。  再次,南北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过去西方的高生活水平是建立在剥削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础上的,高价出口工业品,低价进口原材料,但现在南方国家出现了中国这样一头怪兽,大规模低价向世界倾销工业品,并把世界上的原材料价格大幅拉高,两重煎熬下,西方很多伪工业国的本质就暴露了,诸如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没有竞争力,沦为“欧猪四国”就不可避免了。  从时间轴上来看,人类可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技术(不是科学)的大停滞时期。如果说前面的东西关系,南北关系是浅层因素,技术上的停滞所带来的影响则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  熊彼特有句名言:经济危机是破坏性的创新,就像草原上每次饥荒,活下来都是身体健壮,更能适应大自然的生物。经济危机的一大好处就是淘汰那些那后的生产力和相关企业,让社会资金更好的聚集于那些有前途,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上。在过去的两百年里,这条规律一直适应,火车替代马车,内燃机取代蒸汽机,电灯淘汰煤气灯,计算机埋葬算盘,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正是由于对以往规律的认识,西方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尤其是美国)慢慢把低端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认为自己只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上,抓住高端产业即可。所以我们看到了所谓的”雁行模式“,IT外包,以及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我看西方的报导,都充满了自信,针对国内有人抱怨产业转移,所有的西方媒体都会鄙夷的回复:让中国人和印度人流血流汗,我们抓住高端就行了。  但本次危机后,严格意义上讲,2001年IT泡沫破灭后,西方突然发现,下一个产业突破点,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哪儿呢?2001年IT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什么将联邦利率大幅下调?因为在找不到新型产业突破点的时候,必须依靠房地产泡沫来推动经济发展,满足资本牟利的需要。当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崩盘后,房地产泡沫也就一去不再回头,没有了新的投资方向,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美国企业里有着史无前例的充裕现金,国内失业人数一大群,但它们都不愿意投资。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content_245467.htm
  好文楼主速更
  如果透过科学技术表面上的喧嚣,就会发现,在很多技术领域,人类已经陷入泥沼之中。  在火箭推进方面,没有任何稍大一点的创新,导致太空运输的单位质量成本依旧居高不下。纳粹德国在40年代搞出V1和V2火箭,不到30年,阿波罗登月飞船在1969造访月球,把人类的空间跨度拉伸了百倍不止,在当时,很多科学家预测30年内,人类将会在火星登陆。但现在看来,由于推进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再过50年都不大可能。  在航空技术方面,从莱特兄弟木头双翼飞机上天,到喷气式发动机出现,到波音747投入服役,总共也就60多年的时间,变化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但从1970年开始,航空技术骤然减速,40多年前开始生产的波音飞机和B-52到现在为止依旧雄风不减,托IT技术革命的福,新型飞机更舒适,通讯更便捷,但在载重量和航程方面没有大突破,从侧面说明了航空技术以蜗牛爬的速度在前进,  在能源领域,依旧是石油和煤炭的天下,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每一次能源危机,总是会有人跳出来呼吁新能源。每一次吹嘘新能源的时候,总是说“技术进步很快,发电成本几年内就会与火力发电平齐”。但事实却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光伏技术和风电技术,一直没有革命性的的突破,发电成本远超火电,必须依靠政府的大量补贴才能生存。  在核技术上,从发现核裂变到原子弹爆炸,不到8年时间,又用了几年搞出核聚变氢弹和核动力航母。接下来,可控核聚变研究了60年,经历了数次“快了,快了”的宣称,到现在,仍然只能用瞬间功率比大于1来忽悠政客,仍旧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性。一位网友评论到:20多年前,初到普林斯顿大学的等离子研究中心,被庞大的设备震慑得几乎不能呼吸,但现在再去,发现什么成绩也没有获得。  在目前火爆的信息科学领域,自香农提出他的理论后,通信的基本框架就没有太大的变化,神经网络热闹了一阵子,大家觉得前途渺茫都不搞了,而目前所有计算机的鼻祖都是图灵机,事实上,现在最新的计算机,其工作原理,和50年前的计算机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曾经宣称要发展第5代“智能”计算机,现在也偃旗息鼓了(大家还记得小时候的动画片《阿童木》吗?)。其实有一个大家天天都接触的例子,互联网上现在为了防止机器顶帖和注册,竟然在使用类手写的“认证码”,靠大脑对不规则事物的识别能力来打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在生物学领域,从发现双螺旋结构开始,无数次的宣称要进入“生物学”世纪,要像牛顿力学那样指导工程实践,结果到现在为止对DNA的动力学原理依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一个基因的改变会导致高鼻梁和低鼻梁的区别,中间过程是怎样的,牛顿力学中,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相关质点运动问题,但生物学中,快60年了,还只能观察表明现象,不能深入揭示内在机理,更不要说利用其中机理,无数次让人失望,搞生物的都只能拼命的发paper来申请资金,导致相关杂志SCI影响因子奇高。  半个世纪前,人们曾乐观的宣称到2000年能了解大脑的思维特性,而现在人类对大脑的了解,比起50年前,没有什么大差别。如果说有什么成果的话,就是认识到大脑的复杂性远不能用现在人类的知识来描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人民日报》采访一位医学家,该医学家乐观的估计,说到2010年,人类将会战胜癌症,这是基于对之前医疗技术进步经验的积累而做出的估计,但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显然难以达到。  不单是癌症,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改进都是慢得令人发指。事实上,医学和生物学这些年来的进步,要谢谢IT技术的进步和扩散,诸如CAT这样的设备,对于医疗技术的改进,要甚于医疗技术本身的进步。对于医疗技术本身,已经开始有学者提出,技术进步开始变慢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has-medical-innovation-slowed-down.html  在材料学和化学方面,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很多工艺和技术都已经有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之所以认为技术在飞速发展,这是基于过去200多年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但这并不能充分证明,技术在将来还会飞速地发展。
  嗯,视野很开阔,留名  我也很怀疑O8M的制造业回归与技术革新虚有其表,噱头成份较大,世界进入通缩大概率  进入比烂的年代
  3 科技利益集团和众多的技术噱头  可能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反驳,除了楼主,难道没有其他人认识到技术遇到了瓶颈?这么多科学家,这么多院士,不可能都是混日子的。  有一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处科技集团,为什么要告诉大众?  提到科学家,很多人下意思想到的都是正面的评价,比如刻苦,严谨,无私奉献,坚持真理等等。但事实是,这些词汇用在19世纪那些大科学家身上是合适的,却远不能用在现在的科学家身上。  在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大部分科学家都是把科学作为一种兴趣来研究的,当时的科技研究,所需要的条件也比较简单,往往靠个人的财力和物力就可以解决。即使规模比较大的研究,比如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在自己的地盘就可以完成。在另一方面,当时的技术发明也处于初级手工作坊阶段,主要依靠工匠的经验和灵感完成。大部分发明创造,不像现在那样需要宏大的实验室和支撑设备。因此,在19世纪晚期以前,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学家,并没有构成一个明显的利益集团。  但从19世纪晚期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复杂度和规模的提升,科技研究中,个人天赋的比重开始下降,像爱因斯坦那样一个人就可以开创一个全新领域的例子越来越少。与之相反的是,职业化,集体化和工程化开始普及。从爱迪生建立实验室,到后来的贝尔实验室,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这一转变到了二战中达到了巅峰,原子弹,导弹和计算机就是大规模政府投入后才发明的。  二战后,个人的研究发明还时常涌现,但不再是时代的主流。  这时候的科技研究,已经不是靠着个人的财力物力能够完成的了,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尤其是国家的力量。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大型粒子加速器,像大型粒子加速器这样的科学研究设备,已经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能承担得起了,只有国家出面,才可能建立相关的基础设施。  当科技工作者成为一个特定职业,当职业科学家们要依靠政府来获得经费的时候,当政府和企业要大规模雇佣科技工作者来提供服务的时候,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利益群体,就不可避免的诞生了。
  继续顶一顶,更太慢
  几千年技术发展历史,是人类用可移动能量克服阻力的历史。从陆面阻力到水面阻力到空气阻力,新能量输出一步步提升可克服阻力层级,载重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可自由移动的能量输出,在有限的地球空间内近顶,如多马拉车走到了尽头。在克服重力的宇航活动上,还没有高层级可移动能量输出支撑,甚至连蒸汽机级别都没达到,只能通过多马拉车方式提供移动能量,从以前到现在,都属败家子才能玩的奢侈行为。  技术的停滞,不在于技术本身,在于可移动能量输出层级停滞不前。若有足够移动能量支撑,几十年前移居月球也不是问题,人类会如蝗虫般向外扩张。没有这个移动能量支撑,人类就只能困死在这星球。
  如果技术停滞成立,东西方关系会如何变化呢,  
  顶一下,讲得很有深度。  
  马克  
  @资水东流 中国人应该在造房子方面取得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包括施工工程技术,新材料等。这样中国有望引领世界进入下一轮经济大发展
  楼主所写的相当一部分,田松教授写过很多相关的东西,并且对科学主义,科学迷信做了很多的剖析和批判。  并且对民科和科幻小说爱好者也进行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分析。  指出了依靠迷信解决人类当前问题的不现实,不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1965年出生于吉林四平。  田松是有深厚的理科背景的,有些网友别看见人家社会学院的就狂喷人家文科生。  附上一篇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da37d.html  “科幻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纪念迈克尔·克莱顿  田 松  星期三早晨,阳光灿烂,正收拾屋子,准备工作,无意中听到打开的电视中传来凤凰卫视的消息,《侏罗纪公园》的作者,迈克尔·克莱顿在11月4日去世了,癌症,终年六十六岁。  一,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小说  去年年底,在多丽丝·莱辛的作品研讨会上,有人说这是科幻小说的胜利。我说,我们不应该说,一位科幻小说作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只能说,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写过科幻小说。如果迈克尔·克莱顿获奖,我们才真正可以说,这是科幻小说的胜利。  当然,即使迈克尔·克莱顿没有去世,他也不大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早在1980年代,中国就曾经有过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亦即是“科普”还是“文学”的争论。当时我还是一个高中生,兴致勃勃,写了很长的文字,试图表达我的浅见。姓科还是姓文,这是科幻小说的两难。经典科幻作家都曾在科与文之间挣扎和徘徊。比如儒勒·凡尔纳,比如H·G·威尔斯,比如艾萨克·阿西莫夫,也比如迈克尔·克莱顿,莫不如是。一方面,他们大概也希望写出真正的文学——纯的故事;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作品中的科学符合当下乃至未来科学的细节——这几乎是让他们最感自豪的事情。比如阿瑟·克拉克就反复讲述如此之往事。有的时候,他们是先有了某种“科学”构想,再据此设置人物和情节。这种主题先行的创作,从“纯”文学的角度看,一出手就落了下风。  在我看来,要理解科幻,要理解迈克尔·克莱顿这样的科幻大师,需要把科幻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文体,我把它命名为“思想实验”。  就小说(或者电影)而言,我想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类:一类是要讲个“道理”,一类是要讲个“故事”。前者有冯小刚的电影为例,比如《甲方乙方》、《天下无贼》,乃至于《集结号》,都是把讲道理放在第一位,而故事则围绕道理而设计。后者如万方的《空镜子》、刘震云的《单位》,只是为了讲个故事,里面可能有什么道理,也可能没有,或者因此而有无穷多道理。从文学的境界来说,后者无疑获得了更高的评价。我虽然对科幻小说有很多偏爱,也同样保持了以往的惯性,更看中“纯粹的”文学。  然而,正如武林谚语之所谓“只有无敌的拳师,没有无敌的拳术”。文体本身是没有高下的。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讲道理的”排在“讲故事的”之后,对其中特殊的价值视而不见。讲道理的文学,也可以有好的文学,乃至大师级的文学。  思想实验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就是设想一个实验,但是并不一定真的去做,在脑袋里想一想就行了。比如爱因斯坦就设想,在外太空,没有引力场的情况下,你在一个以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上升的电梯里,会有什么感觉?你能否根据你对周围物理现象的观察,区分出你是在一个外太空加速向上的电梯里,还是处于一个地球表面的静止电梯之中?爱因斯坦说,如果你区分不出来,引力就相当于加速度,加速度就相当于引力——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这个电梯实验,就是一个思想实验。  科幻小说是一个与科学相关的、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实验。在某一项特殊的技术发明并应用之后,人类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一个特殊的物理空间下,比如在一个引力只有地球一半的星球上,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这种思想实验类的文体,在以往的文学家中也可以看到。比如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一个小人物忽然获得了一百万英镑,会发生什么事情?存在主义作家也常常利用文学来表达他的哲学思考,比如萨特的《囚室》,也可以看作思想实验,他们讲的故事和他们要讲的道理也常常是纠缠不清的。此外,同属于通俗小说的推理小说有时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而由于科学在当下人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使得科幻小说的思想实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科学(或者技术)的变化,往往会导致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重要元素,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于是,科幻小说的思想实验,就成了对人类文明的一种特殊的思考。  科幻小说的思想实验在更大的领域考验着它的作者。需要有能力把科学框架表述清楚,而且让读者能够看懂;同时,在这个框架中讲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故事,还要塑造出有特征的人物。  从思想实验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迈克尔·克莱顿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作家,我当然也希望说他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jacket楼
19:54:55  楼主所写的相当一部分,田松教授写过很多相关的东西,并且对科学主义,科学迷信做了很多的剖析和批判。  并且对民科和科幻小说爱好者也进行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分析。  指出了依靠迷信解决人类当前问题的不现实,不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
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
、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1965年出生于吉林四平。......  -----------------------------  应该是科学解决人类当前一系列问题的不现实,不可能。
  二,作为经典的《侏罗纪公园》  迈克尔·克莱顿是个天才,他曾经获得医学博士,对于具体的科学细节能够有直接的充分的理解,这就使得他的科幻有足够的“硬度”。克莱顿的写作涉及到很广泛的领域,包括基因工程、转基因生命、纳米技术、计算机网络,甚至包括美日商战。总的来说,他的作品继承了西方科幻的经典传统,又不断融入与当下相关的内容。所谓西方科幻的经典传统,是从公认为第一部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开始的。对于未来的可能的科学和技术,这个传统一向是充满质疑和批判的。相比之下,中国新时期的科幻经典如郑文光、叶永烈等,则洋溢着浓郁的科学乐观主义、科学英雄主义和科学浪漫主义情怀。这是中国科幻的传统主流。当然,这个主流近年来随着王晋康等人的写作,已经有了转变的趋势。  迈克尔·克莱顿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侏罗纪公园》,这部小说由于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了银幕而加倍畅销。同名电影长年名列人类最优秀的十部科幻电影,在我开设的“科学人文视野中的科幻电影”公共选修课上,这是必讲片目。但是,由于电影必须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叙述,并且只能完成可以用视觉和听觉表现的内容,这使得小说里的一条重要线索——关于混沌理论的介绍——在电影中只能蜻蜓点水,语焉不详。而这条线索,从思想实验的意义上,从讲道理的意义上,才是小说《侏罗纪公园》中的精髓。大片所到之处,都引起强烈的恐龙热,或者在原来的恐龙热上加了一把大火。而这些,恐怕不是克莱顿本人所愿意看到的。  小说《侏罗纪公园》中有两个与科学相关的线索。一个是故事的明线,基于基因工程、考古学等学科,克莱顿天才而“科学地”构想了一个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侏罗纪公园——从琥珀中寻找侏罗纪的蚊子,从蚊子的血液中提取恐龙的DNA,通过DNA重建恐龙的生物个体!与此同时,小说自始至终还贯穿了一条混沌理论的线索。这条线也几乎是明的,小说中的主角马尔科姆就是个混沌学家,他常常大段大段地介绍混沌理论。小说每一部分的引题都是马尔科姆的混沌语录,诸如“系统的不稳定性开始呈现了”之类。以我之见,这部小说对混沌理论的普及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多科普读物难以企及的。在这部小说里,克莱顿强调的是,根据混沌理论,侏罗纪公园注定是要出问题的。  基因工程等学科是基于还原论、决定论、机械论的牛顿范式的科学理论,这种范式的理论存在这样几个前提假设:自然界是存在着客观运行的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可以表达为数学方程的;这些方程是可以为人所掌握,并且是可以计算的;人类可以根据这些计算,对人类生活,乃至对于自然本身进行规划——并且,人类的生活以及自然本身注定会按照人类的规划老老实实地运行——这就是科学主义的基本理念,也在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按照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混沌理论——这也是一种科学理论——这种规划注定是要失败的。混沌理论最通俗易懂的原理叫做蝴蝶效应:“天安门广场一个蝴蝶煽动翅膀,会引起纽约明年的一场大风暴。”科学一点儿说就是:“一个小的微扰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就会产生巨大的后果。”中国化的说法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还原论的科学,必然要忽略系统中的小量才可能对系统进行计算,从而进行规划。而且,人类的认知永远是有限的。任何规划,无论事先考虑得多么周密,总是有一些因素,是当时没有被认识到的,从而被忽略——这些当时被忽略的量,未必是小量。  克莱顿在这部小说里设置了大量吻合蝴蝶效应的细节。因为恐龙基因之不完整,侏罗纪公园的科学家采用了古老的两栖类动物青蛙的基因片段,补充进去。而两栖类的个体在特殊情况下能够改变性别,这使得公园对恐龙的性别控制失败了。又由于公园的恐龙记数系统设置的最高值就是已经投放到公园中的各种恐龙总数——其计数目的是发现死亡个体,随时补充——这使得恐龙的自然繁殖长时间没有被发现。在更大的范围内,侏罗纪公园这个系统还不断发生着出乎设计者设计意图之外的事件。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这是意料之外的;公园内部的计算机管理工程师被竞争对手的公司所收买,为了窃取恐龙胚胎,私自对管理系统进行了修改,导致恐龙逃逸,这也是意料之外的。而所有的这些意料之外,又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必然,是自然界中的必然。这些被忽略的小量,这些意外,最终导致了侏罗纪公园这个完美系统的崩溃。  于是我们看到,在《侏罗纪公园》这部小说里,迈克尔·克莱顿表演了一场漂亮的双手互博。他一方面用还原论科学设计了一座精美的“侏罗纪公园”,在理论上简直具有无懈可击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他利用混沌理论,轻轻一推,又把它给推倒了。通常的“硬”科幻小说作家,绝大多数只具有前一个方面,也只满足于前一个方面,并津津乐道于其科学细节设计在现实中的可能性。而克莱顿讲述的,实际上是其不可能性。  “侏罗纪公园”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缩影。
  三,另外几部作品  人类当下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甚至不仅建立在当下的科学之上,还建构在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工程。人们期待科学给予人类的更大的便利,人们期待未来的科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对于人类这样的生活,以及这样的期待,克莱顿是表示怀疑的。这种怀疑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  《猎物》是关于纳米技术的。在这部小说里,纳米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无数个纳米量级的小机器人能够集成起来,成为一个大的个体,大到一只猫,一头狗,乃至一个人,甚至更大。这些大的个体具有集体智慧——就是说,真的像一个个体在行动,但是又可以随时分解。集成和分解收放自如,为所欲为。它们已经不需要人类的帮助,就能够自我复制了。他们开始反叛,开始向人类进攻。当然,最终的结局是,他们控制人类的企图最终被几个有远见和智慧的人所粉碎,人类捣毁了他们繁殖的巨大洞窟。在这里,人类赋予强烈希望的纳米技术,最终成为与人为敌的一种力量。  《神秘的球》是克莱顿作品中神秘色彩比较浓厚的一个。在南太平洋深处发现了一艘特殊的太空飞行器,军方的科学家前去调查,发现这个飞行器的性能、材料,都远远超出了地球的科学水平。不可能来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后来发现,它来自未来。飞行器里面有一个神秘的球。每一个进入这个球的科学家,都会产生一些奇特的幻觉。这些幻觉还能形诸现实,比如在舱外出现大队特大号的鱿鱼。后来他们发现,这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把想象付诸现实,而这种能力的威力,将等同于人类的想象力!小说的最后,三位幸存者决定放弃这种能力。晓原兄解读,这是人对于其自身能力的怀疑。你拥有越强的能力,你就有更多的责任。人类现在拥有了毁灭地球的能力,但是人类的道德是否配得上这个责任,是大可质疑的。这部小说中,人和球的关系,大有备受晓原兄和华杰赞誉的苏联作家莱姆的《索拉里斯星》的影子。  克莱顿关注的范围很广。我在加州期间,在旧书店里搜集了很多他的作品。其中有一本《升起的太阳》,是我用几周的时间在公共汽车上读完的。书里涉及了某些未来的高技术,重点则在于描述美日商战,提醒美国人警惕日本。  克莱顿最新的作品名为The Next,意为“下一个”,这个名字意味深长。中文译为《喀迈拉的世界》,译名尚可,不过译文非常糟糕。我最初有本着学习和偷懒的意图,在读英文的同时读中文,但是很快就由困惑变得怒不可遏,这种翻译完全是对原著的亵渎。此且按下不表。这部小说是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书中出现了奇奇怪怪的转基因生物。有一只会说多种人类语言的猿;有一只不但会说话,而且会做算术的鹦鹉;一位研究人员用自己的精子注入到了黑猩猩的卵子,生出来一个跨物种后代……。围绕这些匪夷所思的科学成就,克莱顿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描述了研究人员、商业机构、法律机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家诱惑少女出卖自己的卵子,供他们研究,而她们的父母竟然无权干涉,因为少女已经成年;一位女士和他的儿子遭到一个公司雇用的侦探追捕,只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女士父亲的基因,而这个基因已经被这家公司购买,所以在法律上,这种追捕竟然等同于追赃。在这部小说的末尾,干脆是一篇论文,论证为什么基因不能申请专利。克莱顿终于亮相,超出了小说家的本份,直接参与社会现实了!  在这部小说中,克莱顿在写法上也脱离了传统畅销书的路数。小说不是一个单一的完整的故事,而是多达十几个故事,一个故事未完,又牵出新的故事,甚至到了小说快要收尾的时候,竟然还有新的人物出场,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像一幅风俗画,一幅清明上河图,随画卷展开,多方位地呈现了转基因技术多导致的各种荒谬的后果,如同转基因技术的照妖镜。
  四,资本、技术与人类的福利  关于技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我们目前默认的说法是,技术进步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技术进步推动社会进步。这种说法赋予了当下的科学及其技术以绝对的正当性。也有些思想家对此表示反对,比如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强调技术对人性的压抑,技术导致人的异化。这样的争论在国内学者中也有类似的表现,比如周国平和徐友渔就曾有几个回合这样的辩论(1998年《中华读书报》)。但是,这种辩论看起来似乎总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难以决断。尤其是作为质疑科学技术价值的一方,常被认为吃奶骂娘,一边享受现代技术的好处,一边谴责现代技术,显得不够自洽。今年上半年,我发现了一种新的解释方式,只要加入一个第三者,就可以绕开技术进步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直接关系。这个第三者就是资本。我提出了一个比较强的命题:“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技术的起点和归宿,都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而资本为了增殖,有时候需要满足人的需求,有时候需要刺激人的需求,有时候在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的同时,还需要剥夺另一部分人的需要。”比如三聚氰胺加牛奶这种技术没有满足任何人的需要,但是满足了资本增殖的需要。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下,科学及其技术首先是为资本服务的——虽然他们在诉诸公众的时候,依然打着社会进步的旗号。  当我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克莱顿的小说,我惊异地发现,他已经在小说中给出了丰富的案例。在The Next之中,风险投资家沃森就动辄把自己说成是进步的代言人,而反对转基因技术的言论,都被批评成反对进步,反对发展。这部小说形象地展示了包括资本、技术乃至法律体系在内的紧密联盟。这就是当下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甚至早在《侏罗纪公园》,克莱顿就表现了他的先见之明。在侏罗纪公园考察队里,除了恐龙学家、古植物学家,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律师。在工业文明框架下,个别科学家的伟大道德,根本不足以阻止技术为恶。在The Next中,克莱顿明确地表示,在美国、欧洲被禁止的基因研究,会在南美、在韩国、中国、新加坡等地出现(小说中有几处直接说到中国的地方,在中译本中,都被含糊地说成亚洲某国)。《侏罗纪公园》则是在美国之外的哥斯达黎加建造的——只要有资本投入,总会有科学家愿意合法或者非法地为之工作,也总能找到实现这些技术的场所。  不过,克莱顿有一部著作让我感到非常奇怪,这就是State of Fear(这里的State有国家的意思,有状态的意思,中文译为《恐惧状态》,不能说错。不过根据书中的陈述,译成《恐惧之国》或《恐惧之邦》更为恰当。)一般而言,对于科学技术的批判,与对于环境问题的倡导,在立场上是一致的。但是这一次,克莱顿所质疑的却是当下环境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全球变暖。书中,克莱顿描述了一个007似的科学全才科贝尔作为自己的代言人。科贝尔认为,所谓全球变暖并未得到证实,全球变暖这个概念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忽然热起来的。大家炒作这个概念,是因为人们需要敌人。当下的环境运动的很多基本观念在这本书中都遭到了批评和否定。在以往的作品中,克莱顿批评的对象都处于强势地位,但是这部作品设置的反派人物则是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的环境组织。很多情节都显得非常怪异。比如书中的环境组织头目试图炸裂南极冰盖,制造海啸,不惜以很多中小学生的生命为代价,其目的竟然是要在一次国际环境会议的时候,强调全球变暖的严重性,从而获取更多的资助。这个目的未免太过荒谬。一来,处于弱势的环境组织根本就没有能力做那么大的恶;二来,为了破坏这个阴谋,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大学里有良心的科研机构,都不需要躲躲藏藏,更不需要科贝尔上天入地地用007的方式来拯救人类。这部作品的怪异甚至让我觉得,这并不是迈克尔·克莱顿本人的作品。
  五,表达理性,同样也是大师  回溯起来,我看过的最早的克莱顿作品是大学时看过的电影《西部世界》。西部世界是一个仿真旅游的景点,游客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了淘金时代的美国西部,你可以像一个牛仔,到小酒馆喝酒,与人决斗,甚至拔枪把对方杀掉——如果你杀掉了对方,说明对方是一个机器人。如果你被对方杀掉,那是假的。手枪在瞄准真人的时候,子弹不能发射。这是系统的设计。但是最后,机器人叛乱,开始射杀人类。而人类无法分辨哪些是真人,哪些是机器人。后来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是靠接吻进行确认的。这个情节一直让我念念不忘。这是人性中柔软的部分。  不过,总的来说,克莱顿的作品有惊险的情节,有精致的科学细节的设计,但是在对于人性的描述上,并不突出。这也是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小说所常见的问题。当然,如果我们已经确定把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则可以原谅这种缺陷。正如版画家埃舍尔,他的绘画不是用来表现情感,而是表达理性,同样也是大师。  在重新阅读之后,仍然会有新的感受,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在这个意义上,我把迈克尔·克莱顿尊为大师。仿照魔幻现实主义的说法,可以称之为科幻现实主义,再考虑克莱顿作品中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我称之为科幻批判现实主义。  日  Air France 125, Beijing-Paris  日  Air France 128, Paris-Beijing  日  北京 阳光小院
  像克隆、转基因农业技术受到了非理性的打压
  世界上的利益集团很多,石油巨头,军火贩子,房地产。。。例子举不胜举。科技界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自然有着大部分利益集团共用的性质:群体掩盖个体,利益至上等等,但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之处:  (1) 难以理解性。大部分的利益集团,其图谋和目的的表达方式都是比较简单的,民众可以通过查询资料和阅读报导来加以了解。而科学界由于其专业知识的高门槛,普罗大众不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很难明白科学界要表达的是什么,就是在科学界内部,也是隔行如隔山,比如,一个研究数学的,对于生物学领域的进展基本上不花一点时间也搞不懂。  这种高门槛还给科技界带来了另外一个特点:自我评价性。能对科技界做出评价的,只能是科技界本身。科技界所发表成果的刊物,也只有科技界能看懂。任谁离开前沿10年,前沿已经是陌生领域。  (2) 道德外在性。相对于房地产等利益集团的目的鲜明性,一般人无法对科学界的利益图谋形成若干清晰的概念。绝大部分人都下意识的认为科学家都是为研究真理而忙碌,再加上几百年来绝大部分科技界前辈(伽利略,法拉第等等)的道德示范作用,以及受科技界所控制的大学的宣传,民众普遍都对科学工作者抱有好感。媒体即使对个别科技工作者的卑劣人品有报导,但作为一个整体,科技界所享有的声誉在人类社会是位于顶尖位置的。  这种道德上的超然地位还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好处:大众对科研成败的宽容态度。毕竟科技工作者是在为人类的前景而工作,失败了不要紧,态度比成果更重要。  (3) 内部传承性。由西方所建立并传播开来起来的导师---学生制度,造就了科技界的人员封闭性。内部人员可以从一个实验室流向另外一个实验室,但没有导师的指点和带路,要弄明白前沿在开展什么工作,很难很难。参野狐禅的外来人员要进入某个科学领域并崭露头角,更是难如登天。事实上,科技界有着一个隐隐约约的阶层体系。典型外在表现就是,开会的时候,都喜欢说自己的导师是谁,xx的导师是谁等。  (4) 期待不一致性。绝大部分职业中,出资方(或老板)都会关注付出和回报,并且都建立了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政府出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肯定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但科技界成功的对外塑造了一种观念:研发就是多发论文。科技界内部一般都明白论文的质与量间的差别,但对外忽悠政府拨款的时候,都喜欢用明确好看的数字来糊弄官僚。
  早期的科学家是有了成果后发论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的目的变成了为了发论文来找成果,看看各种基金申请书,看到那一个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数字,你就会明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点国内外都一样,洋人并不高尚)  当论文成了考核指标后,其实用性就无人关注了。  可以对比高考和科研。  很显然,高中阶段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高考,高考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考本身成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唯一目的,在绝大部分高中,与高考无关的课程被极大的压缩,而大部分课程教学中,并不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授学生怎样解题!  本来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自然,解决人类前进途中的问题,发表论文只是一种成果公布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科技工作者成功的给拨款者(一般是外行)树立了一种观点,科研成果就是看论文。于是,发论文成了科研工作的唯一目的。
  [发表于《博览群书》2007年第9期,收入《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科学出版社,2007)]  第三类永动机  田松  别莱利曼在《趣味物理学》中写了不少关于永动机的故事。有一个人声称建成了永动机,呼吁专家去鉴定。后来真的去了一伙人参观,那人抬出来一个看起来挺复杂的装置,费了几个牛的力气,把机器发动起来。遗憾的是,只转了一小会儿,就停了下来。那人也不唱歌,接着折腾,折腾到最后,很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它总是发脾气。(别莱利曼,1979)  1,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  永动机是人类的一个梦想,而且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梦想——虽然现在被看成是伪科学了——因为所有的永动机探索者在设计他们的机器时,依据的都是某种科学的原理,而不是神秘的超自然力。最初,这些科学爱好者是想造出东东1:一个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自循环,并且在每一次的循环中,除了产生维持其自身运转的能量,还多少有点儿富裕。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系统之外输出能量。不光是人,那些大牲口,什么骡子啊,马啊,都可以歇歇了。这个东东将给野外科考队员提供极大的方便,无论走到哪里,帐篷支起来,把东东1一架,所有的灯就都亮了,比电池方便多了,而且环保。当然了,在家也可以用啊,无论是水电站还是核电站,都不用建了!梦想固然很好,不过,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的科学,这回不灵了。永动机爱好者几乎尝试了所有的科学的现象,什么电啊、磁啊、毛细现象啊;什么杠杆啊、滑轮啊、斜面啊,没有一个成功的。再到后来,物理学给出了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宣判:东东1造不出来。  能量守恒定律的现代表述是这样的:“能量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但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并在转化的过程中,保持总量守恒。”显然,这个定律与我们一系列古老的道德是一致的。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总而言之,吃白食,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连张天翼的宝葫芦也遵循这个规则:物质不灭,我又不能凭空变出来,只能到别处去偷啊!  能量守恒定律现在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见热力学不只有一个定律——我们简称它热一律吧!刚开始的时候,总有人不相信它——到现在还有人不信,所以接着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就是不甘心。不管怎么说,永动机是个多么美好的梦想啊!王力雄在小说《永动机患者》中就写了一个执著的农民,他就是要造永动机,他相信,永动机开转之日,就是家乡人民脱贫之时,多高尚啊!  美好的梦想要靠科学来实现,于是又有人想出东东2,它能够吸收空气(或者海水,或者别的东西)中的热量,转化成电能(或者其他可用的能量),转化出来的等于吸收过来的,所以不违背热一律。东东2每转一圈,就会使环境的温度下降一点点,同时使蓄电池满上一点点。显然,东东2尤其适合在夏天的房间里使用,那就是一个不但不耗电,而且能发电的上好空调啊!我们可以用东东2在夏天的时候降温,发电,把发出来的电存起来,到冬天用来烧电暖器。这就相当于把夏天的热用到了冬天。如果再辅助以某种定时装置,我们就可以自动化地夏热冬用,一举实现某清华自动化教授的设想,多么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啊!一想到这儿,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假如我们把东东2放到大海中,大海呀,多么大啊!只要海水的温度降低一度,把释放出来的热量变成电能,就能让人类用上多少万年啊!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下去,海水的温度会不会越来越低,最后冻上?当然不会了。因为有热一律啊!我们使用的能量,不管来自哪里,最后总是要耗散成热能的,就会提高空气的温度,会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把海水的温度再提上去。然后,我们就可以让东东2接着转,什么大牲口,小牲口啊;水电站,火电站啊,都可以歇着唱歌去了!  然而,物理学又给出了一个熵增加原理,消灭了东东2的可能性。熵增加原理说:“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按照里夫金的说法,就是从有用的,变成无用的;从能用的,变成不能用的。(里夫金,1987)这个原理就是热力学的第二个定律,我们简称它热二律吧。热二律有很多种表述,有一个直接针对东东2的表述是这样说的:“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不对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我们可以用一种叫做空调的装置从空气中吸热,降低室温,但是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造成影响,一方面要有电能输入,另一方面要把废热排到室外,使室外温度有所升高。  熵这个词中文里本来没有,是造出来翻译entropy的,简单地说,它是无序的量度。熵越高,无序程度越高。比如一块冰化成水,熵增;再化成气,又熵增。所谓熵增加原理,就是说:在一个孤立系统里,系统的熵随时间增加或不变——而不可能减少。熵增加原理也给出了时间的方向,这就是系统自发演化的方向。比如你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放在手上,冰很快会化成水,水又会化成气;同时,屋子里的温度会降低一点点儿,湿度会增高一点点儿。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所习见、人所共知的正常过程,这个事件的序列就给出了时间的方向。反过来,如果你看到了它的逆过程:你的手上忽然浮现出一颗水珠,水珠越来越大,然后变成一个冰块,同时,室内的温度增高一点点儿,湿度降低一点点儿,你一定会诧异万分,不是屋子出了毛病,就是你在看电影。这个逆过程虽然不违背热一律,但是违背热二律。  热二律是一个重要的定律。《两种文化》的作者C.P.斯诺把它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则认为,到了21世纪——也就是本世纪了——谁要是不知道热二律,就算不上有文化。他们之所以没有专门说热一律,那恐怕是因为热一律已经成为常识了。据说还有一位物理学家这样解释:“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你不可能不输不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你不可能赢。”
  2,理想单摆、生物圈2号与第三类永动机  根据这两个热力学定律,永动机也被分成两类。违背热一律的东东1被称为第一类永动机,违背热二律的东东2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已经达成共识——造不出来。不过,人们心中普遍还有一个永动机之梦,我称之为第三类永动机,东东3。  让我们姑且回到永动机的字面意义。简单地说,永动机就是永远运动的机器。那么,一个不需要外界能量和物质输入而实现物质和能量自循环的装置,就是一个永动机喽!比如一个理想单摆,在无摩擦的理想条件下,就是一个永动机!它的势能和动能不停地转化,没有任何耗散,在系统内部实现能量的自循环,并且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当然,在现实世界中,理想单摆的理想条件是无法满足的,因为总是有摩擦存在,所以在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过程中,热耗散不可避免。所以我们会看到,无论摆轴多么圆滑,摆的振幅都会越来越小,直至停止。  然而,如果我们从外界输入能量,补充耗散掉的能量,比如给这个单摆装一个太阳能发条,这个单摆是否可以永远运动下去呢?  按照现在的科学结论,我们这个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了。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问过:雨是哪儿来的,河水是哪儿来的?通过小学自然课程,我们也会建立起各种物质循环的概念。海水蒸发为云,被各种季风带到全球各地,下降为雨雪,成为河流——这是水的循环。人和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中的碳固定下来,放出氧气——这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循环。人们普遍相信,只要有太阳在天上照耀,这样的循环就可以永远进行下去。  1990年代,美国人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装置是一个硕大的温室,占地一公顷,在里面预先设置了河流、树林、草地、动物、人……总之,一切都是尽力模仿地球的生物圈而设计的,所以该温室被命名为生物圈2号——至于1号嘛,他们用来命名地球本身了。实验的设计者希望生物圈2号中的空气、水;动物、植物和人能够在阳光的作用下实现物质的自循环。  这样一种循环的理念我们常常能够遇到。比如人们设想在航天飞机上预设一些植物,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氧和二氧化碳的自循环。又据说航天员的尿不能扔——好像也没有地方扔,经过处理后还要进入航天员的饮用水系统,这是水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循环。  我们现在的所谓现代化的生存方式,也或强或弱地建立在这种自循环的理念之上。如前所述,现代文明就如一个马达,输入低熵状态的能量和物质,输出高熵状态的垃圾——广义的理解,包括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垃圾和纯粹的耗散热。文明越发达,马达的功率越高,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我们身边的一切物品诸如手机、手表、电脑、电视、洗发液、洗涤灵、卫生巾、卫生纸等等等等,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低熵状态的矿藏、原油、森林和天然水体……,而考察其最终的去向,必然是高熵状态的垃圾!所以,每一个大城市的周围都有必然存在着若干巨大的垃圾填埋场。我们所谓的现代文明,就建在垃圾堆的旁边。  对于这个推理,一种常见的质疑是:你没有考虑垃圾的处理。比如有些人就强调,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能源和资源。言外之意,将来会发明出某种新的技术,可以把这些垃圾逐一回收,提取出有用的物质,循环利用。在这样一种物质自循环的理念下,文明马达的速度就取决于人类所能开发出来的能源,能源越多,这个自循环系统运转得越快,人类就能享受越多的物质。  这正是第三类永动机的美丽梦想!一旦这个未来的技术被开发出来,地球就变成一个东东3。  让我们回到生物圈2号。像生物圈2号这样的系统,可以称为半孤立系,它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是有能量交换,人们希望外界输入的能量能够维系其内部物质的自循环。这正是东东3的一个样本。东东3违反的同样是热二律,只不过比较隐密,我们需要对热二律进行仔细分析才能发现。  热二律不仅规定了能量转化的方向,也规定了物质转化的方向。按照里夫金的说法:物质总是从可用的变成的不可用的。如果说东东2与热二律的能量转化方向相矛盾,东东3就与热二律的物质转化方向相矛盾。且让我们从物质的角度,重新考虑热二律。这是个被物理学教科书忽视的一个角度,我就不记得当年的热力学习题中有这样的题目。从物质的角度定义熵,也可以从其微观量子态的数目入手,这里不作物理上的具体阐释,只做一些说明。简单地说,物质从聚集态变成离散态,是一个熵增的过程。比如把一大块单晶硅切割成若干小片,虽然物质总量不变,但是熵增加了——即使我们假定对单晶硅的切割不需要能量,也会导致熵增——这部分熵增与所涉及的能量无关,可称之为物质熵。相应地,从前考虑的熵可称为能量熵。当我们把这一片片单晶硅分散到一个个电器之中,使得硅片与其它物质进一步混合在一起,又会导致熵的进一步增加。
  3,最简单的自循环系统  回到单摆这个例子上来,如果有外界能量不断输入,单摆是否可以永远运转下去?对于这个问题,以前的物理书上没有说过。很多人虽然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本能地以为,可以!如果仅仅从能量的角度考虑,确实可以。但是,如果我们从物质的角度考虑热力学第二定律,就会发现,不可以!  因为单摆将在摆轴磨断的时候停止运转。  这个回答有点抬杠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一个现实的有动力单摆,就无法回避这个结果。因而,要想使单摆这个循环系统持续运转下去,除了输入低熵状态的能量,还要输入低熵状态的物质——摆轴。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把摆轴的粉末全部搜集起来,铸造一根同样的单摆。但是,这个熵减的过程不但需要能量,还需要新的装置。于是我们必须把系统放大,将制造摆轴的装置也包括进来。而这个装置,与单摆同样,即使有能量持续输入,也有停止运转的那一天。问:这个装置是否有可能自我修复呢?答:绝无可能。对此,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在他的巨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有过详细的说明,大意是说,即使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仪器,也必然要有一个核心装置是不变的,而这个装置,也是会坏的。(侯世达,1996)  而且,把摆轴的粉末完全搜集起来,重新铸造一根同样的摆轴,虽然粗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在几个轮回之后,所需要的能量就会达到无穷大。那是因为,物质的扩散是分子热运动的必然结果。有一个经典案例是这样的。把一个铅块和一个铜块的表面打磨光滑,压在一起,放到银行的保险柜里,一年后,拿出来,发现铜中有铅,铅中有铜。摆轴的物质从低熵的聚集状态转化成高熵的离散状态,是热二律的必然。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汽车修理厂门口的牌子:加氟!无论空调中的管道造得怎样密封,也不可能让氟里昂之类的制冷剂在里面永远循环,而是必然会有氟的耗散,所以必然要加氟。这就是说,即使对于空调这样的物质循环系统,只有能量的输入也不能使之持续运转,还必须有聚集状态的低熵物质持续输入。连密封的制冷剂都不能完全循环,垃圾的回收更是不可能达到100%。  对此,曾经有一位老同学和我抬杠,说他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把铅中的铜原子和铜中的铅原子一个个地捏出来,放回去。然而这样一来,我们必须把扫描隧道显微镜这个更复杂的仪器加入原来由铅块和铜块构成的简单系统之中。一旦我们需要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去搜集摆轴的粉末时,这根摆轴要比原来的成本不知道要昂贵出多少万倍。而当我们要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去回收生物圈2号的垃圾时,垃圾处理所需要的能量就会迅速超过系统所能供应的全部能量,造成系统的崩溃!  生物圈2号是一个悖论,仅有能量输入,还不能使其中的物质实现自循环。而一旦加入了新的物质,又算不上是物质的自循环了。换一句话说:无论系统有多少能量输入,物质的自循环都是不可能的!在物质的循环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物质耗散,成为高熵的垃圾,使得系统中参与循环的物质越来越少,最终崩溃!所以,当我听到生物圈2号失败的消息,我丝毫也不觉意外。因为它最初的理念已经违背了热二律!虽然也有模有样地转了几圈,几年之后也就不好意思了。  我们还可以和另外一种系统——生物体相比较。生物体是大自然演化出来的效率最高的循环系统,我们每一个人既同外界交换物质,也与外界交换能量,是一个完全开放系统。而即使这样的系统,也会在系统内部积累越来越多的垃圾,使得系统老化,直至解体!——死亡降临!
  4,当下的科学与未来的科学  既然生物圈2号是注定不可持续的,那么生物圈1号呢?如果我们从辩证的观点看,有生必要死,连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都是要崩溃的。很多人正是出于这一点来强调人类有理由改造自然,而无须保护自然。这个理由显然是无力的。就如人早晚是要死的,但是不能成为杀人者杀人的理由。  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中,生物圈1号的物质循环已经持续了46亿年,我们不知道它还会循环多久。在以往的时代里,人类的活动相对于自然本身的循环来说,只是一个无穷小量。但是,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20世纪之后,人类的活动能力已经大到足以与自然相比了。人类采矿、修建运河、水库,改变了地球上的物质聚集状态,也改变了自然本身的物质循环方式。如果我们把生物圈1号在46亿年里的循环视为准闭环的话,那么,人类目前的活动把准闭环变成了开放的链条——一端是低熵状态的矿藏、森林、天然水体,另一端是高熵状态的垃圾。  如前所述,垃圾回收的效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即使能源问题可以解决,垃圾问题仍无法解决,相反,会导致垃圾问题更加严重,因为能量输入越多,产生的垃圾也就越多。  对于我这样一种悲观的结论,很多人表示反对。  常见的反对是这样的:地球不是孤立系,而是一个开放系,因而热二律不成立。  然而,地球并不能算是一个开放系,和生物圈2号一样,是一个半孤立系,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半开放系。也就是说,它与外界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所以,所有从生物圈2号中得到的结论,都适用于生物圈1号。或许有人反驳,物质交换也是有的,比如陨石!如果这样想,我倒是要问一问了,难道我们要把人类的命运寄托到陨石上吗?  陨石不能拯救地球,使地球上的物质实现自循环。显然,相对于地球来说,陨石实在是太小了。而尤其重要的是,如果生物圈中的物质能够实现自循环,其要求外界所输入的物质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的。正如一座城市,它需要外界进入的物质是特定的,比如粮食、清水、煤炭等。而陨石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也有人希望相对论能够拯救东东3,使之实现物质的自循环。由于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20世纪之前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不灭定律被合而为一了。人们普遍认为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原子弹就常常被作为物质转化成能量的重要例证。那么,反过来,能量也应该可以转化成物质。很多人认为:只要输入足够大的能量,我们就可以凭空造出足够的物质。这也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古人叫做聚宝盆!即使这个过程能够实现,只要算一下就能知道,人要是靠这个东西过日子,用一千个太阳做能源也不够。还有人会期望,做一个高级反应炉,把垃圾塞进去,变成基本粒子;再把这些基本粒子像搭积木似的,搭成勺子、大米、手机等一切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无非是聚宝盆的改装版。即使我们相信未来的科学能够造出这么个东东4来,但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熵增,释放出的巨大热量,会把东东3烧成灰烬。为此,还需要配备强力的排气装置,安在东东3的玻璃墙上,把东东4释放出来的热量排到外面去。不用算我就知道,就算比奔腾8芯片的排气扇还猛,也不能做到。就算做到了,很快就把生物圈1号也就是我们的地球也烧完了。  为了保住地球,为了提高地球的散热能力,必须给地球装上超大功率排气扇。——天啊,这工程,那可比什么给南极装空调厉害多了!  要不然,咱们用火箭吧,把这些热量打包,发射到太空上去吧!还能促进地球和平呢!  我们可以假设地球上实现了常温核聚变,从理论上说,人类从此拥有了无穷多的能量,可以做任何想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能量无论怎么使用,是做聚宝盆也好,做高级反应炉也好,最终必然转变为热——第四种形态的垃圾,那时,地球就会像超高速计算机芯片一样,将面临严重的散热问题!  我们可怜的地球,在接受太阳能量的同时,也向太空释放着热量。在天上只有一个太阳的时候,仅仅因为我们挖掘出地下蕴藏的千百年前的部分太阳,地球的热平衡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全球升温。核聚变相当于我们在大气层内有点起来N个太阳,地球的散热就更成问题了。  我们知道,热交换有三种形式。传导、对流、辐射。从古至今,地球散热的唯一途径是热辐射。而热辐射的功率只与辐射体的温度有关!也就是说,要想提高散热能力,就必须提高温度!于是我们就陷入到一个悖论之中。  所以我强调,即使能源问题能够解决,垃圾问题会更加严重!  相对论不能拯救东东3,常温核聚变也不能。  还有人指出,在宇宙尺度内,熵增加原理未必成立。引力可以导致熵减,最后宇宙未必归于热寂。第一,这些理论都还处于猜想阶段,尚未确证;第二,即使这些理论的结果都如人所愿,能够解决地球上人的问题吗?难道我们要把地球上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合理性建立在宇宙尺度的熵减少上吗?  人的寿命不过百年,人类有文字历史不过万年,而地质演化的时间尺度是百万年,星系演化的时间尺度是亿年,靠宇宙熵减来拯救人类,最大的难题是——来不及啊!  其实,关于热寂说是否成立,很多年以前就已经争论得差不多了,闹到最后,还是信与不信的问题。毫无疑问,在目前给定的物理条件下,坚持目前已知的物理定律,热寂是必然的结局。所以反热寂的人只能寄希望于热二律的不成立,或者从开放与孤立下手,强调条件不成立;或者干脆就直接想象,存在某一种未知的机制,在将来的某一天改变热二律成立的条件,乃至于改变热二律本身。所以问题争论到这里,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题了。假如我们讨论的不是地球或者宇宙,而是一个普通的热力学系统,大家谁也不会在得到热寂结论之后,再想办法证明结论不成立。所以其中必然存在着信念问题。比方说,一个乐观主义者,就不愿意见到热寂这个悲惨的结局。最值得分析的是某些科学主义的乐观主义者,他们常常表现出两种可能性:一,他们基本的科学知识不及格——而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中国公众素养调查数据已经“科学地”证明了,最强的科学主义者有相当多数是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某些常常以科学代表自居的人也不及格。那是因为:二,他们不能朴素地看待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而是将科学意识形态化,在科学身上寄托了太多的科学本来不能承担的幻想。科学主义者不愿意根据现有的科学讨论问题,而把希望寄托于将来和未知,这恰恰表明,他们所高举的不是科学本身,依据的也不是科学本身,只是把科学作为其意识形态的大旗的包装而已。
  当下人们的观念中,还有一种巨大的误区,我称之为能源信仰。即相信,能源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物质;即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能源,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切物质性的问题,包括垃圾问题。也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开发新能源,才成为当下火热的经济热点。人们相信,存在一种“清洁的”能源,这种能源不排放“碳”,甚至不产生任何污染。而只要有足够这样的清洁能源,我们当下的工业文明既可以延续并且发展,又不产生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首先,在技术上,清洁能源是不可能的。我曾专门写过文章《清洁能源不清洁》(《新知客》,2008年第三期),我强调,能源的清洁与否不在于我们使用了哪一种类型的能源,而在于我们使用了多少。人类每天应该使用的能源存在一个上限,一旦超过了这个上限,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能源,都是不清洁的,都是注定要导致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的。而在能源使用总量很低的情况下,即使是直接烧木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刀耕火种”的民族,我们直觉地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会破坏环境,但是人类学家看到的却是: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其次,我可以假设这种清洁的能源存在,并且真的被我们开发出来,源源不断,而问题在于,我们要用这些能源做什么?用来发展经济?如前所述,那必然加速从自然到垃圾的经济链条的运转。无穷多的能源,会使得这个链条的转动无比迅速!所以,无穷多的“清洁”能源的出现,将是人类的灾难,而不是福音。  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不是能源问题,而是垃圾问题。以往人们认为,垃圾问题只是枝梢末节问题,是技术问题,并且终究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到解决,所以无需担心。但是在我看来,垃圾(广义的)问题是比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更严重的战略问题。而且,垃圾问题也不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对此,我曾利用热力学定律加以论证(《第三类永动机》,博览群书,2007年第九期)。不过,在此,我更愿意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论证。这种论证方式更直接,更容易为不懂科学的普通人所理解。如下:我们当下的科学技术水平,比二十年前要高得多,但是显然,我们的垃圾问题并不比二十年前弱,而是比二十年前严重;那么同样,二十年后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会比现在要高得多,则二十年后的垃圾问题,怎么可能会比今天轻,而不是比今天更严重呢!我不否认个别技术的进步会大大地解决某一种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问题,但是整体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垃圾问题更加严重。越是高端的技术,所导致的垃圾问题越严重。很多人期待纳米技术能够解决污水问题,我则相信,这种技术即使能使污水变清,而本身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必然是得不偿失的。我把2009年看作是中国的垃圾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垃圾问题全面爆发,从年初到年尾,垃圾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报纸的版面。我们未来的垃圾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终于看到一篇有水平的东西
  收藏下来慢慢看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但你说的跟经济关系不大,物质和能量对人类的影响就算有关系,最快也是几百年后的事了。按你的理论,在熵的影响下,现阶段人类文化这个耗散系统应该进入到复杂化细分阶段,人类目光开始短浅,多元化增加,系统逐渐离散。。。。。这种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统一的理论,包括你所说的,因为随着熵的增加,系统会更无序。。。。。
  垃圾已经飘到空气里变雾霾了。如果2009是垃圾年,那2013年是雾霾元年。按照热二定律,系统输入的能量越多,越来越显示出离散现象。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经济会向多层次多元化和文化思想多元化方向演进。。。。。。
  LZ简直就是思维狭窄,理解不够深入。  首先科技的的利用 是一个从纯粹的假想应对人类感知需求的状态开始。整个过程受到科技高度与财力的限制,这种限制可以认为是所有科技发展的障碍。这种障碍表现在巨大变革对现有社会的冲击。这将直接击中政府的控制力。不是开发不出来而是开发出来将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但科技理论及关键假想始终在人类的大脑中不停前进,这就是厚积薄发。时机一到自然爆发出巨大力量。自工业化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不管是深层和浅显的,高度复合还是极致简化。人类思想一刻不停的突破原有世界的界限。  为什么我要如此判断?那是因为IT行业巨大的科技协助力量。包括互联网所具备的巨大交流网络都能促使人们获取到更大更广更深思想与信息。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借助电脑软件进行工作,随着电脑智能化的趋势,这直接减轻科学家的基础性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摆着世人面前的是IT科技智能化的这个大环境,这足以影响所有科技的发展进度。试想利用AI与3D打印的技术,制造全程智能化的生产线。这并非不可能。  这个技术革命的趋势无法撼动,唯一让人头疼的是就业问题。人口对于发达国家还好说,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将绝对处于劣势。
  @qht999 40楼
21:59:21  但你说的跟经济关系不大,物质和能量对人类的影响就算有关系,最快也是几百年后的事了。按你的理论,在熵的影响下,现阶段人类文化这个耗散系统应该进入到复杂化细分阶段,人类目光开始短浅,多元化增加,系统逐渐离散。。。。。这种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统一的理论,包括你所说的,因为随着熵的增加,系统会更无序。。。。。  -----------------------------  统一的理论?  人类的逻辑本身就是不完备的,自我矛盾的。逻辑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可能用这种不可靠的逻辑建立普世的理论。包括热二定律也只能说是相对空间的绝对真理。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对立转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佛祖传法49年,最后说我什么都没说过。  因为佛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  聪明如老子也只能西出函谷关,逃跑了。本来什么都不想说也不该说,最后被人强留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制造噱头是商家的拿手好戏,到大城市的商业中心随便转一转,诸如“跳楼大卖”,“清仓处理”等口号或标语铺天盖地。当然,喊口号是比较低级的手段,很多人已经具备免疫力了。一片规划中的绿地,一条待整治的臭水沟,就可以把楼盘加上“诗意栖居”的名头,这样的宣传手段,还真能让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如果加上政府方面的配合,诸如“城市副中心”,“半小时市中心公寓”,“江北CBD”之类的,就更蛊惑人心了,至于所谓的副中心,到底有没有前途,几十年后的事了,除了买单者,谁会去在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界也逐渐沾染上了这股风气。更要命的是,在噱头背后,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沉默不语。  下面按照我自己的记忆来说下所见识过的科技界噱头。
  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吧,我还在读小学高年级,当时电视新闻  里,报纸上都在热烈探讨智能机器人概念。仿佛一夜醒来,智能机器人就要满大街都是,很多专家学者在报导中痛心疾首的高喊,你看日本美国多么多么重视,投了多少钱来搞,再不搞智能机器人,中国要亡国了。搞出智能机器人,人类就可以从人剥削人,变成人剥削机器了。  后来自己读大学了,开始系统学习IT方面的知识,才知道当年那些报导是多么的幼稚,何谓智能?  人类大脑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星的数目。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结。即使从数字比照角度讲,假定每个突触有两个状态,那么,人脑中所包含的不同状态总数超过了整个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的总数(不超过2^1000)。   对如此宏伟复杂的结构,人类的认识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没认清自身的思维模式,就能搞出人工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刷工艺种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