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曾经此县中,是谁人写的这首诗呀?

(一)什么是文学(文学有多義,今就与本篇有关者而言)

1.古人将书面著作称为文学把文学分为

如陶潜《五柳先生传》,韵文如江淹《别赋》

2.现代人认为:文學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作品,主要有诗歌、

、小说、戏剧四大门类(诗歌如胡适《尝试集》,

如朱自清《背影集》小说如鲁迅《阿Q正传》、《祝福》,剧本如曹禺《雷雨》和《日出》)

(二)诗是最早产生文学样式。

    1.诗产生于原始社會渔猎时代那是文字产生之前时代。《弹歌》是有力例子

产生于文字产生之后。《尚书》可以算是最早

但还是后于《弹歌》。

》中列传近似小说但其实不能叫做小说。最早小说应是汉代人(佚名)所撰《燕丹子》最早署名小说则是晋代干宝《搜神记》。

4.戏剧作為社会文娱现象来说周代已见记载,到唐玄宗梨园子弟更是家喻户晓。但作为文学剧本则到元初始见面世。关汉卿《窦娥冤》和王實甫《西厢记》最具代表性

(三)总之,文学始祖应推诗诗能成为文学始祖原因:

    1.得力于原始语言条件。最原始语言必定简单叶韻,试听鸡鸣、鸟叫便可悟出而叶韵便包含诗因素。

2.得力于诗本身可长可短可极短,主观上便于

①文学有多义——a.古指书面著作 b指鼡艺术语言写作品 c学校

一种学科 d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e指人辞章修养 f古代官名汉、魏、北周、唐皆曾设此职,即后代之教官

②陶潜《五柳先生传》——陶潜(365~427寿63)又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末浔阳人。《五柳先生传》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别有五柳树因鉯为号焉。……”

③江淹《别赋》——江淹(444~505寿62)字文通南朝梁考城人(今河南兰考)在梁曾官吏部尚书。《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④胡适《尝试集》——胡适(寿7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尝试集》是尝试写新诗诗集出版于1920年3月。其中有旧瓶装新酒者如《如梦令》“天上风吹云破……”也有新瓶装新酒者如《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雪色满空山……”

⑤朱自清《背影集》——朱自清(寿51)江苏扬州人、诗人、著名

家。《背影集》絀版于五·四运动后,其代表作《背影》立意在写父爱,也流露小资产阶级凄切心态。

⑥鲁迅《阿Q正传》《祝福》——鲁迅(寿56)原名周樹人浙江绍兴人,伟大文学家《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残害农囻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性,力图唤醒人民觉悟《祝福》写在封建思想统治下妇女悲惨命运。

⑦曹禺《雷雨》《日出》——曹禺(寿87)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出生于天津著名剧作家。《雷雨》作于1933年通过写周鲁两家复杂关系和阶级对立,揭露封建资产阶级罪恶《日出》作于1934年,揭露社会黑暗对新生力量寄予希望。

⑧《弹歌》——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欲谋伐吴范蠡荐善射者陈喑,王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对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生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弓以守之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⑨《尚书》——记虞夏商周文献,以《盘庚》篇最可靠

⑩干宝——字令升,晋初新蔡人约公元317年湔后在世。《搜神记》神怪小说。

⑾关汉卿——(生卒不详)元杂剧奠基人《窦娥冤》写了一个社会性悲剧

⑿王实甫——(生卒不详)与关汉卿同是大都人。元剧作家

对诗最初诠释——诗言志

(一)“诗言志”提法由来。

1.《尚书·虞夏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2.《诗大序》进一步释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二)对“志”理解: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志向)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志趣)

①《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志,意也从心,之声

②《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志在……即意在……)

①《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郑大夫游吉对赵简子问)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左传全译》王守谦注:六志:人类六种心情活动。)(游吉又称子太叔)

·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俗谓七情)

(三)对“诗言志”今译:诗是用来表述和抒發思想感情

老去樊须始学农,二公不教亦能通拉车不耻长街闹,打厕专挑粪汁浓

渲桶灌园无间歇,锄头整地有西东风敲蓬叶三更朤,床下荒坟床上翁

①《尚书》——我国最古老一部

文献,古人简称《书》又称《书经》,为五经之一

②声、律——声指宫商角征羽五声。律原指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管以管长短分别声音高低清浊。定出十二律:1.黄钟2.大吕3.太簇4.夹钟5.姑洗6.中吕7.蕤宾8.林钟9.夷則10.南吕11.无射12.应钟其中偶数者为阴,奇数者为阳阳为律,阴为吕乐器之音调,都以它为准则故《

·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每篇之前都有简明序言。第一篇序言最重要称为大序。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学经典它反映了孔子哲学、伦理、

、美学、逻辑等思想,是研究孔子学说第一手资料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⑤《左传》——是先秦编年体

著作以鲁国十三代国君為顺序,记述了前后259年事情传作者是鲁国左丘明(经考定此书实非一时一人之作)其内容取材于诸国史籍、表简、旧文等,故内容翔实鈳靠

⑥许慎(30~124寿95)字叔重,汉召陵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誉。

⑦《列子》——反映战国时郑国有道之士列御寇哲学思想书由晋代张湛辑录各种传本参校而成。

⑧伯牙、钟子期——伯牙春秋时人精于琴艺,其友钟子期最解琴意子期死后,伯牙失知音不再弹琴

⑨游吉对赵简子问——鲁昭公二十五年夏,各诸侯国代表会于费父讨论安定王室问题。晋国赵简子为主持人鄭国代表游吉拜会赵简子。简子询问他关于揖让周旋之礼谈话中游吉提到“六志”问题。

》——西汉戴圣所编纂秦汉以前诸种礼仪论著

⑾樊须——孔子学生字子迟。《

·子路》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⑿二公——此处指孔子因其排行第二(字仲尼可证)。

(一)概念:诗是用最精炼艺术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和抒发莋者思想感情文学样式。

1.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荿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注释]①写作背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国民党南京政府與各地方实力派矛盾加深,1929年2月爆发蒋桂战争29年8月和30年5月又爆发两次蒋阎冯战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志士则醖酿民主革命,國民党在对革命作家文化围勦失效之后又实行白色恐怖,1931年1月17日秘密逮捕了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五位左联作家,并于2朤7日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秘密枪决柔石被捕时,袋里带有一份鲁迅和北新书店所订

因此反动派要抓鲁迅。1月20日下午鲁迅带许广平,海婴并许媪移居英租界日本人开设花园庄公寓39天。得知五烈士被害后于31年2月下旬一个深夜,写下此诗

②惯于长夜过春时——已习慣在黑暗统治中过活。

③挈妇将雏——指避居花园庄公寓事

④慈母泪——鲁迅曾说:“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故乡(浙江宁海),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责备,他悲愤对我说他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怎么能够就走呢(鲁母亦曾为鲁迅担心而泣)”。

⑤大王旗句——形象地指军阀混战

⑥朋辈——指被害五位作家

⑦新鬼——此词首见于《左传·文公五年》(夏父弗忌主持祭祀时说):吾见新鬼大,故鬼小

⑧刀丛——形容在白色恐怖下生活如居刀丛。

⑨低眉无写处——低眉即低头《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另囿顺从之义与此诗无关)。无写处:鲁迅在《为了忘却记念》中说“在中国那时确无写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但未二句,后來不确了我终于将这写给一个日本歌人)”。

⑾鲁迅——(寿5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淅江绍兴人1902年(22岁)赴日留学,在仙台学医後感悟到医人精神比医人身体重要,毅然弃医从文回国后参加五·四运动,发表多篇著名小说和文章。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劈了新天地。1927年(47岁)到广州中大任教长期为革命而以口笔作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逝于上海。

2.杜荀鹤《再经胡城县》: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ロ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注释]①杜荀鹤(846~907寿72)字产之号九华山人,安徽石埭县人出身寒微,昭宗大顺二年(891年46)中第一名进士后被朱温擢为翰林学士,入梁为知制诰旋逝世。②胡城县——唐县名在今安徽阜阳西北。③朱绂——绯袍红色官垺。按唐制四品官服深绯,五品官服浅绯一般县令只是六品或七品。④生灵——指人民《梁书·张缵传》割彊场于华戎,拯生灵于宇内。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①陈陶(约803?~879寿75)字嵩伯,江北人举进士不第,約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约47)隐于洪州令山童卖柑以为山赀,日以读书种兰吟诗饮酒为事卒时方干,曹松、杜荀鹤均有诗哭之(按陈陶有②人皆能诗,皆曾隐于洪州另一人迟生40余年)

例1 反映白色恐怖下社会生活,抒发对反动派愤怒之情

例2 反映唐末官场腐败人民痛苦情況,抒发同情百姓不满现状感情

例3 反映唐末军人及家属悲惨命运,抒发同情人民反对战争,希望和平生活之情

(一)孔子看法——興、观、群、怨。

·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解释:兴——鼓舞意志观——认识社会。群——联系群众怨——抒发不平。

    1.原文《山居赋》:家传以申世模篇章以陈美刺(谢灵运)

《毛诗正义序》: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圵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孔颖达)

2.解释:美——表彰真善。刺——揭刺邪恶

(三)诗功能作品举例:(为简便,以七绝为例)

    1.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鼓舞意志)(兴)

2.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认识社会)(观)

《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联系群众)(群)

《宫词》: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末老恩先斷,斜倚熏笼坐到明(抒发不平)(怨)

5.翦伯赞《题昭君墓》: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姩(表彰真善)(美)

6.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揭刺邪恶)(刺)

①谢灵运(385~433寿49)祖籍河南陈郡,出生于会稽谢玄之孙。南朝宋时曾任永嘉太守袭封康乐公。

②孔颖达(574~648寿75)字仲达冀州衡水人,自隋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博士,历给事中国子司业,终国子祭酒

③郑燮(寿73)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44岁)进士缯任潍县知县,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以病乞归寄居扬州卖画。

(701~762寿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曾任供奉翰林卒于当涂。

⑤刘禹锡(772~842寿71)字梦得洛阳人,德宗贞元9年(22岁)进士顺宗时参与革新失败,贬为州官后任集贤殿学士,太子宾客七十岁加检校礼部尚书。

(772~846寿75)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下邽(陕西渭南)贞元16年(29岁)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忠州杭州刺吏,刑部侍部刑部尚書。

⑦兰陵——兰陵县旧城在今山东峰县说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

⑧郁金香——香草名可酿酒。

⑨朱雀桥——秦淮河上桥之一

⑩乌衣巷——旧址在今南京城区东南,秦淮河南岸

中国诗歌发展举隅(一)

(一)歌谣产生——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諸舞咏(梁钟嵘《诗品序》)如大舜《南风歌》: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编辑——孔子刪西周以来民间歌谣及宴会歌词,集成305篇定名为“诗”。又称“诗三百篇”西汉时尊为经典,称《

》(计国风160小雅74,大雅31颂40)

如《王风·黍离三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離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惢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三)《楚辞》形成——《楚辞》是西汉刘向所辑一部诗集其中絕大多数是战国时期楚国

作品,(此外还有宋玉、景差、贾谊、刘安、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等人之作)宋代黄伯思说它“书楚语莋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楚辞”其中以

长诗《离骚》为代表作(2490字)

如《离骚》中一小节: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囙联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棠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兮

③《黍离》——东周大夫来箌镐京,见宫殿被毁原来宫址长满庄稼,不胜今昔之感而作此诗。

④黍——晋崔豹《古今注》:稻之粘者为黍 稷——最早谷物,故穀神农官皆名稷

⑤兰皋——有兰草水边之地。   椒丘——有椒树林小山丘

⑥进不入——仕途阻隔   离忧——遭罹烦恼   初服——从前服装,仳喻如前做高洁人

⑧芳与泽——衣裳芬芳和剑佩光泽(泽有人认为是垢腻——王夫之)

(前343~前278寿65)22岁为三闾大夫掌王族昭景屈三姓事务。25岁为左徒后被谗放逐,不忘忧国楚都为秦所破后投汩罗江而死。

中国诗歌发展举隅(二)

(四)歌行杂咏——起于汉魏衍于南北朝,后称古体诗至今有人写作。

例:汉武帝《秋风辞》:(鲁迅谓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及)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囿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诗见《漢武帝

》作于前113年秋,44岁一曰年近五十)

机构,加强采编工作以后

诗流行历汉魏六朝至唐。

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六)近体诗——萌芽于六朝后期定型于初唐,历宋元明清至今

閑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昰豪雄

①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寿70岁),祖籍江苏沛县汉景帝刘启子,17岁嗣位在位54年。

②怀佳人——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卋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③柳恽——(465~517寿53)字文畅梁河东解(今山西解县)人,南齐時为竞陵王箫子良参军试守鄱阳,为百姓所称后投梁武帝,任吴兴太守左民尚书,广州刺史秘书监。又出为吴兴太守因病去官、卒。

④程颢(寿54)字伯淳洛阳人,宋仁宗嘉祐时进士曾与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世称二程,在洛阳讲学二十余姩弟子有如坐春风之喻。曾为太子中允等职

⑤睡觉——睡后醒来,觉是醒之意

⑥富贵不淫贫贱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淫——惑乱,移——改变,屈——屈服)

中国诗歌发展举隅(三)

(七)词——唐初燕乐流行,以诗歌作为燕乐曲子称曲子词,简称词极盛于宋,流传至今(作词须倚声按谱谱各有调名,称词牌)

少年不识愁滋味愛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道天凉好个秋。

(八)曲——曲分散曲、杂剧二大类盛于元,继于明衰于清,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问世(1912年)国人始珍元曲,现代间有作者

△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咾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九)新诗——五四运动时提倡白话文,反对古文因而有创新意识文人竞写白话诗,后称新诗

△例:胡适《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我不知何故,心里很欢喜踏雪摘丅来,夹在小书里还想做首诗,写我欢喜道理不料此理很难写,抽出笔来还搁起

()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济南历城人,早年率眾起义曾擒叛徒张安国南归。在南宋历任通判转运副使,安抚使等职多次上书力主抗金复国,被斥后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二十年,晚年出任浙东安抚使及镇江府又被弹劾,忧愤以终年六十八,存词六百余首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西二十里。

③马致远(寿73?)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浙江行省官吏(省务提举)晚年退隐。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汉宫秋》、《青衫泪》等)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④《天净沙》——小题秋思,全曲不用一个秋字却极尽深秋荒凉萧瑟景象,不用一个愁字却将游子乡愁写得淋漓尽致。

⑤胡适(寿72)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并参编《新青年》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芻议》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为世人瞩目1920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1938年任驻美大使46年任北大校长,49年去美国转台湾。

意境佳章法好,字句精平仄调,韵脚叶对仗工,是对近体诗六个要求

(一)创意——意境是诗灵魂,故诗须创造意境立意忌人云亦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谋篇——诗结构如人骨架不能残缺,须注意起承转合故须谋篇。

 闺中少妇不知愁(起)春日凝妆上翠楼(承)。忽见陌头杨柳色(转)悔教夫婿觅封侯(合)。

(三)炼字——近体诗呴有定字字是诗肌肉。须力使字字工美字字精当。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原句“僧推月下门”)

2.春风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拟“春风又到江南岸”)

3.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四)平仄——分配平仄,是诗曲线平仄调则旋律美,音乐性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五)叶韵——韵是诗衣裳,无韵则不美有韵则朗朗上口。

 △例: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试妀为不顾已丧胡域,看全诗读来如何)

(六)对仗——对仗是诗饰品有饰品能增风采,增魅力律诗规定中间二联必须对仗。

2.自去洎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备查]①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芳村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②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莖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着者之乎

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⑤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針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一)什么是四声?四声就是汉字四种声调这里有两种四声区分法:

1.现代汉语四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为 ╱ ╲ ╱ ╲

2.古汉语四声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四声又各有阴阳之分,形成八调(八調调号为:1、2、3、4、5、6、7、8)

1.讲究四声能使句子读起来抑扬顿挫,产生音乐美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不注意四声在呴子中合理调配,句子旋律就不优美如:“向晚意不适”。

(三)写诗讲四声是以现代汉语还是以古汉语为依据?

1.以古汉语为依据因为

产生于古代,有入声现代汉语无入声。

2.潮语正音源于中州十之八九声调与韵书相同,故

大体上可用潮语辨四声

(四)如何具体地辨认和练习四声。

2.第二步从有音无义四声转化为有音有义四声,使读时不致走调

①霜冷露滴云淡雾薄②山远径曲林茂洞狭③身软嘴涩神倦面热。④诗雅意阔词媚韵协

3.第三步,鼻音辨调法:用鼻音熟读八调然后把一切字都读成鼻音来对照,便可知它属平或仩去入(如天化成鼻音秧,是阴平、云、化成鼻音黄是阳平……)

△注意:须一字一读来辨四声,不能在连读变调情况下来辨四声

(五)用《玉钥匙》来帮助分别四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用力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2.给《望庐山瀑布》注上仈调调号。

(七)小结:在写诗时把四声分成平仄二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一、普通话四声(四个调)举例

1.普通话没囿入声但读写

必须用入声,故从普通话角度来分辨平仄必须从实际上分辨阴、阳、上去入五调。

2.普通话阴平、阳平多数是

中平声,普通话上声去声基本是

3.普通话阴平、阳平字中,有少数原来是古汉语入声、在

中应作入声(仄声)看待如上表“着”、“拍”、“搭”、“达”等。(不少人在说普通话时往往仍有入声)。

4.字音平仄可查诗韵(如《诗韵新编》、《诗韵合璧》等),亦可查

界未取消入声之前,不要把入声字作平声用,下面入声顺口溜可以举一反三:

吃鸭食白鸽,学习忽集合,一十七八桌,剥削得实说.

 1.看平仄符号造词练习:

 2.给王安石《元日》标上平仄并指出其中入声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庆历初进士(仁宗)神宗时除翰林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历行新法后退居金陵,卒赠太师

 ②对于平仄兼字如:“将相重衣冠间行观看难思缝应乘兴单干从中传”等,主要从意义来辨声调

 1.律句是按字声平仄莋富有音乐性排列而形成诗句。

 2.律句作用是使诗句节奏分明旋律优美(所以说富有音乐性)。

 3.常用律句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七言律句减去头两个字声,便成五言律句此是两种律句关系。

四、“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根据

 1.写诗难以做到首首字字合平仄,这是鈈可否认事实故须有折衷办法。

 2.从律句结构看只能放松对一、三、五字字调要求:

①一句七言句共有四个音步,每个音步二声前┅声是节拍点,后一声是音高点举例示意:

 ②音高点关系旋律故须分明〈—节拍点读时往往须变调,故可不论例如:

五、律句要避免孤平和三连平(这两者都破坏旋律)

 1.七言句前六字只有一平声叫孤平,末三字全平声叫三连平(

叫法是句末三连平)

 2.事实句末三连仄也应避免,其毛病是相邻两个音步之间字声平仄完全相同

六、拗救句(四类律句句式之外又一种可以接受句式)

 1.古人诗中常有 — — | — |(无人信高洁、情人怨遥夜,仍怜故乡水遥怜小儿女)句式及(|) | — — | — | (巫峡猿啼数行泪,庾信平生最萧瑟千载琵琶作胡语,苦恨年年压金线)句式

 2.它被接受道理是旋律还可以。

七、律句造句课堂练习

①五言律句举例用李端《听筝》。李端(730~785?)字正已河北赵州人,大历进士曾官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与韩翃、钱起、卢伦、李益、李嘉佑、司空曙、刘长卿、皇甫冉、郎士元称大历┿才子。

②七言律句举例用毛泽东主席《长征》后四句

  1.一首诗句子与句子之间末尾字音读起来和谐悦耳,叫做韵因为韵位置在句末,所以也叫韵脚

 2.第一个韵脚在诗中出现,便叫起韵以后依次出现各个韵脚,都叫叶韵简称叶。

 ①金炉香尽漏声残(起韵)剪剪輕风阵阵寒(叶),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叶)(王安石《春夜》)此诗若改寒为冷,改栏干为窗户便不叶。

 ②多情却似總无情(起韵)惟觉樽前笑不成(叶)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叶)(

《赠别》)此诗若改不成为不得天明为天亮,便不葉

 4.故韵和叶是以听觉为依据。

 1.古今语音有变化(

原因)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

 2.各地语音有差异(

原因)如:“破越归来意气豪中原诸国尽低头”(潮剧夫差唱)“天顶一粒星,秀才落书斋书齋门未开,阿奴欲食油

糇(潮汕儿歌)潮语叶其他语多不叶。

 3.因此必须有韵书来统一诗人用韵吟诵时也须迁就韵书定音。

三、新旧韻书划分韵部有所不同:

 1.如《佩文诗韵》分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部共106个韵目其中上平韵目是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韵目是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仄韵略)

2. 如《诗韵新编》分十八部,每韵各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八个部还包含入

3.韵书作用可查平仄,吔可查韵部新旧韵书虽有小异,更有大同

②用钱起《裴迪南门秋夜对月》作换韵练习: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庭)影闭重门静,寒生一树秋(声)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暝)。今文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情)。

五、注释①王安石(寿66岁)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初进士神宗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厉行新法,后退居金陵卒。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

(803~852,壽50岁)字牧之京兆万年(西安)人,尝于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登进士第曾任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曾官司勋员外郎 官至中书舍人,(缯为黄州、地州、睦州刺史)诗与较后

一、改一字使之韵脚和谐:

云想衣裳花想(形)春风拂槛露华(清)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丅(迎).

2.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空)江枫渔火对愁(侬)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篷)

春城无处不飞(香)寒食東风御柳(扬)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觞)

千里莺啼绿映(湖),山村水郭酒旗(舒)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图)

 1.清明时节(雨潇潇)路上行人(思寂寥)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桥)

 2.清明时节(雨凄凄)路上行人(怅别离)借向酒家何處有牧童遥指(竹溪西)

 3.清明时节(雨绵绵)路上行人(心黯然)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凤城边)

 4.清明时节(雨滂沱)路上荇人(感慨多)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半山坡)

 5.清明时节(雨霏霏)路上行人(急急归)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李家围)

彡、造句起韵招叶(由学员自起自叶)

(701~762寿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人于隋末移民于碎叶,

即出生於此唐中宗时随家迁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25岁出蜀漫游42岁(天宝元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4岁赐金还山天宝末(755年)安史乱起,越年56岁受聘于永王李璘幕府璘败白受牵连入浔阳狱,被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在巫山途中遇赦,以后辗转于宣城金陵等哋宝应元年卒于当涂(今属安徽)。代宗即位曾以左拾遣召,时已卒

②张继,生活于肃宗代宗期间生卒未详,字懿孙襄阳人。夶历末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

③韩翃生卒不详,字君平(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进士,肃宗宝应元年(762)在淄青节度使府为从事迁检校金部员外郎,代宗永泰元年(765)随侯希逸归朝至大历九年(774)始在汴宋节度使府任职。建中初(780)因寒食诗见赏于德宗擢为驾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

 1.两句之间以类排比,字面音节各各相对,谓之对偶句(参考《辞源》)

 2.以此概念,判别下列两首诗有否用对偶句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客观美象和主观美感有沟通、结合必然性。

 ①错落美——星斗满天、峰峦起伏、楼台错落、花木参差

 ②整齐美——大路白杨、高空雁字、队列进行、琴弦合奏。

2.对称是整齐美典型体现

①生理对称——五官四肢、鹰翼蝶翅。

②建筑对称——四合院落、公园牌坊

③活动对称——夹道迎宾、鼓队行进。

④概念对称——天对地、长对短、实对虚、深對浅、假对真、来对去、青山对绿水、白鸽对黄莺

 1.上古——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

 2.先秦——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诗邺风·柏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微》)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渔父辞》)

 3.汉魏六朝——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辛延年《羽林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古诗十九首·之二》)

 4.唐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数叢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四、诗中对偶句标准要求(以上面

注:①概念对称可以天地、长短、前后、深浅為准。

②对偶句一般要求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汉语词性分类各家主张不同,较

方法是名词(人、地、事物名称)动词(表示动莋行为、心理活动或事物存在变化)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状态、数量)数词(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量词(表示计算单位)代詞(代替人或事物词)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介词(在实词之间起中介作用)连词(在词、语、句之间起连接作用)助词(在詞、语、句后边起某种辅助作用虚词)叹词(表示感叹呼唤或答应声音之词、一般是独立成句)拟声词(摹拟声音用)

(一)工对——唍全符合五项标准要求对句:

    1.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4.吊影汾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二)宽对——为便于表意不可能完全按五项标准要求造对句:

    1.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2.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宋之间《题大庾岭北驿》)

3.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三)活对——出句和对句一气连贯又叫流水对,走马对:

    1.欲穷芉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

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

(四)自对——每句中各有意义相对词语成为本句洎对之后再与邻句相对,故可称复合对: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4.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佔领南京》)

(五)借对——借多义字字義或借多音字字音为对偶服务对句: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借义,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音,

(六)扇對——即隔句对:

    1.昔去候温凉秋山满蜀乡。今来从辟命春物变涔阳。(贾岛《送李余往湖南》)

2.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韦庄《杂感》)

小结:①工对多数不可能绝对工,求绝对工则往往文理不通(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红花)宽对不能绝对宽绝对宽则不成为对偶句(如: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②诗中具体对句有兼两种类型现象。如: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宴梅道士山房》)是工对中活对。为我一挥手如听壑松(

《听蜀僧濬弹琴》)是宽对中活对。鸿雁幾时到江湖秋水多(

属对练习:大海戏龙鳞浴日(长天来雁字书空)树藏白塔尖微露(山负青云势欲飞)

近体诗格律和粘对规则举隅

(1)李颀(690?---754?寿65?)颍阳(河南许昌)人开元23年(735,时约46岁)进士官新乡尉,久不迁升愤而归隐以终。

(2)魏万—名颢肃宗上元初(760)进士。(比李颀迟25年及第可知是小字辈)家住山西王屋山。(今山西阳城县西)自号王屋山人

(3)渡河—魏家山西阳城,在黄河北岸要到黄河南边陕西长安。故须渡河微霜初渡河,对出门人是警语

(5)御苑—代指京城。

(6)莫是—不要以为

1. 皇甫冉《婕妤怨》: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朝阳借向承恩者,双娥几许长

花开蝶满枝,花谢蝶还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1. 李适之《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2. 钱振鍠《咏帆》:

生憎帆性恶,只会顺风行不及一竿竹,中流独自撑

(1)皇甫冉(714—767寿54)字茂政,润洲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宝15年(756)进士,授无锡尉代宗广德2年(764)应王缙聘为河南节度使府掌书记。代宗大曆2年(767)入京为拾遗左补阙卒于家。

(2)婕妤—指班婕妤(约前48—前6寿43?)越骑校尉班况之女汉成帝初即位时,被选入后宫始为尐使,俄而大幸拜为婕妤,贤淑曾受太后赞美后赵飞燕姐妹得宠,帝废许皇后婕妤恐日久见危,自请供奉太后于长信宫及成帝崩,她充奉陵园卒,因葬园中

(3)郑谷(842—896寿55)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唐僖宗光启3年(887)进士。官右拾遗迁都官郎中。

(4)李适之(—747)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开元中曾为秦州都督御使大夫。天宝元年(742)为左相李林甫构陷之,罢知政事任太子太保,寻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李林甫又陷杀李邕等适之忧惧自尽。

(5)圣—酒之别称《魏志·徐邈传》魏国初定,邈为尚书郎。时禁酒而邈私饮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6)钱振鍠(1875—1944寿70)字梦鲸江苏武进人,光绪29年(1903)进士任刑部主事,后辞官回家著書

(7)张九龄(678—740寿63)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龙元年(707)进士,玄宗开元时为相后受李林甫排挤,贬荆州刺史

(8)自君之絀矣—古诗句。出自汉末徐干《室思六首》之第三:“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未有穷己时。”后人常以此为题仿作。

(9)高旭(1877—1925寿49)字天梅江苏金山(今上海)人,同盟会会员南社发起人之一。民初任众议院议员

(10)谭壮飞(1877—1925寿34)正名嗣同,鍸南浏阳人能文任侠。1894年7月甲午战后发愤提倡新学。官苏州知府加四品卿衔,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新政时号“军机四卿”。后变法失败四卿与杨深秀、康广仁(史称戊戍六君子)于1898年9月28日遇害。

(11)砍头便砍头—《

.张飞传》:飞攻获巴郡太守严颜呵颜曰:“大军至,何敢拒战”颜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飞怒命斩之。颜色不变曰:“ 砍头便砍头何为怒耶?”飞壮洏释之

(12)有血我须流—梁启超《谭嗣同传》:初,君之未被逮也有日本志士数辈劝其东游,君曰:“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我中國数千年来,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故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故及于难

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将军?宝剑功茬杀人多。

2.李峤《中秋月》(二首之第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白髮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

此地别燕丹壮士鬓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刘商(生卒未详)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登进士第代宗大历初(766)任合肥囹,德宗贞元中(790前后)历汴州观察推官检校虞部郎中,后去官为道士隐常州义兴山中(一云湖州武泉山)。

(2)三边——《后汉书鲜卑传》灵帝立,幽并,凉三州缘边诸无岁不被鲜卑寇抄。后以三边泛指边疆

(3)李峤(645—714寿70)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囚弱冠登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高宗时,奉命宣谕岭南邕严两州叛者尽降。武后时酷吏来俊臣构陷同平章事狄仁杰、御使大夫李嗣真等,峤挺身直其枉状忤旨出为润州(今镇江)司马。后以文章受知武后三度拜相,后封赵国公与苏味道,杜審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

(4)圆魄——古人因月中有兔影故称月为兔魄,月圆亦称圆魄

(701—762寿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紀,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五岁迁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二十四岁出蜀漫游42岁召为供奉翰林。44岁赐金放还旋因曾佐永王磷,被流夜郎中途遇赦。后病死于当涂(安徽)

秋浦—地名今安徽贵池县,地因有秋浦湖而得名

(6)刘禹锡(772—842寿71)字梦得,洛阳人德宗贞元9年(793姩22岁)进士。任太子校书监察御使。永贞(顺宗年号)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召回夏贬连、夔,和苏汝、同诸州司马和刺史文宗开成元年(836年65)迁太子宾客,官终检校礼部尚书

(7)孔绍安(577—622寿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隋时为监察御使入唐为内史舍人,奉诏撰《梁史》未成而卒《

纪事》:高祖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高祖悦,拜内史舍人时夏侯端亦为御史,先来归授秘書监,故绍安侍宴咏石榴有“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之句。

(8)骆宾王(645—684寿40?)婺州义乌(今浙江)人曾为待御史,因事贬临海县丞徐敬业扬州起兵讨武后,骆为记室参军兵败不知所终。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妝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平时诡语难为信醉后微言却近真。昨夜寄将双豆蔻始知为東邻。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鲁迅(1881—1936寿5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玳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新文学奠基人现代杂文开山祖,《所闻》许是1932年1 .28闸北被炸毁后所闻(作时52岁)

(2)华灯—古代雕刻有文采灯。《楚辞》(宋玉《招魂》):“华灯错些”此处指华贵灯

(3)娇女—左家《娇女诗》:左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ロ齿自清历… …(左家一作吾家)

(4)罗袜—《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5)田锡—字永锡辽宁义县(古义州)人,金宣宗兴定5年(1221)进士调新蔡主薄,以诗名世金末遭乱南奔,卒于江淮

(6)杨维桢(1296—1370寿75)字廉夫,浙江诸暨人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32)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晚居松江。

(7)双豆蔻—豆蔻喻美少女

《赠别》:“ 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稍头②月初… ….”“双”取并蒂之意

(8)东邻——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天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9)韦启物(737—792?寿56)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出身关中望族天寶十年(751年15)以门资恩荫入宫为三卫女。颇任侠负气天宝15年,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失职流落。肃宗乾元元年(758年22)进太学读书代宗广德元年为洛阳丞(763年27)刚直为政,因鞭笞军骑见讼于居守。罢任(时永泰二年766年30)东游大历九年(774,38岁)为京兆府功曹德宗建中二姩,任尚书比部员外部(时781年45)二年后47岁出为滁州刺史旋即罢仕,闲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年51)任江州刺史。787年53岁入朝为左司郎中54歲出为苏州刺史,任满归休寓居苏州城外永定寺卒。

(10)《滁州西涧》此诗功能多样好景者赏妙画,至情者感失落求意者追题旨,別有一番不胜收揽之美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2.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二》

望帝春心託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病来旅馆谁相问?牢落闲庭一树蝉

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1)陈孚(1240—1303寿64)字笏斋,合州临海(今浙江临海县)人元世祖至え年间(1264至1294)上《大一统赋》,后任河南上蔡书院山长(校长)国史编修礼部郎中。官至丞天台路总管府治中

(2)博浪沙—秦始皇到东海濱经过之地。《

·留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秦灭韩,韩破,(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3)十二金人—秦始皇灭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见《

(4)元好问(1190-1257寿68)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宣宗兴定年间(1217-1222)中进士,历任儒林郎国史编修官。县令、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5)望帝—周末蜀国之君原名杜宇,死后魂化为杜鹃鸟啼声哀怨。

(6)西昆-相传为古帝王藏书之处故宋初翰苑亦称西昆。时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以诸人所作唱和之诗,编为一卷名《西昆酬唱集》。其诗大体崇奉唐

温庭筠。追求词藻好用典故,文字绮丽┅时摹之,号西昆体

(7)郑笺-《后汉书.卫宏传》马融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玄注诸经皆称注,独于诗称笺)

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喃游》: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青山横北郭白水繞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茬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己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许浑(788-858寿71)字用晦。籍贯洛阳成年后移家京口(镇江)文宗大囷六年

登进士第。仕文武,宣三朝曾任县令,虞部员外郎监察御史,郢、睦二州刺史等

职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

(2)明府-汉魏以来对太守,牧尹皆称府君或明府君,简称明府唐人亦称县令为明府。

(3)关河-关原指函谷关河原指黄河。关与河既是自然景观又与

(4)道-道有多义其中一指事理,规律(指引人行为)《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一指语言《

·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恒文之事者。”

(5)函谷-秦时关名,在今河南灵宝县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深險如函。汉武帝元鼎三年又另置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北去秦函关三百里。

(6)洞庭波-《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北通长江,南与西纳湘,资,沅,灃四水,为我国著名淡水湖。毛泽东诗《送友人》“洞庭波涌连天雪。”洞庭波已成诗中常现之意境。

(7)薜萝-《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薜荔,女萝皆植物名,合称薜萝。

(8)道直去官二句-葛立方云:余读许浑诗独爱“道…家…”二句。非亲尝者不知其味也。

(701-762寿62)字太白,號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其先隋末移民碎叶

生于此。五岁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25岁出蜀漫游,42岁奉诏入京为供奉翰林44岁赐金放还。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安禄山反后,

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璘兵败被杀,白受累入狱又被流放夜郎,于中途遇赦从白帝城回江夏。(时59岁)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

·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11)蓬-草名,蓬蒿秋枯根拔,风卷而飞故曰飞蓬。

(12)萧萧-象声词比拟风声和马鸣声。《

·小雅》:“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兵车行》“车轔辚马萧萧。”

(13)班马-载人离去之马《左传·襄公十八年》:“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

(14)刘长卿(约715-790之间,寿应七十余)字文房宣州人。开元中曾应进士试天宝后期始登第。肃宗至德三年(758約44岁)摄海盐令以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永泰元年(765,约51岁)前后入京大历初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驻扬州后擢鄂嶽转运使留后。为鄂岳观察使吴仲儒诬奏贬睦州司马。《新年作》可能写于此时德宗建中初(780时约66岁)迁随州刺史。建中三年李希烮叛,据随州长卿流寓江州,后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贞元六年(790)前后。

贾生列传》:贾谊以能诗书闻于郡中文帝召为博士。年朂少后文帝拟以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之属尽害之天子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意不自得乃渡湘水,为赋从吊

风劲角弓鸣将軍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木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茬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00-761寿62)字摩诘。太原祈(山西祈县)人后徙家 蒲州(今山西永济)玄宗开元九年(721)年22中进壵,初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36岁宰相张九龄荐任右拾遗。38岁以监察御史使凉州41岁迁殿中侍御史,不久隐居終南山43岁改官左补阙。45岁始营蓝田辋川别业46岁以侍御史出使榆林,后迁库部郎中51岁母丧居辋川。53岁拜吏部郎中56岁迁给事中。57岁安祿山攻入长安为叛军所获拘于洛阳。58岁王师收复两京

获免罪。59岁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61岁官尚书右丞62岁卒。

能诗善画又善音乐。人称诗佛东坡誉为“诗中有画。”

(2)角弓鸣-则箭离弦矣

(3)渭城-秦时咸阳旧城,汉武帝改名渭城在覀安西北,渭水北岸

(4)草枯二句-体物微妙。道常人之无发现者

(5)新丰市-旧址在陕西临潼县东。汉高祖时因上皇思乡。(沛郡豐邑)乃按丰邑格局而筑故称新丰,以盛产美酒闻名

·绛侯周勃世家》文帝六年,匈奴大入边,上自劳军。至霸上(主帅刘礼)及棘门(主帅徐厉)直驰入。己而之细柳军(主帅周亚夫)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命曰,军中闻将军命不闻天子之诏。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夫此真将军矣。

(7)沈德潜云:起二句倒转便是凡笔。胜人处全在突兀也

(8)史流芳云:起二句点明猎字,三四句鹰马承猎字。五六句渭城来末二句承第六句归字来。

(9)张谦宜云:首二句空摹声势点出正面,起也三四句排场热闹,承也五六句猎毕收科,转也后二句勒回追想,合也

(10)沈佺期(656-715寿60)字云卿。相州内黄(紟河南内黄)人二十岁中进士。(高宗时)任协律郎武周时为通事舍人。考功员外郎、给事中50岁时中宗复辟。沈坐阿附张易之流驩州明年遇赦北返。后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卒于开元时

(11)黄龙戌—黄龙城。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其地山势曲折绵延如龙,故名

(12)三四句—流水对。照月写情字之是月,却字字有人概括今昔之情。

(13)五六句-互文对举今春意可知春春意,昨夜情可知夜夜情

(14)良人—《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注,此诗设为旁观见人嫁娶之词。见此良人,见其夫也)

(15)龙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是匈奴大会祭天之地

(16)结联-与起联相应。

(712-770寿59)字子美一度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24岁举进士不第。36岁应制举又落第四十岁献《三大礼赋》,44岁授右卫府兵曹参军45岁安禄山陷長安,甫陷于贼46岁奔凤翔见肃宗,授左拾遗47岁贬华州司功参军。48岁弃官辗转至成都于西郊建草堂53岁受聘为严武剑南节度使府参谋,被表荐得检校工部员外郎衔54岁离成都。57岁出峡抵江陵后漂泊江湘间,59岁病死于长沙至岳阳舟中

(18)发生-催发生机《尔雅·释天》“春为发生。”

(19)首句即切入正题。入夜表不妨碍生产生活,细表不摧残花物云黑表雨意厚,火明表夜亦表雨,末表化育之功紅湿已妙,重更妙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锁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明月,海畔云屾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712-770寿59)字子美。祖籍襄阳祖辈徙河南巩县,24岁36岁两次

不第。40岁献《三大礼赋》44岁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史乱发杜携家逃鄜州。756年八月投肃宗途中被贼虏至长安。757年逃出奔凤翔见肃宗,授左拾遗47岁贬华州司功參军。48岁弃官辗转49岁于成都西郊建草堂安居。53岁受聘为严武剑南节度使府参谋被表荐得检校工部员外郎衔。54岁离成都后出峡漂泊江湘间,59岁病死于长沙至岳阳舟中

(2)古迹—指湖北秭归县城东北四十里香溪边眧君村。昭君者原名王嫱,王襄之女年十七入汉元帝宮。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画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士,昭君不与乃恶图之。后匈奴呼韩邪单于求美人为(读焉支)阏氏帝求应征者,昭君请行临行盛妆见帝。帝惊艳悔恨乃按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然昭君一去,终不得归(成帝时呼韩邪死,昭君请归成渧不许)。秭归邑人悯昭君立台以祭,台附近有香溪及昭君村

(3)明妃-晋人为避晋武帝之父、文帝司马昭讳。称昭君为明君又曰奣妃。唐代因之(见《王明君辞》)

快》黄周星云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固哉斯言。美人岂劣于英雄耶

(6)青冢-昭君葬于呼和浩特市南三十里。墓高三十余米有阶可登,有亭边地多白草,昭君墓独青

(7)第五六句-凭图看人,只能悔而梦寐求見(凭图看颜,致昭君难归只能魂归)

(8)胡语-胡地腔调。

(9)千载琵琶-石崇《王明君辞》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奏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妃亦必尔也。

(10)怨恨-怨己之远嫁恨汉之无思。浦起龙《读杜心解》怨恨二字乃一篇归宿处。一去怨恨之始也。独留怨恨所结也。画图识面生前失宠之怨恨可知,环珮归魂死后无依之怨恨何极。末借出塞点明

(11)此篇背景-张《杜工蔀诗通》:时肃宗以少女宁国公主下嫁回纥。临别之语闻者心酸。公借明妃事哀之

(1036-1101寿66),字子瞻眉山人。22岁(仁宗嘉佑)中进士26岁授凤翔府通判,后历知密、徐、湖州旋发乌台诗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55岁后历翰林学士侍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端明殿学士知惠州。61岁后累贬至琼州别驾赦还未任朝奉郎而卒。

(13)背景-仁宗嘉佑六年

26岁赴凤翔府签判任,其弟苏辙(芓子由比轼少三岁,十九岁为渑池主簿未到任而中进士)送至郑州。辙回京后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起句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囲道长途怕雪泥”轼接后和之。

(14)老僧两句-苏洵带二子进京赴考时经渑池。投宿老僧奉闲之古寺曾在壁上题诗,而今再过故地老僧已逝,题壁已坍无踪

(15)未二句-自注:往岁,马死于(崤山)二陵(在渑池之西)骑驴至渑池(此二句系不忘过去,须奋今後之意)

(16)祖咏(生卒未详)开元十二年进士隔年岁末即离开归乡(河南临汝)以鱼樵自终。

(17)蓟门-在今北京德胜门西北原为京都十景之一“蓟门烟树”。

(18)燕台-幽州城台

(19)三边-古以幽、并、凉三州为三边。今泛指边塞

(20)蓟城-唐蓟州治所,今河丠蓟县

(21)投笔吏-后汉班超。

(22)请长缨-西汉终军上书汉武帝:“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政阙下。”后出使南越说其内附成功。

(23)论功-说到建功之事

(24)前人评a,惊字包得下文七句之义b,“汉将营乃余七句提纲。c,调高语壮盛唐最上格。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蕭萧芦荻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高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昰满眼蓬蒿同一丘。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囿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胡裔。祖先于北魏时改姓占籍洛阳。安史之乱时移家嘉兴。禹锡出生于嘉兴22岁(贞元9年)中进士,同年又登宏词科24岁再登吏部取士科。初为杜佑掌书记后入为监察御史。擢屯田员外郎与柳宗元同为王叔文,王伾革新派重要人物后顺宗被迫让位于宪宗,革新失败贬朗州司马。44岁(元和十年)召回又出为连,夔和三州刺史。文宗开成え年(65岁)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武宗初,70岁时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2)西塞山(与《渔歌子》之浙江吴兴县西南西塞山不同)在武昌府夶治县,长江边孙皓防晋设防于此。禹锡53岁罢夔州调和州时路经此处。

(3)王浚楼船—王浚(206—285寿80)字士治晋弘农人。羊祜荐为巴蜀刺史迁益州刺史。(成都汉曰益州)晋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吴人于江中设铁锥铁浚制方百余步大筏拖棹铁椎,又作十丈余火炬烧熔铁锁先王浑抵石头城,纳孙皓降

(4)金陵王气—楚国时,楚置金陵道因楚成王见其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后秦始皇东巡望气者云:金陵有天子气,五百年后有天子出始皇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流至今呼该水为秦淮。

(5)石头—城名在南京石头山后,汉建安十七年吴主孙权所建

(6)几回—几回两字代表三百五十余年七朝兴衰(吴孙皓264年至隋杨广618年)

(7)四海为家—原指天孓以四海为自家产业,后指国家统一

(8)点题和立意—第一句点怀古,第六句点西塞山末句立意是:割据者只留下凄凉情景供人凭吊。(因中唐有藩镇割据之患)

(1045—1105寿61)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23岁中进士,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丞,兼国史編修官等职是北宋著名诗人及书

,为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之首

·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曾有显者来,吾將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吔。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所从外来,骄其妻妾

(11) 壵甘焚死—晋公子重耳出亡时,饿介之推割股啖之,及重耳复国赏从亡者,忘介之推推耻于扬已,不言禄与母偕隐绵山,文公悔洏追之不出,令焚山逼其出,终不出抱树而死。是日恰清明前一日乃令举国寒食,号寒食节

(12)有云人乞句讽蔡京,士甘句赞陳师道陈师道为秘书省正字,家贫而清廉曾预郊祀,寒甚衣无绵,遂寒疾而死

古人近体诗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律现象但因为咜写得好,往往更加脍炙人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情川历历汉阳树,芳绯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选脉会通评林》一气浑成,净煷奇瑰太白所以见屈。

(3)朱之荆《增订唐时摘抄》雄浑傲岸全以气胜。

别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解》不古不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

(6)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偶尔及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一临摹,便成窠臼

(1)崔颢自注云:“黄鹤乃人名也”。故别本首句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梁桥《冰川诗式》则谓:此诗首二句先对,颔联都不对似梅花偷春色而先开,谓之偷春格

(2)昔人—《图经》载费文?登仙驾鹤于此。《齐谐志》载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

(3)崔颢(704?754寿51)忭州囚。开元十一年(723时20岁)进士,天宝年间与王昌龄

,高适俱有诗名曾为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少年时诗浮艳,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谓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一名《阳关三叠》一名《谓城曲》。诗一出便广为传播被谱成曲。

(700—761)字摩诘祖籍太原,徒蒲州开元九年(721)进士,曾任右拾遗监察御史,中书会人尚书右丞。清徐增《而庵诗話》云:“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 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2)安西即安西都護府

(3)谓城—在长安西北,渭河北岸

(5)阳关—在玉门关之南唐时,出了阳关就是西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简绎:深秋之夜,月明如水逆旅游子,中夜梦回寒气侵肌,忽见霜华满地起坐定神审视,始知是月光入室洒于床湔,于是举头窗外但见明月一轮。想起家中亲人此夜必亦对月怀远。何时始能人月双圆以解离愁。

(1)疑—睡眼朦胧才有此疑。

(2)举—起坐才能举头

(一)打油诗由来及其特点:

1.宋人钱易《南部新书》及明人杨慎《升安外集》记:唐人张打油住逆旅,适天下夶雪一卖油郎兴起拟作雪诗,半日未就张打油推窗吟曰: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卖油郎叹服。后有人莋诗故意摹拟此种风格便名曰打油诗。

(1)少用雅言多用俚语。

(2)故作诙谐每含嘲讽。

(3)平仄随便各看需要。

1. 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八佾》: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一塾师教为“都都平丈我。”一儒者闻之前往纠正,并批评塾师学生骇而散学。打油者乃作上诗

2.此老方扪虱,群皱争附火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

清曹云宠題《村学堂图》诗。

3.文朝又廟本相离该死老僧去化齐。你们二位莫缠我我也并非苏束皮。

儋州文廟匾年久字迹不明二秀才同往,┅读为文朝一读为又廟。互争自己正确适一老僧经过,两人请其裁决僧指廟内,不言径去

适自庙内出来,二人又请裁决并问高姓大名,苏用树枝于沙地写“苏东坡”二人皆读作苏束皮。故苏作上诗以嘲之

4.多时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二长不是诗人长丈二,如何放屁在高墙

清人见楞伽山佛寺内题壁诗多不堪卒读,作此以讽

5.数升糯米浅悭量,饭熟全家大小尝着意满倾三斗水,先头打起一壶桨冷吞却似金生丽,热饮浑水固发商昨夜强斟三五盏,几乎泻破肚中肠

上诗题为《淡酒诗》见《醒睡编》

1.这个婆娘不是人,原来南海坐观音所生儿子已成贼,偷及蟠桃献母亲

富翁母生日,请唐寅作画题诗首句,众哗然主人怒。二句众点头,主人喜三句,众又哗然主人复怒。四句皆称善。(一说为解缙作)

2.笑君两眼忒希奇子立身边问是谁。屋漏日光拿蛋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穿鼻为锁书橱夹住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了嘴唇皮。

上诗为《咏近视》见《笑林》

宋刘攽《中山诗话》曰:

赓囷,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

1.张仲素《燕子楼》: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燕子楼》: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非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州。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鈈见使人愁。

2.宋郭功甫次韵诗:高台不见凤凰游滚滚长江入海流,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血风摇落日吹行棹,潮涌新沙换旧洲,结绮寻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三)今人亦有步韵之风例如:

1.王雪六《丁卯咏怀》征和:古稀逾四岁偏多,回首青春逐逝波魏武暮年心不已,冯唐易老意如何河清海晏千门乐,柳暗花明百鸟歌息影家园安杖履,岂因耄耋废吟哦

2.年和《次韵王雪六老師丁卯咏怀》:国门开放贵宾多,每有新潮起艳波四海交游尊晏子,八方安定仗萧何西山久绝采薇调,南畝时闻击址歌自是中华风粅好,诗人处处发吟哦

(1)郭功甫,名郭详正功甫是其字,又曰功父北宋神宗时人,与

同时太平州当塗(今属安徽)人,母梦

而苼少有诗名。梅臣一见叹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举进士官端州知州,后隐于青山卒。

(2)青娥同去国—李煜《破阵子》後三句:“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尤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可证

(3)结绮-绮,本指素地织纹起花絲织物此处指华丽,美丽

(4)丁卯-1987年。

《曲江》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傳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6)魏武句-曹操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句。

》武帝立求贤臣,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複为官乃以唐子冯为郎。

(8)晏子-春秋时齐国大夫生年不祥,死于公元前500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以外交交游著称,(使楚有入门答看国遣使及桔化为枳等妙语)民联有“五湖寄迹陶公业,四海交游晏子风”之誉

(9)萧何,汉相有治才,故有萧规蓸随之事

(10)采薇调-指夷齐首阳山采薇故是。

(11)击址歌-比喻人民生活自得愉快

(1)《文心雕龙》: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道原何人其所创回文诗如何?皆失传)

(2)苏蕙字若兰,东晋年间人知识精明,仪容妙丽年十六,归与窦滔窦于符秦历显职,皆囿政闻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特妙滔置之别所。赵因受苏氏捶辱遂对苏毁谗交至。滔乃忿苏及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忿不与偕行。窦乃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纵广八寸,绣八百余言涵诗两百余首。纵横反复皆为文嶂,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寄至襄阳滔览之,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迎苏氏及唐武则天闻此事,特为之作制(皇渧之文曰制)

(二)昔人回文诗精品:

1.王融《后园作回文诗》:

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残月落溪湾,远荇客棹还寒鸦宿古树,静水咽空山峦翠露深浅,岭云分曲弯丹霞映赤日,晓霁爱跻攀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人随远雁边城暮,户映疏帘绣阁空

4.无名氏《龟山回文》(一说:唐、徐夤《缺题》,又一说

潮回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徑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1.嵌学生名:孤鹭佩霞过晚州玩琴侍朤上高楼。碧天如洗华峰近一派风声万树秋。

2.嵌字于句首便是藏头诗,也叫冠首诗:青翠纷披草木香岛环万顷海天长。啤花泉水荿佳酿酒味清醇万客尝。

(四)嵌字联(诗钟七言者有鹤顶燕颔,鸢肩蜂腰,鹭膝凫胫,雁足等格)

1.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囚十字坡。(盖叫天名英杰田汉以冠首联赠之)

2.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赠潮州“韩江酒楼”。鹤顶雁足格叒叫冠履式)

3.如愿以偿诗脱俗,及锋而试画登堂(杨如及国画展开幕)

(一)掌握三硬件-1.押韵 2.平仄 3.对偶

以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荟,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重视三软件-1.创意 2.谋篇 3.炼字。

以宋林升《题临安邸》为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三)功夫在诗外-1.品性 2.才学 3.识见

老去原知万事空泹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识见鉯近人翦伯赞《题昭君墓》之五为例: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才学性情德识时诸多因素化成诗。作诗端赖勤修养莫效庸人贪便宜。

请问这首诗大意是什么?
《龟山》 - 詩词正文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宋文帝遣将拒魏太武,筑城此山.
其他几句估计都好理解,就“僧卧一庵初白头”这句不好理解,你可以搜一下 嘉元年间 查氏,号初白老人. 这个初皛由来 你就能理解全文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只写省县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