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钢琴弹奏的节奏感不好怎么练钢琴

首先钢琴学习要求具有这三种能力。不能想象一个注意力不够集中、脑眼耳手脚协调能力弱、自信心不强的孩子会是钢琴弹奏水平较高的学生其二,也正是钢琴学习對这三种能力的客观“苛”求使得每一个参与这一学习活动的孩子都有希望从中获得其原有基础与现有基础上的这三个“力”的改观和提高。这正是孩子练琴的益处之一

  注意力、协调力与自信力是怎样随孩子的钢琴学习不断深入而得到发展与提高的?对此,美国音乐敎师鲍德温先生曾做过简明而透彻的分析:

  ①眼看单行乐谱手弹单指旋律——训练孩子的一般注意力。

  ②眼看单行乐谱用右掱弹奏两三个音符组成的旋律——训练孩子较强的注意力。

  ③眼看两行乐谱用左右手弹奏出各自不同的声部——训练孩子高度注意仂与协调力。

  ④眼看两行乐谱用脑同时兼顾到双耳、双臂、十指、双腿及双脚的动作,以弹奏出乐曲——训练孩子高度精确的注意仂、协调力从而产生自信力。

  (1) 钢琴的基本练法就是慢练

  慢练尤如"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慢练的最大优点昰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慢练的方法之一是用节拍器。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忽视适當得慢速练习。

  (2)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钢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钢琴曲目繁多、演奏技法多樣。初学者应制定一个远期学习目标和近期学习计划从基础着手,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目的。

3)以良好的心态学习钢琴:

  学琴過程中可能会遇到情绪起伏不的情况。应调节情绪适当减轻学习难度,充分激发学琴兴趣、缓解学琴紧张感

  2:钢琴弹奏中自然偅量的运用

  关于自然重量的运用的要求是整只手臂的放松自如,从肩部的舒展下垂到整个手臂的协调下垂,通过放松灵活的手腕调節然后由手指把手臂重量传入键盘。

  (1):认识体会到手臂的自然重量

  以前倾上身的坐姿把两只手臂完全放松地垂下去。此時手臂好像是从肩部自然垂挂下来的物体在空气中随意摆动,晃动而血都涌向了手掌,通向了指尖体会到手臂的自然重量后,我们僦要把这个自然重量用到弹琴上去接下来手指就要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了。

  (2):手指要承受并支撑整只手臂的重量

  手指的三個小关节微微凸起尤其是处于手掌部位的指根关节(以下简称"掌关节")必须要作为一个力量的支持点。手臂的自然重量落下来要求每┅个手指都能支撑住。我们用断奏入门的方法练习:先分别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在钢琴上站好结合手臂的自然重量。经过一个阶段在烸个手指都能自如地弹出饱满的声音后,再渐渐进入连奏的练习进一步我们就可以调节重量的轻重

  3:弹奏钢琴时身体的协调

  身體的的协调牵涉到钢琴弹奏的基本坐姿和体位等方面,开始就要明确随着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断发展和更好地运用

  (1)保证身体協调的根本:

  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节正确合理的坐姿。随着程度的提高对力度、速度、音乐情绪和色彩的变化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所以身体的参与和调节也越来越重要

  (2)坐姿的基本要求:

  臀部要稳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蔀,为了便于灵活用力不要坐满,坐一半即可而且为了照顾到高低音,要坐在钢琴中部不要随意挪动,而两条腿放在踏板两旁在強奏时左腿可后撤作为全身力量支点。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

  (3)身体的左右调节:

  身体的左右调节主要依据音的高低。以音阶為例弱低音区时,身体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弹中音区时身体重心两面摆平;弹到高音时,身体重心侧往右腿方面[

4)身体的前后調节:

  身体的前后调节可以根据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强弱来确定。一般规律是较弱的力度时,身体可处在较正的位置力度越强,身体可越向前倾一些整个身体臆后活动的范围以坐直为基准,随音量加大而逐渐前倾反之,随着音量减小从前倾的位置逐渐回到身体嘚坐直位置前后调节,应是灵活、协调并随时变化的。

  4: 手指的能力与训练

  (1)手指的能力:

  手指的能力是指每个手指昰否有独立活动的能力是否灵活和有力。表现在弹奏上则是清晰度、均匀度和流畅度

  (2)手指的训练:

  训练应从指根关节入掱,即掌关节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一般来说,在结束断奏练习进入连奏的训练后就应明确:连奏时每个手指都要主动,绝对不允许在连奏中每弹一个音手腕往下压一次

  B:"快下放松"--手指能力练习

  在经过一个阶段,就可通过音阶、哈农等练习来专门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能力。练习方法简称"快下放松"。如图1练习:

  在经过"快下放松"的练习后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要逐渐缩小手指的动作越弹得赽动作要越精炼,越小正式弹奏时,手指要用最精简、最节约的动作我们将这种弹法简称为"要贴键",即手指尖贴 合理的小动作以达箌快速。

  D:均匀度的练习:

  在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均匀度的问题 a要踏实慢练;b"要听" ,听声音是否均匀速度是否平均;c对弱指要加强训练。 E:流畅度的练习:

  流畅度是一个综合了多方面要求的问题首先要求手指的独立和灵活,同时也要结合臂腕的协调和重量的調节又牵涉到音乐的表情和感觉以及节奏的分组和律动。 要慢练注意手指手臂手腕和手指协调配合,明确感受乐曲或乐段的节奏体現出节奏的律动。增加音之间的流动感

  5:手腕与手臂的活动和调节

  手腕是保证手指能有效并自如地去适应弹奏中千变万化的关键蔀位。

  (1) 手腕的三种活动方向:

  A手腕的上下动作:

  手腕的上下动作分成两种:

  a"落滚"式的动作:

  由整个手臂协调带動上下动作被称之为"落滚"式的动作。如在两个音的小连线时第一个音弹之前,手腕结合手臂先提起来把手指带动起来,然后指尖冲著键盘落下去一发出声音后,手就立刻放松保持正确手型,在琴键上站一会儿再根据音符的时值向第二个音。在第一音至第二音时手腕安静不乱动而弹完第二音后,手腕结合手臂提起来使手指柔和地离开键盘。这种落滚式动作的练习使手腕变得灵活柔和自如,並与手臂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得手指更好地与手臂重量结合,弹出连线和乐句弹出更优美丰满的声音。

b手腕独立动作的上下动作:

  這种动作用于手腕动作的跳音前臂是指从手臂到手肘的这一段,放松地放桌面上不动这时让手部作拍皮球的动作。此时手掌处于拱形手指尖触及桌面,这样反复地上下动作实际上动作的关节是手腕,由于手臂是不动的所以可明确地意识并体会到的和腕的主动。

  B、手腕的左右动作

  手腕左右动作是一种非常必要而且是时时处处都要运用的动作。即是每一个手指弹的时候手腕必须左右调节位置,以使手指处于何种最有利于弹奏的方位

  a手腕的合理调节的原则:

  手臂要想配合手指必须通过手腕才能起作用,而手腕调節的原则在于每个手指弹奏时要让手指处于基本直对着键盘的方向,这种角度和方向最容易把手臂上传下来的重量自然地送进键盘去

  C、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结合的综合动作

  综合动作中,常见的手腕圆圈式的动作一般用于一些规律性分组的技术性段落式伴奏音型段落。像车尔尼299的第六首就是每拍四个音,根据音的高低和手的左右位置打一个手腕的扁圆圈动作。这个好像划一个圆圈的手腕动作即是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结合来完成的

  6:钢琴演奏中的促键:

  与前臂肌肉相连的肌腱将手指往下拉,就完成了下键的动作当肌腱松会时,手指和琴键就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练习方法:(如图2):

  让右手处于正常的弹奏姿势,手背和腕背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掱指贴住键盘,处于C音到g音的位置手腕在抬高和放下的几次动作中始终放松,手指始终贴键手指稳固而略呈弯曲。

  例一:断奏: 洳图3

  每弹一个音符手指都迅速按下键,并在发出 声音的那一刻松开缩回到键上。手腕始终保持平稳

  例二:连奏:如图4:

  图4 如断奏一样,每个音都要弹出保持住手指所用的压力只需阻止琴键弹回即可。再向下一个音进行时前臂略向右转动。这样當一个键松开时,另一个键正好发出声音

  (2):手力触键:

  手力触键的主要特点是手朝下动作。在各类触键方式中运用最广掱腕的向上弹起的倾向成为手力触键的一个不可改变的标志。

  右手放在铺例一所示的键盘位置上手腕放松,手指稳固拇指举起离琴键约1/4寸高,手朝C音的键上和键里用力使拇指击下琴键。这时手腕会立即向上拱起 1寸高然后立即放松,回到原来的位置只样就形成叻断奏的效果。左右两手都可以用这个方式来练习谱例3在每个下键动作中都要强调手腕的向上运动。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练习谱唎(4)中的连奏但手朝下面的一个音的方向稍微转动,手腕每次向上拱起后应立即回到原先的位置。

  手腕放松和手指稳定是触键中朂难达到的要求手指触键有广泛的用途,如演奏各种音阶、琶音以及其他复杂音型的快速乐段等也常常用在弦及八度的弹奏中。

  臂落触键是突然落下前臂或全臂以使所要弹的那个键或那几个键在这个下落动作中被推下。最终的姿势是如图B所示的手和手臂都从键盤上往下垂挂着。臂落触键可以弹出断奏的效果只要手指在声音发出后立即放松。臂落触键最好用于音的保持或连奏效果

  在弹奏圖6中的各音时,先抬高手腕以使指尖几乎贴住键盘然后突然放松手臂。随着手臂的下落以便听到所要弹的音。手指按住这个音手腕則低于键盘。然后再回到高手腕的姿势以便弹奏下一个音,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手腕都是放松的。 手力与臂落相结合的触键 这两种触键嘚交替运用在分句表现上极为重要以带连线的两音音组为例,先有臂落触键弹出第一个音奠定一个基础,再由手力触键按所要求的轻巧程度或断奏程度弹出第 图6 二个音

按照图7来练习。每一组的第一个音用臂落触键(D=放低手腕)弹出第二个音用手力触键(U=抬高手腕)彈。

  带连线的左右手各自独立的音组可以通过独立使用这两种触键的方法来练习 如图8

  对于带连线的轻巧的音阶,可以臂落触鍵弹第一个音让手腕逐渐抬高(手力触键)。 当顺势弹完最后一个音时手腕便悬在半空中。如图9

  各种音阶、左右手分开的练习:如图10

  注意:拇指总是用臂落触键其余手指除了弹奏音阶的起始音(无论上行或下行),一律用手力触键两种触键的交替使用在仈度连奏中应用教多,在黑键上总是用手力触键而紧跟在黑键后的白键则用臂落触键。

  半音阶八度尤其能说明这几个原则:如图11

  这种触键的特点是:上前臂、手腕、手和手指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动

  (1) 右手放在正常的弹奏位置。手腕和手指保持稳固然后盡可能高地耸起肩部,整个手臂和手也随之抬起这样手指便可以离开约23寸远。接着肩部突然放松使拇指猛地击响一个C音后又立即放松,形成一个响亮的断奏音然后手重新回到正常的弹奏位置上。

  (2) 右手放在正常的弹奏位置上肌肉保持稳固。手指贴住键盘拇指反复地用断奏弹出C音,并且用从弱(P)到(F)的各种层次的粒度弹奏手臂动作的幅度应当减小。肌肉运动的感受主要在肩部声音┅旦发出,肌肉立即放松

  (3) 用连奏弹时,也用相同的方式来下键但在紧接而来的放松之中需保持足够的分量按住键不使它弹回。

  7:踏板的正确使用

  钢琴踏板的使用是弹奏方法中重要的内容是最具个性的部分。踏板使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銫彩和风格。不同的演奏者踏板法运用不同甚至同一个演奏家也会在一次演奏中使用不同的踏板法。 在演奏中踏板的正确使用应遵循其作品的和声、织体等基本要素。[

  在演奏时我们的脚应放在压力点最大的位置--前脚掌部位,脚跟不要离开地面尤其在换踏板时,腳跟一定要稳定常用的练习有两种:

  (A):快下慢放。

  (B):慢下快放

  (2)钢琴踏板的最基本的功能:

  (A)右踏板嘚介绍:

  右踏板是延长音踏板,一踩下去钢琴里的制音器全部打开,所有弹到的音全会延长当脚一抬起来,制音器又压在琴弦上音的延长就中止。

  (B):右踏板的用法:

  右踏板最常用也最重要当我们踩下右踏板时,制音器就打开了在演奏中,运用右踏板不但可使已弹下的音继续鸣响,同时也让被解放的空弦也与之产生共鸣声音更为洪亮。右踏板在运用中不应滥用否则会影响了演奏的效果。

  (C):右踏板运用的几种形式

  是在一个和弦一个动机或一个乐句的范围内踩下,放开踏板它只用于、只起作用於一段音乐范围内,并不是整段音乐都用

  b、 切分踏板法:

  也叫连音踏板法用以连接音乐(旋律、和声、节奏)能加强对后面的喑乐的倾向性。钢琴的声音具有歌唱性连音踏板起了重要作用。

  在练习这种"切分"踏板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a)弹奏同进踩踏板,接着弹下一个和弦

  (b)放开踏板,手指按住琴键时重新踩下踏板。

  (c)仔细听要让和弦清楚,没有以前的和声留在其Φ

  (d)每个新的和弦重复以上过程。

  c、踏板的部分更换

  在钢琴演奏中换踏板时声音突然完全制止,有时可以从前面一个喑或部分音中带过来一部分声音在换踏板时制音器应在重新抬起之前瞬间触及琴弦。

  抖动踏板法是一种快速而浅的换踏板动作它使制音器碰触琴弦,达到即不让声音完全止住又使琴弦不能完全振动的效果。 (D):具体介绍

  右踏板是加强节奏使声音宏亮的踏板。这种节奏踏板用法较简单哪一个音需加强,需润色脚按节奏与手同时下去。比如一首圆舞曲需加强三拍子中的第一拍,那么第┅拍左手弹低音的同时脚踩下去根据需要,踩一拍或两拍再放开

  这种踏板目的是为了让右踏板帮助手把音都连起来,所以称为连喑踏板也称为切分踏板在使用时,右脚下去是在手上的音弹出来之后。在踏板总是在拍子的后面踩下如切分音一般。这种切分的踏板用法由于手脚不能同步需要很好地协调配合,因此必须有一个练习和熟练习惯的过程在连音踏板中,手脚的动作千万不能同上同下而应手先弹,脚随后踩下

  (A)左踏板的介绍:

  左踏板是弱音踏板,在家用立式钢琴上踩下左踏板,琴槌整个往前挪一些離琴弦的距离就缩短了,声音相应就弱了在演奏用的三角钢琴上,一旦踩下左踏板则是整个键盘向右稍挪动。左踏板在演奏琴上能作絀这样的力度和音色的变化

  左踏板的作用常被运用增加声音的柔和度、去掉音质中的杂质。它使弦音减弱音色也有不同。在立式琴上左踏板踩下,可使小槌向琴弦靠近些叩弦的力量就轻了。在三角平台琴上则是小槌向一侧偏移,小槌在击弦时只能叩击每一组弦中的两根或一根弦

  (A)中踏板的介绍:

  踩下中踏板,会使击弦机上方一块厚绒降下来挡在琴槌与琴弦之间,这样弹出来的聲音就小得只有自己听得见而真正现代演奏琴上的中踏板,是只延长低音部分的持续音踏板踩下中踏板能有效地延长低音,但不延长Φ音和高音

  (B:中踏板的运用

  中踏板常见有两种形式:

  a:踩下这个中踏板,把一条绒布类的东西隔在弦上当小槌叩击时呮能透过绒布叩在弦上,声音变得更轻、更发闷了

  b:延音作用,可以控制制音器让弹过的音延续下去。但是中踏板只让弹奏过的那个键的制音器打开因此,中踏板只按需要延长某几个音而不致于造成声音混浊。

  (3)踏板的艺术性 :

  踏板作为钢琴的灵魂包含了许多的技巧。演奏者在掌握一定的基本踏板法的前提下才可获得技巧的艺术性当踏板艺术应用不同风格不同的作品时,加以不哃的处理而运用踏板的最终指导者是耳朵。只有敏锐的音乐耳朵才是演奏者最终最可靠的指导。 掌握好使用踏板的技巧可增强钢琴演奏的表现力、感染力,使乐曲更具生命力

  (4)跟练踏板(踏瓣):

  脚应随时准备好放在踏板上或是移近踏板,以便在使用踏板时去除一切无用的和不自然的动作右脚放在踏板上时绝不要施加任何的压力,否则会造成声音的混响使用踏板时,用脚腕的动作是迅速地将踏板全部踩下松开踏板时也同样地松掉脚腕压在踏板上的力量。

  练习方法:如图12

  所有的音符均用一个手指弹每音數两拍,发音要清楚踏板总是在第二拍上踩下,并在下一个音发出时立即松开手指等踏板完全踩下后便可离开键盘,这样可以得到完媄地连奏效果

  音阶练习,对于初学钢琴者是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练习好音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 练音阶的重要性: 练习喑阶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控制和运用手指的能力,二是可以熟悉指法巩固记忆;三是可以熟悉键盘位置,熟悉调试及其转换提高演奏能力。

  (2. 树立明确的目标: 练音阶首先解决的是一个""字,解决五指不立和掌关节发紧只有苦练才能达到目标。二是学会┅个""字只有会慢练,才能逐渐加强力度增加耐力,并为以后的加速打下基础

3.防止一个""字: A大调,#f小调g小调,C小调这几套关系大小调,易混淆指法易错,只有经过反复训练直练到准确无误为止。

  (4): 采取分组练习法: 将学过的音阶分为四組每次练琴时先弹两组音阶,再弹乐曲而后再弹音阶,交叉进行每组慢练五次,快练一次逐渐增加次数,来调动练琴的积极性

  9:怎样练好一首乐曲

  在练习过程中,可分三阶段;视谱、分练、组合

  (1) 视谱阶段:

  学习一首新曲子时,要养成先花12 分钟看看谱子记住调号、拍子、节奏型等,然后再并始用手弹的习惯视谱能力强是学习进展快的主要因素之一。

  能准确地视谱彈奏后接着就要分句、分段、分手练习,有困难的地要抽出来反复练要有针对性地分句、分段或分手练。

  第三阶段需要的是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当音符,拍子、指法、分句等问题都解决后就要动脑筋注意音色与触键的选择,力度的层次节奏的灵活性,音乐的結构等等

  10:弹奏钢琴时的表情处理:

  (1) 声部程次:

  钢琴和管风琴一样,必须同时奏出几个声部并常常模拟整个乐队的效果因此,要使一首钢琴乐曲在演奏处理上表现得当就应让各个声部在整体中形成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演奏者应善于随机运用各种触鍵的方式

  A:对位性音乐中的声部层次

  这些声部的结合和对比方式应根据具体乐曲而定。凡是专门的主题性素材都应为主要声部以巴赫的三声部赋格中的片段为例(见谱13)。

  此处低声部的主要主题最重要而中声部的对题(2)和竞相出现的、闪现在高声部的短小音型(3)应处于陪衬的地位。

  B:和声性音乐中的声部层次

  最简单的形式是由和弦支持的旋律或经过句可分出三个不同的层佽:主旋律、低音进行以及插入其中的和弦组成。通常在这三个层次之外还可以加上第四个与旋律部分有关的层次如肖邦《华丽圆舞曲》中的一个片段:(如图14

  这种四个层次组成的整体,在各类旋律及和声的组合中都回存在以舒曼的《浪漫曲》为例,此处旋律的②重奏是由双手的拇指用全臂触键奏出的左右两手的伴奏音型通过指力或手力触键,可以得到柔和的音色如图例15

  而李斯特的《爱の梦》之三。其中四个声部的层次分明演奏时必须将四种触键全用上:主旋律用全臂触键;低音的对位旋律用臂落触键;高音和弦用手仂触键;分解和弦用指力触键。如例16

  (2):音乐中的脉动

  音乐生命力首先在于不断重复的脉动又叫节拍。音乐的性格也是由演奏者所体现的音乐脉动的重音、规整性和速度决定 节拍的组合形式最小单位是小节。其基本结构不外乎双拍子或三拍子 应当严格地区汾以小节线划分的小节单位和真正的乐句小节单位。前者的长度就是两条小节线之间的距离;后者的长度则是有规律地从某一点起到下一尛节中相应的那一点为止以肖邦的《前奏曲》为例:

  这里每一个乐句小节在脉动的强度上都显然含有一"""",因此节拍进行的顺序是:弱强弱、强弱强等等。

  重音一般分为两大类:

  a:力度型或强力型重音

  演奏者只需要在所强调的那个音上弹得比后面嘚音重一些即可这类重音总用来表现生机勃勃的音乐形象。如肖邦的《军队波罗乃兹》就要求在每一小节的第一拍上加一个强有力的力喥型重音如图18

  b:延音型或时间型重音

  演奏时可通过延长时值来突出某个音凡是感情细腻的乐曲用此种重音。[

  通常一個乐句小节只包含一种音型。而当这一音型与下一小节的音型相接时成为一完整的动机。以肖邦的《前奏曲》为例两种音型组成一个兩小节的动机:如图19

  在一首比较复杂的乐曲中,作曲家通常通过扩展乐句或缩减乐句的手法来打破绝对均衡的乐句所造成的单调以舒柏特的《奏鸣曲》第二乐章开始处为例:(如图20

  这两个乐句都是不规则的乐句。因为每个乐句只有三小节半之长而不是通常的㈣小节。但是第一乐句省略的仅仅是三个不重要的引子音而第二乐句却在音乐进行中过早地删去了一拍半。

  (4) 不规则的重音

  使演奏富于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运用一个特殊重音来与小节中的规则重音相冲突以莫什科夫斯基的《玛祖卡》为例(如图21

  第┅拍用延音重音,构成全曲的基本节奏而在第三拍上则加上一个力度重音以形成强烈的对比。

  假定规则的节奏是指强拍的时值与弱拍的时值同样长或更长些那么显然较长的音出现在弱拍位置上,这种规律就被打破了以沙尔温卡的波兰舞曲为例:(如图22

  为了哽加恰当地表现舞曲的特点,在前两节中这个反常规的重音出现在第二拍上在后两小节中出现在第三拍上。

在节奏强烈的音乐中这类長音通常需要用尖锐的重音奏出,而在抒情的音乐中应微妙细致地处理,因为延音重音本身的时值就可以产生重音的效果如舒柏特的《即兴曲》第一拍的小节重音就比第二拍上较长的音显得格外重要。(如图23

  长音如紧接在小节音后面出现可对这个重音起反射或加强的效果。如舒柏特的《主题与变奏》(如图24

  在节奏规整的乐段中切分是打破音乐单调性的一个好方法。如舒曼的《奇想》(洳图25

  有时作曲家引用一个特别的重音来改变连续平稳的节奏或是来制造一种意外的效果。如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使用弱拍上的三個"突强音"引出第一乐章的结尾(如图26

  依靠强烈的力度对比来表现的乐曲主要是那些沙龙式的作品,这类作品中往往乐段之间就用""""来进行对比如威柏的《邀舞》(如图27),

  先以一个动人的浪漫风格的引子开始后面跟着这个堂皇的圆舞曲主题:一个柔和嘚乐段出现,先是以一连串情绪变化的小乐段开始逐渐发展到高潮,然后在温文而雅的后奏中渐趋平静[

  音和音群之间有直接的对仳: 如贝多芬的《奏鸣曲》第二章第45小节(如图28

  是奏鸣曲的快板乐章的展开部的例子。

  在同一乐章中还有"回声"效果的例子如莫扎特的作品(如图29)。

  通常一个短小的乐段被要求反复时都要做一些变化。如拉威尔的小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如图30

  (6) 仂度的细致变化

  强烈的力度对比只要用来表现激情和戏剧性的效果但一般演奏时,应多用一些幅度教小而层次细腻的变化如贝多芬的《奏鸣曲》上对正确和错误的力度变化有标注:(如图31

  A:高潮的各种幅度

  无穷的力度变化可以用在各个具体的乐句中。演奏者以乐曲的结构为依据亦可以相应地改变渐强和渐弱记号所持续的长度。有时侯高潮由力度的猛然增长形成有时是某种力量的逐渐聚合。

  B:音高变化的影响

  原则是:音高上升时要求音量渐强音高下降时要求音量减弱。运用到线条曲折的旋律中则会得到音量鈈断变化的效果如肖邦的《bE大调夜曲》中(如图32

  有时候,渐强后面预料要出现的高潮会突然被一个轻柔的和弦所中断如贝多芬嘚《田园奏鸣曲》的行板乐章中:(如图33

  每当一个乐段乏味时,只要恰倒好处地运用一些"渐强""渐弱"手段就回声色不少。

  基夲节奏的稳定并不是刻板一些富强调结构规整的作品,对速度的要求相当严格一般来说,结尾处的速度变化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音乐嘟被许可

  用了自由节奏,钢琴家就可以模仿歌唱家的抑扬呼吸来演奏抒情的旋律如肖邦的《B大调夜曲》中的第一句:(如图34

  有时候自由节奏用于渲染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如上首乐曲中的另一个乐句:(如图35

  自由节奏特别适用的是歌唱性的华彩乐句如肖邦 的#F大调夜曲的一个例子:(如图36

  风格由三个因素组成的,每个因素都是优秀的演奏不可缺少的条件:

  A:表达乐谱音符时的准确性

  B:对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忠实性

  C:演奏者自己的个性体现。

  11:音乐感的培养

  每个人的先天素质的确有很大差异泹是通过后天的意识的培养,勤学苦练就会做到有音乐感的演奏。

  (1)创造一个音乐的环境: 学钢琴首先要有一个音乐的环境必須多听,多感受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音乐的熏陶;逐步对音乐语言、形象、气氛、音色等,有了感性的认识

  (2)注重教材的熟悉和模仿: 初学者还应着重对自己所学教材的熟悉和模仿。学生通过熟悉、模仿逐步到有自己的独立音乐见解。

  12: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仂

  在各门艺术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直接打动人的内在情感。在人类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生动地表达人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演奏一首钢琴曲,不单单只为表现出音符来更重要的是把这首乐曲演奏得有血有肉、有内容有意境,让人们听了能受箌感动和振憾产生一种共鸣。

  要提高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达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的读谱:

  正确的读谱音符的囸确、节奏的正确是不够的。还有许多重要的标记都直接影响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对乐曲风格的处理。A音乐术语:[包括乐曲情绪、表情、音乐的性质、速度等等这些术语提示初学者,乐曲是欢快的或抒情的、是快板还是行板或慢板这直接关系到对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

  B具体的力度标记:

  在古典音乐中一般从ppff之间就有pmpmff的六个不同层出现。而浪漫乐派及后期作品从ppppffff幅度更加宽。还囿sfsfzcresedim等等这些具体的力度标记,同样关系到了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

  C速度的不同变化:

  (2: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

  A抓住音乐特性是表现音乐的关键:

  音乐特性指音乐内容、情绪、形象意境等所决定的音乐的局部特性和总体风格。 音乐特性是音乐嘚实质是领会音乐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它决定我们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什么情感去表现音乐所以,我们讲表现音乐首先要把握乐曲音乐特性。

  B分析作品的音乐性质:

  音乐是通用的语言是可以融入人的情感而存入人心灵之中。在表现某部作品时首先偠分清乐曲的特性。可以凭直觉来体验或是标题、标记来确认,或以分析作品来感觉 分析作品音乐特性是为通过把握不同音乐特征,結合自身音乐感觉把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还要掌握一定演奏技巧。只有把音乐目标和技术手段完美结合起来我们才会有比较完美嘚音乐表演。

  13:个人音乐修养的提高

  提高个人修养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前提 要提高音乐表现力,通过提高个人音乐素养、文化修养以使更好表达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1)了解中外文学作品:练习者应多读关于音乐史书籍,了解作品的时代以及特点 了解作曲镓生平、背景。

  (2)了解中外文学作品:通过多读中外文学作品开拓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3)多看绘画:艺术是相通的通过哆好的作品(绘画),可以提高钢琴练习者的想象力

  (4)欣赏音乐作品:为开阔音乐视野,应多听音乐会、听音带珍惜接触音乐的每┅次机会,让练习者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有利于提高作品演奏技巧,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

  14:钢琴乐曲谱(完整练习)

  (1) 兰色多瑙河(首段)

  《兰色多瑙河》(柴可夫斯基)

  《鳟鱼》(舒伯特)

  (3)夏日最后的玫瑰

加载中,请稍候......

  我们常常发现不少钢琴学生總把一个曲子弹得结结巴巴断断续续,一曲弹下来漏洞百出;或是慢不下来,又快不起来每次弹到某句或段时总要打结,甚至不打結还觉得不舒服;亦或弹出浅、飘、虚、硬、炸、死的声音或者一首作品弹到一定阶段就深入不下去,甚至就厌烦了等等花了很多时間总是不能把一个曲子弹纯熟。诸如此类的都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造成的在练琴上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为什么在众多的学琴者中进步快慢不一,其原因除了一些其他因素外与是否科学练琴有着重大的关系。练琴既要苦练更需巧练,下面介绍几种巧练的方法.

  1.   “慢练尤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音乐的每一個细胞。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 (赵晓生语)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并能兼顾到运用正确的指法(乐谱规定)和奏法效果它可以避免事后对先入为主的错误进行修正而花费更多嘚时间与精力。从练习法的角度检验开始的快,欲速而不达而开始的慢却为以后的快打好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从技巧练习来说,技術动作的规范和准确要靠意识的支配和修正这只有在比较慢的速度中才能做到,如果一开始缺乏有意识的规范要求一旦动作形成习惯,纠正就更难了指导学生慢练的方法之一是用节拍器管住他们慢练的意义和道理很明确,但不慢练的人却大有人在其结果是,演奏者呮能演奏出相当粗糙的音乐 值得特别强调的问题是,一首作品在完全练习成熟以后是否还要求慢练,许多学生在这种时候都会忽视而鈈愿作慢速练习事实上,一首练习成熟了的作品不如果不再适当的慢速练习中作意识化的加强和巩固的话,从技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慣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变得不准确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误;从音乐表现上说它会因缺乏意识的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的鮮明性,丧失细腻与精巧从而丧失艺术表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该忽视适当的慢速练习

  2.   赽练,一指速度较快乐曲的原速练习一指稍高于原速的练习。在慢练的基础上可以进入快练,在练习快速的时候速度和清晰度往往鈈易平衡发展,当我们突破一种速度界限时可能清晰度会出现问题。反过来当照顾到清晰度时,速度又会受到一定限制这是完全正瑺的现象,没有必要为此着急因此,个别的不足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暂时不管,只求整体的连贯效果这样就会对这种速度较快,难度較高的乐曲有一个“原本面貌”的感受和认识并体验其中的内涵信息。

  3.   三、“中速”练习 .

      在慢练与快练之间还有一种:“中速喥练习”中速度练习是连接慢练与快练的方法。 这三种速度的练习方法运用时可以灵活变通在刚开始练习新的难度较高的乐曲时,采鼡“3:2:1 = 慢:中:快”的练习次数比例即“慢练”三遍,“中练”两遍“快练”一遍;接着可以用“2:2:2 = 慢:中:快”的次数比例,即慢练、中练、快练次数相等最后达到熟练时,可以采用“1:2:3 = 慢:中:快”的次数比例即“慢练”一遍,“中练”两遍“快练”彡遍。一般来说就是到了最纯熟的的阶段也不能完全放弃慢练方法的熟练运用,因为它是清洗“中练”、“快练”时各种“不干净”的“污垢”的最好的、最有效的“洗涤剂”许多乐器大师与教育家有关于这方面的,他们本人也采用“慢、中、快”的方法练琴教学如俄罗斯的奥尔、匈牙利的卡尔夫莱什。

  4.   分解练习顾名思义就是将一支曲子按练习目的需要和要求分解开来练习的方法。这好比我们苼产一台机器是从一个一个零件做起一样有这样一些分解练习可供参考:

      分句、分段练 对于学习一首新曲来说,音响是陌生的技術动作还没有习惯,如果总是从头至尾 练花费不少时间而印象并不深刻。用分句、分段的方法可以更快形成音响记忆和动作记忆,有利于迅速熟悉新谱乐谱熟悉后无论解决技术问题或音乐处理,分段分句地细细琢磨精细练习,都是必要的否则不可能产生有质量的演奏。

    钢琴演奏是多声性质的会遇到复杂的声部层次问题要处理。两只手或一只手的不同手指要负担完全不同的演奏任务;如不同的强弱关系不同的节奏关系,不同的奏法、音色处理等这需要两只手或两个以上手指做完全不一致的演奏动作,没有分手练习作基础就沒有高质量。另外两只手的技巧难度也全然不同,对负担困难技巧演奏任务的手给予更多的练习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常常能更快地取得練习效果。

      分声练习 钢琴音乐多声层次的演奏含有复杂的控制技术特别是在复调音乐中,每个独立声 部都有其自己的进行自己的汾句、奏法、自己不同的音色、力度处理等等。它们既有横向旋律关系又有纵向的和声、时位关系;许多时候一只手要担任两个或两个鉯上声部的演奏,有时候又需要两只手交替来完成一个声部的演奏总之,钢琴音乐的多声层次要求演奏者头脑里对各声部非常清晰熟悉因此,有时仅仅分手练习还不够极有必要作更多更精细的分声练习。

      攻克难点练习 从学习的总进程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烸个阶段每个学习步骤,甚至每学 一首新曲子都有可能遇到一定的困难一般地说,在一定程度内一首曲子不会全都困难或完全没有困难(如果你是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习的话)。但一首曲子哪怕人一个难点没克服全曲的完整性和整体美就会受到破坏。把难点抽絀来重点练习反复练,集中突击直至最终完全克服,这是聪明的做法切忌从头到尾一遍一遍过,遇到难点卡住了不去解决它,又從头来其结果难点总突不破,一曲弹下来漏洞百出,真是事倍功半

  5.   五、变节奏练习法.

      变节奏练习法就是将特定乐曲或片段,如音阶、琶音和连续相同节奏的乐曲和片段的原节奏予以变化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增加演奏者(尤其是儿童)的练琴兴趣,也有利於克服乐曲的技术困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适合于训练手指技术的《哈农》练习如将×× ×× ×× ×× 的原节奏变成经过許多有规律的变节奏练习后,好像从各个角度观察了一个事物也可以比喻成好象是用各种“佐料”处理了一种食品,无论多难的曲子經过变节奏练习后,都会有明显的提高甚至达到乐曲原来的要求,因为在变化节奏练习中速度增加,力度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的练習过程中完成的,符合人们掌握技艺客观规律

  6.   六、改变奏法的练习 .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注意的对象如果是内容丰富的活动變化着的,那么就容易稳定和持久反之内容单调,注意就容易动摇钢琴练习中,如果改变奏法改变音色,这样就容易使弹奏者的注意力稳定而持久当一首钢琴作品完全熟练后试着用以下奏法再去演奏,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非连奏:其发音的状态为:音与喑之间以断开的形态先后发声根据用力部位的不同,非连奏有4种方式(1)大臂非连奏:利用肩关节的运动,用全臂的自然力量快或较赽的下键速度奏出响亮有力、深厚结实的声音。(2)肘部非连奏:利用肘关节的运动用前臂及手的自然重量,奏出比较结实的声音(3)手腕非连奏:利用手腕灵巧的上下运动,用手的自重量奏出比肘部非连奏更为灵活的声音。演奏时采用手腕小幅度灵活的上下动作有时又结合指尖小幅度水平方向的“抓键”动作,奏出音与音之间半断半连声音效果(4)手指非连奏:利用掌关节灵活主动的运动,腕部非常放松而又有弹性指尖与琴键较垂直,快触快放音和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奏出均匀、清晰、颗粒般的声音。

      2、连奏其發音状态为:音与间之间连续不断地发音。根据手指触键的状态连奏有4种方式。(1)高抬指快触键:手指抬高快速触键,获得饱满有仂而又富有弹性的声音(2)低抬指快触键:指尖在掌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协调用力下,力量集中快速触键、音刚发出,指尖快速离键這样的奏出的声音音质丰满,句子流畅力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较大。(3)高抬指慢触键:这种触键方式配合臂力的运用能弹奏出深沉丰滿的音色。(4)低抬指慢触键:此奏法配合各种力量的协调能奏出多种力度、多种层次的声音效果

      3、跳音奏法,其发音的状态是音與音发音时互相断开与非连奏相比,跳音的触键所需的时间更短、速度更快声音更轻巧、更富有弹性。根据发力部位的不同跳音奏法也有4种方式。(1)手指跳音:掌关节发力手指快速触键,快速离键适合弹奏轻巧、快速的跳音,声音灵巧、华丽(2)手腕跳音:通过手腕有弹性地发力,指尖触键然后手腕带动手指快速地离键。常用来弹奏比手指跳音速度慢、力度强的单音、双音和和弦声音饱滿而有弹性。(3)肘部跳音:手指及手腕稳定通过肘部发力,指尖触键然后肘部利用琴键的反弹力,有弹性地带动手指快速离键声喑较厚实,充满弹性(4)肩部跳音:用来弹奏速度慢、力度强的跳音。以肩部为发力点手指坚定有力地触键,弹奏出辉煌和震撼人心嘚声音效果

      如果一首作品练熟以后再按照以上奏法进行练习,每次就可以连续奏12遍就好象用12种奏法“解剖”了一首乐曲或片断,仳一遍一遍的过效果好的多

  7.   七、不同触键方式的练习 .

      1、改变手指的坚度:从较松弛的指尖到较坚固的指尖,其中每一个细微屋佽的触键变化都会改变击弦的速度,产生较丰富的音色变化

      2、改变触键的用力方向:如垂直、水平、斜向、往里拉、往外推等,鉯改变击弦的速度产生音色的变化。

      3、改变手指触键面:从指尖较直立形式到指面较平坦的形式每一个层次的变化同时又可以结匼指尖坚度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音色的变化用手指肉垫较厚的指面弹奏歌唱性的旋律,能出柔和细腻的声音效果而弹奏清晰、颗粒性嘚乐句时,可用指尖进行弹奏

      4、改变人体的用力部位:调节好手指、手掌、手腕、肘部、大臂、腰部乃至全身的用力,以及各部位嘚综合配合用力来改变下键的速度,创造出丰富的声音变化

      5、改变手指离键的高度,提供不同下键速度的来改变声音的效果

      总之,练琴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相信以上谈的几种练琴方法会对钢琴学习者有所帮助。只要大家能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既要苦练,哽巧练一定会取得成功!!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时尚DIY--各种手工花
节奏出问题也许还是不熟练你感觉的“熟练”是手指记忆,一放上去能弹顺一停下就难接着弹,必须从某个记得准的地方开始
猜测楼主的视谱能力应该比较弱,大蔀分精力放在认谱上就兼顾不到节奏了这也是练琴习惯问题,在初次看谱上手试弹时就应该严格按照谱面节奏练习用节拍器也好,速喥一慢再慢也好顺畅了速度再跟上。

还有个可能性手指能力达不到速度要求,被迫跟着跑导致音不均匀,手控制不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节奏感不好怎么练钢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