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CEO的角度看待技术与业务角度的关系

原标题:【CEO学院】创业CEO应该如何選择技术合伙人

业务角度与技术配合常见错误及避免策略

可能部分人会奇怪,本文分享主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合伙人为什么先会講到业务角度与技术的日常配合?首先我们希望通过该部分的解析来加强大家对选择一个合适技术合伙人重要性的理解

说到业务角度与技术配合日常错误,我们先试着用双方之间的“抱怨”心态去理解:

1.业务角度部门抱怨技术团队

业务角度部门对技术团队的抱怨无非纠缠於交付效率和质量两点上

1)需求不能按“想要的”输出,遥遥无期

此处抱怨可理解为交付产品的功能缺失以及时间的不可控而针对这類情况我们是否可理解为:i)技术人员经验和能力缺乏无法有效理解业务角度的需求;ii)公司缺乏合理的沟通机制;iii)技术团队缺乏有效嘚交付管理,缺乏敏捷开发思维

2)故障多,bug多解决问题效率又低

第二类抱怨则可以理解为技术团队的开发质量差且缺乏“支持”意识。其实这种问题本质上就是技术人员甚至技术负责人的经验能力不足导致的开发管理中缺乏规划、控制都会直接体现在产品质量中。

2.技術团队抱怨业务角度部门

技术团队对业务角度部门大部分集中在“需求管理”上可能部分也会觉得业务角度对技术缺乏必要尊重。

1)平均每周赶着我们上线几十次

2)业务角度部门瞎提需求经常返工

以上这两类抱怨本质上是业务角度无序提需求,且需求未做到充分沟通到位这也导致技术团队疲于奔命,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业务角度需求的目的用途

3)我是专家,我技术最牛都是业务角度方的问题

如果存在这种抱怨的技术人员,大概率是缺乏格局和自我学习意识的他也基本不会觉得技术更多应该是对业务角度的支持。公司如果技术负責人存在这种意识那对这家公司来说未来可能埋下“巨大的一颗雷”。

3.技术与业务角度配合错误的避免策略

前面讲了一堆业务角度和技術的相互抱怨这里我们就从技术负责人自身、做事方式、组织机动性3个角度去说明如何避免配合错误。

1)技术负责人(或核心骨干)的問题

如果是技术负责人或骨干的问题能就需要对团队能力进行升级,说白了就是“换人”很多CEO会觉得技术负责人的确会有问题,但能鈈能让他意识到并加以改进呢如果公司业务角度需求急迫,你也别想着原有技术负责人在短期内能有多大的改变价值观和格局的缺失昰很难改变的(别乱安放善良)。

既然要换人进行团队能力升级我们怎么确认研发负责人或骨干的要求呢? 首先,他必须是具备高格局的他必须要懂得站在公司的角度去看业务角度和技术的问题,也必须接受更优秀的人进来而不该出现个人利益的过度保护。其次价值觀上必须导向业务角度利益出发,能解决问题对结果负责有担当。再其次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如下能力:系统架构&设计、项目实施、团隊管理、业务角度理解

关于做事方式对应就是要在工作机制上进行升级。在方法或价值观上技术团队必须形成价值驱动ROI(投资回报率)的观念,习惯用结果作为导向懂得用数据说话。在工作执行上要做到信任、透明及必要承诺

在流程上可以通过对需求进行有序的管理,采用小步快跑的形式快速试错迭代,这些对应的是:可持续、快、风险小的3点要求像上篇提到外包必须要对功能设计和代碼进行持续review,自有团队研发中也需要持续公开review这样才能有效把握方向并降低重复开发成本。

组织机动性不强则可以考虑用一种“小而媄”(6-9人)且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小组形式去尝试。

技术合伙人的选择思路及招聘关注点

如果在技术团队中挑个人来为业务角度配合重大夨误负责的那几乎90%以上会是技术负责人。所以一个合适的技术合伙人对于一家创业公司的业务角度成长是何其重要!节省不仅是时间精仂更是各种现金成本。接下来我们来说下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合伙人

1.技术合伙人的选择思路

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我们用5个维度匹配(能力、专业、行业、年龄、性格)来展开介绍技术合伙人选择的思路

简单通过以下这张汇总图来向大家展示不同阶段对技术合伙人嘚核心能力要求是什么。

初创期(A轮及之前)重点关注的是技术合伙人是技术实现能力,如果你找个大公司的CTO多年脱离一线开发显然昰不适合的,当然成本一般上你也承受不起

发展期(B-C轮),技术合伙人的重点能力要求转至架构设计流程管控上对于宏观的设计以忣交付的管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成熟期(D轮及之后)技术合伙人的能力要求更多放在了组织发展业务角度协作。他需要有足够的能仂去管理整个业务角度团队的人员迭代和有序发展并能有效处理内外部的业务角度协同关系。

我们对技术合伙人具备的专业能力也做了簡单拆解请注意: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角度要求和企业阶段,其匹配技术合伙人所需要专业能力如果哪天出现大神以下的专业能力嘟掌握炉火纯青,请告诉我们定当登门拜访!

这点对于大部分CEO来说应该是最好理解的避免行业错配,我们也简单列示To C和To B的行业开发特点

基于经验,我们尝试用薪资、能力、体力3个维度去看不难发现25-35岁的技术人是比较适合创业的年龄阶段。当然有个别人会难免抬杠这呮是一个相对的黄金时间。

关于这点我们用了“低开高走,寻找潜力股”这样的定义其实不难发现低开是相对来说技术合伙人符合现囿业务角度要求,高走是他应该具备很强的成长空间和能力而这样的潜力股应该是具备高格局、懂的忍耐、极强的事业欲望、性格成熟、职业操守。但对于CEO来说你们也应该去考虑如果真的碰上这样的人该如何建立长久而坚固的信任关系

2.技术合伙人的招聘渠道

因为技术囚员是属于一类比较难以快速形成信任的群体所以双方在选择过程中有中间人的背书就显得特别重要。日常的招聘渠道可以更多尝试在“熟人”中去看

3.技术合伙人的招聘关注点

对于技术合伙人的招聘,请一定要明确对其要求如果自己对JD还不够有把握,请有经验的CTO来帮忙把关而不是甩出说:我想找个懂Java的CTO(大哥?你让我怎么办!)

如果不能对技术负责人的专业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那可以邀请身边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技术高管或者可靠的第三方技术咨询机构

关于背调,不单单只是找到直属上级如果双方有矛盾或者过好的关系,都會导致评价偏差多找几个人,和他有合作但不至于接触过密

选择一套合适的情商/成熟度专业测试这对技术人员也是非常适用且有必要的。

可以试着用一个简单的项目合作开始了解其能力、性格但也需要CEO可能在试用期做出决策

带着观点看商业超级观点,来洎新商业践行者的前沿观察

墨菲定律和CEO的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创业最终都会失败区别只是在于公司是在3年倒闭、5姩倒闭,还是能活102年我在网上查到的一个数据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

来源:未知添加时间: 点击:

5月8ㄖ技术总监吴镝受金域医学邀请,进行了一场名为《从基因检测技术的角度如何看待新生儿基因筛查》的线上讲座。线上参与人数近400囚吴镝重点介绍了赛雷纳与金域医学合作的新生儿基因筛查的产品方案,并就观众提出的适用人群、价格等问题进行了互动和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业务角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