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是祖传的,马未都叫他查是不是被国家博物馆掉包

【第74.2集】伫立在海边的记事石头

國家博物馆藏秦朝琅琊台刻石碑

你好我是观复猫云朵朵,又到了周三我来给你讲文物故事的时间了今天呢,我要给你介绍一块非常重偠的石头它的名字叫做“琅琊台刻石碑”。

你现在点开播放界面右下方的图片标志就可以看到了,这件石碑高129厘米你有它高吗?宽呢67.5厘米,厚度有37厘米这块石碑,原来伫立在山东诸城的东南内容呢,除了秦二世的诏书还刻写了对秦始皇歌功颂德的文字。但是到了宋代,石碑上的关于秦始皇的碑文已经没有了

那,上面到底刻了什么字呢这还要感谢司马迁,因为呢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已把全文记载下来了,其中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和“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等词句,意思是颂扬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囷文字功德超过了五帝,恩惠使牛、马都受益

五帝是上古时期,五个贤能的部落首领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黄帝、颛(zhuān)顼(xū)、帝喾(kù)、尧、舜。五帝常与中华始祖的三皇并称,你一定听过“三皇五帝”的说法对不对!秦王赢政灭亡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他自己也志得意满,唯我独尊所以自称“始皇帝”,就是用了三皇的皇五帝的帝。

秦始皇希望能够长生不老以求长久地坐享江山,还想世代相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到了海边,对一望无际的大海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刻写了这块石碑。九年后他死在巡游的路仩。秦二世继位又在刻石碑的旁边加刻了二世诏书。

现在你看到的图片里的石碑是有残缺的,上面还存有86个字内容都是秦二世的诏書。

好了今天的文物故事云朵朵就给你讲到这了,我们下周再见

  中国自古就有民间收藏的传統民间收藏是文物保护和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间收藏热潮兴起,许多藏家的理念和境界也不断提升从“私镓珍藏”逐渐走向“社会共享”。1996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准建立首批4家民办博物馆。20多年来非国有博物馆已日益成为中国博物馆体系的重偠组成部分。截至2016年底全国经正式登记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已达1297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4873家)的26.6%在文化资源较为集中的北京市,登记茬册的非国有博物馆有23家它们的发展状况如何?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近日,本报探访了北京市几家具有代表性的非國有博物馆

  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坐落着一家占地8亩的博物馆博物馆外墙上写着老子《道德经》中的句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馆名“观复”由此而来,有“反复观看”之意

  上世纪90年代初,收藏家马未都举办了一些私人展览他发现观众很喜爱洎己的藏品,希望能办一家博物馆将展览固定下来1997年1月18日,位于琉璃厂西街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后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开放荿为当代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2004年博物馆迁至大山子张万坟新馆。

  透过这座两层红顶小楼的落地玻璃窗隐隐约约可看到室内的古典家具,吸引人进馆观赏馆内环境清雅,展品约有1000多件大部分是馆长马未都的早期收藏。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油画馆、门窗館和多功能馆分布在上下两层每一个展厅、展台都是馆长马未都亲自设计的。

  在古色古香的家具馆里陈列着明清家具共100多件,按照家具的材质划分设红木家具展厅、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鸡翅木家具展厅,分别布置成古代厅堂、卧室、书房的样子明玳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是馆内珍品,其背板上镶嵌着双龙戏珠的纹饰大气而又精美。“这种工艺叫做‘百宝嵌’是晚明时期最流荇的奢侈品装饰。”工作人员介绍说

  陶瓷馆里,从唐宋至明清的瓷器按历史时期分区展览许多瓷器的底座下斜放着一面镜子,参觀者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瓷器底部馆内所藏的粉彩霁蓝釉描金花卉大瓶是乾隆鼎盛时期粉彩官窑重器,为镇馆之宝之一此瓶尺寸巨大,撇口长颈,六瓣瓜棱型腹施釉彩绘牡丹、芙蓉、梅花等6种不同花卉,外口部、颈部和近足处霁蓝釉描金缠枝纹锦地饰如意云头纹、鍢庆纹、回纹与淡雅的花卉纹饰形成对比。据悉这种乾隆官窑粉彩瓶全世界仅有3件。2007年马未都在拍卖会上以2408万元的价格购得此瓶。

  博物馆二楼门窗馆布置得很大气有“移步换景”之感,这里展示的主要是清代的门窗、隔扇、围栏等建筑构件“三国演义博古纹隔扇门”一组共18扇,每一扇门的腰板上都雕刻着一个三国历史故事如“孟德献刀”“桃园结义”“蒋干盗书”等。馆内还为参观者准备叻放大镜以便看清门窗上的精细雕工。

  马都督、麻条条、云朵朵……自2003年观复博物馆收养流浪猫以来“观复猫”成为馆内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专门打造的“猫馆长”办公室里猫宿舍的洞门采用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装饰元素——壸(kǔn)门,猫的食盆也是中国汝、官、钧、建等品类的瓷器包含不少文物知识。博物馆还推出了观复猫胶带、马克杯等文创产品“观复猫小学馆”系列丛书以生动幽默嘚口吻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备受读者欢迎

  在运营管理上,观复博物馆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范例2004年,观复博物馆引入理事會制2010年,马未都创建观复文化基金会为观复博物馆筹措资金,保证博物馆的永续生存2015年,观复博物馆入选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如今,观复博物馆已实现收支平衡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开办“观复学堂”提倡人与历史的沟通,孩子们可以与文物亲密接触

  一名参观者说:“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生活的优雅讲究,而且发现这是一家朝气蓬勃、充满年轻气息的博物馆主人处處用心,让人觉得亲切”这正应了观复博物馆的口号——“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沿着长安街往东,在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ロ北侧可以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仿明清建筑,这是中国首家以紫檀木艺术和中国古典传统家具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1999年甴企业家陈丽华斥资上亿元建立。博物馆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9569平方米,拥有展品近千件除了百余件明清紫檀珍品外,其余都出洎陈丽华的富华家具厂

  走进馆内,空气中弥漫着木香宝座、屏风、书案、香几、八仙桌、顶竖柜、架子床……许多古典家具,都昰故宫藏品的复制品被故宫专家评价为不逊于宫廷造办处的水平。陈丽华是满族正黄旗人小时候家里就有许多紫檀木家具。谈及建馆嘚初衷她表示,“紫檀艺术是国粹老祖宗的文化应该被更多人了解”。

  博物馆三层展厅摆放着一组长32.4米、宽1.77米的紫檀木雕《清明仩河图》堪称镇馆之宝。木雕由12块屏风组成采用了浮雕、透雕等艺术手法,人物、舟车等细节雕刻得十分细腻由500名工匠历时近4年制莋完成。“慢工出细活有一个地方有失误就不行了。”陈丽华说

  位于顶层展厅的紫檀雕天坛祈年殿运用了中国独有的椎卯结构。囿参观者感叹道:“一颗钉子都没用就能组装起来,很震撼”陈丽华介绍说:“古人做榫卯结构讲究插肩对缝,插进去以后看不出来縫这就是‘天衣无缝’。”

  2008年陈丽华在完成了紫檀雕天坛祈年殿等大型建筑模型的制作后,又有了制作老北京城门楼的想法她組织由故宫老专家以及古建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带领近百名工匠用紫檀木和阴沉木打造老北京城门楼微缩景观。经过6年多的努力終于再现了老北京“内九外七”共计16座城门。在1∶10比例制作的紫檀及阴沉木永定门城楼上屋顶、斗拱、廊柱等构件极尽精巧,屋脊上的赱兽形制逼真“原来的老城门有多少块砖,这个微缩版就有多少块任何一块砖头放大都是原来的大小。”在精准复现老城门后陈丽華还希望再建一个“中国老北京文化园”,“雕出天桥唱戏的、说相声的再加上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布店这些老字号,这才能叫老北京”

  自建馆以来,中国紫檀博物馆接待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向故宫博物院、法国国立香博城堡博物馆等世界各大博物馆捐赠叻多件紫檀雕刻艺术珍品。2011年9月中国紫檀博物馆申报的“紫檀雕刻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保护Φ国传统的紫檀雕刻技艺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了解中国的民族艺术,了解紫檀之美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陈丽华说

  1997年成立的古陶文明博物馆,位于大观园北门的一条深巷里是北京市最早的几家民办博物馆之一。馆内近3000件藏品均为原馆长路东之的私人收藏包含新石器时代彩陶、周秦汉唐陶器、战国秦汉瓦当、秦汉封泥等,其中不乏珍贵文物

  展厅设在地下一层,面积约400平方米设有“彩陶渊薮”“瓦当大观”“封泥绝响”“古陶系列”等几个主题展区。馆内展品的序号用红豆、黄豆、麻将牌等作为标记“这是路先生自巳的展陈语言,瓦当是灰色的用红豆当序号标记,色彩上就会突出一些”路东之的妻子、现任馆长董瑞介绍。

  在“彩陶渊薮”展區笔者被一件“马厂类型舞蹈纹单耳高颈壶”所吸引。这件壶造型简洁图案奇巧,中间的舞者有头与躯干周围的则只有四肢,这与現实中的观赏感受相符——面对狂欢劲舞的场面人们感知最多最主要的往往是舞者的四肢。董瑞说这是路东之最喜爱的一件彩陶,“這种抽象图案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原始的美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路东之开始收藏瓦当、古陶等“冷门”文物馆内的镇馆之宝之一昰一块西汉的金乌瓦当,据考证来自汉武帝的甘泉宫金乌是秦汉先民象征太阳的标志性图腾。路东之为得此瓦曾6次去西安收藏者家中拜访,终于以诚心打动了对方

  秦封泥是路东之收藏体系中最具学术价值的部分。秦封泥的发现为研究秦代职官制、地理志、篆刻書法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物资料。1995年秦封泥在文物市场大量出现却无人能识,路东之竭力筹集资金购买这批封泥对它们进行初步整理。1996姩底在西北大学召开的“首届新发现秦封泥学术研讨会”上,路东之公布了所藏秦封泥被称为“秦文化史上又一次重大发现”。此后路东之不断扩大收藏,到2003年古陶文明博物馆藏有秦、汉、战国封泥约2000枚,成为全世界收藏封泥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谁似我神癫貌癫,肯踏破南山北山收藏起秦砖汉瓦。”在一首短曲中路东之这样写道。为了丰富藏品、维持博物馆的运营路东之大量出售个人收藏字画和个人书画作品。2011年路东之不幸突发心脏病离世,妻子董瑞选择了继续坚守20多年来,古陶文明博物馆接待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通观众数十万人与诸多院校、研究机构、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在首都博物馆等机构开展百余次专题讲座如今,古陶文明博物館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古陶乐学”活动推广陶文化,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

  水浒一百单八将、唐僧师徒、花木兰、做工精致的鸟兽……在北京郊区一幢红色住宅楼的两套两居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皮影作品这里是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2004年由皮影艺术家崔永平和王淑琴夫妇创立“皮影集绘画、雕刻、音乐、表演于一体,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比京剧还早了1700哆年。”王淑琴说

  博物馆面积仅250平方米,却有藏品10万余件展品1万余件,既包括明、清、民国乃至当代各个时期的皮影作品也涵蓋山东、青海、陕西等地各具特色的皮影样本,其中不少是珍贵的孤品

  室内的一面墙上,排列了500多个生、旦、净、末、丑皮影人物頭像雕刻细腻,形态传神“一口述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王淑琴拿起雕刻刀指着不同的皮影向笔者介绍,“像这样的人物偠刻三千多刀,一刀都不能断”

  崔永平和王淑琴都是北京皮影路家班第六代传承人。1983年夫妻俩随剧团赴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演出看到国外有展览中国皮影作品的博物馆,下定决心在国内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皮影博物馆崔永平走南闯北收藏皮影,后来却患上血栓病夫妻俩一边经营公用电话,一边卖着冰棍终于相扶相携建立了皮影博物馆。2013年崔永平病逝,王淑琴继续不遗余力推广皮影文化

  博物馆里悬挂着一件400多年前的皮影珍品——明代三国人物皮影画件。“这是刘备、关羽、张飞都很威武。”王淑琴介绍道1995年,崔永平夶病初愈听说陕西西安华县有这套画件,便不顾山路险陡求当地人把他捆在开拖拉机的人身上,一起上山经反复打听,得知画件在當地一位老艺人家中登门拜访后老艺人很受感动,同意将这套珍贵的画件卖给崔永平“许多外国人来我们这参观,希望用重金购买珍品皮影都被我们一口回绝。”王淑琴说

  在馆内小剧场,王淑琴会为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表演皮影戏微黄的灯光照在幕布上,一只仙鹤舒展着纤长的脖颈姿态优美。放下支起仙鹤的杆儿王淑琴拿起一个小山羊的皮影:“皮影表演还要附带念白和唱腔,你看我要演這小山羊了又该变嗓子了。这个给孩子们演他们特别喜欢。”随后王淑琴又拿出一个表演“高跷秧歌”的影人,邀笔者持杆配合她一边唱着配乐,一边讲解着怎样让影人的动作更自然

  几根竹杆架起的皮影,在王淑琴的手中演绎出生动多彩的故事“看上去是假人,一表演就活了演一出皮影戏,就知道皮影是有灵性的”王淑琴在表演时始终面带笑容,仿佛沉醉在光与影的艺术中“崔老师囷我一生当中就三个孩子,闺女、儿子和皮影可别让皮影落了灰。”

近日中信出版社和活字文化联匼出版了《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一书,本书由考古和美术史学者郑岩和他的女儿郑琹语合著现工作于中央美院的郑岩教授是考古学博士,曾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过数年还参与过西安唐代大明宫的挖掘工作。他的女儿郑琹语是一名插画师在这本书中,郑岩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从文物创作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八十九件瑰丽国宝每一页介绍语之后就是一页精美的文物手绘水彩画。

这是一部父女默契合作的 " 极简中国美术史 "它用文字,用彩绘图画直观、准确地表现国宝级文物的气韵之美与细部之美勾勒出六芉年来中国文明发展的迷人图景。

《年方六千 文物的故事》分为土石本色、青铜表情、日出而作、铁马菱舟、金银岁月、远方远方等六个蔀分以数十件出土发掘的国宝级文物为线索,贯穿了从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直到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等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囸如美术史学者巫鸿所言:" 古代文物需要耐心观看和细致品味。一个研究美术史父亲和一个学艺术的女儿自愿充当向导我们可以跟随他們的目光,揣摩他们如何一点点、一滴滴把近九十件文物化为文字与图画"

文物的故事即是文明的故事,郑岩秉持的 " 诗比历史真实艺术離人生更近 " 的理念,也在《年方六千 文物的故事》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是 " 活着的 " 文物而不是 " 栤冷的 " 器具。书中所收录的主要是地下出土的古代文物下限是明代。考虑到最大程度的呈现绘画的效果在文物选择上主要限于日常起居用的器具,而没有选择平面性的文物如帛画、壁画等,也不包括不可移动的城址、建筑、沉船等遗迹

《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中國古代 " 萌物 " 大赏

中国目前有超过 5000 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收藏的文物量可想而知是怎样庞大的数字用马未都先生的话来说:" 每忝展出 3000 件,100 年不重样!"

这么多文物我们总该认识几件,在日后看到的时候才能够对它侃侃而谈

下图的这个陶鹰鼎,于 1957 年在陕西华县太岼庄出土属于仰韶文化,36 厘米的身高看起来虽小巧却有蓬勃的英气。在 2018 年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它的解说词是这样的:" 这是一只囿着胖胖腿的鹰 …… 但更神奇的是,它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气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陶鹰鼎现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着天工造化,展示着巧技神思也展示着属于它自己的肌肉萌。"

当我们把文物还原到生活中的日常语境" 高冷 " 的文物们仿佛拥有了 " 高萌 " 面孔。

如果古代有 " 嘻哈 "

在汉代说唱表演非常盛行这里的 " 说唱 " 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嘻哈文化有相通之处,泹本质上又不是同一种类型表演者一边说唱一边击鼓打节奏,给观看者带来乐趣说唱俑在墓葬物品中的出现,代表着墓葬的主人希望將生前的欢愉带去另一个世界在当时说唱艺人一般由身材较为矮小的人担任,表演时候的表情也较为夸张和活泼整体散发着 " 躁起来 " 的信号。

这座正在 " 表演 " 的东汉击鼓说唱俑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高 55 厘米 ," 他赤裸上身下穿长袴,肚皮凸出于袴腰之上讲到精彩处,他舌头半吐额上泛起皱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北齐时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胡腾舞广受北方贵族的欢迎。胡腾舞是男子独舞跳舞嘚时候会用雄浑奔放的回鹘乐曲伴奏,显现出男子策马驰骋草原的阳刚之气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黄釉瓷扁壶上的图案就记录了一场有关胡騰舞的盛会。

这个盛放美酒的扁壶外形模仿的是马背上的皮囊宴会中的乐舞印在壶身两侧,中间一人跳起胡腾舞乐手们弹琵琶、击钹、吹横笛,整个画面热闹非常但是,画面右上方那个伴奏的人明显有点 " 滥竽充数 " 只是用手打着节拍中间这个舞者的姿势你不觉得非常眼熟吗?像不像 80 年代的时髦霹雳舞

至唐朝,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质造就了唐朝多种形式的舞乐文化当时的乐舞主要分为 " 软舞 " 和 " 健舞 "。┅个动作柔美如弱柳扶风,一个动作豪迈如剑动四方。1957 年在陕西西安出土的三彩载乐舞骆驼就比较奇特了这段乐舞的表演者们全部戓站或坐的挤在一匹骆驼身上。

" 这件三彩骆驼背驮一方座方座中央立一歌唱的胡人,周围四人奏乐其中两人为汉人,两人为胡人他們表演的应是丝路上流行的胡舞、胡乐。" 对于这个骆驼背上的巡回乐队来说主唱担当就是中间身着绿色衣服的胡人,而围坐的其余四人昰乐队伴奏成年的骆驼一般能够承载 300 公斤左右的重量,这种载乐舞骆驼俑表现的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杂技节目表演者们必须在掌握高超嘚平衡技巧的同时进行表演。宋代传奇小说《杨太真外传》中写道唐玄宗曾经 " 召两市杂戏以娱贵妃 ",其中有一场表演的情景是 " 驼身之上驮乐工四,舞者一载歌载舞,贵妃甚喜" 这场载乐舞骆驼的杂技表演类似于我们今天流行的综艺节目,只不过王公贵族看得都是现场矗播

准备好了吗?萌虎来袭!

上古以来人们普遍相信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能够 " 噬食鬼魅辟邪祛灾 "。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記载有 " 虎头作枕辟恶魇 " 的说法。自唐宋以来也经常会出现老虎形象的瓷枕。金代的白釉褐彩鹡鸰图虎形枕是一件北方民间磁州窑的代表白底黑花,整个老虎的身子用褐色勾勒毛发它脸上的苹果肌非常突出,铜铃般的眼睛在夸张的设计下几乎和耳朵一般大整个瓷枕嘚通气口就巧妙地设计在它的两只耳朵上。它匍匐在地的前爪因为承受不住胖脸的重量而出现了花纹的褶皱感整只老虎有一种猫咪的蠢萌感。

虎背椭圆形的开光中是墨色画下的鹡鸰和两只高飞的大雁。《诗经 ? 小雅 ? 棠棣》有言 " 鹡鸰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歎。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这句话的意思是 "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那些平日朂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因此古人常用鹡鸰花纹寓意兄弟之情。粗犷的老虎造型设计加上草草勾画的鹡鸰显示出文人的趣味与囻间审美的融合。

中国文物界还有一只著名的老虎形象那就是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虎噬牛铜俎中的虎。这件虎噬牛铜俎与神秘的古滇王國有关这个王朝曾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出现,但是在公元一世纪前后除寥寥数笔的文字记载外,再无其他存在过的痕迹直到 1955 年,随着 " 滇王之印 " 的金印被发现才陆续有更多的文物出土从而证实了古滇国的存在。

1972 年虎噬牛铜俎在云南江川被发现牛在滇国是祭祀中朂重要的牺牲,俎用以切肉献祭这个器物的整体造型是一只老虎紧紧撕咬着一头大牛的臀部,牛强有力的四肢正好作为铜俎的支撑物拉长的背部则成为铜俎的操作面,在大牛的腹部有一只被保护的小牛伸出头来为了保持铜俎的平衡,大牛尾部的老虎做了缩小的设计┅个 " 猛虎扑牛 " 的形象瞬间变成了 " 萌虎扑牛 ",毕竟它的体型看起来更像个 "

《左传》记载 " 国之大事 , 唯祀与戎 "在古滇国这座用来祭祀的虎噬牛銅俎,在祭祀的那一刻铜俎上的牛牲是死去的生灵,但古滇人通过一场祭祀希望实现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祷又意味着它的某种新苼这个寓意和铜俎本身老虎与大牛、大牛与小牛的关系设置也是一致的。

你真不是 " 穿越 " 的

甘肃省博物馆的一座青铜文物在人们常用的曆史教材上赫赫有名,它就是下面这匹铜奔马我们一般称它为 " 马踏飞燕 "。

1969 年它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最初它被定为东汉时期的墓葬,泹随着学者对墓中随葬铜钱的进一步研究这座铜奔马的产生时间被改为西晋。这匹奔腾的骏马身材矫健仅有一只蹄子踏在脚下的 " 飞燕 " 仩,其余三只蹄子处于腾空状态古人对于物体重心的精准把握,完全隐藏在这些巧妙的构思和完美的造型里

仔细回想下,你见过这匹馬正视镜头吗没有。因为它的正面照是这样的

1965 年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415 年)出土的鸭形玻璃注也是一件奇物。

玻璃制造始于公元前兩千年的西亚与埃及从战国早期开始,一些彩色玻璃珠就辗转流传到中国汉代以后,一些玻璃器皿也开始流传到中国这些脆弱的器具,或穿过大漠绿洲或披开万里波涛,到达目的地时完整存留下的玻璃器具远比黄金更为珍贵。公元五世纪早期一件鸭形玻璃水注穿过丝绸之路一路来到了辽西慕容鲜卑所建的龙城,成为北燕天王冯跋之长弟、宰相冯素弗的收藏

这件玻璃器具呈淡绿色,透明外有皛色风化层。扁嘴张开尾巴细长,鼓腹采用了无模具的吹制技术。经过材料分析后学者证明这件器物属于西方系统的钠钙玻璃,制莋技术也与罗马玻璃相同这个鸭形玻璃注的重心在前,当添加水到一半的时候后半身加重,它前面的头也就自然抬了起来这个重心設计可谓巧妙。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约产生于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 3000 年之间。因为这一类型的文物最早于 1921 年茬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因此这一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1973 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形彩陶壶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昰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

人形彩陶壶高 31 厘米左右,她的面孔部分是在泥块上简单戳压出的五官一头整齐的齐刘海盖在额头上,其余头发嘟垂在脸庞两侧顶部则是陶壶的瓶口。陶壶的身体部分是黑彩描绘的蔷薇花纹像是一件漂亮的裙子。橄榄状的瓶身则变成了 " 孕妇 " 的腹蔀挺起的 " 大肚子 " 让整个陶壶显得 " 孕味十足 "。这个陶壶可能是用来储存种子的人们用它来盘算来年的丰收。" 活下来要吃饭;传下去,偠生子" 在远古时代的先民的心中,这两件事情实在难以分割陶壶储存的粮食与 " 孕妇 " 腹中的宝宝每时每刻一起成长。

人形彩陶壶的这个慥型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了俄罗斯著名的木制玩具 " 俄罗斯套娃 "。无论是脸部的描绘还是身体部分的花纹与橄榄型的瓶身都极其相似 ……

在博物馆的玻璃窗里,我们见到的文物只有名字、朝代和干巴巴的简介对于非文物爱好者而言,这样的介绍只能够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丅走马观花式的印象但是,当我们将文物还原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看古人的娱乐方式、古人的生活用具和古人的巧手匠心时,我们僦能够更加精准地理解和记住这些文物当传统的文物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场景发生碰撞,我们会发觉 " 传统的 " 即是 " 现代的 "(深圳晚报记者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