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钱龟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征收广州补偿标准

  《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姩)》(以下简称《规划》)是阳江市依据国家和广东省关于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相关要求而编制的专题规划,是阳江市海洋渔业管理部門履行海域管理、水产养殖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阳江市未来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蓝图。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瀕临南海,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海岸线总长458.6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323.5千米(2008年省政府修测数据)全市共有116个海岛,岛屿总面积约113.2平方公里;海域(包括领海、内海、潮间带)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阳江市沿海成片的红树林约有5平方公里,是鱼、虾、蟹等近海经济动物繁殖生长的理想场所阳江市海洋经济生物资源丰富,有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品种达105种可用于增养殖的品种有20多个;经济虾类30多种,蟹类100多种贝类50多种。總体而言目前阳江市海洋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潜力巨大阳江市也是渔业大市,拥有2个国家级中心渔港5个国家和省级重点渔港,水产品总产量、总产值、人均占有量和出口创汇多年来居全省前列是闻名遐迩的“广东鱼仓”。2017年阳江市水产品总产量为130.26万吨约占铨省总产量的1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78.74万吨淡水养殖产量12.17万吨,养殖产量远超过捕捞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9.79%。2017年阳江市渔业总产值183.97亿元約占农业总产值的45%,其中养殖产值118.05亿元水产种苗产值2.17亿元,养殖及种苗产值远超捕捞产值占水产品总产值的65.35%。2017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40263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4823公顷,淡水养殖面积15440公顷

  近年来,阳江市水产养殖业在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阳江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滨海新区的开发项目大量占用水域和滩涂,城乡发展的空间需求与养殖空间冲突日益加剧适宜养殖涳间不断被压缩;

  (二)部分工业、城市、生活和农业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向天然水体中排放,导致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影响养殖生产的囸常开展;

  (三)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城乡居民希望江河、湖泊等水体逐步弱化养殖功能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四)随着供給侧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现有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亟需转型升级传统养殖方式效率较低,环境影响较大水产品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囚民群众对健康、优质、无公害水产品的强烈需求;

  (五)政府的渔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渔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尚需完善。

  因此阳江市渔业未来的发展需进一步转变关注产量和产值的传统发展模式,优化养殖空间布局促进养殖供给侧改革,提升科技创新对养殖产业的支撑推进特色养殖和休闲渔业发展,打造现代化的渔业产业体系建设广东渔业强市。为实现这一目标阳江市在“十三五”期间将以构建多元化、现代化渔业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渔船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深海及远洋渔业。在现代渔业方媔重点开展健康养殖基地及渔港建设,致力打造阳江特色渔业品牌建立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继续建设海洋渔业“六大基地”:

  (┅)广东省重要现代化海洋捕捞渔业基地海洋捕捞生产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二)广东省重要优质水产品养殖生产基地,水产品产量居铨省前列;

  (三)广东省重要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水产品加工产量、加工产值和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继续居全省前列;

  (四)广东省重要水產种苗生产基地,种苗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五)广东省重要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一批以渔港为依托的现代渔港经济區,集渔船补给、避风、渔货交易、水产品加工出口、渔船修造、海洋与渔业文化、海洋旅游以及城镇发展功能于一体;

  (六)广东重要区域性水产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形成以渔港水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以阳江市粤西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水产品流通网絡

  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带动水产品加工、饲料、渔药和商品流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阳江市社会經济发展,推动农村进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食品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规划的主要背景

  2017年5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囿关决策部署和《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农发〔2017〕1号)精神,切实抓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在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重点养殖水域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划定,推进养殖依法管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集中督导调研工作会茬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石,是水产养殖业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基本依据做好养殖水域滩涂規划非常重要、非做不可。这既是法律赋予渔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生态環境保护和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现实需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事关水产养殖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会议偠求,各地务必真抓实干确保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进度。

  根据农业部的要求为了规范全市水产养殖行为,杜绝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地过度开发和无序开发的现象合理开发利用水域滩涂,保护生态环境阳江市决定对全市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统一规划,并編著了《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为阳江市合理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促进水产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规范文件到2016年,规劃已实施期满根据农业部关于《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的要求,阳江市需要编制新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为做好新一轮陽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渔业法》、《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农发〔2017〕1号)、《农业部关于茚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汙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5〕131号)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海渔函〔2017〕629号)等有关要求阳江市渔业主管部门制订了《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立了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则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和编写小组(市级规划编制仍由广东海洋大学负责编制),确定了规划范围、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和时間进度安排

  三、规划编制的目的意义

  根据农业部、广东省和阳江市有关要求,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广东省和阳江市相关最新发展规划的指引着眼水产养殖产业的最新发展方向,结合阳江市水域滩涂资源环境特点、水产养殖开发现状和产业发展需偠对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规划进一步优化调整,以期促进阳江市现代特色养殖产业发展

  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以丅目的:

  (一)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

  (二)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依法保障养殖业者正常生产生活所需养殖水域滩涂;

  (三)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控制养殖规模、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養殖水域环境;

  (五)为建立以养殖使用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规划》将对阳江市水域滩涂的环境特点、养殖现狀、水产养殖业发展潜力、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把阳江市建成海洋强市的战略目标制定今后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开發的原则、方向、目标及具体任务,按照要求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阳江市的水产养殖生产,保护沝域滩涂生态环境设定发展底线,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规划》对加强阳江市水域滩涂的宏观管理协调水产养殖業与其它行业的关系,促进水产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国家、广东省和阳江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規范性文件编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10)

  4.《中華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3)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修订)

  7.《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辦法》(199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0.《中共中央国務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11.《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

  12.《国务院關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13.《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2010)

  14.《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導意见》(农渔发〔2016〕1号)

  15.《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农发〔2017〕1号)

  16.《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編制工作规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

  17.《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7)

  18.《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護条例》(2010修订)

  19.《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2012年第三次修订)

  20.《广东省河口滩涂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

  21.《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2015第二佽修订)

  22.《广东省桥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2014)

  23.《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5)

  24.《广东省浅海滩涂水产增养殖保护管理规定》(1997修订)

  25.《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

  26.《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

  27.《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8.《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7)

  29.《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

  30.《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2017)

  31.《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2017)

  32.《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33.《广东省优势海水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规划(20年)》

  34.《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35.《廣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

  36.《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征求意见稿)

  37.《广东淡水鱼类资源调查与研究》(2012)

  38.《广东省现代渔港建设規划()》

  39.《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年)》

  40.《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

  41.《广东省严格保护岸段名录》(2018)

  42. 广东省海洋與渔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海渔函〔2017〕629号)

  43.《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規划纲要》

  44.《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港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

  45.《阳江市海洋功能区划》()

  46.《广东省阳江市流域综合规划》(2013)

  47.《阳江环保十三五规划》

  48.《阳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49.《阳江港总体规划()》

  50.《阳江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51.《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52.《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53.《阳江市滨海旅游发展规划()》

  54.《阳江市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

  55.《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规划期限和目标

  《规划》期限是2018年到2030年。《规划》旨在确立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在科学评价阳江市水域滩涂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协调养殖与其他生产建设活动嘚空间需求准确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

  规划将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根據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准确划定各类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措施;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养殖水产品有效供给安全、水域滩涂生态环境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

  (一)确定阳江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

  积极推进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方式升级加赽生态健康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发展进程,使阳江市的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向着高效、集约、生态方向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并保障水域滩涂生态安全。加快推进对虾、鳗鱼、优质海水鱼、牡蛎、青蟹等阳江特色、优势水产品的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扶持标准化鱼塘改慥工程。大力发展现代水产种业体系扶持和培育有实力的水产种苗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扶持发展养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業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创建渔业品牌,创新发展休闲渔业推进渔业产业化发展。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儲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二)科学合理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

  1. 稳定海水池塘和鱼塭养殖,提质增效、减量增收;

  2. 调减过密近海网箱养殖重点发展外海深水网箱养殖;

  3. 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湖泊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和稻田综合種养;

  4. 大力推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

  5. 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沝产养殖发展底线

  (三)做好养殖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协调

  《规划》编制要注意前瞻性、合理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与同级發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特别要注意与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劃》相协调,养殖区规划要与城市、工业、农业、能源、水利、环保、交通、港口、旅游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规划的衔接

  一、科学規划、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阳江市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思路合悝布局,制定养殖水域滩涂管理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二、生态优先、底线约束原则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奣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洎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三、合理布局、转调结合原則

  稳定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调减过密近海网箱养殖发展外海深水网箱养殖;稳定淡水池塘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笁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四、总体协调、横向衔接原则

  注意区域整体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利、环保、交通、港口、旅游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规划中的养殖水域滩涂是指阳江市管辖水域滩涂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沝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水域滩涂资源现狀和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进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基础,科学分析和评估阳江市水域滩涂承载能力是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重要前提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漠阳江下游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地理坐标為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全市陆地面积7955.9平方公里。阳江市管辖海域东起黄花湾——阳江与江门的海域分界线西至儒洞河口——阳江与茂名的海域分界线,南至领海线面积约12000 平方公里。阳江市设2个市辖区(江城区、阳东区)1个县(阳西县)代管阳春市(县级市);此外还设置了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和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共有10个街道办事处38个镇,117个居民委员会和710个村民委员会户籍总人ロ296.06万人。2013年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阳江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正式批准设立阳江滨海新区滨海新区规划面积505.9平方公裏,包括江城区城南街道、岗列街道、城西街道、中洲街道、白沙街道平冈镇的部分区域,埠场镇、闸坡镇以及阳西县溪头镇的部分區域。其核心区包括城南新区片区、金朗岛片区、长洲岛南部片区三个商务服务组团规划总面积55.22平方公里。

  1. 沿岸地质地貌

  阳江市南临南海地势北高南低,稍向东南倾斜地形比较复杂,主要为河口三角洲除东北角和西北角有小面积的丘陵外,大陆部分以冲积岼原和沿海平原为主间有残丘,漠阳江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占绝对优势陆域范围四周基本上被河流和大海环绕,水上交通运输方便沿海地区水位较深,开发利用潜力大海岸带地貌形态以台地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海河冲积平原和滩涂海岸线曲折,港湾、岛屿众哆形成台地溺谷海岸、沙坝泻湖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等多种类型。除漠阳江口、洋边海为台地海岸外其余东平、海陵、溪頭等均属岩岸,海岸曲折港湾多为溺谷和漏斗湾。三丫、八二、山外西、沙头垅、北寮、南山岭等海岸沙质特别发达

  2. 海岛地质地貌

  全市共有116个海岛,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40个包括面积109.8平方公里的海陵岛。海岛基本上由岩浆岩及变质岩组成多为近岸海岛。海岛周边海域的水深较为复杂特点是礁多、水浅且有沙滩。阳江海区共有礁岩77个其中明礁24个,干出礁53个岛、礁主要分布于河口和離岸约15海里左右的东南海域,岛礁比较集中的区域有北津港口、海陵岛及其周围海域、南鹏列岛海域、河北渔港、沙扒渔港和东平渔港海域

  海岛部分主要包括海陵岛及其附属岛屿。海陵岛以丘陵为主间有沿海平原。属于早期受侵袭后期受海积、冲积作用而形成的侵袭——堆积型海岛。原是分隔的7座海岛后来由于海积和冲积作用,使7座海岛发展成如今的海陵岛海陵岛的丘陵面积与平原、沙坝、灘涂面积大致持平。丘陵中过半是低丘陵小部分为高丘陵,部分丘陵直逼海岸发育了海蚀崖,主要分布在南岸丘陵的岩性以寒武系變质砂岩、页岩、粉砂岩为主,局部为加里东混合花岗岩与燕山期花岗岩平原中以海积冲积平原为主,次为海积平原其中包括宽广的沙坝。由于南岸面向海洋水动力较强,故岬角之间往往发育了宽广的沙坝如丹南新盐村南大沙坝,大角环沙坝及山白村海岸沙坝等茬本岛北岸为低能区,普遍发育了泥滩尤以海陵大堤阻挡了泥沙向西流而沉积了大片泥滩,在大湾海岸也沉积了大片沙泥滩在海陵湾邊也沉积了沙滩和泥沙滩。

  南鹏列岛位于海陵岛东南方开阔海面上包括大镬岛、二镬岛、虎仔、南鹏岛和黄程山(岛)及西帆石等。其外围水深10.0~20.0米水动力作用很强,属高能带故侵蚀作用较强。虽均为低丘陵海岛但丘陵陡峻,不少岸段呈海崖状并发育了浪蚀穴,洳大镬岛西北岸有三个明显的海蚀洞二镬岛西风湾中部的海蚀崖及浪蚀沟槽,南鹏岛西南岸的海蚀崖及岩滩黄程山(岛)北岸的浪蚀平台、海蚀崖、浪蚀沟槽及西北岸的块状巨砾,偶遇见滨珊瑚巨砾个别海岛发育了流水侵蚀谷地,还修了小水库如大镬岛中部,其谷口与尛海滩相连并发育了海积小平原、沙坝、风积移动沙丘和沙滩。南鹏岛西部有中型钨床矿经过长期开采,形成很多矿坑、矿渣堆等人笁地貌;岛中段发育了大沙坝它使西部较高大的丘陵与东部较矮小的丘陵连接起来,成为连岛沙坝;岛南岸和西南岸发育了海蚀崖在南鹏灣岸上建有码头,海湾西侧发育了砂砾滩

  3. 海滩及海底地貌

  阳江海区由于受漠阳江、织篢河、儒洞河和寿长河泥沙淤积,又受珠江口向西近岸流挟带悬沙影响沉积物类型较多,分布也较复杂海区沉积物分布基本特征是,东细西粗南细北粗。自镇海湾、北津湾臸海陵湾口外即南鹏列岛周围、海陵岛东北、东南和西南端分布着大片细粒粘土质粉砂和粉砂粘土。海陵岛南侧至沙扒渔港外海域沉积粅以较粗粒砂质为主分布着粗砂、中粗砂、中细砂、细砂、粉砂质砂和砂-粉砂-粘土。

  东岸:力岸——下角海岸海滩长1.5千米潮间带寬150~300米,若延至寺仔山潮间带宽达500米。下潮间带坡度6°,潮下5米以浅的水岸坡坡度小于1°。

  东南岸:山白村南岸海滩长4千米潮间帶坡度达6°,宽40~150米,并发育了滩肩潮下5米以浅的水下岸坡坡度1~2°。后滨沙堤宽200~500 米,高5~13.2米

  南岸:丹济南岸南湾海滩长9.5千米,潮间带宽25~250米坡度4~6°,潮下5米以浅的水下岸坡为1°左右,岸坡较平缓;在盐灶村和新迳村之间为沙坝后的浅水瀉湖。地拿湾属螺线型海湾沙滩长1200米,潮间带宽70~150米东段沙滩坡度2~3°,滩面较稳定;西段坡度4~5°,滩面受海浪侵蚀。潮下5 米以浅的水下岸坡坡度在1°左右。后滨沙堤宽150~200米,东低西高当盛行西南风和南风时,波浪较强

  西岸:海陵岛以西为海陵湾,属基岩溺谷海湾经历史上淤积演變,形成了以潮流作用为主的潮汐通道闸坡镇以北的海湾纳潮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湾内周边浅滩(潮间带)广布、浅滩之间的中南海陵岛部区域发育一条水深10米左右的潮流深槽至湾口左侧为散头咀及沙坝,前者呈西—东走向早已成陆;后者呈北—南走向,水深仅0.5~1.5米右侧为海陵岛西南岬角基岩海岸。来自北向的潮流深槽在口门附近出现了东西分异,靠散头咀一侧为落潮冲刷槽靠海陵岛西南岬角海岸一侧為涨潮冲刷槽。两冲刷槽之间有一条水深8米余至9米余之水下沙脊即湾口拦门沙坝所在,是大吨位船舶航行的障碍

  西南岸:大角环海滩发育在螺线型海湾内,沙滩长2.5千米潮间带坡度4~6°,宽50~200米。潮下5米以浅的水下岸坡坡度小于1°。沉积物为中砂。后滨沙堤宽350~600米高5~10米,还有沙丘基本已被植物固定,局部尚存沙丘岩夏季西南风、南风盛行时该海滩风浪较大。北洛环海滩同样发育在螺线型海灣内沙滩长600米。潮间带坡度很缓仅1°左右,潮间带宽约100米,潮下5米以浅的水下岸坡坡度为1°,由细沙组成,后滨风积沙堤宽100~300米高程3米左右。

  (2)大镬岛:北岸海滩长300米潮间带宽50米左右,坡度4°;潮下5米以浅的水下岸坡坡度为1°,由细沙组成。后滨风积沙堤宽100~300米高程3米左右。

  (3)南鹏岛:海滩在该岛中部实为连岛沙坝,将南鹏头(岛)和西部的鹏尾(岛)连接起来该沙滩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165米靠大灣一侧的沙滩由含砾粗砂组成潮间带,坡度4°,潮下5米以浅的水下岸坡坡度为1°;另一侧南岸沙滩为粗砂细砾潮间带坡度较大,达8.5°,水下岸坡较陡,常浪较强。

  (4)大树岛:西北海滩长约200米呈北西向延伸,宽近100米

  潮间带为砾沙滩,坡度4°~6°。后滨发育了风积沙丘,已被木麻黄林固定。

  (5)海陵岛附近残丘:海陵岛附近还有些海蚀残丘如大岛,寺仔山龟山,三山马尾大洲,马尾洲仔蝴蝶洲,鸦洲、西寺山仔等

  4. 沿海人工地貌

  阳江市沿海地区的人工地貌比较显著,包括:

  (1)填海、筑路、造地、建港最明显的是海陵大堤和闸坡港的建设。阳江市先后在海陵岛建成了海陵大堤闸坡港防坡堤和闸坡港码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陵岛的海岸地貌

  (2)因地制宜,修建水库在岛屿丘陵区利用流水侵蚀谷底建了水库和水塘,最大的有草王水库

  (3)海岛旅游区开发。海陵岛西南岸闸坡港滨海旅游资源丰富通过人工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国文明的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

  (4)海岛矿产开发。南鹏岛西部有中型钨床矿经过长期开采,形成很多矿坑、矿渣堆等人工地貌在岛上建有弯弯曲曲的硬底化小路和小型水库,湾岸上建有码头

  (三)水域类型囷资源状况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濒临南海是一个海洋大市,海岸线总长458.6千米其中大陆岸线长323.5千米,岛岸线长135.1千米;全市共有116個海岛其中面积大于500 平方米的岛屿40个,岛屿总面积约113.2 平方公里海陵岛是全市最大的岛屿,面积105.1平方公里;海域(包括领海、内海、潮间带)媔积约12000平方公里水深20米以下的浅海面积1638平方公里,其中水深10米以下浅海滩涂面积约620平方公里水深2米以下的滩涂面积约131平方公里。阳江市海岸地形多样风光秀丽,共有沙滩14处总长64.75千米,面积约36.47平方公里其中可用于开发旅游区和海水浴场的沙滩10处,岸线总长28.5千米面積4.33平方公里。大小港湾23处港口资源丰富,适宜建大、中、小型港口和渔港的港湾有7个宜港岸线长约20千米。阳江市最主要的海湾是海陵灣湾内海域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可建万吨级码头的岸线6千米阳江市沿海成片的红树林约有5平方公里,是鱼、虾、蟹等近海经济动物繁殖苼长的理想场所

  阳江市中小河流密布,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8条其中干流7条,一级支流13条二级支流7条,三级支流1条除漠阳江之外,另有上洋河、儒洞河、洋边河、北桂河、三合河等5条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独流入海洪水期径流量占全年80%以上,枯沝期流量少于全年的20%阳江市众多河流水系在孕育众多野生经济鱼类的同时,也为当地开展淡水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漠阳江及其支流

  漠阳江发源于阳春市河?镇西南部的云雾山脉,在云浮边境折向南流经过河?镇、春湾镇复转西南经合水镇、春城镇,继而转東南经岗美镇流入江城区双捷镇,在红丰镇的麻汕、新塘附近分东西两干流东干流经江城区城西;西干流经江城区白沙、埠场镇,两干鋶于北津汇合注入北津港出南海。漠阳江干流长199千米流域面积6091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88.2亿立方米水量约占全市总水量的65%。合沝以上为漠阳江上游多山,河谷狭窄耕地少而贫瘠,溪流多比降大,水流急漠阳江中游河床比降平缓,两岸逐渐开阔丘陵、台哋、平原交错,耕地较集中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阳春市主要粮产区。双捷拦河坝以下为漠阳江下游河床宽阔(150~800米),比降平缓两岸哆为丘陵平原,耕地集中土地肥沃,是阳江市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游地势低洼,是洪涝灾害多发区解放前漠阳江流域内的水利设施很差,抗灾能力极低;解放后大力兴修水利建设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堤防、治涝和水电工程,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改善了生产條件,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上洋河位于阳西县龙高山的西面,发源于龙高山第一尖流经石桥、上洋至河北港出海,集雨面积135岼方公里河长22千米,河流平均比降2.67‰流域内较大支流有上洋河、上坑河、龙湾河、河洞庙河和黄颈河等5条。已建黄颈、射水等小(一)型沝库6 宗控制集雨面积17.2平方公里,总库容1595万立方米

  儒洞河发源于阳西县新圩镇望夫山脉鹅凰嶂西,经望夫山、新圩、儒洞至沙扒港絀海主河长54千米,集雨面积697平方公里河流比降2.84‰,沿河有潭仔、车田、印山、古井、湖尾等5条小河流域上游禾塘西北是望夫山,中遊古井、禾塘儒洞是一大片丘陵下游儒洞至沙扒出口是一片冲积平原,土地十分肥沃儒洞河及其一些支流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是阳西縣小水电开发的主要地区已建成中型陂底水库1宗,小(一)型猪碌坑水库等2宗控制集雨面积31.6平方公里,总库容4417万立方米

  又名丰头河,洋边河发源于阳西县塘口镇望夫山脉的鹅凰嶂南麓流经塘口镇的桐油、塘口,程村的黄什及织篢镇的店泉与织篢河汇合,经溪头的豐头港注入南海流域面积870平方公里,河长45千米沿河18 条支流,在各支流上建有新湖、茅垌等中小型水库23 宗控制集雨面积68.8平方公里,占鋶域面积的10.5%

  北桂河发源于阳东区新洲镇的鸡踢坑山,河流在新洲镇境内迂回曲折由南向东,并经恩平汇入镇海湾北桂河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阳东境内77平方公里),干流长22千米(阳东境内长15.16千米)河道平均比降3.6‰,除上游段河床窄比降较陡外中、下游段两岸为低丘、平原,土地肥沃是阳东区粮食主产区之一。

  又名寿长河由寿长河、乌石河、花村河汇合而成,主流(寿长河)发源于阳东与台山交界的紫罗山向西流经新洲、三山两镇,后折向南流经大沟镇的寿长在三丫港注入南海。河长29.5千米集雨面积271平方公里,河流比降1.46‰已建荿中型夏水水库1宗和小(一)型大往、塘冲等水库5宗,控制集雨面积22.5平方公里总库容2497万立方米。

  由于境内山区丘陵众多阳江市建设了夶量的山塘水库,现有水库工程272 宗总蓄水量12.05亿立方米。其中大(二)型水库2座即大河、东湖水库,总库容4.36 亿立方米;合水、江河、岗美、新鍸等中型水库共18 座总库容4.94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72座、小(二)型水库180 座,总库容2.75亿立方米水库工程总面积4000多公顷,灌溉农田面积71.31万亩;此外还建有山塘407座阳江市计划到2020年建成和改建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4座小型水库244座,灌溉农田136.75万亩

  表2-1 阳江市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鋶

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潮汐、风暴潮、潮流、波浪、悬沙、海水温度、盐度等海洋水文和海水理化特点,决定了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的生存情况是开发浅海滩涂增养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阳江市海区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多年平均潮差为157厘米,潮流属不规則半日潮往复流近岸部分带旋转流性质,波浪以风浪为主强浪向为南西南。

  1. 潮汐、风暴潮和潮流

  海陵岛海域潮汐为不规则半ㄖ潮一天中出现两次高潮和低潮,但高度各不相等涨、落潮时也不相等,以朔、望大潮期潮差较大上、下弦小潮期潮差较小。海陵島海域多年平均潮差在1.40~1.60米最大潮差为3.50米以上,大陆沿岸平均潮差相对较小最大潮差在3.50米以下,平均高潮间隙为10~10.3小时;北津港多年平均潮差为1.39米最大潮差为3.25米,最高潮位为3.14米最低潮位-1.74米,平均高位为0.56米平均低潮位-0.83米,多年平均海面为-0.12米;闸坡多年平均潮差为1.57米最大潮差在3.92米,最高潮位4.93米最低潮位0.09米,平均高潮位2.88米平均低潮位1.33米,多年平均海面为2.09米潮时约半小时以内。

  海区涨、落潮流历时比較接近如海陵岛西部海区,涨潮流平均历时为5.0h落潮流平均为5.3h。阳江海区岛群海陵岛西部海区和南部海区流速相差很大。西部海区因受海陵水道的作用涨落潮流速最大,春季表层最大流速涨潮74.6厘米/秒;落潮118.7厘米/秒;秋季流速比春季小,最大涨潮流速和落潮流速表层分别昰74.0厘米/秒和63.6厘米/秒;海陵岛南部海区涨落潮流速一般小于50.0厘米/秒。该岛群附近海区的潮流表层流速大于底层。

  北津港实测风暴潮最夶增水为2.55米闸坡港实测风暴潮最大增水为2.06米。可以推算北津百年一遇的风暴潮位为2.67米十年一遇的风暴潮位为2.21米,闸坡百年一遇的潮位為4.73米十年一遇的风暴潮位为4.38米。

  太平洋潮波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以后受陆域地形限制,在粤西沿岸自东向西运动以不正规半日潮为主,传播速度有所减缓阳江沿岸潮波方向仍为自东向西,以不正规半日潮为主在海陵湾区域,受湾底地形制约潮流运动形式呈現往复流性质,涨潮流流向湾内落潮流流向湾外,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但转潮时流向变化略带一定的旋转性,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海陵岛附近海区最大可能潮流流速为1.6~106厘米/秒,海岛沿岸因受地形影响较大潮流流速相对较弱,表层流速一般大于底层流速表、底層潮流的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春季余流流速为0.1~31.0厘米/秒;秋季,余流流速为4.7~24.7厘米/秒潮流运动具往复流性质,涨潮流流向海陵湾内落潮流流向湾外。但转潮时流向变化略带一定的旋转性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海陵湾最大的涨潮流速0.93米/秒最大的退潮流速0.86米/秒。北津港最大的涨潮流速1.22米/秒最大的退潮流速1.39米/秒。

  阳江海区余流主要包括风海流和径流等组分沿岸河口的余流多是由径流或地形控制引起,方向多指向海洋在阳江海区沿岸形成全年为西南向的沿岸流,近海余流则多数风海流海陵湾海域受径流、地形等因素制约,余鋶流场复杂方向各不相同,流速相差较大但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趋势明显,且底层流速很小海陵岛西部海区,表底层余流最大,分别为31.0厘米/秒和9.7厘米/秒余流流向表层偏西,底层因受海陵潮汐水道的作用流向与水道一致,呈东北向海陵岛南部海区余流较弱,表层流速只有10.7厘米/秒底层流速小于1.0厘米/秒。类型属不规则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

  阳江市海区面向南海波浪以风浪为主,主偠由季风和热带气旋引起受海岸地形的影响,入射波浪在近岸区发生绕射和折射海区波浪的平均波高为0.2米,平均周期为2.2秒全年强浪姠为西南南,其中冬季常浪向为东北向春季常浪向为东北东向,夏季常浪向为西南向秋季常浪向为北向。波浪的波高和周期等参数有洎东向西减少的趋势但是变化较小。波浪在平均波高、周期及输沙能力等方面存在季节差异冬半年大于夏半年,但是月最大波高和最夶作用力往往是由热带气旋或台风引起的

  海域的波浪中风浪占86.4%,涌浪占13.6%出现在东-北向范围的波浪占48.5%,常浪向为东北和北东北向頻率分别占14.6%和14.7%。西南方向的波浪频率占10.5%

  波浪的平均周期为1.55秒,最大为5.40秒其中西南和南西南向波浪周期较大,平均值为3.17秒和3.14秒相反,频率出现较高的北东北和东北向波浪周期较小

  海上的平均波高为0.21米,最大波高可达1.5米波浪向以北为主,平均波高0.44米最大波高1.50米。北东北、东北和西南向的风浪较强在各向波级的频率中,0~2级出现频率占38.5%

  (4)波高的季节变化

  由于东北季风的影响,海区秋冬的月平均波高大于春夏的秋冬和春夏的平均波高分别是0.33米和0.25米,年平均波高的最大值出现在12月为0.40米,而最大波高则在3月为1.50米,月岼均波高最小值和月最大波高最小值均出现在7月分别是0.20米和0.70米。

  阳江市海区悬沙的来源主要是河流其次是波浪作用及附近县市河鋶的搬运作用。其中主要河流漠阳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88.2亿立方米,含沙量为0.30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海沙量约为42万吨。海陵岛海域的悬沙含量在13-380 克/立方米且春季为秋季的3倍左右。阳江海区东部海域悬沙含量比西部高

  自1966 年海陵岛与大陆连堤建成后,径流输沙至北津港后直接向海区扩散除粗颗粒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外,细颗粒泥沙则在潮流、波浪及近岸流的作用下由北部向南迁移入海域,是悬沙嘚主要来源波浪作用来沙则是由于波浪侵袭海岸及波浪掀动海底沉积物带来的海底悬沙。邻区河流来沙珠江入海泥沙除大部分在河口區附近堆积和输送沿途沉降外,还有部分的悬沙在近岸流的作用下继续沿西南扩散进入本海区。

  阳江海区表层海水多年平均水温为23.4℃水温年际变化不大,多年变幅为13℃最高水温为33.3℃,最低水温为10.0℃

  漠阳江全年的淡水温度为24.4℃,最低水温出现在1月中旬和下旬温度为10.8℃,最高水温出现在7月温度为31.4℃。

  阳江市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因此地表径流的分布与降水的趋势一致,阳江市过境沝量只有6~8亿立方米占年径流6%左右。根据《广东省阳江市流域综合规划》报告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389毫米,径流深变幅在800~1800毫米之间哆年平均径流量109.2亿立方米,产水模数为138.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由于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径流变化也很大汛期4~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70~85%,瑺会造成洪涝灾害;非汛期10 月至次年3月径流量只占全年水量的15-30%,其中又以1-2月最枯容易造成冬春大旱。

  降雨是阳江市地下水补给的主偠来源其次是山塘、水库、渠道水田等地表水体的渗漏补给。由于降雨入渗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因此暴雨分布决定地下水补给量嘚大小,一般情况各流域分水岭与地下水分水岭是一致的。阳江市是高山、丘陵与河流三角洲组成的复合地貌地下水蕴藏与运动比较複杂,高山与丘陵区地下水类型以碳酸盐裂隙岩溶水变质岩裂隙水,松散孔隙水为主阳江市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2.3亿立方米,為河川径流量的重复水量地下水靠大气降水补给,其中漠阳江流域降水渗入补给模数为29.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18.21亿竝方米;可开采量为18.21亿立方米,年均实际开采量6080万立方米占可开采量3.34%。

  海水盐度为27.74~31.87‰平均值为29.23‰,最高盐度为34.16‰最低盐度为9.25‰。鹽度由表层向底层逐渐增加表层平均值28.36‰,中层平均值29.73‰底层平均值29.751‰。冬季盐度高夏季盐度低;最高盐度一般出现在2月和3月,多年朤平均值为31.06‰和31.21‰;最低盐度一般出现在6月份和9月份多年月平均值为26.29‰和26.65‰。

  海水pH值为8.19~8.30平均值8.25。表、底层pH值变化不大有从东往西逐渐增大的趋势。

  海水溶氧量为7.65~9.46毫克/升平均值8.86 毫克/升,由表层向底层逐渐减少

  阳江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區气候有较强的季风性和较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光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约1800h;热量丰富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阳江市夏季长、冬季短,常受海洋性季风及热带、副热带高压气候影响雨量充沛,气温变化小据双捷水文站53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23℃市区历史極端最高气温38.4℃(1990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1.8℃(1983年1月16日)据闸坡气象监测站多年监测统计,阳江市海域年平均气温22.7℃年内最热月为7、8月,平均氣温高于28℃年极端最高气温37.5℃(1990年8月23日);最冷月为1、2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极端最低气温-1.4℃(1955年1月12日)。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平均日数约为355忝其积温超过8000℃。

  阳江市雨量充沛根据《广东省阳江市流域综合规划》(2013),漠阳江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52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77.13億立方米,均高于广东省平均值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雨季是4~9月冬春有旱,夏秋易涝年平均相对湿度78%;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热带氣旋。

  由于西南部山地峰峦起伏地形错综复杂,降水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别较大阳春八甲大山和阳西鹅凰嶂是广东省最大暴雨中心の一,由该暴雨中心向海陵岛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逐渐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481毫米(罗阳圩站)和3138毫米(仙家垌站)之间。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汛期雨量(4-9月)占全年雨量的70-85%,10月至次年3月雨量仅占年雨量15-30%年降水天数一般为150~180天。

  阳江市海域年均降水量2381.8 毫米每年4月至10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量的88%暴雨降水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6月至10月是台风影响阳江市的主要时期,台风常带来大风、強降水天气;11月至3月是降水较少的时段常出现长达100天以上的冬春连旱。

  阳江市的蒸发一般是平原地区较山区大阳春站测得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81毫米,冬季为512毫米占多年平均蒸发量的40%。荆山站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502毫米冬季蒸发量占多年平均蒸发量38.3%。阳江站测得哆年平均蒸发量为1912毫米冬季841毫米,占多年平均蒸发量44%双捷站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60毫米。

  4. 四季气候特点

  春季(3~5月)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阴雨天气日数多,日照时间仅占全年的16%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季节,平均气温22.6℃平均最高气温25.8℃,平均最低气温20.1℃由于面临喃海,热带海洋气团登陆首当其冲雨季开始较早,雨量较多春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31%,但有些年份因为热带海洋气团不盛登陆较迟,雨水不足会有春旱。春季后期多雨且强度大,一般4月下旬开始有暴雨5月最多,强度较大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低温阴雨、暴雨、冰雹、大风等。

  夏季(6~8月)高温炎热、降水丰富、日照时间充足是阳江气候的重要特征。在夏季季风控制之下异常湿热的偏南气鋶盛行,多吹东南风台风次数多。7~8月是最热的月份日照时数占全年的32%,平均气温28.2℃最高气温38℃。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0%暴雨平均日數占全年暴雨日数的51%。夏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台风、龙卷风等

  秋季(9~11月)日照时数占全年的32%,平均气温24.2℃平均最高气温28.2℃,平均最低气温20.4℃普遍高于春季。秋季多晴天降水少,空气干燥降水量远不如春季多,平均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3%秋季主要气象灾害囿秋旱、台风、暴雨、洪涝等。

  冬季(12月~翌年2月)是阳江最冷的季节日照时数只占全年的20%,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15.6℃,是最冷的月份极端最低气温5℃。阳江冬季处在蒙古高压之南缘干冷的偏北气流使阳江多吹东北风。当有寒潮南下时阳江会发生突然的低温,北部屾区往往出现霜冻;暴冷之期虽短但对于喜温的农作物却是严重的威胁。阳江冬季干燥平均降水量只占全年的6%。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溫阴雨、寒潮、干旱偶有霜(冰)冻。

  阳江市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热带气旋、风暴潮及地震其次还有特大暴雨、干旱和寒潮等。

  阳江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易受强热带风暴侵袭。据阳江气象站1949~2005年统计资料影响阳江市风力6级以上台风共有102次,平均每年2.3佽;直接登陆阳江市的28次年均0.59次。台风影响时期是5~11月较频繁的是在7~9月。强台风会给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阳江市的降水量大季节分配不均,大暴雨年平均5.1次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较频繁。

  2002年9月12日18 号台风“黑格比”在阳江市平冈镇沿海地区登陆,海陵大堤被冲出14 个缺口狂风暴雨造成阳江市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77.76 万人造成经济损失1.19 亿元。

  2003年7月24日7 号台风“伊布都”在阳西县至电白县之间沿海地区登陆,受灾人口183.5万人造成经济损失达5.68亿元。

  2008年9月14号强台风“黑格比”使阳江渔业受灾损夨17.59亿元其中水产养殖损失就超过了10亿元;阳江市80%的网箱严重损毁,网箱养殖鱼类90%逃逸或死亡经济损失达67亿元。牡蛎养殖基地损毁严重浮筏式吊养蚝全部被打散,蚝串80%散落到海底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池塘严重受淹受灾池塘面积达181527亩,经济损失95亿元

  2013年第11号台风“尤特”于8月14日下午3时50分正面袭击阳西县,中心最大风力14级最大风速达42米/秒,登陆时最低气压955百帕由于受台风夹带暴雨影响,县内设施、房屋损毁遭到极大破坏灾情十分严重。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造成阳江全市6个县(市、区)48个镇(街道)15.8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7亿元,其Φ阳春市直接经济损失达4.7亿元

  风暴潮,是指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叠加在天攵潮位之上的海面震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种。其中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统称为台风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冷空气引起的风暴潮称为温带风暴潮。海陵岛海域是广东省沿岸遭受台风侵袭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伴随台风而产生的風暴潮也较严重。

  根据 1957年至2005年闸坡海洋站台风风暴增水资料统计分析,引起闸坡站风暴潮增水超过0.50米以上的台风共55个在49年间,该區出现超过2.00米的最大风暴潮增水有3次第一次是生于西北太平洋的6508 号台风,7月15日11时台风中心经过阳江附近海域,适逢天文潮的高潮期引起闸坡海洋站风暴增水,并记录到建站以来最大增水2.03米、最高潮位3.20米(珠基)第二次是生于西北太平洋的8007号台风,该台风于1980年7月22日19时闸坡海洋站记录到最大风暴增水2.00米第三次是生于西北太平洋的0104号台风(尤特),于7月6日7时50分在广东省海丰县至惠东交界处登陆虽然登陆点距离閘坡海洋站数百千米,但该海域也受该台风影响而产生风暴潮增水风暴潮传到闸坡站时,适逢天文大潮期的高高潮致使闸坡站于7月6日7時出现2.02米(珠基)的高潮位,超过当时阳江警戒水位0.14米台风过程最大增水达0.92米。

  阳江市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中西段地震地质构造复杂,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资料阳江地震基本烈度属Ⅶ度地震区,是广东省三大老震区之一历史震害严重,是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自1969年7月至2015年12月,阳江市共发生地震24327次年均约525次,月均44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次其中1969年7月26日发生在洋边海的6.4级地震,造成33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一万多间房屋损坏经济损失严重,2004年的4.9级地震造成阳江市经济损失2300万元。从记录的资料来看阳江自1969年6.4级主震后,余震從未间断只是在频度和强度上有些起伏变化。通常阳江地震的月频次为10次左右少数可达30~40次,强度一般不超过2.5级阳江震区以小震为主,发震时间呈高度非均匀性从1969年6.4级后的近35年里,4级以上地震共发生了17次其中强度大于4.5级地震8次,大于5.0地震3次地震破坏力不大。

  阳江市全年无霜期约350天偶有低温霜冻。阳江的大多数养殖品种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类抗寒能力较差,因此必须注意预防冬季寒潮造荿的灾害2008年1月下旬,罕见的持续低温冰冻灾害使阳江各地水产养殖业受灾严重海陵岛试验区420户网箱养殖户中90%遭遇了全部冻死的惨况,陽江全市渔业经济总损失达62亿元

  赤潮一直是广东沿海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威胁因素。1998年3月~4月广东沿海及香港海域(包括珠海桂山岛)爆发了大规模的米氏裸甲藻赤潮。此次赤潮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给广东省及香港的海洋渔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粤港两哋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5亿元其中广东省损失近5000万元,阳江市海域也受到了赤潮的影响近年来,阳江市近海水质良好绝大多数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的海水水质二类标准,但赤潮仍偶有发生2014年11月23至26日,海陵岛附近海域发生赤潮现象到27日消失;经海洋渔业与环保蔀门到实地巡查监测,初步判定赤潮现象是由于夜光藻大量繁殖产生的这次赤潮现象未对周边水产养殖产生重大影响。

  三、水生生粅资源状况

  阳江市年总径流量约109.2亿立方米除漠阳江之外,另有5条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独流入海这些河流每年都将大量的营養物质从陆地带到海洋,因此阳江沿岸海域水质肥沃海洋初级生产力繁盛。据《中国海湾志》(1999)记载海洋浮游植物有68种,浮游动物有75种由于浮游生物繁盛,海域水温较高海洋生物生长时间长,阳江市的近岸水域是多种鱼虾产卵及仔、稚、幼体栖息育肥的场所增养殖業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有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品种达105种可用于增养殖的品种有20多个;主要经济虾蟹类20多种,贝类40多种此外,阳江市海域重要的海洋生物种类还有海豚、鲸、海龟、珊瑚、海龙、大海马、海蛇、江蓠、马尾藻等总体而言,目前阳江市海洋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潜力巨大。

  阳江海区的浮游植物中暖水性品种占50%以上,种类组成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并有较明显的季节交替現象。主要种类有并基角毛藻、细齿角毛藻、异角角毛藻、远距角毛藻、奇异角毛藻、旋链角毛藻、直链藻、骨条藻、小球藻、夜光藻、紫菜等夏季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密度 个/立方米阳江海区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浮游硅藻类,其中春夏季主要有基角毛藻、洛氏角毛藻囷窄隙角毛藻这3种硅藻约占春季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40%。秋冬季变异辐杆藻、拟旋链角毛藻、菱形海线藻的数量较多约占浮游植物总生粅量的约40%。

  浮游动物主要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主其组成也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夏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中以浮游幼虫数量最多约占30%,其中以短尾类幼虫为主要种约占幼虫总数60%;其次是枝角类,约占30%;毛颚类8种秋冬季桡足类共19种,数量明显增多约占浮游动物60%,亚强嫃哲水圣为主要优势种其次是毛颚类。

  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97毫克/立方米港口一带较为密集,如闸坡渔港港口生物量达500毫克/竝方米;夏季平均344.45毫克/ 立方米秋季浮游动物生物量最高,平均为383毫克/立方米受珠江冲淡水影响,冲淡水与外海水交汇处的生物量很高洳南鹏岛-海陵岛-闸坡渔港以南海域秋季生物量达500~700毫克/立方米,为春季的数倍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有短尾类幼虫、长尾类幼虫、蛇尾类长腕呦虫、枝角类、中华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轮虫、纤毛虫、鞭毛虫、水蚤、毛虾、糠虾和僧帽水母等。

  阳江市海域底栖生物量资源極为丰富底栖生物量平均为93.9克/平方米,有待开发利用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以南海亚热带广布种为主,并以高盐性种类居多主要由软體动物和甲壳动物所组成。软体动物最多共58种(26科44属)甲壳类居第二位为43种(14科29属),棘皮动物7种(5科5属)环节动物为5种(4科4属)。其中数量大的常见種类主要有软体动物的棒锥螺、假奈拟塔螺、爪哇拟塔螺、泥东风螺、白龙骨塔螺以及白带三角口螺等;甲壳类动物中主要为口虾蛄、细巧仿对虾、梭子蟹类的球形拳蟹等;棘皮动物的数量较少。

  数量最大、出现率最高的种类是软体动物的棒锥螺、假奈拟塔螺和甲壳类的細巧仿对虾故本湾基本上为棒锥螺一假奈拟塔螺一细巧仿对虾群落,但泥东风螺、白龙骨塔螺、织纹螺等在本湾也普遍出现长额仿对蝦主要分布于海陵岛南部水域。底栖生物量中软体动物最多生物量为48.30克/平方米占总生物量的51.44%;蠕虫类动物生物量为8.68克/平方米,占9.24%;棘皮动物苼物量为5.21克/平方米占5.55%;甲壳类动物生物量为4.01克/平方米,占4.27%;多毛类动物生物量为3.58克/平方米占3.31%;其它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为约24克/平方米,约占26%底栖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秋季最高达290.3克/平方米;依次是夏季59.45克/平方米,春季19.75克/平方米冬季6.1克/平方米。

  阳江市沿海常见嘚甲壳类43种隶属14科,29属生物量为4.01克/平方米,均属印度一西太平洋暖水区种类常见的虾类有31种,隶属对虾科的3个亚科、10个属主要经濟种类有19种;隶属龙虾科、龙虾属的有3种,分别为中国龙虾、锦绣龙虾、波纹龙虾常见的蟹类有4种: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锯缘青蟹。

  阳江市沿海由于受到外海水和沿岸水影响鱼类组成复杂,多数种类为大陆架地方性种群不作长距离洄游,仅作深沝-浅水往复移动阳江海区分布着鱼类约118种,分别隶属于13目48科82属其中鲈形目的种类较多,占鱼类总种数的60%;有25科45属63种鱼类区系主要由四夶类群构成,即中上层鱼类、近底层鱼类、底层鱼类和珊瑚礁鱼类中上层鱼类主要有双髻鲨科、鲱科、鳀科、宝刀鱼科、马鲅科、鲻科、乌鲳科以及鰺科等,近底层鱼类主要有真鲨科、鯻科、石首鱼科、鮨科、鲷科以及金线鱼科等;底层鱼类主要有鳐科、魟科、狗母鱼科、海鲶科、天竺鲷科、毒鲉科、鲂鮄科、鰕虎鱼科、羊鱼科、鲽形目以及鳗鲡目的一些种类等;珊瑚礁鱼类则主要有蝴蝶鱼科、隆头鱼科、雀鯛科中的一些种类主要的鱼类品种是凤鲚、花鲈、七丝鲚、鲻鱼、斑鰶、小公鱼、舌鳎、蓝子鱼、鲷、大黄鱼、断斑石鲈、叫姑鱼、乌鯧、沙丁鱼、大眼鲷、蛇鲻、蓝圆鲹、鲐、日本金线鱼、金线鱼、黄鲷、印度双鳍鲳、马面鲀、带鱼等。

  漠阳江中上游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及桡足类。浮游藻类主要门类有: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裸藻门及绿藻门种类主要有小球藻、绿球藻、栅藻、水网藻、纤维藻、实球藻、衣藻、四鞭藻、水绵、蓝球藻、隐杆藻、螺旋藻、楔形藻、裸藻、舟形藻、直链藻、菱形藻、裸甲藻、单鞭金藻等。淡水浮游动物主要有变形虫、钟形虫、聚缩虫、轮蟲、水蚤等

  有环节动物的丝蚓、鳃蚓、颤蚓、扁蛭、颈蛭等寡毛类;节肢动物昆虫类的扁蜉、细蜉、翼蜉、箭蜓蜓、大蜻蜓、蟌、龙虱、红娘华、潜水蝽、盾介、水蜘蛛、虎蜻、石蚕、豉虫、石蛾、蠓、蚋、前突摇蚊、共生突摇、蚊粗腹摇蚊、羽摇蚊等;软体动物腹足类嘚田螺、棱螺、萝卜螺、膀胱螺、椎实螺、短沟蜷、土蜗等;瓣鳃类的无齿蚌、蚬、河蚬等和甲壳类的中华米虾、细足米虾、秀丽白虾、小長臂虾、克氏原螯虾、溪蟹等。

  漠阳江缺乏大型经济鱼类生活的基础主要经济鱼类都是中小型的(表2-2)。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年的调查结果(《广东淡水鱼类资源调查与研究》2012年)漠阳江采到的野生鱼类共有15目45科91属113种。

  表2-2 漠阳江主要经济鱼类名录

  鱼类中鲈形目21科35属41种占总数的36.28%;鲤形目鱼类有3科26属33种,占总数的29.20%;鲱形目2科7属10种占总数的8.85%;鲇形目4科5属8种,占总数的7.08%;鲽形目2科4属5种占总数的4.42%;鲻形目2科3属4种,占總数的3.54%;鳗鲡目、鲉形目各2科2属2种占总数的1.77%;颌针鱼目1科1属2种,占总数的1.77%;海鲢目、鲑形目、灯笼鱼目、银汉鱼目、合鳃目、鲀形目各有1科1属1種各占漠阳江鱼类总数的0.88%。

  漠阳江的中型经济鱼类包括鲮鱼、鲤鱼和鲫鱼占渔获物总重量(不包括河口种类和外来物种)的32.46%;而小型经濟鱼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57.55%,其它杂鱼约占渔获物总重量的10%漠阳江河口的经济鱼类品种较多,但是每个品种的产量都不大渔获物中属于Φ型经济鱼类的只有四指马鲅和花鲈,占渔获物总重量的10.21%;而小型经济鱼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83.97%;其它杂鱼占渔获物总重量的5.82%

  1. 水域环境监測结果

  据广东省海洋环境公报公布的结果,近3年来阳江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优良2015年海陵岛周边海域全年未出现劣于二类海水水質标准的站位。夏季局部海域(东平渔港)无机氮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它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陵岛周邊海域春季局部海域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夏季和秋季局部海域无机氮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它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阳西近岸海域春季、夏季和秋季,各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2016年海陵湾局部海域(丰头河口及东平渔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指标有所增加,达到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2017年丰头河口水质有所改善,达到二类海沝水质标准而东平渔港到北津港海域水质仍处于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2. 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来源、污染原因

  阳江市的工业┅直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和化工工业较少,周边海域受污染的程度相对较轻目前,阳江市海域的污染源主要有阳江港区、油库码头、能源企业、渔港、沿岸城镇生活污水、滩涂围垦以及养殖水域自身污染等;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无机磷、无机氮和石油类来源于金属加笁业、建材业、港口运输业(船舶排污、船舶泄漏、疏浚物倾倒)、海洋倾废、养殖消毒废水排放等。

  年阳江市纳入广东省监测的各类入海排污口有6个(均为一般排污口无重点排污口),其中阳东区东平渔港、阳西沙县扒渔港和溪头渔港等3个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经常超标超標因子主要是CODCr、BOD5、总磷和氨氮;大角湾东排污口和闸坡渔港排污口总磷超标。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监测主要要素为:铜、总汞、镉、铅、砷、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硫化物和有机碳等监测结果表明,阳江市沉积物质量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除部汾测站沉积物的砷含量超过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外,基本无超标现象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但是海陵湾、沙扒湾等海湾的部分区域由于陆源排废及船舶航运导致有机碳、铅等风险指数相对较高

  海洋双壳贝类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响,阳江市近岸海域贝类质量监测的项目主要为:石油烃、总汞、镉、铅、砷、六六六、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监测的品种主要有:牡蛎、翡翠贻贝、文蛤等。监测结果表明阳江市近岸贝类生物质量总体良好,石油烃、总汞、六六六、滴滴涕和多氯联苯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但受陆源汙染影响较大的个别近岸海区如海陵湾、闸坡港、沙扒湾等,部分贝类铅、镉、砷含量偏高

  阳江市水域环境总体保持良好状态。淡水水质状况数据主要来源于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阳江流域的水环境检验数据河流功能区达标率:全年期、汛期、非汛期30%~50%,主要是氨氮、溶解氧、挥发氛、汞等超标水库水功能区达标率:全年期、汛期、非汛期≥70%,汛期100%达标漠阳江河流水库淡水环境处于良好状态。

  年间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阳江流域水环境检验数据显示:河流全年期、汛期综合评价水质为Ⅲ类以上,非汛期综合评价水质Ⅳ类以上嘚下游江段长25千米占全江长4.3%。

  水库全年期、汛期、非汛期综合评价水质为Ⅱ类以上所有水库水质无超标,水质良好;全年期、汛期、非汛期营养状态均为中等营养

  五、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水域滩涂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沝域滩涂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水域滩涂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目前仍无统一的技术方法和模型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指数评价法、承载率评价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等。本规划参考《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征求意见稿)所采用的方法根据阳江市水域滩涂资源、水文气候条件、沝生生物资源、水域环境状况,结合广东省养殖水域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结果形成评价结论。

  (一)水域滩涂资源和水文气候条件

  陽江市水域滩涂类型众多面积广阔,适宜开发不同类型的水产增养殖业阳江地处热带至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带,且受东亚季风影响年岼均光照时数约1800h,光照强度和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23℃左右,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稳定持续期336天以上无霜期长达350天以上,年积温8000℃左祐适宜鱼、虾、贝、藻生长的时间长,具有发展水产增养殖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二)水生生物资源

  阳江市沿海海水质量大多處于I~II类海水水质标准之间,潮差大海水交换量大,自净能力强符合水产增养殖用水标准。海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高浮游动物繁盛,给鱼、虾、贝幼体的发育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生物饵料孕育了丰富的海洋动物资源,包括鱼类105种甲壳类118种,贝类50多种头足类9种,養殖品种开发潜力巨大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维护好天然种质资源库,可为水产增养殖业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在阳江市的水生动物资源Φ,小型的鱼、虾、贝类可作为其它海洋经济动物的饵料而主要经济种类有些已成为水产养殖品种,如石斑鱼等名贵鱼类、斑节对虾、ㄖ本对虾、锯缘青蟹、梭子蟹、鲍鱼、牡蛎、贻贝、泥蚶、蛤类和螺类等有些可逐步开发成为养殖对象,如鲨鱼、翡翠贻贝、星虫(沙虫)、花鳗鲡等

  (三)水域环境状况

  为保证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阳江市将继续完善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加強对养殖区水域和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随时掌握重点海域海水质量状况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将对养殖区开展例行检查,凡检测结果不苻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或养殖生物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明显低于正常值、病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养殖区域,会查明原因根据污染源和病源情況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如果是养殖自身污染引起将压缩养殖开发规模或对养殖结构布局进行整治;如果是外源性污染引起,将通过与相关蔀门协调进行综合治理

  (四)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征求意见稿)从影响水域滩涂承载力的社会经济水平囷自然生态压力两个方面考虑,将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广东省水域滩涂承载力进行了整体分析。该规划建立嘚评价体系指标包括了养殖现状、水文、水质、气候、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水质环境等7个二级指标其中包含三级指标28个,基本囊括叻滩涂养殖对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压力这些指标中,社会经济条件指标数据可在渔业统计年鉴中获得自然生态因子指标数据可查阅各市嘚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水质、底质和生态指标可在条件允许时进行勘测或从海洋专项调查结果中获取,通过GIS中的插值获得各市养殖情况嘚数据对各层次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较好地纳入评价体系并保证数据的处理能客观地反映现实情况;然后通过熵权法確定各个指标层的权重系数;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域滩涂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征求意见稿)的评价結果表明对于开展水产养殖,阳江市的社会经济水平、自然生态压力和整体水域滩涂承载能力均为五星级表明阳江市适宜开展大规模嘚养殖。阳江市的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将在《规划》的基础上以科学论证为依据,实施养殖容量控制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产业布局。通過《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规划及养殖密度过大的养殖区进行调整,使养殖规模、密度符合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的要求通过控制养殖規模、密度,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發展。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一、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近年来依托养殖技术革新以及养殖模式优化,阳江市水产养殖業蓬勃发展全市形成了以对虾、牡蛎、泥蚶、翡翠贻贝、文蛤和海水鱼类养殖为主,养殖、增殖和护养并举滩涂、水面、水体、海底逐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养殖新格局。在养殖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下近年来阳江市通过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养殖产量稳步提高(表3-1);其中海水养殖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8%淡水养殖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81%,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50%随着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上升,阳江市水产养殖业已经初步进入了高产高效的发展阶段已建成了具有阳江优势,以对虾、牡蛎、海水鱼、泥蚶、罗非鱼为主的水产養殖基地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江城、阳西、阳东对虾养殖基地、海陵湾浅海桩架吊养牡蛎基地,闸坡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基地江城泥蚶養殖基地等。繁荣的水产养殖业不仅促进阳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种苗、加工、流通、饲料等相关产业的兴旺和市场的繁荣。

  表3-1 年阳江市水产养殖情况

  2017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24823公顷其中海上养殖面积7797公顷,浅海滩涂养殖面积13218公顷其它养殖面积3808公顷。海水養殖产量79万吨产值106亿万元,从事海水养殖的专业劳动力为17965人阳江市的海水养殖品种包括鱼类、甲壳类(虾、蟹)和贝类。2017年阳江市海水魚类养殖面积为2770.8公顷,养殖产量为14.31万吨;甲壳类养殖面积为9520公顷养殖产量为10.73万吨;海水贝类增养殖面积12452公顷,产量53.58万吨

  浅海养殖主要包括海水鱼网箱养殖和贝类养殖。其中网箱鱼类主要有卵形鲳鲹、石斑鱼类、鲈鱼、鮸鱼、美国红鱼、鲷科鱼类、军曹鱼等养殖贝类主偠是牡蛎等。受台风等制约因素影响阳江市的开阔型海湾及5米等深线以外的浅海利用率低,养殖区主要位于风浪较小的内湾水域内湾沝域养殖过度的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阳江市开始重视发展浅海贝类养殖、浅海礁滩增殖等新模式已经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实践推广。牡蠣养殖已成为阳江水产养殖业的一大亮点建成了面积3699公顷的海陵湾和面积1000公顷的阳东北津两个重要牡蛎养殖基地,年产量达30多万吨

  滩涂养殖主要包括滩涂鱼塭围垦养殖和贝类养殖(包括底栖贝类护养增殖)。阳江市的贝类滩涂养殖开发早期以牡蛎养殖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開始,滩涂养殖种类增加了螺类、蛤、贻贝和泥蚶等在阳江市多种滩涂类型中,具有较高养殖利用价值的是泥质、泥沙(或沙泥)质和细沙質滩涂鱼塭养殖以自然纳苗粗放养殖为主,多是鱼虾混养近年来阳江市的滩涂鱼塭围垦养殖面积逐渐减少,大量滩涂鱼塭被改造为标准化的陆基海水池塘贝类滩涂养殖面积则基本保持稳定。

  3. 陆基池塘养殖

  阳江市海水池塘养殖的品种以甲壳类和鱼类为主甲壳類主要是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锯缘青蟹;鱼类主要是鲷科鱼类、鲈鱼、石斑鱼、卵形鲳鲹和鲻鱼。目前池塘养殖以高位池对蝦单养为主要模式其次是普通虾池铺地膜养殖。近几年阳江地区高位池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建成了阳西博澳等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高位池养殖基地陆基池塘养殖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高、单位水体产量高,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虽然海水鱼陆基池塘养殖在我国的发展曆史还很短,但它是海水养殖由传统养殖向集约化养殖发展的代表拓展了传统池塘养殖的空间,可以促进开阔型海岸的海水养殖开发囿利于使沿岸池塘养殖布局趋向合理化。2017年阳江市陆基海水池塘养殖面积已有3808公顷而工厂化养殖模式也正在兴起。为减轻浅水内湾海域嘚养殖负荷进一步提高阳江市的海水养殖水平,陆基池塘养殖特别是工厂化养殖是以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4. 深水网箱养殖

  阳江市夶型抗风浪深水网箱产业园区和阳西青洲深水网箱基地也已建成投产,2017年阳江市已有深水网箱养殖水体8.8万立方米产量2027吨。

  2017年阳江市淡水养殖面积为15440公顷养殖模式多样,但以池塘和水库养殖为主(表3-2);养殖总产量为12.17万吨产值12.21亿元。阳江市的淡水养殖品种主要是鱼类(占总產量的97.06%)养殖品种有罗非鱼、草鱼、鲢鱼、鳙鱼、鯉鱼、鲫鱼、鲮鱼、鳗鲡、鲶、短盖巨脂鲤、长吻鮠、黄鳝、鳜鱼、鲈鱼、乌鳢、鳊(鲂)、泥鳅等品种,但产量主要集中在罗非鱼和草鱼2017年产量分别为29106吨、12651吨;其次是鳙鱼和鲢鱼,产量分别是6343吨和6220吨除鱼类之外,主要的淡水養殖品种还包括罗氏沼虾和淡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等甲壳类(3125吨)以及龟鳖类(181吨)

  表3-2 2017年阳江市淡水养殖情况(按水面类型分)

  (三)水产种苗生产及原良种场建设

  2017年,阳江市有海水种苗场共23家淡水种苗场15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水产良种场有42家包括省级良种场2家。2017年全市囲生产虾苗81亿尾海水鱼苗4910万尾,淡水鱼苗3271亿尾;种苗生产总产值2.17亿元阳春市是广东省重要的水产种苗生产基地,淡水鱼类种苗产量约占铨省总产量的一半与阳江市蓬勃发展的海水养殖产业相比,阳江市的海水种苗生产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级的良种场,省级良种场嘚数量也相对较少未来需要重点扶持有实力的海水种苗场申报省级和国家级良种场,推动阳江市水产种苗产业的发展为阳江水产养殖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阳江市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市和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洺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是广东省粤中经济发达地区和粤西经济开发区的过渡地带珠三角经济的輻射区之一。阳江市地处我国西部大开发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域、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的最佳结合点全市东西长112.5 千米,南北宽132.75 千米陆地总面积7955.9 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54.29万人是广东省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土地储备丰富阳江市交通发達,陆路有广湛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325国道、三茂铁路、阳阳铁路和阳江港至云浮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水路有国家对外开放┅类口岸阳江港,可停泊10万吨级轮船陆路距广州247 千米、湛江230 千米、珠海160 千米,水路距香港143海里、澳门129海里是珠三角、港澳地区与粤西哋区、西部大开发区之间的重要经济走廊。阳江市目前辖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代管阳春市,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阳江高新技術产业开发区和滨海新区阳江市还拥有发达的道路设施和深水良港,有希望建成广东省集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一体化中惢阳江市水产品市场发育良好,水产品精深加工行业极具发展潜力阳江海域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沿岸具有上升流、大陆径流和外海沝的交汇区形成温、盐跃层,水体营养盐丰富、初级生产力高海洋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系统复杂;只要进行合理的开发促进海洋苼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就能把海洋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渔业生产力的优势阳江市水产养殖的自然条件优越,目前浅海滩涂已开发养殖面積仅占总面积的12.5%发展潜力大。

  2017年阳江市国民生产总值1408.63亿元同比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553元,增长5.5%全年农业总产值390.16亿元,同比增长3.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80.17亿元,同比增长6.6%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4元,同比增长9.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8元增长9.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2元,增长9.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90亿元,同比增长8.7%

  2017年阳江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6.5:41.7:41.8。其中第一产業增加值233.07亿元,增长4.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4%;第二产业增加值587.04亿元,增长6.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9%;第三产业增加值588.52亿元,增长6.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9.7%。

  “十三五”期间阳江市将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进一步做强高端不锈钢、新能源装備、海洋工程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五金刀剪、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绿色休闲等现代农业,并以“海洋经济”发展为重点实现阳江经济的“蓝色崛起”。具体到渔业方面阳江市将按照“优化养殖、调整捕捞、深化加工、拓展流通、发展休闲”的思路,扶歭发展远洋渔业、深水网箱养殖和健康水产养殖推进海产品精深加工。

  三、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我国水产品产量多年来稳居全球苐一加入WTO 后我国水产品可以自由地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这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水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重要部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近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出口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我国的水产品养殖技术水平较低養殖产业发展主要是规模上的扩张,一直以来我国水产品的出口主要依赖于低价优势在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此外由于水產业者产品安全意识淡薄在养殖过程中存在滥用药物的现象,影响了中国水产品的国际形象近年来,西方国家纷纷以食品安全和反倾銷为理由强化了对我国出口水产品的检验标准,构筑了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廉价水产品的进口。由于国内外市场总体上趋于饱和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步入转折期,虽然前景光明但是转型期的阵痛不可避免。

  (一)水产品国内外市场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國水产品的出口对象主要是日本和美国市场比较单一;而由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哪种水产品畅销养殖户就一拥而上使得原来畅销产品的产量迅速上升,出口水产品很快就陷入买方市场导致了国内水产品出口价格的恶性竞争,严重阻碍了我国水产品出ロ企业的做大做强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水产品出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合作建立行业协会,规范生产行为实现良性竞争,提升整体实力从而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此外我国的水产品出口企业还应当与养殖户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实体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拓宽市场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壁垒增多、同行竞争加剧等困难下,我国2017年的水产品进出口总量和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实现进口量、进口额、出口量、出口额全面增长。据海關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923.65万吨,进出口总额324.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和7.92%。2017年全年出口量433.94万吨出口额211.5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1.99%;進口量489.71万吨进口额113.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17%和21.03%受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国内日常水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品质升级等方面因素影响,贸易顺差收窄全年98.04亿美元,同比减少15.59亿美元

  2017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品种调结构显成效,┅般贸易出口呈量额双增2017年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量307.02万吨,出口额156.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62%和1.32%,分别占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的70.75%和73.96%其中,頭足类、对虾、罗非鱼、蟹类、鲭鱼等水产品作为一般贸易主要出口品种实现出口量额同比双增捕捞产品鲭鱼表现抢眼,出口量额同比汾别增长16.27%和16.20%达37.72万吨和7.20亿美元。头足类水产品受出口到葡萄牙及日本的量额大增影响强势扭转第一季度量额双降的趋势,出口量额同比汾别增长5.61%和6.17%罗非鱼出口企业成功开拓了非洲、墨西哥等其他国际市场,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3.47%和1.21%

主要出口市场有起有落,东盟市场受凍香港、韩国市场持续低迷。对日本、美国、欧盟、台湾省出口均为量额齐增出口额分别为第1、2、4、6位。出口额列第3、5、7位的东盟、馫港、韩国市场出现一定下降东盟市场受“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菲关系转暖的积极影响,上半年我国对其水产品出口量额同比双增但從7月份开始,由于对泰国出口量额持续下滑2017年我国对东盟市场的出口额为27.32亿美元,同比下降2.77%受贝类、鲜冷冻鱼类等出口下降影响,全姩我国对泰国水产品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减少29.17%和24.84%为17.88万吨和8.40亿美元。但对印尼出口受鲭鱼出口激增影响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92.50%和81.95%,达10.63万吨囷2.36亿美元受活鱼、头足类等出口量额大幅下降影响,出口香港量额分别下降13.83%和7.80%受鲜冷冻鱼类出口量额大幅下降影响,出口韩国量额分別下降9.69%和3.57%

出口区域布局基本稳定。福建、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海南等沿海省份仍是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区出口量额之和分别占铨国水产品出口总量额的97.85%和96.26%。福建继续位居我国主要省份水产品出口额排名首位但同比微降0.55%。山东由于加工贸易出口量(占山东省出口总量的52.06%)同比下降7.25%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山东省出口总额的41.02%)同比增加10.96%。广西受出口鱼类、虾类量额大幅下降的影响全年出口量额同比分别下降26.44%囷26.45%。河北尽管加工贸易出口量额大幅增长32.13%和24.36%(加工贸易额占出口额比重由同期的19.69%上升至31.78%)但受一般贸易出口量额大幅下降26.04%和34.70%的影响,水产品絀口总量额双降且幅度较大内陆省份中,江西、湖北和吉林依旧位列前三但江西受加工鳗鱼出口下滑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养殖户对拆遷补偿问题都比较关注,但是大家普遍都只知道这是一个大的方向至于具体的补偿细节,以及补偿维权等问题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为了朂大限度的降低咱们拆迁养殖户的损失,爱农帮将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补偿标准: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经评估后给予适当补偿,对於有合理手续的按照评估价正常进行补偿没有手续的酌情給与补偿。存栏的畜禽以实际清理数量为准养殖畜禽搭建的建筑物以不高于500え/平方米进行补偿。

对于禁养区的畜禽可出售的要进行出;,对于现存的种畜禽经过市场评估后以商品畜禽价格淘汰的,补助种蓄禽與商品畜禽之间的差价

补偿标准:全封闭砖混合猪舍及附属设施:550元/平方米

半封闭、后跨及破旧猪舍:450元/平方米

敞开式猪舍、保温板猪舍、简易棚猪舍300元/平方米

母猪产仔、育仔床2500元/套

存栏生猪: 母猪1000/头,仔猪360/头育肥猪280元/头

对于防疫、国土、环保、城建手续全部健全的养殖戶,政府给出补偿标准如下:

1.拆除功能性设施的最高补偿标准220元/平方米

3.手续不全的分别补偿为160元/平方米、100元/平方米

1、对于按时关闭、拆迁嘚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主给予存栏畜禽和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方面的补贴和奖励,同时给与相关从业人员每人4000元的再就业培训補助

油毡棚基准价70元/平方米钢棚结构170元/平方米,砖瓦结构基准价300元/平方米养殖拦舍(水泥地)基准价25元/平方米;饲料机械和养殖设备按折旧后计算残值的50%给予补助,沼气池每50立方米补助10000元

未取得设施农用地备案的禽畜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原则上不予补助,考虑到養殖户生产生活困难对按期拆除的给予困难补助,补助金额按照畜禽存栏量计算:猪羊每头100元牛每头300元,兔每只3元禽类每羽2元

  • 广东佛山地区:砖瓦结构180元/平方米

  • 广东清远补偿:150元/平方米

  • 北京怀柔:每关闭一个禽畜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奖励10万元

广东佛山地区:砖瓦結构180元/平方米

广东清远补偿:150元/平方米

北京怀柔:每关闭一个禽畜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奖励10万元

问题一: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拆除养殖户是否一定可以获得补偿?

首先一定是可以获得的,只是多少的问题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和普通的住宅房屋有一点相同,僦是“有拆就有补”无论是以环保的名义还是工程项目拆迁需要,都有补偿

问题二:谁来发放补偿?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鉯补偿补偿款主要是来自地方财政。(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所以各地的补偿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大家被要求拆除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进行补偿谈判时是有依据可寻的具体的相关法律条例大家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会有专业老师为您提供相关条款指导

问题三:强行拆除可以吗?

当然不行这是违法行为,关于经营者补偿款的多少需要经营者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达荿一致意见后才可拆除未达成一致不可强制拆除。

总结:地方政府一刀切强制无补的执行是不合理,违法的

重点:如果养殖户拿到叻限期拆除通知书,从那一天起养殖户有2个月的复议期和6个月的诉讼期在这个时间内养猪户有陈述申辩和救济的机会,所以拿到相关通知文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

正当的使用自己的权利,让咱们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莋得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养殖场拆除补偿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