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下方可见低密度好还是高密度好影,内见点状高密度灶,周围可见低密度好还是高密度好渗出性改变,阑尾显示不清,周围见多发淋巴结影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好发于任何年龄。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及反跳痛、腹壁紧张,尤其是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最为显著[1]。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使阑尾炎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临床尽早实施手术提供了参考。收集本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诊治的阑尾炎患者81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阑尾炎的临床和 MSCT表现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81例患者,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4~78岁,单纯急性阑尾炎35例,单纯慢性阑尾炎20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26例,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1.2 临床表现
  急性者均诉持续性腹痛,具有上腹部疼痛逐渐局限至右下腹的阑尾炎典型表现25例,19例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和反跳痛,4例为异位阑尾,压痛点各异。20例慢性者诉反复右下腹疼痛,4例同时伴有消化道功能障碍。合并阑尾周围脓肿者除疼痛外,另有不同程度发热。
  1.3 实验室检查
  81例患者中,59例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4 影像学检查方法
  运用 GE Light Speed Ultra 16/64排螺旋CT机,矩阵512&512,应用容积扫描,扫描层间距5 mm,层厚5 mm,行全腹部或者下腹部扫描,皆行多方位重建(multiple position volume reconstruction,MPVR),重建层厚1.25 mm,多角度观察;部分患者行增强扫描,增强用碘海醇100 ml,高压装置团注法,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一侧肘正中静脉注入,注射速度为3.0 ml/s。
  1.5 诊断标准
  由2名医师同时阅片,诊断标准:阑尾增粗直径&6 mm,并与其他CT表现(阑尾粪石、阑尾系膜水肿、回盲肠壁水肿,阑尾周围渗出及阑尾腔积液、阑尾周围脓肿)以及化验检查、临床表现相结合作出诊断。
  2 结果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1例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急性阑尾炎35例,慢性阑尾炎20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26例(图1)。35例急性阑尾炎均表现为阑尾不同程度的增粗肿大(8~21 mm)(图2),阑尾壁增厚。22例表现阑尾管腔扩张,可见积液(图3)。23例可见阑尾粪石(图3)。 阑尾周围轻度炎性反应 19例。20例慢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有程度不同的增粗(15例)、阑尾闭塞(7例)、边缘毛糙(9例),阑尾结石(7例)和盲肠、末端回肠周围筋膜、腹膜发生粘连(图4)。另可见阑尾周围蜂窝织炎形成(11例)。
  3 讨论
  3.1 MSCT在诊断阑尾炎中的价值
  阑尾是从盲肠下端后侧壁向外延伸,为细管状,成人阑尾的长度为5~7 cm,与体重指数(BMI)相关[2]。成人正常阑尾厚度平均为1.84~4.00 mm,多为1~2 mm,范围为1~3 mm,2~3 mm为可疑增厚,&3 mm为异常增厚[3]。正常的阑尾位于右髂窝内,高旭宁等认为,首先寻找回盲瓣,因为回肠末端的环形肌在回盲瓣口处增厚,在 CT图像上可表现为以回盲瓣开口为中心突向盲肠的对称性隆起结构,然后向下寻找起源于盲肠后中部的阑尾[4],按此方法,即便是肠道情况不佳的患者,也能找到阑尾。但是临床工作中异位阑尾也比较常见,并且异位阑尾因为位置异常,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一般异位阑尾会出现在以下位置。①高位阑尾:随盲肠位置改变,可上行至肝脏下方,本组出现2例;②低位阑尾:随盲肠位置改变,可下行至小骨盆腔内,靠近闭孔内肌,本组有1例;③盲肠后腹膜外阑尾:阑尾部分或者全部位于腹后壁壁腹膜外;④左下腹位阑尾:出现于全内脏反位的患者,极罕见。另有一些其他病变酷似阑尾炎的临床表现,40岁以下的妇女由于很难与盆腔炎性疾病和急性妇科病区别,阑尾切除的假阳性率高达35%~45%[5],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学帮助鉴别。随着16、64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其具有薄层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国内学者研究表明[6],螺旋CT多方位重建能够从不同角度整体观察阑尾及周围情况,做到观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其图像所示的阑尾位置、走向,阑尾的粗细长短,阑尾周围渗出与粘连的情况均接近手术所见,并对早期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Oto等[7]对142例急性阑尾炎成人患者术前行MS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指出其对手术开口定位具有重要意义。阑尾位置多变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但阑尾与盲肠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因此,CT诊断中正确判断回盲瓣与盲肠的位置是寻找阑尾的关键[8]。可见,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优越性。
  3.2 阑尾炎CT诊断的标准
  3.2.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CT表现 ①直接征象:阑尾增粗肿大,壁增厚,成人正常阑尾外径一般不超过6 mm,急性阑尾炎直径常常明显增大,本研究最大直径超过17 mm,文献上通常把阑尾外径&6 mm作为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阑尾外径越大,阑尾发生炎症的可能性越大,并发症的概率越高[3];阑尾壁增厚,阑尾腔内积液,阑尾管壁增厚&3 mm,增强后并有均匀强化,本研究27例有此征象;阑尾边缘模糊,密度增高,近似甚至高于邻近肌肉,有时可见阑尾腔内大小不等结石影。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一个主要征象就是阑尾粪石影。阑尾腔内出现钙化和阑尾石对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9],无论多细小的结石,都可以作为寻找阑尾的标志。本组研究中,粪石比较常见。②间接征象:阑尾炎可引起局部盲肠壁增厚,使有对比剂的肠腔在阑尾开口和盲肠结合部形成&箭头征&,特异性高,有研究认为这是较重要的间接征象[10]。伴有盲肠周围炎时,CT表现为右下腹阑尾和盲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升高,出现较高密度条索影,阑尾周围少量的液体渗出。阑尾盲肠周围炎被各种文献认为是诊断急性阑尾炎可靠的间接征象,统计显示70%~90%的患者伴有阑尾盲肠周围炎[6]。
 3.2.2 慢性阑尾炎的CT表现 CT可见管腔狭窄或者部分闭塞,可显影不全,阑尾外形不规则,边缘粗糙不整齐,多处狭窄和扭曲固定,均为慢性炎症和粘连(阑尾和末端回肠、盲肠有粘连征象)引起。
  3.2.3 合并阑尾周围脓肿的CT表现 阑尾区域见片状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边缘可见斑点状高密度钙化影,其内可见大小不一液性低密度区,盲肠壁增厚,强化后明显不规则环形强化。阑尾周围脓肿是穿孔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穿孔前发生周围
纤维组织粘连就会发生局部脓肿,部分阑尾包裹其中就很难识别[11]。
  3.3 阑尾炎CT假阴性的分析
  文献报道,正常的阑尾直径一般不超过6 mm,阑尾系膜常常较阑尾短,致使阑尾常常呈蚯蚓状蜷曲,CT横断面上显示纤细、蜷曲的阑尾易与血管混淆[9]。本组中没有发生报道中的情况。有的患者体形瘦小,腹部缺少脂肪衬托,不能显示正常阑尾,容易造成假阴性。另外,由于盲肠的移动度很大,阑尾的位置各不相同,也能导致假阴性的出现[12]。其次早期的急性阑尾炎,临床体征明显,但阑尾未显示,或者未见阑尾周围炎,也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需要随访观察,再据病情发展,考虑复查CT。
  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①患者行CT检查需要接受一定X线辐射,另外需考虑CT造影剂相关副作用和检查费用问题;②样本量较少。
  综上所述,MSCT扫描结合多方位重建图像,可多角度观察阑尾的位置、形态、周围情况,比单独使用横断位更加有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甚至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医师术前准备提供了帮助,能排除异位阑尾,为术中寻找阑尾或者选择合适的入路节省了宝贵时间,能最迅速地为患者减轻病痛。
  [参考文献]
  [1] 蔡振中.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 Hill BC,Johnson SC,Owens EK,et al.CT scan for suspected acute abdominal process:impact of combinations of IV,oral,and rectal contrast[J].World J Surg,):699-703.
  [3] 文峰. MD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医学影像,):76-78.
  [4] 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Brinbaum BA,Jeffrey RB.CT and 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acute right lower quadrant abdominal pain[J].AJR,(2):361-371.
  [6] 王康,赵泽华,王之,等.应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77-180.
  [7] Oto A,Emst RD,Mileski WJ,et al.Localization of appendix with MDCT and influence of findings on choice of appendectany incision[J].AJR,(4): 987-990.
  [8] 陈发祥.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845-848.
  [9] 李松年,唐光建.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017.
  [10] 金征宇.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1] 赵静.非增强64层V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11-213
  [12] Lane MJ,Liu DM,Huynh MD,et al.Suspected acute appendic it is nonenhanced helical CT in 300 consecutive patients[J].Radiology,(2):341-346.阑尾炎的CT诊断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阑尾炎的CT诊断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是: &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 王东 李新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诊和/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35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结果26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病例中主要CT征象有:阑尾肿大24例(92%),阑尾粪石10例(38%),回盲部肥厚12例(46%),阑尾周围炎20例(77%),局限性脓肿2例(8%)。对照手术病理,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9%、敏感性92%、特异度74%、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71%。结论MSCT显著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能力,应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临床疑诊和/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35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 结果 26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病例中主要ct征象有:阑尾肿大24例(92%),阑尾粪石10例(38%),回盲部肥厚12例(46%),阑尾周围炎20例(77%),局限性脓肿2例(8%)。对照手术病理,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9%、敏感性92%、特异度74%、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71%。 结论 msct显著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能力,应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阑尾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evaluation of acute appendicitis with multi-slice spiral ct& wang dong,li x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wuxi municipal second people&s hospical, jiangsu province 214002,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for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thirty-five cases acute appendicitis suspected or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t findings of 26 acute appendicitis included englarged appendix (92%), appendical calculus (38%),caecalapical thickening(46%), periappendicitis (77%),and abscess(8%). the msct imaging compared with the surgical and pathologic findings,the accuracy,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89%,92% , 74%, 92% and 7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sc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cute appendicitis.
&&& 【key words】& x-
&&& 急性阑尾炎是最多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其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局限性麦氏点压痛,临床诊断并不难。但有1/3病例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与腹腔内其它疾病相混淆,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多层螺旋ct由于具有高分辨率和良好的解剖结构显示能力,已成为急腹症诊断中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本文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 资料和方法
&&& 本组共35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0~71岁,平均48岁。临床症状均有中下腹痛病史,病程为1~7天,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26例,急性胰腺炎1例,盆腔炎2例,胆囊炎2例,右下腹包块待查1例,腹痛待查3例。
&&& 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排螺旋ct扫描,参数为120kv,130mas,准直1.5mm,重建层厚2.0 mm,重建间隔1.5 mm。18例只平扫,17例平扫后增强扫描,增强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苏),流率3.0ml/s,总量100ml,分别在造影剂注射后25s、70s行双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至耻骨联合。全部病例原始图像经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用软组织窗和低窗位进行观察分析。
&&& 结 果
&&& 35例最终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6例,正常阑尾5例,右侧附件囊肿伴感染1例,盲肠憩室炎1例,阑尾肿瘤2例。ct的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7例,正常阑尾7例,右侧附件囊肿伴感染2例,右侧结肠旁沟少量积液1例,阑尾肿瘤2例。ct诊断真阳性24例,真阴性5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对急性阑尾炎ms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4%、89%、92%、71%。
&&& 2例假阳性病例中,1例盲肠憩室炎及盲肠周围炎ct将突出的憩室腔误认为阑尾;1例ct表现为阑尾腔内细小粪石,阑尾正常或稍增粗,但未发现阑尾周围炎性改变。2例假阴性病例中,1例阑尾脓肿位置低,周围炎性改变明显,ct考虑附件囊肿伴感染。1例因患者消瘦、缺少腹腔内脂肪衬托未能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炎性渗出,仅见右侧结肠旁沟少量积液,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急性阑尾炎表现而手术,结果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图1~6)。
&&& 讨 论
&&& 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取决于对正常阑尾和阑尾炎影像表现的认识,对阑尾的整体观察至关重要[2]。阑尾全部为腹膜包被,并具备三角形的阑尾系膜,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这就使阑尾易发生卷曲[3]。其位置常随盲肠的位置改变,为临床及影像诊断增加了难度,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规ct对阑尾显示率低,临床首选超声检查,但其受腹壁脂肪、肠道气体及内容物影响较大,无法清晰显示阑尾[4]。随着msct的推广普及,以其容积采样技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能力,通过mpr、cpr重建技术能从不同角度整体观察阑尾及其周围情况,其图像所示的阑尾位置、走向、粗细长短、周围渗出与粘连情况均接近于手术所见,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2]。
&&&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ct表现如:①阑尾增粗 因阑尾发炎肿胀,横径超过6 mm,管壁环状增厚,增强扫描强化明显。②阑尾粪石 表现为阑尾腔内或炎性肿块内均匀或环状的高密度影。③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表现为阑尾周围出现条索状、片絮状渗出影,可局限或较广泛。④阑尾脓肿或周围肿块:表现为盲肠周围低密度积液区或软组织肿块内混有积液或积气,边界不清,其周围常有条纹状渗出影,增强扫描脓肿壁及实质部分强化明显。⑤回盲部肠壁增厚 表现为盲、升结肠壁局限增厚,增强扫描呈分层状强化。以上征象中阑尾肿大是最常见的ct表现,在本组中达97%。这种征象再加上阑尾周围炎性改变可确定急性阑尾炎的存在[5]。阑尾粪石是另一特异性高的征象,对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因阑尾腔的梗阻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本原因,阑尾粪石阻塞管腔不但使腔内黏液聚集,还能使阑尾黏膜发生损害,导致腔内细菌侵入阑尾壁引起阑尾炎。而阑尾腔内炎性液体和阑尾黏膜分泌物积聚又使阑尾腔内压增高,可加重阑尾壁的血液循环障碍,并可进一步引起阑尾壁的缺血坏死、出血及穿孔[6]。因此,有阑尾粪石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极可能发生穿孔,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采取积极策略。本组病例中有11例显示阑尾粪石,ct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仅1例阑尾腔内细小粪石出现假阳性,特异性达91%。手术证实穿孔4例,比例达36%。阑尾周围炎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靠间接征象,此征象出现率高,本组达77%。但应注意,当ct发现阑尾周围炎或脓肿而未发现异常阑尾或阑尾粪石时,只能怀疑而不能确定诊断阑尾炎。许多其它疾病如盲肠憩室炎、结肠结核或crohn&s病等均可有类似改变。
&&& 急性坏死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由于炎症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致阑尾发生坏死、穿孔。阑尾脓肿、肠腔外气体、肠腔外阑尾粪石以及增强扫描中的阑尾壁缺损是诊断阑尾穿孔的特征性征象[7]。但如无上述征象,并不能排除阑尾穿孔。针眼样穿孔,只有外科医生在术中挤捏阑尾,有脓液渗出方可诊断。
&&& msct薄层扫描及mpr、cpr 图像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全程显示阑尾及其病理变化,大大提高了对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正逐渐取代超声成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盲肠下方可见低密度影,内见点状高密度灶,周围可见低密度渗出性改变,阑尾显示不清,周围见多发淋巴结影_百度知道
盲肠下方可见低密度影,内见点状高密度灶,周围可见低密度渗出性改变,阑尾显示不清,周围见多发淋巴结影
盲肠下方可见低密度影,内见点状高密度灶,周围可见低密度渗出性改变,阑尾显示不清,周围见多发淋巴结影这是什么意思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盲肠炎性肿块?阑尾炎?建议必要时ercp检查并介入下手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浙江省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314502)
  【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最常见疾病,既往仅凭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急腹症和不明原因腹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阑尾炎的发现逐渐增多。现已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并被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本文对我院2010年9月~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的放射影像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以下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以DR系统立位腹部平片检查者5例,以CT检查者41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12~72岁,平均43.5岁。发病时间为8h~5天。除以DR系统立位腹部平片检查者5例外,均有脐周痛、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固定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部分患者伴随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43例。
  1.1&DR系统检查
  立位腹部平片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在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出现之前,患者常表现为上腹痛,在立位腹部平片下无明显异常表现,后经手术证实。
  1.2&螺旋CT检查
  检查方法采用Siemems somatom全身螺旋CT扫描仪。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层厚5mm,螺距1.0,连续扫描,60mA,120kV。常规轴位扫描后做薄层MPR处理,选取冠状位、矢状位或任意MPR,利于显示阑尾全貌。
图像后处理:宽窗宽、低窗位,便于腹部脂肪的观察,多采用窗宽500HU,窗位40HU,显示细节较佳。
  2 结果
  2.1&病例DR表现:5例患者摄立位腹部平片,3例阴性,2例在回顾性读片时发现有腰椎向右侧弯,1例右侧腹脂线欠清表现。
  2.2&病例CT表现:①阑尾内有结石12例,1~3枚,直径5~15mm。②单纯性阑尾炎仅见右侧腰大肌前方回盲部区域阑尾轻度增大,直径约6~10mm,周围炎性浸润不明显。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③典型病例见增粗、肿大阑尾,且炎性渗出明显。阑尾及盲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有时见条索状影,右肾侧锥筋膜增厚。④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见团块状或片状低密度脓肿。表现为盲肠周围或盆腔见低密度影,部分表现为软组织内积液可积气,边界不清或部分包裹,脓肿周围有时可见条片状密度增高影,阑尾显示较模糊。⑤阑尾穿孔时可见脓肿内有液气平面形成。
  3 讨论
  阑尾为仅一端与盲肠相通的管道,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压力增高,压迫阑尾壁血运,易导致细菌侵入感染。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阑尾坏死、穿孔及周围脓肿形成和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但是有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则有可能伴严重并发症,这时就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协诊
  3.1阑尾的正常CT表现
  正常阑尾呈蚯蚓状,位于右侧髂窝区,一般在盲肠内后下方,CT表现为细长管状结构,成人管径6mm,儿童管径8mm,壁薄,腔内无或有少量液体,液体横径3mm,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3.2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
  1、阑尾本身改变:阑尾增粗,横径6mm,管壁环状增厚,管腔积液,阑尾粪石,阑尾浆膜面毛糙。2、间接CT征象为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筋膜增厚,阑尾系膜增厚,周围液体渗出、脓肿形成,大网膜增厚右下移位与肠道、腹壁粘连,回盲部淋巴结增大等,这一系列间接征象虽无特征性表现,但结合直接征象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及阑尾粪石形成,同时出现上述间接征象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才可靠。
  4 鉴别诊断
  盲肠周围炎性反应或右下腹脓肿提示阑尾炎的诊断,但DRohn&s病、盲肠炎、憩室炎、肿瘤穿孔和盆腔炎等亦可有相似的CT表现,应与之相鉴别。肿瘤常表现为肠壁不对称增厚,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不及炎症的肠壁明显,若有邻近的组织侵犯、腹膜种植或远处转移可以明确诊断。输尿管炎或脓肿可见与子宫角相连,常伴盆腔积液,脓肿内少有气体。含气脓肿提示胃肠来源,如阑尾炎、憩室炎、DRohn&s病。其它则要与育龄期妇女盆腔疾病如盆腔炎症、卵巢囊肿合并合并出血或扭转、子宫内膜异位、右侧异位妊娠、卵巢静脉血栓等常引起急性右下腹痛,亦可有相似表现,应与之鉴别。
  综上所述,急腹症患者如临床提示急性阑尾炎,患者常因急性腹痛而就诊,多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部分患者有慢性阑尾炎史急性发作来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升高,临床诊断多不难。但是,临床根据病史各体格检查诊断的阑尾炎中,阴性阑尾炎的切除率高达29%[1]。老人和年幼病人阑尾炎急性发作时,由于诉说病史不清或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发生误、漏诊。据统计有近1/3的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必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此外,还能在定位(如异位阑尾),病程发展和并发症等方面,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螺旋CT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高[2],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正常阑尾的切除率。CT检查目的在于除外其它疾病,明确阑尾炎的程度,有无阑尾周围脓肿、穿孔等并发症。CT检查图像处理非常重要,薄层加任意MPR重建、宽窗技术,可以观察阑尾全貌、内部细节、周围组织改变,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信息[3]。常规DR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意义不大,所以影像检查应以螺旋CT为首选。
  参考文献
  [1]唐肇普,白人驹.穿孔性与非常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135-138.
  [2]李松年,唐光键.现代全身CT诊断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张新生.阑尾炎的CT诊断[J].中国健康月刊,2011,(7):435.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见点状高密度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