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可以自学生理学吗?

  • 海量免费模拟试题,在线测试。

  • 各科每年真题试卷,实战演练!

  • 逐章逐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天更新10道试题,随机练习。

(一)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

(二)建议学时:36,学分,2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理论课。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能力,能在体育教学、训练及健身活动中制定运动处方、指导和评价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效果。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体育保健学》、《人体测量学》等及毕业后从事体育活动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多元化体育岗位就业为导向,基于体育岗位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开放性原则,以运动实践为载体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以行动为导向,充分利用和发挥实践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工具,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阶梯递进式”和“阶段式”训练,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

制定本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本课程标准依据邓树勋教授等主编的《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而编制。该教材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基础性与应用性并重,突出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现代运动生理学最新研究成果。

1、适应性行为:独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健康发展及学业能力。

2、团队合作:参与行为、任务的完成、遵循科学指导;在团队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3、职业道德:结合专业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同时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以及健身运动的操作能力;具有运动生理机能评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锻炼,并熟练掌握评定人体主要身体功能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主要身体功能和生理指标的测试方法,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掌握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和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影响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应和适应性变化及其规律。

②.掌握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的基本生理学原理,特别是青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为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青少年业余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③.初步运用运动生理学理论与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能力。

学习情景划分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必须具有基础的生物学知识、运动解剖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的运动实践经验。

1).《运动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邓树勋、王建、乔德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2).《运动生理学》,王步标、华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3).《运动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1).人体生理学编写组编,《人体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

2).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运动生理学习题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1

本学习领域结束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检查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态度、情感、行为等的评价。评价可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

本学习领域成绩主要以平时参与课堂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期末考核等为评判依据,成绩考核中应做到两结合,并给以适当的比例,即平时考核与全课程结束的考核相结合,其比例为4:6;其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如下:

以出勤率为主要标准,课堂行为等对学生进行打分,期末折入该生总成绩。

将学生的课内外作业,按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级方式打分。

优:作业及时完成,答案准确、字迹清楚、书写规范;

良:作业及时完成,答案较准确、书写较规范;

合格:作业及时完成,答案基本准确,书写规范性不够;

不合格: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或着有抄袭行为。

教师根据考核目标,在课前、课堂中提出思考问题,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要求学生回答,对被抽查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打分,期末折入该生总成绩。

课程考核严格依据本大纲的要求进闭卷考试。试题中的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要接近4:6,记忆性与应用、分析性知识相结合,其比例为6:4。但上述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要有一定量的图书资料、幻灯机、投影仪器及影像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等;配置与教学有关的录像、光盘等教学资源。

该门任课教师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广博,热爱教育工作,谦虚好学,教学能力强;能做到备课认真,课堂讲授知识系统,讲授内容能反映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

2.学习情景的内容和工作任务的设计是根据行业发展和人才需要求2014年进行修订的。

3.本标准根据环境和条件变化可适时修订。如有国家或行业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学生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