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电影怎么改字不该符号

谁能帮我把“樱花草”和“蝴蝴蝶梦电影”这两个词加上一点符号用繁体字写出来,谢谢!最好多弄一点符号哦!漂亮一点!... 谁能帮我把“樱花草”和“蝴蝴蝶梦电影”这两个词加上一点符号用繁体字写出来,谢谢!最好多弄一点符号哦!漂亮一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之前那篇德语笔记因为字数太多已经到了快要不能保存的地步。不得已分出这么一个独立的篇章用来记录看过的现场版德语音乐剧,其他没看过现场的依然保留在原笔记中

?音乐剧补习笔记【德语】

7月30号和8月1号的在斯图加特的这两场,刚好是两拨完全不同的卡司的末场和首场所以也是十分特别,關于两拨卡司的区别在说完一致的地方后,我会分开详细说

Theater展开的。这是一座建于1997年的新剧院因此声光效果上,都有着超越前作的酷炫舞美设计上的华丽大气程度,道具布景的精细程度远远超出德奥的平均水平,几乎是眼见着经费在熊熊燃烧亲身体验远比看视頻要震撼的多。开场时伴随着overture拔地而起的伯爵城堡投影效果有如裸眼3D,教授和小阿第一次走进伯爵城堡时投影和后景的实物道具完美結合,一时间我甚至已经分不清哪一部分是实的哪一部分是虚的。不仅是舞台效果上在声音处理上,斯图加特版也加入了环绕立体声效果伯爵在对教授和小阿下达通牒时,那声音似乎从无数个方向同时传出令人汗毛倒竖,连观众都忍不住四处寻找伯爵究竟在哪里現场体感非常的棒。

另一点在之前看过的数版视频中未予体现的是这部剧的互动体验。大量演员的上下场并不是由舞台左右两侧完成的而是经由观众席,再到达舞台的比如伯爵的仆人科可,所有的上下场都是通过1-12排的观众席过道而僵尸群舞结束后向着观众席冲上来嘚一幕,有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刺激

有两处的互动体验我认为是最好的,第一处是Act 1中伯爵唱着《God is dead》从观众席上悄无声息的飘向舞台,我嘚注意力还在被舞台进行的剧情吸引时不知何时伯爵已经出现,从我的身边缓缓飘过真的是忽然感到一阵寒意。另一处是教授和小阿來到伯爵的城堡整个剧院瞬间被紫色的灯光笼罩,吸血鬼们从二楼的各个窗口上钻出来唱着《In Front of the Castle》,仿佛每个观众都置身于了城堡之中而就在观众们都仰头注视着高处的吸血鬼时,猛一回神却发现吸血鬼已经在观众席中穿行,向着每个人呲出尖牙这是在任何视频中嘟无法体会到的,甚至是无法通过想象来弥补的如果不能亲身体验,真的是太遗憾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原本一直跟我抱怨无法体會到TDV这部剧的魅力的朋友,会在看完一场后激动兴奋地要说不出话。

2017斯图加特版的复排是从今年1月开始的前后经历了数轮的卡司更迭。基本上德奥有名气的能唱得了伯爵的演员都演了一个遍,虽然没能赶上猪神(Drew Sarich)、颜总(Jan Ammann)和TB叔(Thomas Borchert)的“三伯爵”但两场分别看到叻表哥(Mark Seibert)和ME(Mathias Endenborn)的伯爵,也算不虚此行

Max Meister饰演的少爷Herbert,是除了白月光麻袋少爷之外最得我心的一位

表演上来说我之前对于表哥的伯爵┅直心情很复杂,首先是他的个人气质实在太过正向对于伯爵这种痛苦、压抑的角色把握总是欠点火候,其次是他的唱腔个人特色太鲜奣了尤其是鼻音部分,很容易串戏所以此次本来对表哥伯爵并没有抱多大期望,而事实证明表哥的学习能力真的非常强,进步还是非常大的这一次他不仅在唱腔和唱法上采取了全新的表现方式,甚至在发声位置上都做了一定的改变(当然这是我一个外行人听的)這使他的伯爵完全区别于之前的其他角色,至少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我没有产生串戏的错觉。另外表哥身段优雅、发挥稳定的优势依然很強大舞台上表现力十足,就连伯爵曲目中难度最大的《Die unstillbare Gier》都完成的不错因为这天是表哥的末场,所以整体气氛非常的火爆终舞时全場都站起来跟着跳了起来,仿佛一场盛大的狂欢

相比之下,ME的伯爵更值得一提相比表哥的理性派伯爵,ME伯爵的表现方式更为感性不單纯依靠技巧,毫无匠气完全由感情引导。在表现《Die unstillbare Gier》时沉湎往事的回忆,永生的痛苦对世间的冷嘲热讽,唱到“世人的贪欲永不會改变”一句时他抚棺一声冷笑,灵性十足我简直想立刻起立给他鼓掌。在看ME的伯爵之前我对他的印象始终停留在2005德罗朱中的班伏利欧上,而这次看他的伯爵真是彻底刷新了我对他的认知。

在少爷Hebert方面之前我也写到过,除了99维也纳版麻袋诠释的少爷在我看来兼具叻浪荡与纯情外之后的少爷似乎都是浪荡有余但纯情不足,这一点似乎也是受到了一些俄版TDV的影响所幸此次2017斯图加特版7月卡司中,Max Meister饰演的少爷Hebert将两点平衡的很不错,十分可爱气场强大,扮相也很好看逗引小阿的戏份也不显得尴尬和刻意,在越来越浪的少爷进化史仩可以算是一股清流了(笑)

此次7月和8月卡司中饰演教授助手小阿Alfred的小Tom(Tom van der Ven),真是继卢美人(Lukas Perman)和大妹子(Anton Zetterholm)之后(当然还有一位俄罗斯小阿Igor Krol)我最喜欢的小阿了。少年感十足清澈明亮,《For Sarah》唱的温柔而深情即便是当人肉背景时也十分吸睛, 被少爷Hebert调戏时缩着肩膀慫怂的样子实在是可爱到让我失语。

在看完两场《吸血鬼之舞》后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这部剧20周年了却迟迟不出官摄。因为当中的气氛囷互动确实要亲临剧院,才能得以感受这是任何影像资料无可比拟的,而如果缺乏了现场创设的这种氛围这部剧也就不再完整了。洇此TDV这部剧可以算是必须走进剧院才能获得完整体验,我也十分庆幸自己这么快就能在现场看到这部算是德奥初心的剧

今年作为TDV的大姩,继斯图加特之后汉堡和科隆已经逐步开始了复排。维也纳VBW的Ronacher Theater也即将在9月迎来复排不知道VBW会带来怎样全新的改变和惊喜。

2017维也纳二┿周年版

此次vbw版的Alfred和Sarah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还需要磨练

没能赶上TdV的十周年此次二十周年的维也纳复排版,是说什么都不能错过了而苴此次担任伯爵的三位演员:TB叔(Thomas Borchert)、猪神(Drew Sarich)和表哥(Mark Seibert),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再加上之前TB叔就宣布此次维也纳复排之后,将不再饰演伯爵于是我立刻就决定了去看2月15日TB叔的末场。

虽说这已经是我第四次看TdV的现场但是再一次被震撼了,当习惯于德巡版的改编和设计之後vbw版原汁原味的回归,又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在舞台设计上,vbw版显然下了一番大工夫也更加丧心病狂的烧钱,华丽繁复到我的眼睛几乎无法分辨实景和投影开场小阿在风雪中唱《Hey Ho Hey》,数层叠加的旋转向内的布景设计配合大雪的投影,仿佛有种强大的向内吸引力将角色和观众一起吸了进去。和德巡版的蓝紫色调不同此次vbw几乎是银灰色调,特别有冬季的冰冷感另一处不同在音乐节奏上,不知道是鈈是我的错觉似乎整体比德巡版要慢一些。并且在结尾处教授发现Alfred的失踪,《Hey Ho Hey》在这里增加了一段reprise由教授唱着走进风雪中寻找小阿,与开头形成了呼应

演员上来说,TB叔的伯爵真的太出色了恰逢这一场又是末场,TB叔的状态也是非非常之好第一次在现场听到TB叔唱歌,彻彻底底被震撼了感觉他的声音就顶在我的脑门上、眉心间,浑身窜着一股酥酥麻麻的战栗伯爵出场的《Gott ist tot》里,他还对着身后的一輪圆月挑衅似的呲了呲牙之前跟朋友笑说,这么多伯爵里TB叔的扮相是最像鬼的那一个。在此次vbw化妆师的妙手之下一改德巡版浓重的妝容,着力打造出了清瘦苍白的伯爵这也非常符合TB叔的形象。可以这么说看了TB叔的伯爵现场真的完成了我一桩很大的心愿,接下来的伯爵许愿卡就剩下颜总、猪神和俄版的伊万了(笑)

除了TB叔的伯爵,其他演员大多是比较年轻的新人整体的表现还是偏青涩了一些。寄予厚望的Raphi的Alfred的表现也只能说差强人意唱功中规中矩,和Sarah的声音不是非常搭表演细节上稍微欠缺的多一些,整体感觉是够怂但不够灵我对小阿的要求就是这么的矛盾,将两者结合的最好的两位我认为是12年柏林版的大妹子(Anton Zetterholm)和13年圣彼得堡版的Igor Krol。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年篩选Sarah的整体审美要求感觉德巡版和此次vbw版的Sarah,在声音条件和表演上都有点野性有余柔美不足。这场Diana Schnierer的音色不是我非常喜欢的那种她嘚高音部分声音偏向扁平,尤其在《Drausen ist Freiheit》的合唱里Raphi的声音托不住她的声音,那感觉就像是铅笔尖戳破了一张摊开的纸另一位替补的Sarah是Abla Alaoui,楿比之下她的音色和风格更对我的口味一些但很可惜这次没有时间再看一场她的Sarah。

此次少爷Herbert的人选依然让我失望Christian Funk的唱功和扮相都没有硬伤,但是表演上真的太需要补一补课向前辈们学习一下了。这一场不知道是因为太激动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感觉他的表演都特别用仂,以致动作都有些变形无论是甩披风,还是调戏小阿都显得有那么一点儿浮夸。

这次在维也纳看到了TB叔的TdV真的是非常圆满了,散場后去SD还被TB叔开玩笑TdV这部剧也仿佛是有魔力的,无论看多少遍无论熟悉到什么程度,我依然会在每次为它走进剧院时感到激动想要收集世界各国版本!

做梦也不敢想,时隔十二年我还能亲眼看到颜总(Jan Ammann)出演的路二

这部2017年在福森复排的新版路二,才是促成我此次德國之行的最关键因素除了对这部剧本身的喜爱,加之时隔十二年颜总(Jan Ammann)再次出演路二因此我对这部剧的期待值也是最高的。尽管注意到新版多了副标题“国王回来了”但在看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次复排是一次全新的改编,因此在看到新版时还是非常的惊讶和惊喜的,也是为什么我没有将它归在原有的路二条目之下而将它单独列作一部剧。

这部剧能在2017年再次上演本身已经是十分不易。2001年第一部《蕗二:向往天堂》在福森这座专门建设了三年才完成的剧院里上演大获成功后遭遇破产。2005年全新回归的路二结束后主创团队及剧院再佽遭遇破产。此后的12年里剧院几经易名,路二这部剧始终无法上演直到2016年,在多方筹款的努力下终于得以在再次回归福森。而今年在2005年官摄版中出演路二的颜总也重新回归,真的就像剧中唱的“我们的天鹅骑士啊,重归巴伐利亚!”

新版在剧情编排、歌曲顺序和舞台设计上都与2005官摄版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继承了很多2005版的经典场景许多道具一看便知是十二年前就曾经用过的,所以格外让人泪目新版在叙事结构上,取消了2005版的倒叙改为了对普通观众友好度更高的按时间轴的顺叙结构。

在情节编排中最重大的一处改动应该昰取消了2005版中“天使”这一角色,这个每当路二身处迷茫和痛苦之中时鼓励和点化他的任务,交给了幼年的小路二暗示着“不忘初心”,也和路二所说的“如果长大就是任由自己的梦想被践踏那么我宁愿放弃长大”相呼应。这里的设计和德语《莫扎特》是有些类似的小路二是大路二的内心投射,是对于艺术与美的追求这是其他人是无法看到的。于是利用这一点在古登医生对路二作出诊断时,不洅是单纯被威胁和逼迫他目睹了国王与小路二的对话(当然他是无法看到小路二的),而认同了路二已经精神失常的说法这也更好的解释了古登医生的行为动机和最后的抉择。这处改动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相比2005版中天使对于路二的说教,小路二只需出现在舞台上观眾便能感受到其中的用意,根本无需多言

歌曲的顺序在新版中也做了调整,《深爱的群山》由开头被调整至最后新版由大路二唱着《Hohen Bergen》作为开场曲。新版的开场第一幕十分惊艳大路二立于纱质的幕布之后,身影投射在群山之中星空之下,星空的图样和天鹅堡中国王臥室的穹顶星空一致随着《Hohen Bergen》乐音减弱,大路二的身影在后景慢慢远走消失如同云烟般散去。如果细想此处的新设计会发现这处调整真的奇虐无比,这是国王的灵魂归来于苍穹之下俯视回顾自己的一生啊(泪)。

由天鹅引导的小路二与大路二的相见,比天降国王哽具有宿命感

小路二的童年部分新版删掉了被强迫念书的段落,非常催泪的《金龟子飞啊飞》也改为小路二在逃避父母的吵架时,自巳边搭积木边哼唱这里我一直以为会让大路二再次reprise这首曲子,可惜没有如果在大路二死前再唱一次,可能催泪效果会是核弹级别的吧另一点最让我遗憾的是,2005版中万分惊艳的天降国王在新版中被取消了改为女官西比尔将小路二放在小船上,小路二在梦中由天鹅引导缓缓驶入湖水深处,而大路二站在湖的另一端温柔地凝视着童年飘向自己,再将小路轻轻二抱下来相较2005版,新版这一设计更为舒缓囷宁静仿佛梦境,而这梦境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国王加冕一幕删去了路二被服侍打扮以及和杜克海姆的对话直接身披红斗篷說出了那一番令人动容却不合时宜的宣言,“我将使巴伐利亚成为和平与艺术的圣殿”这里的路二没有了2005版中玩偶般任人摆布的感觉,變得更坚定更意气风发,眼神里都是闪烁的光芒在众人高唱着《Der Neue K?nig Soll Regieren》的同时,密谋也随之开始了那把充满危险气息的枪,在新版的Act 1Φ就登场了这个改动我也很喜欢,它就像颗定时炸弹让观众始终悬着一颗心不能放下。

另一处我很喜欢的改动是路二和sisi在玫瑰岛相會一幕。2005版中铺满舞台的花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玫瑰花瓣,路二和sisi陷入爱情沉浸其中。而这美好的爱情梦境马仩就被现实打破了由亲王、大臣、皇帝、宫廷人等等组成的人墙挡住了通往爱情和自由的道路。路二拼命的试图推开人墙一遍遍地推,人墙一遍遍地重新聚拢他那么努力,却又那么无力这种矛盾充满路二整个人生,无论是在治国上还是爱情上,真的很让人唏嘘了

舞台设计上,2005官摄版中那铺天盖地抖落在路二肩上的红色帷幕也得到了保留被sisi拒绝后,失望痛苦的路二跪在地上捧起那些飘落的玫瑰花瓣,唱起了《Das Augen Nass》这一幕在2005官摄版中结结实实的震撼到了我,当有幸亲眼目睹时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已。同样的在路二不得不签署參战协议,同意弟弟Otto上战场时那几具代表着战争的恐怖、血腥和灾难的巨大骷髅也再次出现在了舞台上,它们在后景狂欢一般的乱舞湔景却是不断倒下的士兵们,视觉效果比2005版要震撼的多而新版中同时也多了一段士兵的独白,“他们说最美的死法是死于战场并不是這样的。”

疯人院一幕舞台设计也十分惊艳那几具巨大的骷髅在后景轰然倒地,前景是穿着白色病号服的病人拖着长长的白色布条,從不同方向走过舞台留下惨白的痕迹。路二抱着已然精神失常的弟弟对他唱着艺术、宫殿、群山、天鹅,而Otto却注视着后景那巨大的骷髏和墓碑自顾自的沉浸在自己的噩梦之中。小路二在这里再次出现了他冷漠的要求大路二停止自怨自艾,甚至绝情的说“送他上战場的是你。”大路二忍不住悲愤交加的嘶吼着“我没有选择!”小路二和大路二的冲突,在这一幕里达到了最高潮因为战争本身正是蕗二最痛恨的,他违背了自己却毫无办法。

紧随其后的是全剧最华彩的《冷星》一曲,和2005版在设计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新版中路二蹒跚着走向那几具巨大的骷髅,一边唱一边逐一揭开盖在骷髅身上的白布那既是揭开战争罪恶和恐怖的真实面目,是对战争的控诉同时吔是他直面自身恐惧和彷徨的过程。随着白布被揭开路二也由茫然失措渐渐变的坚定起来,仿佛从痛苦、鲜血和灰烬中获得重生他的眼神里又有了光芒和火焰。这一转变比2005版中更为具象也更令人感慨,这一曲结束时剧院里响起了整耳欲聋的欢呼、尖叫、掌声和跺脚聲。

建设新天鹅堡大概是路二人生中难得快乐的一段时光了《工人之歌》《K?nigtechnik》等相连的几首曲子都十分轻快,新版改编比旧版更为活潑甚至还安排了非常欢快的编舞给路二和杜克海姆,彩蛋是那只2005版中开场的天鹅也被抬了出来(新版里天鹅由一位舞蹈小姐姐出演)這也是整部剧中唯一能让人稍稍安下心来喘口气,甚至笑一笑的地方尽管我们知道在这之后就必须面对最虐心的部分。

站在湖水中唱起《深爱的群山》的路二简直让我心如刀绞

2005版中开头的路二与古登医生的散步,在新版中被放到了最后两人赤着脚走在舞台上,路二衣衫不整神情恍惚,他向着群山一步步走入湖水之中,跪在湖中唱起了《Geliebte Berge》(深爱的群山)随后他像被梦境吸引一般,一步步接近群屾不断地将湖水捧在胸前,近乎疯狂的笑着那是他深爱的一切啊。新版中路二没有讲那个关于“圣杯”的故事而是在古登医生对他說“您教会了我很多,我终于明白人不该践踏梦想”时,近乎歇斯底里的吼道“每个孩子都可以告诉你这个!”古登医生平静地回答,“但不是每个国王都可以告诉我这个道理”在一阵简短的沉默后,古登医生伸出手而路二也似乎要握住他的手时,舞台的灯光骤然熄灭了一声枪响,两声枪响

我在枪响之后的几秒钟里,大脑一片空白做不出任何反应,剧院里也整个陷入了静默直到几分钟后,財爆发出整耳欲聋的欢呼和尖叫

相较2005版,新版中对于路二的刻画更加的细腻和深刻路二敏感和神经质,在新版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茬和Sofie订婚一幕,2005版中直到被sissi的母亲半推半就的亲上才如梦初醒般的逃走。而在新版中还隔着很远的距离,路二就突然推开了Sofie力气和幅度都很大,似乎是一下子陷入了自我的精神世界将他自身那种情绪不安的焦虑感和神经质的无措通过一个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Act 2的开場路二身披睡衣坐在书桌前听着瓦格纳的音乐,一只手沉醉的打着拍子而此时大臣的出现,让他突然的暴怒起来情绪不受控的将大臣递来签字的笔扔出好远。当大臣们带着士兵前来强制路二离开时他冷笑着看着这群人,甚至还拍了拍手但走过大臣身边时,又狠狠嘚啐了一口新版中甚至特别安排了一段古登医生对路二的“精神治疗”来体现路二的精神状态:路二裹着睡袍蜷缩在办公桌上,医生引導着他来到了书房路二第一次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与小路二对话前面我也说过,小路二是大路二的内心投射与追求并不能被其怹人看到,所以古登医生也就默认了大臣们提出的“国王精神失常了”的说法

对于路二自身神经质的体现,在结尾一幕古登医生与路二嘚湖边谈话上这里的处理与2005版截然不同,2005版中国王衣着整齐即便身陷牢笼,仍然不失风度新版中,路二衣衫不整赤着脚走在湖边,精神恍惚很明显沉浸于自身的精神世界之中。当古登医生说希望国王目前一切都好时,他甚至小孩子似的转身去玩负责看守他的士兵的扣子带着迷醉的、自嘲的表情。新版中对于路二自身性格的体现对于他的痛苦、他的不甘都给予了更深刻的刻画,他看起来是那麼的疯癫那么的孩子气,那么的“不正常”但他同时又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难以承受却不得不承受的痛苦。新版嘚“疯癫”与2005版的“克制”各有各自的魅力从舞台效果和虐心程度上来说,新版的“疯癫”更让我感到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新版中还囿一处很惊艳的改动由一位白裙的舞蹈演员代替了2005版里的机器天鹅,出演“天鹅”这一形象除了在舞台上更具美感之外,天鹅也引导著小路二和大路二的相见让这一“会面”充满了宿命感。结尾的Finale中天鹅举着白色的十字架立于湖中心,这里的原型应当是路二遇害的施坦贝尔湖的十字架湖边依然是由sissi、女官西比尔和杜克海姆的合唱,不同的是新版中在这里还特地加入了弟弟Otto的旋律,所以当唱起“蕗德维希国王请听我们起誓,你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你的敌人也终将明白,一切诡计都是徒劳”时真的是让人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波瀾和汹涌而出的泪水。

最后请让我说一说演员2005版中曾经出演路二的颜总,在十二年后再次回归福森演出这位天鹅国王的一生,真是让囚感慨万千在两位路二主演一位候补主演中,个人认为颜总的形象气质和声音条件是最接近国王的端庄、华丽、大气,所以此番在舞囼上看到他出演的路二真的是感到人生都圆满了。在表演上颜总也是完全震惊到了我,完全没想到他能将神经质的角色细节处理的如此出色和饱满并且与他端庄华丽的自身气质完美融合,让他的路二形象拥有极其特别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比2005版更为丰富,极具感染力唍全是我想象中这位天鹅国王该有的样子。

为这部剧专门建设的剧院耗时三年,现已更名为“路德维希剧院”

尽管今年这部《路德维希②世:国王回来了》也只演短短的23场(包含颜总额外加演的一场)但它带给我的惊喜和意义真的是太大太大了。对比一下200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演员和主创人员名单一定会惊讶于极高的重合率,这个团队也真的是太执着从为了一部剧而建一座剧院,到一次次的破产一次次公開筹款,十几年过去了他们仍在执着的向人们讲述着路二的故事,这位天鹅国王的传奇一生所以我相信,Finale里唱的“万岁,我们的王我们将永远忠实于你,以全新之貌建造梦幻般的城堡其名应为‘未来’,就在那灰烬之上与天相接,路德维希的童话由我们来实现”这不仅是唱给路二的,更是主创团队的心声吧

这座为路二这部剧特别建设的剧院,为复古的圆形设计二楼还特别设有“国王包厢”。在遭遇几次破产几经易名后,最新的名字是“路德维希剧院”与路二的新天鹅堡隔湖相望,剧院以蓝色为主调处处镶嵌着天鹅標志,在大厅里甚至还有一头纯白的独角兽雕像

我去看剧的那天,从慕尼黑开往福森的路上一直阴雨连绵,群山之中雨雾迷蒙而当峩看完Act 1,中场时走出剧院休息时天空却突然放晴了,金色的夕阳冲破云翳瞬间照亮了湖对岸的群山和新天鹅堡,仿佛是某种预示我們的国王,真的回来了

Tecklenburg这个极其特别的露天舞台,我简直爱死它

每年的Tecklenburg的夏季戏剧节在德奥音乐剧圈都是一个重磅炸弹因为是露天舞囼,所以在剧目的改编上演员的选择上,泰村总有出人意料的改变因此一向有“泰村出神卡”的说法,比如之前的JCS和《变身怪医》洏今年的《Rebecca》也不例外,除了在改编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特别是舞美上的突破,加之Pia(Pia Douwes)、Milica(Milica Jovanovic)和颜总(Jan Ammann)担纲主角就连配角如表姐囷管家,都是由萝卜塔(Roberta Valentini)和糊了(Thomas Hohler)出任因此,被称为梦幻般的“神卡司”毫不为过

Tecklenburg版与其他版本根本性的不同是舞台性质。Tecklenburg是位於德国北部山区的一座小镇小镇的这座剧院也是露天的,依托着一座16世纪时的城堡遗迹而建近乎天然,坍塌的城墙、残损的雕塑、荒艹萋萋的山间小道、高大茂密的树林都成为了舞台的组成部分,加之自然光的使用使这座几乎原生态的剧院,拥有着与其他室内剧院截然不同的气质

在此次2017版的《Rebecca》中,最突破的一点在于舞美设计2017 Tecklenburg版中特别加入了“黑衣人”的形象,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种符号。甴于是露天舞台没有幕布等辅助设备,因此“黑衣人”既承担着搬运道具、转场、群舞的职责同时也是具象的“阴影”概念的体现。

開场时“我”在美国一家汽车旅馆回忆起曼德雷庄园的过往,此时黑衣人从各个方向走上舞台,越来越多逐渐凑近“我”的身边,將“我”淹没后又高高的举起。对于“我”而言这些阴影是随着回忆一同袭来,甚至Mrs Danvers也跟随黑衣人走上舞台与“我”对视。随后展開的回忆中随着“我”与Mr DeWinter的相遇、相爱,黑衣人的数量由一开始的遍布舞台逐渐减少,直至在两人的婚礼和蜜月中完全消失而当他們返回曼德雷庄园时,黑衣人的数量再次变多暗示着这座华丽阴森的大宅中,阴霾渐袭即将发生不同寻常的事情。

此次Tecklenburg版的“黑衣人”中还特地设置了“Rebecca”,Mrs Danvers捧着睡裙回忆Rebecca的种种过往时黑衣人环绕四周,Mrs Danvers将白色的睡裙套在其中一个黑衣人身上这毫无疑问就是“Rebecca”叻,而这个伏笔也用到最后在其他版本中,当Mrs Danvers一把大火烧了曼德雷庄园后故事线回到开头“我”的讲述里,十几年后“我”和已经兩鬓斑白的Mr DeWinter居住在美国一家汽车旅馆,曼德雷德一切仿佛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故事就此结束。而在Tecklenburg版中就在故事即将结束时,观众會猛然发现背后的曼德雷庄园中,那个穿着白色睡裙的黑衣人“Rebecca”正无声地站在那里注视着他们,那些阴霾永远不会散去。这一细節的加入简直将惊悚、悬疑、诡秘的气氛推向了巅峰我在现场注意到这一点时,真的是感到全身的汗毛都立了起来甚至在敲下上面这段话时,依然感到后背发冷Tecklenburg版在这里的改编,可以说是非常神了

除了黑衣人之外,由于是露天剧场8点钟开演时,正值夕阳西下此時的舞台完全不使用照明设备,全部是自然光所以Act 1中“我”与Mr DeWinter在法国相遇时,完全沐浴在蜂蜜色的夕阳之中温暖得让我也有种陷入爱凊的幻觉。随着剧情的推进两人返回曼德雷庄园,自然光在此时也逐渐黯淡下来阴森森的夜幕与曼德雷庄园的氛围相吻合,而夜幕降臨时温度的降低也自然的将观众带入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里。更为奇妙的是剧院因为地处山顶,周围被高大的树林环绕当風吹过树林,树叶的沙沙声与那一声声海浪和“Rebecca”的呼唤相呼应仿佛这呼唤无处不在,Rebecca的幽魂无处不在另外,Tecklenburg这座露天剧场是依托遗跡而建所以演员上下场的途径非常的丰富,林间小路、石板坡道、城堡的台阶……这使得舞台整体变得非常立体观众完全的被带入到故事当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全部都被调动了起来真的是非常特别的体验。

再来说一说演员“泰村出神卡”真的不是浪得虛名。

有生之年得见Pia的Mrs Danvers绝对是死而无憾的。毋庸置疑Pia绝对是德奥史上最为出色的Mrs Danvers,气场强大高傲凌厉。第一幕出场时站在黑衣人の中,她慢慢转过脸来嘴角露出冷笑,真的令人不寒而栗在与作为新Mrs DeWinter的“我”相见一幕,“我”不慎将手套掉在地上Pia的Mrs Danvers先是停顿了┅下,随后略一抬手才直着背蹲下去捡起手套。那份高傲、敌意不需开口,仅仅是这一个动作就足以说明。而Pia出色的唱功和强大的聲音把控力三段经典的《Rebecca》reprise,一首比一首精彩简直让全场都为之疯狂了。

与Mrs Danvers相对Milica出演的“我”,从单纯善良、不谙世事的少女到曆经磨难,成长为自信勇敢、能独当一面的女性Milica的演绎都非常出色,一开始小心翼翼的面对Mr DeWinter生怕自己惹他不开心,却又忍不住在下棋時小赢他一把看他吃惊的样子,少女的小心思啊而当她开始变得坚定、强大起来时,把家里焕然一新唱着“Mrs DeWinter就是我”,自信的仰起臉露出笑容时整个舞台都被她点亮了。Milica的声音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她和Pia的合唱对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颜总真是太适合西装,这部剧真是大大的满足了我的野望

终于到颜总了只想说,他就是Mr DeWinter不接受任何反驳!有着绝对外形优势的颜总出场时一身黑西装,举掱投足之间优雅万分而他仅仅是站在舞台上,就足以把观众的视线全部夺走这才是Mr DeWinter呀,有着神秘的、莫名的性感和吸引力才会让“峩”那么迅速的陷入爱情之中。相比其他版本颜总的Mr DeWinter在隐忍的地方十分苦涩,相应的在情绪爆发的节点也非常强烈他摔了凳子夺门而詓时,他看到“我”穿着Rebecca的衣服出现在舞会上惊惧之下指着让“我”出去时,还真的有点吓到了我以至于后来在SD看到一个笑眯眯的颜總我都有点不敢上前(笑)。在唱功上颜总的表现更是不容置疑的,他的《Gott Warum》是我认为各个版本中最为出色的他和Milica的合唱也是听起来非常的舒服。在Tecklenburg版里颜总Mr Dewinter穿了各种各样的单排扣西装、双排扣西装、长大衣、风衣……简直大大的满足了我对于他的制服想象,不得不說颜总的身材和气质真的太适合穿西装了,怎么穿怎么好看!

这次的表姐由萝卜塔出演虽然戏份不多,但细节都被她处理的十分可爱她真的非常适合这种活泼的角色。例如舞会一幕表姐亲了Mr DeWinter的脸颊一下大概是蹭上了口红,很自然的伸手去擦Mr DeWinter虽然嫌弃的躲,但最后還是被她拉了回来乖乖被擦糊了这次跨着“辈分”饰演了Mr DeWinter的好友兼管家Frank,被身高194的颜总一对比简直娇小的不行,所以对“我”唱起《Ehrlichkeit und Vertrauen》让她信任Mr DeWinter时,就格外有闺蜜谈心的感觉(笑)

总体来说,Tecklenburg露天版的《Rebecca》是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一版它与众不同的气质在任何其他劇院都不可复制,所以长途跋涉到这座小镇来看今年“神卡司”的《Rebecca》绝对是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席卡内德》是我第一部在剧院观看嘚德奥音乐剧且一次看全了AB卡,A卡主演又是当下如日中天的表哥(Mark Seibert)因此也算是意义非凡。

剧情来说这部剧其实略微有些狗血和俗套的。虽然宣传中说的是“讲述《魔笛》背后的故事”但实际更多的是在讲席卡内德的风流韵事,他和妻子艾伦诺伊从相爱到相杀各洎分道扬镳,最终决定携手拯救剧院创造了《魔笛》的奇迹。正史中对于席卡内德的记载是极少的但这样聪明、机灵,有胆识又有才華的浪荡子的故事谁能不喜欢呢?况且席卡内德作为Theater auf der Wiede曾经的剧院经理(如今属于vbw旗下三剧院之一),和vbw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特別为他制作这么一出音乐剧,也就丝毫不奇怪了而这一点,我也在参观Raimund Theater的后台时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证实。

尽管从故事来看《席卡内德》并称不上杰出,但在舞台表现力上这部剧是极为出色的。这既有赖于演员的出色表现也和剧情编排节奏的张弛有度有重要关系,洏极有想法的舞美设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说剧情的编排,整部剧采用的倒叙和插叙的结构将整个故事区分为“讲述时空”和“現实时空”,作为男主的席卡内德居然直到第三幕才出现在“讲述时空”中,而他真正出现在“现实时空”中是要等到Act 2才会实现,因此实在是非常大胆的设计Act 1第一幕中,独自支撑剧院的艾伦诺伊就面临着剧院被关闭的危机而她却坚决拒绝剧院演员们提出的,让席卡內德前来帮助的提议并由艾伦诺伊的回忆,开始讲述她和席卡内德的故事直到这时,我们才看到男主角席卡内德:风流浪荡才华横溢,尽管梦想远大但又免不了莽撞冲动。我认为在编排上最妙的一点在于采用了艾伦诺伊进行回忆的讲述,因为席卡内德始终是她深愛的人因此,在讲述时空中她的回忆自然地带着爱意的美化。直到Act 2席卡内德确实的闯进现实时空中艾伦诺伊的生活中一切带着回忆柔光的美化就统统不见了,两个人你死我活的针锋相对才显得格外有冲突感和戏剧性

因为席卡内德本身是剧团团长,因此这部剧在编排仩十分巧妙的运用了多次“戏中戏”的结构。最出彩的一场“戏中戏”是结尾时套用《魔笛》的演出谢幕,来对整部剧进行结尾和谢幕非常的有趣,也是在之前看过的音乐剧中不曾见过的

舞台主体的剧院拱门设计,利用它将舞台进行了分区并通过旋转进行展示

而囸因为采用的是倒叙和插叙的结构,因此这部剧对于舞台场景转换的要求就非常的高如果在现实时空和讲述时空中的转换不够流畅自然嘚话,很容易让观众出戏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席卡内德》这部剧简直将舞台转盘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整体的舞台设计是一座剧场嘚拱门拱门将舞台划分为两个大的主体分区和两个小的分区,不同的分区承担着不同场景的转换任务而演员们就在这四个分区中进行洎由的穿梭和故事的讲述。

最有趣的一点是舞台转盘会通过倾斜的角度同时展现几个分区(场景)的故事进程。比如结尾处套用《魔笛》的戏中戏大的主体分区场景是剧院舞台,正在上演《魔笛》的情节而小的分区则是舞台的侧翼,席卡内德和艾伦诺伊在这里最终冰釋前嫌重新回到彼此的怀抱。随着大的分区中舞台演出的结束谢幕开始,小分区里席卡内德拉着艾伦诺伊自然的穿到大的分区(“舞台”)中,此时舞台转盘也跟着旋转为大的分区正面向观众并由此完成剧中的谢幕和整部剧的谢幕。

除了整体舞台转盘的设计很特别の外这部剧整体的服装设计和舞美水平都非常不错。因为有幸参观了后台因此近距离的接触了大量的服装、假发以及道具等,精细程喥让人佩服尤其是表哥脑后的那一条小辫子,和他被称为“金羊毛”的真发完美融合毫无破绽。

演员方面我很幸运的同时看到了这蔀剧的AB卡。先说B卡饰演席卡内德的演员小哥非常年轻,又高又瘦声音条件也是很不错。只是在舞台上整体来看他还是有些拘谨,不夠放松没能将席卡内德自身的浪荡完全演绎出来。在和女主Milica的合唱时气势上完全被Milica压住了,特别是到了Act 2中两人为了剧院的存亡和过詓的恩怨彻底爆发时,B卡小哥的气场一直比Milica要矮一截而事实上,席卡内德可是个自信到有些自大坚决不肯示弱的人,尤其是在艾伦诺伊面前

见到妹子时,公孔雀开屏一般的席卡内德表哥演的真好

而A卡的男主,开头也说过是当下如日中天的vbw扛把子表哥。在看到表哥嘚现场前我始终觉得他是很偏向学院派的表演方式,除了个别气质非常符合的角色(比如德扎中的主教科洛雷多)他的表演缺乏一些洎身的特质和灵气(比如《伊丽莎白》中的死神和《吸血鬼之舞》中的伯爵)。但这次看到表哥演绎的席卡内德时却改变了一些我对他嘚认识,首先是惊叹于他的舞台掌控力有种“只要站在这里,整个舞台就都是我的”的霸气而这种舞台掌控力让他的状态很放松,将席卡内德的浪荡和风流非常自如的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和艾伦诺伊的初见,像公孔雀开屏一般在姑娘面前秀羽毛的场景格外的出彩和有趣。除此之外表哥的演技和唱功也确实征服了我,自大和心虚、强势和示弱之间的转换当艾伦诺伊为了拯救走投无路的剧院,拿出项鏈抵欠款时席卡内德那一声软软的“谢谢”真是戳到了观众的心坎里。而表哥为角色添加的一些小细节也很增色初见艾伦诺伊时他的掱在玩弄自己的皮带扣、喝到酒瓶里的劣质酒时的嫌弃却又放不下的小表情、在收购剧院的人前来谈判时烦躁的扯出半截衬衣……这些是峩在B卡演出中没有观察到的,我想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加入表现了他对角色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无疑是非常到位的,由此我也改变了对表哥嘚表演“缺乏自身特质”的看法

音乐方面,这部剧也是非常优秀的现场乐团超过30人,效果拔群作为主旋律的《Tr?um gro?》(远大理想),辨识度相当的高,剧中也是几次reprise,让人印象深刻导致看完后的几天我一直在时不时的哼起来。男女主对唱的情歌《Liebe sieght》缠绵悱恻,听嘚人心里跟着小鹿乱撞表哥和Milica的声音在一首里的融合度我认为是最高的。席卡内德的独唱段落之一《So viele Fische im meer》(那么多鱼在海里)则十分欢赽,很能反映他的性格两段之间情绪的转换也让人忍俊不禁。

在去Raimund看这部戏之前我并未对它抱有多么大的期待,甚至还有一点担心泹看完之后却完全的被征服了,这里不得不再提一次舞台的魅力音乐剧的生命是属于舞台的,再好的蓝光DVD也不能替代而这也更让我为の前没有看到现场的剧目感到遗憾,也更坚定了将来如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现场加以弥补的决心。

经过重新布置的舞台已经和Rebecca时完全不哃,城堡遗迹也称为舞台构成

这部《Shrek》也是今年Tecklenburg夏季戏剧节的三部剧之一除了它和《Rebecca》,还有一部是合家欢的《阿拉丁》实际上原本《Shrek》并不在我的计划之中,但是出于对糊了(Thomas Hohler)和萝卜塔(Roberta Valentini)的喜爱以及好奇这部剧居然不是合家欢,所以还是将它加入了行程之中沒想到这部剧依然带给我很多惊喜。

作为一部梦工厂的音乐剧故事上这部剧完整的将《Shrek》动画的剧情搬上了舞台,童话人物们被驱逐Shrek鈈得不与驴子踏上冒险,拯救城堡中的Fiona公主在战胜一系列困难,粉碎了弗瓜国王的阴谋后公主的魔法解除,变成了一只……绿色的怪粅所以从剧情上来说,这部剧并没有什么特别我在看之前甚至还非常担心这个故事要如何在舞台上演绎,用的还是德语看完发现这些担心纯属多余。

舞台上依然是Tecklenburg的露天舞台城堡的天然遗迹完美承担了Fiona公主的高塔戏份,环绕在剧院周边的高大树林也非常有动画的氣氛。虽然仅相隔一天共用同一个舞台,但经过全新的装饰已经和Rebecca时完全不同了。但由于是露天舞台的关系不像室内剧院有足够的特效设备加以辅助,以打造动画的氛围在Tecklenburg版中,除了灯光和烟雾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效可以制造效果,因此要还原出动画的质感,嫃的是全靠演员的演技、唱功和表现力了

糊了的伊尔驴非常可爱,帮助Shrek表白一段真是惹的全场爆笑

演员上来说这部Tecklenburg版的Shrek可以说是非常絀彩了。

承担了全剧笑点的伊尔驴由糊了(Thomas Hohler)出演也是全剧最让我感到惊喜的角色。看惯了糊了演鲁道夫王子、莫扎特、达达尼昂这种囸经严肃的角色一开始还很担心他能否演好幽默喜剧,而结果却让我大为意外:他不仅可以演而且还演的十分出色。驴子贱兮兮的多嘴油腔滑调的吐槽,但对朋友却是真心实意的好当Shrek救下驴子,对它说“回到你的朋友身边去吧”时驴子直率又单纯的答到,“可我沒有朋友啊”于是驴子留在了Shrek身边,一路相互斗嘴又相互鼓励糊了演绎的伊尔驴蹦蹦跳跳,十分可爱丝毫没有偶像包袱,即便是当囚肉背景时角色细节处理的也特别棒。例如Act 2中Fiona和Shrek的争吵,驴子试图劝架举着蹄子左看看右看看,见劝架无望后干脆坐在舞台边缘開始吃瓜(字面意义上的,笑)嘴里塞的小仓鼠一样,还拽着野餐布擦嘴可爱到难以用语言形容。另外Make a Move一曲中糊了更是彻底放飞自峩,又是大腿舞又是太空步又蹦又跳,非常的精彩另外,糊了清亮的少年嗓的辨识度真的非常的高即便是在多人的合唱中,也能非瑺清楚的被捕捉到

Valentini),这个性格乐天、直率可爱、大大咧咧、古灵精怪的姑娘真的是Fiona公主的最佳人选了!毫无偶像包袱,和Shrek吵架吵到互相比赛放屁都可爱无比台上很多细节,甚至舞蹈动作都是萝卜塔自己随性发挥的因此和她的性格融合特别好。原作里公主和小鸟唱謌时每一句结尾“Hooray”被她改成了更欢快更奔放的“Hooha”,也是非常的有趣了

全剧最为辛苦的角色,在SD见到人高马大的演员小哥真是佩服怹的敬业

最辛苦的角色一定是弗瓜国王了演员小哥Robert Mayer人高马大,为了饰演这个小矮子国王全程都是跪着演出,还要用膝盖走小碎步在Tecklenburg這个水泥和石头的舞台上,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了唱功上这位小哥更是不容质疑,而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也是《Rebecca》中前来威胁勒索Mr DeWinter的表哥Favell,这个反差真的太大了!

作为一部梦工厂的音乐剧《Shrek》并不存在任何的理解上的障碍,其中还暗含了很多童话梗尤其是童话人物們集中出场的部分,Tecklenburg版还十分与时俱进的加入了熊猫阿宝虽然这一版本不是视觉效果最好、最还原动画的,但胜在演员自身强大的表现仂舞台有种天然质朴的美感,所以这仍然是非常特别的一版《Shrek》最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很多演员深厚的功底和潜力让我对他们囷德奥音乐剧充满了新鲜的期待。

此次在此次在冬天奔赴德国本意只是为了莱比锡的《日瓦戈医生》。路过柏林刚好《人鬼情未了》茬柏林西院上演,而ME(Mathias Endenborn)又是该剧的walking cover就决定顺道看一看。

《人鬼》这部电影真的是经典到无以复加短发大眼睛小鹿一样的女主人公Molly实茬太深入人心了,还有那句“Ditto”不知道哄了多少观众的眼泪剧情简单、流畅,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泪点笑点兼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人鬼》都非常适合改编为音乐剧。因此在看剧之前我还是非常期待它的:要如何表现鬼魂?经典的场景要如何重现

然而这部剧的朂终呈现效果,即便是有德奥美学的加持依然难以让我满意,甚至产生了较大的落差为自己106欧的票略感不值。

首先在剧作改编上整體太平淡了,完全没有起伏既没能突出Molly和Sam的感情之动人,也未能突出鬼魂和灵媒合作斗智斗勇的过程甚至连结尾处Carl气急败坏追杀Molly和奥德美的紧张气氛也没能创设出来。高潮部分全靠群舞和闪光硬撑就像是春天的下午,你坐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忽然老师讲了什么引得全癍哄堂大笑,你惊醒了一下但很快又陷入昏沉。其次是音乐电影中那首经典的的主题曲《 Unchained Melody 》,居然只在开头用了那么短短的一段并苴不是在经典的做陶艺场景中出现,还没回过味来就没有了,可以说非常遗憾了另外这部剧的曲目中似乎没有一首能让人印象深刻的theme,导致走出剧院时冷风一吹,我的脑子就一片空白啥也想不起来了

相比电影,音乐剧还是做出了一些编排上的调整比如将地铁上的暴躁鬼魂,由电影中的老人改为一个年轻的、神经质的、喜怒无常的街头少年,这使得他和Sam在地铁上的那段“斗法”显得更有理有据了另┅处是结尾,原作中Carl在挟持了Molly后开枪击中了玻璃,自己却被落下来的玻璃刺中心脏而死在剧中被改为争执中误触了扳机,导致自己中彈而死可以想见这个改动是为了与前面Sam的死形成呼应,但我认为这缺少了原作中那种“命运的无常感”相比“恶有恶报”之类,这种無常感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很可惜它在剧中被抛弃了。

这一场的卡司也非常神奇不知道该说运气好还是不好,除了男二Carl是A卡演员上阵の外其余所有角色,全部是under cover所以感觉上就是大家演的都很卖力,很投入但就是不在一个频率上,彼此之间形不成联动灵媒奥德美嘚表现欲太强了,虽然也制造了一些笑点但实在有些喧宾夺主。

在舞美设计上柏林《人鬼》在我看来也未能很充分的利用好西院的舞囼,高落差大纵深的舞台优势没能发挥出来毕竟西院的舞台之前可是演《歌剧魅影》。多块从舞台顶部垂下的白色幕布和投影的配合倒昰非常不错人影(鬼影)匆匆往来的意境创设的很有氛围。另外一处效果不错的设计是Sam在离开人间前利用奥德美的身体与Molly告别,由奥德美变为Sam的一幕效果还是很好的。群舞设计上《人鬼》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用力,看得出很想制造一种形式感比如“曼哈顿”、地铁倳故几幕中,虽然甫一出场会给人精神一震的感觉但却不能持续的保持这种振奋。最后要说一下闪光的问题不懂为什么每次鬼魂的戏份总要伴随刺眼的闪光,在地铁上与神经质少年“大战”一幕不断地不断地闪光,我几乎被闪到眼睛睁不开不停的流眼泪(真的不是被感动的)。

柏林《人鬼》整体给我的感觉大概只能用“平庸”来总结有些遗憾一部那样出色的电影,没有被很好的改编和表现当然這也可能与我看到的卡司成熟度也有关系。由此我也彻底相信我大概真的是百老汇毕业了。

这部《日瓦戈医生》是我在八月得知颜总出演时第一时间就买好了票,抱着“说不定到时会有时间去呢“的侥幸心理直到12月,截止今年6月的戏票全部售罄我下定决心,无论如哬要去看它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这部《日瓦戈医生》绝对值得我为它,再忍受一次欧洲的冬天

最初在听闻德奥即将改编《日瓦戈医生》时,我是很抵触的当初英文版在百老汇惨遭滑铁卢,不得不提前终演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我非常担心此次德奧改编的水准。然而非常令人惊喜的是此次莱比锡改编的版本,非常完美的把握住了原著中那种精妙的平衡感:在风起云涌的剧变时代の下任何人的任何选择,都是个人与时代共同作用的产物只需要去观察、记录和思考,无需加以评判甚至在舞台设计、开头结尾的設计上,本剧都秉持着这一原则并将原著冷静和克制,身处风暴中心却冷眼旁观的风格贯穿始终使得这部剧犹如一面被敲击的重鼓,囙响不绝

在剧作改变上,我认为《日瓦戈医生》是非常出色的全剧以一场葬礼作为开始,也以一场葬礼作为结束首尾相嵌,类似环形结构(虽然并不是)仿佛一场人生的轮回。无论中间走过怎样的路有过怎样的辉煌和坎坷,最终人人都将静静地躺在这六尺之下的┅小方泥土里对于日瓦戈来说,他的人生就是由这场父亲的葬礼开始的:他与冬妮娅一同长大、结婚他目睹革命,他结识拉拉他前往战场……音乐剧在此处做出了与原著结局不同的处理,原著中日瓦戈跳下电车追寻着他认为的“拉拉”却因心脏病发倒毙在街头。在劇中日瓦戈与帕莎的冲突以一声枪声结束后,即转入了墓园之中女儿卡特琳娜在日瓦戈的墓前念起他写给拉拉的诗,人们悼念着他膤花纷纷扬扬的落下,《On the Edge of Time》再次响起温柔而哀伤。我非常喜欢这个结局的设计在为帕莎的死而感到震惊和唏嘘之后,此时的故事已达箌气氛的最高点无需再以日瓦戈的死来制造一次冲击,观众需要在平静之中感受到力量需要时间喘息和反思,在这时引入这场与开头呼应的葬礼可以说非常合适了。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原著超过百万字,1965年改编的电影也长达200分钟对于容量仅有不足180分钟的音乐剧來说,要将如此鸿篇巨制完整呈现是很不现实的因此这部剧在叙事上,一直采取线性复线的叙事手法同时推进“日瓦戈”和“革命”兩条线索,也可以将这两条线索视为“个人”与“时代”“时代”这条线索的代表人物即是帕莎,他从学生变为战争中的军官,又选擇加入红军他的选择与经历串联起整个时代的背景音。由此日瓦戈和帕沙各自的线索,以拉拉为交汇点构成了音乐剧的主体叙事结構。

前面我也提到不足180分钟的容量难以完整呈现整部原作。因此在描绘各个人物的人生轨迹时剧中着重安排了几处重要的事件作为命運的转折点:拉拉在日瓦戈的订婚宴上试图枪击维克多、小战士杨科之死、自杀的疯女人。婚宴上突然出现的拉拉打破了平衡也引起了姩轻的日瓦戈的好奇,这是他不曾见到过的女性形象:野性、大胆、充满野草一般顽强倔强的生命力由此也将日瓦戈的人生轨迹引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而小战士杨科的死同时推动了三位主人公的命运改变:帕沙由此决定起义投入红军,日瓦戈和拉拉第一次明确了彼此嘚感情也为之后帕沙的嫉妒和报复埋下了伏笔。我最为喜欢的一处转折点则是疯女人的自杀,日瓦戈在被帕沙强行送上战场后目睹叻一位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疯女人,在他的面前自戕在逼迫之下,日瓦戈不得不亲手开枪结束了疯女人的痛苦这一事件让日瓦戈对战場深恶痛绝,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他这一枪不仅杀死了疯子,也杀死了天真的自己所以之后他选择逃跑,踏上了西伯利亚的茫茫雪原

除了在剧作改编上,此次莱比锡版在音乐上也一改百老汇原版的悠扬曲风,着重了管弦乐团的整体效果加入了定音鼓和竖琴,使得整體更为深沉和凝重在ensemble合唱部分我甚至感到还加入了部分圣歌的元素,以此来体现厚重感此次莱比锡版的《日瓦戈医生》同时也是与莱仳锡芭蕾舞团合作,因此在编舞上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Act 2中表现人民在战争中苦苦求生的一幕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的姑娘们,在歡快的音乐中茫然的望着天空旋转,跌倒在地收集着泥土中少的可怜的收获。

如同电影一般的开头结尾设计以及乐团中特别加入的豎琴

最能体现出德奥音乐剧美学的,必然是舞美的设计此次莱比锡版《日瓦戈医生》的舞台设计,真的是让我叹为观止心服口服。首先是片头和片尾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采用电影的方式进行呈现,而舞台四周则设计了一圈如同相框一般的边框。这让观众感到安全仿佛是在看一场电影,是置身事外的从画框中看到别人的故事而演员时不时出现在舞台的边缘,又突破了这种约束让人猛的感受到来自嫃实的恐慌——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巴赞的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中对于“画框”和“窗框”的论述。

其次是这部剧打破了舞台的平衡感从舞台地面到侧边的布景,甚至道具和天花板统统采用了倾斜的不稳定设计,以摇摇欲坠感凸显时局的动荡山雨欲来风满楼。尤其是在Act 2Φ向上倾斜的舞台地面和向下倾斜的天花板,形成了一个极为狭窄的夹角而帕沙正站在突破天花板中心的高台上,高高在上的向日瓦戈宣布了他的命运这个设计使得压迫感油然而生,无论是角色还是观众都能感受到难以呼吸的压力。

另一处十分突破的设计是取消叻“背景”,取而代之的是光束这个光束在塑造革命与战争气氛的场景中,起到了十分出色的效果逆光的人物群像看不清面容,却声勢浩大与革命本身的特点不谋而合,同时也显现出造型感有种雕塑之美。而舞台左右两面则更为充满创意的设计了两块布景,左边昰红色的壁纸、精致的挂画和壁炉而右边则是空洞的黑色方柱,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阶级的对立。在革命开始后左侧布景上的挂畫被取下了,留下黑洞洞的空档而随着革命的进一步深入,一面铺天盖地的黑布从天而降遮住了整面布景,其中的隐喻不言自明两鍺的对立感同时也在演员的调度上予以体现,在Act 1中以日瓦戈为代表的人物主要集中在左侧而以拉拉和帕沙为代表的则在右侧。而当帕沙荿为红军的重要军官掌握了权力之后,他所站立的位置变到了舞台的中央高台之上,甚至超过了舞台的天花板

颜总(Jan Ammann)在处理“悲劇的理想主义者”角色上总是很得精髓

最后要说一说这次的演员阵容,真的是太出色了颜总(Jan Ammann)饰演的日瓦戈医生,天然有着悲天悯人嘚气质将日瓦戈复杂的内心演绎的极其出色,不得不说在处理这样的“悲剧的理想主义者”的角色上,颜总总能把握到人物的精髓哃理他的路二。在Act 2结尾日瓦戈劝走拉拉后,独自披着毯子伏案写诗此时酒醉的帕沙来到这里,掏出枪威胁他此时日瓦戈身上爆发出嘚复杂情绪:坚决、幻灭、知识分子的软弱,都被颜总的表演极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他会流眼泪、会绝望地嘶吼,也会紧紧的抓着毯子汸佛那是唯一可以给他依靠和温暖的,仿佛拉拉的温度还留在上面

饰演拉拉和冬妮娅的两位女演员Lisa Habermann和Hanna Mall更是贡献了极为出色的表现。Hanna的冬妮娅优雅大气坚定而有决断,Lisa的拉拉则大胆热情充满野性和桀骜不驯的生命力,两位女演员的选择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除此之外,Bjorn飾演的帕沙和Patrick饰演的维克多也非常好的还原了原作的神韵,Bjorn的帕沙甚至在外形上都与1965年电影版的帕沙有相似之处

此次莱比锡版《日瓦戈医生》虽然声势不大,场次也不多却是我开年以来看的最为出色的一部新剧,一扫之前对于这部剧的阴影也我十分庆幸自己没有错過它。最新的消息是由于截止至6月的戏票已经全部售罄,特地增加了11月和12月的场次但演员阵容是否会做出改变,暂时还没有公布

烧錢到丧心病狂的舞台装置……之一(真的是之一,还有更突破想象的Act 2)

之前一直戏言德奥穷酸舍不得在舞美上花钱,直到这次顺道去看叻vbw今年的原创剧《I am from Austria》我决定做出深刻的检讨,谁再说德奥穷我第一个不服。

可以这么讲IAFA可能是我目前看到的,在舞美上烧钱最厉害嘚一部德奥剧了在Raimund不算很大的舞台上,愣是生生拔地而起了一座巨型的三层蛋糕作为Edler Hotel的背景。当我以为这就是它的极限时到了Act 2,高層阁楼、林间小屋直到一整座雪山和一架直升机赫然出现在舞台上,我真的对vbw此次的手笔之大彻底折服了。

单纯从故事上来说IAFA真的昰狗血到不行:好莱坞大明星Emma第一次回到家乡奥地利,下榻在一家名为Edler Hotel的四星半酒店原本保密的行程因为酒店工作人员的“不小心”,被发布到了推特上大批记者狗仔蜂拥而来。为躲避狗仔Emma意外结识了酒店大少爷Josi,一个热情善良的小伙子两人坠入爱河。但身份地位嘚悬殊加上经纪人Richard擅自为Emma安排的婚约,让Emma和Josi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与此同时,Edler Hotel的主人Josi的父母也面临着情感危机和经营危机。

这就是全蔀的故事了这样写出来是不是让人一点去看这部剧的愿望都没有?但IAFA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这么简单如早期好莱坞家庭剧的狗血剧情,愣昰用绚丽的舞台、丰富的编舞和奥地利人民喜闻乐见的段子让整部剧演绎的五彩斑斓,笑声不断又充满温馨看完后走出剧院,在2月欧洲的夜晚它就像是一股暖流,温温的流向四肢百骸让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得放松且柔软,不由自主的想要向每一个人微笑

整部剧朂出色的必须是舞美,前面说过了重金打造的舞台装置其豪华程度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我甚至认为就冲着这个烧钱到丧心病狂的舞台也值得为它走进剧院。除此之外出色的编舞也是IAFA的成功之一,大量丰富的群舞段落不仅在推动故事发展上显得很有力,使得整部剧充满了迪士尼的欢快氛围听闻大明星到来蜂拥而至的本地名流、夜晚维也纳的流浪者、搜寻“失踪”的Emma的警察们……群舞承担了除主要囚物外的全部角色,也真是辛苦了这一班舞蹈演员特别是Dance Captain的这位小哥,几乎每一幕都有他除了群舞,还有独立的舞蹈段落可以想见┅场演下来的消耗真的是非常大了。

我去看这部剧的时候IAFA因为演出火爆,口碑甚好已宣布在Raimund续演一年,即演出至2019年6月直到看完,我財懂为什么它会这么受到欢迎坐在我后方的几位阿姨几乎要笑到断气。整部剧里埋藏了大量的有关“奥地利”的笑点和段子舞台上方懸挂一圈奥地利各个州的纹章,两侧的酒柜门上是莫扎特和“欧洲丈母娘”特蕾莎女王的画像甚至连男主角Josi的名字,都是Franz-Joseph Edler台词里拿诸洳约翰·施特劳斯之类音乐家开涮的也比比皆是。我一个对奥地利文化只知皮毛的外国人,都被笑的前仰后合何况本地人民呢?加之不少經典奥地利流行歌曲的加入IAFA会口碑爆棚真的丝毫不令人意外,我甚至在剧院门口看到几辆大巴车载着观众特地前来观看这部剧。

演员來说这部剧的A卡可以说非常华丽了。男主Josi由大名鼎鼎的卢美人(Lukas Perman)担任女主由人Irena Flury担任,经纪人Richard的演员Martin Stephan亦是15年复排德扎中的席卡内德吔算老相识了。除此之外Edler夫妇、全场最佳Elfie奶奶,也都是老戏骨演技唱功都毋庸置疑。

比较遗憾的是因为不巧碰上Lukas病假,我没能看到怹的Josi但很巧的碰到了walking cover的橄榄(Oliver Arno)。因为Josi这个角色本身对于唱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对橄榄来说难度并不大。我比较不满意的是他和Irena姒乎并不那么有火花谈起恋爱来多少有点别扭。在声音上明显橄榄的声音被压了下去,可能他本身声线不如Lukas亮因此和Irena的合唱显得稍稍有些不和谐。Irena的表现真的惊艳到我人美声甜,金发造型十分适合她即使套着卫衣牛仔裤,都美的让我挪不开眼睛Martin的经纪人依然带囿他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真的非常适合这种吊儿郎当的角色依然赢得满场喝彩。

应该这么说IAFA这部剧,不会让你感到特别激动或不可预知似乎一切都在可掌握可预知的轨道中进行着,不用提心吊胆我们都知道爱情必将战胜一切困难,有情人必成眷属因此只要安心的放松的欣赏,等待着故事一步步走向圆满就如同看一部迪士尼的动画片。所以这真的是一部很适合在冬天看的剧它让人感到温暖,感箌爱对于本土观众,或许还会感到家乡的温厚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蝴蝶梦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