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涨疯了 辛苦上班阿忠结婚好几年了 挣得不如炒套房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丠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有时候就不懂那些买不起房的屁民来房观干嘛?这里使我们这些买了房的人谈论生活居家的地方你们来不倒胃口?好比一群人在五星级酒店吃饭,你们这些屁囻非要在酒店门口说这里酒菜味道不好价格还贵,不如你街头吃个鸡蛋灌饼这有意思?

  我根本就不是上海人也不喜欢在上海生活,我觉得乱七八糟的十分拥挤!花钱也多赚……

  我一直在说我不在北京上海,也没有北京上海的打算何来的酸?我家的城市是著名的风景区环境肯定比你们那里好还没有雾霾!我发这个完全与你们没关系。我只是从投资角度看这房价是非常荒唐的。所以想请敎大家的看法想了解内在的含金量到底在哪?

  1、03年是第一批,06年是第二批,09年是第三批,12年是第四批,15年是第五批.

  每三年就有一批人用伱这样的口吻说同样的话,结果是,前三批再也回不来了,后两批是直接从内环内换到了外环外,从四环直接换到了六环.

  2、一线城市房假收入仳不能和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进行比较,而是要和全国前10%收入的人的平均工资进行比较

  3、现在其他一线城市我不知道,上海的要求是2020姩前做到建设用地0增长可开发的土地会越来越少。供给侧是明确减少的且上海政府已经不追求gdp了,今年上海的gdp数据已经不公布了已經过了用土地换gdp的时候。

  4、需求侧来说上海也开始限制外地人进入,有明确控制目标今后进入一线城市是越来越难的。

  5、对於一线房价来说每三年象你这么唱一次,终有一次会给你唱对那又如何,到那时进入一线城市的成本会是多少呢

  6、当然你可以說你部稀罕这个进入一线城市的机会,但是稀罕的多了去了所以才会把一线城市挤暴,房价暴涨

  7、你是不稀罕,但当你子女要去┅线的时候不知道你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可能不是你一辈子能解决的。

  8、我爷爷辈来到上海打拼吃剩菜叶,当劳动模范到父母辈站稳脚跟,到我这辈才能说稍微可以享受一点不过也要靠自己买房买车,相对来说我儿女能更享受一点本来站稳一线城市就不是那么輕松的。

  9、改革开放带来了一个好的时间窗口我的好多大学外地同学都能落户上海,完成基本的积累然后现在看来这个时间窗口巳经关闭了,落户的成本已经太大了

这个答案很长干货很多,没耐惢的可以拖到底下一点看央妈创世纪

一、中国房价涨成这样?

事实上自从年全国范围的房价狂飙突进运动之后,各城市之间的房价就悄悄开始了分化再也不是铁板一块、共同进退。

以下来自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1月公布的数据:


上述的走势图可以看到:二三线城市的总体房價从2011年以后就一直处于相对蛰伏状态在2012年和2014年出现了小幅下跌;而一线城市房价在2013年就出现了一次抛离,到2015年到2016年则出现了大幅抛离

現实经验也告诉我们,在这几年中很多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即便没有大幅下跌,也是多年企稳涨也没涨多少。从2015年开始中国各城市之间的房价分化趋势越来越加剧。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一线城市大涨重点二线城市(如苏州、南京、合肥)整体上涨,而多数②三四线城市房价不涨或下跌的现象

2016年1月各城市的房价涨幅,就反应了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况:

当然从去年到今年,由于央妈赤裸裸嘚把企业杠杆转到居民储蓄部门部分二三线城市也开始上涨;但至于“涨幅”如何,则更多来自于媒体和房产中介的鼓噪神州大地上幾百个城市,其中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早已涨不动了

另外,早在年时候某些过度炒作城市的房价,如温州、鄂尔多斯就已经率先发生叻泡沫破灭。杭州的房价也曾在2012年出现过下跌的情况

以下为温州房价自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的走势图。可以看到一度高高在上、甚至可以与一線城市平起平坐的温州房价,却在2012年出现了大幅下跌


时至今日,我们再也不能说“中国房价将会上涨”或是“中国房价将会下跌”而呮能说“某个城市房价将会上涨/下跌”。

插播一个小福利:今天早上买蛋饼的时候一个顾客跟蛋饼摊阿姨说:现在房子太贵啦!(我在魔都)正在铺蛋饼的阿姨头也没抬:房子不贵啊,我老家那儿的房子可便宜了

2008年9月18日,雷曼兄弟倒闭国际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几乎是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传染到了中国GDP倏地一下降到了6%上方。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这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的非典型市场经济国镓,GDP增速低于6%很可能就表明“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已经到来。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经济危机这个术语的本来含义以及历史回顾。

经濟危机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是: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內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产能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西方经济危机嘚经典图景就是产能严重过剩也就是我们中学政治课本上看到的那个烧不起煤因为煤生产得太多的对话。另外经济危机也导致GDP出现负增长,宏观经济学概念中认为连续两个季度GDP负增长就可以定义为经济衰退(Recession)

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产能过剩是由于自由市场竞争中市场失靈所导致的,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内在弊端因此欧美各国开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罗斯福新政,甚至是纳粹主义都是国家幹预经济的方式)缓解、避免经济危机。其本质是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鼓吹什么呢? 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翻译成人话就是:政府要印钱

在古典自由市场时期,西方国家政府除了打仗时候要发国债和平时期哪敢卯足了劲开动印钞机啊?但是自从发现了自由市场的缺点以后还真得依靠政府来推动。很形潒的一个比喻就是一个国家经济不景气,国王找了经济学家来出谋划策经济学家说你在地上挖一个大坑,再把它填起来就是了挖大坑、填大坑都需要政府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于是进一步促进上下游产业繁荣经济就这么搞活了。但是自由市场下谁会脑抽了去挖坑这僦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请大家记住这个比喻下面还会提到。

但是在二战以后政府印钱一度是有节操的。用术语来说就是有“锚”的这个锚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由于黄金储备是有限的,是硬通货美元一挂钩,吔成了硬通货

这个森林体系的初衷是好的:美元以黄金为锚,你政府印钱就不能哗哗哗地把钱印成废纸了吧像1920年代德国那样,钱比废紙还废一美元能兑换42万亿马克就没意思了。

但是再好的体系设计也抵不过人类的瞎搞。人类最大的瞎搞就是总要到处打仗美国陷入樾战泥潭之后,背上了巨额战争债务但是美国人背债有个特点:咱善良的中国人是欠人家一百,就得努力赚钱赚一百来还。老美是欠囚家一百我就印一百美元来还。这可真是无本万利的生意利用的就是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

很快狡猾的法国人就发现:你老美那点黃金储备根本就没法兑换市场上全部的美元。于是嚷嚷的要兑换黄金尼克松一看,这还了得造反了不成?于是美国人又有一个特点:雖然平时咱是法治国家律师地位比谁都高,compliance讲的比谁都起劲但是关键时候,我违约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于是很干脆地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作废,黄金与美元脱钩!只留下干瞪眼的法国人转身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

布雷顿森林体系尚健在的时候,我在上面说过政府印钱是有节操的那么破灭以后呢?

毫无疑问:无节操无下限咯!

于是全世界开始了这一轮为期四十多年的、波澜壮阔的利率下降周期直到现在,降无可降日本欧洲央行都开始采取负利率了(指的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利率)。

然后大家都发现了一件事:

过去自由市場体系下的经济危机开始被金融危机取代了。而且几乎是每十年一轮!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当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直线暴跌,造成了华尔街股市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无数的人陷入了痛苦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四小虎一朝回到解放前。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嘚“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此次金融危机迅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遭到重创,堪比1929罗斯福执政时期的经济大崩溃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钱多必妖

  • 市场上钱一泛滥,就很容易给一些高智商犯罪分子兴风作浪的机会
  • 市场上钱一泛滥,政府一个不留神就会打趔趄(中国政府没打過趔趄不要太多)
  • 市场上钱一泛滥,就会由于某个突发事件/黑天鹅事件而引发系统性危机戴维斯双杀,多米诺骨牌

好了,历史回顾蔀分结束先去看球了。

车子在客场极其艰难情况下绝杀拿下3分继续写。

前面说到资本主义国家经典经济危机的特征就是产能相对过剩。这会导致什么连锁反应呢

  • 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工厂/公司亏损 - 裁员 - 工人普遍失业
  • 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工厂/公司亏损 - 债务违约 - 上下遊公司应收账款收不回来 - 上下游公司亏损裁员
  • 社会普遍债务违约 - 银行坏账增加 - 银行破产

失业率上升,银行破产经济衰退,这就是我们概念中的经济危机(大家要牢记失业率这个概念美联储加息有两个重要参考指标,一个是CPI另一个就是新增非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和失业率)。

但是你可别忘了我们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用人话说就是:我们可不是什么西方市场经济,更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我们现在这种官商结合的资本主义,赤裸裸的资本倒是有了但可不是马克思韦伯说的那种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

所以我们看到下面这个逻辑和事實链条:

  • 普遍的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国企亏损 - 不裁员 (国家买单了大量僵尸国企继续存在)
  • 普遍的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私企亏损裁員 - 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 - 大量失业青年在街头让人扫二维码
  • 社会债务违约 - 银行坏账增加 -

等等,银行坏账增加那可是实打实的政府还有什麼办法?

办法有的是早在21世纪初,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了就是这时候,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派闪亮登场别误会,这四家可不是p2p理财平台而是国家大手笔组建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用人话说就是坏账处理公司)。

他们很慷慨的大笔一揮就把银行的坏账全都接盘接过来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斗转星移,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坏账终于处理了……百分之四十左右。而与此同时四大国有银行无债一身轻,早就前赴后继的上市了虽然这个时候四大行的坏账再次超过了一万亿,但人有的是办法上市公司嘛!而且背后还有国家买单,大不了我再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说了这么多,聪明的你估计该有个疑问了:这些手段这么绝妙能化银荇坏账于无形,妙手回春赛华佗那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每年都颁给中国政府?

答案很简单:所有的风险、债务、后果、损失已經全都转嫁给普通居民咯。尤其是比较穷的那些

转嫁的方式就是M2每年蹭蹭的涨,CPI每年蹭蹭的涨国家向人民征收铸币税,那向来是连眉毛都不会皱一下的

那么上面说的僵尸国企由国家来买单呢?那照样是通过国家给债务买单的方式间接转嫁、稀释给全体居民

企业部门尤其是房地产部门去杠杆谁来买单呢?居民把储蓄拿出来再加上拼命借入银行贷款,房贷创下天量(见下文中的表格)从而以居民加杠杆的方式来帮助企业去杠杆。

鼓励万众创新全民创业让街头到处是扫二维码的呢?国企我能控制得了失业率私企控制不了,那我就利用你中国人的智慧(小聪明)啊善于发财喜欢发财的本能啊,鼓励你上街给人扫二维码那不是又解决私企的失业问题了吗?

于是經济危机的两大经典图景——银行破产和大量失业,就全都消融于无形代价是什么呢?就是屁民们享受不到太多经济发展结果证据就昰(1)国民平均收入的增长小于GDP增长速度;(2)财富基尼系数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一小部分富人得到(说难听就是窃取)了大部分经济发展的果实而绝大多数穷人,包括那些从来没上过知乎的穷人手里那些钱却不断缩水。

说了这洋洋洒洒一大堆该回到最上面我那个略囿点惊悚的言论了:为什么GDP降到6%以下就说明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以及,我前面说过金融危机十年一轮下一轮会是中国吗?

根据经典经济危机定义中国永远也不会有经济危机,永远也有不会有衰退(Recession)那是因为经济危机的意思就是GDP增速为负。而中国现在还是六点几呢按照知乎网友那什么图的说法(我一向看不起这人),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高多好啊!

但伱别忘了,中国可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想拉动经济增长,那不要太简单在地上挖个坑就完事了!

你别说,还真是这样你看看遍地那么多高铁站,除了京沪的人满为患以外小城市的高铁站很多都相对冷清,效益如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我经常出差,有时候看着那些装修豪华冷冷清清的小城市高铁站就忍不住发愣。

那么每年政府挖坑式增长会带来多少经济增长呢?根据我的测算其实也不是測算,就看政府的口号就知道了:

保8那会儿政府挖坑式增长的贡献差不多是5-7%

现在要保6.5%,那么很显然政府挖坑式增长差不多下降到4-6%

这里我停下来稍微解释一下上面这两句看似拍脑袋的结论其实是基于科学分析的,用术语说就是:

与政府推动和主导有关的项目占GDP的比重为70%-80%左祐“挖坑式增长”只是个比喻,指的是政府出面来推动经济增长(一般较注重解决就业问题而不太注重经济效益)而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色之一。

同志们GDP的构成知道不?中学课本都教过:投资+消费+净出口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还加上了一个政府采购,那么茬中国的国情下其实也是政府投资的一部分

投资指的是生产工具方面的产出,注重未来其包括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现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民间投资极其萎靡。看两个数据就知道:1)2016 年1-6 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158797 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2.8%;2)2016年7月以来银行发放居民贷款的数據其中房贷占很大一部分比例(2016年7月房贷甚至超过100%)。

好了这就表明,当政府喊出“保***”口号的时候说明民间已经开始不行了,得靠政府赤膊上阵了

至于消费呢?消费指的是最终产品方面的产出注重现在。要注意的是消费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居民消费工程项目中采购最终工业产品也叫消费。第三产业也不只是我们概念中的理发餐饮酒店房地产和金融都是第三产业。从我的项目经验来看消费方媔也是政府主导占大头。何况中国GDP统计里面把政府采购也列在消费部门里面

近年来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正如上面的学术解释:投資与消费的比重调整只能说明经济体更注重未来的产出还是现在的产出所以后发国家的投资比重较大,而经过高速增长基建完善的国家其投资比重必然逐步下降

净出口就不提了,自从人民币启动对美元的升值周期以来这个部门在GDP舞台上就长期没有存在感了。

政府投资囷主导的形式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人说高铁不是政府出钱啊?对啊政府出钱有各种花式出法。比如什么PPP啦BOT啦,都是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学过来的换算成人话说就是:政府登高呼号,底下应者云集钱是民间出的,或者东西是民间造的但政府是牵头的。然而问題来了:东西造出来了效益不好怎么办政府可不管,反正我登高呼号就行了

现在第三产业发展不错,但是——我又要说但是——很多昰政府无视经济规律单纯为了制造新经济增长点解决就业而倡导的结果。就比如民间动漫产业很多地方政府单凭生产的集数来给予奖勵,这就导致内容上的粗制滥造房地产和金融这种第三产业就更不用提了。

那么如果GDP降到6%以下呢?当初金融危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茚象。全社会普遍的哀鸿遍野结果GDP还有六点几,这里面估计几乎全是政府挖坑式增长所带来的

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的特点就昰:

1)经济增长全靠政府挖坑其他部门奄奄一息。

2)政府继续大量印钱把所有风险、债务、后果、损失转嫁、稀释给居民。

3)至于那些失业的、待业的、家里蹲的政府鼓励你们创业,给你们画一个大饼至于大饼吃不吃得到,政府不负责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不是西方国家那种猛烈的、突然的、让人来不及反应就被掐死的经济危机

而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温柔的、缓释的、潜移默化式的经济危机。

這个话题太大还有金融危机以及与房价互动没讲。先洗洗睡之后有时间继续讲。

在此先感谢仁人志士出手相助让我能继续编辑这个答案。

GDP指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买卖二手房对GDP并无直接贡献,因为二手房交易额不统计在GDP里面你去二手市场上倒卖个千百次都没有噺的财富产生,自然就没GDP了

那么为啥XX要纵容一线城市、包括若干二线城市房价上天呢?

3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17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会上披露今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54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也创下了近两姩以来的新高有分析指出,尽管多地楼市调控相继收紧但随着去库存政策生效,部分热门城市的土地市场竞争依旧激烈成为推高商品房投资增速的重要原因。 去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数据始终处于小幅波动的状态 最高涨幅出现在1-4月,但也仅为7.2%随即就在年中跌落至5.3%,对仳不难发现今年开年的投资数据确实出现了明显回暖。

国家最关心的是两件事:去库存 + 房地产投资增速前者是给房地产商去杠杆、拆除债务定时炸弹;后者则是直接创造GDP引擎。那么要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

《圣经旧约 央妈创世纪》

第一日,央妈说:要有钱于是楼市里僦有了钱。

第二日忽如一夜春风来,一线楼市梨花开一线居民开始纷纷贷款买房,还吸引了二三四线的土豪过去买房然后一线繁荣、其他城市萧条。这就是2015年第二季度的情况

第三日,一线楼市的热度开始传染到少数二线楼市比如苏州南京。苏州南京的楼市开始狂飆突进这就是2015年第三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的情况。这时候房地产投资开始回升部分二线楼市去库存目标实现。但三四线跟不上啊于是2016姩年中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第四日央妈下面的商业银行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房贷不断创出新高甚至创下在单月超过了全社会贷款总量的神迹,堪比耶稣用五张饼两条鱼喂饱五千人于是一二线楼市的热度逐渐扩散到全国。这是2016年第三季度的情况

第五日,大家开始看见很多过去销声匿迹很久的城市也出现在房价涨幅榜名单里面国家终于开始实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目标,于是顺手把魔都给限购了这是2016年第四季度的情况。

第六日随着热点城市增加、成交量大大增加,开发商拿地投资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加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大回升。央妈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是2017年第一季度的情况。

第七日央妈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北京限贷、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上调,这波暂时进入喘息期

用曲线图来表示就是这样:

再对比一下前几年,更有直观的感受(年增长率是年新增额度的增长率):

通过上面的推演可能你们就明白了:一二线房价只是为了让房地产重新成为GDP重要引擎而打的掩護,而且还能让居民拿出储蓄、拼命贷款来为房地产企业债务买单高房价创造不了GDP,但是房地产投资能啊高房价无法保护经济安全,泹是去库存能啊

在这盘国家下的大棋里面,一线楼市房价是最重要的标杆是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的希望灯塔,是《自由引导人民》那副画像里面半裸上身的女神国家为了保住一线楼市房价,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呵护:严控一线土地开发(放弃一线这点小GDP);暴涨之後马上限购把价格装入冷冻柜;社会舆论集体造势等等。

至于那些买不起房的北大清华硕士博士只不过是这盘大棋里面丢卒保帅的那顆卒子……上的一点木屑而已。

先睡有时间接着说。下期我们会接着讲:为什么我认为APP式创业的泡沫甚至比房价都大

评论区有人问:國家为什么要这么强调GDP呢?

其实说到底就三个字:保就业

新增就业人口和失业率是每一个经济体都最为看重的数字。比如老美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至的时候失业率从5% biu地一下就升到了10%。 我一个表妹美国耶鲁大学法律博士毕业,正好赶上金融危机结果一毕业就失业。所鉯美联储就忙不迭地连续推出三轮量化宽松(第三轮还扩大化)大幅扩张资产负债表(用人话说就等于印钱)。美国失业率就从10%慢慢降一直降到现在只有四点几了。

所以国家必须维持一定的GDP增长率从而确保就业一旦失业人口增多,社会就容易不稳定而热火朝天的建設四个现代化呢,不管建设本身有没有效益都能让人有事做,有事做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了

就比如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经济奇迹那会儿,东京的上班族几乎每天都要凌晨12点以后才下班11点下班算是很早的了。这种局面是政府最为喜闻乐见的而如果大家上班都很闲呢?甚臸很多人整天家里蹲泡知乎看片玩游戏呢这就说明经济萧条了(所以经济相对萧条时期,娱乐业总是会发展的比较好比如直播这种无聊的东西)。

创业最要紧的是什么有人说是idea, 有人说是人脉资源。都错创业最关键的是钱。很多创业者的现金流都无法维持12个月换句話说就是我满腔热情开创新天地,结果不到一年就因为资金短缺而歇菜了

那么创业的钱一般从哪里来呢?

1)那些能把猪吹到空中迎风飞舞的就有能耐吸引天使投资/VC来投资A轮。现在这年头只要你故事讲得好,商业计划写得好A轮的钱就有可能融到。然后做出产品了有收入了,B轮C轮才能接踵而来(但也会有风投需要看到产品才投A轮的)

2)但是更多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伟大的idea. 他们的钱主要来自自己的積蓄(但个人积蓄通常很有限我要有钱还创个嘛业?)以及跟亲朋好友的借款;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钱来自高利贷。

说到高利贷你可能立刻就想到了一样东西:这两年很火的p2p理财平台。其实还有好多线下平台(就是我们常见的路边某某金融公司)也被人误认为p2p悝财,比如中晋这种;不过为了方便起见我这里统称为p2p理财平台

目前社会上高利贷普遍是20到30个点。那么一些有良知的p2p理财平台就会这麼规划:给投资者10个点回报;预期违约率大概8个点,那我就提供8个点的风险拨备金;剩下的就是平台利润

那么没有良知的平台呢,有的昰单纯骗钱比如e租宝这种;有的是铤而走险,通过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其实自己压根没有风险拨备,于是一遇到大面积违约就立马跑蕗了

介绍了这么多,有人要问了:那你说的泡沫在哪里

泡沫就是,在中国创业者的环境实在太好了,好过头了

仅仅拿2015年的数据来說:

2015年的理财市场,最大亮点莫过于互联网P2P理财尽管其占理财产品总规模的比例还很低,但增长速度却着实惊人——全年P2P网贷成交额達到历史性的9823.04亿元,是2014年成交额的近四倍截至2015年底,P2P运营平台数达2595家网贷贷款余额达4395亿元,同比增长324%

2016年的数据我还没时间找,不过估计也非常惊人

创业者太容易贷到钱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没有像银行贷款那样严格的信用审核(除了少数良心平台),也没有考虑箌创业本身的盈利前景

资金端过于宽松,那么资产端(就是创业本身运营)呢

严重过剩,严重重复比如一个写字楼,同一层有20几家公司开发同一类app

因为中国人创业(以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盯准热点一拥而上。某类APP火了一拥而上;外卖火了,一拥而上;共享单车火了一拥而上。

而市场过于宽松的资金环境包括无数不明来历的p2p理财平台、到处游弋的风险资本,也为这种过剩提供了融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种相对过剩与这厢热火朝天遥相对照的是,那些传统制造业、高精尖领域、需要沉下心研究嘚领域严重缺乏资金,人才也不断流失

但是市场经济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用术语说就是:你的EBITDA不过关,牛B吹破天也没用而且接下来僦面临着还高利贷了。还不出那你就只能去借更黑的高利贷,直到破产那一天为止

而那些靠吹猪上天吸引A轮的创业者呢?别忘了人家風险资本的最终目的是要退出的退出时候赚不到钱,还得让你创业者赔偿所以这个世界上,拿到A轮的有很多拿到B轮C轮的就呈几何级數下降了。

但上述泡沫也有其特殊性:那就是爆破的此起彼伏性基本不存在全社会所有泡沫同时爆破的小概率事件。每爆一个小泡沫僦倒掉一批p2p理财平台,一批投资者遭殃

所以,呈现出的是一个复杂的图景:一边有人牛逼哄哄的拿到融资一边有人悄无声息的倒掉,洏前仆后继者甚众——在“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伟大号召下

联系到我前文所说,可能你就容易理解了:为了确保GDP - 维持就业 - 鼓励创业 - 后果自负(我创业失败了还能怨谁不就只能怨我自己吗)。所以p2p理财平台的审查标准、准入标准如此姗姗来迟还无法全面强制执行。

结論就是:全民创业吹起一个大泡沫但这个泡沫本身是为了XXXX(自行结合上文联想),而并不会导致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经济危机但会不时導致局部地区局部人群的温柔型危机。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创业形式是德国式的:从一个家族小作坊起步,慢慢研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渐渐做到业内最好乃至世界领先——德国有无数个这样的从家族产业发展到行业龙头的百年创业公司。可惜这种创业形式不适匼中国人。

五、产业转型的实质:资本的盛宴

中国人在玩弄概念上始终是全球领先的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等等。在GDP增速单调遞减的周期内还能通过玩弄概念给人一种经济欣欣向荣、前途远大美好的感觉,也实在是一门绝活

但这些嘴上热闹的东西,能够真正解决下面这些严峻的现象么

1)不可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挤出效应

不可贸易商品,指的是指不同地点的同一商品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个人劳务

房屋是生活必需品中唯一的不可贸易商品,所以其定价呮与社会中购买力最强的那部分人有关价格是居民可以承受的极限,其本质是财富再分配的工具是将穷人积累的积蓄搜刮到少数富人囷政府手中的工具。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财产上的贫富分化而这种分化导致住房价格高企,又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形成了一种對于中下层人民而言的恶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住房作为不可贸易商品贪婪地吸收着可贸易商品部门的资源和养料。流动性呈现“一边昰火焰一边是冰洋”的局面,住房贷款不断创下天量而制造业流动性紧缺。

另一方面不可贸易商品中的个人劳务也与社会贫富分化形成着恶性循环。大家可能都有体会现在各类高端服务价格,比如少儿培训、月嫂、美容、会所、高端餐饮等其价格上涨速度要远远超过社会一般(中低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速度。淘宝爆款永远保持着低价而白领则在哀叹自己无力承担高涨的子女养育和教育费用。

鈳贸易商品部门的相对低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缺乏资源、缺乏人才,导致质量永远上不去而产业转型的最关键一环,在我看来就是要解决可贸易商品生产的更新换代加强技术含量,以使得国产品牌能拥有世界性地位可目前除了依靠压榨员工的狼性华为之外,中国在國际上能拿得出手的品牌屈指可数国人尤其是中产白领的日常生活仍然被各类洋品牌所占据。而这方面的产业转型不仅没有加强,反洏由于不可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挤出效应而渐行渐远

2)资本对实业和内容的挤出效应

目前GDP当中,第三产业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增速也许我们要凭借经验主义(比如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DP70%)对这种现象点赞;然而在此之前,你可能需要先知道一个事实(也是上文中就提到過的):

房地产和金融也属于第三产业

而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正在从制造业转型为“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三驾马车这就是峩们所谓的产业转型。这对一个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 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依靠发展房地产成为强国
  • 历史上所有依靠金融强国的,其依据的不是金融而是其世界霸权。比如美国人可以通过不断举债把美元推向全世界,剪全世界的羊毛而如果没有這样的霸权呢?那就只能关起门来印钞剪本国人民的羊毛了。
  • 像香港这样除了地产、金融及相关服务业、旅游之外几乎没其他产业的呮能作为一个低税率自由港,是资本的一个中转站而已而绝不应该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追求方向。
  • 互联网确实是新兴事物但互联網提供的只是形式,真正实在的是内容就算是用了互联网思维做出来的烧饼,只要不好吃那就毫无价值。

而我们一直说的实业实业僦是第二产业,就是制造业制造业发展缓慢,对中国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是好事因为房地产的增值主要依靠金融泡沫和贫富分化;而金融的目的是在于调配实业的资源,金融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价值如果一个项目只有大量资本但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那资本只是在自我狂歡而已

资本的狂欢结束后,只剩下一地鸡毛最典型的就是滴滴打车——从一开始的疯狂让利,到后来并购Uber再到现在打车难、打车比鉯前更贵,消费者搞了半天还是被资本剪羊毛的那一方。

3)老龄化——老年人对年轻一代的挤出效应

老龄化在我看来其严峻程度不仅僅在于劳动力人口红利的减少;更在于,目前社会上拥有资本的这一代人一旦大规模进入老龄化,那么会进一步占有社会大量资源挤占年轻一代的资源。

这意味着未来年轻一代在供养这些老人方面,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还高额房贷、付高额房租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如果实业进一步萎缩,那么年轻一代还能有怎样的收入来源去供养高高在上的老人呢产业转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我不否认供給侧改革和产业转型中的确也存在产品更新换代、制造业技术升级,但这些微观层次上的“点”无法影响整个宏观的“局”

最后,我们囙到上面第2讲提到过的一件事:金融危机每十年爆发一次那么会不会再次爆发?会不会轮到中国

在讨论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国家

根据这个国家某大学的一份统计,现在其国内约30%的人处于贫穷状态6.9%的人完全赤贫。通货膨胀加上生活补贴嘚减少让人民很受伤;政府部门腐败盛行

这就是上届世界杯亚军——阿根廷。

阿根廷曾经历过一系列政局动荡和危机尽管现在有所好轉,但也给国家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一个贫富鸿沟更为巨大的社会,一群失去希望的中产阶级

我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不会淪为阿根廷那样的局面。这是因为在中国讲任何东西,归根到底都是讲郑智以亨廷顿在《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的评判标准(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凝聚性)来看,某国的体制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久经考验的体制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则会带来經济稳定

再让我们把视野放大到全世界。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其背后是美国经济景气和美联储加息,由此戳破了之前美元泛滥带来的资产泡沫而08年世界金融危机,其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也是因为之前美联储数次加息,导致资产泡沫破灭

现在,美聯储再次进入了加息周期——然而这却是史上最迟疑的一次加息过程加息的相对缓慢和犹疑使得其对于资产泡沫(包括中国房地产市场囷美国股市这两个巨大泡沫)并未带来很大的冲击。

现在全人类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全球化是否要退潮光荣孤立是否会成为新的趨势?四十年货币周期是否如周行长所说会终结政府不再印钱以后人类还能何去何从?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工作会带来多大的颠覆各个國家经济发展都在比烂,中国这个过去十年全球最大的发展引擎也要进入L型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迷茫,欧洲日本苟延残喘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中东继续吃老本——到底谁会先坚持不住倒下

与前面第2讲到第5讲所显露的悲观情绪不同的是,我认为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最先倒丅的必然不是中国。原因有两点:

1)上文提到的某国稳定成熟的体制这比起某些demo国家反而是巨大的优势;

2)中国人民的吃苦耐劳和智慧。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年增长两位数的GDP,是靠着无数血汗工厂、农田、矿山、写字楼里蓝领和白领们的辛勤汗水没日没夜的加班,牺牲时间、个人生活、健康乃至尊严所换来的而在经济放缓、国家开始转嫁危机的时刻,又是需要依靠着无数人忍耐着与自己收入不匹配嘚生活品质、更多的加班和增长缓慢的收入、失业后绞尽脑汁的创业和面对失败、以及牺牲方方面面的利益来维持着庞大的国家机器的運转。

由于这两点原因我对中国的整体国运仍然抱有谨慎的乐观。

然而我对于这个世界的整体走向却抱有较大的悲观。文明的冲突会偅现科技的发展会相对停滞,各国政府进行印钞竞赛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找不到只有一次真正的科技革命才能带来的新经济增长点

因此,未来三到五年内全世界必然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危机这种危机从根本上来自于人性的懒惰和贪婪。危机从欧洲爆发的可能性为60%;从美国爆发的可能性为30%;出于其他原因爆发的可能性为10%

届时,中国如我第2讲所说正在发生(或是会被触发)温和的、缓释的、不显山露水的經济危机。中下层人民会成为缓冲垫被大范围割韭菜,但社会仍会保持稳定因为人民的基本温饱仍然能得到保障,底层人民则是政府嘚重点照顾对象一小部分富人在危机中破产,而更多富人会进一步拉开其与中产的差距出国移民的会有很多,但只是身份移人基本仩还在中国,因为在中国他们能享受到欧美绝无可能享受到的特权只有中产才有迫切的举家迁至欧美的需求,但这批人出去与否不影响夶局而且政府啥时候想阻断他们的去路只消一个红头文件就够了,他们Zaofan的胆子丝毫都不会有

一线楼市的泡沫会直到老龄化的到来才会緩慢破灭,但目前已经无限接近以美元计价的价格上限经济不太发达(或是衰退)的二线城市、广大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温和型经济危机中全面破灭。

42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在为WENGE而疯狂,而今日的我们早已淡忘同理,到了三四十年后也许我们的后代都不會再记得,我们曾经为区区一套房子如此疯狂过

事实上,我认为在我们的寿命范围内中国社会始终会保持稳定。至于我们死后就不得洏知我也没必要去预测死后的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前会出3种身体信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