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笔记本哪个牌子好好用,我是做it用,平时打打游戏吃鸡之类的

现在绝地求生这么火,大家除了关心这局游戏有没有挂以外,最关心的肯定就是外设方面的了,而作为最影响游戏体验的耳机,更是大家关心的重中之重,我最近也是把中端耳机试了个遍,提供一下我的感受给大家参考.

罗技G633,赛睿350与650,金士顿黑鹰与黑鹰S是最近吃鸡耳机中最热门的.

【首先肯定要先说价格】

赛睿350全新699左右二手成色好的400左右

赛睿650全新1299左右二手成色好的800左右

金士顿黑鹰全新599-649左右二手成色好的450-500左右

金士顿黑鹰S全新999左右二手大概得800块

可能楼主的脑袋有点大,耳朵有点翘,赛睿350是最轻的一款,但却是最难受的一款,由于耳罩比较小,所以不能把耳朵包住,导致游戏半小时左右就有明显的夹耳朵,耳朵充血发热,很影响游戏体验。

赛睿650比350要重很多,和金士顿黑鹰一样都是金属头梁+悬浮式头带设计,耳罩很大,俗称大轮胎,佩戴舒适度优于350,耳罩也不是包耳的设计,耳罩不够软,佩戴1小时左右明显觉得耳朵部分闷热,不过并不夹耳朵。

金士顿黑鹰/黑鹰S的耳罩很大,佩戴牢固,但是重量比350重一些,有些压头,不过佩戴还算舒适,不过2小时左右会觉得闷热,最好还是要在游戏间隔取下来休息休息。

最令人没想到的是G633,因为G633比较重,本身并没有对佩戴感觉抱有奢望,但实际却是最舒适一款,完全贴合头部和耳朵,而且透气网布的耳罩比较舒服,而且也没有爆皮的隐患,唯一的黑点就是头梁开胶,这个情况好像非常普遍,正规售后渠道是可以换新的,楼主就不幸中招了,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发型毁灭者,不过这也算是头戴式耳机的通病了,不过G633尤为严重,玩几个小时游戏,不洗头你的头发是梳不起来的。

【最关心的当然是吃鸡里的表现】

赛睿350,完全没话说的准确,车声也听得非常远,比黑鹰和G633都要远,自带7.1声卡,默认关闭环绕,只要你插上电脑,无论装不装驱动,它都能给你准确的游戏反馈。赛睿的驱动也做的非常漂亮,驱动里可以调节均衡器,开启环绕等设置,由于赛睿官方链接在国外,所以有时候驱动下载很慢,这是一个黑点,不过大部分时候完全不需要去管驱动。这个耳机是最适合去网吧携带的耳机,使用便捷,一插即用。对于吃鸡的定位来说,我给满分100分。

赛睿650,定位清晰准确,不过可能是耳罩加大的原因,相比350感觉更加厚重。其他方面和350基本差不多,驱动设置简单,有一定可玩性,亮点还是灯光,相比350增加了侧音的功能,也就是自己麦克说话自己可以听见,和G633一样都可以选择开启或者关闭。对于吃鸡的定位来说,我给95分。

罗技G633,虽然罗技G633的DTS+7.1环绕很唬人,但是在吃鸡里面却毫无用武之地,开环绕会有明显的空场感,开DTS7.1+WIDE,用FPS均衡器会稍微好一点,但是在落地的房子战中非常鸡肋,很难准确分辨出对手的具体位置,特别是如果周围人很多的话,会非常杂乱。关闭环绕以后会好很多,但是对于其音质和游戏定位性能来说,表现不过2,300百元的水平。麦克风确实使用方便,拉下来就是开启,抬起来就是关闭,而且声音清晰无杂音,在驱动里还有很多可以调节的选项。罗技的驱动精美,可玩度高,听歌的表现比想象中好很多,可能是楼主没有找到最佳设置,对于吃鸡最重要的听声音定位来说,只能给个80分。

金士顿黑鹰,中规中矩,比G633表现好,但是比不上赛睿350。黑鹰的缺点是不带声卡,去网吧的话一般无法使用,因为没有前置的音频插口。对于吃鸡的定位来说,我给打90分,可能价格更贵的有7.1声卡的黑鹰S更值得选吧,不过现在黑鹰S的价格过高,不是很推荐。

金士顿黑鹰S,比黑鹰做工要好,多一个7.1声道的外置线控声卡,对于吃鸡来说是鸡肋,没多大用,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感觉问题,配合此声卡好像耳机听的要远一些,层次比较清楚,不过定位还是和350比没有什么优势。耳机佩戴舒适,左右晃动有种不牢固的感觉,耳罩非常柔软,隔音很好,但是有点闷热,对于耳机来说,线材应该轻便才对,不过黑鹰和黑鹰S的线又粗又长,因此感觉有点碍事,麦克风也是又粗又长,而且不可以伸缩收纳,有时候感觉有点不方便。外置线控声卡完全通过硬件设置,功能简单直接,有麦克风开启关闭按键,预设值均衡器模式三种,环绕声模式开启关闭按键,音量调节和麦克音量调节,使用方便,可玩度有点低。总体感觉名气和价格大于实力.对于吃鸡的定位来说,我给打95分.

实话说,我觉得游戏耳机的外观只要不是特别浮夸,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的。赛睿350、650和罗技G633有RGB灯效,且都可以与同品牌外设同步色彩,非常的酷炫。黑鹰相对就低调多了,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不过分体麦克是一个特色,不过也增加了遗失的可能性,毕竟这玩意买配件都不好买,貌似起步100多块,有点坑。

金士顿和罗技都是质保2年换新服务,且全国有多处维修中心,特别是罗技,遍布全国,售后服务速度最快,一般7天左右就可以解决,金士顿提供的是收到货后15天左右,也算是比较便捷的。

赛睿的质保只有一年,虽然也提供换新服务,不过要求较多,附加条件也多,且售后服务人员比较少,全国只有一个维修中心。

如果赛睿350对你来说足够舒适,那么毫无疑问,这是我最推荐的耳机。因为对于一个玩游戏的人来说,实际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售后服务之类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而且699的价格也不是很贵。

赛睿650耳罩造型略浮夸,高昂的价格和并不出彩的性能相比,实在让我无法把它放入推荐的行列里,最主要的是这款耳机竟然还缺货,实在无法理解.谁能给我一个不选无线寒冰7的理由

金士顿黑鹰是一款不错的耳机,但是实际使用了以后,却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可能因为有了赛睿350的铺垫,内心的期望值有些过高,实际的表现也算对得起售价吧,不过对于偶尔喜欢去网吧装一下比的老铁们来说,还是建议PASS吧。

金士顿黑鹰S的做工是非常棒,整个耳机虽然没有灯但是却逼格十足,只建议预算充足的朋友购买,在我心里全新的799是它的合理价位,但是现在因为吃鸡的火热,这款耳机基本都在999以上了,不是特别建议购买.

罗技G633是一款非常值得买的耳机,即使它在吃鸡里面的表现一般,但是它在其他方面的综合表现,确实完全称得上性价比第一。虽然它是最贵的,但它的确有贵的价值。对于那些不是特别挑剔,且不会只玩吃鸡这一款游戏的老铁们,我是强烈推荐的,因为你买了它绝对不会后悔。

在最后的建议,对于预算不是很充足的玩家,多翻翻闲鱼选择合适的二手,性价比第一的就是350的赛睿350,最重要的是建议大家不要去开挂,外挂这个东西即使免费我都不会去用,何况还要收费,大家不如把钱去买点吃的,喝的,用的。

  图/于泽 中奇 文/郭晓光 于泽

  小米游戏本是3月27日那场MIX 2S发布会上的意外。

  那天之前,小米所有的预热铺垫都围绕着手机展开,这款笔记本倒是声音很少,外界早有小米要进军游戏本行业的传闻,只是没想到会跟着MIX 2S一同发布会。

  在发布会之后,新浪数码已经拿到了这款产品,我们为您带来上手体验。

  游戏本是这两年非常火的的一类细分产品,一方面,游戏成了电脑产品的热门需求,另一方面,众多厂商也抓了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将它打造成了一个独立产品类别。以Аlienware为代表,用豪华的配置和炫酷的外观,以及与之匹配的营销为自己打造了一条新出路。

  小米是笔记本行业的后来者,作为他们首款游戏本,这产品相当低调。它没有像其他厂商那样给它单独准备个子品牌或者logo什么的,就直接叫“小米游戏本”,外观也没有“行业传统”一般的什么跑车设计之类的,灰色的简单线条的机身跟之前的小米笔记本轮廓类似,只是厚了不少。当然,这是为了容纳独立显卡,散热,以及机身众多借口做的准备。

  这种低调在A面体现的最明显,虽然比之前的小米笔记本Pro颜色深一点,更接近黑色,正面无Logo设计从发布之时开始就是他们的特色,放在外形都很嚣张的游戏本里面,特征似乎还明显了。

  从现实角度考虑,无logo省了对A面的设计修饰,以及相应的加工难度和成本都降低了;还能顺便倡导用户自己买贴纸DIY把“软装饰”交给用户自己去做。腹黑一点想:官方卖贴纸又是一笔生意…

内置天线采用了透明槽设计

  能体现“低调”的还有它用色的克制,至少在机身外面,这款笔记本基本只有黑灰两色,连A面的内置天线都采用个透明槽,合盖情况下,外形老实得像戴尔的产品,远没有雷蛇或外星人等厂商那么嚣张。

  在开机之后,它才有了点传统游戏本的样子。

  游戏产业的炫酷灯文化大概可以单独写篇大稿了,小米参考了Razer的风格,键盘从左至右分了四个区域分别显示红,绿,蓝,紫等颜色,这部分是可以调节的,号称“1600万色四分区背光键盘”;

1600万色四分区背光键盘

  另外在机身两侧,还有两个灯带,当这部分亮起来时候,那种游戏本的感觉更强一点。它和键盘灯一样,都有装饰+指示作用,在充电时候,两侧灯会亮起绿色。

  当然,这些灯光的颜色和闪烁方式,可以在系统预装的“小米游戏盒子”里改变。

  小米游戏本的键盘是已经成为行业规范的巧克力设计,表面加了耐磨涂层键帽, 官方数据是键程1.8毫米,支持30键防冲突,笔记本键盘毕竟的考虑便携不可能有机械键盘的手感。以手感而论合格。

  除了常规键盘区,小米加了额外6个按键,它们都在键盘左侧,最上面那个叫“龙卷风”键,当你按一下,小米游戏本的散热系统会进入全开模式,仿佛是米家净化器进入MAX模式,作用是手动的散热——虽然现有笔记本都是自动调节风扇转速,但小米还是加了手动模式。

  在背景噪音45分贝的正常办公室内,按下“龙卷风”后,机身20厘米内的噪音能到58分贝左右,这状况下确实会影响游戏的声音部分,那感觉跟净化器开到MAX模式说话一样,

  不过的承认这是个有用、以及有趣的功能,这几天我们用的时候经常有事没事按一下,听到哗哗的风扇声,以及两侧迅速排出的热气,内心升起一些小小成就感。

通过小米盒子设定键盘灯

  另外五个按键可以自定义设置,这是小米对游戏这个用途做的优化,对一些快速释放技能之类的环境很有用,但它同时也有槽点:这几颗按键的外观,排列,手感跟常规键盘区无区别,平时容易误触,你的左手会很容易碰到它们。

  接口方面,小米游戏本机身三面布置了4个USB 3.0、一个USB-C、三合一读卡器、耳机与麦克风孔、HDMI 2.0、以及千兆有线网络接口,从数字上看够了,但不极致,例如不支持USB 3.1 Gen2,所以可以也不会有雷电3,即便说你的数据传输要求不高,但没有DP口进行屏幕拓展却也是个遗憾。

  小米游戏本的机身C和D面(也就是下半部分)为塑胶材质,摸起来触感类似Аlienware,屏幕轴部分则是两个C形连接,阻尼和力度适中。D面,也就是底部,3+2大尺寸的加粗热管、金属超薄涡轮扇叶,以及大面积的散热系统让人印象深刻,这面大面积的开孔给人视觉效果突出,加上刚才提到的龙卷风模式,进一步巩固了散热效果。

  屏幕:符合主流规格

  屏幕部分,小米游戏本采用的是一块15.6 英寸的屏幕,IPS 面板,分辨率,NTSC色域为72%,最高亮度 300 尼特,屏幕表面为雾面处理,不支持触摸。从参数看基本符合主流规格。

  从实际显示效果来看,谈不上多惊艳,但色彩、亮度、漏光控制、可视角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小米游戏本暂时没有提供120Hz或者144Hz 的高刷新率屏幕版本。高刷新率对于游戏画面流畅度有着肉眼可见的提升,能够让画面显示的更为流畅,同时减少画面撕裂等情况,非常适合FPS类游戏。所以对于对吃鸡、守望先锋等FPS玩家的吸引力会降低一点。

  当然,考虑到小米笔记本的定价区间没有更高的刷新率也算合理。相信后续小米游戏本会提供高刷新率屏幕的版本。

  配置:没有八代酷睿是遗憾

  配置方面,小米游戏本处理器采用了第七代酷睿i7-7700HQ,内存为8GB DDR4-2400高频内存,硬盘为256GB固态硬盘与1TB机械硬盘组合,这也是中高端游戏本常用的组合。

  我们重点来说说处理器,小米游戏本采用了游戏本中最常见的TDP为45W的HQ系列 CPU,第七代Kaby Lake架构,有i5-7300HQ和i7-7700HQ两个规格。

  尴尬的是八代标压酷睿来的比以往晚了一些……

  小米游戏本发布后一周,英特尔正式在国内发布了八代酷睿、以H结尾的标压型号 CPU,这一代的TDP依然为45W,不过核心和线程数有所提高,其中i5从第七代的4核4线程升级到了4核8线程,i7则从第七代的4核8线程升级到了6核12线程,并且增加了一个不锁频的i9型号。

英特尔发布八代酷睿移动处理器

  相比七代标压处理器, 核心和线程数更多的8代标压CPU更适合处理线程数要求较高的任务,比如渲染视频等。

  在绝大多数游戏中,CPU并不是制约性能的决定因素,如果只玩游戏7代与8代标压处理器相比差距并不明显。

  不过本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建议各位还是等等8代标压处理器的版本,按照之前小米笔记本产品更新的频率,相信搭配8代标压处理器的小米游戏本上市应该不会太久。

  要想更好了解i7-7700HQ的性能,还需要有更专业的评测数据。CINEBECH R15就是一款专门测试处理器性能的软件。

  通过CINEBENCH R15实测可以看出多核处理成绩在731cb。相比低电压i7-8650U处理器434cb的成绩要高出不少。不过相比八代Core i7-8750H有1070cb的成绩也是要逊色一些。

  如今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组合几乎成了万元以内游戏本的标配。硬盘的读写速度也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非常至关重要的影响,小米游戏本搭载的是三星的SSD,容量256GB,接口为NVMe M.2。此外还配备了1TB的机械硬盘。并且机械硬盘支持更换上M.2接口的固态硬盘,组成双SSD硬盘。内存也可以更换升级,用户根据需求自行升级到更大内存。

  显卡方面,小米游戏本提供了 GTX1050Ti和 GTX1060,二者都是满血版,不是性能缩水的Max-Q。

  游戏和散热体验:噪音难以接受

  对于游戏本来说,相对硬件配置都很过硬,差别就在散热以及游戏中的实际体验。很多游戏本由于空间所限在高负载运行时无法搞定 CPU、显卡运行时发出的巨大热量,进而导致 CPU、显卡降频,性能大打折扣。

  显然小米游戏本针对散热是做足了功夫,小米游戏本采用了3 + 2的热管设计,配备了两个风扇,风扇采用了S形金属扇叶和12V马达,整个 D 面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开孔率很高的进风口,出风口有4个(左右各有一个,后面有两个)。

  此外,为了搞定高负载下的发热,前文提到过小米游戏本还增加了一个‘龙卷风’模式的功能,打开后,电脑的风扇会以很高的转速运行,可以快速散热掉电脑内部的热量。

  从面上看,小米游戏本的散热储备应对GeForce GTX 1060这样级别的显卡算是绰绰有余了。

  既然是游戏本,英雄联盟这样的小型网络游戏就没有测试价值了,我们直接简单粗暴的上了《dota2》和《绝地求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鸡来测试。

吃鸡测试,基本稳定在60帧左右。

  最近吃鸡游戏火爆。因为游戏优化等等问题,吃鸡对于设备的要求一直是限制新玩家进入的最大门槛。对于一台主流游戏本而言,能够完美驾驭吃鸡逐渐成为衡量其性能的标准之一。

  因为硬件性能足够,我们直接在最高游戏画质下测试,游戏运行1个小时左右,帧率大部分时间稳定在60帧左右,不过在遇到团队作战或是画面复杂情况下,帧数会急速下降都30左右,风扇声音变大,几秒钟后恢复。

《dota2》完全流畅

  《dota2》是完全不在话下,在最高画质下,帧率一直稳定在60帧以上。

  散热部分,在机器运行吃鸡1个小时,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键盘的中部,温度为50.4℃,而我们平时玩游戏经常用到ASWD区域和小键盘区域的温度在33℃左右。掌托部分也基本在34℃左右。

  散热和游戏性能基本过关,小米游戏本的散热设计功不可没。不过风扇高速运转带来的噪音却是个大问题。如果是玩FPS游戏的话,不戴耳机会影响听脚步声,严重影响游戏体验。

  在运行吃鸡游戏的过程中,风扇一直高速运转,在办公室正常嘈杂的环境中,风扇运转带来“嗡嗡嗡”的噪音异常明显,感觉就像一款轻薄本一直在高速运转,更别提再打开“龙卷风”模式了……

  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这是一台可以拿到办公室的游戏本,确实小米游戏本在日常办公环境下风扇的噪音还是完全可以接受。不过你真的敢拿小米游戏本在办公室吃鸡,相信后果一定很严重……

  综合来看,小米游戏本的散热设计简单粗暴,效果也不错,希望下一代产品能够更好的兼顾性能和噪音。

  总结:不想只打游戏的游戏本

  郭晓光:总体评价外观部分来说,小米在自己首款游戏本上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没logo,相对平淡的设计等。这种低调外观让人们对它的评价两极化,一些人认为游戏本就该走炫酷风,灯厂才是游戏这个领域的正常表达方式;但另一些用户则认为那些妖艳货色看腻了,来个素净点的游戏本也没什么不好,至少,白天带进办公室office,晚上拿回家打游戏都OK。

  于泽:小米的首款游戏本产品算是合格,但没有惊喜。小米游戏本有着均衡且足够强大的配置,简洁的设计、丰富的接口,加上体验不错的键盘触控板,小米游戏本甚至可以承担一部分商务本的角色。

  在一片杀马特之风的游戏本市场,小米游戏本的设计风格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放在办公室或是图书馆都不会太违和。

  不过在竞争激烈的游戏本市场,小米游戏本并没有性价比而言,甚至相对同价位的产品都已经配上了八代酷睿标压处理器。另外风扇噪音问题亟待解决。

  没有性价比,对于小米的产品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小米游戏本提供了4种配置可选,售价从5999元到8999 元,新浪数码建议选择6999元版本,i5-7300HQ和GTX1060可以保证流畅运行绝大部分游戏。

    1、要想吃鸡、LOL流畅 这两款都不行。

    2、原因分析:CPU都是低压版的,适合办公,不适合玩游戏,玩游戏要买标压的笔记本,能完全发挥CPU性能。显卡不行,MX150显卡相当于台式机桌面的GTX650Ti、GTX460/GTX560SE这个显卡级别,也可以说性能介于GT740和GTX750显卡之间。吃鸡至少要GTX1050以上级别!!!

    3、有个名词叫:游戏本

    那不管游戏,请问一下,你觉得这两款那款性能,或者性价比好点,或者推荐那款

    你晒出的两款CPU一样,内存一样,显卡一样,固态硬盘一样,联想的机械硬盘多了1T。

    玩游戏,CPU一定要满血,显卡不能太差!
    可是预算不足啊,又是外貌党不喜欢游戏本,就只能阉割游戏需求了

    戴尔那款,就是为了打游戏才出售的

    推荐DELL,玩游戏最好是买15寸,用过你就知道了。

    采纳数:8 获赞数:4 LV4
    那不管游戏,请问一下,你觉得这两款那款性能,或者性价比好点,或者推荐那款
    这两个除了牌子没什么比的。推荐你用dell G3和G7 或者联想y7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