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考研几年上几年

2017年考研:三本生考研翻身读名校的3个前提条件
 目前,很多大学拥有自己的独立学院(也就是所谓的三本),并且一本和三本的授课教师往往是一样的,所开设的专业也是一样的,即便如此,很多三本考生鉴于自己的学习基础,在选择报考目标,尤其时面对名校时,往往会显得特别胆怯。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新东方在线(微博)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三本学生翻身上名校的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能够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可能我们的大学老师不止一次地向诸位同学说过三本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一本或者二本考生在学习主动性上、学习基础上可能占优势,但在创新思维和课外活动的筹划、组织等方面独立学院的考生要更加优秀。因此,大家的闪光点只是亮在了不同的方面而已。
针对三本考生&基础差&这一弱点,唯一的破解方法就是&&&早动手,早准备,早补齐&,虽然这并不能表示你一定就能比别人跑得快,但起码你已经跟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觉得三本就是绝望的地狱,补齐短板,抓住优势,你就能赢。
第二,克服&懒惰&这个心魔
谁说一本院校没有学渣,谁说三本院校没有学霸。大学之后,每个人的起点都将被重新定位,决定考研(微博)之后,每位考生的起点亦将被重新定位。每个三本考生不要总是抱有&我是三本生,我考不上也是正常的&这种想法。面对考研,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虽然你的基础可能不同名校选手,但是如果你早动手,用提前一年的时间来弥补差距,起点何尝不是一样的呢。别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考不上研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你身处哪里,而是在于你到底付出了几成努力。
第三,客观地看待自己,知耻而后勇
有一部分同学知晓世人给他们的约定俗成&&三本生就是一帮拿钱买进大学的学渣!知晓不代表认可,但他们总是一边义愤填膺的骂着嘲笑者,一边在网吧或者自租房里花前月下,这帮肌无力反抗者只能在骂骂咧咧中等待毕业;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无论别人是否有看不起三本考生,自己就已经在内心胆怯,自卑了,这两类人考上研究生的可能性都不大。但知耻而后勇的三本生,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与机遇,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具备了强大的执行力,才能不断把考研这个裂缝撕大,去感受更多机遇和挑战。
本类最新资讯
权威高配师资亲授技巧,教研千锤百炼科学提分。直录播课相结合精讲互动二合一,专业团队精细化作文批改。讲练结合,随学随练稳步提升。不过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可以免费试听~
主讲老师:王江涛、唐静、李旭、唐迟、田静等
你可能想看
研究生招生信息
页面加载时间:0.039159秒我的考研路:三本起点,毕业三年,身兼数职
  摘要:楼主是一个自我驱动力很强的人,不满足于现状,想争取更多更好的机会,就有了这次的考研动机,上天最终也没有辜负她的努力,圆梦一志愿重点大学。
  我是一名三本生,大学毕业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找工作,也很幸运的把工作找到了我的老家,工作之后现实的残酷,生活的压力让我对未来感到焦虑,不满足于现状的我兼职做了销售,在我的努力下,截止辞职,我做到了市代理商!什么?辞职?是的,我辞职了,为了考研!
  在我的考研路上,收到过很多的非议,有人说&考研没用,你现在就已经过的不错了&,也有人说&毕业三年了,你根本考不上!&&&年龄带来的压力,让我几次感到崩溃!反反复复。16年3月,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我的考研路!理由有三:1我要摆脱三本生的帽子;2我想用事实去驳斥所有的非议;3三年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这也是我想给所有考研学弟学妹的一些经验),首先在上班方面,我挣着饿不死也撑不着得普通工资,也许十年之后我当个小领导(大领导就不用想了,咱没条件),工资多拿几百块钱,然而有什么用呢?
  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我只是普通的活着,我们所幻想过的生活也终究是个梦。其次在做市场方面,我从一个小地区做到市代理,我没有交通工具,是步行从一箱子货一箱子货扛出来的,在这个市场中最不缺乏的就是人,有的人做了一辈子市场,等到没有精力再去走市场的时候,被厂家甩开了,有的人因为受不了这个罪无奈的自己退出了,更多的人不过是挣着比上班更强一点的工资,慢慢的我感觉是在吃年轻饭,做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谁都可以做的事情,我对未来充满的不自信。因此要考研,我要为我的未来增加筹码!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3月份,天还冷,我过着我的人生中也许是最痛苦的一个阶段,我同时做着三件事,上班,市场,考研复习,我们上班是24小时倒班,下班后白天我扛着箱子到处跑,到了晚上,就开始准备复习备考。我记得我16年睡觉时间几乎很少,每天从下午六七点钟一直到晚上一两点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我给自己准备了黑咖啡,实在困了就用咖啡提神。直到16年7月份我感觉我身体扛不住了,我辞掉了我代理商的工作,那时候,我说不出的难过,但是为了我的理想,我愿意付出一切。
  我的成功得益于我规划的明确,首先说英语方面,开始我买了词汇,以及长难句解析,词汇是必须每天坚持的,我每天坚持背50个单词,把这些词写到纸上,看着词汇写中文,然后再写英文,如此反复,我感觉对我效果很好,这个方法我一直坚持到考研前夕,再就是长难句了,这本书我看了3遍,里面对于句子的剖析很清晰,对于以后的阅读,完型等都特别有用,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看!
  过完长难句,大概就开始阅读理解了,我是买了何凯文真题解析的书还有一本是外文阅读的,一般是读一篇外文然后做一篇真题,这个一直做到考前,到了十月份就该背作文了,我尊卑了十篇长作文,反复背,背的也是何凯文的那本书,考试的时候全部都是套路来的,小作文吧主要就是你要熟悉各种题材的格式,内容我是感觉无所谓,不过也背了5篇,考试感觉就用上了格式,其他没用上。
  数学,我感觉是大家都头疼的东西,最后我数学过了3遍,数学我没有看书,个人感觉没用,我就买了汤家凤1800题和李永乐的数学讲解,主要做1800,开始的第一遍时候很痛苦,几乎都不会,我看着题一道一道的对答案解析,而且同一章节不同题目有相似解析的地方我全部归类记到了本子上,实在看不懂的地方我就查找李永乐的讲解(我有个坏习惯就是总是不相信单一的某个人),直到第一遍做完。
  第二轮开始其实还是很兴奋的,还有种小小的成就感,但是事实教训了我,第二遍跟第一遍感觉好不到哪儿去,原题还是一道也不会,如果心理脆弱的人,到此估计也就告别考研了,因为心里很痛,就像针扎一样,但是如果坚持下去,意味着你淘汰了一大半的人!有时候数学也要靠背!这是我的经验,题目千变万化但是模式全在你的复习资料里,我二轮复习还是一道一道题目配合讲解过,但是这一轮,我刻意的去记忆这些题目类型和求解过程(理解了,类似于背课文一样去记),事实证明我的方法奏效了!第三轮开始,我刻意顺下来大部分的题目了,那些还不会的也就放弃了(考研也不会考),我清楚地记着,在考场上所有大题的思路全部来自于我所记住的模式,数一130+。
  专业课你应该在六七月份就开始复习了,要知道专业课很关键的,所有高分大神都是因为专业课拉分的,除了一些重点大学的顶尖专业或者因为招收人数少而专业课设置较难外,其他学校专业都应该不难(本人就是因为专业课奇难!导致专业课拖后腿),买真题是很重要的,很多学校真题的重复率相当高,真题一定要多过几次,如果你的学校专业都比较热门,最好对本专业顶尖学校的真题也过几遍,以防学校抽风。
  再就是政治了,两个字,背吧!我背了肖秀荣八套,四套,蒋的5套,今年是肖的大题全压中,但是很奇怪我的政治只有60多分,可能是我的政治觉悟不太高吧,大概在11月份,就应该猛背了!当初背的我头疼。
  接下来就是出分录取,自己估摸着一志愿不行的赶紧联系调剂老师,我感觉我一志愿完蛋,所以我联系了本地另一所二本院校的老师,我的分还可以,有老师回复我确定要我了,我心里其实几分欢喜,也有几分难过,因为不是我理想院校&&
  老天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录取分数了,我达到了我一志愿的复试分数线,有的学校联系导师意义不大,还是靠自己先过了复试,但复试大多数不难,就是基础知识,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为了梦想,我请了一个月的假,我过完了复试要求的所有科目,几乎背完了所有概念,没有看习题,过了部分例题,准备了自我介绍,背的滚瓜烂熟,就这样上了战场。也许是我的努力感动了老天爷,笔试考点全部复习到,面试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不紧张,最终我被录取为重点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在考研的日子里,我眼睛近视加深了,我熬白的我的头发,但是我为我的未来增加了取胜的筹码,我为自己感到自豪,第一次,感动到了自己!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后来529,,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实习小编:大可)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2019考研热门话题
考研帮地方站作为三本考上985研究生的楼主,工作三年后来说说我的经验和体会
最近看到很多相关的文章,昨天还看到某大专生想逆袭上海财经大学的帖子,想想自己毕竟也是有类似的例子的,跟大家分享下或许对某些同学有帮助,其他jrs权当看看解闷,当然是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和不当之处,各位也请多批评指教。& lz本科学校是南京某三本,三本并不像某些jr想的那么不堪,但和好学校比差距还是全方面的,母校的好处在于和一本的本校在一个校区,说实话这对于三本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很多资源都可以共享,沟通交流也很多,甚至专业课和本校的都在一起上,这对于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如果你高考成绩不佳的话,报考一个与一本在同一校区的三本院校或许是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 lz算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典型人物了,高中物理化学烂成渣,但还是选了理科(自认为是一大败笔),加上高考发挥不佳,于是情理之中的来到了三本院校。但是自认为学习能力还是有的,只是天赋不在这一块(毕竟高中以前的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于是早早也定下来考研的目标,当时主要还是不服气,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当然你要以为我大一开始就特别努力那也错了,说实话我一直自诩为学渣,是一个普通人,这也是我分享经验的原因,毕竟还是普通人多。当然上课至少还是认真上的,课后自习就差点意思了。不过lz也没有一直闲着,由于英语还不错,加上考研英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大一大二的时间还是花了很多在英语上的,拿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一等奖(看着很唬人,参加过的同学才懂)、报了中级口译,过了笔译,单词也背了很多,这使得我在考研的时候英语花费的时间很少,可以腾出给其他学科。应该是提前一年开始准备考研的,说实话,楼主一直比较惭愧,为什么说自己是学渣呢,因为考研教室里估计去的比我晚的很少了,lz特别喜欢睡懒觉,即使在考研关键期,没课的时候也经常吃过午饭才去教室,当然学还是要认真学的,不然拿什么去考。说到报考学校,这里可以着重和大家分享下,大家也可以吸取我的经验教训。我的专业比较小众,能报的学校并不多,当时有几个选择,第一、最多人的选择,报考本科母校,这个也是最容易的。第二就是报考外校。说实话,三本的学生报外校的不多,因为风险比较大,难度也大很多,至少我们学校而言,报本校的难度真不算高,当年我们班最后11个考研的,有十个考上了,难度可见一斑。我当时的想法是,报本校稳上,有点亏,另外就是面子问题,当时高考三本有点拿不出手,所以我想通过考研来挣点面(内心真实想法),所以就开始研究外校。其实能选择的也不多,好的就那几个,当时就是想考个985:中科大、重大、中南、矿大,这里面中科大难度太大,最后选了重大,可以说比较顺利吧,最后高了复试线30分,国家线高了60多分,复试那一年没有刷人,最后顺利录取。上面看起来是大团圆结局,下面就是教训了。首先去985学校一定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你在科研能力方面比985本科的同学是有很大差距的,他们从本科就开始接触,大四保研以后直接进实验室,等你进去的时候基本他们已经上手了;然后就是努力程度,我在的算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多同学非常刻苦,他们可以全天包括晚上都耗在实验室,节假日也不例外,而我作为一个学渣,无法适应其中的节奏,当时也是经历了非常痛苦的一段时光,幸好最后在师兄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实验,顺利毕业。最后就是找工作。985的名号找工作有帮助吗,肯定有,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地域性。作为一个想回江浙的学生,和一个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校招的机会非常少,大部分是本地的,外地的企业又基本上没有我这个专业。最后lz是去东南大学参加他们校招的时候,才找到了工作。目前楼主在一家外企工作,税前街薪一半左右,在准备换工作,探水后发现22左右还是有希望的,而当初本科毕业从事同行业的同学,也已经拿到了这个数。楼上啰嗦了一堆,废话很多,不想看的同学可以略过,直接看重点:1、本三考研其实难度不大,当然前提是考本校,外加自身的努力,如果考外校,难度会有大的提升,尤其是985,我是冷门专业还好,当年复试听过了很多二本一本学生考重大电气等热门专业笔试第一第二被淘汰的例子。所以要量力而行。2、学校地区一定要考虑。当初lz为了985的名号去了重庆,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劣势明显,如果当初选择华东理工、南理工这些学校,在找工作的时候无疑会有很大的便利,而且我重大的知名度在江浙有点堪忧,很多人竟然不知其是985。3、考研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有的专业,例如楼主的,看重的是实际经验,学历方面只能做锦上添花用,我曾经试想过如果当初不考研,而是直接工作,会不会更好一些;还有就是你到底愿不愿意做学术,做实验。当初考研只是觉得听起来好听,有面子,却从来没想过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能不能坚持和学习。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没什么代表性,只是作为我个人的一点点小看法,毕竟也是我的切身感受,如果有同学能够从中获益,那就善莫大焉了。
这些回帖亮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楼主,会不会歧视本科文凭呢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很现实,除非你在面试环节给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然为什么会要你,楼主作为我们那届唯一的三本生,最后跟了一个副教授,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引用3楼 @ 发表的: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很现实,除非你在面试环节给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然为什么会要你,楼主作为我们那届唯一的三本生,最后跟了一个副教授,还是能说明问题的。楼主。。。一般来说,至少985本科生不会针对歧视三本考入本院的。要么无感,要么只歧视本院研究生。其实吧,很多重学术985,没有那么多情感,也就是说,可能一个动作,比如你是三本本科的,很诧异,自然要多掌握你一些信息,但这不是歧视,毕竟你的一些思维,因为常年合作对象是三本学生,跟985学生有一些差距,这是很正常的,但是,985教授,大多数都是一视同仁的,毕竟随随便便一个教授看本校学生也是菜鸡的感觉,所以何况三本。风气来说,985学生比起社会,更多的是一种"麻木"。"他获国奖了""哦""他挂科了""哦""他保国外了""哦""今晚食堂送豆浆""卧草,我居然不知道"
引用98楼 @ 发表的:楼主。。。一般来说,至少985本科生不会针对歧视三本考入本院的。要么无感,要么只歧视本院研究生。其实吧,很多重学术985,没有那么多情感,也就是说,可能一个动作,比如你是三本本科的,很诧异,自然要多掌握你一些信息,但这不是歧视,毕竟你的一些思维,因为常年合作对象是三本学生,跟985学生有一些差距,这是很正常的,但是,985教授,大多数都是一视同仁的,毕竟随随便便一个教授看本校学生也是菜鸡的感觉,所以何况三本。风气来说,985学生比起社会,更多的是一种"麻木"。"他获国奖了""哦""他挂科了""哦""他保国外了""哦""今晚食堂送豆浆""卧草,我居然不知道"毕竟随随便便一个教授看本校学生也是菜鸡的感觉,所以何况三本。
其实校招多不多和专业冷门不冷门关系不大。和学校专业强不强关系比较大……
而且你算比较幸运的,因为复试没有刷人。
楼主,会不会歧视本科文凭呢
感谢楼主的分享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楼主,会不会歧视本科文凭呢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很现实,除非你在面试环节给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然为什么会要你,楼主作为我们那届唯一的三本生,最后跟了一个副教授,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楼主厉害,一定吃了很多苦
你说本三还有考本校的?我以为三本都没有硕士点
楼主,能加微信私聊吗。
其实校招多不多和专业冷门不冷门关系不大。和学校专业强不强关系比较大……
而且你算比较幸运的,因为复试没有刷人。
引用5楼 @ 发表的:你说本三还有考本校的?我以为三本都没有硕士点就是依托一本的院校啊,例如南大金陵学院的考南大就算这种情况。
引用5楼 @ 发表的:你说本三还有考本校的?我以为三本都没有硕士点本校的意思。很多大学都有独立院校。比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这是个三本,报考本校的意思,就是考厦大的研
不容易点赞为改变命运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lz什么专业啊
引用3楼 @ 发表的: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很现实,除非你在面试环节给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然为什么会要你,楼主作为我们那届唯一的三本生,最后跟了一个副教授,还是能说明问题的。那工作的时候呢,比如找工作的时候,感觉现在还是看本科的啊
楼主能加个微信吗,我现在大二很迷茫啊
引用4楼 @ 发表的:楼主厉害,一定吃了很多苦惭愧,说实话在考研的那帮人里面真不算吃苦的,自律性比较差,这也是我需要努力和提高的方面。
老铁是什么专业啊?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1楼 @ 发表的:lz什么专业啊目前从事EHS工作,然而大部分都不知道是干嘛的
引用6楼 @ 发表的:楼主,能加微信私聊吗。有问题直接回复好了,毕业好几年了,不一定能给出多好的建议
多谢楼主分享,继续努力
引用16楼 @ 发表的:目前从事EHS工作,然而大部分都不知道是干嘛的 Environmental health&safety吗? 感觉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很有前景啊
引用17楼 @ 发表的:有问题直接回复好了,毕业好几年了,不一定能给出多好的建议我女朋友念三本。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是个工科学校。但是她是文科专业,法学。在山西,文科分线比二本线低几分吧。不像你一样,学校在本校,它是分出来的。想问一下她是应该经常去天大,南开旁听?考研是考天大的法学吗?是考985工科学校的法学好,还是要往文科学校方向考还有,三本如果身边的人都不那么爱学习呢,是要避免无意义的社交,自己多去图书馆和自习,特立独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527人参加团购99.00元&178.00元
234人参加团购98.00元&349.00元
750人参加团购129.00元&599.00元
171人参加团购348.00元&650.00元
592人参加团购109.00元&239.00元
1602人参加团购79.00元&199.00元
262人参加团购419.00元&639.00元
95人参加团购198.00元&569.00元
682人参加团购379.00元&599.00元
830人参加团购88.00元&269.00元
1140人参加团购39.00元&99.00元
2049人参加团购378.00元&1299.00元三本考研有希望吗 三本考研希望大吗 _上考网
三本考研有希望吗 三本考研希望大吗三本学校考研, 受到报考学校歧视的可能性大吗?
三本学校考研, 受到报考学校歧视的可能性大吗?
刚刚结束考研,虽然结果还不知道。这半年多手机屏幕上的签名一直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现在想送给你。
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想去考研。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觉的自己是因为高考没有发挥好才上的三本,而你又不甘心只上个三本学校,认为自己的实力是可以上个更好的大学,而最现实的出路就是考研。只有考研才可以让你去更好的学校里学习。
那么,可以总结说你考研,是为了更好的自己。你出发的动力是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价值。
考研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
先不去想结果,就考研这个过程来说,它就会给你带来很多。
其实考研相当于第二个高三甚至超过高三,它更需要的是你的自律,坚持。高三时大家都在一块起早贪黑的学习,有学校提供的大氛围,老师的督促,同学间的鼓劲。而考研不一样,很多同学不会去考,再加上大学的气氛本就轻松,逃课打游戏是平常事,那么,能否每天坚持去教室学习考验的更多的是你自己的信念。而学习也必须需要努力有好的计划。
如果你坚持下来,无论成功与否,首先你就可以给自己养成个好习惯,你会知道努力学会努力,你会体会到拼搏的力量。当你回首这一段时间,你会为自己而骄傲。而这一段时光也会让你受益无穷。
能力和出身哪个更重要。
初试是完全不会看本科学校的,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考到分数线以上,如果你真的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应该去踏实努力,不要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步怎样才能不跌倒。
还没有尝试不要轻言放弃,就算有区别也是到复试时候的事,面试与笔试各占一部分比例,如果真怕就把知识学的扎实一点让笔试分高一点,面试也会更从容一点。更何况其实学校越好越不在乎你的大学,更在乎的是你自身的能力。
能力和出身,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能力。
立足当下才能着眼长远。
现在摆在你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老师会不会歧视三本学校的考生,而是你能否披荆斩棘站到老师面前。
你需要做的是从一开始就做好考研的准备,做好吃苦的准备,去认认真真的学习,达到复试的标准线。而至于老师是否歧视是未知的也是你不可把控的,真正能由自己掌握的是初试的成绩。而只有当你自身足够出色,才会让别人刮目相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本法学考研后上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