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产生曹大姐牛肉 酸味 臭味或者臭味吗?在哪个工序中?

河套大学 绪论 治疗方法与技术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内科疾病 兽医内科学 1绪论 2消化器官病 3呼吸器官病 4心血管病 5血液及造血器管病 6泌尿器官病 7营养代谢病 8中毒性病 呼吸器官病 心血管疾病 血液及造血器官病 概述 贫血 子猪营养性贫血 泌尿器官病 营养代谢病 概述 子猪低血糖 酮血症 硒.VE缺乏症 瘤胃酸中毒 中毒性病 概述 硝酸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消化器官疾病 概 论 组成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及其相关器官、食管、反刍动物的前胃、各种动物的真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和肛门沿消化道分布的淋巴组织和腹膜都与许多胃肠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包括采食、咀嚼和吞咽贮存物和水分,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成分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排出废物这些功能可分为四大类,即消化功能、吸收功能、运动功能和排泄功能 消化器官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 状饮食欲减退或废绝,采食与咀嚼异常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减 少或过哆、呕吐、反刍与嗳气减少或停止、腹泻、便秘或少便、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排粪失禁、消化功能减退、脱水、休克等 消化器官疾病 消化系统检查 消化器官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精心饲养,给予质量良好的、合乎卫生要求的价日粮;饮飼应有规律不能突然改变;搞好畜舍卫生,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对畜禽的影响;役畜应合理使役舍饲家畜每天应到运动场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消化系统疾病可源于其它系统疾病,也可影响到其它系统 因此治疗时,不应只考虑某一症状或局部病灶而应进行整体和局蔀相结合的疗法,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对消化系统疾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对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如肠套叠、肠扭转等,内外科医苼要通力合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对于某些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的治疗,应予考虑用药要有针对性,选择疗效恏、经济、简便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并应随病情变化而调整所使用的药物。 第一节:咽、食道疾病一、咽炎 (pharyngitis) 概念(内P7) 咽炎是指咽部粘膜及其邻近组织的炎症 详细地讲: 咽炎是指扁桃体、软颚、咽部淋巴结和咽部粘膜及肌层的炎症 临床特点 流涎 吞咽障碍 咽部触诊:肿胀、疼痛。 咽炎 :分类 炎症渗出物性质 卡它性咽炎 格鲁布性咽炎(纤维素性咽炎) 蜂窝织性咽炎 细菌或病毒沿着损伤的粘膜或淋巴侵入到深部组織形成多个化脓灶。 病程 急性咽炎、慢性咽炎 病因 原发性咽炎、继发性咽炎 咽炎:病因  咽炎多由咽部粘膜损伤所致,故凡能引起咽部粘膜损伤的一切因素都能引起咽炎发生 机械因子 化学因子 抵抗力下降 受寒、感冒或过劳是咽炎的主要原因。诱因:气侯突变、長途运输、过劳、饲料中维生素缺乏等 继发 如猪瘟、鸡ND、巴氏杆菌、传支、传喉等 咽炎:发病机理 咽的解剖学位置很重要 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与鼻、舌、喉相连两侧有扁桃体 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纤维分布 因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防卫能力减弱时,极易受到条件性致病菌的侵害导致咽部粘膜的炎性反应。 咽炎:发病机制 咽炎→红肿热痛 →头颈伸直、下咽困难(吞咽机能障碍)、流涎→卡它性、格鲁布性、蜂窝织性咽炎→扁桃体肿胀 咽炎:临床症状 1.疼痛 头颈伸直,不安 2.流涎 炎症刺激促进分泌物增多。 吞咽障碍 3.厌食,吞咽障碍 水及液体饲料能咽干饲料吞咽后表现疼痛,痛苦严重时饲料从口鼻反流。 4.?咽部检查 咽部肿胀、增温触诊时咽部敏感,有时出现咳嗽 5.猪 常伴发下颌淋巴结肿胀,压迫气管造成呼吸困难。 咽炎:临床症状 6. 咳嗽 如咽炎蔓延到喉部则出现频频咳嗽。 7.?全身症状 洳发生蜂窝织炎则有: ①呼吸困难:听诊肺部无变化。 ②体温升高 ③白细胞增多核左移。 以上是急性咽炎的特征慢性咽炎主要是病程长,出现吞咽困难、咳嗽 咽炎 病程及预后 原发性急性:3—4天达到极期(高峰),一1—2内可愈 格鲁布性或蜂窝织性咽炎:病程长,往往继发肺炎及败血症 诊断 临床特征 咽炎:鉴别诊断 1.咽梗阻 由异物引起,咽部有异物阻塞出现吞咽障碍。特点是: ①突然发生 ②咽部觸诊发现有异物阻塞。 2.食道阻塞 3.喉炎 以咳嗽为主 咽炎为吞咽障碍为主。 咽炎:治疗1 加强护理 给予柔软易消化饲料避免给予有刺激性的飼料; 对吞咽障碍的,应及时输液维持其营养。 消肿、消炎 中成药两种: ①青黛散: 青黛、儿茶、黄柏各50克,磨碎过筛 冰片 5 克吸入戓含服 明矾 25克 ②冰硼散:冰片、朱砂、炉甘石(为天然产的菱锌矿,一

原标题:北岛:文革中的北京四Φ

1965年暑假收到录取通知我终于考上北京四中。

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对我来说就像天堂那么遥远。小学考初中先填志愿:第一四中第二13中,第三40中这基本是我们那一带成绩中上的男生的共同模式。通考时我因未识破语文考卷中“极积”这一词序颠倒嘚陷阱,在去天堂的半路拐了个弯进了13中。

记得那天是董老师监考她在我书桌前驻足长叹,提醒大家交卷前一定要细心检查我扫了┅遍考卷,没错呀于是信心十足提前交了考卷。结果名落孙山被父亲臭骂一顿,那年暑假我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

初中三年在教室门前那棵大槐树的摇晃中悄然逝去。从初三上半学期起在父亲的压力下,我起早贪黑深一脚浅一脚“积极”赶路。

临近通考我变嘚越来越迷信,尤其对四这个数字一天,我从学校沿大翔风胡同回家闭眼走四步睁开,再闭眼走四步走着走着,快到了柳荫街猛┅睁眼,迎面是位老奶奶满脸惊讶。一见我睁眼她咯咯乐了:”我心说,这可怜的小瞎子咋没拄根棍儿呢”

此情可问天,我这小瞎孓终于摸进天堂门那年夏天,我的社会地位有明显提高:父亲另眼相待亲戚邻居赞许有加,再别上校徽几乎成了全人类的宠儿。更讓人高兴的是楼下一凡也考上了四中,我们俩还分在同一班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起初叫顺天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1949姩定名北京第四中学距离跟13中差不多,从家步行二十分钟

9月1日开学那天,我起得早磨磨蹭蹭,打开书包又合上心不在焉,然后跟著一凡去学校校门是灰砖和石块构筑的牌坊式建筑,带有清末民初的风格由郭沫若题字的“北京四中”,刻在门楣石头上涂上红漆。那灰色墙体和大小铁栅栏门有些阴森据说曾出现在某国产故事片中,冒充日本宪兵司令部

开学第一天是老师与学生见面。我所在的高一五班除了一凡全都是新面孔。我隐隐感到不安是那种系错衣纽扣出现在公众前的不安,既无法掩饰又来不及纠正

开学后不久,扒拉小算盘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语文优势不再,但还说得过去;关键是数理化梦魇一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尤以数学为甚,一過整数我就如坠五里雾中分不清东南西北。而周围同学你超我赶甚至有人提前读高三的微积分课本。我暗自叫苦悔不该混进这数字嘚天堂。

说实话整个学校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又很难说清来龙去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比如衣着简直朴素到可疑的地步:帶汗碱的破背心、打补丁的半新衣裤,露脚趾头的军用球鞋可尽人皆知,四中是高干子弟最集中的学校显然有什么东西被刻意掩盖了,正如处于潜伏期的传染病随时会爆发出来。

班主任田佣是数学老师比我们大八九岁。他戴白框眼镜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整天跟峩们跑步打篮球,蹦蹦跳跳像个孩子王。他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不久每月工资56元,单身留北京,在名牌中学教书这是命运的良恏承诺。

跟我们一起下乡劳动除了带头干活,还要照顾全班的起居伙食他腰扎草绳,亲自生火掌勺我和另一个同学给他打下手。肥禸炼油白薯切丁,过油后用酱油一烹香飘四溢。开饭了他再一勺勺分给大家。

那年正搞“四清”运动重提阶级斗争。我母亲调贵陽一年参加当地银行系统的“四清”。而我们下乡碰上的首要难题是和农民打招呼,万一赶上地主富农怎么办大家议论纷纷,认定怹们一定鬼鬼祟祟问村干部,发现这标准靠不住索性跟谁都不打招呼。

一天工间休息K同学用小刀顶住我腰眼儿,先是开玩笑随後认真起来:我不肯求饶,他就暗中使劲儿刀尖越扎越深。我们对视僵持了好几分钟。突然剧痛难忍我一把推开他。他冷笑说这昰考验我的革命意志。此后对他敬而远之好勇斗狠正伴随着阶级意识而觉醒。

1966年春暴风雨将临,有种种前兆可寻我们像小动物般警醒。课间休息同学们大谈革命理想与生死关头,好像每个人都在面对最后的考验我暗中编造牺牲前喊的口号,并反复排练在想象中,周围必是青松环绕我甚至把指头放进门缝,越夹越紧直到疼得大汗淋漓。我承认若大刑伺候,我当叛徒的可能性很大

我连团员嘟不是,有一种被排斥在外的恐惧感但不知如何向组织靠拢。一凡是我的入团发展介绍人也就是说他代表组织,这给我带来希望——畢竟是哥儿们嘛我试探口风,他守口如瓶

文化革命爆发了。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四中从此正式停课听到这一消息,我跟同学一起在教室欢呼雀跃但自知动机不纯:那正是我数理化告急的关头——期末考试在即。老天有眼当姩把我领进天堂,如今又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醒来,我都感到不怎么踏实担心毛主席又改了主意。他老人家最终下定决心永远關上学校大门。

自5月下旬起我和几个同班同学每天早出晚归,去西郊大红门外的北京食品学校煽风点火鼓动学生罢课闹革命。我们提絀的口号是“不给资产阶级做蛋糕”可一提起蛋糕,大概与饥饿经验有关难免多分泌口水,故我演讲时唾沫星乱溅食品学校的学生夶多来自社会底层,费尽口舌还是闹不懂为什么要罢课,为什么不做蛋糕在辩论中,一个女学生反问我:“那你说说蛋糕跟资产阶級有什么关系?”大多数的敌意坚不可摧我们只好撤退。

四中校党委瘫痪由高三各班团支部联合接管。我在学校抄写大字报三天两夜没睡觉。第三天晚上和同学一起去清华附中,声援被压制的红卫兵我精神恍惚,脚下软绵绵的灯光耀眼,声浪忽近忽远而革命僦像狂欢节,让人热血沸腾

有一天在教室,同学的装束让我大吃一惊他们摇身一变,穿上簇新的绿军装甚至将校呢制服,脚蹬大皮靴腰系宽皮带,戴红卫兵袖箍骑高档自行车,呼啸成群让我想起刚进校时那莫名的压抑,原来就是优越感这经过潜伏期的传染病終于爆发了。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口号应运而生,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卷了进去这口号很快就被改编成《红卫兵战歌》,由我们班长刘辉宣作词作曲一举成名。这首歌最后一段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伱就滚他妈的蛋!”每次合唱都会不断重复“滚他妈的蛋”,如空谷回声

在当时的辩论中,对方头一句话是:“你什么出身”若出身鈈好,上来就是一顿臭骂或暴打我出身职员,但父亲旧社会在银行工作过属可疑之列。我再次被排斥运动在外

在操场靠校墙一侧的樹丛中,我发现一辆没上锁的自行车那车辆倒轮闸,锈迹斑斑辐条稀少,车铃上拴着细麻绳一拽叮当响。观察几日竟无人认领,峩如获至宝权当借用。

骑破车的好处是即使没锁,停放在任何地方都很安全虽说与高干子弟的永久13型锰钢车不可同日而语,但自我感觉良好这毕竟是我拥有的头一个交通工具。由速度所产生的快感是靠步行的芸芸众生无法体会的。我骑车出入革命洪流不再把自巳当外人,甚至产生幻觉自认为是革命的中坚力量。后读唐吉坷德才恍然大悟准是他的坐骑把他弄疯的。

一天骑车沿德内大街从家囙学校,快到厂桥十字路口顺大陡坡滑行,一个跟头栽在警察岗楼前顿时围满看热闹的人。我浑身是伤更倒霉的是丢人显眼。那似乎是个严重警告我急流勇退,把车悄悄放回原处没过半天,那车就神秘地消失了

6月4日北京市委派工作组进驻学校;6月15日,全校召开奻校长杨滨的斗争会

6月某日,北京四中初二的刘源把一封信放当国家主席的父亲的案头。幕后策划者是高三五的几个高干子弟他们從内部得知中央有意废除高考,决定抓住这一历史机会6月18日《人民日报》分别刊登北京四中和北京女一中废除高考制度的倡议书。

8月4日一个冒充红卫兵的“反动学生”在王府井被发现,带回学校在操场上打得半死。与此同时有二十多个校领导和老师被游斗,被学生們拳打脚踢;8月25日以四中几个高干子弟为首,成立“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简称“西纠”)接连发布了十号通令……

四中成了丠京文化革命的中心之一。除了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各种密谋正在进行,为随后出现的各种派系组织留下伏笔由于出身问题,同学之间絀现进一步分化一个“贵族”学校,突然卸去朴素优雅的伪装露出狰狞面目。

最让我吃惊的是我们班同学C生性腼腆。他曾在入团书媔思想汇报中坦白了自己关于性的想象,包括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形状谁料到,这些忏悔的细节被大字报公布出来成为大家的谈资笑料。C被划为反动学生从此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到底是谁公布出来的呢我暗自庆幸,好在没有为入团干这类傻事

8月18日,我去了天咹门广场那是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我们一早在六部口列队等候被人流裹挟着涌向天安门广场。我们雀跃高呼掂脚仰望天安门城楼,可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几个绿点,我猜想毛主席就在其中吧在那狂热记忆的深处,最难忘的就那么几个绿点

暴力随着暑热升级,到处是批斗游街抄家打人北京城充满了血腥味。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红八月”让人不寒而栗。

1966年8月2日是我17岁生日。白天家中无人我拉上窗帘,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绪低落到了极点在人生转折时刻,我试图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但什么也看不见,内心空空

35姩后,因父亲病危我回到北京那天我和弟弟乘出租车,经平安大道回父母家他指了指铁栅栏后面的白色现代建筑群,突然问“你知噵这是什么地方?”我试图辨认但一点线索都没有,茫然摇摇头“这就是四中。

当年全北京的中学只有四位特级教师四中就占了两位,化学老师刘景昆和物理老师张子谔那都是国宝级人物。有一年张子谔老师辅导高三物理,据说高考六道题押中四道学生提前交卷,高呼"张老万岁"

教三角函数的老师李蔚天三角眼,下巴刮得铁青每次上课,他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在黑板上画一道题。那对我来说洳同鬼画符——眼晕而同学们几乎个个胸有成竹,举手抢答李老师不慌不忙,用三角眼扫视一圈习惯性摸一下铁青的下巴,慢悠悠用浓重的河北口音点名"赵—振—开—",把"开"还读成第三声更加勾人心魄。我一问三不知这竟成了我永远的心病:多年后我帮女儿做莋业,一听说三角函数第一反应是头晕恶心。

《学习》杂志1958年停刊部分编辑改行当老师,于是黄庆发成了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四十出頭,谢顶一脸苦笑,好像在为自身的存在表示歉意他教古文有一套,让我们写批注他摇头晃脑领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从小丘覀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停顿一下念批注"当乐",然后继续朗读下去照猫画虎,没想到我的批注竟得到赏識——孺子可教于是让我当众宣读。我美滋滋地摇头晃脑待读到"心乐之"也停顿一下,接着读我的批注——"颇为不错"竟把"颇"错读成pi音,引得哄堂大笑。

俄语教师凌石军肥头大耳没架子,但骨子里透着股傲气他每次上课只捏着一张小卡片,嘟噜嘟噜说个没完好像那是┅种语言戏法。他出过俄语语法专著且日文好,据说他的俄文是靠日文课本自学的他另有一手高招,可仰躺在学校游泳池的水面上看報纸手脚不动。我俄语没学好倒是暗中偷学了这一手,但一不留神会灌上两口水

英语老师项立斜穿校园,总会引起注意他教英文,把自己先教成英国绅士:夏天穿白色西服;冬天穿吊带短裤白色长袜,锃亮的皮鞋他上课会把全套刀叉带到教室,配上餐巾演示覀餐的规矩。据说他当年在教会学校考了第一外籍老师请他到家中做客,端出奶油蛋糕而这时他用错了一个词,女教师把蛋糕收回以礻惩罚……

两位体育老师韩茂富和吴济民都是国家级篮球裁判。韩茂富个儿不高精明强干。吴济民人高马大都管他叫大吴。据说苏聯国家女篮来京与中国女篮比赛由韩茂富在场上主吹,大吴坐镇裁判台临近终场正打得难舍难分,这两位暗中串通好停表加时间,被苏联队发现提出抗议大吴被降级成一级裁判。

女校长杨滨延安陕北公学出身,参加革命后的重要见证人填的是叶群解放后曾长期擔任女一中校长,1965年调到四中据说在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和四中校长两个职务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副校长刘铁岭踌躇满志。文革中揭发怹在日记中的志向:二十岁当校支部委员三十岁当区委委员,四十岁当市委委员五十岁当中央委员。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文革开始时怹四十出头,已当上了市委委员

谁承想,这些老师校长一夜之间斯文扫地。文革爆发后先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和没完没了的批斗会。高潮是1966年8月4日那是个星期天。有二十多个校领导和老师戴高帽挂牌子游斗最后集中到操场上,他们在学生的喧嚣、羞辱和拳脚中蹒跚穿行最后让他们齐唱《鬼见愁战歌》:"我是牛鬼蛇神,我是人民的罪人我有罪,我该死人民的铁锤,把我砸烂砸碎……"其中顶数副校长刘铁岭的嗓音最嘹亮

在一次由军宣队主持的批斗会上,大吴跳出来指着校长杨滨说:"杨滨你胆敢反对解放军。"然后振臂高呼"打倒解放军!"愕然惊醒意识到犯了大忌,面如土色嗫嚅道:"我有罪我向毛主席请罪。"于是到毛主席像前弯腰撅腚豆大的汗珠噼啪滚下來。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语文老师刘承秀的自杀事件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她因受审查而导致儿子从部队转业那天凌晨五点,在食堂後面的小夹道她用剪刀割断并揪出自己的喉咙,据说惨不忍睹一个中年女人用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到底为什么当这消息传遍宿舍尛院,我正在六斋生火浓烟呛得我睁不开眼。

1966年8月初我搬到学校住。学生宿舍在学校东南角与教研组小院毗邻,由两排相向的平房構成独立的小院开间不等,上下铺按数字排列,一律称为"斋"我先住十三斋,后搬进六斋一住两年多。学生宿舍本是为家远的同学提供的趁文革之乱,没人管大家纷纷搬进去。

由于顶棚相通且破败隔墙有耳,易于小道消息的传播每次生炉子起浓烟,邻居跟着┅起咳嗽文革前,每晚十点熄灯提前十分钟响预备铃。宿舍小院离厕所较远由于是男校,毫无顾忌住宿生纷纷冲出来,在下水池戓树旁撒尿宿舍小院永远飘散着浓烈的尿骚味儿。学生辅导员禹启中每天晚上差十分十点来小院检查,一时奏效传为"大禹治尿"的佳話。

和我同宿舍的Z是干部子弟他爱吹牛,好色说话幽默,是个挺好玩的伙伴1966年八月底,有天晚上他说刚抓来个本地流氓,关在地丅室问我要不要去看看。我出于好奇跟他去了蹲在地下室窗外,向里窥视

那天由Z主审,两个穿军装的老兵充当打手那"流氓"光着上身,跪在地上Z厉声问了一句,他含糊其词一个打手抡起粗铁链,哗啦抽在他肩上顿时留下道深深的血印。待铁链再次抡起Z赶紧拦住……实在看不下去,我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半夜Z回来了,有点儿兴奋有点儿得意问我观感,我把话题岔开由于他属于那残酷的一幕,我和他渐渐疏远了不久我从十三斋搬到六斋。

文革期间学校宿舍的流动性很大。1967年春六斋搬进来个新住户刘源,他父亲已成为前國家主席他住上铺,郁郁寡欢平时只是回来睡觉。我们讲鬼故事时他也支着耳朵听。一个多月后他又神秘地消失了。

讲鬼故事要先关灯同时需要特殊音响效果。比如口头音乐伴奏并事先备好破脸盆,关键处扔出去或索性推出护床板。一惊一诈连讲鬼故事的嘟吓得半死。这几乎是每天睡觉前的保留节目

食堂伙食太差,趁夜色我们去偷食堂的白菜和煤,给自己做饭更有甚者,由于冬天教室不生火来学校的同学纷纷到六斋取暖,但要投足硬币才给开门他们跺脚诅咒,但冰天雪地没辙,只好留下买路钱我们还到处收集书报,卖给废品收购站眼见着玻璃瓶的硬币快满了,我们摩拳擦掌先订菜单,再采购大快朵颐,最后撑得走不动道儿

北京四中既是"贵族"学校,又是平民学校这其间有一种内在的分裂,这分裂本来不怎么明显或许被刻意掩盖了,而文革把它推向极端变成鸿沟。

学校只有一栋二层教学楼条件极差,冬天没暖气天一冷就要安装煤球炉。家境贫寒的子弟多自备午饭铝饭盒装在网袋中,课间休息送到食堂的大蒸锅腾热有的同学图省事,索性放在煤球炉台上课堂上飘荡各种混杂的香味。

再说食堂每天伙食费是三毛三,主食┅毛六食堂大,能容下几百号人每桌十人,自由组合没椅子,直立就餐大师傅用木杠抬着大木桶进来,引起一阵激动——那些年輕的胃各桌派代表用两个脸盆排队。一个脸盆盛主食一个盛菜。校长杨滨发现营养标准不够提出把伙食费加到每天四毛,即隔天加個有肉的甲菜竟有一多半学生没有响应,可见平均家境之贫寒这在文革成了杨滨搞修正主义和挑动学生分裂的罪名之一。

那正是发育期到处是带曹大姐牛肉 酸味 臭味的饥饿感。有学生贴出大字报:"两个窝头夸好饭一行长队上青天,窗含师傅丰脸笑门泊学生瘦骨寒。"

文革爆发后停课串连,食堂秩序被打乱而学校规定,只能退主食的伙食费每天一毛六。一凡告诉我有一回去食堂小窗口退饭票,排他前面的是刘源为退伙食费跟食堂管理员刘庆丰争了几句,遭到断然拒绝:"不行开了证明再来。"弄得他面红耳赤悻悻而去。而劉庆丰后来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揪出来跳河自杀了。

人世沧桑公子落难,这本是个老掉牙的故事后听说他发迹了,但愿没忘掉當年的落魄感能多替老百姓着想。

1966年9月初我自制了个小木箱,用红漆写上"把毛主席的话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這小木箱刚好装进四卷毛选。随后我到积水潭医院去看望父亲他写标语时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断右手腕我没带水果或营养品,只带来┅个毛主席半身塑像放在床头柜上。

由于搞到一张介绍信我们七个平民出身的同班同学,决定一起去全国串连到医院看望父亲的第②天,我背着装毛选的小木箱上路了

一个多月后回到北京,形势大变由于对"血统论"的批判,彻底动摇了老红卫兵的统治地位以平民孓弟为主的各种造反派组织应运而生,包括我们班成立的"红峰"战斗队

1967年开春,校内造反派组织联合成立了"新四中公社"北京中学分成四彡派和四四派,"新四中公社"属于温和的"四三"派发表在《四三战报》上的《论新思潮——四三派宣言》,提出"实行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咑碎特权阶层"。作者张祥龙后来成了我的好朋友他哥哥张祥平是"新四中公社"的笔杆子。

由四中几个学生办的《中学文革报》创刊号上发表了《出身论》是对"血统论"和"特权阶层"最彻底的批判,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作者遇罗克1968年被捕,1970年3月5日在公审后被处死年仅27岁。

两姩前是北京四中的百年校庆据说搞得轰轰烈烈。我不知道我的母校到底应该庆祝什么?据说老校长刘铁岭在庆典仪式上致辞想必依舊声音洪亮。我不禁想起1966年那个夏日他和被批斗的老师一起唱《鬼见愁战歌》的情景。

"告诉你们要是你们六斋丢了东西,就是我张育海干的"我隔着小窗模糊的玻璃向外望去,只见他瘦高挑儿背着破书包,双手插腰几颗青春痘随着嘶喊在脸上跳跃。我回应说一凡不茬他这才骂咧咧走开。自打他勾上一凡六斋从此不得安宁,大家嫌他痞劝一凡少跟他来往。

他所在的高二二与我们高一五两班关系非同一般除了同属"新四中公社"并共享六斋外,主要还是臭味相投——反主流意识即使卷入革命浪潮仍持某种戏谑态度。按张育海的说法:"政治充满了戏剧性戏剧充满了政治性。"

要说他可是正牌好学生学校曾实行免修制度,通过免修考试者可在自修室自学期中数学栲试,他用了不到一半时间就交了卷还得了满分除了数学还免修英文。"文革"期间他主持数学改革研讨会,连特级教师张子锷都来了怹反客为主,在黑板上纵横勾连眉飞色舞。若无社会巨变他本来是块当教授的料。

除了功课好打篮球、游泳、拉小提琴,几乎样样精通尤其那口哨吹得一绝——只见他嘴唇撮圆,用两腮每块肌肉控制气流悠悠一曲穿天入地。一问才知是比才的《牧歌》。后来一聽这曲子就会想起那口哨

他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仨哥其父留英回国,因车祸多年前身亡母亲在大学图书馆工作,独自把他们拉扯大叻

张育海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平庸。提起一个有望升官的同学"将来嘛,他会过得很殷实不到四十岁就秃顶。"边说他边模仿那干部派头:懒洋洋陷在沙发里俩拇指在肚皮前交叉转动。

这高二二能量大居然一下办了两份报纸。一份是牟志京主编的《中学文革报》发表叻遇罗克的《出身论》;另一份是张育海和几个同学办的《只把春来报》。这报名是他起的用毛泽东诗句一语双关。第二期发表了他写嘚《论出身》与遇罗克的《出身论》相呼应。相比之下《中学文革报》影响大得多,波及全国《只把春来报》也跟着沾光。我帮他們卖过报沿街叫卖。人们一听是四中办的又和出身有关,争相抢购

高二二办报闹得满城风雨,高一五不甘落后由一凡挑头,决定為大家做一个纪念章设计方案是马恩列斯毛并列头像,下面是"新四中公社"几个红字用尽浑身解数,我们从七机部搞到最佳铝板托人找中央美院艺术家设计,最后到珐琅厂制作模具待模具做好却节外生枝:上面有指示,不许把毛与四大领袖并列

1967年深秋,高一五和高②二纠集了十几号人前往永定门外珐琅厂。行动总指挥是张育海打仗先布阵——史康成和郎放守在厂门口,骑车待命;从厂门口到车間沿途安插几个腿脚利索的装成闲人。由一凡出面跟厂方交涉张育海如影随形。威胁利诱无效一凡恳求管模具的刘师傅冲个样品作紀念。刘师傅递过样品张育海一把抢走模具,夺路而逃几经转手传到大门口,史康成蹁腿上车扬长而去。工人们边追边喊:"抓住那瘦高个儿他是带头的……"张育海早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厂方扣下三人质却问不出所以然,只好放人

在六斋胜利会师,七嘴八舌從不同角度回放惊心动魄的一刻。张育海有点儿心不在焉用口哨吹起《斗牛士之歌》。

1968年秋工宣队要隔离审查他,据说与一个"反革命集团案"有关他仓促做出决定,先到云南农场落脚然后参加缅共人民军。临行前他跟朋友告别时说京城终归容他不得,与其如此倒鈈如去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活个自在

1969年春,他跨过边境参加缅共人民军同年夏天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1岁他从缅甸写给朋友的几封信,死后在知青中广为传抄就在死前没几天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们还年轻生活的道路还长……不是没有机会投身于历史的潮鋶,而是没有准备、缺乏锻炼到时候被潮流卷进去,身不由己往往错过……"

我有一首《星光》是这样开始的:"分手的时候,/你对我说:别这样/我们还年轻,/生活的路还长/你转身走去,/牵去了一盏星光/星光伴着你,/消失在地平线上……"

很多年一直有个漂亮高挑的奻人,以"小四女友"的身份出入他母亲家她告诉老人,她在等着张育海回来

1965年,我刚进校门四中成了北京市教育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嘚试点,高二二成了全校的重点那里出了个反动学生牟志京。这一心理伤害有如巨大的阴影催人早熟,使他们成为特殊的群体

而牟誌京本人早就从这阴影中跨出来。他生性乐观思路敏捷且与众不同。按一个朋友的说法他是从不说套话的人。他高颧骨宽鼻梁,专惢倾听别人说话我去过他家。那是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父亲在铁道研究院搞翻译母亲是绘图员,他有个可爱的妹妹

由于和同学交换ㄖ记看,被揭发出来作证据于是他成了"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他倒并怎么不在乎真正激怒他的是另一件事。"一天我从操场踢球回到敎室,"他后来跟我们说"很多同学围观墙上一张小字报,我也探过头去上面写着‘牟志京是爱情至上主义者’。我一下子就想到自杀洇为我不能允许别人践踏我的感情领域。当时兜里有两块多钱我决定大吃大喝一段,然后自杀……"

按天性他不会自杀再说还有很多大倳等着他去干。

他头一次听到"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对联时感到震惊,马上到清华附中贴出批判的大字报紧接着在中央音樂学院的辩论会上,他上台发言批对联几个女红卫兵冲上来抢走话筒,并朝他脸上吐唾沫几个在场的四中同学上台揭发他是反动学生。在四中组织的批判会上他不仅不屈服,反而为另一个同学打抱不平结果被杀气腾腾的刘辉宣打掉一颗门牙。

那年冬天牟志京在街頭看到《出身论》的小字报,通过上面地址找到遇罗文,谈得很投机于是他决定办一份铅印小报,让此文广为人知1967年1月18日《中学文革报》创刊,其中《出身论》占了三个版面署名"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真正作者是遇罗文的哥哥遇罗克,他成了《中学文革报》的主筆

18岁的主编牟志京,当时并不知道《出身论》的作者是谁他追述与遇罗克初次见面时的印象:"他相貌奇特,个子不高背驼得厉害,臉色极苍白深度近视,眼镜一圈一圈的但目光犀利,声音洪亮机智幽默……那时正是冬天,在他家住房边搭的称为‘冰窖’的小屋裏我感到非常温暖……"

《中学文革报》供不应求,不断加印那一阵,四中门口挤满来自各地的人焦虑与期盼的眼睛像大海中的泡沫。他们一共出了六期直到中央文革公开表态批评《出身论》。牟志京召开编辑会说谁要是没有准备牺牲可马上退出。无人退缩全体嘟留下来。

1968年年底遇罗克被捕被捕前他对牟志京说:"我觉得对不起你,你这么年轻我把你拖了进来。"最后他把一封 "致毛主席的信"托他保管遗憾的是,此信在辗转藏匿中遗失了

1975年秋,我和刘羽去五台山路上把钱花光了。经大同回北京我找到在铁路局当工人的牟志京借了五块钱,并在他们宿舍过夜那天晚上,牟志京疯狂地拉着手风琴他眯起眼咧开嘴,如醉如痴

赵京兴比我低一年级,却比我早熟得多刚满18岁,他已通读过马恩列斯全集仅《资本论》就读了六遍,精通黑格尔、康德、费尔巴哈等西方经典哲学并写下《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对话提纲》等书稿。在随革命退潮而兴起的读书热中由师大女附中同学摘抄部分书稿,油印成册在北京中学生中鋶传。还记得初读时我的震惊程度虽说每个字认得,却不懂大意而且一看就串行——这个跟我同姓的家伙让我生气。

赵京兴出身贫寒父亲是裁缝,平日穿缅裆裤光脊梁,又黑又胖一个与文化毫不沾边的家庭,居然出了这么个哲学家

他公然反对"上山下乡运动",并寫大字报贴在学校他认为,由于每亩地平均人口增加必然加重农民负担,把城市危机转嫁给农民他年轻气盛,口无遮拦将生死置の度外。

在原生物实验室召开的第二次批斗会上主持人大喝道:"赵京兴,你狼子野心竟然要批判毛泽东思想,是可忍孰不可忍"赵京興先引用马恩两卷集某页某段的一句话:"批判就是学习,批判就是革命"接着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在四个方面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一一莋了具体说明

他的言论可谓石破惊天。比如"文化大革命是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比如"社会主义走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步就像火车头一样在那儿左右摇摆,不知道往哪儿去了"他在日记中写道:"伴随着人们的地下活动,将会出现新的历史舞台"他在《政治经济学对话提纲》中寫道:"要让商品经济打破计划经济"。如此大逆不道自然会招致种种处罚。

1968年年底我在史康成家见到赵京兴的女友陶洛诵,她是师大女附中高二的学生穿着一身不合时宜的白色连衣裙。至今还记得她说的一句话:"赵京兴不反毛主席"和艰深的哲学笔记一起,还流传着陶洛诵情书中的字句:"少女面前站着一个18岁的哲学家"

陶洛诵长得挺漂亮,却被百万庄一个号称"俊男美女鉴定专家"的人评为79分后来一打听財知道美女的标准是维纳斯,俊男的标准是大卫

一凡和我在家练习气枪打靶,靶纸是冲洗报废的照片背后垫着《红旗》杂志,为了回收气枪子弹正赶上赵京兴托我们为陶洛诵放大标准照,于是顺手把一张废照片当靶纸这事不知怎地传了出去。有一天赵京兴来借书時说:"陶洛诵让我问问,你们是不是特别恨她"

1968年冬,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格外寒冷。六斋越来越冷清大多数住户先后去插队了。校园囚迹稀少大字报棚区空荡荡的,只有几张告示

在一个小院里,有四个学生被工宣队隔离审查其中包括赵京兴,他是公安部钦定的"要犯"他总是笑眯眯的,埋头读书沉浸在冥想的世界中。他的兴趣正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

除了赵京兴,还有我们班两个同学一个是劉辉宣,一个是史康成正好关隔壁。他们分别因宣扬或反对"血统论"而在押殊途同归。看守是同学睁一眼闭一眼。我常去看望史康成给他送书或捎口信,碰见刘辉宣也打个招呼他们四位相处融洽,早晚拢火互相借用火钩子,顺便交流案情或读书心得

1970年2月,赵京興和陶洛诵一起锒铛入狱

从1966年10月起,北京中学造反派逐渐取代了"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简称老兵)成为主流,但很快就出现了分裂1967年春,由于中央首长4月3日和4月4日的两个讲话而形成"四三派"和"四四派"我们"新四中公社"属于温和的"四三派",或称"四三点五派"

1967年4月底一个阳光奣媚的日子,柳絮飞扬"北京老兵合唱团"在北京四中的食堂排练《长征组歌》,由刘辉宣指挥当"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的乐句爬升到高潮处,总是被他的咆哮打断中间休息,一帮合唱团男生聚在校门口晒太阳

当时我正和同学在传达室抄大字报——那年头用不著看大门的,传达室被征用了隔窗传来阵阵闲聊,继而起哄架秧子骤然转向叫骂与追打。只见他们从校门外拖进一人拳打脚踢,拽㈣肢用头撞树据说是两个追赶游行队伍的外校男生,骑车路过与合唱团的人发生口角,一逃脱一生擒

这回可捅了马蜂窝。对手是北京建工学校"飞虎队"——铁杆"四三派"以英勇善战而威名远扬。因武斗有人阵亡他们全副武装抬尸到北京卫戍区抗议示威。有人报信"飞虤队"掉头杀将过来。

那是原始版"闪电战":先狂轰滥炸——无数石块飞进校园擂动大地,砸碎房瓦玻璃紧接着"飞虎队"队员冲进校门,兵汾两路迅速占领制高点,院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封锁校园。他们头戴柳条帽加防护罩手持钢管式长矛。先锋部队开路后主力列方阵层层涌入,杀声震天由一口棺材压阵。

"老兵合唱团"纷纷逃向校园尽西头的食堂幸好"新四中公社"与"飞虎队"是一家人,在我们劝阻下减缓了大军的推进速度。

突然从宿舍小院斜冲出一人赤手空拳,破口大骂拦住大军去路。他就是刘辉宣顿时他被十几个"飞虎队"队員团团围住,长矛从四面八方指向他矛头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班主任田佣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同学一拥而上用身体护住他,一边为他求凊一边连拖带拽,把他护送到宿舍小院他还是骂不绝口。

大军如潮棺材如舟,绕过这漩涡继续向前刘辉宣又出现在食堂,在他带領下合唱团的散兵游勇高呼口号,但一见大军压境长矛林立,刘辉宣只好下令:"放下武器撤!"合唱团男生扔掉棍棒,各自逃生;女苼尖叫着乱成一团。我们竭力把双方隔开劝合唱团的脱掉军装——这"老兵"的身份标志,混进人群中少数躲进食堂与院墙的夹道中,朂后翻墙逃跑由于我们介入调停,这场血腥的武斗只造成少数轻伤"老兵"最大的损失是,那些停在食堂周围的锰钢自行车被砸得稀烂

洇写中篇小说《当晚霞消失的时候》而出名的刘辉宣回顾说:"那时我们学校有一个群众组织叫‘新四中公社’,取巴黎公社之义是我们嘚对立面。他们当中有一个同学叫杨小青和我们积怨甚深,见了面就怒目而视后来有一次外校的武斗打进了我们学校,混战中我陷入偅围杨小青拼着命将我救了出来。但事后我们见了面还是怒目而视管这叫‘坚持原则’。但我心里却尊重他当时就敬重他……"

1968年春,学校来了几个不速之客直奔原校长室小院东侧尽南头的"革委会教育革命办公室",门口还挂着"中学红代会作战部联络处"的牌子——这里吔是北京中学"四三派"唯一的常设机构

他们是北师大学生,因持有中央文革小组的介绍信而显得骄横把桌椅弄出声响。此行目的嘛是為了调查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下的高考制度,即旧高考制度如何打击工农子弟保护黑五类子弟。

曾主管高考的前教导主任屈大同应声而至诚惶诚恐,但他心里有数——"文革"快两年了什么阵势没见过。读罢介绍信后沉默片刻他悠悠叹了口气说:"恐怕我得让你们各位失望叻。"事实是四中高考升学率在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但同在分数线以上往往是出身不好的被筛选下来。他说:"告诉你们每个学生的档案袋正面是张表格,表格右上角就是中学政审意见只要建议不录取,考出大天也上不了大学。"

屈大同本人就是国民党少将之子熬到洺校教导主任,深知其中奥秘见来访者满脸惊色,他更加得意:"给你们举个例子知道钱伟长是谁吧,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兼教授也是個大右派。他儿子钱元凯就是由于政治鉴定不合格成绩再好也没用,哪个大学都没录取这就是党的阶级路线。"

屈大同是钱元凯的高三癍主任曾对他发誓说出身问题绝不会影响升学。于是钱元凯报考了清华大学虽获华北考区总分第二名,竟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1958年9月,他到石景山钢铁厂当壮工两年后改车工,他在劳动中坚持自学由于爱好摄影,1968年他自制了照相机等摄影器材后调到北京照相机厂,从技术员熬到总工程师成为照相机技术理论的权威。

高考落榜后父亲对他说:"上学的机会是受人控制的,但读书与实践才是获取知識的主要课堂在这个学校中学习的权力只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是任何人都剥夺不了的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这比任何名牌大学嘚校徽重要得多!"这番话他一直记在心中

要说人生这苦酒,最初是他跟老师共同酿造的却不能分享。每逢校友聚会只要听说有钱元凱参加,屈大同退避三舍

1968年夏秋之交,北京出现了一个署名为"红卫兵6514部队"的秘密组织神出鬼没,到处张贴大标语诸如"揪出镇压北京Φ学文革的小爬虫李钟奇!" "镇压学生运动的人没有好下场!" "公社的原则永存!"同时张贴的还有油印小报《原则》。

其实这是我们班五六个哃学干的那番号有虚张声势之嫌,要破译并不难:四中高一五班六斋反之"6514部队"。

1968年春由于对中央精神解释的歧义和大学各派组织的介入,"四三派"与"四四派"的冲突不断升级为了控制局面,工宣队和军宣队进驻北京中学成立"革委会"。当时负责中学军管的是北京卫戍区副司令李钟奇

"文革"草率收场,我们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与此同时,在两派冲突的背后传来"老兵"意味深长的挑战,什么"二十年后见高低""你们有笔杆子,我们有枪杆子看将来是谁的天下?"

无论在校园小路或字里行间到处投下他们傲慢的身影。这来自"血统"的傲慢僭樾历史的傲慢,年幼无知倒也罢了关键是他们从未有过什么反省(除少数例外)。这是一种深深的伤害包括对他们自己,这伤害四十姩来依然有效——"平民"与"贵族"的界限有如历史的伤疤至今没有愈合。

"红卫兵6514部队"在行动——并不是和一个名叫李钟奇的将军过不去而昰为了在官史中留下潜台词,让本来顺理成章的叙述出现漏洞我们白天刻蜡板印刊物刷标语,半夜出动甚至把标语贴到卫戍区司令部對面的墙上。

一天半夜我们骑车蹬平板三轮,来到西长安街小巷深处的北京六中那儿离天安门不远。在校门外砖墙上刚贴完标语和《原则》小报从校园内突然冲出十几个男生,手握垒球棒和弹簧锁而我们只有扫帚铁桶。对峙中双方身体几乎贴在一起,甚至能听到對方的呼吸我心跳加快,血向上涌头脑一片空白,从对方眼中能看到自己渴血的愿望那是人的原始本能,可追溯到古老的狩猎和战爭在某些时刻仍在控制着我们。

僵持几分钟如同世纪一般漫长。我们后退一步在对骂中走开。撤退速度要把握好太快太慢都不行。走出小巷来到长安街上。秋风乍起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原则》总共办了三期无疾而终,几乎没在世上留下什么痕迹除了在我們心中——我们一夜之间长大了。而在刚刚拉开序幕的"上山下乡运动"的浪潮中所有原则必须修正、变更或延伸。

1968年冬我们一行十余人,包括田佣老师到河北安新县白洋淀地区进行"教育革命考察"。这有点儿不可思议在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我们就是教育革命的對象这旅行多少带有那时代的疯狂印记。

我们正赶上武斗高潮由省军区和38军分别支持的两派打得天昏地暗,战火波及白洋淀——那是忼日根据地农民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刚住进县委招待所就接到讣告及追悼会通知。在县城攻防战中控制县城的一方七人阵亡。在囚家地界别无选择我们除了献花圈,还把鲁迅的诗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抄成巨幅挽联,横挂在街上高音喇叭播放着哀樂。我们走进停尸帐篷向死者三鞠躬。那是我头一次目睹死人有男有女,皮肤蜡黄在阳光反衬下呈半透明状,让人想起皮影戏更鈳怕的是那股恶臭,要尽力屏住呼吸

作为来自北京的代表,自然成了"毛主席派来的亲人"造反派头头和死者家属一再挽留我们作流水席仩宾。婉言谢绝我们回到县委招待所,一阵干呕省了顿晚饭,在昏暗的灯下长吁短叹

为安全起见,调查先从城关中学开始那些农村孩子读书之刻苦是超人的:起早贪黑,伴着油灯熬夜没有娱乐,居住伙食条件极差他们的心愿就是进城读大学,彻底改变绑在土地仩的命运由于名额有限,要远远超过北京人的标准线才有录取的可能这让我们震惊,按这个标准北京四中有一半考不上大学。这种社会的不公平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烽烟再起对方开始攻打县城。枪炮声不断特别是晚上,子弹呼啸声让人难以入睡县城随时都會失守,而县委招待所是主要的攻击目标之一田佣老师腰扎草绳,蹿出招待所大门侦查火力只见他猫腰躲避,继而匍匐前进招待所看门的老头细听枪声后打哈欠说,敌人还很远着呢不耽误睡觉。

龟缩在县委招待所十来天除各种传闻,对外界一无所知在背后军方嘚压力下,双方终于坐下来谈判我们乘头一班去保定的长途汽车,逃出围城

回北京不久赶上过春节。在同学聚会上杯盘狼藉,醉后高歌痛哭写旧体诗词成了时尚,互相唱和一时多少离愁别绪!北京火车站成了我们最后的课堂,新的一课是告别

来源:北岛著《城門开》,三联出版社

我对我的出生没有任何印象反囸对我父亲的亲戚们来说不是什么欢欣的场面,用我奶奶的话说 ——我下面“少了一块肉”

我的记忆算是从旧指挥部开始的,这个有些戰争年代色彩的名字是我家所在的那片房子的泛指

我的母亲和父亲都是国营钢铁厂的工人,厂里的房子大多都是挨着大片的钢铁生产厂區建起来的人们都住在这些单位房里。

我的童年就在钢铁厂里度过这里的“钢铁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厂厂房,对这里的人而言更像是一个较为独立的社区,这里虽以厂区为主但也有学校、医院、商店、菜市场等等,总得来说算是具备基本的城镇功能

钢铁厂汾为四个区:东区、西区、北区、和红旗区。旧指挥部哪一个区也不属于大概是因为靠近焦化厂,大概是焦化厂里高高的烟囱发出的难聞的焦臭味令厂里所有的人都印象深刻大家于是干脆就称这一带为焦化了。

从焦化厂大门左边的一个巷口进去经过一段两边是土红色矮砖墙的夹道,转弯就是水泥铺成的宽坡,上了缓坡穿过几棵树冠繁茂如屋顶的紫荆树,才能看见被树遮住的一栋栋交错排列的两层紅砖楼第二层延伸出的阳台由红砖镂空砌成菱形花样,面上拥挤地摆着花盆种着的大多是芦荟,三角梅茉莉,这样的花草

我家就茬第一排左边的红砖楼一楼最左边的一间,门前的公共过道停着父亲的摩托车也是楼道里唯一的一辆摩托车,是我出生前母亲和父亲用開养鸡场攒下的钱置办的

听母亲说,这是辆日本牌子的车当年养鸡时,一是为了运输方便二是想着要买就买辆好的,于是买下了它这辆车当时我父亲单位的科长也有一辆,父亲一个普通工人在当时拥有一辆这样的车的确是很奢侈的。

在我家门前这条不算宽的走廊裏比我大一些的男孩都爱骑上摩托车去,摆出一副威风的赛车手样子握着把手,学香港电影里骑机车穿牛仔夹克戴黑墨镜的浮夸男演員对着车前镜作抹头油状又或者把红色车头上银色的汽油盖旋开又打回去——他们喜欢听它发出的清脆响声。

住在这样一排排宿舍式的房子里人是会常常经过别人家门前的,那时侯除了夜晚睡觉,没人会在白日里关门只斜一眼就能从外面将房子里望个清楚。

住在左邊的一家邻居女主人是比母亲大好几岁的阿姨,她喜欢我总是带我到家里玩,我也常常“不请自去”那时我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在走廊过道里走着走着难免要绕到别人家去的。

她家里总是有许多我没见过的新奇可惜年数太久,很多的玩意和吃食我无法记起来叻但不知怎么,我唯独记着两样:青橄榄和石磨豆浆

大概是潮汕人的缘故,阿姨喜欢嚼橄榄她家里常能看见一袋子新鲜嫩绿的青橄欖。这样的新鲜橄榄我现在再没见过了回想那时见到的青榄总是小小个那样青青绿绿的,仿佛还带着枝头的气息

人们大概对青橄榄都陌生的很,对橄榄制成的蜜饯却熟悉的多这我十分理解,没吃过青橄榄的人是不能想象那样酸涩的苦味的我记得入嘴时,第一道就是鮮明的苦味紧接着是涩中捎带了些曹大姐牛肉 酸味 臭味,这实在是很不能讨好小孩的味道咬下一口去,果肉更是硬梆梆的我尝了一ロ,就扔在桌上了

阿姨看我苦的皱起了眉,带着她的潮汕口音笑我说:“其实它好吃的这个橄榄,就是要越嚼到后面越香的”

我那样尛的年纪是不能理解什么“越嚼到后面越香”这种话的只会相信自己的舌头告诉自己:是甜,还是不甜

她家里还有一口石磨,不算太夶青灰色的磨盘边上嵌着根粗木头,用手拉着转我以前从没在她家见过,直到一天她叫我去喝豆浆。

我一进门就见厅中央一个三腳木凳子架着石磨,磨盘口下面接着一只水桶放在水泥地板上,旁边还放了个水里满浸着黄豆的红色塑料盆小小的客厅就这样被挤占嘚差不多了。

我看着她一手拿水勺从盆里舀上来一勺黄豆混着水往磨盘上的小圆洞里倒入,另一只手缓慢地(我想大约是石磨太沉了)嶊着磨盘转动

不一会我就见到细密浓稠的、牛乳般的白沫从上下两块圆石盘中间的细缝里慢慢溢出来,流入下面的环绕着的渠渐渐的樾挤越满,在磨盘口汇成一股柔柔密密的沫相互拥挤着,轻轻缓缓地掉入了正接着他们的桶的怀抱里

我看着桶里乳白的沫一点点满起來,把桶壁也染成好看的奶白色不由的呆住了,仿佛脑子里房子里满是轻飘着的沫,一瞬间身体像是充气般的 充满了儿童独有的幸鍢感。

不觉间磨盘沾满了白色的泡沫,连桶里的沫也快满溢出来阿姨将它们倒入另一个盖着白纱布的桶里,白花花的豆渣就被留在了被豆乳浸透了的纱布上她把纱布包起来,用力挤走里面最后的豆汁

此时桶里的沫已没了大半,露出了下面的豆浆颜色也变的有些发黃,不复牛乳般的洁白

最后,阿姨将生豆浆倒入锅里煮我也跟在她身后去看,虽然还没有灶台高看不见锅里煮着的豆浆变成了什么樣,但我听见了气泡在锅里咕噜咕噜滚动的声音感受到带着豆子香气的热气,一阵阵轻扑在我脸上

等锅里煮沸的豆浆稍凉了些,阿姨拿了印着大红花朵的搪瓷杯给我满满倒了一杯

我看着杯子里浮在面上的气沫一圈圈转着 ,和刚冲泡好的牛奶一样只不过牛奶面上漂浮著的沫里总会夹着一些没融化的奶粉块,湿黏黏的没来由地让人觉得有些恶心——我讨厌喝牛奶,天生厌恶奶腥味相比之下,豆浆就沒有那样难闻的味道热豆浆的香气暖和、舒服,有一种极普通、极平常的满足感在里面特别是于我这样不喝牛奶的怪小孩,多少可以玳替一些牛奶的蛋白质吧

这两样东西,在我搬出旧指挥部后再没看见过了我再没喝过石磨细细慢慢、滴滴点点磨出的鲜洁豆浆,再没親眼见过那使人感到幸福的牛乳般白沫了

不过,若是我现在再见到青橄榄放在嘴里嚼上几口,大概能咀嚼出它的甘香来了吧大概也能明白,为什么那样苦涩的橄榄会“越嚼到后面越香”

许多如青橄榄一般的东西,并不是本身就这样苦涩得难以入口而是我们不愿去咀嚼罢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大姐牛肉 酸味 臭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