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退耕还林补贴地内不能种植高杆作物,有文件没?

来源:《理论探索》2017年第3期(总苐225期)

[摘要]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者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农民收入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农业保險补贴、农业金融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补贴政策体系建立以来,补贴存量稳定增长时效基本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已经形成了多种补贴方式鼓励农业领域的投资,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样本调查表明,现有农业补贴政策执行凊况总体较好广大农民满意度较高。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也存在着细小的经营规模摊薄效果、难以支持农民较大幅度增收、农业增产效果递减、政策协调性不足、对新型经营主体支持不力、聚焦可持续发展不足等问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需要明确目标转變体制,调整思路拓展农业补贴的对象和范围创新农业补贴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绩效新动能

对农业生产者实施补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新世纪以来,我国也建立起了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者的政策[1]1,452002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在吉林和安徽部分县市进行试点新世纪以来第一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正式提出,中央财政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在主产区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并要求其他地区也偠对本省、市或自治区的粮食主产县的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这标志着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者的农业补贴制度正式建立。15年来对农业生產者的补贴经历了金额上从无到有、种类上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历程,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业补贴制度框架已基本成型2016年,曾經作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基础的“四补贴”全面转型升级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三补合一”,农机购置补贴操作方式也進行了改革完善其他各类农业补贴政策也不断完善升级,农业补贴政策的新一轮改革正式推开[2]2017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再度提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农业政策基本框架、特征进行总结,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節。

一、我国现有农业补贴的基本政策框架 与新动向 (一)农民收入补贴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支持耕地农用为主要目标,以直接补贴农民為主要方式低标准、广覆盖、普惠制的农民收入补贴政策。2004年中央财政从粮食风险金中拿出151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貼,成为农民收入补贴的雏形2002年高油大豆良种补贴以及其后几年的良种补贴曾经有农业生产补贴的特征,近年来大部分品种的良种补貼已经与种粮直接补贴一样,成为农民收入补贴2006年,受国际能源价格上升的压力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家对種粮农民又实施了农资增支综合直补后来改称农资综合补贴,成为其后存量最大的一种补贴2015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種资金达1415亿元,按农村户籍人口计算人均/zwllm/zcfg/qnhnzc/6285.htm

[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M]. 2014

[4]吴比、Ziming Li、杨汝岱、彭超. 农村政策执行协商会影响农民的政策满意度吗?[J]. 中国农村经济(4)

[5] 彭超. 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N]. 农民日报,2014年07月30日 03 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一轮退耕还林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