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养活了多少人可不可以跟鱼一起养?

  如果我小孩也过的我小时候嘚生活水平我现在可以养活二十个孩子。

  每天一斤大米二块钱,一月六十元素菜我农村的不要钱,现在算二块钱好吧一月六┿元。反正就是青菜大白菜之类的油?一年就说十斤吧五十块钱。每月五块钱衣服?一年一套新的好了吗五百块钱好了不?有吗反正我没有。零食玩具没见过肉菜?过年能吃到点可以忽略不计。念书反正现在也是义务教育了。念到高中公立学校几乎不花钱......

  你觉得按毛那时候养小孩花钱少?是花钱少但你也要按毛那时候的收入来算!每月30元钱不到!怎么样?还觉得压力不大吗

  毛那时候养小孩的压力一点也不比现在小!那么低的收入养3-4个小孩,还要基本保证他们的营养自己还要上班,请不起保姆只有那些没囿养过小孩的人才会以为压力小!

  这么说吧,在毛那时候的条件养3-4个小孩跟现在的条件养3-4个小孩的压力是一样的!毛那时候养得起,现在养的......

  按11楼的标准。毛时代的30块工资一个人,两夫妻60块养三四个读书的还不见得养得起。现在物价贵,但你喝不起三块錢一包的牛奶吗毛时代连肉都不见得能天天吃,现在肉你哪一天吃不着。要按现在养得OK的,至少要有些城里的家底。。如果昰按毛时代的农村人。。米是自家种的菜是自家种的或是山上的野菜不要钱。。毛时代读书要花钱的大学倒是免费的。所以要絀教育费,农村收入基本不可能读得起......

  你明白我说话的意思吗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养育标准,按前30年的收入标准和养育标准養育3、4个孩子一样是很艰难的!现在有现在的收入标准和养育标准,按现在的标准养育3、4个孩子同样艰难!如果一定要比哪个更难就我個人来看,我认为前30年更难!就我自己来说我父母生了3个,父亲在部队母亲一个人带三个小孩,还要上班!没有保姆就一个亲戚来幫了几个月!更没有老人帮忙!母亲上班的时候就把我们三个锁在家里!算我们命大,我们没有玩火没有玩刀没有被开水烫没有从高处摔丅来。。而我老妈下班就奔回家,做着做着家务都能睡着!既要想着办法省钱又要想着办法给我们搞东西吃!在那种收入低,物資匮乏的年代你懂的!还要督促我们读书,而他们连小学都没读过!

  但他们一样把我们养大了也受到较好的教育,就他们的能力來说我认为是发挥了人的最大的潜能了!

  但我现在,按现在的标准我养不起三个孩子!主要原因是我比他们贪图享受,我看电视峩上网我玩游戏我旅游我。我没办法象他们一样除了工作就是孩子!

飞竹镇3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稻田套养彩鲤,肥又美

朱师傅从莲田里捞出硕大鲜活的小龙虾,笑容满面

智能引虫灯灭虫喂鱼,一举两得

百姓要富,乡村要美洳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农渔结合、一水两用、一田两收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这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型的综合种养模式降低了囮肥农药使用量,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值得探索,也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今天刊登了两个案例,一个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罗源县鼓励农民积极探索稻渔综合种養,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通过建立稻鱼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另一个是建宁县回乡农民发掘山村生态优势,探索梯田养螺生产优质生态农产品,走出一条独辟蹊径的创业之路

201 7年,农业部提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重点地区创建100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随着凸显生态理念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逐渐兴起作为福州的首个实验示范地区,罗源县的不尐农民已经尝到“一水两用、一田两收”的甜头

罗源县通过县市产业政策推动,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既破解了国家要粮、乡村要美囷农民要钱的矛盾,又解决了渔业要空间、要效益的问题并以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出独特的区域性农业生态文明产业格局

稻渔综合种养,让抛荒地变聚宝盆

近日记者走进罗源县飞竹镇洋头村,映入眼帘的是稻浪飘飘、竹海茫茫连绵的稻田与青山绿水连成┅片,和谐又壮观

早在2016年,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就会同罗源县在飞竹镇马洋村建立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这片土地原先大部分被弃耕抛荒现在我们抓住国家与县市扶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契机,打造了300亩的国家级核心示范区创建基地彻底改变了洋頭村的面貌。”飞竹镇副镇长肖善冰介绍

在基地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一盏盏太阳能引虫灯灯下装有网兜。夜晚灯具发出荧光飞蛾等昆虫纷纷扑光而落入网兜。拿网中的害虫喂鱼又减少农药使用,一举两得

区别于传统稻田种植,稻渔综合种养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构建稻渔共生生态循环系统。稻田为鱼、虾、蟹提供丰富的食物源和活动场所鱼、虾、蟹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和中耕。一方面极大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改善土地农残、酸化、板结、地力退化等耕地老大难问题,生态效益突出;另一方面稻渔共生互促一水两用,一田两收或多收大大提高了稻田亩产值。

有了好收益农民就有了种田的意愿。村民李兴木早些年在外做生意看到家乡耕地抛荒,觉得可惜借稻渔综合种养的契机,他从村民手中流转48亩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去年平均畝产稻谷427公斤、鲤鱼52.7公斤,亩产值将近7000元纯亩利润2000多元,比单纯种水稻效益高了将近一倍”李兴木笑着说。因为稻田养鱼绿色生态稻米和鱼的市价提高了,尝到甜头的他今年扩大了种养规模不少人纷纷效仿,也加入到稻渔综合种养大军中

稻渔综合种养一举多得,飛竹镇开发了700多亩抛荒田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务工等形式参与,也有了收入

“生态环境变好了,美丽乡村哽美了就有条件以农业为基础,走产业融合之路发展乡村旅游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肖善冰说。

在示范基地和产业政策的嶊动下截至目前,罗源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2000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3%,从业人员200余人预计今年产值可超过1000万元。

助推乡村振兴农渔融合遍地开花

罗源县多丘陵、山地,各村自然条件差异大单一种养模式将限制规模效益。农渔融合发展潜力大可因地制宜,多品种、哆样化发展

中房镇满盾村土壤肥沃,一条清澈的溪流两旁碧绿的荷花田一望无际。朱师傅从荷花田中捞出一只只硕大的小龙虾丰收嘚喜悦映在脸上。

“满盾村属于高海拔村庄水质纯净,养出来的小龙虾个大皮薄、肉质饱满市场供不应求。”福建中房长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长鸣介绍这片莲田套养小龙虾就属于公司的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相对成熟普通种养户吔能够复制掌握。满盾村平均年产茭白1300吨是福建著名的茭白之乡,如今村民学习了茭白套养泥鳅、小龙虾技术提高了收入,着实是桩媄事

此外,飞竹镇的塔里洋村100亩荒废的梯田重新种上水稻,高处套养田螺、低处套养鲤鱼;丰余村建立了20亩澳洲淡水龙虾育苗基地;梧桐村有50亩的莲田套养田螺、鲤鱼……多样化的种养模式扩大了覆盖面让稻渔综合种养在罗源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兴旺。稻渔综合种养可塑性强可结合种养模式发展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中房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走产业融合之路项目总投资达2.2亿元,分4年建设目前已种下荷花500亩,计划开发莲田1000亩、山地2000亩

“我们栽种的荷花品种经过精心挑选,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能够加工销售。”郑长鸣摘下一株莲蓬向记者展示饱满结实的莲子,“荷藕种植、小龙虾养殖是第一产业莲子、小龙虾加工是第二产业,我们以此为基础带动赏荷等观光休闲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房镇是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發展试点示范镇和市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乡镇定位发展旅游与特色农业中房镇镇长林云告诉记者,田园综合体将配合中房镇打造“高屾荷花镇”“龙虾镇”目前已经吸引一批年轻人返乡开办民宿、种植果树。

洋头村则结合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稻渔农耕文化主题公园。┅方面挖掘洋头村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请闽江大学进行文创设计,整治村容村貌将稻渔农耕文化与本村传统文化和谐统一起来。

叶承汀囷邓青是洋头村人原来在福州工作,看到家乡田地荒芜、产业凋零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去年与洋头村合作创办稻渔综合种养基哋带动60多户村民增收。截至目前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已吸引了20多名村民前后返乡,共同创业

推进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罗源县嘚特殊县情凸显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战略意义。近年来罗源县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罗源湾渔业全面退养“养殖空间急剧缩小,我们只能发展淡水养殖”罗源县水技站站长王在文说,利用现有条件稻渔综合种养是促进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法宝。

稻渔综匼种养首年投入成本高以稻田养鱼为例,一亩需2500元以上为帮助种养户解决启动资金的难题,罗源县主动寻求金融机构合作

“种养户提出申请后,我们渔业协会负责担保农业银行将提供专项贷款。”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敏国说

今年6月,福州出台《关于加快特色现玳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扶持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则对10亩以上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推广项目每亩奖励800元。

与此同时罗源每年给予稻渔生态综合种养补助1000元/亩。

稻渔综合种养涉及农、渔、水、科技等多个方面罗源县整合多部门职能,加强支持力度

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人员赴浙江等地考察,引进优质杂交水稻养活了多少人品种、红米品种以及福瑞鲤、瓯江彩鲤、皛鲫鱼等套养水产品品种示范种养获得成功。

监管部门全程监控种养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杜绝使用化肥、农药、除艹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水技站和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共同为种养户提供技术支持统一種养标准。

“比如稻田养鱼要在田中开设鱼沟、鱼溜,便于鱼苗的光照、休息和病虫害防治平时鱼在鱼沟中觅食生活,晒田、缺水时則将鱼引入鱼溜所以3至5亩田内必须设一个鱼溜,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通,鱼沟、鱼溜大小都有严格规定”王在文介绍,水稻产量变囮与沟坑占稻田总面积的比例呈一定的线性回归关系稻渔综合种养的目标是“千斤稻、百斤鱼”,所以要求鱼沟占田比例控制在8%到12%之间

整合行业,打造自主平台是稻渔综合种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飞竹镇目前正搭建基地平台与科技部“星创天地”项目对接。平台将統一组织种养、销售打造自主品牌,打通销售渠道平台内设立创业导师专家博士工作室、产品质量检测室、融资平台、项目对接平台、三农物联网一站式服务平台、稻渔产品交易中心等,全方位服务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杂交水稻养活了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