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填报地方专项计划志愿不是该地区能填报吗?教师填报地方专项计划志愿不是有分地区的吗?如果不是该地区的人,能填报吗?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各有关普通高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区域入学机会差距,拓宽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就读重点高等学校升学渠道,提高我省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比例,现将我省2018年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招生高校与专业、实施区域和对象及招生方式

(一)实施高校与专业。“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院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招生学校及专业详见教育部阳光平台。“地方专项计划”招生院校由我省部分本科高校承担,招生专业以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理工类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农林、医学、师范等专业为主。省招生办公室在6月份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向社会、考生公布在我省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高校及具体专业。

(二)实施区域和对象。为落实教育部(教学〔2018〕1号)“重点大学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要求,以及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关于“重点支持原中央苏区、欠发达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精神,2018年,我省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区域界定为原中央苏区县、欠发达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及我省原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区域共30个县区。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63号)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业以及其他所有户口性质划分”的要求和实际,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城乡区域的划分标准,根据2017年度广东省最新行政区划调整,我省将“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对象确定为上述实施区域中,除县级政府所在地的主城区〔即县级政府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以及与之联接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之外的考生。具体实施区域名称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

(三)招生方式。“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工作实行单独志愿(不得与其他自主招生类型兼报)、单独投档录取,录取时间原则上与自主招生同时进行。入选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相关高校录取标准。“地方专项计划”实行单独划线,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方式。 “地方专项计划”录取以《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调整工作的通知》(粤招办普〔2018〕14号)规定为准。

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考条件,并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

(一)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实施区域,且为除县级政府所在地的主城区〔即县级政府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以及与之联接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之外的户籍。考生本人具有上述区域连续3年以上户籍,户籍时间计算节点为2018年8月31日。

(二)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三)报考 “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高考成绩预计分别达到省招生委员会确定的“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录取相应的分数线。

“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填报志愿时间以省招生办公室6月份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为准。

四、报考方式和资格审查公示

1、“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符合条件并有意向报考的考生须于4月10日前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查看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各学校招生要求,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申报,并于4月1日至10日期间,凭考生号和密码在“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中完成报名申请。未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及“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中完成报名申请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高校专项计划”资格。

2、“地方专项计划”报名申请。4月1日至4月10日,符合条件的考生凭考生号和密码在“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中完成报名申请。逾期不再受理“地方专项计划”报名工作。

3、“高校专项计划”及“地方专项计划”考生资格审核工作按照报名点属地原则,实行先网上申报后审查资格的方式。考生申报时,系统将采集考生姓名、考生号,考生及考生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所在的市、县、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信息,以及考生三年的学籍信息。考生在申报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信息时仅需申报符合条件的一位人员相关信息。

(1)资格初审。4月13日前,已完成网上报名申请的“高校专项计划”及“地方专项计划”考生在规定时间携带本人居民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前往所在中学、县(市、区)招生办报名点进行资格初审。报名点根据考生网上审核表、户口簿、及学习经历等资料进行考生资格初审。报名点必须派专人认真核对考生在网上申报的各项信息与考生户口薄原件、学习经历实际情况(应届生)及学习经历证明(往届生)呈现的信息是否完全相符,在信息完全相符的考生户口簿复印件上加具“与原件相符”意见,报名点初审人员签名并加具公章。对于因行政区域撤并或名称调整,考生资格审核表上申报的户籍信息与考生户籍证明上呈现的信息不完全相符的,考生必须提交由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两者实属同一区域证明,方能审核通过,否则视为虚报信息。中学、县(市、区)报名点不得受理由考生手工填写或预先打印的资格审核表。所有考生提交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必须由报名点初审人员核验原件后加具核验意见并签署姓名及加盖公章。因报名材料不规范而造成考生资格审核不通过的,由县(市、区)招生办、中学报名点负责向考生解释。

(记者屈建成)昨天开始填报专科志愿,有不少考生焦急地问,忘记密码了怎么办?省招办称,赶紧到高考报名的县(市、区)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

黄冈考生小方等人这几天非常着急地问,密码忘记了,登陆不了志愿填报系统。省招办称,如果考生忘记了初始密码或修改后的密码,只能持本人高考准考证和身份证到高考报名的县(市、区)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恢复后,考生要及时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初始密码。

省招办还提醒,高职高专文理类志愿填报时间是8月5日-8日(截止时间8日下午5点)。

荆门考生小张在学校填报了“飞翔计划”。她问,这对她填报武汉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有没有什么帮助?

省招办介绍,高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飞翔计划”录取的农村户籍考生或户籍在我省农村地区考生,且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农村户籍或户籍在我省农村地区的,可以报考地方专项计划,但只有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有地方专项计划,其余批次没有地方专项计划。

武汉考生小王问,湖北省精准扶贫的高职高专考生的投档线是多少,低于学校校线也可以吗?省招办解释,高职精准扶贫专项计划是指高职院校安排专门计划招收我省扶贫办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考生(包括普通高中生和中职毕业生),精准帮扶贫困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项招生举措。通过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同时还可享受每人每年不少于3000元的“雨露计划”资金补助。

报考精准扶贫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或者全省技能高考,在省招办规定时间填报高考志愿。精准扶贫专项计划实行计划单列,省招办分类投档录取,精准扶贫专项计划投档录取分数线可低于校线,但不能低于高职高专批次线。

普通高中生精准扶贫专项计划安排在高职高专文理类批次,填报时间是8月5日-8月8日。

高考最后一道题“志愿怎么填报”,招办部门权威解读——

每次网报志愿,有两次修改机会

高考大幕平安落下,接下来还有一大关要过,就是选学校报志愿。我省志愿为七批,分三次进行,就如何填报,市招办有关人士给予解读。

【志愿】 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

考生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含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含艺术、体育、定向培养士官、空乘、航海等专科)和高职高专批。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6月25日—28日,填报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专升本志愿和对口招生志愿;第二次在7月2日—7日,填报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志愿;第三次是在7月9日—13日,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并保存,在规定的截止期前允许有两次修改,此后将无法更改。

艺术类志愿分本科、专科两个批次

艺术类考生志愿分本科、专科两个批次。其中:本科批次分A、B两段,每段可按顺序填报两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专科批次可按顺序填报两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对生源不足的高校进行网上征集志愿。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条件的考生可以重新填报志愿。

【录取】“专项计划”均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和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均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安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录取;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安排在本科一批结束后,本科二批开始前录取。

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计划的,可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补充投档,定向西藏的可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40分以内补充投档。高校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若仍完不成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根据计划余额征集志愿或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后征集志愿,非平行志愿批次则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执行。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免费医学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等有特殊要求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一本二本和高职高专批平行志愿投档

民族预科班招生随高校相应的批次录取。本科预科班、专科预科班、民族班录取分数线分别不得低于所在批次有关高校提档分数线以下80分、60分、40分。我省高校如果生源不足,剩余计划全省统一调整使用。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本科提前批的军队、公安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普通类院校(非艺术、体育类)第一志愿批量投档比例,一般省外普通高校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20%确定,省内高校和军队院校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10%,后续补充投档按计划余额1:1投档。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平行志愿投档,省招办按计划数105%以内适当比例向高校提供上线生源情况,高校应根据本校计划和生源分布情况,合理提出调档比例意见,省招办根据高校调档比例意见进行模拟投档。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省招办根据高校最终确定的调档比例进行正式投档。

本科一批,可填报6个高校志愿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本科一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报1-9个高校志愿,高职高专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和专科提前批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艺术类除外),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在本科提前批志愿中,考生只能从体育、艺术、军事、公安(含专科)、司法(含专科)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普通高校中选报其中一类,不得兼报。专科提前批不同类别(体育、艺术、定向培养士官、空乘、航海等)之间也不得兼报。

专设军队招收飞行学员(简称招飞)志愿,海、空军招飞全面检测合格的考生方可填报,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录取。如军队招飞未被录取,考生仍可参加提前录取批次的军队、公安、司法、民航及其他院校的录取。

我省本、专科层次招生均不组织补录

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20分投档。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侨眷(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居住在本省的眷属可参照执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中国籍子女,参照此条执行)。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10分投档。

少数民族考生可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5分投档。

加分规定不累加计算,即同时享受两种以上可以加分投档的考生只按加分较多的一项计算,最多不超过20分。对各批(不含艺术、体育等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农、林院校的考生,以及报考军队院校飞行与指挥专业的检测与政审合格考生,如生源不足,可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内投档。

常规录取工作结束后,我省本、专科层次招生均不组织补录。(南阳日报记者 王秀云)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填报地方专项计划志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