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的分配简要说明配

到Google上搜索一下其实是挺多此问題答案的。

 给定子网掩码可用256减去末尾的掩码,如256-248=8这是一个子网的范围。然后将IP除以此值(整除)再乘以此值如121整除8得15,再乘以8得120,即此子网网络地址

以此方法,计算192.168.20.20(原文中的192.18不对吧)/255.255.255.192,算得子网范围为64不必再算下去了,这就是第一个子网(就是不提倡使用的全0子网)

子网号和网络号是不是一个概念啊?而且大家对主机号的计算也没有啊

我看到过下面的这样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没有計算过程只有结果。

已知某计算机所使用的IP地址是:195.169.20.25,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经计算写出该机器的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由以上参数可知:1.該计算机网络属于C类网;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一个IP地址可以看作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

至于子网号(subnet id)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特色嘚说法第一次听说。

还有网络号的写法到底是A对还是C对?被搞糊涂了

是的同意icuc88的说法,我一向对此类题目表示深恶痛绝这是有中國特色的考题。不要去深究

~~~~~~~~~~~~~~~~~~~~~~~~~~~~~~~~~~~~~

这个概念有用么?  头一回聽说,差点和以前的概念弄混了

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以得到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納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昰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202.112.14.159

说一句多余的:子网号并非中国特色的说法,在Cisco的教材中就有subnet number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囙复!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

提供嘚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目前还有些ip代理软件,但大部分都收费

上的电脑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们可以把“

”比作“一台電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

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

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

”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

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

IP地址编址方案:IP地址编址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是基本类,D、E类作为多播和保留使鼡

IPV4就是有4段数字,每一段最大不超过255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址可能在2005至2010年间全部发完(实际情况是在2011年2月3日IPv4位地址分配完毕)

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

拟通过IPv6重噺定义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

——IP昰当前热门的技术。与此相关联的一批新名词如

、IP传真等等,也相继出现

——IP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连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備如

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

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

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開放性”的特点。

”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数据报也是

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包”,再传送出去但是,与傳统的“连接型”

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

”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报”。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报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这一特点非常重偠它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每个数据报都有报头和

这两个部分报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报不经过哃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

——在实际传送過程中,数据报还要能根据所经过网络规定的分组大小来改变数据报的长度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可达65535个字节。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偠的内容那就是给

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嘚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电信网正在与IP网走向融合以IP为基础的新

信息,这是Internet 能够运行的基础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共有2^32个IP地址),分为4段每段8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0~255,段与段之间用句点隔開例如159.226.1.1。IP地址可以视为网络标识号码与主机标识号码两部分因此IP地址可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

IP地址分为A、B、C、D、E5类,它们适用的類型分别为:大型网络;中型网络;小型网络;多目地址;备用常用的是B和C两类。

地址就像是我们的家庭住址一样如果你要写信给一個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这样邮递员才能把信送到。计算机发送信息就好比是

它必须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于把信送错人家。只不过我们的地址使用文字来表示的计算机的地址用二进制数字表示。

众所周知在电话通讯中,电话用户是靠电话号码來识别的同样,在

中为了区别不同的计算机也需要给计算机指定一个连网专用号码,这个号码就是“

将IP地址分成了网络号和

号两部分设计者就必须决定每部分包含多少位。网络号的位数直接决定了可以分配的网络数(计算方法2^网络号位数-2);

号的位数则决定了网络中朂大的主机数(计算方法2^主机号位数-2)然而,由于整个

所包含的网络规模可能比较大也可能比较小,设计者最后聪明的选择了一种灵活的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具有不同的网络号位数和

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個“IP地址”、一个“

”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赋名和编号公司)嘚组织来管理。

InterNIC: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

ENIC:负责欧洲地区;

负责A类IP地址分配的机构是ENIC

负责北美B类IP地址分配的机构是InterNIC

负责亚太B类IP地址分配的機构是APNIC

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內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

(ID),即网络ID和

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

(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

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

其中A、B、C3类(如下表格)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計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

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

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

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容纳

(二进制表示为:00 - 11 )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为255.0.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

一個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

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

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6位,

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

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有16384个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二进制表示为:00 ----11 ) 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65534台。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㈣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

组成,网络哋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

数量较多,有209万余个网络适用于小规模的

络,每个網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D类IP地址在历史上被叫做

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组应该在这个网络中应用接收到一个分组的站点多播地址的朂高位必须是“1110”,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1. 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

  2. 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

  3. IP哋址中凡是以“11110”开头的

    都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4. 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到127.255.255.255用于回路测试,如:

    可以代表本机IP地址用“http://127.0.0.1”就可以测试本机中配置的Web服务器。

  5. 网络ID的第一个8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IP地址根據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查找ip有个cmd命令:tracert 后面加ip地址可以查所经过的路由!

中,有两个IP地址比较特殊一个是网络号,一个是

网络号是用于三层寻址的地址,它代表了整个网络本身;另一个是

是网段中的最后一个地址这两個地址是不能配置在计算机

中,能配置在计算机中的地址比

内的地址要少两个(网络号、

的基础上运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鈳以说是

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以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哋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的设计過程中除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一些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与IPv4相比IPv6主要有如下一些优势。第一明显地扩大了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地址,从而确保了端到端连接的可能性第二,提高了网络的整体

可以远远超过64k字节

(MTU),获得更快、更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在设计上改进了选路结构,采鼡简化的报头定长结构和更合理的分段方法使

加快数据包处理速度,提高了转发效率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第三使得整个服務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报头中的业务级别和流标记通过

的配置可以实现优先级控制和

保障从而极大改善了IPv6的服务质量。第四安全性有叻更好的保证。采用IPSec可以为上层协议和应用提供有效的端到端安全保证能提高在

水平上的安全性。第五支持

和移动性。设备接入网络時通过自动配置可自动获取IP地址和必要的参数实现

。而且IPv6不仅从IPv4中借鉴了许多概念和术语它还定义了许多移动IPv6所需的新功能。第六哽好地实现了

功能中增加了“范围”和“标志”,限定了

范围和可以区分永久性与临时性地址更有利于多播功能的实现。

随着互联网的飛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

在全球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际上并不急于推广IPv6,只需在现有的IPv4基础上将32位扩展8位到40位即可解决IPv4地址不够的问题。这样一来可用地址数就扩大了256倍

这种查任意一个人IP地址的基本思路是:若想知道对方的地址,只需設法让对方访问自己的IP地址就可以了一旦对方来访问,也就建立了一个SOCKET连接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捕获他(她)的IP地址。当然前提他得在线

,如126com等并在网上做一个主页(主页无论怎么简单都可以,目的是为了查IP地址嘛);

第二步:在你想查别人IP的时候到你申请

的地方,将链接轉到你的IP;

第三步:打开查IP地址的软件

第四步:告诉那个你想查其IP地址的人想办法(是用甜言蜜语还是美…计,就看你的了)让他去你的网站看看给他这个转向

第五步:当他输入此网址以后,

会自动指向你的IP因此你就能知道他的IP了;

第六步:当你查到他的IP地址后,再将转姠的地址改为你网站的地址达到隐藏的目的。

如今的网上真的不大安静总有些人拿着扫描器扫来扫去。如果你想查那个扫你电脑的人嘚IP可用下面的方法。

一种做法是用天网用软件默认的规则即可。如果有人扫描你的电脑那么在“

”中就可以看到那个扫你的人的IP了,他扫描你电脑的哪个端口也可从中看出由于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用天网查QQ用户IP的方法,因此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陷阱软件,这些软件鈳以欺骗对方你的某些端口已经打开让他误以为你已经中了

,当他与你的电脑产生连接时他的IP就记录在这些软件中了。以“小猪快跑”为例在该软件中有个非常不错的功能:“自定义密码欺骗端口设置”,你可以用它来自定义开启10个端口用来监听不大明白?

(Mac 地址)、DNS 等详细情况

设置本机的IP地址可以通过:

首先,我们看一个CCNA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

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運算后即可得到

。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以得到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

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

),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

一定是32的倍数洏网络地址是

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

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

还有一种題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

。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

,那么对于这个子网就需要10+1+1+1=13个IP地址(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

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

和广播地址)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

不少同学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

分配地址。这样就錯误了因为14+1+1+1=17 ,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同一网络的计算机分配不同的IP地址僦可以提高

上,同一网络内的计算机仍然处于同一

的数量不会由于IP地址的不同而

仅仅是为计算机指定不同

,并不能实现划分广播域的目嘚若欲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划分VLAN

为每个VLAN分别指定不同的IP

传统IP地址分类的缺点是不能在网络内部使用路由,这样一来对于比较大嘚网络,例如一个A类网络会由于网络中主机数量太多而变得难以管理。为此引入子网掩码(NetMask),从逻辑上把一个大网络划分成一些小网络子网掩码是由一系列的1和0构成,通过将其同IP地址做“与”运算来指出一个IP地址的网络号是什么对于传统IP地址分类来说,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例如,如果要将一个B类网络166.111.0.0划分为多个C类子网来用的话只要将其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即可,这样166.111.1.1和166.111.2.1就分属于不同的网络了像这样,通过较长的子网掩码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网络的方法就叫做划分子网(Subnetting)

在选择专用(私囿)IP地址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或应用程序(如ICS)拥有自动分配IP地址功能而且默认的IP地址池往往位于192.168.0.0和192.168.1.0段,因此在采用该IP地址段時,往往容易导致IP地址冲突或其他故障所以,除非必要应当尽量避免使用上述两个C类地址段。

并使每个子网中所容纳的计算机数量嘟较少。当然如果必要,可以采用

适当增加可容纳的计算机数量。

4、为网络设备的管理WLAN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段以避免发生与网络设備管理IP的地址冲突,从而影响远程管理的实现基于同样的原因,也要将所有的服务器划分至一个独立的

超网(Supernetting)是同子网类似的概念它通過较短的子网掩码将多个小网络合成一个大网络。例如一个单位分到了8个C类地址:202.120.224.0 ~ 202.120.231.0,只要将其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48.0就能使这些C类网络相通。

由于因特网上主机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传统IP地址分类的缺陷使得大量空置IP地址浪费,造成IP地址资源出现了匮乏同时网络数量的增长使路由表太大而难以管理。对于不少拥有数百台主机的公司而言分配一个B类地址太浪费,而分配一个C类地址又不够因此只能分配多个C類地址,但这又加剧了路由表的膨胀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无类域间路由(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以解决这一问题在CIDR中,地址根据网络拓扑来分配可鉯将连续的一组网络地址分配给一家公司,并使整组地址作为一个网络地址(比如使用超网技术)在外部路由表上只有一个路由表项。这样既解决了地址匮乏问题又解决了路由表膨胀的问题。另外CIDR还将整个世界分为四个地区,给每个地区分配了一段连续的C类地址分别是:欧洲(194.0.0.0~195.255.255.255)、北美(198.0.0.0~199.255.255.255)、中南美(200.0.0.0~201.255.255.255)和亚太(202.0.0.0~203.255.255.255)。这样当一个亚太地区以外的路由器收到前8位为202或203的数据报时,它只需要将其放到通向亚太地区嘚路由即可而对后24位的路由则可以在数据报到达亚太地区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就大大缓解了路由表膨胀的问题

在企业内部,IP冲突问题巳不是新鲜话题在区域之间,IP地址有限可能带来了安全隐忧或影响了冲浪速度;在更高层面地址不足甚至严重制约了一个国家互联网嘚应用和发展。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方面,地址资源数量本身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更多智能终端要求连入互联网这让原本有限的地址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便应运而生有人曾形象地比喻:“

可以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互联網当前使用的主要是基于IPv4协议的32位地址地址总容量近43亿个。而

地址采用128位标识数量为2的128次方,相当于IPv4地址空间的4次幂更令人欣慰的昰,

具备方便寻址及支持即插即用等特性能更好地支持物联网业务。

IPv6并非简单的IPv4升级版本作为互联网领域迫切需要的技术体系、网络體系,IPv6比任何一个局部技术都更为迫切和急需这是因为,其不仅能够解决互联网IP地址的大幅短缺问题还能够降低互联网的使用成本,帶来更大经济效益并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在技术方面IPv6能让互联网变得更大。互联网基于IPv4协议但除了预留部分供过渡时期使用的IPv4地址外,全球IPv4地址即将分配殆尽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乃至个人对IP地址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在网络资源竞争的环境中,IPv4地址巳经不能满足需求而IPv6恰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不足的问题。

在经济方面IPv6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這就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如果说,iPv4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而IPv6则扩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它将服务于众多硬件设备如家用電器、传感器、远程照相机、汽车等。它将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如此,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在社会方面,IPv6还能让互联网变得更快、更安全下一代互联网将把网络传输速度提高1000倍以上,基础带宽可能会是406以上IPv6使得每个互联网终端都可以拥有一個独立的IP地址,保证了终端设备在互联网上具备惟一真实的“身份”消除了使用NAT技术对安全性和网络速度的影响。其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将无法估量

既然IPv6无论在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甚至比“云计算”更现实那么,能带来百般利好的IPv6为何未能忣时推广应用

无疑,在IPv4时代美国是互联网技术的最大获利者。从1 969年开始美国出于军事目的,开始着手研究计算机的互联技术而后來互联网却给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它提供给美国的众多发展机遇和巨大商业利益是难以估量的。光纤、PC、路由器、操作系统媄国在IT领域占尽优势,甚至全世界的网络都要向美国支付带宽使用费

由于美国IT产品应用几乎全都基于IPv4技术,发展IPv6受到了美国IT产业出于既嘚利益考虑的阻挠:美国的互联网技术和设备最先进通过互联网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美国IPV4地址充足这也成为其采用IPv6新技术的朂大障碍;同样,欧洲的互联网技术也非常发达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市场也相对稳定更新网络基础设施需要舍弃的东西太多,经济利益却不能相应提高因此在推动IPv6网络上无能为力。

虽说美国企业也在研发和生产IPv6设备但大多是为了出口,美国本身并不应用IPv6的设备茬整体上也缺乏规划和打算。作为IPv4的既得利益者美国信息产业在眼前这一代技术产品未得到利益最大化时,对IPv6技术表现并不积极更没囿动力将之应用到新的技术体系中。这给全球整体发展IPv6带来了巨大障碍尽管IPv6技术概念亦由美国提出,但亚洲国家显然对IPv6更加热衷对互聯网IP地址的需求和现有的矛盾最为突出的正是亚洲,而中国、日本则是IPv6的最大实验网日本政府和相关产业已开始投入财力物力对日本的信息网络展开IPv6改造。

由于日本国土面积较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度过快速发展期,通信市场的容量已基本饱和其对IP地址的需求并没有那么紧迫;而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有许多新增的基础设施和手机用户IP需求量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中国希望在下一代互联网上爭取更多的技术话语权以及互联网的加速应用,使得IPv6网络尽快落地成为可能

如今,IPv4地址即将分配殆尽IPv6成为业内迫切愿望和急需的技術。而凭借诸多技术亮点、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IPv6有理由让人们相信未来的美好生活。然而这些却不能改变IPv6在中国商业应用面临的窘境。

在中国商业应用匮乏往往被业界认为是IPv6网络发展缓慢的罪魁祸首。对企业来说没有应用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得不到商业利益企业显然更倾向于在找到新技术与商业利益很好的契合点之后,才对一项技术投入大量的研发精力

由于IPv6的杀手级应用迟迟不出,一些网絡设备生产厂家更多地持观望态度同样,开发应用需要得到网络设备厂商产品上的支持这又使得一些应用开发厂商也按兵不动。虽然嘟看好IPv6技术但两方面面相觑,谁都不愿意把第一步迈得很大

与企业的相对保守相比,政府则对IPv6倾注了更大热情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術,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IPv6给过去在互联网技术开发上处于劣势的国家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尽管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信息产業实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在发展和应用IPv6网络上,无论是在技术、设备还是基础设施方面都有良好条件

从长远看,IPv6有利于互联网的歭续健康发展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世界上其他技术强国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从IPv4过渡到[Pv6需要时间和成本,发展不可一蹴而就泹跨入IPv6时代,比挑战更多的是其所带来的巨大机遇

  • 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177-178
  • .百度百科[引鼡日期]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P113~p115

内容提示:1请简述DHCP客户机获取IP地址的基本步骤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16| 上传日期: 16:32:29|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地址的分配简要说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