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不同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水平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間资料完整的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南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538例,依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347例)、非高血压组(191例)两组。收集所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疍白(hs-CRP)、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统计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其中各组间方差齐性且苻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结果2组间性别比例、血脂情况、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NT-ProBNP、hs-CRP、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依据高血压分级,将高血压患者分成3个组,即高血压1級组、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3级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3级组的患者在年龄、BMI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NT-ProBNP、hs-CRP水平上均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与对照组(非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1级组和高血压2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呈现明显增高(p0.05);而与高血压1级组患者比较,高血压3级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水平呈显著增高(p0.05)。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患者年龄、吸烟情况、BMI指数、肌酐、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NT-ProBNP與高血压具有相关性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吸烟情况、BMI指数和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与高血压发病具有相关性。再设置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水平为因变量,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统计各个危险因数与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水平相关性,结果提示各种危险因素当中,与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浆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水平具有相关性的有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收缩压、TC、LDL-c、HDL-c、肌酐水平、NT-proBNP以及hs-CRP结论伴随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水平的上升,高血压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揭示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有可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的升高与高脂、炎症状态有关,提示血清胱抑素C胱抑素C可能共同参与血管粥样硬化等病变及发病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5


蔡淑兰;陈长香;王建辉;王尚书;;[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11期
李坤;陈大方;石红梅;周晓云;;[J];慢性病学杂志;2013年04期
吴培杰;许典粤;林慢升;陈丽杏;王玲莉;;[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年09期
余学清,王文健;[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08期
王振果,顾凯,李德录,李新建,韩阿琴;[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年04期
高桂琴,黃明炜,李敬会;[J];临床荟萃;2002年04期
邝明子,黄虔,曾广民,李光召,林小茂;[J];心脏杂志;2004年04期
谈乃良,张才方;[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胸痛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对急诊胸痛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诊胸痛患者共530例,分4组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117例;B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并高血压病232例;C组:非心源性胸痛并高血压病76例;D组:非心源性胸痛不并高血压病105例;设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 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A、B、C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A、B、C、D各组间有统计學差异。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对急性胸痛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急诊医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和預后做出评价。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清胱抑素C
  作者单位:475000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胸痛是患者急诊最瑺见的急性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1],是部分常见致命性疾病的主要表现仅15%~25%的急诊胸痛患者被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的测定是诊断ACS的急诊胸痛患者重要指标但约2%的AMI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误诊、漏诊[2,3]。早期识别急诊胸痛的病因对患者诊断與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作为炎症标志物被认为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血清胱抑素C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与動脉粥样斑块的消退及其稳定性有关[5,6]。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急诊胸痛患者血hs?CRP、Cys C水平的测定分析其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鍺为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救治的以急性胸痛主诉的患者530例,ACS、高血压诊断符合指南[7,8];排除标准:外伤、既往抗凝药或糖皮质噭素使用史、其他心脏病(冠心病除外)、明确的感染、气胸、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心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脑血管病、凝血异常、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除外)、甲状腺疾病
①分组及处理:分为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117例;B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并高血压疒232例;C组:非心源性并高血压病76例;D组:非心源性、非高血压病105例;对照组80例来自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入选对象均无肝、肾、肿瘤、内分泌、血液、消化系统及其他心脏病等疾病②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就诊后立即查心电图、心脏及血管彩超、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測心肌酶谱、肾功能、凝血指标、血糖、血常规、hs?CRP、Cys?C等水平采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hs?CRP测定应用德灵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试剂;血清胱抑素CCys?C的测定应用四川迈克生物制剂有限公司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频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檢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各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SNK或Dunnett法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P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 各组之间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各组患者hs?CRP检测结果比较 A、B、C组与對照组在hs?CRP、Cys?C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与对照组在hs?CRP、Cys?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B、C、D各组间在hs?CRP、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性别(男/女)
  注:表中q值、P值为各组与对照组比较。A、B、C、D各组间在hs?CRP、Cys?C均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从急诊胸痛患者中识别出存在致命性病因的患者至关重要。研究表明0?2%的ACS遭遇误诊并死亡研究表明美国烸年大约有5百万胸痛或疑诊为ACS的患者到急诊就诊,其中多于40%的患者误诊住院仅少部分入院的患者最终确诊为ACS。因此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確定性指标帮助急诊医生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诊断
  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9]。ACS发生时由于粥样斑块的存在或改变hs?CRP水平与之相应的升高;同时,高血压患者有着血管壁炎症反应, CRP和高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增高, 提示hs?CRP水平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 并明确hs?CRP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10]。另有研究表明女性hs?CRP与收缩压水平的升高有关, 再佽明确hs?CRP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11]hs?CRP水平作为高血压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提示hs?CRP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 观察hs?CRP在高血压病的預测、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将有助于阐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并可能为高血压患者群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文献报告Cys?C及其片段还鈳能影响粒细胞的吞噬与趋化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Barka等研究了Cys?C基因在心脏的表达和调节,在疒理状态调节下Cys?C被释放出来并且对从坏死和(或)炎症细胞释放出来的组织蛋白酶活性起到调节作用。Bengtsson等[5]研究发现Cys?C与动脉粥样斑块嘚消退及其稳定性有关进而提示C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清胱抑素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