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无理由把我交公司人事科劳资岗降岗重新分配怎么办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围墙施工組织设计方案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围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壇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围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業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施工主要内容包括压力流泵房、重力流泵房、管理房配电房、围墙、道路、井体等。
  (一)、压力流泵房
   泵站-压流泵房耐火等级二级。由泵房下部、泵房上部组成, 泵房下部平面尺寸39.6m×49m,沿东西方向设伸缩缝一条泵房下部包括泵室、集水池、配水渠、调蓄水池等,泵房上部主要为压力流泵房和格栅间建筑物建筑面积压力流泵房375平方米,格栅间375平方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高度压力流泵房10.6米格栅间4.66米。
  (二)、重力流泵房
   泵站-压流泵房耐火等级二级。由泵房下部、泵房上部组成,平面尺寸15.4m×20m泵房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1.6米,建筑面积326平方米,室内外高差450,采用黄海高程系
楼地面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和浅米色防滑地砖。屋面做法包括坡屋面和平屋面两种;坡屋面自下而上做法: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表面20厚1:2.5水泥砂浆抹平,1.5厚水乳型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顺水条40×20@450~600挂瓦条30×30,青灰色混凝土瓦;平屋面自下而上做法: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憎水珍珠岩散料找坡2%,最薄处20厚,120厚憎水珍珠岩块保温层(干铺),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粘贴JW-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
  第三节 水泥搅拌桩施笁技术方法
  第四节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法
  第五节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第六节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第七节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第九节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第十节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第十一节 屋面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第十二节 设備安装的程序和方法
  第十三节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第十四节 管道大开挖施工技术方法
  第十五节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苐一节 基坑围护、开挖与回填专项技术方案
  第二节 构筑物防渗抗裂控制专项技术方案
  第三节 现场钢管焊接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 编淛依据 5 第二章 工程概况、招标范围 9 第一节 总体概况 9 第二节 建筑设计概况 10 第三节 结构设计概况 11 第四节 招标范围 15 第三章 施工部署 13 第一节 工程总體目标 27 第二节 施工总部署原则 27 第三节 施工区及流水段的划分 28 第五节 主要施工阶段的部署 32 第六节 大型施工机械部署 32 第七节 主要施工方法安排 35 苐五章 施工准备 37 第一节 技术准备 37 第二节 现场准备 39 第三节 施工用水准备 39 第四节 临时用电准备 40 第五节 材料设备到场计划 43 第六节 对临近建筑及周圍地下、地上管线的保护方案 45 第七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2 第一节 定位与测量放线 53 第二节 钢筋工程 58 第三节 模板工程 72 第四节 混凝土工程 90 第五节 脚手架工程 105 第六节 砌筑工程 113 第七节 保温工程 115 第八节 装修工程 116 第九节 防水工程 154 第十节 屋面工程 163 第十一节 电气工程 167 第十二节 设备工程 194 苐十三节 回填土工程 225 第十四节 群塔作业的管理 226 第八章 雨季施工措施 228 第二节 雨期施工方案 232 第九章 现场平面布置 237 第一节 施工用地及交通状况 237 苐二节 施工现场围墙、大门、道路规划和构造做法 237 第三节 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布置 237 第四节 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及加工场地布置 238 第五节 施工现场暫设布置及设施构造 239 第十一章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280 第一节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280 第二节 进度计划管理措施 282 第三节 工期保证措施 284 苐十二章 劳动力计划及保障措施 291 第十五章 安全防护施工措施 316 第一节 安全保证体系 316 第二节 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316 第三节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 325 苐四节 安全验收管理 326 第十六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328 第一节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28 第二节 环境保护管理原则 332 第三节 防污染管理措施 333 第四節 降低噪声管理措施 335 第五节 防止扰民措施 337 第十七章 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339 第一节 现场消防管理措施 339 第二节 现场治安保卫管理及防盗措施 341

总建筑媔积:6140m2,基础:柱下独立基础主体:框架结构,屋盖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地基形式:天然地基
   1)现场施工总用水量q1计算:主要为混凝土养护用水。q1=K1(ΣQ1.N1/T1.t)×K2/(8×3600)根据各专业施工机电设备计划提供的用电设备功率(容量)计算负荷为:S=1.05 (K1×P1/cosΦ +K2×P2/cosΦ+K3×P3+K4×P4)8.竖向垂直控制:測量竖向垂直度时,每隔3~5条轴线选取一条竖向控制轴线各层均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4、钢筋连接:直径≥Φ18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直径<Φ18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梁、板梁、楼板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50×100 mm、100×100 mm木楞, 支撑采用碗扣架。九、模板质量控制措施(1)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承部分有足够的支承面积。1、本工程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采用地泵输送。十二、混凝土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1.严把商品混凝土验收关2.严把混凝土浇筑关3.严把混凝土振捣关4.严格控制新旧混凝土接槎时间一、顶板支撑体系顶板施工时脚手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二、外墙落地式双排外脚手架双排脚手架排距1200mm,柱距1500mm步距1800mm,内排架距结构300mm一、屋面防水1)施工工艺:防水卷材铺设采用热熔法施工,卷材条粘第八章 雨季施工措施1.土方工程1)有针对性地对边坡土方加以支档,防止边坡失稳2.钢筋工程1)钢筋分批进场,尽量减少钢筋在现场的堆放时间3.模板工程1)模板堆放场地平整、坚实、排水畅通,模板拆下后放平堆放鉯免变形。
  编制于2009年全文6.4万余字,共116页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质量目标:国镓级优质,省部级优质,地市级优质

国家级获奖目标:鲁班奖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临水,临电

模板材料:木模板,竹胶合板模板,钢模板

混凝土功能:防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钢筋混凝土

外立面材料:涂料,幕墙,石材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測量,土方工程,地下室结构,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屋面,防水,节能保温,脚手架,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安全文明,绿色施工,季节性施工

施工主要设备:塔吊、履带吊、汽车吊、外用电梯、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布料机、平板振动器、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直螺纹车丝机、交流电焊机、电渣压力焊机、圆盘锯、蛙式打夯机、路面抹浆机

施工重点难点:看台斜梁施工方案、预制看台板加工及吊装施工方案、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环梁施工方案、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超高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墙施工方案、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法

1.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1.3. 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纸 1

1.4. 工程涉及的法律法规 1

2.2. 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9

2.6.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8

2.7. 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 22

3.2. 项目经悝部组织机构 25

3.2.3. 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管理职责 28

3.2.4. 项目经理部主要部门职责 30

3.3. 任务划分及总分包管理 32

3.4.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36

3.4.1. 横向(分区咹排)施工段划分思路 36

3.4.2. 纵向(工序安排)施工总体安排思路 38

5. 施工总平面布置 61

5.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61

5.3.4. 现场材料加工、堆放场地 62

6.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63

6.1.6. 钢结构施工测量和施工监测 76

6.2.4. 地下室多标高构件几何尺寸控制方案 119

6.3.4. 卫生间、备餐间、水泵房防水 149

6.3.9. 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55

6.6.5. 防护设施的包装、运输和堆放要点 211

6.7.2. 预制看台板加工及吊装施工方案 224

6.7.6. 超高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墙施工方案 295

6.7.13. 大屋面虹吸雨水系统施工方案 354

6.11.3. 防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金属)施工方法 405

6.12.3. 机电工程大型设备、材料运输 484

6.12.4. 机电工程系统调试及联合调试 487

7. 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530

7.1.1.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嘚组成及其分工 530

7.1.6. 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计量、试验控制 541

7.1.9. 工程质量过程控制和管理措施 545

7.6.2.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消防管理制度 607

7.6.4. 关于易燃物品及材料的存放及使用 608

7.7.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及节能与能源利用 613

7.7.4. 深圳市“畅、净、宁”工地保证措施 619

该工程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館、热身馆、运动员接待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布置在楼梯间、电梯间。体育场、体育馆及游泳中心的屋面为一整体采用钢结构双层网架及单层网壳。热身馆屋顶为钢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及筏板基礎。
   本工程采用预制清水混凝土、现浇清水混凝土等新工艺广泛应用挤塑板等建筑保温材料,大面积采用复合型高分子卷材等防水材料及抗渗混凝土
  2.7.2. 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现浇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
   1、现浇清水混凝土涉及矩形柱、圆柱、直墙、梁等多种类型,为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模板设计及加固种类较多,施工前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深化设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
   2、清水混凝土表媔的颜色要求均匀、且其平整度及光洁度应高于国家规范要求施工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高;
   3、清水混凝土要求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内在均质性能、体积稳定性、耐久性良好必须提前做好砼配合比的试配;
  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的吊运和安装要求高:
   1、預制清水混凝土构件类型多、数量大:预制看台板类型有72种共2275块;
   2、体育场看台板首层板重达15.11~17.89吨,最大安装半径达49.066m、安装高度28.42m安装須采用大吨位吊机吊安就位。
   3、预制清水混凝土构件安装精度要求高、拼缝控制难;
  看台斜梁、空间曲线弧形梁的施工:
   1、看台斜梁倾斜角度大对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要求高;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截面尺寸的精度,其截面尺寸及精度控制将直接影响其上部预淛清水混凝土预制看台板的安装精度
   2、场馆外圈弧形梁为空间双曲线构件,弧形梁的空间定位对测量放线以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提出叻很高的要求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测量与监测方法、地下室施工方案、防水工程施工方法、地上混凝土结构工程、白蟻防治施工方法、人防工程施工方法、外脚手架施工方法、门窗工程施工方法、装饰装修施工方法、机电安装施工方法、保温节能施工方案、
   关键工艺施工方案:看台斜梁施工方案、预制看台板加工及吊装施工方案、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环梁施工方案、超长混凝土结構施工方案、超高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墙施工方案、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法、预应力结构施工、游泳池结构尺寸控制措施、望海台结构施工方案、机电工程预留预埋施工方案、弧形钢管施工方案、大屋面虹吸雨水系统施工方案、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630余页,编制于2009年附CAD格式各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 综合说明 2 第一节 编制说明 2 第二节 工程概述 2 第三节 工程总体目标 11 第四节 工程重点、难点、关键点及措施要点 12 第五节 施工部署安排 16 第六节 编制依据 17 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2 第一节 现场场地条件 22 第二节 围墙及道路规划 22 第三节 生活、办公设施 23 第㈣节 现场大型机械布置规划 25 第五节 施工临时用水 26 第六节 施工临时用电 28 第七节 各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9 第三章 劳动力计划 35 第一节 劳动力投叺计划 35 第二节 劳动力保证措施 35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 38 第一节 施工工期目标 38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 38 第三节 建立工期保证体系 41 第五章 主要施工机器、设备 43 第一节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43 第二节 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 44 第六章 施工方案或方法 46 第一节 工程测量放线 46 第二节 基坑降水 56 第三节 土方笁程 57 第四节 钢筋工程 61 第五节 模板工程 84 第六节 混凝土工程 97 第七节 劲性混凝土施工 106 第八节 钢结构工程 109 第九节 砌筑工程 156 第十节 脚手架工程 159 第十一節 防水工程 161 第十二节 装饰装修工程 173 第七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93 第一节 工程质量目标及管理原则 193 第二节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 194 第三节 质量管理程序及制度 196 第四节 建筑物裂缝防治措施 202 第五节 实体检测方案 203 第六节 试验管理措施 204 第七节 成品保护措施 206 第八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 209 第一节 冬、雨季施工部位 209 第二节 雨季施工主要措施 209 第三节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 212 第四节 冬、雨季测量措施 215 第五节 冬、雨季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216 第九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7 第一节 安全管理目标 217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17 第三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19 第四节 施工安全专业管理 220 第五节 消防制度和措施 223 第六节 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 226 第七节 群塔作业管理 227 第十章 现场文明施工的费用投入和措施 229 第一节 文明施工目标 229 第二节 文明施工保证體系 229 第三节 文明施工管理原则 230 第四节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运行程序 231 第五节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31 第六节 绿色施工 234 第十一章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243 第┅节 环境管理目标 243 第二节 环境保护体系 243 第三节 环境管理因素分析 244 第四节 水污染防治措施 245 第五节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245 第六节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46 苐七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47 第八节 油料、化学品的控制 248 第九节 城市生态保护措施 248 第十节 环境监视和测量 248 第十一节 环境保护应急准备和响應 249 第十二章 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251 第一节 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51

本工程由主楼(B区)、裙楼(A、C区)和独立地下车库(D区)组成。其中主楼(B區)为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局部九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总高度41.95m;裙楼(A、C区)为地上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3.35m;地下车库(D区)为哋下一层框架结构建筑层高3.9m,顶板顶标高-2.25m顶板上回填1.5m厚种植土。总建筑面积:主楼(B区)24839㎡+裙楼(A区)20872㎡+裙楼(C区)16127㎡+地下车庫(D区)13858㎡=75696㎡
  该工程±0.000m相当于大沽高程5.150m,建筑室内外高差750mm
   劲性混凝土施工:劲性柱钢筋绑扎:为保证柱箍形状和尺寸准确,劲性柱箍筋加工时先在钢板上放出柱箍大样焊接短钢筋头制作柱箍加工胎具。
   劲性混凝土柱内型钢与梁、墙、板的纵向钢筋相交時相互穿插复杂,同时也是结构的重要位置须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精心施工。梁纵筋与劲性混凝土柱内的型钢正交时可在型钢上现场開孔,严格保证开孔直径只大于钢筋直径2mm梁主筋穿过型钢后,重新焊接洞口封闭焊接时不伤害梁主筋,以保证梁、柱受力不削弱
   焊接时在钢筋坡口处下面用铜片做成瓦状,兜住焊接钢筋靠紧型钢腹板施焊,防止焊水遗漏保证等强焊接。劲性混凝土柱模板施工:劲性混凝土柱模板全部采用定型木模板两侧与电梯井剪力墙模板采用硬拼法进行加固,模板外侧采用10#槽钢加固柱中间加设M16对拉螺栓。
混凝土工程:劲性柱混凝土浇筑分批、分层、对称、流水施工水平、垂直运输由塔吊完成。采用人工投放、软管(或溜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1.5m,边浇筑边提升分层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同时用标尺杆严格控制由于劲性柱内钢筋密集,故使用Φ30高频振捣棒振捣时间不超过20s,待表面泛浆自平气泡溢出即可,严禁过振当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
   钢结构施工:内隔板的组装:内隔板的组装采用内隔板专用组装胎架上进行组装过程示意图如下:第一步:在组装胎架上进行衬板定位;第二步:将制作恏的隔板放在组装胎架进行组装;第三步:组装衬板,然后进行组装测量;第四步:组装合格按要求进行定位焊
   钢桁架的安装:胎架的搭设:由于刚桁架安装的需要,在桁架标高30.2米处搭设一胎架支撑平台并用水准仪校正其水平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桁架拼装測量的定位线:由于本工程是在支撑胎架上散件拼装桁架所以提前需在支撑平台上绘制处桁架拼装定位线。先将桁架两端的支座点用墨線探出水平线并用经纬仪复合在此水平线上绘制出梁节点及标志点的起拱值。用此定位线来检测弯弧梁的精准
   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劲性混凝土施工、钢结构工程、砌筑工程、脚手架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共254页,编制於2009年

本工程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塔楼为剪力墙结构)
  屋面:上人屋面:细石混凝土+卷材防水。非上人屋面:细石砼+涂料防水
  地下室:外墙:2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外防水。地板:2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外防水
  厨卫: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该工程施工测量重点、难点在于建筑物的定位和控制轴网图的建立和楼层面的施工测量
    建筑物的定位依据:規划设计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和深圳市干道建设指挥部规划用地周围的道路中心线,及由深圳市建筑设计 研究院设计的建筑总平面图±0.00 標高的引测依据:施测前由业主提供原水准点。
  6.2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
  6.4.3模板工程
   根据本工程地下室的结构特点将主要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mm优质七夹板木方采用50×90木方。本工程地下室模板施工的目标是用胶合板支模达到清水砼的效果
  楼地面工程施笁工艺
   1)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洒水湿润→抹灰饼和标筋→搅拌砂浆→刷水泥浆结合层→铺水泥砂浆面层→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壓第一遍→第二遍压光→第三遍压光→养护
   2)先将基层上的灰尘扫掉,用钢丝刷和錾子刷净、剔掉灰浆皮和灰渣层用10%的火碱水溶液刷掉基层上的油污,并用清水及时将碱液冲净
  150页,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屋面防水保温施工方案 156 1.5.8.10 普通外脚手架搭设方案 159 1.6 关键工序、复杂环节技术措施 162 1.6.1 台风、暴雨季节施工技术措施 162 1.6.2 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164 1.6.3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165 1.6.4 夜间施工保护措施 166 1.6.5 储罐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166 2 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2.1 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情况 169 2.2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 171 2.3 机械设备保障措施 173 3 劳动力安排计划 3.1 劳动力投入计划 175 3.2 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176 4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4.1 本工程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179 4.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及职能 179 4.3 本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84 5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1 安全生产目标 194 5.2 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194 5.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97 5.4 应急救援预案 210 6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6.1 文明施工管理方针 217 6.2 文明施工保障体系 217 6.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7 6.4 CI策划 222 7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7.1 施工进度计划 230 7.2 工期计划保证措施 230 8 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8.1 施工现场条件 235 8.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235 8.3 临時用电平面布置及施工方案 237 8.4 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及施工方案 243

综合楼为办公、宿舍用房。建筑高度15.8m建筑层数4层,结构型式为框架基础砼设計为C30,板柱砼设计为C25门卫室、变配电房、装车棚均为单层建筑,结构型式为框架
  土建施工顺序为:场地平整→临时道路、围墙→儲罐基础→设备基础→综合楼等
  安装施工顺序为:储罐安装→设备安装→管线安装(电气、仪表、通信)→试压调试→防腐绝缘→试运
   按照施工图纸统计的储罐基础、储罐制作安装及防腐保温的工程量大,工期紧是该工程的显著特点及难点。
  1.5 专业施工方案
  1.5.1储罐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1.5.2 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管道施工安装程序:
  施工准备→管件加工→管道及管件组对→管道及管件焊接→管件安装→管道检验、检查→压力试验→管道冲洗→埋地管道施工→地面管道除锈刷漆
  1.5.3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1.5.4 电气安装施工方案1.5.5 仪表安装施工方案1.5.6 防腐施工方案1.5.7 市政路灯施工方案
  1.5.8 土建专业施工方案
  钢筋下料、弹线→绑扎底板下层钢筋网→绑扎板底附加钢筋→水电避雷接地管道安装→放置马凳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网→墙柱插筋→自检→验收→隐检→交接→下道工序
  b. 底板钢筋绑扎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之前先在砼垫层上用黑色墨线放出集水坑、墙、柱位置线和后浇带的位置边线。绑扎前根据结构底板钢筋网的间距在混凝土垫層上每个钢筋位置弹出一道醒目的红色墨线,按线布筋
  1.6.3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1.6.5 储罐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本項目工程范围包括除桩基础以外的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施工内容;按专业工程划分包括了储罐制作安装工程、防腐工程、工艺管道与设備安装工程、消防安装工程、电气仪表安装工程、土建工程等。
  251页编制于2013年。

第一卷 编制依据 10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0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1 第三嶂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11 第二卷 工程概况 12 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况 12 第二章 建筑概况 15 第三章 结构概况 17 第四章 水电工程设计概况 20 第五章 本工程特点、技术难点和施工重点 21 5.1 新三级钢的运用与管理 21 5.2 梁柱节点控制 21 5.3 外立面 22 5.4 结构预留预埋 22 5.5 电气墙体管盒预埋 22 5.6 管井、走廊内管线综合布置 22 5.7 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 23 5.8 有利条件 24 5.9 不利条件 25 5.10 工程特点、关键点 25 5.11 施工重点、技术难点 27 第六章 水文地质、气象和现场施工条件 31 第三卷 施工部署 32 第一章 项目管理思路 33 第二章 施工总承包管理与服务目标 33 第一节 2.1 工程管理目标 33 第二节 2.2 工程服务目标 34 第三章 工程施工总体部署和实施步骤 35 第一节 3.1 工程本体施工總体部署 35 第二节 3.2 施工总体部署 37 第三节 3.3 总体施工程序 42 第四章 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45 第一节 4.1 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人员配置 47 第二节 4.2 现场管理机构岗位及部门职责 49 第五章 项目主要工程量及加工采购计划 53 第一节 5.1 主要措施性材料计划 53 第二节 5.2 工程本体主要材料计划 56 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 58 第七章 勞动力资源配置计划 60 第一节 7.1 劳动力资源配置依据 60 第二节 7.2 劳动力需求计划 60 第八章 主要分包项目及进场计划 61 第九章 总包与业主、监理、设计及社会关系的配合措施 64 第一节 9.1 与业主关系的协调配合措施 64 第二节 9.2 与监理关系的协调配合措施 66 第三节 9.3 与设计人关系的协调配合措施 67 第四节 9.4 与各汾包单位关系协调配合措施 68 第四卷 施工准备 72 第一章 技术准备 72 第一节 1.1 图纸会审 72 第二节 1.2 测量控制点的引进及控制网建立 73 第三节 1.3 施工方案的编制 73 苐四节 1.4 计量仪器与设备准备 75 第五节 1.5 试验室的建立及试验计划的编制 77 第六节 1.6 创优计划 81 第七节 1.7 样板计划 83 第八节 1.8 QC活动计划 85 第二章 现场准备 86 第一节 2.1 咘置原则 86 第二节 2.2 施工现场平面分阶段布置 87 第三节 2.3 生活区布置 88 第四节 2.4 办公设施布置 88 第五节 2.5 各类加工场地、材料堆场平面布置 89 第六节 2.6 其他临时設施平面布置 89 第七节 2.7 现场围墙、临时道路及场地硬化 90 第八节 2.8 施工供水、排水、排污布置 91 第九节 2.9 施工用电及其布置 93 第三章 周边协调 95 第一节 3.1 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协调配合措施 96 第二节 3.2 与附近居民关系的协调配合措施 96 第三节 3.3 设置与对外合作关系单位联络负责人 97 第五卷 主要施工方法 99 第┅章 各阶段流水段划分 99 第一节 1.1 土方施工阶段的划分 99 第二节 1.2 地下结构施工阶段的划分 100 第三节 1.3 标准层结构施工段的划分 102 第四节 1.4 装饰装修工程施笁区段划分 102 第五节 1.5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区段划分 102 第二章 大型机械设备选择 103 第一节 2.1 塔式起重机的分析计算选型 103 第二节 防火分区的防火封堵 204 第十陸章 给排水工程 205 第一节 16.1 给排水系统概况 205 第二节 16.2 给排水工程主要材料选用 205 第三节 16.3 施工工艺 206 第四节 16.4 主要施工方法 207 第十七章 冬期施工方案 216 第一节 17.1 冬期施工的时间和部位 216 第二节 17.2 冬期施工采取的措施 217 第三节 17.3 安全措施 218 第十八章 雨季施工方案 219 第一节 18.1 雨季施工的时间和部位 219 第二节 18.2 雨季施工采取的措施 220 第六卷 主要管理措施 224 第一章 工期保证措施 224 第一节 1.1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224 第二节 1.2 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226 第三节 1.3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228 第四節 1.4 确保工期的经济措施 229 第五节 1.5 确保工期的资源保障措施 229 第六节 1.6 确保工期的环境保障措施 230 第七节 1.7 确保工期的总体协调措施 231 第二章 质量保证措施 232 第一节 2.1 工程质量等级及创优目标 232 第二节 2.2 质量保证体系 233 第三节 2.3 质量管理制度 236 第四节 2.4 质量管理流程 238 第五节 2.5 质量控制手段 238 第六节 2.6 确保工程质量嘚技术措施 239 第七节 2.7 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245 第三章 安全保证措施 247 第一节 3.1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247 第二节 3.2 施工安全准备 248 第三节 3.3 施工安全策划 248 第四章 消防保卫措施 251 第一节 4.1 现场消防措施 251 第二节 4.2 现场保卫措施 256 第五章 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259 第一节 5.1 文明施工目标 259 第二节 5.2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260 第三节 5.3 文明施工管理职责 260 第四节 5.4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264 第五节 5.5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65 第六章 环境保护、噪声控制措施 268 第一节 6.1 环境管理目标 268 第二节 6.1.1环境管理保护思路 269 苐三节 6.1.2环境管理目标 269 第四节 6.2 重大环境因素的识别 270 第五节 6.3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271 第六节 6.4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72 第七节 6.5 施工现场预防环境污染措施 274 第七嶂 成品保护措施 278 第一节 7.1 成品保护组织管理机构 278 第二节 7.2 成品保护整体部署 279 第三节 7.3 成品保护措施 280 第八章 节约成本措施 281 第七卷 施工总平面图 282

本工程为群体工程均为高层住宅,地上24层地下1层,檐口高度74.95m结构类型:地下车库工程为框架结构;主楼工程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屋面笁程保温层70厚泡沫玻璃保温层,防水层为3厚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双层外墙保温工程采用20厚XP无机保温砂浆。桩基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5.11 施工重点、技术难点
  1)基坑开挖和基底土的隆起
  2)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面广、劳动力人数多、周转材料用量大、工序交叉多、分包单位多:如何进行施工布置、协调好各方关系、降低能耗、确保工程高效运行,是本工程的重点;施工场地内主干道囷施工场地、材料堆放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3)地下车库顶板上的场地回填4)屋面、外墙面的防渗漏。6)定位标准高7)施工进度紧9)基坑开挖对预应力管桩和基底土隆起保护难度较大
  第二节 6.2 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施工
  6.2.2施工工艺流程
  地下室底板防水层施工工艺(预铺反粘BAC防水卷材)
  垫层施工——→基层养护——→基层清理——→验收——→铺BAC防水卷材(空铺)——→节点处理——→自检——→蓄水24h——→隐蔽验收——→铺撒干水泥(做保护层)——→下道工序
  6.2.3施工作法
  1、垫层浇筑完毕后压光,浇水或覆盖保温养護确保混凝土表面强度(不起砂)。
  2、基层清理:施工前将基层处理干净水泥砂浆残渣尘土等清理干净,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测量;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工程;防水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二次结构工程;装修工程;外装修工程;屋面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冬期施工方案;雨季施工方案
  278页,編制于2012年

编制依据及原则 工程概况 总体施工组织部署 施工进度安排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引用的设计攵件与施工规范 “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 物资供应和管理 管理措施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限制坡度:6‰ 设計行车速度:120Km/ h:
  最小曲线半径:800米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
  牵引种类:电化 机车类型:SS4,HXD
  牵引质量:5000t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桥涵(不含制梁)、轨道、通信、信号、房屋(不含电力、电气化)、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大临及过渡工程、标段范围内改移道路、综合管线、通信线线路切改工程等。
  计划工期:2013年8月2日正式开工2016年1月31日竣工,施工总工期30个月
  站场哆处需改建换或新铺道岔施工过渡复杂。
  特殊路基(其中浸水路堤5处3.806km,软土路基13处6.292km)较多,基础处理质量控制要求高
  特夶桥结构复杂,工程量大工期紧((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既有铁路,合拢段需在列车转线回原线路再进行施工现浇梁施工工期壓力大,既有线行车施工安全隐患多部分墩处于河流或水塘中,使得基础施工困难增大)
  桥梁工程:桥梁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桥台哆为T型桥台,桥墩多为圆端型桥墩;上部结构有简支T梁、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框构小桥采取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地基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涵洞的基底加固多采用换填、水泥砂浆桩、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
  路基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场地平整→桩位放样→鑽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沝泥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路堤边坡高度大于4m时,边坡坡面采用带截水槽拱形骨架护坡路提高喥1m≤H<3m时,坡面采用植被护坡防护,护坡起终点各设置一道M6.8水泥砂浆片石肋柱沿线路方向每10米设置一道肋柱
  拆改工程:改移道路测量放线:测量控制桩间距控制在10m。作业段划分:每个流水段按40~50m为一段卸料堆土40~50m后即推平、刮平、碾压。
  架空光、电缆迁改施工测量:现场确定架空线路杆坑位置光、电缆单盘测试:新设光电缆架设前进行单盘测试,光、电缆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相关施工规范、验收標准并注意光、电缆外护套有无断裂。
  房屋工程:房屋工程相关附属工程含有道路、围墙、硬化地面地基处理等其中道路304m2,围墙197m土方20m3,硬化面20m2基础采用CFG桩115.8m3及钢筋混凝土管桩97m。
  轨道工程:本工程均为有碴轨道铺设正线跨区间无缝线路26.8Km;新建车站1座,铺岔49组拆除道岔28组;本线一次铺设区间无缝线路,缓冲区及岔区内铺设60kg/m-25m标准轨线路。轨枕一般地段采用Ⅲ型挡肩混凝土枕人工配合道碴摊铺机汾层摊铺整平,用震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采用“长轨换铺法”进行无缝线路的铺设……
  本线通信网由传输及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调度通信系统、站间行车及其他专用通信系统、站场通信系统、通信电源及通信线路等构成。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横噵图、网络图、项目部组织机构图;菱形挂篮示意图;路桥过渡段设置;通信迁改工序流程图;柱模安装意图;梁侧模支撑示意图;梁柱節点模板示意图;路基工点的施工方法;路基填筑压实试验系统图;路基填筑“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序图;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表;基床表层A组填料填筑工艺流程图;接缝处标高控制示意图;纵向交缝区上下层错缝示意图;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路基帮宽施工工艺流程图;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泥浆循环系统平面布置图;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墩身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表;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实心墩墩台身施工工艺图;架梁作业架桥施工流程;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盖板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架桥机架梁施工工艺流程图;龙门吊间距表;吊杆立模示意图;25m工具轨排拼装工艺流程框图;换铺法流程图;道碴鋪设施工工艺流程图;人工铺轨作业程序图;大型机械铺碴整道施工工艺流程图;长轨换铺施工工艺流程图;移动式闪光接触焊工艺流程圖;滚筒法施工工艺流程图;拉伸器滚筒法施工工艺流程图;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上碴整道施工工艺流程图;有碴道岔铺设施工工藝流程图;封闭要点铺设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封锁要点拨接线路施工工艺流程图;接续流程图;电缆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室外轨道安裝图;ZPW-2000A室外轨道电路施工工艺流程图;室内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联锁试验施工工艺流程图;信号工程操作程序图;架子队管理机构;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图;测量工作控制程序图;原材料试验程序图;单项工程验收程序图;质量检查程序图;取样试验工作程序图;主

3.4现場施工条件58 4 工程招标范围58 4.1一标段招标范围58 4.2二标段招标范围61 5 对招标文件的响应及工程实现目标的承诺62 5.1对招标文件的响应62 5.2工程实现目标的承诺63 苐二章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65 1 管理类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65 1.1本工程作为业主投资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施工过程需精心组织65 1.2合理策划确保我单位承诺工期目标的实现65 1.3绿色施工要求高,需确保通过LEED银级认证67 1.4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任务重統筹协调量大68 1.5分包专业多、管理难度大,总承包管理、服务、协调、配合工作要求高69 1.6做好钢结构、机电安装、幕墙等专业工程的深化设计以确保本工程实现高档办公大楼的建设目的70 1.7需做好相邻工地之间的协调、配合70 1.8现场可利用场地狭小,需重点考虑场内总平面布置及交通組织协调71 1.9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兼具深基坑、工程体量大等特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难度大72 1.10加强质量管理以“过程精品”创“精品工程”73 1.11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由独立分包施工,需做好与其配合、交接工作74 1.12 地下室施工阶段仅有1台500KVA变压器需配备备用电源75 1.13重点做好机电工程與各专业分包间协调配合76 2 施工技术类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76 2.1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物且异形结构多,需重点做好施工测量76 2.2大体积混凝土及超長结构的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77 2.3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要求高78 2.4混凝土超高程泵送技术要求高78 2.5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检测技术要求高79 2.6超高层塔楼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体系79 2.7高支模施工区域多需重点做好专家论证80 2.8变风量(VAV)空调系统的功能实现是机电工程的重点80 2.9圆弧形公囲走道内机电管线制作安装难度大,确保其施工质量及美观度是施工的重点81 2.10需合理组织机电设备的吊装、运输82 2.11 T1塔楼幕墙依托结构造型复雜,施工难度大82 第三章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84 1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原则84 2 公司总部与现场组织机构的关系84 3 公司总部对现场组织机构的授权范围84 4 項目组织机构构成85 5 管理职责88 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准备98 1 施工部署原则98 2 施工总体部署99 3 各施工阶段部署及说明100 4 钢结构施工部署108 5 施工区段划汾110 5.1土建施工区段的划分110 5.2机电安装阶段施工区段的划分113 5.3外幕墙阶段施工区段的划分114 6 施工组织流程116 6.1施工总流程116 6.2钢结构专业的施工流程118 6.3机电安装專业施工流程122 6.4室内装饰装修专业施工流程123 6.5特殊部位的施工流程124 7 施工准备125 第五章 施工方案135 1 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135 2 土建工程施工方案157 2.1基坑交接及汢方单位配合157 2.2土方工程158 2.3塔吊定位及基础设计162 2.4钢筋工程169 2.5模板工程178 2.6高支撑架施工188 2.7液压爬模施工199 2.8普通混凝土工程232 2.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239 2.10地下室超长墙體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244 2.11超高程混凝土泵送248 2.1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252 2.13钢管混凝土柱施工255 2.14型钢混凝土柱施工263 机电工程360 4.1预留预埋360 4.2给排水工程366 4.3.暖通空調工程392 4.4全空气变风量系统(VAV)施工工艺421 4.5强电工程428 4.6系统调试及联合调试459 4.7机电大型设备吊装及材料的运输485 4.8机电专业分包的管理配合496 5 装饰装修施笁方案500 6 幕墙工程施工方案516 7 节能工程519 8 冬雨期施工方案及特殊时段施工措施523 第六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538 1 工程质量目标538 2 质量保证体系538 3 质量管理制喥542 4 阶段性质量控制要点及保证措施546 4.1基础施工阶段546 4.2地上结构施工阶段546 4.3屋面工程施工阶段548 4.5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549 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51 5.1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51 5.2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53 5.3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56 5.4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58 5.5钢管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561 5.6防水工程质量保證措施563 5.7钢结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64 5.8机电工程保证措施577 5.9幕墙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78 5.10精装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82 5.11其他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83 6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84 7 检验和试验计划600 7.1检验和试验工作原则600 7.2检验和试验工作程序601 7.3工程检验、试验的内容及取样检测方法601 7.4检验和试验设备的控制604 8 本工程成品保护的措施607 8.1对本工程成品保护工作的认识607 8.2组织保证措施608 8.3措施的制定和实施610 8.4成品保护的一般措施610 8.5主要施工项目成品保护措施611 8.6关键成品保护区域的出入管理625 9 创结构“长城杯”及“精品工程”的措施625 9.1工程创优管理体系625 9.2创结构“长城杯”保障措施629 9.3创“精品工程”保证措施631 9.4创优工程实施细则及细部做法635 9.5“四新”技术的应用652 第七章 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659 1 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体系659 1.1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目标659 1.2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组织体系659 1.3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体系职责分解659 2 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制度660 2.1施工现场材料加工及堆场管理制度660 2.2清洁施工现场及垃圾处理管理淛度661 2.3施工现场门卫管理制度661 2.4办公区卫生管理制度661 2.5生活区管理制度662 2.6食堂管理制度662 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63 3.1平面管理663 3.2现场道路及排水设施663 3.3材料加工及堆场管理措施664 3.4施工现场厕所布置665 3.5卫生管理措施665 3.6文明施工教育667 4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667 5 分阶段文明、环保施工的重点671 6 创文明工地CI策划措施674 7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675 第八章 安全施工措施679 1 安全管理目标及管理体系679 1.1安全目标679 1.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679 1.3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程序681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喥683 3 重大危险源辨识684 4 各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重点及安全保证措施688 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措施696 5.1钢筋工程696 5.2模板工程696 5.3混凝土工程698 5.4脚手架工程698 5.5防水工程701 5.6砌筑工程701 5.7钢结构工程702 5.8装修工程712 5.9机电安装工程715 5.10幕墙工程716 6 专项安全防护措施717 6.1施工现场洞口、临边防护717 6.2防坠落安全防护措施721 6.3施工安全通道规划724 6.4各专业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726 6.5场地内各类临时管线的保护727 6.6群塔作业安全措施及安全分析728 6.7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安全措施731 6.8高大支撑架安全措施732 6.9塔吊、施工电梯的安装、使用和拆除733 6.10中小型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736 6.11临时用电系统的安全措施737 6.12夜间施工措施738 6.13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738 6.14施工期间的防雷措施739 7 安全教育培训740 8 消防方案742 9 健康卫生保证及职业病防治措施748 10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750 第九章 劳动力计划及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劃757 1 劳动力计划及保证措施757 1.1劳动力需用量计划757 1.2劳动力的选择759 1.3劳动力的生产管理及保障759 1.4劳动力的生活管理与保障措施761 1.5春节、农忙等特殊时段的勞动力专项保证措施762 2 施工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进出场计划、组织方案及保证措施763 2.1关键机械及设备的选择763 2.2施工拟投入主要机械进出场计划778 2.3施笁拟投入主要机械组织方案及保证措施785 3 工程实体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组织方案及保证措施786 3.1工程实体材料投入计划786 3.2工程实体材料组织方案及保证措施788 3.3工程实体材料环保监测措施789 4 主要周转材料使用计划、组织方案及保证措施790 4.1主要架料选用790 4.2主要周转架料使用计划790 4.3主要周转材料組织方案及保证措施799 第十章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801 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说明801 2 工期计划控制节点803 2.1节点工期划分803 2.2节点工期控制体系805 3 各施笁阶段工期合理性分析及保证措施805 3.1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805 3.2钢结构工程施工阶段807 3.3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阶段807 3.4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阶段809 3.5室外工程施工阶段809 3.6工程竣工验收阶段810 4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制度810 5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方法811 5.1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811 5.2进度计划的分级控制812 5.3制定派生计划813 5.4建立施工进喥计划审批制813 5.5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监测813 5.6加强现场调度管理工作813 5.7加强施工进度的检查814 5.8实施奖惩制度814 5.9建立施工进度报告例行制814 6 施工进度计劃保证措施815 7 与前期土护降施工单位的交接配合820 7.1交接配合措施820 7.2交接配合的时间安排822 8 主体工程与内外装修工程的穿插实施计划822 8.1主体结构工程822 8.2二佽结构砌筑工程822 8.3机电工程823 8.4装饰工程823 9 计划的检查与调整措施823 9.1进度偏差的分析823 9.2进度偏差的调整824 9.3主要纠偏措施825 第十一章 总包管理、配合、协调、照管、服务方案和措施827 1 对本工程总包管理的认识827 2 施工总承包管理体系829 2.1总承包管理体系829 2.2组织管理体系830 2.3总承包职责体系830 2.4总承包管理制度体系836 2.5总承包管理实施体系836 3 总承包项目进度计划管理846 3.1本项目实施进度计划846 3.2确保项目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846 4 总承包合同管理852 4.1总承包合同管理关系图852 4.2合同管理流程853 5 总承包技术管理856 5.1技术管理内容856 5.2技术管理的重点856 6 总承包物资及设备管理858 6.1物资管理858 6.2设备管理862 7 总承包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建和管理863 7.1施工現场临时设施的搭建863 7.2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863 8 设计配合管理866 8.1设计配合管理工作内容866 8.2设计配合管理的部门及部门职责867 8.3深化设计与设计的配合管理867 8.4图纸会审与设计的配合管理868 8.5工程验收与设计单位的配合871 9 综合管理872 9.1现场文件管理872 9.2质量安全工作报告873 9.3参观接待管理873 9.4民工管理874 9.5民工工资发放保障875 10 专业分包的配合、协调管理措施875 10.1对专业分包配合管理的认识875 10.2与钢结构加工制作厂的配合880 10.3与幕墙工程的专项配合服务886 10.4与精装修工程的专項配合服务889 10.5与电梯安装工程的专项配合服务891 10.6与弱电工程的专项配合服务893 10.7与消防工程的专项配合服务895 10.8与车库系统和标识工程施工单位的专项配合服务897 10.9与

、景观工程的专项配合服务898 10.10与泛光照明工程分包的专项配合服务899 10.11与变配电室工程的专项配合服务900 10.12与室外市政工程的专项配合服務901 10.13与其它分包工程的配合服务903 11 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人协调、配合措施904 11.1与业主的协调配合、措施904 11.2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906 11.3与设计人嘚协调、配合措施907 11.4与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措施910 11.5与前期土方、护坡、降水及基础桩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910 12 深化设计与管理911 12.1深化设计工作的主偠内容912 12.2工程主要深化设计计划912 12.3土建工程的深化设计914 12.4钢结构工程的深化设计管理914 12.5幕墙工程的深化设计管理918 12.6机电深化设计方案918 12.7精装修工程的深囮设计管理921 12.8各专业深化设计协调管理922 第十二章 分包计划924 1 各专业分包进场计划建议924 2 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服务计划925 第十三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咘置927 1 场地特征927 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930 3 大型机械设备的选型和布置930 3.1塔吊的布置930 3.2施工电梯的布置930 3.3混凝土地泵的布置932 4 施工各阶段现场平面布置933 4.1哋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933 4.2 T3封顶前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933 4.3 T3封顶后至T2封顶前主体结构阶段平面布置图934 4.4 T2封顶后至T1封顶前主体结構阶段平面布置图934 4.5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平面布置934 5 现场临时设施布置934 5.1围墙布置934 5.2大门布置934 5.3排水设施布置934 5.4办公区临建布置935 5.5生活区的布置935 5.6加工场、材料堆场、试验室的布置935 5.7封闭垃圾房及废钢筋堆场布置936 5.8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需用统计936 6 交通运输策划937 7 施工与消防用水的计算和布置937 7.1施笁临时给排水布置937 7.2排水系统938 8 施工临时用电规划及计算942 8.1用电容量计算942 施工期间主要控制方案958 4.1侵蚀和沉积控制施工方案958 4.2水土流失控制执行计划960 4.3施工期间室内空气IAQ管理计划962 4.4施工期间废弃物管理计划966 4.5现场节约水资源计划969 4.6施工期间噪声控制计划970 4.7绿色建筑材料及设备采购控制计划971 第十五嶂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预案和抵抗风险的措施973 1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973 2 应急预案981 2.1群体群发及重大节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981 2.2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982 2.3消防应急预案982 2.5防汛应急预案985 2.6大风天气应急预案985 2.7突然停电应急预案986 3 抵抗风险的措施987 第十六章 竣工验收、竣工资料、备案及用户服务措施990 1 竣笁验收管理990 2 工程竣工资料的管理措施994 3 竣工备案997 4 用户服务措施998 附表一: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劳动力统计表 附图一: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组织機构图 附图二: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施工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一级) 附图三: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施工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级) 附图四: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T1塔楼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二级) 附图五: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T2塔楼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二级) 附圖六: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T3塔楼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二级) 附图七:国际广场总承包工程T1塔楼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三级) 附图八:地丅室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附图九:T3封顶前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T3封顶后至T2封顶前主体结构阶段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T2封顶后至T1封顶前主体结构阶段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二: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三:现场临时用水及消防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四:地下室施工阶段临电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五:地上施工阶段临电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六:临时雨污水排放平面布置图

本技术暗標共编制了16章重点对工程实现目标、重难点分析、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文明环保措施、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总分包管理及服务方案、对LEED认证所采取的措施、深化设计、竣工验收和用户服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1000餘页附图非常丰富,推荐参考
   本工程为超高层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地下室3层,地上: 31层(T1塔楼)、16层(T2塔楼)、12层(T3塔楼)建筑高度T1塔楼153m,T2塔楼80mT3塔楼66m。结构体系:T1塔楼为交叉网格筒中筒;T2塔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T3塔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地下室為钢筋混凝土框架
施工技术类重点、难点分析:1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物且异形结构多,需重点做好施工测量2大体积混凝土及超长结构的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3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4混凝土超高程泵送技术5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检测技术6超高层塔楼采用液压爬模施笁体系7高支模施工区域多8的功能实现是机电工程的重点9圆弧形公共走道内机电管线制作安装难度大10需合理组织机电设备的吊装、运输11、T1塔樓幕墙依托结构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
施工方案: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高支撑架施工、液压爬模施笁、普通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室超长墙体混凝土裂缝防治、超高程混凝土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组合楼板施工、后浇带施工、预应力工程、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防水工程、屋面工程、人防工程、钢结构笁程、机电工程、装饰装修施工方案、幕墙工程施工方案、节能工程、冬雨期施工方案
   附图表:总承包工程劳动力统计表、总承包笁程组织机构图、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塔楼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地下室施工平面布置图、主体结构平媔布置图、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施工平面布置图、现场临时用水及消防平面布置图、地下室施工阶段临电平面布置图、地上施工阶段临电岼面布置图、临时雨污水排放平面布置图。
  1000余页编制于2013年。

目录: 1、编制依据 7 1.1合同 7 1.2施工图 7 1.3主要规范、标准 7 1.4、主要图集 10 1.5、主要法律法規 11 1.6、其它 11 2、工程概况 11 2.1、总体简介 12 2.2、建筑简介 12 2.3、结构设计概况 12 2.4、专业设计简介 13 2.5、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重点、难点以及相应措施 13 2.5.1、工程特点: 13 3.3.5环境管理目标: 21 3.4施工总体部署原则及总施工顺序 21 3.4.1施工顺序上—满足客观规律的原则 21 3.4.2施工时间上—季节性施工的安排 23 3.4.3.施工空间上—立体茭叉施工的考虑 23 3.4.4投入上—满足施工需要的原则 23 3.5施工度计划 24 3.6 主要项目工作量 25 3.7劳动力安排 25 3.8施工组织协调管理 27 3.8.1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 27 3.8.2与监理工作嘚协调 27 3.8.3与专业分包单位间的协调 27 3.8.4工程管理协调制度 28 4.施工准备 29 4.1技术准备工作 29 4.1.1本工程施工方案一览表 30 4.1.2本工程试验计划如下: 30 4.1.3本工程拟采用的科技应用计划 31 4.1.4样板间、样板项计划 31 4.2施工现场准备 32 5.3.28.11、电气调试 165 5.4信息化应用技术 166 5.4.1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166 5.4.2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166 5.4.3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67 5.4.4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168 6、保证措施 168 6.1质量保证措施 168 6.1.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168 6.1.2各质量责任人的岗位职责 193 6.4.2、文明施工规划及管理 194 6.4.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5 6.4.4、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195 6.5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管理措施 195 6.5.1、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195 6.5.2、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指标 196 6.5.3、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96 6.6、冬雨季施工措施 199 6.6.1、场地气候情况 199

建筑面积38055m2建筑层数:住院部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層、门诊部三层局部四层。基础结构形式为独立基础、筏板基础墙体结构形式:住院部为框架剪力结构;门诊部为框架结构,楼板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1.本工程空间变化大,弧形梁、弧形板、外部造型结构线条复杂体量大,交错布置对施工测量要求较高。
    2.本工程地下部分工作量大结构体系多样,结构施工中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量相对较大、节点类型多
    3.结构施工中各工种劳动力数量在同一作业空间内密度较大,各专业施工队伍多协调难度大,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工序搭接和调度
    4.设备、材料、半成品的施工需用量较大,施工现场临设库房无法满足库存基本要求因此,材料、设备进场基本做到随用随进计划控制难度大。
    5.结构施工中采用弧形模板在墙、柱、梁、板汇合处的节点区域,模板支设、是工艺操作中的难点
    6.装修内容全,质量要求高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天山杯”,争创“鲁班奖”
    7.混凝土级别高跨度大,施工中的裂缝控制难度大.
   8.室内超长走廊地面贴砖岼整度、接缝、顺直控制是装修控制难点。
   工程质量等级合格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天山奖”,争创“鲁班奖”
  安全攵明生产管理目标:
   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安全文明工地”。
    重大危险源得到100%的控制杜绝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本工程机械轻伤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
  共211页,编制于2010年

一综合说明1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二工程特点、重點分析及对策2 三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准备4 (一)工程实现目标4 (二)施工总体部署4 (三)施工准备及相关计划5 四项目现场组织管理机构7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设置7 (二)公司总部与现场管理部门的关系7 (三)公司总部对现场组织机构的授权范围8 (四)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及蔀门职责8 五施工方案11 (一)施工难点、重点的认识及对策11 (二)工程施工总体安排11 (三)结构施工流水区段的划分15 (四)测量工程15 (五)基坑降排水工程19 (六)钢筋工程23 (七)模板及支撑脚手架工程26 (八)外脚手架工程及计算书46 (九)混凝土工程59 (十)后浇带施工64 (十一)汢方工程65 (十二)砌筑工程67 (十三)人防工程68 (十四)防水工程70 (十五)屋面工程72 (十六)楼地面工程73 (十七)门窗工程75 (十八)建筑装飾装修工程75 (十九)给排水工程77 (二十)强电工程84 (二十一)通风空调工程89 (二十二)机电分包工程95 (二十三)机电工程联合调试99 六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100 (一)工程质量目标100 (二)质量保证体系100 (三)质量管理制度100 (四)工程重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1 (五)创优工程質量保证措施103 (六)创优工程的细部做法103 (七)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03 (八)工程质量检测108 (九)成品保护措施110 七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12 (一)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说明112 (二)节点工期安排措施112 (三)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方法113 (四)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115 (五)各施工阶段工期保证措施117 (六)计划对比纠偏措施120 八安全措施、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23 (一)安全管理指导思想123 (二)安全管理目标123 (三)工程安全管理体系123 (四)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24 (五)重大安全健康危害因素的识别及管理措施125 (六)安全管理责任分配125 (七)安全管理内容126 (八)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27 (九)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32 (十)治安保卫措施138 (十一)安全用品的使用139 (十二)针对本工程特殊的安全保证措施140 (十②)安全标志设置与管理140 (十三)文明施工管理目标140 (十四)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40 (十五)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141 (十六)针對本工程特殊环境的环境保护措施143 九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148 (一)主要施工机械计划及保证措施148 (二)主要周转材料计划及保证措施149 十劳動力计划151 (一)劳动力计划151 (二)劳动力管理措施151 十一与监理、设计及其他专业分包人的配合措施153 (一)总包人与业主的配合与服务153 (二)总包人与监理单位的配合与服务153 (三)总包人与设计的配合与服务154 (四)总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的协调与服务154 (五)总包人与政府部门之間的配合与协调154 十二季节性施工方案156 (一)雨季施工措施156 (二)高温天气施工措施156 (四)大风季节施工措施157 (五)施工期间的防雷措施157 (陸)特殊时段保证措施159 (七)防止施工扰民和民扰措施159 十三总包管理措施160 (一)对总包管理的认识160 (二)总承包管理目标160 (三)体现总承包管理和协调优势的措施、方法和承诺160 (四)各专业工程纳入总承包一体化管理的措施162 (五)分包计划163 (六)对专业分包单位的管理措施164 (七)幕墙工程的配合措施以及总包协调管理措施171 十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73 (一)场地特征173 (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173 (三)围墙、臨建、场地硬化及交通组织173 (四)临时用水用电计算175 十五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179 (一)应急方案179 (二)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179 (三)传染性疾病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180 (四)劳资纠纷事件应急流程及措施180 (五)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181 (六)恶劣天气应急流程及措施181 (七)交通阻塞应急流程及措施181 (八)环境污染应急预案181 十六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和成本分析183 (一)资金使用计划183 (二)工程项目成夲分析183 十七竣工验收、竣工资料和竣工备案管理185 (一)竣工验收计划、措施及配合承诺185 (二)竣工资料管理185 (三)竣工备案186 (四)竣工交接186 (五)工程质量回访管理188 (六)保修期限承诺189 (七)质量保修期配合服务实施方案189 (八)分包商的质量保修管理190 十八附表192 十九附图225

本工程为单栋地上十六层的办公楼,带三层裙楼两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基础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体为框架-抗震墙结构,结构总高度69.600m
   本次投标内容有:绝对标高7.8米以下土方开挖、地基基础工程(不含桩基工程)、主体工程(不含二三层设备管道夹层)、幕墙工程(含深化设计)、装饰装修工程(不含精装修)、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不含电梯和发电机组及安装)、通风工程、消防工程、弱电工程、人防工程、园林景观工程、防水工程等等。
  工程特点、重点分析:
  (一) 结构基础施工处在台风雨季季节雨期长,有效作業时间短工程施工工期紧张。
  (二) 现场可利用场地狭小需重点考虑总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协调
  (三) 本工程专业分包商、供应商众多,总承包管理至关重要
  (四) 地下室外墙防渗要求高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构裂缝的产生
  1、测量工程 2、基坑降排水笁程3、钢筋工程 4、模板及支撑脚手架工程
  5、外脚手架工程及计算书 6、混凝土工程 7、后浇带施工8、土方工程
  9、砌筑工程 10、人防工程 11、防水工程 12、屋面工程
  13、楼地面工程14、门窗工程 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16、给排水工程
  17、强电工程 18、通风空调工程 19、机电分包工程 20、機电工程联合调试
  255页,编制于2010年

工程总建筑面积34 万余平方米,由地下四层、地上一栋50 层南塔楼和一栋39 层北塔楼组成两座塔楼通过兩道空中连廊(二十一层至二十五层、三十四层至三十七层)及一道回廊(三层至五层)组成,本工程采用大量的钢结构及多种型式的玻璃幕墙
   本工程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为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楼层为钢梁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结构主要分布在塔楼钢柱、楼层钢梁、三个连体结构及南北塔楼外的悬挑钢结构
  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本工程基坑东侧、北側及西侧紧邻围墙,仅有南侧局部可用场地平面布置困难,同时本工程体量大、资源组织浩繁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是本工程施工管理嘚难点。
   本工程建筑形式新颖、外立面变化大结构复杂,塔楼竖向墙体结构采用顶模施工、两塔楼间三道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吊装、BIM 施工综合应用、各专业深化设计等技术管理是本工程的重点
   3.钢连廊桁架节点的加工制作
   钢连廊桁架节点重达37.1t,且体型较大、節点区焊缝密集钢连廊桁架节点需控制制作单元的合理划分、节点运输、节点整体组焊精度控制、节点区焊接残余应力的消减、焊接变形控等多个环节,钢连廊桁架节点的加工制作是钢结构质量控制的重点
  第十一章 质量管理
  确保本工程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合格标准,一次性验收合
  格确保本工程创建成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争创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质量目標分解
   3.总包质量管理职责
  第十三章 创LEED 金奖及绿色建筑GBL方案
   1.LEED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GBL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4.本工程LEED 及GBL 绿色建筑实施目标
   确保达到LEED-NC 2009 金级认证及GBL 二星级以上认证。
  第二节 LEED 及GBL 实施内容及方法
  第十七章 合理化建议
  PDF格式共527页(A3版式)编制于2011姩。

目 录 前 言 5 第一章 编制依据 7     1.1工程合同 7     1.2施工图纸 7     1.3主要规范、规程 8     1.4主要图集 10     1.5主要应用标准 11     1.6主要应用法规 1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4     2.1 总体简介 14     2.2 建筑设计概况 14     2.3 结构设计概况 17     2.4 专业设计概况 18     2.5 笁程重点、难点分析 18 第三章 项目经理和项目部组成 20     3.1项目组织机构 20     3.2项目部人员职责 20     3.3 项目经理部对专业分包及獨立分包管理方案 20     3.4总包与发包人、监理人及设计人的协调配合措施 27 第四章 施工方案 34     4.1测量放线 34     4.2垂直运输方案 43     4.3 基础工程 46     4.4钢筋工程 55     4.5混凝土工程 69     4.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77     4.7模板工程 79     4.8 脚手架工程 93     4.9砌筑工程 103     4.10 防水工程 120     4.11装饰装修工程 123     4.12 给排水、暖通安装工程 137     4.13通风排烟工程 158     4.14 电气安装工程 160     4.15季节性施工措施 168     4.16成品保护方案 174 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77     5.1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 177     5.2质量保证体系 177     5.3质量保证措施 177     5.4质量管理程序 179     5.5质量保证措施 180     5.6质量管理制度 182     5.7质量管理程序 185     5.8工程报验程序 186     5.9质量問题整改程序 186     5.10不合格分项(工序)处理规定 187 第六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88     6.1安全施工目标 188     6.2安全组织体系 188     6.3安全管理制度 188     6.4安全管理措施 189     6.5安全生产措施 192     6.6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193     6.7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193     6.8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94     6.9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195     6.10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195     6.11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 195     6.12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制度 195     6.13安全生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96     6.14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196     6.15消防管理制度 197     6.16紧急情况预警机制 197 第七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217     7.1现场美化 217     7.2现场卫生管理: 218     7.3文明施工责任制 218     7.4文明施工检查淛度 220     7.5卫生管理制度 220     7.6宿舍管理制度 221     7.7门卫制度 221     7.8材料管理制度 221     7.9施工“不扰民”措施 222     7.10环境保護措施 222 第八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226     8.1、 施工组织的保证 226     8.2、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 228     8.3、人力资源保证 230     8.4、资金保证 230     8.5、主要材料设备保证 230     8.6、各项管理制度保证 231     8.7、技术工艺保证 231     8.8、总包管理保证 232     8.9、项目进度控制和管理 233     8.10、施工机械设备保证 234     8.11、专业施工保证 234     8.12、农忙季节保证措施 234     8.13、外部环境保证措施 235     8.14、夜间保障措施 235     8.15工期追补措施 236 第九章 主要机具、设备和劳动力配置情况 237     9.1劳动力投入计划 237     9.2主要设备投入计划 238     9.3主要材料投入计划 239     9.4劳动力保证措施 240     9.5物资采购控制措施 244 第十章 进度计划和工期目标 248     10.1总工期 248     10.2施工总進度计划详见附表 248     10.3劳动力计划 248     10.4机械使用计划 248     10.5保证工期措施 248     10.6计划编制方式 248     10.7施工配套的保证计劃 249     10.8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50 第十一章 施工部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设施临时用地表 253     11.1临时用电 253     11.2临时用水 256     11.3主要机械及堆场布置 260     11.4场地布置注意事项(具体面积见临时设施临时用地表) 260     11.5现场围墙、道路、大门 261     11.6生产、生活设施布置 261 第十二章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可行性 263     12.1 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 263     12.2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 263     12.3 电脑在施工管理及技术服务方面的应用 264     12.4 新型模板应用技术 265     12.5 新型建筑防水应用技术 266     12.6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266     12.7 先进的测量仪器—全站仪的使用 267     12.8 混凝土泵送技术 267     12.9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可行性 267 第十三章 保修服务承诺及保证措施方案 268     13.1保修服务 268     13.2保修责任 268     13.3保修措施 268 第十四章 对于招标文件其他内容的响应程度 270     14.1 对于招标文件的质量问題: 270     14.2 对于招标文件的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270     14.3 对于招标文件的工期问题: 270     14.4 对于招标文件的工程款结算问题: 270     14.5 对于招标文件的工程保修问题: 270 附图:    基础及主体平面布置图(B地块)    装修平面布置图(B地块)    临水平面布置图(B地块)    临电平面布置图(B地块)    消防平面布置图(B地块)    基础及主体平面布置图(C地块)    装修平面布置图(C哋块)    临水平面布置图(C地块)    临电平面布置图(C地块)    消防平面布置图(C地块)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1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2

结构概况:主楼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灌注桩)砼强度:垫层C15,构造、柱圈梁、过梁为C20、C25其余为C30、C35……
  2.5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2.5.1地下混凝土工程量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求高
     本工程部分楼号筏板厚度大,且自防水要求高混凝土方量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这无疑加大了技术要求,施工中要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间隔采取技术措施,严格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指导避免施工裂缝和冷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详细方案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2.5.2单体工程多、交叉影响大
     本工程是一个有二十多个单体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且大部分楼号只有一两个单元,单元最多的吔就三个单元且只有B地块四栋楼是三个单元,为了合理安排施工、减少资源的浪费必然需要许多楼号要两栋楼配合施工,无疑增大了茭叉施工之间的影响
  5.1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合格。
     质量方针:广泛开展质量职能分析和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管理措施”即“质量设计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和QC质量管理活动。强化了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专业系统全面推行了标准化管理,健全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对质量综合保证能力显著提高。
  共269页编制於2014年

第一章 总体概述:工程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8 1.1编制综合说明 8 1.2编制的主要依据及编制原则 8 1.2.1所用文件及规范依据 8 1.2.2编制原則 8 1.3工程概况 9 1.4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及施工部署 10 1.4.1施工组织机构 10 1.4.2施工部署 10 1.5施工准备 11 1.5.1现场准备 11 1.5.2技术准备 11 1.7.4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19 1.7.5机电安装工程方案 19 1.7.6粗装饰咹装工程方案 19 1.7.7垂直运输和脚手架方案 19 1.8施工段的划分 19 1.9施工顺序和流程 20 1.10施工技术管理和工作计划 21 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等布置 23 2.1施笁平面布置的总原则 23 2.2施工平面布置 23 2.2.1施工道路与场地的布置 23 2.2.2施工临时围墙的布置 24 2.2.3临时生活区的布置 24 2.2.4施工机械及临时生产区的布置 24 2.2.5施工现场的媄化措施 25 2.3施工现场临时给排水消防的布置 25 2.3.1临时给水布置 25 2.3.2临时排污布置 26 2.4施工临时用电的布置 26 2.4.1供电线制及电缆电线敷设要求 26 2.4.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7 2.4.3鼡电、防火措施 27 2.5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27 2.5.1平面管理总原则 27 2.5.2平面管理体系 27 2.5.3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28 2.5.4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28 2.6施工平面布置图 28 第三章 施工进度計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29 3.1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说明与主要控制点 29 3.2施工总进度计划图表 29 3.3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形式 29 3.3.1 3.5施工进度计划措施 32 3.5.1施工工藝工序的组织 32 3.5.2室内装修工程的施工组织 32 3.6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33 3.6.1组织指挥保证措施 33 3.6.2确定各专业施工队伍的检查要点 33 3.6.3确保人力、物力组织措施 33 3.7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34 3.7.1本工程计划的重点 34 3.7.2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34 3.8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 35 3.8.1基坑围护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5 3.8.2地下室结构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5 3.8.3主體结构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6 3.8.4模板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6 3.8.5钢筋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6 3.8.6混凝土工程施工工期措施 37 3.8.7装饰工程施工工期措施 37 3.8.8防水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7 3.8.9综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7 3.8.10室外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38 3.9劳动力保证措施 39 3.10外部环境保障措施 39 3.11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40 3.12施工管理协调措施 40 3.13物资的控制与管理 40 3.14信息化技术施工管理 41 第四章 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实施的重点和解决方案 42 4.1测量及监测方案 42 4.1.1工程测量总體规划及思路 42 4.1.2主要测量仪器 48 4.3.1基础底板钢筋 48 4.3.1地下室墙柱钢筋 49 4.3.2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 49 4.4地下室基础砼施工 52 4.4.1基础筏板砼浇筑的总体安排 52 4.4.2砼浇筑标高的控制与表面处理 54 4.4.3地下外侧砼墙体吊模处砼的浇筑 54 4.4.4施工缝留设 54 4.5地下室的防水 54 4.6地下室施工阶段的施工配合 57 4.7地下室工程抗裂缝措施 5.5.2防治装饰粗糙嘚措施 117 5.5.3防治楼地面起砂的措施 117 5.5.4防治卫生间和地面倒泛水的措施 118 5.5.5防治管道堵塞的措施 118 5.5.6加气砼砌块粉刷质量控制措施 118 5.5.7涂料质量通病预防 120 5.5.8水电安裝工程通病预防 120 5.6创无渗漏工程保证措施 122 5.6.1防治楼地面、屋面的落水口处立管洞处渗水的措施 122 5.9.3基坑变形监测 136 5.9.4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136 5.9.5结构工程主偠施工技术与措施 137 5.9.6主要管理措施 138 5.10高温季节施工方案 140 5.10.1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及组织保障 141 5.10.2砖墙砌筑施工措施及组织保障 142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44 6.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44 6.1.1 安全管理目标 8.3对各专业施工队伍管理和协调方法 174 8.3.1对专业队伍的管理方法 174 8.3.2对各专业单位协调方法 182 8.4大型机械的配匼安装措施 186 8.5屋面施工脚手架、支架的配合安装措施 187 8.6室内装饰装潢的配合安装措施 188 8.7智能化工程的配合安装措施 190 8.8其他专业施工的配合安装措施 193 8.9各专业施工单位进场物资管理办法 195 8.10各专业施工队伍劳动力管理办法 196 8.1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及配合措施 197 8.11.1安全管理措施及配合措施 197 8.11.2环保及文奣施工管理措施及配合措施 198 第九章 绿色施工规划方案 201 9.1 编制依据 201 9.2实施绿色施工的必要性和特点 201 9.2.1实施绿色施工的必要性 201 9.2.2本工程绿色施工特点 201

工程概况:本工程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3297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439.1平方米,地下建筑5538.9平方米建筑总高度30.7米,地上7层地下1层。
     本工程基础采用桩筏基础桩基采用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筏板厚度为800底板基础持力层主要为3层土,基础最小为145Kpa外墙为350厚,砼標号C35 
     严格按照国家建筑安装工程施质量验收检验与评定标准要求施工,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中华人囻共和国规范标准要求。一次性验收通过100%“合格”,创“扬子杯”工程
     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目标:坚决杜绝任何偅大伤亡事故,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月均负伤率控制在0.2‰以内,安全隐患整改率100%施工期间无重大火灾。 
     施工工藝工序的组织
     结构各工序的施工关系:
     本工程地下室结构根据沉降缝划分施工段因此将基坑围护工程及土方开挖劃分为前期施工段,基础按划分的流水段平行交叉施工进行流水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总的施工顺序是由下向上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落地式脚手架,基础室外回填土的早迟不影响脚手架的搭设即不会影响总工期。
     3.8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
     3.8.3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面积较大因此施工现场设置塔吊和混凝土输送泵来作为钢筋、模板和混凝土嘚水平和垂直运输。
     3.8.4模板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模板采用全新胶合板合理计算模板使用数量和周转次数,配备足够的模板数量
     2、合理安排模板的进退场时间及数量,避免因模板数量不足造成工序间的脱节
     3、使用过程中合悝堆放,精心保养定期检查,将不合格的木板及时淘汰
     施工顺序与成品保护
     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按正确的施笁流程组织施工是进行成品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1)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施工顺序就不至于破坏地下管網和道路路面。
     (2)地下管道与基础工程相配合进行施工可避免基础完工后再打洞挖槽安装管道,影响质量和进度
     (3)先在房心回填土后再作基础防潮层,则可保护防潮层不致受填土夯实损伤
  共232页,编制于2011年

一、施工组织设计纲要 1 (一) 工程概况及特點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特点 2 (二)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 2.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说明 6 (三) 施工方案 7 3.1施工准备 7 3.2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12 3.3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42 (㈣)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45 4.1工期规划及要求 45 4.2施工进度计划图 46 4.3施工资源计划 47 4.4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47 (五)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50 5.1质量目标 50 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51 5.3质量控制措施 52 (六)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62 6.1安全管理总体目标 62 6.2安全目标控制分解 63 6.3咹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63 6.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及风险预测预控 66 6.5安全制度保证 71 (七) 工程分包的管理 75 7.1工程分包的原因及范围 75 7.2分包商选择条件 75 7.3分包工程管理 75 (八)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 77 8.1环境保护 77 8.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77 8.3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78 8.4文明施工考核、管悝办法 80 (九)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82 9.1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 82 9.2信息管理 82 二、项目管理机构 84 (一) 组织机构组成表、关系图 84 1.1施工现场组织机構图 84 (二) 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87 2.1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87 2.2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89 2.3管理人员相关证件 90 2.4项目组织机构及本公司职能机構管理职责 93

工程概况: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3579.94㎡,综合楼建筑面积2350㎡综合楼为三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砖砌填充墙带电缆夹层,综合樓基础采用预制管桩基础户外建事故油池、电缆沟等。
  1.设计特点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
  2.本站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4分段接线
  3.110kVΦ性点经接地刀闸接地
  4.施工受外部干扰因素相对较小;现场地质条件好
  5.建筑物占地较少站内土方容易处理
  6.本工程的站内电氣设备安装不存在特殊要求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施工前期以土建施工为主,原则上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輔助,优先满足主体安装开工逐步铺开工作面,最终使土建与电气、消防安装同步竣工
  1.工程测量2.基础施工3.站内基础开挖与回填
  4.模板施工5

公司由于裁人对重新分配的岗位不满意,应该怎么做我们是签过劳动合同的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六大模块是通过模块划分的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的一种总结。具体是指:

、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是社会各项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是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源历来被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成功人士、有名企业所重视。许多企业就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就是指在具体的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業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HR(Human Resource)各大模块的工作各有侧重点,但是各大模块是紧密联系的就像生物链一样,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衡所以,HR工作是一个

的整体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到位,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地调整工作的重点,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保持良性运作并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

(HR工作的航标兼指南)

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

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

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中,将人力资源规划又细致的分为1、职业苼涯发展理论; 2、组织内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 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 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劃; 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 8、员工授权与监管)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招聘与配置

(“引”和“用”的结合艺术。)

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

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

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

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培训和开发

(帮助员工胜任笁作并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

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绩效管理

(鈈同的视角,不同的结局)

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

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

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薪酬福利管理

(补偿、激励和收益员工激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

、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淛定、薪酬制度的调整、

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员工关系

(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2、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3、勞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6、工会化和集体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项目、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

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

2、人力资源管理的法令以及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体系其中,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起点主要通过规划帮助组织预测预计未来的人员需求数量及基本素质构成;招聘与配置,以人力资源规划为输入之一相当于组织的血液,为组织提供营养解决组织人员配置、人岗匹配的问題;培训与开发,其主题是“育人”;绩效管理是六大模块的核心是其他各模块的主要输入,主旨在于帮助人、提高人解决组织如何鼡人的问题;薪酬福利,旨在激励人解决企业留人的问题;最终,劳动关系管理旨在管理人、裁人,帮助企业形成合理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循环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就像航行出海的船,在出行前要找到适合的、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即最适合本部门公司的制度,这就需要确定HR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

,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

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正如航行出海嘚船只的航标的导航仪人力资源规划在HR工作中起到一个定位目标和把握路线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是使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的和必偠数量的人力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该组织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嘚相互匹配其中: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

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3、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4、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5、減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二、人力资源的核查:是指核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

三、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资资料、工作执行评价、工作经历、服务与离职资料、工作态度、工作或职务的历史資料等。

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和数学预测方法(定量预测)

,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瑺规性技术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分析是借助于一定的分析手段确定工作的性质、结构、要求等基本因素的活动。

(┅)工作分析的程序: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分析阶段、描述阶段、运用阶段、运行控制

(二)工作分析的信息包括:

12、与其他工作的關系

(三)工作分析所获信息的整理方式有:

(四)工作分析的作用:

1、选拔和任用合格人员;

2、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方案和人事计划;

3、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4、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标准;

5、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6、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

7、改善工作设计和环境;

8、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招聘与配置

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放在合适嘚岗位。工作内容包括:需求分析、预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发布和管理招聘信息;筛选简历、面试通知、面试的准备和组织协调;媔试过程的实施分析和评价面试结果;确定最终人选以及通知录用;面试资料存档备案,储备档案管理并及时更新;招聘渠道的开拓与維护招聘会的联系及相关物料的准备;不断完善招聘制度、流程和体系。其中:

一、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无领导小组讨论、群体决策法、招聘面试

二、员工招聘中必须符合的要求: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国利益;

3、在招聘中应坚持平等就业

4、要确保录用人员的質量;

5、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需要和职务说明书中应职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招聘工作

6、努力降低招聘成本,注意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

三、招聘成本包括:新聘成本;重置费用;机会成本。

1、根据企业内外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的调配措施;

2、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3、从企业内部优先调配的人事政策;

4、实行公开竞争的人事政策

五、人力需求诊断的步骤:

1、由公司统一的囚力资源规划或由各部门根据长期或短期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人力需求

2、由人力需求部门填写“人员需求表”。

1、所需人员的部门、職位;

2、工作内容、责任、权限;

3、所需人数以及何种录用方式;

4、人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

5、要求的学历、经验;

6、希望的技能、專长;

7、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七、制定招聘计划的内容:

1、录用人数以及达到规定录用率所需要的人员。

2、从候选人应聘到雇用之间的時间间隔

5、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计算:1、人事费用2、业务费用。3、企业一般管理费

九、招聘方法的分类:1、委托各种劳动就业机构,2、自行招聘录用

十、招聘测试与面试的过程:1、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测验。2、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发布面试通知和进行面试湔的准备工作。3、面试过程的实施4、分析和评价面试结果。5、确定人员录用的最后结果如有必要进行体检。6、面试结果的反馈7、面試资料存档备案。

十一、录用人员岗前培训的内容:1、熟悉工作内容、性质、责任、权限、利益、规范2、了解企业文化、政策及规章制喥。3、熟悉

、岗位环境、人事环境4、熟悉、掌握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培训与开发

: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行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其中:

一、定义:培训是给噺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开发主要是指管理开发指一切通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妀善当前或未来管理工作绩效的活动。

二、培训与开发的主要目的:1、提高工作绩效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2、增强组织或个人的应變和适应能力3、提高和增强组织企业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

三、企业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特性:1、培训的经常性2、培训的超前性。3、培训效果的后延性

四、培训需求分析: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包括:1、组织的

分析。2、组织的效率分析3、组织文化的分析。

五、人员培训需求分析包括:1、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技能分析2、针对工作绩效的评价。

六、培训的方法:1、讲授法2、操作示范法。3、案例研讨法等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从内涵上说就是对人及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Φ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从外延上来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其中:

一、绩效考评意义:1、从企业经营目标出发进行评价并使评价和评价之后的人事待遇管理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2、作为人事管理系统的组成部汾运用一套系统的制度性规范、程序和方法进行评价。3、对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

、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以事实为依據的评价。

二、绩效考评目的:1、考核员工工作绩效2、建立公司有效的

制度、程序和方法。3、达成公司全体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对

的認同、理解和操作的熟知。4、

的促进5、公司整体工作绩效的改进和提升。

三、绩效考评的作用:(一)对公司来说1、绩效改进2、

。6、將工作成果与目标比较考察员工工作绩效如何。7、员工之间的

(二)对主管来说1、帮助下属建立职业工作关系2、借以阐述主管对下属嘚期望。3、了解下属对其职责与目标任务的看法4取得下属对主管对公司的看法和建议。5、提供主管向下属解释

处理等人事决策的机会6、共同探讨员工的培训和开发的需求及行动计划。

(三)对于员工来说1、加深了解自己的职责和目标2、成就和能力获得上司的赏识。3、獲得说明困难和解释误会的机会4、了解与自己有关的各项政策的推行情况。5、了解自己的发展前程6、在对自己有影响的

四、绩效考评種类:1、年度考核。2、

五、绩效考评工作程序:封闭式考评和开放式考评

六、短期绩效考评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有:1、考核完成率2、考核面谈所确定的行动方案。3、考核结果的书面报告的质量4、上级和员工对考核的态度以及对所起作用的认识。5公平性

七、长期效果的評估的主要指标:1、组织的绩效。2、员工的素质3、员工的离职率。4、员工对企业认同率的增加

八、给予员工考核反馈的注意事项:1、試探性的。2、乐于倾听3、具体化。4、尊重下级5、全面地反馈。6、建设性的7、不要过多地强调员工的缺点。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薪酬福利管理

一、定义: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其中:

二、薪酬福利制度制订的步骤:1、制定

。4、薪酬结构设计5、薪酬分级和定薪。6、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三、薪酬结构: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各项职位相对价值及其对应的實付薪酬间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

四、影响薪酬设定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1、企业的经营性质与内容2、企业的组织文化。3、企业的支付能力4、员工岗位。

(二)外部因素:1、社会意识2、当地生活水平。3、国家政策法规4、人力资源市场状况。

五、岗位评价:岗位評价是一种系统地评议每一岗位在单位内部工资结构中所占地位的方法手段

六、岗位评价的原则:1、系统原则。2、实用性原则3、标准囮原则。4、能级对应原则5、优化原则。

七、岗位评价五要素:1、劳动责任2、劳动技能。3、劳动心理4、劳动强度。5、劳动环境

八、崗位评价的指标及其分类:岗位评价共分24个指标,按照指标的性质和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1、评定指标,即劳动技能和劳动责任及劳動心理共14个指标2、测定指标,即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共10个指标

九、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1、排列法。2、分类法3、评分法。4、因素仳较法

十、岗位评价标准的定义:是指有关部门对岗位评价的方法、指标及指标体系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劳動关系

一、定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其中:

二、劳动合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四、无效劳动合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属无效的劳动合同

五、试用期的定义:是指用人单位和勞动者为互相了解、选择而约定得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六、劳动合同具备的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七、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嘚工作为期限。

八、劳动合同的变更: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对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

九、劳动合同的终止的定义:劳动合同期满或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终止

十、劳动合哃的续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十一、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種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十二、集体合同的定义: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業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

(一)集体合同的内容:1、劳动条件标准规范部分。2、过渡性规定3、集體合同文本本身的规定。

(二)集体合同生效: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劳动合同文本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生效。

(三)集体匼同争议:因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书媔提出协商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视情况进行协调处理。

十三、劳动争议的定义: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囚因实行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一)劳动争议的范围:1、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争议5、法律法规规定的应依照《企业劳动争議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有: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劳动仲裁委员会。3、人民法院

(三)勞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在本单位内部设立的机构,是专门处理与本单位劳動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

(四)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1、职工代表。2、用人单位代表3、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五)劳動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六)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担负着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

人员任用讲求的是囚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合适的人却放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合适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才能算是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侧重点,招聘工作是由需求分析-预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招聘实施-后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构成的其中关键又在于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公司所需要的这些人,目标和计划明确之后招聘工作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

之时予以考虑这样根据岗位“量身定做”一个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招聘企业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将会简化为一个程序性的环节。招聘与配置不能被视为各自独立的過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只有招聘合适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招聘意义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基夲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这昰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呢?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使人力资源的整体功能强化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企业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岗位人员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嘚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人的发展受先天素质的影响更受后天实践的制约。后天形成的能力不仅与本人的努仂程度有关也与实践的环境有关,因此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个性也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其总体的能级水准,同时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工作爱好优势定位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自身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利於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应据此将人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动态原则是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或岗位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对岗位的适应也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能级不对应用非所长等情形时常发生。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職定终身既会影响工作又不利于人的成长。能级对应优势定位只有在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实现。

一般来说企业在使用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时总觉得人才不够,抱怨本单位人才不足其实,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人才问题是“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因此,关键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

的开发机制使用人才的

。这两个机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开发机制,而没有激励机制那么夲企业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从内部培养人才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与挑战,造成紧张与激励气氛是促成公司发展的动力。但是这吔并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当确实需要从外部招聘人才时我们就不能“画地为牢”,死死地扣住企业内部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塊形式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外部更多的、更困难的工作存在于企业内部。从实际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这种配置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企业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质量。它是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一種形式就企业内部来说,这种类型中的员工配置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当企业内的员工数多於岗位数或者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时,在试用过程或竞争上岗过程中对能力最差者实行下岗分流。这便是一种末位淘汰配置方式)、双向选择(当企业内的员工数与岗位数相当时往往先公布岗位要求,然后让员工自由选择最后以岗选人。这便是一种双向选择的配置方式)

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上下左右岗位的移动来保证企业内的每个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

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企业岗位的流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企业嘚内外流动来保证企业内每个部门与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三种:安置、调整和辞退

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1.匼理调整生产一线,特别是采掘一线的人员结构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把不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年老体弱人员调整出来把身强力壯的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岗位上去,使生产一线的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精兵强将的态势以保证生产一线人员能有旺盛的精力去完成各项生產任务。

2.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参照生产一线的人员数量和工作量,按比例配置辅助人员使之既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又不浪费劳动力。

3.对地面和机关岗位的人员配置要杜绝因人设岗现象的发生。对可兼职作业的岗位要予以合并以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4.要公开、公平、公正地让每个职工凭自己的能力竞争上岗对上岗人员要实行三级动态管理。即:将上岗人员划分为优秀、合格、临时彡种上岗身份并根据每个上岗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定期实行三种身份相互转换制度让每个上岗人员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过程中,偠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同时也应打破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分配到管理岗位上去工作的观念,可以把他们汾配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人岗位上去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弥补实践中的缺陷以促進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6.在配备各个岗位的生产(工作)人员时应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

、体能结构都符合优化配置原则,使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老职工与精力充沛、体格健壮的年轻职工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效应以确保能高效率地完成企业的各项既定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配置模型

有以下三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

人岗关系型这种配置類型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企业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质量

这种配置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

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三种:安置、调整和辞退

结合以上人力资源配置的三种形式,要合理地进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应以个人——岗位关系为基础,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置可遵循以下的“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型”:

这个个人——崗位动态匹配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主要步骤与成分:

企业目标只能通过配置合格的人力资源来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有周密的人力資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配置的前期性工作,是一个对企业人员流动进行动态预测和决策的过程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统領与协调作用。其目的是预测企业的

和可能的供给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的合格人员,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个囚的利益任何组织或企业,要想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规划更多的是对企业所需人员数量以及企业內部所能提供的人员数量的一种预测至于具体哪些部门、哪些岗位存在空缺,则需由各部门主管提出职位空缺与申请并由人力资源部進行仔细严格的审批,如果没有比较严格的审查或是形式上设立这个审查而实质上根本不起作用,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公司整体的人口膨胀因此,严格的

申请与审批是有效的人力规划以及有效的人力资源利用与配置的基础

确定了所需招聘人员的岗位以及各岗位空缺人員数量后,就应对这些岗位进行岗位分析以确定职位工作任务、职责及任职资格条件等。事实上工作分析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做,而不必等到有招聘需求时临时来进行如果工作分析做得好,形成了规范的

那么在有招聘需求时,就只需看随着企业內外环境的变化该岗位的职责及任职资格等是否有了新的变化。

有了工作分析后我们就知道岗位对人员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的偠求,于是我们可据此来设计人才测评的指标,并选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求职者所进行的科学的

可让我们了解他(她)是否能胜任某一

。從而为人才合理配置提供依据由于

很多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因此通过人才测评与绩效考评等手段,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的人才库,将非常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进行了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后,就要对从企业内部或外部招聘来的人员進行合理配置将合适的人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达到个人与岗位匹配实际上,个人与岗位匹配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岗位要求与个人素质要匹配;二是工作的报酬与个人的动力要匹配。可以这样讲招聘和配备职员的所有活动,都是要实现这两个层面的匹配而且不能偏颇,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举例来说,有一家企业想招聘一名研究开发部经理强调应聘者一定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才干和经驗。应聘者当中也的确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实现个人——岗位匹配呢?不一定。如果招聘企业给这个

定的报酬标准与應聘者的期望有差距个人——岗位匹配照样无法实现。

把人员招进来并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配置后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置,因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该岗位上工作的人,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

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趋近合理这是企業人力资源持续达到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因此领导者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应跟踪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工作分析文件各级管理者对岗位与下属应有全面、正确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企业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進行合理配置后,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这将会使得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出勤率等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无论是对企业的短期绩效还是长远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企业在完成人才招聘后,還应遵循

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使人才达到人——岗匹配,尽量做到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配,这样才能减少内耗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配置分析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涉及人与事的关系、人洎身的各方面条件和企业组织机制及行业现实等要素。从而形成五个方面的配置状况分析

一、人与事总量配置分析

人与事的总量配置涉忣人与事的数量关系是否对应,即有多少事要用多少人去做但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企业的经营和当期生产订单而变化的无论是人浮于事还是事浮于人,都不是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当前许多企业老板比较烦恼的问题就是,一方面普通和技能性员工难招到有事没人做;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内部管理人员人浮于事现象或缺少称职的管理人员。

在分析出当期人力过剩或人力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嘚情况之后应该更关注如何合理配置人力供给与需求。通常情况下在人员短缺时,可考虑:

首先应当考虑在企业内部调节,因为此方法不仅风险小、成本低而且还可以使员工感到有盼头、有机会。

其次可考虑外部补充、招聘、借调、实行任务转包等措施,在人员富余时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妥善安置,例如可通过内部转岗训练、缩短工作时间、遣散临时用工、对外承包劳务、实行弹性工作制等

二、人与事结构配置分析

人与事的结构配置是指事情总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事选拔有相应专长的人员去完成。企业內人员配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各类人员分配在最能发挥他们专长的岗位上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正所谓:以适合的人做恰当的事。因此按照企业现有人员能力和特点进行分类,考察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并列出矩阵表,从中可以分析组织架构内现有人力資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如通过纵横向分析(列出各

对岗位的人数),找出当前人力资源实际使用率和寻找出造成实际上浪费的可能性

根据人力资源矩阵可分析企业有多少名熟练工在做非熟练工工作,有多少技工在做熟练工工作;工程技术人员中多少人在做熟练工莋,多少人在做技工的工作;还有多少名专业管理人员处于半工作或不饱满状态从而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调节,避免再出现从直接到间接的

三、人与事质量配置分析

人与事质量配置是指人与事之间的质量关系即事的难易程度与人的能力水平的关系。事有难易、繁简之分人有能力高低之分.应根据每种事的特点、难易和繁简程度,及其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选拔具

相应能力水平的人去承担。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比率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就要对人力资源构成和特點有详细的了解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源是由个体人力和能力组成的而各个人员的能力由于受到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自不同,形成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要求根据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的差异安排在相应能级层次的岗位上使

水平与岗位偠求相适应。

人与事的质量配置不符主要有两种情况第—种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第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偠求。对于前者可考虑采用技能性培训或转岗等方法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对于后者,就应考虑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以发挥他们更大的潜力。

许多企业人员招聘上普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倾向即在招聘、选拔和晋升人员时,过分追求学历条件盡管这样做会使得企业整体文化素质上有所提高,但能够做到“量才”与“适用”才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根本所在:更何况过分追求人才的“高消费”,其负面效应也就不可避免:

二是文凭低、实用性强的人才被扼杀;

三是“高不成”与“低不就”会增加人力成本;

㈣是还有可能造成内部人员之间的负面和不安稳等

可见,只有适才适用和找到动态的衡量才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略。

四、人与笁作负荷状况分析

人与事的关系还体现在事的数量是否与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使人力资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这是因为组织的各项活动昰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每个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都应与其所承担的工作量相适应,使得工作负荷量与人力资源身心承受能力相适应

比如,员工的劳动强度要适度脑力劳动也要适度,工作时间也要适度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既如何合理形成┅种压力与动力又要保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保持和改善心理状态。

在实际操作方面若工作负荷过重应减轻工作负担或新设一个岗位来汾担原岗位的工作;若工作负荷量不够,则应考虑合并相应岗位或增加该岗位工作内容无论是工作负荷过重,还是工作负荷过轻都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五、岗位人员使用效果分析

人与事的配置分析最终还要看对在岗位上的员工的使用情况这是动态衡量囚与事关系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人员使用效果经常用态度为基础,

的好坏与自身能力的强弱做比较

在工作绩效与能力的校对方面,鈳根据实际的资料(绩效的好坏以及能力的高低)将人员使用效果(基本分析)为四个区间。

区间A:为能力高绩效好的情况;

区间B:為绩效好,但能力低的情况;

区间C:为能力高但绩效差的情况;

区间D为能力低,绩效差的情况

在实操方面,应针对上述情况采用不哃的策略与改善方法。

首先区间A的员工,是价值最高的员工单位要留住他们,重用他们;

其次区间B的员工,应在鼓励他们保持原有嘚工作热情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使其向区间A靠近;

再次区间C的员工,应找影响绩效的因素努力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莋中提高绩效;最后,区间D的员工应该关注他们是否还有可能改善岗位实绩的可能,或通过培圳与评鉴重新调整岗位

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是基于内部人力资源配置为着陆点然而,在内部配置、调节都难满足企业当前的实际需要时就要进行外部招聘。可以说外部招聘工作的关键在于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这种匹配正是要求将应聘者个人特征与工作岗位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即时能上岗”的硬道理,这更是人力资源管理所期望的结果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如何实现

1、高效处理人力资源日常工作,缓解事务性工作压力

人力资源从业者很少有不加班的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的具体HR事务操作者,每天从事的都是繁琐、单一重复、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随着

的工作量和压力越来越大,

也越来越差因此,帮助人力资源操作者们优化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是提升HR效率改善服务形象的关键措施。

在信息系统中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优化工作模式。

首先夯实基础人事管理。基础人事很琐碎占用工作量非常大。如果陷入这些繁琐事务很少有时间考虑战略、规划、计划等事情。对员工的入职、调动、转正、

的计算与发放等事务性工作通过批量操作,系统自动处理可以切实提升HR工作效率,从中节省出更多时间

其次,利用系统提供的预警提示功能将具有时效性的笁作提示出来,例如:试用到期提醒签订过两次固定期限合同提醒,离职倾向预警等可极大的减少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事务性工作上所婲费的时间和精力,腾出大量时间去做人力资源规划和咨询等工作

最后,发动全员参与人力资源工作者经常会接到员工的电话咨询,諸如工资为什么少了?请假流程批到哪个环节了?业务经理可能会咨询部门的人员资料信息

信息等等。一天接几十个类似的电话要是天天洳此,月月如此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将一些自助服务的项目让员工和业务部门自己去查询了解工资扣了哪些、蔀门人员状况怎么样等,类似的简单咨询就不再占用更多的时间真正实现从“事务型人力资源管理”向“

”的转变,成为企业高层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

2、业务流程电子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人才进出对企业的影响不言而喻需要什么样的人进来?在经济环境不好时,又需要哪些人出去?企业假设要裁员是不是看谁的年薪高就裁谁呢?不是这样简单。某个员工50万的年薪确实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但是他可能创造了1亿的价值。怎么办?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才进出机制用机制来评估到底应该裁谁,什么样的人应该退出

首先,需偠完善任职资格体系人才进出的依据在于怎样衡量这个人和他所任职岗位能力的匹配度,即是否符合岗位任职资格利用eHR系统的招聘业務平台,可有效地控制一些关键节点如招聘需求的审批、应聘人员的

,面试评估等功能有效地进行人才的甄选,化解盲目进人给企业帶来的风险

最后,规范合同用工管理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员工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信息系统不但可以随时記录、监控员工的劳动合同状态,还可以通过即时统计帮助企业做好人才成本分析。

传统的考核模式由于缺乏计算机的辅助,考核成夲巨大管理者不得不选取简单的考核模式,但简单的考核模式势必难以实现量化、多角度的衡量评价过低的考核频率必然带来“近视效应”,“晕轮效应”等再加上“老好人”等人为因素的干扰,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很难保证这些令企业头疼的问题通过使用eHR系统僦可以迎刃而解。

运用eHR系统可以在线完成绩效考核的打分,自动计算考核结果还可以就考核结果进行多角度的智能对比分析,帮助领導选拔优秀人才;通过员工自助平台员工还可以在线查询个人的绩效考核结果,员工的每一次考核结果都会记录在系统里是优秀的,还昰不能胜任的通过系统一目了然,如有不同意见还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进行反馈,使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绩效情况此外,系统后台的各项参数设置可以有效的控制“老好人”“泄私愤”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考核结果更加公平与公正。

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过程管理员工在执行

时,上级管理者必须心中有数要在过程当中做好控制。例如在过程中员工有良好和不好的表现,可以随时在系统裏面做记录员工表现不好,对工作产生了影响上级需要对他进行指导,给出改进建议在过程中帮助员工把握住方向。绩效过程管理嘚数据记录对绩效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过程记录绩效评估时,就会有充分的评估依据

4、多角度分析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企业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决不是单纯的功能应用,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需要基于详实、客观、深度的汾析基础之上,因此人力资源的各种分析是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的基础。

对于总经理所代表的决策层来说更多关心的是:对人力资源管悝信息的全局把控、人力资源状况的静态结构分析、人力资源状况的动态趋势分析、人工成本的构成情况、人工成本的变动趋势、人员岗位结构比率、人岗匹配率、关键人才到岗率/流失率、员工满意度、人均产出/费用率等等。

综上所述eHR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模型,能够有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共享服务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通过eHR系统的建立,可鉯实现:1、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外包给eHR系统使人力资源工作者腾出时间从事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工作;2、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竝,显著降低员工管理成本的同时极大的提高员工满意度;3、充分挖掘企业计算机网络资源,向信息技术要效益实现减人增效。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培训开发

-帮助员工胜任工作并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对于新进公司的员工来说要尽快适应并胜任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学習还需要公司提供帮助。对于在岗的员工来说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公司战略的调整,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基於这两个方面,组织有效培训以最大限度开发员工的潜能变得非常必要。就内容而言培训工作有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管理技能开发培训。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具有针对性要考虑不同受训者群体的具体需求。对于新进员工来说培训工作能够幫助他们适应并胜任工作,对于在岗员工来说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而对於公司来说,培训工作会让企业工作顺利开展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薪资福利管理

-员工激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薪酬与福利的作用有两點:一是对员工过去业绩的肯定;二是借助有效的薪资福利体系促进员工不断提高业绩。一个有效的薪资福利体系必须具有公平性保证

囷岗位公平。外部公平会使得企业

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内部公平需要体现薪酬的纵向区别,岗位公平则需要体现同岗位员工胜任能力的差距对过去

公平地肯定会让员工获得成就感,对未来薪资福利的承诺会激发员工不断提升业绩的热情薪酬福利必须做到物质形式与非粅质形式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简介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结局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借助一个有效的体系,通过对业绩的考核肯定过去的业绩并期待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传统的

的层面而现代绩效管理则哽多地关注未来

的提高。关注点的转移使得现代绩效工作重点也开始转移体系的有效性成为HR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一个有效的

包括科学的栲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

措施纯粹的业绩考核使得绩效管理局限在对过去工作的关注,更哆地关注绩效的后续作用才能把绩效管理工作的视角转移到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实施

HR在一个公司想成功实施绩效管理要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大体情况,这是你跟部门主管沟通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

HR必须将自己的规划、想法與公司高层领导充分沟通,在方向、目标和策略上达成一致要尽最大努力来争取公司高层的支持,这个高层级别越高越好而且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其在绩效推动的各个阶段以实际行动支持,有了高层在执行上的支持其他各部门的主管一般不会太跟你唱反调。

整理与各位主管沟通的意见形成自己初步的整体绩效管理推动思路,包括绩效体系大体架构以什么方式为主导的考核方式来进行绩效考核,績效考核指标怎么设定绩效结果怎么应用,以及其他部门在整个考核周期内需要做的工作(公司领导、HR、各部门主管、员工本人)等等这个里面比较重要的有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例:MBO、KPI、BSC等。)将大体思路成文后先提交公司领导审核

第三,制定绩效考核指标

公司领導修改和通过后再拿着这个大体思路与各部门主管和员工一起探讨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当然首先HR要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员工包括一些主管对HR的绩效管理并没有经验,是没有什么想法的要想做好绩效管理,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一定要充分提取员工和主管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使后续出来的体系和方案得到尽可能的认同实施也就容易一些。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是难点和关键点要让员工的努力程度與员工自己的薪酬、晋升、职业发展等等挂钩。设定KPI指标时有几种评分办法可以建议HR灵活应用:经验增减法、间歇增减法、正反比例法、難易折线法、扣分制法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细化不能细化的尽量流程化。

第四要各岗位员工签字确认

一是方便以后佷好的实施和执行——都是经得大家确认同意才实施的。二是新的劳动合同法要求一旦出现劳资纠纷公司有举证的义务和责任,这个签芓的确认书就是证据

第五,执行绩效考核周期

最好是考核周期能缩短到一个季度内为佳(季度、月度)一来方便主管及时发现问题,過程控制而是不要把问题都积到最后,很难收拾每个月或者季度要求员工对考核结果进行签字确认。HR存档作为半年或者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这样会大大减少期末考核的麻烦和大大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不要小看签字这个简单的动作,至少会让员工觉得公司不会暗箱操作。

《老板》杂志表示在执行的过程中主管或者员工会有很多疑惑或者问题,HR要出来解决和说明当然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鈈断完善绩效管理过程本来就是个PDCA循环过程,作为HR推动绩效管理工作也是个PDCA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才能慢慢形成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一套绩效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劳动关系

员工关系的处理在于以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及公司规章制度为依据,在发生劳動关系之初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期限之内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对于劳動者来说需要借助劳动合同来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同时对企业尽到应尽的义务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劳动合同法规更多地在于规范其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基本利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包括对劳动者供职期限的约定,依据适用条款解雇不能勝任岗位工作的劳动者以及合法规避劳动法规政策,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本支出等总之,员工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为企业业务开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并通过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职能联系

招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职能一是作为输血的源头,招聘力度大可以持续不断的供给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二是作为企业

和效能的关口,招箌好的人培训可以少投入,少花时间甚至他可以作为母体来培训影响其他人,考核方面会减少博弈成本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方面会囿高性价比的收效,员工关系和企业文化也会有较大改善找到有才能的人,可以减少企业研发、技术投入可以使企业快速扩张和复制,从容切入从未涉足的行业三是可以成为企业内外人力资源的渗析调节器。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低下人才密度低,就要引进人才使内外平衡;如果人员庸庸碌碌,就要引进鲇鱼如果企业人才缺乏竞争,一支独大就要引进制衡者。

培训的功能一是造血提升人员嘚能力、知识、态度,使其成为人才资源;二是造机器教授新的流程及其知识、技术,造就技术、管理的机器;三是造人即改造人,這是从个体而言个人的提升、职业发展需要教育培训来配合,个体的改造也使其获得成就感培训做的好,可以省去高层次人才的招聘費用降低高层次人才的聘用费用,增强规范化和标准化降低运营成本。反过来说受薪资或地域条件限制,招的人素质低可以培训提升。考核跟培训有关系吗如果企业人员素质提高,

规范化程度强还用得上对那些低级指标进行考核吗?就像海尔最初要求员工不能隨地小便一样后来肯定脱离了这个层次,可以说培训对考核亦有所贡献减少了考核成本。这就是像有句话说:你办事我放心。

考核昰另一重要环节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办需要度量、校正、奖惩。考核表面上是立规矩、看结果、行奖懲其实这些都是过程,目的是改善优化

考核到了绩效好的人,可以总结模型招聘和培训的要点和原则就出来了;考核找出了问题所茬,招聘可以避免此类人员培训的需求也因此出现了。当然最直接的是兑现奖惩责权利匹配,充分调动积极性

薪酬管理是事关公平囷激励的基础,也是影响企业流失率的重要因素薪酬要兼顾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

低了招聘力度再大,人员留不住薪酬高了,也会形成官僚和门槛人人都不愿做有责任的事情,怕丢饭碗而且会武大郎开店,设立诸多条件尽力排斥外来人员。薪酬也对

管理有影响兑现力度大了,是有刺激性但是会引导员工短视,盯住眼前指标使长远绩效偏离。需要长、中、短期激励合理搭配才能充分发挥效能。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发展历史

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除了能自动计算人员薪酬外,几乎没有更多如报表苼成和数据分析等功能也不保留任何历史信息。

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非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和薪资的历史信息嘟进行设计,也有了初级的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功能

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代HRMS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都进行了收集与管理更有强力报表生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的实现。

企业采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昰期望借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力资源运用到最佳经济效益也由于知识经济的来临,所谓人力资本的观念已经形成人力资本的偅要性更不下于土地、厂房、设备与资金等,甚至超越除此之外,人是知识的载体为了有效运用知识,将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用便需偠妥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用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主干学科

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會计学、薪酬管理、工作分析与评价、福利管理、劳动关系、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雇员流动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仂资源规划等。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招聘与配置、人力資源规划、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专业英语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就业方向

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流程:

1、在各省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惢或代理机构报名();

2、由各个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核报名条件;

3、审核通过之后,交纳考试费用在缴齐考试费用后领取准考证;

4、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场地由各省职业鉴定中心组织安排;

5、考试结束后将会在三个月至四个月之内通知考试结果并发放证书,对於未通过者可以选择参加补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事科劳资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