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锰,用乙醇和高锰酸钾钾与乙醇,氨水,他的反应方程式是。其中氨水的作用是

纳米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湘潭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纳米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锰氧化物体系是一组比较复杂的氧化物体系,它包括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和二氧化锰等。由于锰氧化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且具有特殊的结构,使其在许多领域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如在超级电容器、传感器、电池、催化剂、电子与光电子等领域。但即使同种锰氧化物也会因其制备方法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貌和晶型,其性能和用途也将受到影响。为了拓宽锰氧化物的应用范围,研制新的制备方法来制备出特殊形貌的纳米锰氧化物,成了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未见有报道的“均匀氧化还原法”,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六次甲基四胺为预还原剂,采用该法成功地制备出了直径约为50~150 nm的球形不定型纳米二氧化锰;在6 mol·L-1的氢氧化钾电解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等测量手段对其电化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很好的电化学电容器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50 A·g?1条件下,其比电容达到321.31 F·g-1。
研究了以Mn2+为锰源,硝酸铵作为氧化剂,在没有任何表面活性剂或者模板的情况下,利用低温水热反应制备超长一维纳米二氧化锰的新方法。通过延长反应时间或增加Mn2+的浓度,二氧化锰纳米线将逐渐增厚,最终成为小长径比的纳米棒。而且,二氧化锰的晶型,也随之由α或γ变成β。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制备的二氧化锰不适合用于超级电容器。并且对二氧化锰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了以硝酸锰、氨水和双氧水为原料,在没有矿化剂的情况下,利用低温水热反应制备特殊形貌β-MnO2纳米棒的新方法。研究了产品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发现它是一种优良的H2O2分解催化剂,其催化效率为0.90 s-1·g-1,明显高于商业二氧化锰的催化活性。研究了乙醇-水混合溶剂热法制备锰氧化物的条件,发现用50%的硝酸锰溶液为原料,以乙醇-水作溶剂,可以制备出特殊形貌的四氧化三锰和三氧化二锰。研究了产品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活性较差,而所制备的三氧化二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效率达到1.73 s-1·g-1,明显优于商业二氧化锰。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Q137.1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中直;王辉;王莉;关菊英;肖信;;[J];催化学报;2008年05期
王积森;孙金全;鲍英;陈蕴博;边秀房;徐庆莘;;[J];材料导报;2004年07期
刘兴泉,陈召勇,刘培松,于作龙;[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4期
马子川,蒋兰宏,董丽丽,张素坤,霍庆;[J];化工环保;2002年01期
刘锐平,杨艳玲,夏圣骥,何文杰,韩宏大,李圭白;[J];环境化学;2005年03期
李红增,卢京潮,王志刚,屈耀红;[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高翔,鲁安怀,郑辙,郑喜坤,秦善;[J];矿物岩石;2002年01期
冉勇,刘铮;[J];科学通报;1992年18期
冯雄汉,谭文峰,刘凡,许永胜;[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02期
钱逸泰,谢毅,唐凯斌;[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羊依金;张雪乔;邹长武;;[J];四川有色金属;2006年01期
章力干,张继榛,竺伟民,葛承文;[J];安徽农学通报;1999年03期
丁武泉;;[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陈苗苗;张桂银;李瑛;张桃红;刘文菊;;[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陆晓辉;黎成厚;涂成龙;;[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罗冰;陶宏征;林丽飞;周倩兰;马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翟由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张莉,褚道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朱丽珺;张金池;宰德欣;柴家觉;王忺;;[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邵光杰;孙立娟;何佩;张世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祥宁;刘军;陈彩风;陈萍;;[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静;黄可龙;赵裕鑫;;[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陈云霞;赵修建;何鑫;;[A];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第三届全国特种玻璃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雷霆;罗凤兰;唐光明;薄新维;;[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王燕;陈文;周静;徐庆;李月明;孙华君;廖梅松;;[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杜伟;汪祥胜;陈艳春;梁永辉;;[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杜伟;汪祥胜;陈艳春;梁永辉;;[A];第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岳春国;李进贤;杨姝君;;[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吴孟强;周旺;梁逵;陈艾;;[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陈易明;张海燕;朱燕娟;邓淑华;杨树冲;何艳阳;陈玉莲;易双萍;李顺华;梁远博;;[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传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许彩虹;[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郑顺安;[D];浙江大学;2010年
刘述忠;[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黄林勇;[D];山东大学;2010年
刘海霞;[D];山东大学;2011年
袁金芳;[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石文堂;[D];中南大学;2011年
黄坚;[D];中南大学;2008年
刘善斌;[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倩;[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艳冰;[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朱利文;[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正凯;[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李霄;[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梅丹平;[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马江雁;[D];郑州大学;2010年
鲁统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申云霞;[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尚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坤,刘煦;[J];电池工业;2001年03期
刘玲,夏熙;[J];电化学;1998年03期
冯雄汉,刘凡,谭文峰,王贻俊,刘祥文;[J];地球化学;2002年05期
鲁安怀,卢晓英,任子平,韩丽荣,方勤方,韩勇;[J];地学前缘;2000年02期
陈代荣,徐如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1期
夏熙,李娟,李清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10期
孙建敏,孟祥举,王润伟,林文勇,林凯峰,庞文琴,蒋大振,徐如人,肖丰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9期
王丹,于然波,冯守华,郑文君,庞广生,赵辉;[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2期
毛雅春,冯守华;[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3期
冯心,张育林,陈启智;[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闻,高政祥;[J];物理;1998年06期
陈静;[J];化工新型材料;1999年05期
田宏伟,胡小颖,郑伟涛;[J];稀有金属;2005年05期
赵兴敏,花修艺,张菁菁,董德明,李鱼;[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4期
刘毅;孔辉;苏金瑞;朱长飞;;[J];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006年06期
刁贵强;余林;余倩;孙明;郝志峰;范方强;缪飞;;[J];广东化工;2008年01期
冯明;李娜;徐仕翀;李海波;;[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4期
鲁毅;赵建军;邢茹;金香;郑琳;刘桂香;;[J];稀土;2009年01期
董德明,张白羽,岳保华,李鱼,花修艺;[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陈春霞;[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衍伟;M.Guilloux-VO.PC.M;[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刘俊明;张娜;董帅;;[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杨爽;朱礼军;熊昌民;张仲秋;许成伟;;[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孙继荣;沈保根;熊昌民;黄康权;;[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程杰;曹高萍;杨裕生;;[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王锦辉;毛高俊;朱路扬;都有为;;[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刘俊明;;[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缑玲玲;袁中直;;[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陆然;张铭;代红云;严辉;;[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莉;袁中直;;[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朔;[N];中国汽车报;2001年
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N];广西日报;2001年
本报记者 刘猛;[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陈瑜;[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钱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鲁文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7年
王禄;[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樊济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刘承帅;[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吴会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李晓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初学峰;[D];吉林大学;2013年
邹卫华;[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义;[D];吉林大学;2007年
张愿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彭刚;[D];吉林大学;2007年
顾智军;[D];河北大学;2005年
常建卫;[D];中南大学;2004年
吴超;[D];湖南大学;2008年
于海梅;[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孔祥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石大为;[D];湖北大学;2013年
张禹思;[D];吉林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怎样以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镁?( 要四种方法,还要相应的四种化学方程式
问题描述:
怎样以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镁?( 要四种方法,还要相应的四种化学方程式)把方法也要写出来
问题解答:
硫酸与镁反应Mg+H2SO4=MgSO4+H2↑硫酸与氧化镁反应MgO+H2SO4=MgSO4+H2O硫酸与氢氧化镁反应Mg(OH)2+H2SO4=MgSO4+2H2O硫酸与碳酸镁反应MgCO3+H2SO4=MgSO4+CO2↑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一 1.CuO+H2SO4===H2O+CuSO4,2.CuSO4+Fe===FeSO4+Cu 二 1.通入CO,2.高温CuO+CO==CO2+Cu(还原)选哪个好都行,只要说出理由.
一、用铁和稀硫酸置换反应,生成氢气,Fe+H2SO4=FeSO4+H2用氢气和氧化铜还原反应生成铜 ,CuO+H2=加热=Cu+H2O二、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CuO+H2SO4=CuSO4+H2O再用铁和硫酸铜置换反应生成铜 ,Fe+CuSO4=FeSO4+Cu方案一:能得到纯净的Cu,质量较好,但是需要加
⑴试管、导气管、启普发生器(或制氢气的装置)⑵烧杯、玻棒⑶方案=理想 因为⑴简便易行⑵所用的仪器少⑶比方案⑴节省药品 ⑷安全
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Zn(OH)2+H2SO4==ZnSO4+2H2OZnCO3+H2SO4==ZnSO4+H2O+CO2↑ZnS+H2SO4==ZnSO4+H2S↑
原因有:1原料铁屑或硫酸不足.2生成的铜包裹了氧化铜,废水中0.3%的铜就是因此未参入反应的氧化铜.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将铜在氧气中加热得氧化铜2Cu+O₂≜2CuO再将氧化铜放入硫酸中得到硫酸铜CuO+H₂SO₄=CuSO₄+H₂O
先溶于酸,在加碱.Fe2O3+6HCl=2FeCl3+3H2OFeCl3+3NaOH=Fe(OH)3+3NaCl
A.氧化铝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故A不正确;B.氧化铝溶于盐酸形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铝,氨水为弱碱,不会使氢氧化铝变成偏铝酸钠,故B正确;C.氧化铝溶于盐酸形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形成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钠为强碱,若氢氧化钠不足,生成氢氧化铝不够,若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故C错误;D.将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2)由题中信息氯化钠和水作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故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3)①粗盐经溶解、过滤、蒸发后,称量精盐的质量,然后再计算产率,故操作步骤为D
由题可知x≥1,y≥1有3x+5y≤205x+4y≤25然后解出xy的取值范围就知道有多少种情况了、若有疑问可以百度Hi、
1全部放入水中,加热,此时只有镁和水反应:Mg+2H2O=Mg(OH)2+H22然后降此溶液过滤,在溶液中加适量的硫酸:H2SO4+Mg(OH)2=MgSO4+2H2O呵呵,2步!
煅烧矿石工程中损失硫4%,将SO2氧化成SO3时转化率为98%,SO3被吸收生成硫酸时损耗2%,则实际硫元素转化率 = (1-4%)*98%*(1-2%)用S元素守恒做.FeS2 2SO2~2SO3~2H2SO-4%)*98%*(1-2%)*x /[(1-4%)*98%*(1-
第一个方案能制取纯净的铜,但操作复杂,第二个方案操作简单,不过第一步也要加热,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的铜附着在铁片上不易分离.所以,回答这个问题要看从哪一方面要求.
第一步:将废铜屑加入到废硫酸中;第二步:边加热边通人空气,发生反应2Cu+2H2SO4+O2=2CuSO4+2H2O;第三步拟已经知道了.
1.用酸高锰酸钾制出氧气.用锌硫酸制出氢气,再用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铁.再用铁与氧气反应就得到四氧化三铁.2、三氧化二铁硫酸反应,再用锌去还原硫酸铁得到铁,用酸高锰酸钾制出氧气,再用铁与氧气反应就得到四氧化三铁.
1、(1)CaO+H20+Na2CO3=CaCO3沉淀+2NaOH(2)CuO+H2SO4=H2O+CuSO4(3)CuSO4+2NaOH=Na2SO4+Cu(OH)2沉淀2.这里沉淀气体我就不写了,太麻烦了,而且只写一步的反应,不考虑生成产物之间的反应.Fe+2HCl=H2+FeCl2Fe+CuSO4=Cu+FeSO
1 S+O2=SO2 2 2SO2+O2=2SO3 3 SO3+H2O=H2SO4 这样打出来很奇怪,不知道你看不看得懂 是硫磺在空气中加热,与空气中氧气混合,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再在空气中加热,产生三氧化硫 最后在水中通入三氧化硫生成硫酸
1.沸腾炉:4FeS2 + 11O2 =点燃= 4SO2 + 2Fe2O32.接触室: 2SO2 + O2 =加热,催化剂= 2SO33.吸收塔: SO3 + H2O = H2SO4 (在吸收塔中实际上用来吸收SO3的不是用水,而是用浓硫酸,因为用水吸收SO3容易产生酸雾,对设备腐蚀严重.用浓硫酸吸收SO3后,得到发烟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金属氧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金属氧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摘要】:从超级电容器发展的几十年来看,电极材料一直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导电高分子这三大类构成了超级电容器的主要电极材料。但是,各类电极材料都有其优势和不足,若单独将某一种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上,会造成超级电容器性能存在缺陷,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制备金属氧化物基复合材料,达到优化材料的整体性能,使其在超级电容器上发挥更好的作用。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五氧化二钒溶胶,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然后加入微量的氨水进行氮掺杂,用水热法制备出氮掺杂石墨烯/五氧化二钒复合凝胶。最后从其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2)先采用模板法制备聚吡咯管,通过煅烧成氮掺杂碳纳米管,然后加入高锰酸钾,制备出氮掺杂碳纳米管/二氧化锰复合材料。最后对其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表征。(3)首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前驱体,通过煅烧研磨得到二氧化钛粉末。然后通过模板法合成聚吡咯管,通过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聚吡咯管/石墨烯复合凝胶。最后对其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表征。(4)首先对新鲜的荷叶杆进行预处理,把处理后的荷叶杆和高锰酸钾进行水热,然后对水热之后的产物进行煅烧,制备出生物质碳/四氧化三锰复合材料。最后对其进行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表征。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7【分类号】:TB332;TM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新丽;李伟善;;[J];广东化工;2006年07期
许开卿;吴季怀;范乐庆;冷晴;钟欣;兰章;黄妙良;林建明;;[J];材料导报;2011年15期
梓文;;[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4期
;[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1期
周霞芳;;[J];环境与生活;2012年01期
江奇,瞿美臻,张伯兰,于作龙;[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朱修锋,王君,景晓燕,张密林;[J];化工新型材料;2002年04期
景茂祥,沈湘黔,沈裕军,邓春明,翟海军;[J];矿冶工程;2003年02期
朱磊,吴伯荣,陈晖,刘明义,简旭宇,李志强;[J];稀有金属;2003年03期
贺福;[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衍伟;张熊;余鹏;陈尧;;[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张易宁;何腾云;;[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钟辉;曾庆聪;吴丁财;符若文;;[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赵家昌;赖春艳;戴扬;解晶莹;;[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单既成;陈维英;;[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08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王燕;吴英鹏;黄毅;马延风;陈永胜;;[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赵健伟;倪文彬;王登超;黄忠杰;;[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张琦;郑明森;董全峰;田昭武;;[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马衍伟;;[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刘不厌;彭乔;孙玥;;[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文;[N];科技日报;2004年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于凌宇;[N];中国电子报;2008年
许柏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N];中国电子报;2011年
宗宝泉 通讯员
应明阳;[N];科技日报;2011年
山西 刘红强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云南 徐军艺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常丽君;[N];科技日报;2013年
辽宁 张应建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贵州 周威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大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刘翠仙;[D];山西大学;2017年
吴小亮;[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李海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孙谊;[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陈旭丽;[D];复旦大学;2014年
王琪;[D];江苏大学;2015年
王利猛;[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申来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凌铮;[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伟倩;[D];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
王闻谏;[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马静;[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赵忆;[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冯智富;[D];河南工业大学;2017年
蔡凤莲;[D];湘潭大学;2017年
佘潇;[D];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
左林文;[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付玉锋;[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曹大顺;[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举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越多越好)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