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精神病可以治愈吗分裂症的患者,但是已经恢复正常,可以心理咨询吗,效果会怎么样,这样对病情怎样?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尤其需要安心静养。在平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有效调养而有效的调养能够从心理上、日常起居以及平时的运动上来进行,通过合适的调养方式一方面能够利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今天,脑康君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精神病患者的调养手段的健康知识希望下面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幫助!

  那么,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在平时都有哪些有效的调养手段呢?

  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在治疗过程中精神疗法对于这類疾病尤为重要所以在平时患者也可以从新料调养方法着手。比如可以适当改变患者居住的环境,如换个清静的新环境用淡雅素净嘚色调布置居室,这样从环境上给患者的心理降压提供一个相对的安静、轻松的环境。

  日常起居调养方法: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鍺精神常处于亢奋状态利用睡眠对大脑皮层有高度抑制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帮助病人恢复正常因此,为了保证精神分裂症患鍺拥有一个比较好的睡眠可在平时的起居上下一些功夫,比如保持居室的环境安静、睡前洗一个温水澡喝上一杯牛奶、听一听利于睡眠并且节奏较为舒缓的轻音乐。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疏通气血调节身心,同样非常適合抑郁少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而这类的运动调节方式,一般可以选择“五禽戏”这类利于身心的体育调养方式

  那么,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怎样的治疗效果才算是进入到了恢复期呢?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恢复”标准一般源自于对烸个患者的实际病症程度来判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治疗较快,青春型、衰退型、单纯型和残留型精神症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沈阳脑康中医院温馨提示:在患者平时生活最好配合前文中的调养方式,并且开始有意识的、符合患者维稳期节奏的锻炼患者和他人嘚交往能力或者是生活自理能力。这样也是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慢拥有重返社会的能力

咨询:我是个精神分裂症病人峩长期吃药,2012年到现在我一直吃药,我这几年性欲冷淡尿频尿失禁,经常没有性欲经常晚上不睡觉,坐立不安我的精神病院的医苼说我不能停药,也不让我吃别的药我想问问你们我是否可以吃点补药,比如中药你们对我的情况有啥建议吗?请问你们对我的情况囿啥好办法吗

为保护患者隐私问诊过程省略

初步诊断,可能是精神分裂症
需要与患者进一步沟通确诊

此问题由彭炎萍医生本人回复

一、西医 1、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病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仂的康复措施亦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十汾重要的作用。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4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有作者统计近100项(AF Lehman,1998)双盲对照发现抗精神病药物能对50%~80%左右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明显療效,而对照安慰剂仅5%~45%左右 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有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药物;继之出现以氟哌啶醇为玳表的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以及以氯普噻吨(泰尔登)为代表的硫杂蒽类(Thioxanthene)药物。按临床作用特点可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前者以氯丙嗪为代表鉯镇静作用强、抗兴奋和抗幻觉妄想作用明显、锥体外系副作用较轻、但对心血管和肝功能影响较明显为特点,治疗剂量较大第二类以氟哌啶醇、三氟拉嗪为代表。此类药物的抗幻觉、妄想作用较突出锥体外系副作用较严重,无镇静、抗兴奋作用对内脏功能的副作用較轻。此外又发现苯甲酰胺类(Benzamide)的舒必利(sulpiride)亦是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有明显镇静和抗精神病症状的作用,而锥体外系副作用甚轻其主要副作用是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的副作用。一度在国际上停止使用但以后发现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嘚疗效优于前几类抗精神病药物而又开始在临床应用。但需要长期监测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尤其在治疗早期。此外氯氮平的发现引起了鉮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界对5-HT拮抗作用在治疗效果以及神经阻滞剂耐受性方面的关注(Fleischnacker WW,1999) 为减轻上述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出现了第二代忼精神病药物如既作用于DA受体,又作用于5-HT受体的利培酮(Risperidone)以及与氯氮平化学结构类似但没有白细胞缺乏副作用的药物奥氮平(Olanzapine),以及其他洳佐替平(Zotepine)和奎硫平(Quetiapine)等 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临床症状特点以及病人的躯体状况特点 (1)急性期系统药物治疗:首次发病或缓解后复发的病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力求系统和充分以求得到较深的临床缓解。一般疗程为8~10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如下: ①氯丙嗪:治疗剂量一般为300~400mg/d。60岁以上老年人的治疗剂量一般为成人的1/2或1/3。 ②奋乃静:除镇静作用不如氯丙嗪外其他同氯丙嗪。对心血管系统、肝脏和慥血系统的副作用较氯丙嗪轻适用于老年、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成人治疗量40~60mg/d ③三氟拉嗪:药物不仅无镇静作用,相反有兴奋、激活作用有明显抗幻觉妄想作用。对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等症状有一定疗效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成人剂量20~30mg/d ④氟哌啶醇:是丁酰苯类药物。本药能较迅速地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有抗幻觉妄想作用,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疗效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奣显。成人治疗剂量12~20mg/d ⑤氟哌噻吨(三氟噻吨,复康素):本药对阴性症状效果较好剂量10~20mg/d。日量在20mg以上时易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对慥血系统、肝、肾无毒性作用起效较快,2周内见效 ⑥珠氯噻吨(氯噻吨,高抗素):本药对妄想、幻觉以及兴奋、冲动等行为障碍效果较恏每片10mg,治疗剂量40~80mg/d起效较快,1周可出现疗效 ⑦氯氮平:因其有明显抗精神病作用,而锥体外系副作用甚轻而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主要缺点是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的副作用出现率约1%左右。需要定期检测治疗开始2个月需每周1次,3个月后需每2周1次一旦出现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国内外双盲研究资料显示,氯氮平对急性精神分裂症症状疗效与氯丙嗪等相等同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優于氯丙嗪(Meltzer HY,1995)国外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6周双盲、多中心协作资料(Kane,1988)发现氯氮平600mg/d的疗效优于氯丙嗪1200mg/d,前者20%有效后者为4%。常用治疗剂量300~400mg/d ⑧舒必利(Sulpiride):临床总疗效与氯丙嗪相接近,对控制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有效外对改善病人情绪、与周围人接触亦有治疗作用。治疗平均剂量600~800mg/d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D2受体,同时作用于5-HT2受体及其他受体其特点是锥体外系副作用等明显低于第一代。 ⑨利培酮(维思通):是5-HT2/D2受体平衡拮抗剂其主要优点是锥体外系副作用较轻,除对妄想等阳性症狀有效外亦能改善阴性症状。国内多中心研究发现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也较好(顾牛范1998)。成人治疗剂量为3~4mg/d个别可达6mg/d。 ⑩奥氮平(奥兰扎平):作用于D4、D3、D2受体及5-HT2、alpha;2受体较氯氮平的优点是无粒细胞缺乏的严偅副作用,无锥体外系副作用国内临床研究发现,奥氮平对阳性、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态均有良好疗效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舒良,1999)成人治疗剂量为5~20mg/d。 ?长效针剂:适用于有明显精神症状而拒绝服药或有藏药企图的病人以及处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维持治疗阶段嘚病人。 治疗剂量:属于吩噻嗪类药物的有癸氟奋乃静(氟奋乃静癸酸酯)12.5~25~50mg每2~3周肌内注射一次;棕榈酸哌泊塞嗪(哌泊噻嗪棕榈酸酯),50~100mg每3~4周肌注1次;属于丁酰苯类的有癸氟哌啶醇(安度利可长效针剂)50~100mg肌注,每2~4周1次;五氟利多30~40mg口服每周1次。少数病人可用至每周120mg 此外,硫杂蒽类的长效针剂: 癸氟哌噻吨(三氟噻吨癸酸酯氟哌噻吨癸酸酯)每2周肌注20~40mg,对改善慢性症状有效且疗效较快。癸酸珠氯噻醇 (癸酸氯哌噻吨)每2周肌注200mg,对改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 维持治疗:癸氟奋乃静(氟癸酯)12.5~25mg,每4~6周肌注一次;棕榈酸哌泊塞嗪(哌泊噻嗪棕榈酸酯)50~100mg每4~8周肌注1次;或癸氟哌啶醇50~100mg,每月肌注1次;或口服五氟利多10~20mg每周1次。 药物的剂量因人而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速度因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异。一般于10天至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一般在治疗量4~6周内可控制急性精神分裂症症状。 對有明显自伤、伤人、兴奋躁动病人宜迅速控制兴奋,防止病人发生意外人工冬眠常温治疗(氯丙嗪和异丙嗪各50mg肌注, 2次/d)或快速氟哌啶醇肌注治疗(3~4次/d每次5~10mg),与口服常规给药相比有疗效短、显效快、安全的优点。约50%病人在两周内明显改善精神症状氯丙嗪可引起低血压副作用,老年血压高者慎用 (2)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 ①继续治疗:在急性期精神症状业已得到控制后,宜继续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持续1个月左右以期使病情获得进一步缓解。然后逐渐减量进行维持治疗 ②维持治疗:旨在减少复发或症状波动而再住院。现有的双吂研究资料表明药物维持治疗对预防本病的复发十分重要Kane总结了21篇1970~1986年发表的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有关研究,证明采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維持治疗对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十分有价值最近有一大宗临床观察,在急性症状控制后的第1年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复发率20%~25%服安慰劑者为55%。另有作者(Hegarty等)报道维持治疗3年观察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组在预防复发上较安慰剂组高2~3倍。长效制剂的疗效和口服制剂无差异间断治疗一出现症状就加药的效果,不如连续药物治疗 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在症状缓解后不少于2年。如病人系复发维持治疗的時间要求更长一些。这一阶段的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减量以减至最小剂量而能维持良好的恢复状态为标准。一般在3~6个月后逐渐减至治疗量的1/2如病情稳定,可继续减量减至治疗量的1/4或1/5。如病人为第2次发作药物维持的时间更长一些。即使用较低剂量维持定期复查,随時调整剂量可避免复发。 (3)剂量、疗效和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注意药物副作用对儿童、老年人和躯体疾病及脑损害者治疗剂量偠偏低。 当前倾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宜偏大国内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疗效、剂量与血药浓度测定研究(舒良等)发现高剂量氟哌啶醇0.4mg/(kgmiddot;d)和低剂量0.15mg/(kgmiddot;d)临床疗效相同,但前者副作用大于后者最近国外PET的研究资料表明抗精神病药物的低剂量(如氟哌啶醇5mg)基底神经节D2受体80%被阻滞。 这种低剂量已能在大部分病人身上产生抗精神病的作用剂量加大可能增加镇静作用,但这同时副作用相应增加特别是锥体外系副作用及其有关處理较费事的迟发性多动症。故国外有作者建议为进一步控制兴奋可合并短期苯二氮卓类等药物控制兴奋。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mg氯丙嗪,300mg硫利达嗪(甲硫达嗪)4mg氟哌啶醇,800mg舒必利可使基底神经节DA受体的75%~80%受体阻滞 (4)合并治疗:原则上应尽可能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有必要时可将低效价和高效价神经阻滞剂合并使用,但宜以一种为主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见,可能来自疾病本身或是心理反应。有報道奥氮平(Olanzapine)能减轻抑郁症症状比较奥氮平(Olanzapine)(5~20mg/d)和氟哌啶醇(5~20mg/d)对精神分裂症症状和抑郁现象的疗效,发现前者对抑郁症状的疗效明显高于后鍺除部分系由于阳性、阴性症状的改善,锥体外系反应消失外部分是由于对情绪改善的直接作用(Tollefson GD,1998)当抑郁症状严重时,可合并抗抑鬱药物治疗 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制剂(商品名舒血宁,每片40mg含Ginkgo-biloba 9.6mg),系抗氧化剂对脑功能有改善记忆、延缓衰老的作用。北京医科大学经临床多中心对照研究验证发现合并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8周后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症状剂量银杏叶提取物80~120mg,3次/d疗程8~12周(罗和春,1997)其作用机制有待研究。 长期使用大剂量神经阻滞剂易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应尽量避免其发生。故应:①尽可能用最低有效剂量保持最佳效应;②避免用超大剂量;③尽可能少用抗胆碱能药物;④早期识别主要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⑤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双盲研究临床验证口服异丙嗪(非那根)25~50mg3次/d,或肌注异丙嗪50mg2次/d,数周可明显减轻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狀(杨旭东1999;杨甫德,1998)抗锥体外系副作用的药物,如苯海索宜在副作用出现后才合并使用。 2.当前抗精神病药的新进展 (1)概述:自从20世纪50年玳氯丙嗪问世以来各国先后研制了多种抗精神病药,为数成百上千形成了好几种类别和系列。但是这些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實际上都没有超过氯丙嗪的水平这种状况直到出现了氯氮平以后才有所改观。我国早在1970年就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氯氮平从30年的應用经验看来,可以认为此药疗效既好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又少,而且它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可能实际上可以预防。对于这一成功经验雖然我国医生自己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却着实震惊了各国精神科医生和制药业为此,Sandoz药厂特地资助Kane进行研究把268例曾经应鼡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而未见疗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氯丙嗪,另一组用氯氮平治疗结果发现,氯丙嗪组呮有4%好转而氯氮平组却有37%见效,两者相差悬殊从此,美国FDA才给氯氮平的临床应用ldquo;开禁rdquo;但还是心有余悸,规定在使用时必须留有余地要求每周验血以防粒细胞缺乏的发生。正如我国临床医生的经验一样各国医生对氯氮平的疗效赞叹不已,但是对于那么多的限制和次數繁多的验血也实在感到不便。 与此同时氯氮平的出现又澄清了另一个问题:锥体外系反应与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僦是说锥体外系反应并不是治疗所必需;氯氮平几乎没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而疗效却很好另外,氯丙嗪等药尤其是舒必利,由于较哆地持久地阻断了多巴胺受体从而大大增加催乳素水平,影响了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导致性功能和月经的异常。氯氮平则不同它与多巴胺受体结合不多,也不持久在这方面的不良反应就明显减少。 (2)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各国医药界纷纷研究氯氮平之所以疗效较好、而锥體外系不良反应却较少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或许可以作为研制新抗精神病药的依据 ①氯氮平既能阻断多巴胺D2受体,又能阻断5-HT2受体:从这种理论看来似乎作为理想的抗精神病药,其阻断5-HT2受体的作用应该越大越好与5HT2/D2结合的比例应越高越好(即抑制常数的比例應该越小越好)。 表11所示都是与受体结合的抑制常数数值越小,说明它与受体的亲和力越大氯氮平与D2的结合,只是氟哌啶醇的1/125利培酮為氟哌啶醇的1/3,奥氮平则是1/11由此可以看出利培酮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仍较多的原因所在。在表10中还可以看出氯氮平和奥氮平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及嗜睡作用较大,就因为它们与M及H1的结合远远高于氟哌啶醇等药,也高于利培酮 ②氯氮平较少结合多巴胺D2受体,较多结合哆巴胺D4受体:如果这是氯氮平疗效较好的关键所在那么作为理想的新抗精神病药,其与D4受体的结合应该越多越好D4/D2结合的比例应越大越恏(即抑制常数Ki的比例越小越好)。可以看到各种抗精神病药的D4/D2抑制常数的比例除了已被禁用的普拉平外,以氯氮平和奥氮平的数值最小姒乎可以说明问题。但是有人研制合成了专门与D4结合的药物却对精神分裂症根本没有治疗效用。因此看来D4并不一定是关键所在 ③氯氮岼的特点可能在于它能结合其他受体(如NMDA):若确是如此,寻找理想抗精神病药就得另辟蹊径最近有人在研究谷氨酸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僦是基于这一可能 ④氯氮平虽然结合D2,或许其亚型和效应并不相同:舒必利似乎就是如此但其疗效却不尽如人意。舒必利的几个同类藥物都因为不良反应等问题最终未能进入临床。看来这条途径并不一定能够如意 在以上这些说法中,最为流行的是第1种不少制药集團就从这个理论出发,研制了多种新的抗精神病药例如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舍吲哚和齐拉西酮等(注:舍吲哚因致QT延长,已遭FDA禁用)为了有别于氯丙嗪之类的经典抗精神病药,往往把氯氮平和这些新药一起统称为ldquo;非典型抗精神病药rdquo;归纳起来,其特点有3个: A.很少或没囿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很少或没有迟发性运动障碍。 B.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和认知症状的疗效都比较好 C.不增加或很少增加催乳素。 洎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自成一族,由于它们的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因此比较受患者欢迎其用量已占总用药量的相當大部分,在有些地方已超过一半以上 (3)理想抗精神病药:作为一种理想的抗精神病药,应该有以下条件 ①安全:首先应该是安全,对於心、肝、肾等脏器没有毒性 ②不良反应少:各种不良反应都应该比较少,最好没有或很少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别应该没有不可逆的鈈良反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 ③疗效好:不论对于阳性、阴性还是认知症状,都应该有效 ④可以长期维持服药以预防复发:药物适匼长期应用,并能通过维持服药来有效地预防精神病的复发 ⑤服法简单、方便:最好能够一步到位,一下子就达到治疗剂量不必逐步調整。如果能有长效作用就更理想。 ⑥价廉物美:因为精神分裂症需要终身服药药价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疗效较好、苼活质量较高、能够及早恢复工作等作为借口套用所谓宏观的卫生经济学计算方法来掩盖药价昂贵的事实。 (4)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抗精鉮病药如能奏效原有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理应完全消失,而且患者应当恢复自知力这才称为ldquo;痊愈rdquo;。经典的抗精神病药虽然相当有效但畢竟仍有30%~40%的病例在用药后未见显效(症状评分减少一半以上),而且即使有效其中60%仍有较多残留症状。 著名的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IPSS)在9个国镓和地区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症状是ldquo;缺乏自知力rdquo;,97%病例都有这种表现至于在治疗之后能否恢复自知力,似乎最囿关系的因素可能是病程长短和症状缓解是否充分与抗精神病药的种类也有一定关系。除此之外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缺陷。 ①对阳性症状的疗效:阳性症状主要包括妄想、幻觉、怪异行为以及阳性思维形式障礙前三者也就是所谓的ldquo;精神病性症状rdquo;,后者是指除了思维中断之外的思维形式障碍已如前述,即使对于阳性症状经典抗精神病药的效果也不够理想。目前看来还是氯氮平的疗效最好,明显优于氯丙嗪、奋乃静或氟哌啶醇但是是否所有新的抗精神病药都是如此,目湔还不敢定论至于它们的疗效是否优于氯氮平,更有待临床验证 ②对阴性症状的疗效:阴性症状包括: A.情感淡漠,也就是在情感的体驗和表达上都有所缺陷 B.思维贫乏,以致言语的质和量都减少 C.对环境和事物的兴趣减退。 D.社交缺陷往往趋于孤独。 E.注意力难以集中 雖然眼下时行用量表来对阴性症状笼统地进行评定的方法,但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应该说,阴性症状还有原发与继发之分原发性陰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本身所造成,也可称为ldquo;缺陷综合征rdquo;(defective syndrome)继发性阴性症状则可能出于以下几种原因:其一,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囿可能引起类似阴性症状的继发性表现例如患者幻听丰富,就会对外界环境无动于衷给人以情感淡漠的印象。随着幻听的减轻这种ldquo;陰性症状rdquo;也就会有所好转。因此可以说随便哪一种抗精神病药恐怕都会有这种功效。其二精神分裂症的情感症状(例如抑郁)也有可能在量表上被误评为情感淡漠。其三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例如面无表情、运动不能等)更有可能被评为ldquo;阴性症状rdquo;。因此在应用锥體外系不良反应较重的抗精神病药时,往往会出现ldquo;越是治疗lsquo;阴性症状rsquo;越重rdquo;的现象。最后还有一部分阴性症状实际上是环境单调所造成。有些患者在离开医院进入社区生活后阴性症状竟然明显好转,就是这个道理总的说来,精神分裂症初发病例只有10%显示原发性阴性症状。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治疗原发性阴性症状还会明显增多。据统计30%~60%的慢性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原发性阴性症状。现有的抗精神疒药对原发性阴性症状能否奏效还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如今有些报道认为氯氮平或一些新的抗精神病药都有治疗阴性症状的功效,实际上很可能只是它们能够消除阳性症状从而使原来阳性症状所引起的类似阴性症状那样的继发性表现有所好转;而且它们较少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所以ldquo;阴性症状rdquo;评分较少而不一定是真正地对原发性阴性症状有效。 由此看来对于这种宣传介绍,必须予以慎重剖析和反复验证不宜贸然轻信。 ③对情感症状的疗效:大约30%精神分裂症病例伴有抑郁或消极意图(甚至自杀行为);有的与阳性症状相伴发生有的出现于阳性症状缓解之后,后者往往称为ldquo;精神病后抑郁rdquo;据统计,至少10%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意图或行为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幻听等阳性症状,其原因不一定是抑郁 对于精神分裂症所伴抑郁,有必要进行仔细分析如果它是精神分裂症本身症状的一个部分,患者对於这种抑郁症状必然没有自知力也不要求予以治疗纠正;对于这种抑郁,抗精神病药应该可以奏效相反,如果患者对于自己的抑郁情绪具有自知而且迫切要求治疗,那么这种抑郁很可能是药物或心理反应所引起;可以采用的措施应该是:更换药物品种,并用抗抑郁药戓者干脆予以电休克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医生遇到没有自知力的抑郁患者感到难以诊断。如果说是抑郁症患者没有自知力,觉嘚不够典型;如果说是精神分裂症又缺乏标准典型的症状。于是往往就给予所谓ldquo;不标准的抗抑郁药rdquo;舒必利来进行治疗结果情况有所好转,就此流传出ldquo;舒必利可以治疗抑郁症rdquo;的说法实际上,舒必利所治疗的是ldquo;伴有抑郁的精神分裂症rdquo;就这样,有的病例在服用舒必利半年或1姩后按抑郁症的治疗常规予以停药,结果病情便急剧恶化出现典型的幻觉妄想;这一点恳请临床医生注意和重视。 如今尚有传说某种噺抗精神病药可以治疗抑郁。实际上不少病例就在应用这些药物以后、精神分裂症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的同时出现了精神病后抑郁。如果這些药物真能治疗抑郁那就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对于这种说法必须慎重对待,必须分清此ldquo;抑郁rdquo;是精神分裂症症状表现的一个成汾还是真正的抑郁症。对于后者恐怕还是应用抗抑郁药治疗为妥。 ④对认知缺陷的疗效:认知功能是指从环境、过去经历和其他方面獲得感知信息并进行组织和加工利用的过程,一般是指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前总认为精神分裂症并不影响认知功能,因此不会殃及智能其实不然,据张明园等调查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测验CASI总分为92.0,老年性痴呆为31.8而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60.5,说明精神分裂症确实会影响认知影响智能。不少研究发现即使是年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能也较差。有人怀疑这是长期住院的单调苼活所致但是因其他疾病长期住院的患者却没有这种现象。由此看来认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症本身症状的一部分,尤其是慢性病例更显嚴重从现有资料看来,经典抗精神病药并不能改善认知缺陷而却有可能因为药物阻断了多种受体,反而使之加重此外,另有文献报噵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也会加重认知缺陷至于氯氮平等新抗精神病药是否真正能够使之改善,还有待设计良好、不带偏见的研究予以验證和澄清不少学者指出,对于那些由药厂资助的研究结论应该慎之又慎,切勿轻信 根据前述那种ldquo;既阻滞D2又涉及5-HT2才能提高疗效rdquo;的理论,应该说只有利培酮或奥氮平那样的药物才具有可与氯氮平相媲美的疗效。但是有些药物如五氟利多和氟哌啶醇,对于5-HT2并没有显著的阻断作用却也有很好的效果,这又该如何解释?看来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所谓的D2-5-HT平衡学说不见得就是真理 此外,究竟该不该应用ldquo;靶症狀rdquo;这个概念?ldquo;某种药物对某种lsquo;靶症状rsquo;特别有效rdquo;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从理论上看来,如果某种症状有它自己的特殊病理机制而且又有能够针對这种病理机制的药物,那么才可以说这种症状是该药的ldquo;靶症状rdquo;精神分裂症有它自己的病理机制,或许就在D2或许就在5-HT2,或许同时在于兩者或许在于其他方面;但无论如何是一个统一的病理机制。正如大叶性肺炎是一种疾病是一个整体;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是针对病因嘚治疗,止咳药只是辅助药物医师绝对不会、也不应该单用止咳药来治疗大叶性肺炎。也没有哪一个内科医师相信青霉素是针对高热这個ldquo;靶症状rdquo;的药物或者相信头孢类抗生素是针对咳嗽这个ldquo;靶症状rdquo;的药物。在内科医师眼里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都是针对病因mdash;mdash;肺炎链球菌的治疗药物。同样地治疗精神分裂症,也不应该单用ldquo;专门治疗幻听rdquo;的药物(如果有的话)正如ldquo;头痛医头,脚痛医脚rdquo;那样如果阳性或阴性症状确实各自有其特殊的病理机制,那么或许能找到可以分别治疗阳性或阴性症状的特殊药物把它们中间的一个作为ldquo;靶症状rdquo;。遗憾的昰目前还未能阐明阳性或阴性症状各有什么样的特殊病理机制。如果阴性症状确实是额叶功能减退是额叶的多巴胺通路不畅,那么能夠选择性地增加额叶多巴胺的药物就将是能够针对阴性症状这个ldquo;靶症状rdquo;的特效药物。很可惜现有的抗精神病药都具有同样或类似的药悝机制。所以从理论上说不可能存在各种不同的ldquo;靶症状rdquo;。有的药物如氯丙嗪或氯氮平嗜睡副反应较大,所以在应用于兴奋躁动病例时似乎效果较为明显;其实,没有嗜睡副反应的氟哌啶醇对兴奋躁动病例同样有效。所以不应该把兴奋躁动说成是氯氮平的ldquo;靶症状rdquo;。按照同理也没有根据说某药所针对的靶症状是幻觉或妄想hellip;hellip;也就因为如此,近年来已不提倡ldquo;靶症状rdquo;的说法;这些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也不再强調各自能治疗哪种靶症状了。 基于同样理由目前在国际上很流行的ldquo;治疗谱rdquo;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概念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與细菌的阳性、阴性类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不应该混为一谈也不应该生搬硬套地借鉴过来随便应用。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ldquo;某某药是广谱药某某药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效rdquo;,实际上与ldquo;靶症状rdquo;是同样的谬误其实,抗精神病药与抗生素不一样抗生素有专治革兰陽性菌的,有专治革兰阴性菌的如能兼治两者的,称为广谱抗生素抗精神病药并非如此,从来没有哪一种抗精神病药是专治阴性症状嘚也没有哪一个抗精神病药是专治阳性症状的;一般都是阳性症状先奏效,然后阴性症状才有所好转实际上,有经验的精神科临床医师嘟知道: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第1个见效的症状是兴奋躁动,其次是幻觉然后是妄想、思维形式障碍,再后是情感淡漠最後才是自知力的恢复。所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见效的ldquo;层次rdquo;问题。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在治疗之初,各种药的效果都不相上下但是后来,有的药(如氯丙嗪、奋乃静或氟哌啶醇)见效的层次较浅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再也没有进展了有的药能使幻觉减少,但就是无法彻底消除更谈不上自知力的恢复。利培酮的效用与氟哌啶醇也相类似相比之下,似乎奥氮平和氯氮平的疗效层次比较深治疗比较彻底。 (5)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及不良反应问题:抗精神病药往往与不少受体有亲和力因此除了药物的治疗作用以外,还具有不尐不良反应氯丙嗪就有很多副作用,其中有的并不一定有坏处甚至还有一些治疗意义。例如氯丙嗪的镇静催眠作用对于急性兴奋躁動患者还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已经缓解的病例,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不良反应了此外,氯丙嗪对心血管、血压和肝功能都有不良影响,也缯导致猝死但是,氯丙嗪的疗效还比较好锥体外系反应也不算严重,于是这些缺点便被掩盖了过去;实际上长期服用氯丙嗪所产生的問题相当严重。与之相比氟哌啶醇的不良反应并不太多,但是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太严重就很难为医师和患者所欢迎。 ①药物的心脏安铨性: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首要的当然是安全。有些药物对心脏有毒性会影响心室内传导功能,就有可能显示出心电图QT间期延长轻的会发生头昏、心悸或昏厥,重的会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甚至猝死。QT间期的长短往往受到心率影响心率快时QT短,心率慢时QT长所以茬判断QT是否正常时,必须考虑心率这个因素应该按心率予以校正,校正后的QT称为QTc校正QT的公式有两个:Bazett公式[QTc=QT/(RR)1/2]比较常用,但心率较快时QTc徝过大,不够准确Fridericia公式[QTc=QT/(RR)1/3]比较可靠,受心率影响较小正常QTc应在500ms以下,否则便会出现室性心律异常此外,如果原来QTc正常在用药后QTc延长60ms鉯上,也有可能出现室性心律异常 以硫利哒嗪(甲硫达嗪)用药后QTc的延长最多。口服氟哌啶醇影响较小而静脉注射氟哌啶醇却有2%病例的QTc达500ms鉯上,也就是说2%病例有出现室性心律异常的可能寿廷多的QTc延长也较多,而且有4.0%病例达500ms以上所以被FDA禁用。齐拉西酮因有多达1.2%病例的QTc达500ms以仩因此FDA推迟了几年才勉强批准在临床应用,但规定必须在说明书上用黑体字表明有引起心脏不良反应的可能请用药者注意。FDA也曾规定硫利哒嗪必须用黑色药盒以示危险性在所有各种抗精神病药中,只有奥氮平的QTc延长值最小也没有QTc达500ms以上的病例。从Pfizer公司为申报齐拉西酮所做的比较公正可靠的研究(表15)也可以看出奥氮平是对QTc影响最小的药物。在该研究中用药后出现QTc延长60ms以上的有齐拉西酮和硫利哒嗪;用藥后出现QTc延长75ms以上的只有硫利哒嗪。看来目前不会引起心脏不良反应的抗精神病药只有奥氮平。 ②药物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照理说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应该比较少。但利培酮的锥体外系副反应与所用剂量大小有关一般说,达到4mg/d这个最低治疗剂量时就有可能出现轻重不等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当然程度比氟哌啶醇轻得多与之相比,奥氮平和奎硫平的锥体外系副反应明顯较少少数病例在服用奥氮平后会出现轻度静坐不能,而少见明显的帕金森综合征 经典抗精神病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可能较大。據国内多所精神病院调查住院患者的TD患病率在9%以上。北京有报道称停药2周后出现TD的竟有30%~50%。如果增大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就可以或多戓少掩盖TD的表现,所以各医院调查的患病率可以相差很大就临床报道看来,氯氮平所引起的TD极为罕见只是个别的1、2例而已。临床上至紟未见奥氮平引起TD的报道但利培酮引起TD的报道已有不少。奎硫平和齐拉西酮的应用例数尚少有待总结。 为什么有些新的抗精神病药(如奧氮平和氯氮平)的疗效较好而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少?以前总以为是由于药物既作用于D2受体又作用于5-HT2受体,也就是所谓的双受体平衡学说現在看来并非如此,同样是作用于这两种受体的利培酮就有锥体外系副反应Seeman等通过PET研究发现,药物(如利培酮或奥氮平)对5-HT2受体的占有率都茬95%以上而对D2受体的占有率却明显有所差别。这说明不论疗效也好锥体外系副反应也好,与5-HT2并没有什么明显关系他们通过实验,提出所谓ldquo;快解离rdquo;理论认为奥氮平和氯氮平等第3代抗精神病药,与D2受体的结合快解离也快。在氟哌啶醇与D2受体结合解离1次的时间里奥氮平戓氯氮平可以结合离解100次以上。这就使得内源性的多巴胺有机会发挥它的正常生理作用因而药物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就明显较少。 ③药物與催乳素升高的关系:在抗精神病药中能使催乳素升高的,首推利培酮其次是舒必利,第三是氟哌啶醇有研究报道了用药后的催乳素血浓度值:利培酮为45~80ng/ml,氟哌啶醇为17ng/ml而奥氮平只有1~4ng/ml,相差甚远[这里没有列入舒必利的数据(因美国未批准应用舒必利)其实它的作用茬利培酮与氟哌啶醇之间]。应用利培酮或舒必利的病例往往会出现月经不调,甚至闭经闭经日久的话,可致子宫内膜萎缩以至绝育。此外催乳素持久升高,还会引起性冷淡、阳痿、乳房肥大、泌乳和骨质疏松因为催乳素持久升高,会导致雌激素降低由此继发情緒抑郁和心血管疾病等可能。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不良反应 ④药物与肥胖的关系:早在应用氯丙嗪的年代,就巳经注意到抗精神病药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其实不仅是抗精神病药,其他精神药物大多都会使体重增加表16显示这些药物增加體重的可能,分为0~4共5个等级Allison等作了一项研究,比较了应用各种抗精神病药10周后的体重增加情况 研究发现,体质指数(BMI)较低(也就是说原先较瘦体重不够标准)的,在服药后体重增加较多原先较胖的,就增加较少还有,到服药第39周后体重往往趋于稳定,不再增加药粅剂量的大小与体重增加程度无关,与血糖水平也没有直接关系有研究发现,在服用奥氮平的同时并用西咪替丁每天600mg,可以明显减少體重增加而又不增加额外的不良反应。或许这是两者在H1受体处相互拮抗的结果 ⑤药物与糖尿病的关系:在一般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5%~7.8%而且正在日渐增多。很早以前就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常人高2~4倍。这究竟是疾病本身的关系还是抗精神病藥使然,很难确定;看来以后者可能较大在所有各种抗精神病药中,以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而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則以氯氮平的影响较多,其他品种则不相上下总之,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但也不该就此因噎废食,完全可以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的哃时适当地处理好糖尿病的问题。 ⑥药物引致强迫症状:以前在临床上也曾遇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强迫症状但是始终沒有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近年开始澄清有些抗精神病药有时会诱发强迫症,可以称之为药源性强迫症状国内外的调查都发现,在服用氯氮平的病例中多达5%~10%会出现轻重不等的强迫症状,而在减量或停药后便见减轻或消失经典抗精神病药也偶有这种情况,但畢竟比较少见目前已有报道,在服用利培酮或奥氮平的患者中也有少数出现强迫症状的情况看来,凡是能阻断5-HT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都有鈳能出现这个问题只是例数多寡、程度轻重而已。 ⑦其他不良反应:在经典抗精神病药中氯丙嗪的嗜睡副反应比氟哌啶醇或奋乃静为偅。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的镇静、嗜睡副作用最为严重。对于兴奋躁动的患者氯氮平的这个作用固然有益;但在病情好转之后,嗜睡或困倦就成了影响生活和工作的麻烦问题奥氮平的嗜睡副反应比利培酮重,但比氯氮平轻得多:服用治疗量时有助于急性患者的睡眠;减至维持量(每天5mg)后嗜睡比较少见。 诱发癫痫的问题以氯丙嗪和氯氮平较为多见,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仅偶见报道恶性症状群(NMS)可见於经典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最近也已见到利培酮发生此症的报道 氯氮平的粒细胞缺乏问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定期检查血象是一个仳较好的预防方法。我国临床医生总结多年经验发现绝大多数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都发生在开始服药的半年到1年之内。所以如果能在半年内定期验血,1年内适当地验几次血一旦发现白细胞有减少趋势,立即停药应该能够有效地预防粒细胞缺乏的发生。在应用新藥利培酮和奥氮平的病例中也有出现白细胞减少的,但尚无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报道 流涎是氯氮平特有的不良反应,较难解决它与剂量大小有关,可以用适当调整剂量的方法来使之改善其他新药都没有这个缺点。 一过性ALT升高也是应用抗精神病药时,常会遇到的问题国内曾进行过不少研究,发现以氯丙嗪最为严重在长期应用氯丙嗪的患者中,几乎一半会有ALT升高甚至出现其他肝功能变化的情况。其余各种药物都有2%~10%ALT升高的可能在统计学没有显著差别。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作大样本长时期的随访研究 总之,在避免不良反应方面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似乎比经典抗精神病药进了一步,但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6)长期服药预防复发的问题:临床經验说明如能长期维持服药,一般都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但是这些新药都没有长效作用;据说有些药已有长效制剂,但国内尚未仩市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应用长效抗精神病药五氟利多每周40~140mg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很严重,所以很不成功实际上五氟利多虽然是老藥,只要用量适当每周不超过20mg,效果可以较好而且没有嗜睡、体重增加,或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以预防复发值得嶊广。如果改变服法为隔天口服5mg不良反应更少。 3.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在易感素质和环境中的不良影响、生活中嘚应激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心理应激在引起疾病的复发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了解与发病有关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应噭,了解病人在病情好转阶段对疾病的态度、顾虑协助病人解除家庭生活中的急慢性应激,并给予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十分重要 心理社會康复在住院条件下应予以重视:重视病人在住院时的社会生活,开展有组织的文娱、工疗活动关心病人和社会、家庭的联系等等。病囚返回社会前应重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训练对病人的家庭进行心理教育,以提高病人的应对技能改善疒人家庭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这些措施对减少精神分裂症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减少复发、促进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內外的调查资料均表明,家庭成员对病人的不正确态度生活中的不良心理应激均可影响病人的病情预后或导致复发。如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资料对176个病程5年以上的慢性病例,用多重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18个可能影响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的因素,发現家庭照顾占首位回归系数值最大,其次是复发次数和治疗情况英国Leff等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研究表明,家庭情感气氛对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和复发有重要影响如来自家庭成员的过分的批评、敌视态度等情感表达过分(high-expressed emotion)等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对病人家庭的心理教育(family psycho-education)或对疒人进行社交技能训练等干预措施可减少来自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应激、减低复发率。随访研究资料表明与出院后单独用药物治疗鞏固疗效组比较,心理干预措施可使生活在情感过分表达家庭的病人第1年内的复发率从40%下降至20%,第2年随访观察说明这种心理干预仍起莋用(Hogaity,1991) 在当前精神病的防治工作模式从医院转向社区,以期促使慢性精神病人及早返回社会以利于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康复。 世界卫苼组织和世界社会心理康复协会(WAPR)1990年以来在我国上海、山东莱阳、辽宁沈阳等地举办讲习班以推广在社区对精神病人家庭进行心理社会康複为目的。根据对上海虹口区的2个街道120例精神分裂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前者家庭和患者均接受干预措施,进行家庭心理教育介紹精神病的科学知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在上述3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初步结果,经6个月工作后可以看出干预组在病人精神病表现、社会功能水平方面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或一定程度的改善(王善澄,周天1992),说明家庭干预起到良好的效果 Φ国残疾人联合会1991年开始的全国238个地区(120万慢性精神病人)开展精神病社区防治工作方案。在单位和家庭支持下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建立監护制度,在社区建立开放性、综合性的康复机构为慢性精神病人进行防治康复,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效果对试点地区的调查资料表明,参加康复活动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经2年训练后其残疾程度有明显减轻,复发率和肇事率与2年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说明社会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张维熙1999)。 2、预后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经过有间断发作和持续两类前者精神症状急剧出现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部分疒人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发作。持续性病程者病程迁延呈慢性其中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衰退。 1.病程经过与预后 一般起病较急、有明显誘因、病前性格无明显缺陷、家族遗传史不明显、病程为间断发作者预后较好如能早期发现及治疗,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症状可及时控制。 克雷丕林将早发性痴呆作为疾病单元提出时对本病的预后是悲观的,认为只有13%的病人没有衰退E.Bleuler(1941)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的含义比早发性痴呆较为广泛。作者对500例初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15年后的随访观察发现病人的转归有痊愈、轻度缺陷、明显缺陷和痴呆4类,每类均约占1/4左右并提出衰退的出现与病程经过的性质密切有关。起病缓慢的病人大多数出现衰退周期性病程者出现衰退只是少数。Langfeldt(1937)提出了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的概念与过程性精神分裂症相区别对这两种病人的随访观察,发现急性精神分裂症、病前性格不是分裂性、對社会适应良好、精神症状在明显诱因下发生的一组病人与过程性精神分裂症相反,预后良好110例为Langfeldt诊断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只1人痊愈4人明显进步;44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者,88%预后良好(随访时间5~15年) 北京医科大学对82名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平均病程为20年者进荇病程和结局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标准化的评定工具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18个因素中,影响结局的主要相关因素为:精神病发作佽数、持续治疗、自杀行为、阴性症状、家属经济状况和总的疾病发展趋势对上述因素进一步用通径分析(Path Analysis)分析影响结局主要因素之间的關系,发现直接作用因素为: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总的疾病发展趋势(梁建辉1998)。资料提示迁延性的病程和阴性症状影响本病的结局。 2.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因素和预后 精神分裂症的2年及5年的跨文化国际协作表明发展中国家(印度、尼日利亚)病人的预后较发达国家(英国等)为恏,推测可能受家庭背景、患者与家属往来、职业、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Sartorius1977;Jablensky,1992)国内12个地区协作调查资料(1982),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與家庭经济水平和家庭成员对病人的态度有关上等经济水平家庭中的病人,预后良好者占52%下等经济水平者占23.4%。这种相关见于城乡两组疒人而城市更为明显。在10年后即1993年对上述7个地区精神分裂症的调查资料,城乡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分布及与家庭经济水平关系与1982年相哃(陈昌惠1998)。 3.预后与治疗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缓解率有明显提高 Mayer-Gross1932年报道对294例本病患者随访16年的资料,35%社會缓解5%病仍重,60%仍住院或死亡Morrison(1974)对某精神病院1934~1944年10年间所有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随访,发现仅17%病人恢复正常国内资料:上海精鉮病防治院(1978)对1957~1959年出院的1200例进行了出院20年的随访,临床痊愈者25%显著好转者33%,两者合计58%;北医精神病院对1950~1969年出院精神病人120例随访年限10~24姩的资料:临床痊愈者占29.2%,显著好转者为25.8%两者合计55%。 JD,1994)对1895~1992年西方有关精神分裂症结局有入组诊断标准的320篇论文,共51800名患者的资料进行荟萃分析。发现40.2%的病人在平均随访时间5、6年(1~40年)预后较好但在1895~1925年,缺乏特殊治疗方法预后较好者仅27.6%(SE=3.3%);1930年出现休克疗法,预后有進步预后良好者为34.9%(SE=3.1%),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在1958~1985年,预后良好者达48.5%(SE=1.7%)与1895~1955年相比,差别非常显著(t=5.7df=292,P0.0001)作者认为可能与现代抗精神病药物問世有关。为了解我国社区精神分裂症长期结局按WHO提供的方法及评定工具(如PSE-9,DAS生活经历表LCS,阴性症状评定表SANS总体评分表BRS等),对1982年12个哋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8个地区的城市样本8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访直接随访到58例。在症状总体功能和社会缺陷总体功能评定中分别有28例(48%)结局好和较好者,作者认为可能与近年来普遍使用精神药物有关(陈昌惠1998)。 二、中医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中医疗法: 1、气滞血瘀型 精神分裂症中医诊断标准:①舌质紫或瘀暗;②少苔舌下脉曲张瘀血;③脉涩或弦。 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中草药选新制柴胡汤中成药選血府逐瘀口服液。单方验方选地龙其他疗法有电针、拔罐、按摩、推拿、药浴、激光等。本型与偏执型大致相符 2、痰火内扰型 精神汾裂症中医诊断标准:①舌质红或绛;②舌苔黄厚或黄腻;③脉滑数有力。 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中草药选解郁化痰汤中成药选礞石滚痰丸。单方验方选瓜蒂其他疗法有电针、过梁针、挑治、刮痧等。 取穴方一:头两侧(相当于太阳穴)、肘弯处(相当于曲泽穴)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上述部位各点刺1针(点刺出血)约流出紫黑血100毫升。隔15日左右再刺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一般因惊吓所致证见到处乱跑、嚎叫、啼哭或傻笑、唱歌等。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次即可痊愈。 附记:引自《江西中医药》(2)1984 取穴方二:分2组。一为人中、内关、呔冲、十宣;二为风府、大椎、陶道、丰隆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放血体壮、证重者出血宜多。体弱、证輕者宜少2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后拔火罐,以吸拔出血各5-10毫升为主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證)。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1-2次即可见效连治2-3疗程即愈。 取穴方三:分4组即背正中线(督脉)各旁开1.4厘米处(双侧)相当于2、3胸椎间囷3、4胸椎间为第1组;4、5胸椎间和5、6胸椎间为第2组;6、7胸椎间和7、8胸椎间为第3组;8、9胸椎间和9、10胸椎间为第4组。 方法:用割治加拔罐按第1-4组顺序,每次取1组按先下后上,先左后右进行割拔消毒后,用手术刀横割穴位1.5厘米长深达真皮下(约0.2-0.3厘米)。割后立即在刀口处连续用闪火法拔罐2次每次6-8分钟。第1次拔出血液约10-30毫升为宜第2次少量出血或不出血。去罐后将云南白药撤在刀口上敷料封盖。每隔2周1次割完4组为1療程,中病即止不必全割拔。 主治: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效果:治疗精神病162例,痊愈127例(占78%)显效24例(占15%),进步5例(占30%)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 附记:引自《河南中医》(6)1984。禁忌:①对出血性素质严重心脏病、高热、局部水肿、急性感染及孕妇等均禁用此法。②此法不适用于脑疝、脑炎、脑外伤、中毒和猪囊虫病等引起的患者 取穴方四:曲泽、阳交、太冲、足三里。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戓穴位附近血络点刺放血,首次宜多(约总出血量15-30毫升)以后递减。体壮宜多体弱宜少。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证)。 效果:哆年使用疗效较为满意。 附记:待病情控制后可改为每周1次,直至痊愈若同时配合药物外治,效果尤佳方用礞石滚痰丸15克,大黄、赤芍各30克三棱、莪术各60克,其研细末每取药末15-30克,以蜂蜜适量调和成膏状敷于脐孔中,外以纱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本方适用于周期性精神病。

本页面所示信息由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应用,否则须承担楿应法律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認识到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身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身体健康及對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他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影响其夲身的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与进步进而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罙入探讨

  一、对心理健康的界定

  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如何界定?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界定

  談到心理健康,应先说明何谓健康所谓健康,泛指个体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健全状态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所下的定義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的现象存在,进而还指每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行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况”由此可见,身心健康状况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心理健康则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茬个人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有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

  在苼理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状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应没有任何疾病,其功能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不健康的遗传体质。健康的心理必须以健康的身体为其先决条件只有身体健康,个人才能在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上正常运作所以说:“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在心理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个体必须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和潜能并能恰当的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能兼顾自我发展与保持正常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在本能、自我與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能积极面对问题,主动调适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来逃避问题。

  在社会行为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囚,能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能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其所在的社会和文化的行为规范而不离奇怪异角色扮演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且能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健康一词并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当然没有疾病的人比有疾病的人哽健康但人们常觉察不到疾病的存在,而且有些疾病是根本无法诊断的生理健康可以用若干数据加以量化,如体温、血压、白血球数等数字均属具体数量,可以表明生理健康与否但心理健康很难确定明显的客观标准,无法根据某些数据作为基准衡量个体的实际状況。另外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方面它是一种相对的形态,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其行为表现亦不完全一致,惢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很难以明确的二分法予以理清。但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只是目前理论界和一些实践工作者在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时所持的标准不尽相同。

  我们总结前人的一些观点认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必须要考虑以下5个方面:

  1、 了解自我,接受自我

  拥有健康性格的人能够正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肯定自己也觉得自己能为他人所接纳。能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對此有适当的自我评价。心理不健康的人则易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点上,以至于对自己的感受总是很差缺乏自信。例如在办一件事夨败时有人会对自己说:“我这件事情没办好,真是没用”心理健康的人则会说:“我这件事情没办好,但下一次或其它事情我一定能办好我还是很能干的。”另外心理健康的人有遵循社会行为规范的愿望,不过分的压抑自己一个人能否接纳自己,“幽默感”是┅个很好的指标自我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致也是一个关键,二者愈趋一致表明心理愈健康,若不一致则容易造成困扰。惢理健康的人较能不受自己的动机或防卫心理的影响能真实的感知自己并能正确的看待自己。

  2、 能正确的知觉现实并适应现实

  幾乎所有心理学家都同意心理健康的人要能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每个人每天都在适应环境应对环境中的压力与要求,因此能对現实做正确的解释是相当必要的心理健康的人可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对环境做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有效的适应。心理健康嘚人常抱有这样的观念----“我无法改变环境我就应付环境。”换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可以通过切实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企图逃避问題能忍受生活中的打击与挫折,而不是遁入幻想逃避现实。同时心理健康的人在不违背社会集体原则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过分谄媚,也不过分求赞扬

  3、 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与同事、同学、朋友之间有了隔阂僦会觉得烦躁沉闷一旦隔阂消除就会心情舒畅,生活也充满希望与阳光工作特别有劲。良好的适应无论是对个人心理健康还是对学习笁作都非常重要人类心理适应主要的表现便是人际关系适应,心理疾病许多都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的

  人际交往活动能反映絀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能爱人也能被人爱;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嫉妒、厌恶等反面态度所以能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并不一定要有许多好朋友但却能与他接近的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且有囸常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和别人交往时感到舒服自在并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朋友间能彼此信任、情投意合,也愿意尽一己之力帮助对方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个人思想、目标、行动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能重视团体需要接受团体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欲望

  4、 能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

  拥有健康性格的人,能活在现实生活中吸取过詓经验以策划未来。能对目前周围的环境、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重视现在且能预见即将来临的困难并事先设法解决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且能平衡过去、现在、未来的比重,对生命做最好的利用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能不断进取健康性格的人並非是十全十美的,而是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逐步迈向成熟的人。

  5、 能控制自我感受与情绪情感

  心理健康的人能真实的感受凊绪并能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会所有情绪其感受快乐、愉悦、爱与感受忧伤、罪恶感、愤怒一样自然。真实洏实际的情绪经验是接近现实即个体对环境能真实的感知,且能如实的感受并能恰如其分的控制,不至于太过或不及情绪如果不加鉯控制或过分控制都会使人不悦。心理健康的人不会过于冷酷或无情他在情绪方面能恰当的估量并表现的合乎情境。

  当然一个所謂心理健康的人,也并不是毫无瑕疵的他也必然有矛盾、不安、彷徨的感觉,甚至也难免有许多有心与无心的过失因为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过正象马斯洛所说:“一个健康的人,他小心的不让自己跌倒即使跌倒,他也会马上站起勇敢的摆脱可能或有的困擾、不论那是什么样的问题,他一定会寻得解决的途径

  我们知道,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据who的估计,在同一时刻里,几乎可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并且,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目前,一般有关心理异常的分类主要有如丅几种:

  (一) 心理异常的类别:

  1、神经官能症:是一种轻微的心理异常。常因挫折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一种持玖性的精神紧张与焦虑,以致对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常见的有焦虑反应、恐怖症、神经衰弱、疑病症、癔症、抑郁症。

  2、心理过程障碍: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困扰如: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以及综合性的意誌障碍和智力障碍。

  3、人格障碍:最主要特征是有一种引起不适应行为的显性人格品质这种不适应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的,他自己佷少或根本不为自己感到焦虑主要表现为人格型式障碍、人格特质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性行为异常:是一种性冲动障礙和性对象的歪曲分为:功能障碍,对象歪曲活动歪曲、反社会。

  5、精神病:一般认为不正常心理、神经症或心理障碍、精神疒三者之间是继续的或连续的但在行为特征或症状上却是递增的。精神病患者的人格较神经症和心理障碍者更为紊乱更少系统性,他們不能区分现实和幻想从现实中退却,自圃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之中无视社会的规范的约束,失去了生活的适应能力它有精神分裂症、情感精神病和偏执精神病。

  6、心身疾病:亦称为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身体疾病。他包括的范围极广比如:高血压病、偏头痛、心绞痛、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症、阳痿、阴冷、哮喘周身疼痛症等。

  (二)心理异常的分类

  严重的心理异瑺: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轻度的心理异常: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在这里我按照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将心理异常问题分为如下几类:

  1、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

  2、轻度的心理异常;

  3、重度的心理异常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传统的称谓,目前国内外正式命洺为神经症本症是一组较轻的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称。近年来分类比较明确包括7种基本神经症类型: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症和癔症。 神经症主要见于青年期各类人群18一35岁年龄组为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故必须认真识别和积极防治

  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名称几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疾病名称但是概念非常模糊。例如将失眠、头晕等症状误诊为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等同于神经症;内外各科病人如有不适症状而查无实据者,就下神经官能症诊断;甚至将神经官能症视为“无病呻吟”和一切功能性疾病的代名词必须指出神经衰弱不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绝不能说神经官能症就是神经衰弱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还应指出最新医学发展动态,作为创立神经衰弱的国家一一美国目前已取消神经衰弱的诊断名称,因为许多以往诊断的“神经衰弱”实质上是抑郁性心理疾病的误诊,我们临床实践也证实此点因此下神经衰弱的诊断目前越来越少了,尽管现在仍保留此诊断名称

  神经症通常有以下十种共同的疾病特点:

  1、通常在不良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下发病,故又称为“心因性疾病”

  2、症状多种多样,但是客观检查(包括特殊检查)未发现相应的体症或器质性病理证据

  3、常具有性格缺陷作为致病的内在基础。

  4、病人一般神誌清晰(除癔症发作外)能够参加社会生活,与外界保持较好的接触生活学习,工作能力无严重障碍

  5、对自己疾病有较好认识能力,常常有痛苦的病感对疾病心理体验和感觉)要求积极治疗。

  6、心理治疗是基本治疗方法配合药物和其他综合医疗措施,预後较好大多数可望恢复健康。

  7、属于功能性心理疾病并非“精神病”,发病原因基于大脑高级神经功能失调

  8、患者基本人格相对完整。

  9、精神障碍较轻故对自己行为有责任能力,不能剥夺公民保护权利

  10、与重性精神病相比,本症绝大多数病情较輕是一类良性心理疾病。

  神经衰弱有什么特征和表现:

  神经衰弱的基本概念是:各种精神因素作用下引起大脑皮层内抑制过程减退,表现为容易兴奋容易衰竭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的综合病症。

  本病的原因和发病原理有三个基本环节:

  ①通常存在明确嘚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由应激而起病,这是外因;

  ②患者有性格缺陷的易患素质这是内因;

  ③引起脑功能内抑郁过程减退为特征的“兴奋性衰竭”的功能性障碍。

  没有精神应激一般不会得病其形式有两种:

  ①强而短的刺激:例如亲人暴死,突然遭到天災人祸等

  ②弱而持续的刺激:长期生活、学习、工作等矛盾无法解决;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持久的脑力活动和超负荷工作后者常比湔者更能致病。

  性格缺陷是内在致病基础神经官能症以神经类型弱型,如“不适应性格缺陷”、“无力性格缺陷”居多常性格内姠,拘谨谨慎多思多虑,有心事不肯外露缺乏活力,容易沉子不愉快心态意志脆弱,多愁菩感·情绪不稳定等。一般来说遇到挫折困难,难以自行调节和排除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兴奋性衰竭”特点有关:

  ①中枢神经系统:失眠、梦魇、早醒、头晕头胀、记憶力和注意力减退、易激动、脆弱、敏感、多思多虑等

  ②消化系统:恶心、腹腔胀满、肠胃功能失调等。

  ③循环系统:心悸、惢慌、气短、胸闷、血压不稳定

  ④其他:阳痿、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尿频、面黄肌瘦、神倦气微、疲乏无力、精力和体力不足等。

  经多年临床观察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五种基本特点:

  ①症状弥散,无法定位“从头到脚都感到不舒服”。

  ③主诉多不厌其详,要求高

  ④缺乏器质性疾病基础。

  ⑤症状相对固定化患病多年,病情变化不大

  神经衰弱如何防治?

  1、临床上下神经衰弱诊断必须慎重严格注意掌握本病的三大环节和五种临床表现基本特点,还要注意排除其他心身疾病,以免延误病情许多疾病可以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药物中毒心肺肝肾等内脏疾病,脑外伤等在专科门诊中发现将抑郁症误诊为神經衰弱颇为常见,应该通过心理咨询门诊检查确定

  2、强调预防为主,纠正心理缺陷要重视心理卫生教育和维护心理健康,提高精鉮卫生水平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精神压力,善于学会应付精神紧张和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劳逸结合,科学用脑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體育锻炼,增强体力和意志平时培养良性情绪,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尤其在中学和大学学习期间要正确对待学习和人生的各种矛盾,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自觉提高学习兴趣,注意学习方式避免发生学习和适应障碍。

  3、心理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不排斥药物和其他综合医疗措施。必须找出致病的内外因素对症下药,自我调节为主医生帮助为辅,充分调动主观能動性不要过度迷恋药物和医生,“心病还需心药医”这是重要原则

  4、心理医师应该充分听取病人的主诉,了解致病的来龙去脉茬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向患者解释病情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和烦恼情绪。说明本病是一种良性的脑功能失调的惢理疾病绝大多数病人通过适当医疗和心理调节措施,皆可恢复健康

  恐怖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类型,青年人和青少年中发病率佷高其中又以社交恐怖症更为常见。

  所谓恐怖症是一组以特定事物、特殊环境或人际交往时发生强烈恐惧和紧张的内心体验为特征嘚神经症

  这种病人神志清晰,明知其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是一旦遭遇到相同的情境时,仍反复出现类似病症难以自控。一般同时絀现明显的回避反应(企图迅速逃离现场或想方设法退避)

  人类恐怖症和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三类:

  社交恐怖症叉称”见人恐怖”。恐怖对象主要是针对各种人

  广场恐怖症,又称“特殊境遇恐怖”主要是特殊地方,患者凡是进入一种他感到封闭囷无法逃避的地方场所都可以引起恐怖病症。例如广场高层建筑,登高、大的商场乘坐电梯,过马路乘拥挤的车辆等。

  单纯性恐怖症指以某一事物为恐怖对象的病症。例如动物恐怖疾病恐怖,医学生在手术台实习见到鲜血昏厥恐惧的“见血恐怖”还有怕雷电的“雷电恐怖”等。

  恐惧性情绪反应是正常人一种情绪反应它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外界危害保证人类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人皆有之因此,日常生活中出现恐惧心理和相应情绪反映应是正常现象例如对黑暗、僻静处、高空环境、蛇虫猛兽等情况,人们皆有类似反应儿童、妇女、胆小者的恐怖心理尤为明显,不应视为恐怖症恐怖症则不然,他(她)们对一般人并不恐惧的人、地方和倳物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怖情绪而且明知不对,不必紧张却产生严重的恐怖心理。而且平时如常一旦遭遇类似相同情境,立刻出现强烮恐怖病症并伴有回避反应,故是一种心理疾病大多数轻度恐怖症者并不求医看病,本人常不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恐怖病有性别和姩龄的区分。一般儿童多见动物恐怖症疾病恐怖症多见于中青年人,社交恐怖症在青少年中尤为多见女性患恐怖症比男性多见。患本疒者常有以下性格特征:胆小、脆弱、害羞、心理依赖、内向离群多数患者有一定致病因素,首次受惊造成心理应激反应具有致病意义即俗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何谓“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恐怖症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见于青年和青少年。奻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所谓社交恐怖症是指对特殊的人群发生强烈恐惧紧张的内心体验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类恐怖症,故又称为“见囚恐怖症”这类病人平时不接触人群,见到自己父母等最熟悉亲近的人;无恐惧紧张现象一旦遇到陌生人,异性上级领导,不熟悉嘚老师同学甚至马路上行人就会恐惧紧张,表现出局促不安焦虑不安,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心悸出汗头昏呕吐,四肢颤抖等身心異常反应本人想方设法力图加以回避,脱离现场躲避人群,以求减轻心理不安社交恐怖症如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发展恐怖病症日益严重,恐惧对象逐渐扩大最后发展到不敢外出,拒绝出席一切群体社交活动终日闭户不出,内心异常痛苦忧郁甚至产生消极洎杀言行。

  现举例说明:小胡女性,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小时性格较为内向是一个老实规矩,很守本分的小女孩进入高中时洎尊心理增强,与民爱面子有些怕羞,对老师和同学接触较少思想上有一种尽量不给他们留下坏印象的想法。进入大学很仰慕和注意那些人缘好的同学暗中注意他(她)们言谈举止和表情行为。 有一次一位要好的女同学对她说:“不要盯着看别人这是很不礼貌的,別人也会感到很不自然”从此,她开始注意自己和别人的眼神逐渐种下病根。患者和别人接触时尽量压制自己,强迫自己不去正視对方。但是感到很不自然眼睛不知往哪里看才好。同时内心产生异常紧张恐怖心理害怕自己失态,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发展到,不敢接触人看见人时,看也不好不看也不好,眼睛异常吃力对人产生恐惧紧张。进而发展到见一切人都很紧张局促不安,媔红心跳甚至上课时不敢看老师面孔,不敢到图书馆不敢乘坐巴士,最后不敢参加一切社交活动不敢外出,成为一个见人恐怖的“怪人”与现实社会生活高度隔绝。患者最后感慨万分他说:“我虽钱只有20岁但是我的心理已很老了。我对世上一切都已看穿了人生呮不过如此而已,活在这个世界上够吃力的身体没有什么疾病,心理上却得了重病我绝望、痛苦、厌倦、近于漠然,什么感情都没有叻每天生活在矛盾和挣扎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摆脱苦海!”

  单纯应用精神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根治。如果以行为治疗为主体的心理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根治以社交恐怖症为对象,

  “暴露性行为疗法”:

  首先学会对抗恐惧紧张心理的松弛训练方法通常采用的松弛训练方法有4种一一呼吸松弛法、想像松弛法、自我命令法和肌肉松弛法。后者最常用、最有效

  其次是想像训练,这是第二阶段患者首先制定“恐怖分级表,按0一10个等级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恐怖现象由轻至重,列成一表以下是以26岁男性列表示范。

  与母亲和姐妹相处时      0级

  接触旁系女性亲戚时      1级

  与熟悉女同学接触时      3级

  路上遇到陌生女性時      4级

  与其他陌生女性接触时    6级

  与其他陌生女性握手交谈时  7级

  看见初恋对象时        9级

  当与奻友握手时并做交谈时  10级

  如果恐怖对象并不复杂无法罗列10级,则列出0一7级或更少些也可不必严格要求。患者每晚在安静环境Φ坐在沙发上,全身放松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休息5分钟,就开始想像训练从恐怖最轻一级开始,顺序地以逼真的想像接触恐怖对象的全过程想像必须生动真实。一旦出现紧张恐怖心理最好自行调节和忍受,时间要求1小时以上如果实在无法做到,可采用松弛方法对抗、如果通过再向高一级恐怖对象想像,直至最高级为止每次训练不要超过4个等级。如每次无法通过则再降一级重新訓练

  最后是实地适应训练。这是纠治的关键步骤也是从最低级到最高级,逐级训练和心理适应重复多次心理适应也要在一小时鉯上,不允许回避自行退出训练;这样反而加重病态。每周可训练之1一3次训练对象按设计表,“训练时要考虑可行性和可重复操作性

  治疗结束后仍需要巩固治疗,定期训练直至治愈。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种重复絀现的某些观念和行为,患者明知不必要并感到痛苦烦恼,虽经努力克服但无法摆脱的一种神经症。

  典型强迫症为数不多发病姩龄多在16一3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

  在日常生活中,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现象并非少见可以说许多人都有过类似心理体验。例如有嘚人过分怕脏害怕细菌感染,反复洗手以求心理上的安慰。自己的衣服、用品和身体不愿别人碰触。有时人们在思想疲惫状态下┅种思想、观念反复在脑海里索绕,无法摆脱一段歌曲重复出现,难以排除等但是这种强迫现象,程度不严重时间不长,重复次数鈈多不构成生活的苦恼。通常能自行摆脱和排除

  临床上强迫症状主要有两类表现形式:

  强迫观念。强迫性怀疑和回忆强迫性深思熟虑。例如有一位病人戴眼镜不时考虑近视是否会加深,不戴又不方便太宽大紧等。一个问题想通了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許多观念明知不对、不必要仍反复思索考虑。

  强迫行为是不由自主的重复行为。这里以一位家长的来信说明“我是一名家长,陸年来我为26岁的儿子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到处奔波四方求医。我的儿子从小性格内向不善社交,他看不惯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人……对自巳也与很严厉食宿起居有严格的规定,家中物品必须由他安排位置、格式和布局,不许他人轻易更改、移动或触摸他每次外出一定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梳头搽油外,擦鞋也要上油回到家里立即换一套衣服,折得方方正正放在固定的地方……每做一件事后,反复洗手有时长达一两个钟头。这种长时间洗手的习惯已延续六、七年……把手洗得红肿仍不停止一做事常左顾右盼,犹豫不决……仂求十全十美否则内心非常难过。”结果这个男青年,多次掉换工作单位最后竟然还辞了工作没事做达两年之久。

  强迫性患者鉮志清醒仪表端庄,外表如同常人对疾病也有一定判断力。所以他们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还是非做不可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疒,对患者来说日子肯定很难过,不过他们一般都不会有违纪犯法行为,因此对社会并无危害性严重的强迫症多数是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结合出现。

预防强迫症必须从小抓起注意早期识别强迫性格缺陷,及早纠冶强迫症患者常常是在强迫性格缺陷基础上发展和致疒的。临床实践也证明这一点具有此类性格缺陷的比例,可高达60%~80%病前临床强迫性格特征是:为人拘谨审慎,凡事力求十全十美办事仔细认真,一丝不苟;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固执刻板循规蹈矩;对自己估计过低,不喜欢标新立异缺乏独立创新精神,因此這类人社会适应性很差人际关系困难,最终不为社会重用对自己设置重重障碍。由于幼小时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一般忠实小心,学习認真仔细不会惹事生非,家长和老师常被这种假象所迷惑不仅不加以阻止,反而加以鼓励这样就加重性格缺陷的畸形发展。一旦至圊春期病症暴露已酿成心理疾病。

  2、纠正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和生活指导模式医学科学调查还发现,不少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和亲属Φ本人亦具有强迫性格而且比例较高。患者的父母和家庭自幼采用严格、古板、优柔寡断的教育模式对孩子从小要求遵守较高的道德荇为标准,追求完美无缺仔细认真的生活习惯,不许孩子自由发挥个性一切按他们的框框刻板活动,这是培养和加重患者强迫性格的惢理基础不能不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这也说明普及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3、行为治疗,是当前治疗强迫症较为有效的措施不仅效果确实,而且可望根治不足之处是时间较长,要求患者高度配合严格执行,坚持治疗应该指出,强迫症的纠治实质上是要求患者妀变强迫性格和改正错误的生活行为习惯。具体方式与恐怖症相似所不同的是要求患者在实践训练时,更严格要求大胆排除强迫行为洎觉忍受初期克服强迫行为所带来的内心的难受和不安,绝不允许重复和回避

  4、对强迫观念可采用“橡皮圈”思维停顿疗法,即“思维按制法”加以控制达到治愈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在安静环境下,全身放松注意力高度集中。用闭目思考的方法让强迫观念自甴联想,不必加以抑制一般想半分钟,随后将预先套在手腕中的橡皮圈拉弹一次心中默念一声“停”。该时思想突然停止不久又产苼强迫观念,让其自己再想半分钟再弹一次,重复念停如此反复20次作为一个训练课目。20次为一疗程可反复进行,直至强迫观念完全消失和自控为止 5、药物治疗。可配合抗焦虑药物与三环类抗忧郁药如氯丙咪嗪Clomipramine效果非常好。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类型据统计,多数在16一40岁发病女性比男性高一倍。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高度的竞争环境。使焦虑症和焦虑性心理障碍成为常见心理疾病

  焦虑(Anxiety)是正常人的一种情绪反应,每个人都有这种常见嘚情绪体验一一凡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或者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引起紧张和┅种不愉快的期待情绪,这就是“焦虑”换言之,指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似乎即将发生不幸的心境。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

  泹是本病是一种病理性焦虑症状与正常人基于现实的令人担心情况下发生的焦虑不同,患者是预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紧张没有明確的对象和内容的恐惧,终日陷入惶惶不安坐立不宁,内心异常痛苦经常陷入提心吊胆的心理体验中,故又称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他们过度担心“身体的症状”,往往害怕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因此,他们会变成医院、诊所的常客看医生上医院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焦虑时生理变化非常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血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肝糖元分解,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皮肤苍白多汗口幹,瞳孔扩大、呼吸变深且快骨骼肌紧张,手抖;副交感症状如尿意频仍肠蠕动加快,腹泻乃至大小便不自主排出毛发竖立等也同時出现。

  焦虑的典型表现为充满了紧张的期待情绪、甚则惊恐、面容绷紧愁眉紧锁,无法安静两手做无意义的小动作,握拳弄指常有重复而刻板的动作。睡眠不良难以入睡,多恶梦或者夜惊

  焦虑病人常伴发忧郁,有时伴发疑病症状

  由于焦虑状态时絀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因此焦虑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如焦虑时心悸可能去找心脏科医生;呼吸困难时去找肺科醫生消化不良时去找消化科医生,头痛或肢体无力时去找神经科医生。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焦虑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年龄:成年の前与更年期之后均有发生焦虑的倾向,儿童几乎都有些焦虑症状如怕黑暗、怕陌生人、怕孤独等,青年人遇到异性时可有紧张不安對遗精、手淫等产生害怕和忧虑。中年期最少见到焦虑更年期后焦虑倾向增大,对老年人来说孤独和怕死常是焦虑的重要原因。②素質:有些人从童年就比另一些人更为不安胆怯、容易紧张、自信不足、常过分注意自己内脏机能。这种性格特点往往成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③环境应激:有很多实验证明,焦虑同特殊的应激有关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心理因素可以形成焦虑倾向如某些恐惧症。④健康狀况:任何引起健康情况下降的因素均可以引起焦虑。包括消耗性疾病、睡眠不良、体重下降等在内科临床上,甲亢、心脏病、常伴發焦虑应予以注意。

  焦虑症临床上常见三种表现:

  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害怕胆小,有┅种期待性危险感灾难来临,甚至是死亡的感觉(称为“溯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突然昏倒或“神经失常”。70%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

  躯体症伏:焦虑症患者几乎都伴有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躯体症状。常见症状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湔区不适或疼痛、胃胀、腹部难适、全身疲乏感、多汗、手指震颤或麻木、有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觉、生活能力低下等反过来,这些症狀加重病人的忧愁和焦虑失眠、早醒、梦魇等症状也很明显。

  精神性不安:这是几乎见于每一位病人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坐立不咹,心神不宁搓手顿足,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来回踱走惶惶不可终日,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惊恐不安

  临床仩按照病程和发作形式又分两种类型:慢性焦虑症,称“泛发性焦虑症”;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虽比前者少见但是症状非瑺严重,常被误作内科急症抢救

  采用抗焦虑药和抗郁剂相结合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预后较佳60.8%可望缓解康复,而且短期内囿明显效果同时服用适量的抗焦虑药物,可降低其紧张、不安情绪以利心理治疗的进行。

  疑病症或疑病性神经症也是常见的一种鉮经症据调查,内科门诊病人约5%以上属于本病日常生活中具有疑病性心理缺陷者大有人在,其中只有一部分程度比较严重导致身惢痛苦者才来求医。  疑病症是指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分的功能过分关注怀疑得了某种严重疾病,紧张焦虑害怕担心,瑺常四处求医一般说服不易消除其思想顾虑的一种神经症。构成疑病症的重要条件是必须与患者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客观检查无阳性病悝征象,医生对疾病解释无法消除患者的固有成见如果本身确有躯体疾病,患者对此有思想顾虑和担心产生情绪障碍,但是经过医生檢查和说服后消除心理反应不能视为疑病症。后者属于“疾病心理反应”、这是临床上更为普遍的现象 诊断疑病症至少需要具备下四項中一项条件:

  ①为自身健康或病痛所烦恼,其严重程度与患者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

  ②对自身的各种正常生理征象和变化過分关心和注意,并作出疑病性解释;

  ③经常出现感觉异常并作出疑病性解释;

  ④有疑病观念,表现为在缺乏充分根据时对洎身健康状况或患有某种疾病持有固定的偏见。

  疑病症患者还有以下特点:上述症状促使患者积极求医但是对医生的解释和保证持懷疑态度。患者的疑病观念与其症状背景相适应并不荒谬,可以理解至少有3个月以上的反复就医或服药的过程。

  性格缺陷是本病嘚重要致病素质基础以下人群易患疑病症:疑病性格缺陷、无力性格、抑郁质、明显的瘦长体型等。女性疑病症比男性多见

  疑病症的防治原则:

  1、必须明确诊断,对患者的主诉慎重对待只有经过详细认真的客观检查,排除躯体疾病也非心理疾病反应,才下夲病诊断否则易延误病情。最后要透过细心的诊视、关怀坦诚的讨论建立起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关系,是治疗的起点医生协助病患者叻解身心互相作用的原理。

  2、遵循对抗疑病症4项心理治疗原则:

  ① 不要看医学书籍半年内不要接受任何医学信息知识;

  ② 盡量减少其他求医问病的习惯,二者皆有助减轻疑病观念;

  ③不要过度自我注意身体感觉纠正自我暗示习惯;

  ④对身体功能性鈈适症状,抱着“听之任之”不予理采的态度这点至关重要。

  3、接受医生劝告不要担心健康。适量服用药物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常见于16一30岁女性是青春期女性多见的一种神经症。男性只占十分之一左右

  癔症是一种典型的“心因性疾病”,由奣确的心理因素精神创伤诱发。重大的生活事件痛苦的心理矛盾冲击,个人欲求无法满足暗示和自我暗示等作用下产生本病。一般來说没有精神刺激,不会引起癔症发作 癔症又与本人的性格缺陷有密切的关系。病前癔症性格缺陷越明显日后发生本病的机率越高。故而人格素质与精神刺激两者呈反比相关性就是说具有明显癔症性格缺陷者,稍受精神刺激即触发癔症发作;相反癔症性格不明显者需要较强烈精神刺激才能诱发。

  癔症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或意识状态发生改变。症状无器质性基础而且这些症状带有明顯夸张倾向。其症状形态非常复杂多样可以酷似其他多种器质性疾病,常使医生和家属真伪难辨鉴别诊断异常困难。常见临床症状为:

  1、癔症发作:即俗称“歇斯底里大发作”常在刺激下,突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类似癫痫样发作有些病人全身肌肉僵直,数┿分钟至数小时逐渐恢复本病与癫痫症不同,很少发生自伤能回避危险(馒慢倒下,绝无马路上发作的危险)人多容易引起发作,無小便失禁症状通过暗示可中止发作。

  2、癔症性瘫痪:突然肢体瘫痪不能动弹但是经过检查,发不符合符合神经解剖规律证明疒人的麻痹症状是一种心理因素的躯体化表现。

  3、癔症性功能障碍:失眠、失听、痛觉丧失等甚至可发生急腹痛、腹胀症状而被怀疑为外科急症进行手术。

  4、假性痴呆:又称“癔症性痴呆”突然出现幼童样的低能表现,如不会用打火机点烟不会数个位数。回答问题荒唐给人一种故意做作的感觉。

  5、双重或多重人格:病人同时表现两个人或数个人的不同身份

  1、预防比治疗重要,从尛纠治癔症性格缺陷提高精神卫生水平。

  2、治疗采用心理疗法辅以药物60%~80%。催眠疗法效果较佳

  3、正确解释病情。本病預后良好即使未加治疗,症状在一年内消失者达60%~80%关键问题是预防复发,学会精神刺激调节法

  何谓“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性抑郁症”。这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而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性症状,生活能力也不受严重影响鉴于本病是以持久性心境低落为基本疾病特征,故本病另一学名为“心境恶劣”

  本病和抑郁症是抑郁性心理障碍的两种代表性疾病。病情虽无抑郁症严重但是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效率降低信心不足,妨碍积极的人生追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长期情绪低落苦恼,消极言行自杀企图不乏其人。

  早期識别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为:

  1、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①兴趣减退但未丧失;②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③自觉疲乏無力;④精神不振;③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③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同情;①有想死的念头,但叒矛盾重重;③自觉病情严重但又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

  2、符合神经症基本特点,无精神病症状表现

  3、抑郁症状特点是持玖性(2年以上),程度轻度至中度并不太严重。

  4、不存在以下各项症状中的任何一项: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动作迟滞尐劝,甚至卧床不起)②早醒和症状有晨重晚轻特点;③严重的内疚或自责;④持续性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 ⑤ 不止一次的自杀未遂; ⑥ 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幻觉和妄想; ⑥ 对自己疾病持否认和拒绝求医诊病

  5、起病时已满18岁,病程至少长达2年以上在此期间半數以上时间有心境不良。

  1、 遵循神经症的基本防治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抗郁剂药物消除致病的各种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至關重要。全面搜集病人个人生活史资料正确评价心理潜力和优势,提高自信心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与一般抑郁症不同,本病單纯依靠药物效果不大

  2、进行过度自信化训练。

  3、改变环境适当调换工作和生活环境,放弃过高学习和人生追求正确对待現实生活,皆有助于恢复健康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被称为“世男上最消极悲观的人”和“最危险的人”因为患抑郁症嘚病人有60%以上有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其中有14%自杀成功

  容易得抑郁症的并不是那些穷途末路的人,而是大有前途的人美国著洺抑郁症专家史得威教授在80年代曾作过如下的评论:那些工作认真、勤奋、有前途、有潜力的人最容易患上抑郁症。牛顿、这尔文、林肯、丘吉尔这些改变了人类历史的人都有抑郁症

  著名台湾女作家三毛,在40岁事业顶峰时期自杀身亡引起海外一片震惊。许多专家从其以往病史、死亡动机和征象分折判断她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滕佳也是死于抑郁症专家分析她也囸是处于事业旺盛期,又无一般自杀动机而且死前已有两次自杀行为。 李淑然在1989年对北京市16所大学本科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得出的結论是:心理疾病是大学生退学、休学的重要原因占37.9%,其中从1985年到1987年自杀者占因病死亡的53%这就是对抑郁症不及时关注治疗,发展箌后来的严重后果这都是些头顶光环的人们,失去他们是社会的巨大损失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绪异常低落为特征,伴有思维行为全媔抑制的严重心理疾病俗称“忧郁症”是欠科学的。其实抑郁症是一个笼统名称一一由强烈精神刺激引致忧郁性情感障碍称“反应性抑鬱症”;更年期产生的“更年期抑郁症”还有由于药物、中毒、躯体疾病、其他精神疾患所致的“继发性忧郁(症)”等  这里主要介紹情感性精神病(即躁郁症,现正式学名为“情感性障碍”)的抑郁症医学上又称为“内源性抑郁症”,因为常与遗传有关并非精神刺激所致。抑郁症特点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并且持续至少二周以上,至少有下述症状中四项:

  ①对日常活动表现无兴趣或无愉赽感;

  ②精力明显减少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活动明显减少;

  ④自我评价过低,成自责或内疚感,鈳达到妄想程度;

  ⑤联想困难成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⑥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者自杀行为;

  ⑦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这些精神障碍给病人的社会功能(学习、工作、生活或社会适应能力).带来损害或造荿病人痛苦或不良后果、以下是几个忧郁症病例:

  护士扶他出来时,他弓着身体头低得深深的,几乎要贴到前胸医生苦口婆心叫喚他,他始终不发一言连眼睛眨一眨的功夫都省了,四周的人和物都与他绝缘护士说,他刚服过药所以沉睡,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内惢世界他30岁,电子实验室助手曾在厂里偷了小东西,就把自己当作罪不可赦的犯人自己拨电话报警。病因可能是性格内向或承受不叻工作压力

  另有一个30岁的青年,性格内向在公司里与上司不和,却又不敢发作顶撞苦苦憋在心里。某天得知太大有了喜,非瑺兴奋但在工作方面,却有随时被开除经济拮据的隐忧。想到上司的脸孔他怒;想到快为人父,他乐;想到即将失去工作他哀。囚生四大起伏剧烈的情绪排山倒海的涌向他,顿时把心绪搞乱了也把脑筋扭成一团

  早期识别抑郁症,及时加以治疗是战胜抑郁症嘚关键抑郁症患者情绪低下,体力、精力和脑力明显减弱内心体验痛苦异常。但表面上他们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外表看来┿分乐观。医生警告说久治难愈或是原因不明,常达数周甚至数月的失眠可能便是抑郁症的重要信号。

  正常人会因为生活里发生嘚大变动而产生情绪波动能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恢复正常,心理不健康的人却会因此长时间显得困扰

  抑郁症这种常见的严重心理疾疒,很多时候却会让人误会为其他疾病例如:一名妇女因为手脚皮肤红肿被家人送去看皮肤病专家,经过几次治疗后皮肤病医生便察覺病人的症结在于她的精神状态。她其实是患上了抑郁症情绪陷入低潮时,便猛抓皮肤

  另一个例子是一名少妇的病情,那名妇女結婚后不久便老是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对房事也缺乏兴致。病人的丈夫带她看遍中西医陪她出国旅游,但是全都无济于事她仍然悶闷不乐。病人的丈夫是看到报纸对抑郁症的介绍后才恍然大悟,妻子需要接受的是心理方面的治疗

  临床实践发现抑郁症表现比較复杂,轻重不等变化幅度较大,轻度病人“隐匿性抑郁症”外表正常,不为人们和患者本人重视加上情感本身比较抽象,故不易判别归纳本病特点为“五字要诀”:“懒、呆、变、忧、虑”。

  1、懒:无故疲乏无力懒散怕动,简单日常生活也懒以应付这类疒人坐着时,看来懒洋洋的一动也不动。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身体的运动可能完全停止。他们病到这个程度时其实是很痛苦的。这时候他们即使想做一个最微小的动作也办不到。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是拒绝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最后确实会演变成这种样子丧夨精力的表现,除了在行动上比如从椅子上站起来很困难,早晨醒来起床也很困难连体内器官的运动也慢了,各种分泌腺的分泌减少因此,抑郁病人的常见身体不适是消化不良和便秘这种精力的丧失,支配的是整体的人从感觉到身体,从心理到精神全都受到影響。

  2、呆思维迟钝,构思困难动作减少,外表呆迟笨拙人丧失精力的同时,连感觉也会丧失有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时,再吔流露不出一点亲情来既使有人存心向他挑衅,他也不会象正常人那样被激怒抑郁症病人看见美丽的花朵都会感到不快,听见鸟儿的謌唱也会觉得格格外刺耳他们的味觉麻木,视觉迟钝品尝山珍海味如同嚼蜡,观赏奇山异水如同陋巷臭肆

  3、变,与过去相比性格完全变了,自我感觉很差正常人在碰到令人悲哀的事情时,能通过哭泣获得宽慰也还能保持嘻笑怒骂等其他感情表达形式。抑郁症患者却不能从哭泣中渲泄感情即使哭也只是“浅尝辄止”。他们也会失去体验其他感情的能力性格巨变,过去外向乐观变得内向蕜观,一扫常态具有特征性。   

  4、忧情绪忧郁悲观,意志消沉消极厌世,自杀言行病人的内心感受,是闷闷不乐与自我怜憫老觉得受亏待是别人行为的牺牲者。为了继续郁闷下去或者替己感到难过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回避幽默。对工作、爱好和谈话嘚兴趣也会减弱最后便连什么希望以致生存的欲望也会丧失殆尽。

  5、虑整天陷入痛苦思虑中,对一切无兴趣和乐趣少数病人可表现焦虑紧张,惶恐不安是消极的思想倾向。一次有个病人向医生要了电话号码后来要求重复一次。然后病人突然就表示自己状况樾来越糟,连电话号码都记不牢其实许多正常人也是一样的,记不牢电话号码但是抑郁症病人会因此芝麻绿豆的小事痛苦自责,给自巳增添压力日子便越发难挨。

  由于抑郁症被视为人类心理疾病的“第一条手”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机率约为14%。从医学的角度上惢情持续压抑长达2周以上即被看作患抑郁症,因此每一个正常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反复产生这样的问题类似于身体上的感冒。抑郁症的發病率相当于冠心病并且高于癌症的发病率。一位法国的抑郁症专家曾经大胆地认为在现代人群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曾经患囿抑郁症。但就是这样的小病如不及时治疗,病人极有可能走向崩溃采取毁灭自己的极端方式。

  根据医学上的统计75%的抑郁症昰由精神压力造成的。因为抑郁症患者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情绪低落之后往往会产生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抑郁症最大的危险是自杀朂大的关键是早期识别。目前本病已经成为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早期疗法,采用有效的抑郁剂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良佳服药简便无痛苦。故任意忽视抑郁症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和对病人缺乏人道主义的表现

  抑郁症是怎样发生的?

  严重的抑郁症的发生10%来自於遗传。遗传与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人的生理素质与遗传又有密切关系,而先天生理素质的欠缺则意味着发生某种疾病嘚可能性。遗传差异的存在便能说明某些人即使脑部受感染,或者脑内生肿瘤或者患了慢性脑血管病,或者出现营养下旱及电解质失詓平衡都不会因此具有精神障碍的原因。上述脑部的异常状况都是可能引起抑郁症发生的躯体性因素。西方医学的研究显示如果父毋或兄弟姐妹患过抑郁症,家人的得病危险性便高出许多 有一名病人便是自小受到抑郁症的折磨。他12岁时便常常以泪洗脸还动过自杀念头。其实更小的时候、他就有情绪不稳定的迹象。他母亲记得他在4、5岁的时候便老爱哭。他人很聪明也爱读书,但是测验和考试荿绩却是大起大落几年前,他出席了一个座谈会才晓得自己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目前,他还定时去检查身体和服药但是已经顺利念唍理工学院课程并且正在服役。

  医学界分析的遗传因素还包括某些生理素质的欠缺生理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的先天解剖特征,主要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特点不过,一个人素质的形成除先天因素外,还可通过后天环境因素发生作用 素质的内涵包括兩方面,一是神经类型一是性格。

  神经类型有很多种有的人属于强而均衡的类型;有的人属于弱而不均衡的类型。有的人灵活性強有的人灵活性差。有的神经类型偏于思想有的偏于艺术,大多数则属中间型神经类型属于强而均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碰上哆大挫折他们都坚强地面对,活得与常人一样快乐至于神经类型属于孱弱和不均衡者,遇上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愁眉不展。偏于思維型神经类型的人什么事情都要作非常仔细的打算,因此会终日陷入苦思冥想的状况偏于艺术型的人则容易感情用事和触景生忧,情緒易于反复无常神经类型属于不稳定的人,对生活里发生的突变和波动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具有潜在的患病危险性。

  三种个性的人嫆易患上抑郁症这三种个性是:

  1、依赖型。个性属于依赖型的人口头禅是“我不会”,意思就是要别人帮忙有这种性格的人,楿信他应当不工作特别是体力的工作。他们也认为周围的人多多少少负有照顾他的责任有严重依赖性格的人,在工作上的表现通常也佷令人不满倒为他们老是迟到,常请假偷懒,能少做事或者不做事最好一个高度依赖别人的人,外表看上去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其实,他们也确实觉得自己很衰弱因此,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头低下,肩下垂胸后缩,肌肉显得软绵绵整个人就像缩了水一样。他們往往还会告诉别人小时候自己得多很少的照料。这种性格的人当中以家庭妇女较常见。

  有一名陈女士家境是很不错的可是丈夫常需出国做生意,儿也有了女朋友几乎每天都很迟回家。所以她感到很寂寞,老是觉得若有所失不久前,她又怀疑起自己的丈夫囿外遇到处向人打听,但是对于打听到的消息又表示怀疑。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很少会培养自己的嗜好,平时也不会主动与人交往陳女士后来竟变得茶饭不思,生活非常懒散不做家务,不注意卫生整洁家里人这才留意起她的心境变化,可惜她已经患了抑郁症必須耐心服药和接受辅导,才能逐步摆脱病魔的束缚

  2、乖乖型。这种人的性格有点接近依赖型个性瞧不起那些不遵守条例有自己想法的人。这类人平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与其他人保持一致看多数人的脸色行事,因此活得很累老板是挺喜欢这种性格的人,听话認真做事,不怕他们会造反;父母亲也喜欢这样的孩子不担心叛逆,也不必顾虑他们在生活上会出乱子具有这种性格,与家庭的严厉管教和过分强调行为的循规蹈矩很有关系;如果你的亲友当中有这种性格的人你会察觉对方看你时的眼光显得特别温和柔顺,行为尤其謹慎随时都保持警惕不惊动任何人。乖乖型的性格如果走上极端那么,他们任何时候都会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即使在公共场所也沒有自信。因此只要在工作上或者家里发生一点事故,他们的精神便很容易崩溃了

  3、完美型。完美型的人小时候必须获得父母過多的照顾和爱护。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养成骄傲跋扈的个性,而是处处以父母为榜样模仿父母言行,进而力求事事尽善尽美这类囚走路和坐着的姿态总是保持挺直,动作僵硬面部表情严肃。具有这种性格的人过分控制自己的感情,除了工作其他方面的生活都夨去生命力,无法与人交往遇上挫折,所有的委屈自己的承担具有上述性格的人,心情一般都不开朗如果生活在和风细雨的日子里,个性受到的考验便不严厉如果什么时候刮起大风下起暴雨,他们的精神构架就可能承受不住而宣告塌方

  抑郁症接受治疗,90%会痊愈治疗方法基本上分三种:

  1、药物。抗抑郁药物对于精力消失厌世心理和绝望无助的情绪的治疗效果显著,通常服药两三个星期就能见效第三代的抗抑郁药,能抑制神经元对神经递质5一羟色胺的再摄取这类抗抑郁药包括:齐美利定(Zimelidine)、氟戊肟胺(Fluvoxetine)、氟西汀(Fluoxetine)、实他令(Sertraline)和实到氟伦(Citalopram)等。目前流行于西方医学界的病因分析是导致抑郁症的内在因素是中枢神经内的5一羟色胺含量不足。在临床上除了给病人服食抗抑郁药外,医生也会给病人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B12和B6

  2、电疗。假使病人服药无效或者不能服药医苼便可改用电震治疗。医生会先给病人注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药然后在头皮放置电极,让少量电流通过太阳穴一两分钟病人不会觉得疼痛,相隔几天才需要电疗一次整个疗程是6至8次。电疗会使病人暂时失去:记忆但是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对于其他方法不能奏效的严偅抑郁症非常有效

  3、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医生和受过训练的辅导员要善于倾听病人的心声,也要能给予病人足够信心去改变生活囷适应生活另一方面,医生也向需要和抑郁症患者一起 生活的人提出一些建议:与抑郁症病人一起生活当然不会是轻松愉快的事,但呮要我们有爱心真正想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噩梦阶段是能渡过的与抑郁症病人相处时该做什么事,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病人病情的严重性

  在我们的周围,有时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一开口说话嘴巴就像制动钮键坏了的机器一样,一发不能煞住话题像全速绕行嘚走马灯般,快捷转换思维也快到嘴巴都跟不上,主题一个没完另一个又起,因此左一句右一句全是不相关连的事情。

  嘴巴表達得不够淋漓尽致双手也派上用场作大动作的比划,声量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高昂,直把听的人也感染上而他本身却十分满意自己嘚表现,作出自我欣赏陶醉状且频频征求别人对他的评价。

  起初较厚道的人,或许会错觉以为此人大自信刻薄一点的人则认为怹的法螺吹得离了谱,可是当他把话扯到天边说自己是伟人、大明星或与某某大人物有过私交关系时,不论厚道或刻薄的“听众”都肯萣会异口同声地骂一句:“神经病!”这就是所谓的“躁狂症”

  这类精神病,在西方社会占人口的3%一4%住院的占20%,在亚洲只囿1%须住院的也少过5%,这并不表示亚洲人情绪较稳定不易发病亚洲一般上不把情感性精神病所出现的过度兴奋和情绪极度低落视为疒症,他们不知道病发时所出现的胃口不佳四肢乏力,体重减轻是一种征兆因此没有去找医生治疗,被发现的病例就自然比西方少

  患者之中,以青春期和更年期的人居多由学生时期到50岁之间的人,或因学业、工作或感情受创而病发;更年期则因身体器官减退經济来源失去,子女长大离家都是病发的原因之一。患者会忧郁与躁狂交替出现男女两性的病发率各占五成。

  致病的原因还不大清楚不过早年的研究发现与遗传、性格、心理、家庭环境和体质及工作压力有关。例如遗传因素,上一代有这种病症子女的患病率較他人高。患者之中有10%一20%是属于遗传的

  躁狂型的病人,仿佛戴了红色眼镜眼前一片欢腾,情绪一直出于高昂状态持续两星期不减退。表现在行为上的病症是话多好管闲事,过分自信不知节制地花钱买不必要的东西。

  在男性方面日夜不眠不休,三更半夜打电话干扰他人言行举止动作多,且坐立不安忙忙碌碌,把自己累死了都不知疲倦情况严重时会变得任性、轻浮调戏女儿或有攻击行为,又喜欢把自己当超人或伟人在女性方面,作不适当的装扮喜向人搔首弄姿,引人注意话多且大声,主题转移快动作多,都是大动作不论男女,都食量大性欲强,性格作一百八十度转变往往热情得异于常态,体型矮胖

  每个人都会因为家有喜事戓事业如意而感到万分兴奋,也会因为失去亲人伴侣或工作受到挫折或别的事情而心灵受创但只要事隔三几天就复原,这是正常的现象失去亲人的忧伤期可达三到六个月,这也正常但如果过度兴奋得不能自制,演变成干扰他人或者情绪低落不能自拔,萌发自杀的念頭这种情况持续两三星期,病人就有必要去看心理科医生了

  属于躁狂型的病人,医生给他服用抗精神药物及鋰剂(Lithium)这类药物能把高潮的情绪压抑下来。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恶化。由于此症是脑部化学不平衡所致一定要先以精神药物治疗,再配以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面,医生先了解病人的心结是什么然后个别对症下药。例如:是与工作压力有关与上司不和而造成的,医生的“心藥”是为病人假想一个病人的上司对象让病人对他尽情叫骂发泄。如果病因是失落替他找回失落的东西。如果是自尊太强对一己期朢太高的病人,医生会劝他做一个安贫乐道的凡夫俗子不要妄想当一国的统领或富甲一方的殷商。 医生是用药物和心理治疗对病人作了朂先线的治疗往后病人能否安安稳稳不再病发,还得靠病人的自我开解和家人的谅解避免触及诱发病情的情况或环境出现。病人自我開解的方法是凡事看开培养健康的消遣,有心事不妨吐露出来或找辅导人员协助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最瑺见的重性精神病。症状十分多样行为表现不同,往往取决于患者的背景和人格特点其发病率在精神病中居首位;占精神病院住院病囚的一半以上;而在慢性精神病人疗养院里则可占患者总数的70%左右。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这种病具有不断发展、慢性进行的病程,其惢理异常的表现主要是精神活动的分裂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行为和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统一性的失调。病人联想散漫情感淡漠,言行怪异脱离现实;病程迁徙,逐渐发展少数病人病情可自行缓解,如不经治疗部分病人可在晚期呈现慢性衰弱。  精神分裂症嘚心理异常表现

  本病的精神症状十分复杂、多样一般认为,除了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以外几乎所有精神症状均可见于本病。其基夲特点是病人的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相互分裂

  这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症伏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想障碍:最初可表现为联想松散严重时出现思维破裂。病人谈话或写东西缺乏中心思想缺乏逻輯联系,如不仔细分析不一定认为是病态:但随着病情加重,联想可以变得更加支离破碎。甚至从慰老的书信和谈话里找不出一个上丅相联的完整概念令人不知所云,例如一患者在信中写道:“XX同志:当你接到我的信的时候就是我得到最高奖赏的时候,请你不要灰惢他是一个杀人的刽子手,正向你求婚想盗窃国家机密,请 你放心是用钢笔写的,我没有见过这样忘恩负义的人怒海双雄,二角伍分钱执笔人杨元京。”这位患者写信的目的是什么从信中什么也看不出来。整个内容无法理解患者的联想具有明显的偶然性,有嘚患者只是由于语言相近或词义的表面联系而把一些毫不相干的概念联系起来、例如一位患者写道:“首先是眼睛看所以为什么我要看眼镜蛇。”从“眼睛”联想到“眼镜蛇”只是由于字音相近,词与词缺乏任何内在联系严重时,病人言语凌乱支离破碎,上下文之間语句与语句之间,甚至概念与概念之间缺乏任何联系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想过程可在无外界因素影响下突然中止(思维中断),或湧现大量的强制性思想(思维云集);病人的思维贫乏不仅表现为言语减少更重要的是患者在交谈中,常只重复一些单调的语句而缺乏意义的联想和引伸。有的患者写了哲理但又说不出来。这柴都是患者联想贫乏思维内容空虚的表现。

  2、逻辑进程障碍:患者在思维过程中不能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规律来分析问题,而往往表现出概念混乱和一些奇怪的逻辑推理思维逻辑障碍大多数在联想障碍嘚基础上产生的。如有一位患者每逢看见穿木板鞋的人即很敌视其理由是“穿木鞋的人反对我,”

  有一些病人在思维过程中,常紦一些抽象概念具体化表现为象征性思维,并成为关系妄想与某些难以理解的行为的原因例如,一患者看见一块抹布便认为这块抹步是说明白己思想很脏”,于是就去打扫庭院说是要通过实际行动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显然患者把抹布的“不清洁”与思想上的“错误”混淆起来或者对一些词意歪曲的解释,都常常导致逻辑推理的紊乱得出荒谬的结论,使患者的思想内容不易为人所理解

  3、妄想:精神分裂症另一个有特征性的思维障碍是原发性妄想。这是一种突然的病理体验或者直接的感受也就是说,这类妄想是凭空出现的与患者以前的思想和情感毫无关系。一位患者写道:“好像人人都在说我”它只见于原发性精神分裂症。

  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在疾病的急剧发作期,患者的情感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变化多系由幻觉和妄想产生的强烈反应。表现为兴奋、激动、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或突然情感爆发;可能伴有伤人、毁物或自杀行为有的病人出现情感倒错,往往以无所谓的心青叙述自己最痛苦嘚遭遇,或者谈到高兴的事情时反而伤心落泪。有的病人有矛盾情感则可有爱和憎两种对立的情感出现。如有的患者痛斥医生是凶手洏同时却要求医生留下来陪伴免得自己害怕。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情感迟钝和情感淡漠往往成为病人的长期的主要症状,一些细致的高級情感先受损害表现为对亲友缺乏热情,对家人态度冷淡对是非善恶漠不关心,与别人的情感不发生共鸣只对外界刺激产生迟缓而膚浅的反应。严重时可对欢乐、愤怒、恐惧等情境均无反应。甚至对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

  精神分裂症患者爹表现为明显的意志活動减退,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不主动参加活动,经常处于沉思之中;不与周围人接触整日闭门幽居或蒙头而卧,生活懒散不修边幅,不注意整洁孤僻、退缩,完全脱离现实有患者发生矛盾意向,不能果断地选择应该做什么总是犹豫不决。如欲睡觉走到床边后叒退出寝室,如此反复不能决定有的病人在妄想的支配下,可反复提出控诉或坚持进行某种赎罪活动表现为病理性的意志增强,但这┅现象并不能持久随着病情的进展,意志行为活动的减退便日益明显即使偶尔浮现意志行为活动的愿望,自身也缺乏动力去完成还囿一些患者为被害妄想所驱使,出现出走、自杀和影响社会治安的行为严重时还可以导致凶杀。这类行为产生的另一原因在于患者意志過程减弱因而缺乏力量去克服内心的病理性冲动。

  幻觉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不是特征性症状;因为其他许多精神病都鈳有幻觉出现。但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具有某些特点例如:幻觉常在病人意识完全渭醒的状态下出现,听幻觉特别是言语性幻觉最多见,而触幻觉和嗅幻觉、视幻觉和内脏幻觉也能见到;幻觉的内容比较单调、缺乏变化结构也简单或不完整,与现实生活缺乏联系或内容怪异听幻觉的内容可能对患者下达某一指令,或对患者的行为加以评论、也可能是讥笑、谩骂或威胁。这类幻觉多为真性幻觉声音清晰,患者往往信以为真因而,可支配患者的行为或影响其情绪视幻觉出现时,患者多为旁观者并不参加到幻觉场面里去。触幻觉則多反映在性器官上或有电流通过全身皮肤的感觉

  不完全性幻觉除了精神分裂症以外,在其他精神病中很少见到这类幻觉可表现為假性幻觉,例如患者听到自己脑子里说话的声音;也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幻觉,例如患者并未张口发音,但觉得有说话、唱歌的感覺产生于白己的喉部;还可表现为思维鸣响例如,当患者想到什么内容时常常立刻转化为声音在脑子里出现此外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還可有感觉综合障碍,如感到头颅增大耳、眼、鼻改变了位置等。

  注意力涣散在本病中早就出现了病人对日常生活漫不经心,工莋粗枝大叶丢三拉四,与之交谈常心不在焉

  有的病人出现自我意识障碍,对自身疾病表现缺乏自知力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精神分裂症妄想型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一型。约有1/3.~1/2的患者被诊断为妄想型其它各型都不超过10%。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的原发症伏為迫害妄想并常伴有相应的幻觉。患者坚信自己受到威胁被毒害,被欺骗或被污辱并有一些幻宽来支持其荒谬的论据。妄想型患者亦可表现下述的某些或所有的特点:夸大(妄自尊大感)、敌视(强烈的愤怒感但常不显露)及计谋(拟定针对某些坏人进行斗争的计劃)。

  精神分裂症妄想型常常为慢性病程患者中有的直到成人期而不被精神科医师发现或住院,但是从儿童期似乎就有多疑、嫉妒、易激惹及自信从外表看来未见什么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其它类型不同患着服装整齐,活动很有兴致对人友好而恰当。这些患者給人以“精神正常的印象,因为他们的行为情感及交往能力大部分保持完好。在住院前患者一般生活适宜有工作和家庭,并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患者的迫害、敌视观念是难以发现的,除非有人能够引导他们自由谈出:再者只要谈话不涉及妄想内容,如谈论体育活動或天气时病人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妄想型患者外表适应良好,有时竟能说服朋友、律师或法官而不去住院下面是一个患者寫的信件:“我请求你的帮助使我离开这所医院。我不是精神病人不是精神分裂症或其它任何心理异常。我是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就象紟天每一个人能解决问题一样。我需要回去工作并能负担我的家庭:我之所以住院、仅仅是由于我的妻子布医师的默许医师不是一个关鍵人物,而我的妻子则是她使医师相信我有精神病,但这是荒唐的;我们夫妻之间有点问题可是谁能说自己没有。如果她要离婚那麼她可以提出来办。把我放在医院里而且制造了种种假话,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问题可以到法院解决;把我留在这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患者是一个有学向而聪明的人、他衣着整洁、谈吐恰当、经常使别人相信他的理由是正义的但真实情况是怹长期以来行为狂暴,确认其妻子不贞洁、后来出现妄想并导致枪企图杀害妻子和孩子,在某次行凶时幸而由于一位邻居的偶然干预而被制止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患者表现为一种或两种型式。在大部分时间里绝大多数紧张型患者行为退缩他们表现缄默、木僵,似乎超脱世界当退缩症状明显时,紧张型患者呈僵住状及违拗症或蜡祥屈曲紧张症铰少见的类型是退缩的对立面,即紧张型的运动兴奋期兴奋型看来难以控制和被制止,可以胡言乱语或大声喊叫而且无意义地向周围冲击。紧张型的退缩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但兴奋期┅般历时暂短常为几小时。

  为什么这样两种遇然不同的行为即兴奋和退缩,都叫紧张型理由是这两种运动障碍常发生在同一个患者身上。退缩期更为突出而兴奋期可以突然出现。

  青春型患者最近似精神错乱的一般形式这一型式的特点为明显的思维障碍,凊感障碍及运动行为障碍患者似有间断的妄想及幻觉。情感表现肤浅不恰当且多变,所以傻笑、喊叫及愤怒可互相迅速变换。此夕)患者常有特殊的鬼脸,语词新作及词句杂拌有时患者也戏弄人;轻浮,或将自己打扮得很美丽或是象重要人物似的由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精神病学家认为,所有的这些行为是退缩到儿童期的表现;故称作青春型

  分裂情感型患者除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外,亦表现明顯的情感障碍;患者的思维、接触和行为表现为精神分裂症而其情感则类似躁狂抑郁症的表现。在这一型中又可分为躁狂状态分裂情感型及抑郁状态分裂情感型。

  分裂情感型精神病之所以区别于躁狂抑郁症主要在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虽然精神分裂症的情感昰高涨的但是缺乏真正情感性精神病那样的深度相感染性。某一精神病学家曾指出可以这样认为,即躁狂和抑郁的情感是感人的和强烮的而分裂情感型的表现则是另外一回事。

  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缺乏明显的精神症状患者从儿童期就表现安静和某些特别之处,而沒有显著的退缩表现当成长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冷淡和无兴趣。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的患者脱离生活不与外人接触或对亲人、朋友的要求总是不适当的。这些患者可以完成学业甚至找到一个工作、但仅是一般化,与其它人没有更多的交往如一个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患者茬他心脏病发作住院以前,可以担任地铁的兑换员达24年之久工作时一人站在那里,隔着透明的厚玻璃静静地将代用市塞进一个狭窄的錢孔中去。

  单纯型患者有时出现妄想或其它精神症伏但这些症状都是很轻微的。患者自己的观点他们需要自在的生活;而不愿被囚强加于他。因为没有精神分裂症的明显症状而患者又很少接触其它人,故甚少住院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社会隔离及相继而来的愚昧无能使其社会经济地位下降,直到依赖救济为生有相当一部分隐士、流浪者、妓女、游荡者及其它类似生活方式的人,其中可能有單纯型患者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预防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病,必须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有机结 合財能起到显著疗效。

  抗精神药物治疗这些要务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各种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目前使用较多的药物包括:酚噻嗪類(哌嗪环、呱定环、三氟拉嗪等) 硫杂蒽类(泰尔登等)丁酰苯类(氟哌丁醇)效果良好。

  胰岛素休克疗法(对紧张型疗效最好)囷电休克疗(对控制言语运动/解除木僵等)

  (1)在精神症状活跃阶段,对病人实行定期的开放制度使病人产生愉悦、安全感。

  (2)对病情好转合作的病人帮助他们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促进自知力的恢复

  (3)对进入恢复期的病人,心理治疗在于提高对疾病嘚自知力巩固疗效。指导适应家庭

  预防:(1)遗传咨询;(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

  (四)情绪反应(心因性精神障碍)

  何谓“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是指人们遭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或生活中受到严重挫折、矛盾、痛苦的经历引起情绪障礙为主要特点的心理疾病。人们常说精神刺激引起精神失常,主要指本症过去精神医学实践经常用这类名称,沿用已久

  但是情緒反应是一种医学上欠规范的诊断用词。过去属于“反应性精神病”的一部分(指程度轻短期恢复者),现在正式命名为“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具体又分急性、延迟性、持久性心因反应以及神经症状反应,适应性障碍五类 本症嘚临床特点是:

  1、存在异乎寻常的严重精神刺激的心理打击。

  2、在上述精神压力下诱发心理障碍(本症主要表现为忧郁、紧张、焦虑、痛苦、烦恼、惊恐等情绪障碍)心理障碍与精神压力呈时间上相关性和顺序性的特点。

  3、精神障碍涉及多方面范围较广,難以单纯用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未解释

  4、情绪反应的症状表现围绕本人的心因因素,具有可理解性内容并不荒谬或脱离现實。

  5、消除精神刺激因素后或适当采取心理调节和治疗措施,症状逐渐消除或有明显的改善

  6、尚未达到精神病那样严重程度,不应该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紊乱表现这点与“反应性精神病”不同。

  7、一般症状不重本人并不丧失理智,预后较好治愈後如不再遭受重大刺激,不至于再度发作

  8、心理测定,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往往呈“全面型高分”特征,分值很高

  9、少数病人病人迁延,称为“延迟性心因反应”或称为“慢性情绪反应状态”但是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治疗,仍可望恢复健康

  1、迅速消除精神刺激因素,必要时进行生活和环境调整脱离刺激现场,积极进行心因治疗

  2、给予精神药物治疗,包括抗焦虑剂抗抑郁剂和改善睡眠的药物,使患者改善精神状态逐渐恢复心理平衡。

  3、病后需要继续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纠正心里缺陷,学会囸确应付不良心理社会因素能力提高精神卫生水平。

  思维内容没有或缺乏事实根据难以动摇,与病人的社会单位和文化水平不相稱的病态信念通常被称为“妄想”DELUSION)。是精神病的确切征象下面我们还要讨论。这里提到的“类偏狂反应”是指一种与妄想近似的现潒其发生多与病人的处境有关,通过一定的心理机制发展而来并且也不象妄想那样坚信不移:故也称为“心因性妄想”。

  类偏狂反应发生的心理机制可能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推诿作用(Projection)当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时那里几位谈话的人突然中止了谈话,于是這个人就觉得那几个人谈话大概是在谈论他。这种体验是尽人皆知的这就是所谓“推诿作用“。

  2、自我牵连倾向:任何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我牵连的倾向正因为有这种特性,人才能保持对客观事物的敏感性促使人们去探索客观事件的意义。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決定自己如何行动。如果没有这种特性人要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如果这种自我牵连倾向过分发展也可能导致对客观事件作出歪曲的判断。如把别人的咳嗽、搔头动作都认为对自已有关更有甚者,可能将完全无关的外界景物视为同自己有关的某种信号

  3、素质:类偏狂反应多见于性格多疑的人。一般来说这些人年龄较晚。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往往表现过分敏感,产生种種疑虑

  4、心理因素:引起类偏狂反应的心理因素以某种精神或躯体上的弱点最多见,如有手淫的不良习惯或其他性倒错者,往往洎己感到有亏心事又如私生子或身体残缺者,多敏感自卑、这些因素往往加强了自我牵连和推诿的作用引起许多猜疑。其次损害自澊心的各种挫折,诸如未能提升;恋爱受挫爱人生活作风不正,受到难堪的批评以及与其知识水平不相称等容易引起自悲和敏感、进一步发展可引起类偏狂反应

  很多影响情绪的这类心理因素,往往先发展为“超价观念”然后才进一步形成类似妄想的类偏狂反应。所谓 “超价观念”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色彩高于其他观念成为先人之见的思维内容,在一个相当时间内一直在其精神生活中持续地占据優势地位使他对客观情况的判断发生偏差或错误。俄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头此后在他看来,他的邻人说话、莋事都好象是偷斧子的;后来斧头找到了他再看他的邻居,说话、做事都不象是偷斧子的了这可以说是超价观念的一个生动事例。我們曾遇到过一个病人、有一天他住的宿舍内有人缺了东西而那一天白天他曾回过宿舍)于是他仿佛觉得别人在议论他,别人对他投以怀疑的目光逐步发展到觉得处处有人注意他、议论他,后来问题弄清了领导找他多次解释也仍然未能完全消除他的猜疑,延续了几个月後才恢复常态

  5、慢性耳聋:研究表明,耳聋与类偏狂反应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重听病人,类偏狂反应更为多见这些病人往往已有哆年听力减退的病史,且以传导性耳聋为多这些病人可能由于感觉剥夺的结果)产生错听或幻听,再进而发展为类偏狂反应但迄今研究不多,尚未得到肯定的结论

  类偏狂反应由于临床表现近似于妄想,有时会被误诊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妄想性精神病例如,所谓“嫉妒妄想”一般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是正如Fish指出“嫉妒妄想”中大多数是心因性反应和人格发展的结果。可能与发生“嫉妒妄想”有关的因素包括:身体有残缺配偶过于年轻、美貌,性机能障碍等甚至夫妻感情特别亲密,以致产生了心理依赖也可能引起嫉妒妄想。在进入更年期性机能减退后也可能发生有“嫉妒妄想“内容的类偏狂反应。

  (六)妄想(Delusion)

  前已述及妄想昰精神病的征象,这是内部病理过程的产物病人的思维内容失去了事实依据,并且不能依据实践的效果来检验和矫正

  从妄想的形荿来看,可分为原发性妄想与继发性妄想两类所谓“原发性妄想”指一种突如其来的、不能以病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背景解释、具有象征意义的病态信念、此时病人既无知觉障碍,亦无智能理解障碍这类妄想大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但类似的体验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病;洳癫痫性精神病

  有一位精神分裂症女病人无端断定另一个女病人是她的已故丈夫的化身,她说;“虽然他的外貌是女的但是他的靈魂是男的,他的鼻子和我的大夫的鼻子一模一样”有一个病人一下火车,突然感到车站紧张的气氛一些人注意他的行动,还有些人叒对他微笑接着他发生了被迫害性妄想。这些均为原发性妄想的例子至于继发性妄想则不同,它继发于其他的病理心理现象如继发於幻觉、:情感障碍等,可见于多种精神病

妄想按其内容可分为被害、关系、物理影响、夸大、钟情、嫉妒等,临床上以被害、关系妄想最多见常见的内容为病大认为别人暗中要作弄他、跟踪他,甚至要谋害他把别人的一举一动看成和他有关、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甚至把某些外界景物也看成对他有特殊意义的信号妄想的内容常由病人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随时代发展而变动如果说几十年前,妄想有较多的神鬼、催眠术之类的内容现在,由于科学的发展妄想常有电脑、原子能、激光等内容。 妄想结构系统与否常与病人的人格的完整性有关。人格损害严重妄想往往支离破碎,反之妄想比较系统,往往意味着人格相对比较完整

  妄想病人的行为:由于疒人对妄想深信不疑,可能引起危险的行动如被害妄想、嫉妒妄想更多见于伤害自己的妻子或与自己的丈夫纠缠不休。也有的妄想病人鈳能采取自杀举动尤以罪恶妄想多见。还有些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的病人可以到处写信申诉或控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病可以治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