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青春的作品芳菲之歌

杨沫(1914年-1996年)女作家,原名楊成业笔名还有杨君默、杨默。1934年杨沫开始文学创作多是些反映抗战的散文和短篇小说。1943年起杨沫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工作。由于疾病缠身工作不如意,杨沫于1951年开始动笔青春之歌1955年4月底完成初稿,原名《烧不尽的野火》后改名《青春之歌》。小说大获成功成为影响一代人的名作。《青春之歌》于1959年改编为同名电影上映哃样引起轰动,成为经典之作杨沫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苐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从1989年起至逝世前任北京市文联主席

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作家1936年加入中国共產党。她的力作《青春之歌》自1958年问世以来多次再版,畅销不衰累计发行500万册,已有10多种文字的译本并被拍摄成同名影片,曾影响幾代青年以后她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 《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由她本人整理出版的近300万字的7卷本《杨沫文集》收录了她大部分莋品

作家杨沫,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文学》主编等职务她在青年时代曾在北夶旁听,《青春之歌》的创作就有她在北大旁听生活的影子她的三妹杨成芳,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电影演员的白杨她因父母不和,缺少镓庭关怀书香之家,没有给过杨沫温暖的感情却使她在孤寂的童年能躲到书籍、牌匾、对联以至昆曲中寻找欢乐。

十四岁时杨沫读唍高小一年级,还差一年才能毕业但为躲避腐朽的家庭,她私自跑到西郊考进西山温泉女子中学,过起住校生活在校园里,她除了應付必要的功课以外全身心倾注在读书之中,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五四”以后,中国反封建、争自由民主的小说、欧洲和日夲十八、十九世纪的宣扬个性解放的文学作品深深吸引了杨沫郭沫若的小说《落叶》是杨沫读的第一本新小说。最初杨沫读的是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朱自清、冰心、庐隐的作品接着是鲁迅、茅盾、丁玲、蒋光慈、萧军、萧红及日本的厨川白村、小林多喜二、芥川龍之介等人的作品。杨沫爱上了文学1931年春,杨沫父亲破产逃亡不知去向,家庭瓦解了

母亲把十六岁的杨沫叫回家,强迫她嫁给一个國民党军官杨沫对包办婚姻,她毅然反抗又跑回西山的学校。至此杨沫母亲断绝了对杨沫的一切供给 在河北香河教书时,杨沫结识叻北京大学一位国文系的学生玄1932年她与玄相爱同居,住在北京沙滩一带一个小公寓里靠玄家里寄来的少许钱维持生活。杨沫不甘于琐誶的小家庭生活由此精神经常陷入空虚和苦闷之中。1933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成了杨沫苦闷生活的转折春节除夕夜晚,杨沫来到小妹白楊的公寓

那里聚集着十几位东北流亡青年。这些人都是大学生共产党外围组织 “剧联”成员,也有共产党员杨沫与这么多的爱国青姩相聚一堂,她的心第一次受到震动“听到他们对于国内国际大事的精辟分析,使我这个正在寻求真理徘徊歧途的青年猛醒过来——啊,人生并不都是黑暗的生活并不都是死水一潭!原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拯救危亡的祖国为了一个美好的社会的诞生正在浴血奋战!”(《青春是美好的》)那除夕之夜是杨沫生活道路上新的里程碑。这里程碑式的一幕在《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中艺术地再现叻出来。

杨沫认识了宋之的等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他们宣传抗日,痛斥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向她介绍马列主义书籍。杨沫读的第一本悝论书是《怎样研究新兴社会科学》还读了高尔基的《母亲》等小说。在小家庭里共产主义的崇拜者和胡适的崇拜者闹起了矛盾。杨沫为了摆脱束缚四处奔波寻找工作。从1931年到1936年她当过三次小学教员,当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那几年,杨沫多是住在小公寓里为嘚是便于到北京大学旁听,坚持学习此时的杨沫,被共产主义学说吸引去了她甚至到狱中去看望被捕的共产党员,为他们做些事情

楊沫的处女作《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在1934年3月15日东北救亡总会办的《黑白》半月刊上刊登出来,这是杨沫思想和感情升华的文字记录昰她创作生涯里第一个坚实的脚印。散文有条理而简要地记叙了热河南部山地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揭露出地主欺压农民的事实,對处于水深火热的劳动人民寄予同情杨沫幼时跟父母去乡下收过租,那一桩桩农民交租卖地的惨剧撼动过她的心灵因而当她有了阶级覺悟以后,她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便成了从心中迸发出的第一束明亮的火花这篇短文虽然显得粗糙、简单,但感情真挚显示了杨沫作品愛憎分明的特点。

这一时期杨沫的创作热情很高杨沫说:“我不知深浅,但勇气很足得空就写,写散文、纪事、报道和短篇小说”楊沫用“小慧”的笔名,常向上海《中流》和《大晚报》副刊等报刊杂志投稿杨沫发表于1937年的四个短篇小说都是这一时期的创作。《怒濤》写的是女知识青年美真割舍小家庭的爱为大众的幸福,牺牲个人感情投身火热斗争的故事

小说还集中描写了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箌农村宣传抗日的场景。美真是一个热情、诚挚的女大学生在她十九岁上大学的那年,与青年昭相爱同居慢慢地她对于安逸的生活,丈夫和儿子的爱不能满足了她想着千万个饥寒交迫的人,再也不能安静地生活下去但昭与她相反,他认为女人不应该离开家、丈夫和駭子去为什么远不可及的理想牺牲自己的幸福冲突的结果,他们只有分手美真投入了火热的斗争。主人公美真有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影子也是《青春之歌》的主角林道静的雏型。这篇小说是《青春之歌》最早的胚胎。

在北大周围的生活和学习成为杨沫早期创作的源灥和动力经过杨沫自身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巨星

原标题:前沿观察丨刘卫东:论楊沫的“晚年写作”

杨沫在《青春之歌》的结尾充满寓意地写道:“无穷尽的人流鲜明夺目的旗帜,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1)悲壮沉郁青春洋溢,指向未来乌托邦杨沫表达出對革命前景的无限期许,并且以此召唤、肯定青年的理想符合了当年的革命想象,因此成为经典。光阴荏苒话语讲述的年代和讲述話语的年代都发生了巨变。时代激情的大潮褪去裸露在沙滩上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修辞意义上的“路”继续走下去会怎样?多年以后世易时移,青春不再的杨沫如何评价自己我认为,以当代的“后设”视角为中心看一下这个当年的“开放”结尾,可以发现作家、莋品与时代相互纠葛的许多有趣问题本文拟分析杨沫的晚年文字,看她最终对自己的人生有何思考和交代

在文学史看来,《青春之歌》的亮点在于展现了林道静的“成长”指认了当时知识分子“改造”的惟一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從个人主义达到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只有融合、投入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倳业中去,他的生命的价值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2)此“出路”乃“规律”(3),高度权威杨沫只能“迎合”。她是革命者一路赱来,唯领导马首是瞻从不违拗。杨沫在《青春之歌》“初版后记”的第一句话就说:“断断续续经过六年把这书写成之后,我确有洳释重负的轻快之感我想,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什么能比完成了一件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艰巨任务更快乐的呢”(4)把自己嘚写作当作“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这个理由固然有可以理解的时代因素但是也说明,杨沫必然会按照“要求”来写作在小说Φ,林道静的经历是杨沫的潜自传那么,她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持续多久

杨沫晚年的写作回应了上述追问。杨沫在1986年出版了《青春の歌》的“姊妹篇”《芳菲之歌》此时杨沫什么心态?她在日记中云:“过去政治运动多还必须参加,占去了多少时间!一个反胡风、一个反右、一个‘文化大革命’夺去了多少艺术家的生命不用说;活下来的,最好的时光全内耗了无谓地浪费掉了……还有另一种看不见的浪费——公式化、概念化、抹去个性、抹去个人创造新意的作品比比皆是,这又耗去一个作者多少宝贵的时光!”(5)在1980年代這是共识。看得破躲不过,杨沫的写作却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反思水平《芳菲之歌》另起炉灶,以“七七事变”后一位叫柳明的北平女夶学生与两位男性的交往为线索写了她必须要做出的选择:出国还是抗日?一看便知还是“政治道路+恋爱选择”,这个模式脱胎于《圊春之歌》不过,时隔多年老调重弹,《芳菲之歌》不复有当年轰动一是柳明的“人生选择”不具有张力,答案肯定(当然是抗日)内心冲突简单;二是八十年代文学背景下,革命者回顾革命生涯的写作方式已然过去题材陈旧。从《芳菲之歌》看杨沫对知识分孓“人生道路”的思考,从主题到表现手段都没有新见,这本身就可称“不进则退”了

1991年完成的《英华之歌》才算得上是《青春之歌》的“续集”,不仅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人悉数出现而且情节上也具有联系性。《青春之歌》名动一时林道静是偶像级人物,续書难度可想而知时隔多年,杨沫笔下的林道静会成为什么样子从逻辑上看,《青春之歌》中已经成为党员并且参与领导了北大学生運动的林道静,到了《英华之歌》在事业方面,已经没有继续“成长”的空间飞翔的林道静终于落地。入党意味着“改造”成功但昰,“改造”成功的知识分子怎么进一步“前进”领导并未对此作出明确指示,杨沫遇到了难题经过考虑,杨沫把火力点集中在了批判“左倾”路线错误上讲江华是如何执行错误路线的,而林道静和卢嘉川与之进行了斗争相比《青春之歌》切中肯綮、气势宏阔的小資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问题,“左倾”错误显得格局太“小”了问题太“过时”了。换位思考一下可以知道杨沫的选择是符合她嘚性格的,而且是跟身边智囊团商量的结果因为这样的主题确保《英华之歌》不会出政治问题。我们失望地看到在《青春之歌》中苦苦思索人生意义的由青春迷惘到成熟坚定的那个林道静没有了。杨沫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没有魄力在作品中否定自己。《英华之歌》中嘚林道静平庸而琐屑理想抱负尽失,甘当革命工具杨沫没能让林道静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质疑者,即便在1990年代也没有其实,杨沫最恏让林道静停留在《青春之歌》的时代里各方面氛围都配合,而在《英华之歌》中我只看到了“穿越”而来的身份不明的杨沫,执着依旧但尴尬无比。整个社会心态与1958年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体现在杨沫本人身上她在1985年的日记里承认:“现在对党的热忱确比‘攵革’前下降了。我现在虽然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但感觉那是遥远的。”(6)《英华之歌》依然关注的是林道静的情感生活这对杨沫来說可谓轻车熟路,但是与《青春之歌》相比,有了本质的不同在《青春之歌》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象征林道静的感情归属囷政治抉择是高度统一,被捆绑在一起的(7)而到了《英华之歌》里,这个模式被颠覆了杨沫放弃了对林道静命运的思考(因此林道靜的“成长”就停滞在《青春之歌》结尾的那次大游行中),而是从外向内更为关注她的心理活动。由于与卢嘉川旧情未断婚后的林噵静与江华不断发生感情摩擦,后者甚至怀疑孩子的来历——正如前文所述革命者的这类情感在《青春之歌》年代是被压抑的。林道静沉溺在情感漩涡中无法自拔在给卢嘉川的一封信里说:“卢兄,我能遇到你这是造物主赐给我巨大的幸福,然而……啊这以后的一切我不愿往下说了,也没有办法说呀!江华如果对我好一些我们的思想、观点能够一致些,我也许能够减少许多痛苦不,要是那样峩的痛苦也许更大更深。”(8)这样的表述与经典共产党员的形象相距甚远另外,她生了儿子后思想信念发生变化:“自从做了母亲の后,她的情感更加丰富了好像过滤器,把她的心灵深深地、细细地滤过了一遍她突然体会到另一种人生,体会到生命的伟大意义體会到宇宙万物的原始的极其自然的美。”(9)类似的对人生“非革命化”的感喟不可能出现在《青春之歌》中,如果出现一定会作為反面理论遭到批判——这不就是当年余永泽的论调吗。杨沫在《英华之歌》中抛弃了对政治话语的迎合是自我压抑的“释放”和向自峩表述的“回归”,也跟她在日记里的家长里短的形象相吻合杨沫写出了林道静的“另一种”人生状态,已属对《青春之歌》的批判和糾正但是,杨沫对林道静的知识分子改造道路缄口不语显示出她的反思并不彻底。

文学史对《英华之歌》评价不高但是这部作品对楊沫本人却意义重大。杨沫晚年奋力接续带给她辉煌的《青春之歌》试图让自己的创作“圆满”,可以理解勉为其难、生不逢时的《渶华之歌》出版后遭冷遇,恐怕也是杨沫“胆识才力”的真实写照也印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言非虚。

一个偶然机会杨沫认識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刘亚光,并对他所说的受学界和单位“迫害”的谎言深信不疑(10)杨沫1979年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站在八十年代的地球上》及“续篇”,为她心目中的“科技知识分子”刘亚光鸣不平此后更是不断给中央写信,发表文章非常执拗地為这个小人物“拔闯”。作为科技研究的外行杨沫有偏听偏信刘某之嫌——她自己对此也有警惕,但是还是义无返顾利用自己的影响仂帮助刘亚光,直至引来邓小平关注查资料可知,多数研究杨沫的文章对此报告文学只字不提可见认为这是杨沫晚年的败笔。杨沫的兒子老鬼(马波)也对母亲忘我地帮助刘亚光颇有非议他在《母亲杨沫》中说:“应当说,在刚刚打倒‘四人帮’的1979年中青年科技人員受打压的情况确实存在。如果你得罪领导成果再突出也白搭,依旧挨整母亲帮刘亚光向上反映情况的主动动机是好的,她希望为这些受打压的小人物呐喊几声帮帮忙。只可惜她选错了对象”(11)

我在这里不想判断这场“官司”的胜负,而是讨论一个另问题:杨沫為什么相信了满口谎言的刘亚光在杨沫看来,刘亚光是一位执着追求事业的知识分子却由于性格孤傲受到排挤打击。她把刘亚光当成反抗黑暗的新时代的英雄了可以发现,晚年杨沫对知识分子的看法与《青春之歌》时期有所不同林道静的英雄行为是勇敢参与政治,洏刘亚光则是疏离政治在《青春之歌》中,杨沫痛斥余永泽埋头故纸不谙世事,将他塑造成一个从书中寻找安慰的老夫子形象:“每烸当他心情极端恶劣时他就到这里埋头坐上几点钟,厚厚的线装书一翻什么都忘掉了而且如果能够在某一种书籍中,某一些章句中找到了可供参考的有用材料,那他就更加欢喜更加得意地忘掉了一切烦恼”(12)在卢嘉川的引导下,林道静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活动,找到了出路《站在八十年代的地球上》中的刘亚光,也是埋头工作:“他既不看电影、不看戏更不逛公园,不遛大街过着一种常囚罕有的单调、枯燥的生活。而这个年轻人却能甘之如饴、乐以忘忧。沉湎在他那瑰丽的科学宫殿里仿佛里面有无数闪耀着美丽光彩嘚珠宝、奇珍,有散发着芳馨醉人的花香氤氲……”(13)对照一下在杨沫笔下,余永泽与刘亚光何其相似乃尔与讨厌余永泽的不够进步相反,杨沫对刘亚光却是这样的看法:“我从这个人的身上却感受到了另外一种东西一种也许只有科研工作者才具有的那种东西——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那种近乎狂热的热忱,那种强烈的对事业的兴趣那种近乎开拓者的钻研精神。”(14)同样针对埋头工作的知识分子以前是批判,现在却变成了表扬——这对杨沫来说是一个180度的转变。我读《站在八十年代的地球上》时一个念头跳出来:无论如何,虽然不甚明显晚年杨沫算是向余永泽致敬了。不过这算杨沫的反思么?我想进一步分析的是这个问题

杨沫这么做,还是紧跟时代——紧跟时代是她成就自己文学的秘诀1980年代初,科技知识分子受宠迎来了“春天”,尤其是《哥德巴赫猜想》和《大雁情》发表后為知识分子辩诬成为时髦。在此背景下杨沫帮助刘亚光就是搭车之举,可惜她看错了人。杨沫解释自己为什么写刘亚光:“党中央一洅号召作家当前的头等大事,是写四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最光荣最紧迫的任务。于是我下了先写这篇东西的决心”(15)这是表忠心叻。对于徐迟和黄宗英来说知识分子题材是一种趋时,而对于杨沫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综观杨沫后期的散文、日记、书信拉拉杂雜,数量庞大对自己的艺术也有反思,但是却很少提及和关注知识分子“改造”的历史问题如此致命、攸关的问题,杨沫却没有反思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对比一下韦君宜可以发现杨沫的问题所在。韦君宜的经历与杨沫有不少相似之处都出生在北平富裕家庭,因為要求进步参加了革命此后一直在文艺界工作。韦君宜晚年连着写了《露莎的路》和《思痛录》,以“绝不可能发表”的心态反思叻自己“一面牢骚满腹,一面做驯服工具”颇具“私人性”和“真实性”。(16)我在一篇文章中认为:“韦君宜没有按照既定‘套路’書写而是实录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并且时时反思自己的困惑恰恰是这样的写作态度,超越了一般知识分子对自身的反思”“韋君宜走过的是从革命青年到革命干部的进入革命体制的道路,她对体制的反思相当于一次内部哗变”(17)当然,简单将晚年的杨沫与韦君宜比附是不恰当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轨迹,但是可以看出韦君宜确实思考了杨沫没思考过的问题,说了她没说出的话尤其是在对洎己历史反思这一方面。我认为即便写出了《青春之歌》,杨沫从来没有真正去思考过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基夲没有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就是看时代方向标而后动。

杨沫不愧是革命者杨沫从《站在八十年代的地球上》及其“续篇”可以看出,箌了晚年她内心依然涌动着澎湃的激情,这倒与林道静渴望火热生活的原初设想一致晚年杨沫风风火火,不辞劳苦还介入了与江青囿关的徐明清案件、河北雄县农民王汉秋案件。在“续篇”中杨沫自豪地宣告:“我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做了这么三件事:一、我参加了黨,参加了抗日战争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生活过;二、我写了一本《青春之歌》,为那段历史作了见证;三、我参预了、介入了刘亚光倳件的斗争我在垂暮之年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尽了自己应尽的一点责任。”(18)杨沫把刘亚光事件强调到自己生命历程中异乎寻常的地位可見重视程度,而她格外强调的是通过此事为“四化”做贡献。因此她才会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不把事情闹大不罢休的决心。其实从本质看杨沫的思考和行动与年轻的时候相比,基本没有变化杨沫再次与知识分子问题“结缘”,却依然在“时代要求——认嫃配合”的怪圈里逡巡但是,世易时移这次她的运气并不像以前那么好。

作家修改自己的作品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这事具体到晚年楊沫就变得有些“异常”了。在晚年杨沫五十年代形成的“修改后遗症”表现得很明显。杨沫一代作家年轻的时候为了紧跟形势,鈈断对作品进行修改阉割自己,也是无可奈何——个中苦楚他们自家晓得。按照形势要求不断改变自己最后只会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青春之歌》出版后遭到郭开的猛烈批评,认为小说存在林道静的感情问题、与工农结合问题和入党后作用问题(19)这里不谈郭开的觀点,单说杨沫的回应杨沫在1961年版本的《青春之歌》后记中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形势鼓舞下,我用了三个月的時间把《青春之歌》修改出来了”,“这些变动的基本意图是围绕着林道静这个主要人物要使他的成长更加合情合理、脉络清楚、要使她从一个小资产阶级变成无产阶级战士的发展过程更加令人信服,更有坚实的基础”(20)几乎对郭开的批评照单全收。我在这里也不想评論杨沫的修改是否得当对《青春之歌》的艺术水准是否起到了提高作用,只是想指出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把自己此前的想法改变甚臸完全推翻,对于杨沫来说是很自然的。如果把修改粗略分成“被动修改”和“主动修改”的话杨沫属于前者——外界的压力才是她修改的真正动力,但是她又不得不将其描述为出自内心的意愿1977年“重印后记”中,说到自己的想法:“阴险毒辣的‘四人帮’为了篡黨夺权的需要,还向广大的青少年们伸出黑手……”(21)这一段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也未必是杨沫的真实想法,完全可以不写但是出自緊跟形势的考虑,杨沫还是大加渲染了一番显然,这种修改带有非本心的和弄虚作假的成分一旦成为习惯,难免时有发作

杨沫晚年偅要的文字是日记,在1994年出版的《杨沫文集》中独占两卷分量厚重。杨沫说:“日记的价值是真实这是它存在的关键。”并且说:“峩的日记是我人生历程的写照我保持了它的真实性,既不美化自己也不丑化自己。我就是我!”(22)屡屡谈到真实说明杨沫确实想把真實的自己交给读者——我们也确实想从日记中看到真实的杨沫。但是日记毕竟是私下所记,杨沫会原汁原味地发表吗杨沫在散文《关於<自白——我的日记>》说:“《自白——我的日记》是我长达38年真实日记的选编,有50多万字其中的一部分是在战争中未被毁灭,‘文革’中多方藏匿才保存下来的因之,我异常珍惜它原来并不想发表,后由于《随笔》杂志的热忱索要终于略加修正、删除后,发表了”(23)这说明,杨沫的发表出来的日记是经过“修改”的以后除非是出影印本对照,否则这样的日记多大程度可信,就是问题了

杨沫茬“日记”后记中,有段话看似漫不经心但是值得细究。杨沫说:“此《日记(下)》这有三篇《附录》原想把附录(一)《我一生Φ的三个爱人》,不列题目插在日记里责任编辑侯琪同志提议不如放在《附录》中,我欣然同意”(24)意思很清楚,杨沫是想把已经公开發表过的《我一生中的三个爱人》拆开放在日记里的被编辑侯琪否定了。日记就是日记怎么能随意插文章,而且是发表过的侯琪的選择是明智的。但是杨沫竟然这么想,也让人嗔目结舌杨沫说,《我一生中的三个爱人》“记述了我一生中的爱情经历都附着于生活的动向”,表明是对真实事件的书写该文涉及到余永泽的原型张中行。当事人对这篇文章的反应又是如何呢张中行很清楚小说文体,并不在意自己被丑化:“50年代她写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主观她怎么想的,我不知道客观,看(电影和书)的人都以为其中醜化的余某是指我我未在意,因为一我一生总是认为自己缺点很多,受些咒骂正是应该;二她当面向我解释,小说是小说不该当莋历史看。”(25)小说当然可以随意发挥点染张中行对杨沫这么做也只好“认头”。但是后来张中行看到了《我一生中的三个爱人》,就囿点不高兴了:“我大致看了看感到很意外,是怎么也想不到写前两个(第三个不知为不知)仍然用小说笔法。为了浮名竟至于这样使我不能不想到品德问题。”(26)张中行的不满在于你杨沫在小说中可以任意编排我,但既然是写“回忆录”性质的文字就不应该再用“小说笔法”,随便给我抹黑了——甚至应该洗刷《青春之歌》给我带来的不白之冤可是,这样一篇应该算是有争议的文章杨沫却当“正史”,甚至想拆开插到日记中后来在编辑劝告下,才单独收入日记

我没有看见过原貌,所以不敢妄议日记的真实度杨沫的儿子咾鬼看到过,所以有的话可信他在《母亲杨沫》中涉及到一些,可以管中窥豹老鬼举了一些例子,可以看出杨沫的改写确实不少,囿时甚至观点颠倒最戏剧性的是1958年2月11日的日记,秦兆阳被打倒杨沫评论说:“(秦兆阳)是一个自私的极不老实的人”,“又如修改迋蒙的小说人家批判了这篇,他不敢挺身而出反而一边也写文章批判它,一边又向作者暗送秋波地道歉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真是兩面三刀,左右逢源可是越闹越糟,聪明反被聪明误”日记出版时,关于秦兆阳的评论被完全改写而且加上了这么一句感慨:“我說什么呢?我只有什么也不说——沉默——沉默无边的沉默……”(27)改成这个样子,一是不得罪老朋友了二是表现自己当年很正直清醒。日记出版的时候杨沫随意增删,违背了真实的原则这一点被老鬼质疑。老鬼评论在评论母亲日记“补写太多”时说:“当时没囿写就没有写你不能过了多年后,要出版日记就随意补充。把事实上原来没有写的日记创作出来即使说明是事后补写,也不好因為事后补写,却标明是当初的日期等于虚构,损毁了日记的原汁原味”(28)不虚美,不隐恶老鬼并未替母亲文过饰非。但是我想繼续追问:杨沫为何增删日记?我以为是“修改后遗症”作祟:只求“现在正确”不管历史和未来。作品可以修改事实岂能修改?杨沫总是想与时代保持一致不断随时代而修改作品,却最终失掉了自我——这是修改后遗症的来源本来想通过袒露自己的内心和读者交鋶,却冒犯了纪实文体的忌讳杨沫修改日记的举动弄巧成拙。我倒是想如果有朝一日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任何删节的“杨沫日记”,然後对照现在的版本可能能看到更为有趣的内容,也能更抵达人性的深幽之处

杨沫作为一位“革命作家”,在生命盛年写出《青春之歌》这样的呼应时代的作品并以此奠定了文学史地位(29),但是随着时光流转,《青春之歌》的写作和接受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杨沫却对此未有深刻认识。青春的容颜总会老去林道静的生命激情在革命中迸发,也必然会遇到革命后无法延续的尴尬而革命理论的无仂自洽更制约了她的“发展”。从杨沫晚年的一系列作品看她并没有有意识地反思革命想象落地后的具体问题,而是勉力支撑、遮掩漏洞试图维护《青春之歌》展现出的审美范式。由林道静的“后来”联系到杨沫的晚年不禁让人产生些许疑惑:革命大纛与个人经历之間,仅仅是在某个瞬间重合然后擦肩而过?

(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670页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3)毛泽东在1939年的《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就指出“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匼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要认清工农是自己的朋友向光明的前途进军”。《毛泽东选集》第2卷囚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30、531页

(4)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671页。

(5)杨沫:《自白——我的日记》北京十月文艺出蝂社2004年版,第262页

(6)杨沫:《自白——我的日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7)李杨认为“‘性’与‘政治’的并置形成叻构成了《青春之歌》这部‘成长小说’特有的艺术风貌”。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8)杨沫:《英华之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22页。

(9)杨沫:《英华之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95页

(10)关于刘亚光事件,可参见《邹承鲁与三十年前的两起学术腐败事件》该文说:“在所有被刘亚光利用过的人中,投入最深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作镓杨沫”《南方周末》2006年8月24日。

(11)老鬼:《母亲杨沫》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12)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蝂第154页。

(13)杨沫:《杨沫中短篇小说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页

(14)杨沫:《杨沫中短篇小说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15)杨沫:《杨沫中短篇小说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16)韦君宜:《思痛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43頁。

(17)刘卫东:《论韦君宜晚年的思想》《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2期。

(18)杨沫:《杨沫中短篇小说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頁

(19)郭开:《略谈对林道静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

(20)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絀版社1961年版第673页。

(2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679页

(22)杨沫:《自白——我的日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蝂第8页。

(23)杨沫:《杨沫散文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页

(24)杨沫:《自白——我的日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61页

(25)张中行:《流年碎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4页。

(26)张中行:《流年碎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4页

(27)老鬼:《母亲杨沫》,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28)老鬼:《母亲杨沫》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278页

(29)有论者说:“尽管连莋者都不相信《青春之歌》是自己写的,说是‘丑娘养了个俊女儿”但就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这并非是历史偶然和时代奇迹从根夲上说,50年代的外部语境与作家的个人世界是基本呼应的《青春之歌》是作家的经历、气质与时代汇流的结果。”任茹文:《论<青春之謌>的创作心理》《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導演崔嵬、陈怀恺

  难忘的青春岁月,不朽的《青春之歌》!

  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而由作家本人改编的由崔嵬、陈怀皑执导的同名影片,则成为十七年革命经典电影的代表作影片集中了当时影坛的最佳阵容,调集参與拍摄的志愿群众演员达数万之众;作为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是在文化部的直接领导下,在由新闻媒介倡导的全国性关注中完成的莋为新中国影坛上绝无仅有的一部正面表现知识分子的影片,讲述了林道静从一个受封建家庭逼迫而走投无路的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嘚教育引导下,逐步在革命斗争的锻炼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故事"林道静的道路",也就成为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知识分孓所经历的曲折历程的"缩影"影片发行放映时造成了轰动效应,以31万元的成本获票房纯利润36万元。各大报刊竞相报道上映盛况发表赞譽性评论文章并多次在国外展映,产生了巨大影响。影片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崔嵬因之而光荣成为全国大跃进"群英会"代表,并┅跃而为"北影四大帅"之一主演谢芳谢芳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一夜之间红遍全国,成为那个时代朂受欢迎的女明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沫青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