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艺术特色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霍小玉传(原文+翻译)
霍小玉传(原文+翻译)
《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蒋防所作,收入《太平广记》卷487。描写了陇西李益与妓女霍小玉的爱情悲剧。《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不对的。这篇小说能保存至今,靠的是《太平广记》的收录。但《太平广记》这书有个习惯,就是不管原作的题目是什么,都改成以主人公的名字为题。如《李娃传》本来是《F国夫人传》,《柳毅传》本来是《洞庭灵姻传》等等。
这本来也没什么,麻烦是改本篇的时候,《太平广记》把女主人公的名字给搞错了。但这里,我们还是将错就错。
小说的作者叫蒋防,除掉这篇传奇,没有特别著名的作品。
小说的男主人公叫李益。《莺莺传》里的张生,《李娃传》里荥阳生,都有很多人在猜原型是谁,这里则不用猜,就是“大历十才子”里的那位李益。
李益生卒年,曾经有过很多争论,但本世纪他的墓志被发现,很多问题就可以明确下来。他公元746年出生,829年去世,活了八十多岁。蒋防则短命得多,他比李益小了四十多岁,去世则晚不了几年。
挺长一段时间里,两人算是同朝为官。
有学者排比相关资料,认为李益和蒋防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派系,或者是有私怨,总之,是敌对的关系。
这也许是对的,因为和《莺莺传》那种文过饰非的调调的不同,《霍小玉传》里的很多细节,都能感受到对作者对李益满满的恶意。
当然,作者的主观意图和作品的最终效果,往往不是一回事。
一、李益与霍小玉
李益出身名门,是正宗的陇西李氏。他的墓志上,介绍了祖宗里一大堆名人。远的不说,他的叔叔李揆,唐肃宗时代官至宰相,并且被肃宗称誉为“卿门地、人物、文章,皆当代所推。”当时人称为三绝。
唐代大姓聚族而居,叔侄之间的关系,往往比今天紧密得多。
李益本人也是少年成名,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不同材料里,有二十岁、二十二岁、二十四岁等不同的说法,但不管哪种,联系“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谚语,都算是很早的,可知是个学霸型的人物。
他的诗歌在当时极受欢迎,《旧唐书》说,李益每有新作出来,教坊的音乐人就会抢着买下来,演唱给皇帝听。有人以他的《征人歌》、《早行篇》等诗歌为主题,作画到屏风上。像“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样的诗句,更是天下传唱的歌词。
小说里对李益的介绍则是:
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大意也是说,李益出身门第高,进士中得早,文学才华特别突出。与史传中的信息,基本能对上。稍微有点不大准确的地方,大概是凭记忆写介绍时很容易犯的毛病,没啥特别的用意。
唐代的规矩,中了进士不能直接做官,还要通过吏部的关试,才能得到具体任命。所以李益要“俟试于天官”,天官是吏部的雅称。
等待期间比较闲,于是想谈恋爱。大家闺秀是用来结婚的,恋爱的对象,还要在妓女当中找。李益的自我评价很高,所以想找到他觉得配得上自己的妓女,着实也很不容易。
终于,有个拉皮条界的绝顶高手叫鲍十一娘的――唐代拉皮条做媒的,往往以鲍为姓,有时“鲍氏”会干脆成为媒婆的代称――来找李益,说起了霍小玉:
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母曰净持。即王之宠婢也。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因分与资财,遣居于外,易姓为郑氏,人亦不知其王女。
前面已经说过,霍小玉这个名字其实是搞错了。第一代霍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轨,子孙世袭王爵。小玉既然是某一代霍王的女儿,则是她和天子同姓,是姓李。
但她的母亲净持,只是一个婢女。唐朝人良贱有别的观念极重,而奴婢的法律身份,正是贱民的底层,所谓“奴婢贱人,律比畜产”。按照唐律,不但妻妾之间的界限很严,婢女和妾之间也隔着鸿沟,随便纳婢女为妾,是要“徒一年半”的。
但法律留着后门,可以先把婢女“放良”,然后再纳妾,或者像净持这种情况,既然已经为男主人生了孩子,要取得妾的身份,法律也就不拦着了。
但看来这位净持也不见得很得宠,霍王连一个并无法律障碍的妾的名分也没给他。所以霍王去世后,那些有名分的兄弟们不承认她的地位,给了她母女一些钱,就放逐出家门了。
于是,母女俩对外声称是姓郑,则是咱们的女主人公的常用名,是郑小玉。
欢场女子冒充“五姓女”,是流行的风气,这不奇怪。问题是“霍王小女”这个身份,是真的,还是母女俩编出来的故事?
个人还是倾向是真的多些。主要是后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则有“紫钗”得到公主认可的细节;二则霍小玉对爱情期待很高,但对经济问题则很不敏感,――不仅是说不在乎钱,而是说一种骨子里的心大。《李娃传》里李娃也不是掉钱眼儿里的人,但该算账的时候,特别门儿清,后世小说中的名妓,如《卖油郎独占花魁》里的王美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杜十娘,也是如此。从小在花街柳巷里,多少双目光灼灼的眼睛环伺下打拼出来的名妓,理应有这个素质。
这样子,霍小玉像是小时候还有过一段比较优渥的生活。
鲍十一娘向李益夸耀了小玉的美貌和才情,还格外强调说,这姑娘“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
不在乎钱,只要风流就好,这个择偶标准,对你李十郎来说,刚好特别符合。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李益其实挺穷的。看来他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也不尽是因为标准高,没钱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李益“闻之惊跃,神飞体轻”,真是开心到要飞起来。接下来他就开始为见霍小玉做准备:
遂令家僮秋鸿,于从兄京兆参军尚公处假青骊驹,黄金勒。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迟明,巾帻,引镜自照,惟惧不谐也。
再次可以看出,李益的经济条件真是一般。“青骊驹,黄金勒”,稍微上点档次的座驾和装饰,他就要向别人借。
谈恋爱这件事,他不是老手,天赋看样子也不高,所以才会紧张到这个样子。当然,拿着镜子使劲照,还担心不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二、才子岂能无貌
霍小玉并不住在号称风流薮泽的平康里,但距离也不远,是在胜业坊。
长安城的人口分布,是东边比西边多,北边比南边多,胜业坊正在长安城的东北部。这里南邻东市,东倚兴庆宫,向西去不远则是作为政府办公区的皇城,算是长安城最昂贵的地段了。而霍小玉家很大,鲍十一娘介绍是一个“车门宅”,也就是大门可供车辆通行的宅子,这完全是富贵人家的排场&。李娃也是名妓,住处则“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虽然装修也算不错,但气派就差远了。
李益大约是有点被镇住了,所以进门后表现得颇为紧张。迎出来的鲍十一娘大概正是注意到了他的这种情绪,所以吓了他一句:“何等儿郎,造次入此!”
鲍十一娘毕竟是熟人,所以李益还能稳住情绪和她开了两句玩笑。进了中门,院子里有四棵樱桃树,西北角则悬挂着一直鹦鹉笼。鹦鹉看见李益进来,喊了一声:“有人入来,急下帘者!”
李益被吓得“愕然不敢进”,风月场中的雏儿的本质,算是暴露无遗。
照例,要见美女,需要先拜见她的老娘。于是净持出来与李益相见。和李娃家的老鸨卖关子装糊涂吊胃口不同,霍小玉的妈虽然也是场面上的人,很会说话,但总体上还是显得特别实诚:
“素闻十郎才调风流,今又见仪容雅秀,名下固无虚士。某有一女子,虽拙教训,颜色不至丑陋,得配君子,颇为相宜。频见鲍十一娘说意旨,今亦便令永奉箕帚。”
第一次开口,就说了“永奉箕帚”,也就是我女儿给你当媳妇儿了。――这么随便就亮底牌的人,可真是有点直白天真到蠢萌的感觉。
另外要注意,她夸了李益“仪容雅秀”。
之后霍小玉就出场了,当然,漂亮得不得了,美丽的容光,仿佛把房间都照亮了。不过,姑娘好久都没有说话。
于是净持就逗她开口:“你平常喜欢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就是这位李十郎的诗啊。你天天念想,何如今天真见上一面呢?”
这里必须要抄原文:
玉乃低鬟微笑,细语曰:“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
生遂连起拜曰:“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
霍小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比如影响很大的张友鹤先生的唐传奇注本就认为,这里“见面不如闻名”是写错了,应该是“闻名不如见面”。于是这句应该理解为:霍小玉是在夸李益,才子是不能不是帅哥的,今天一见,果然很帅,这是听说多少回名声都是比不了的。
但这显然是个误解。
看李益接的那句话,你喜欢才子,我喜欢美女,我俩在一块儿,那就有才有貌了。
李益对自己的颜值是有自知的,出发前他抖抖索索反复照镜子也是这个原因,他长得不好看。
所以霍小玉半天不说话,也不光是害羞,还含着失望。原文没错,就是“见面不如闻名”,姑娘没想到,诗写得这么好的人,竟然长得不好看。
净持夸李益仪容秀雅,那是会说话。而霍小玉则是没忍住就说出了真实想法。
当然,很多人误解这句,一点也不奇怪,很大程度上是期待视野使然。毕竟,才子佳人小说,男人公竟然不是帅哥,阅读体验真是太不好了。
尤其是,后来证明,李益是个负心的渣男,那么从读者的阅读需求说,他就更应该是个帅哥了。从女生的角度说,被帅哥甩了,感受大概还是要比被丑男甩了好一点。挫男们则当然是倾向于认为小白脸没有好心眼的,看见帅哥那么坏,可以非常顺理成章的扭头对身边的姑娘说:“看,还是我好吧!”
所以,后世的改编版本,如汤显祖的《紫钗记》,那是必须拿出修改器,大幅提升李益的颜值的。
但不管后世的人怎么想,反正蒋防就是这么写了。
李益又没什么钱,长得又不好看,那么他的优势究竟何在呢?
第一,是门第,唐代门第的重要性前面我们已经仿佛强调过;第二,还真就是文学才华,写漂亮诗文的能力在唐代被看得有神奇,也是今天不大好理解的了。
这个问题这里不便展开,且摘引陆扬老师《唐代的清流文化》中的一段:
长期被中古社会用来形容门阀特征的“清”的观念,其内涵在唐代以后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曾决定这种“清”的身份的门第血缘等因素逐渐被文才所超越甚至取代。但和这种超越同时存在的是另一种唐代的社会想象,即将诗赋等文学才能视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素质。这种观念是从南北朝以来慢慢形成的。正是因为它被认为是天生的素质,所以文才并非仅凭苦学就可以获取。……唐人书写中,对文人的赞美,对科举成功的神秘化和对著名文人生平的神异化,都是这种心态淋漓尽致的表现。
所以,二十岁中进士这样的成功,对李益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美好的前途,而是已经使他身上笼罩着一层奇异的光晕。而文艺少女,可能是最容易被这类神秘性的东西所打动的。
事实上,霍小玉对李益相貌的失望,仅仅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插曲。片刻之后,她就将无可挽回的坠入爱河。
收拾万卷名山事,换作贫家育女经。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图文】霍小玉传 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霍小玉传 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紫钗记》对《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创新_new讲解.doc 2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UNIVERSITY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中文题目: 论《紫钗记》对《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创新
英文题目: Analys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Zi Chai Ji to Huo Xiao Yu Zhuan
别: 英汉语言文学系
专业班级: 09级汉语言文学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 ○ 一 三 年 五 月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取材于唐代小说。文本把“临川四梦”中的第一梦《紫钗记》与之相关的唐代小说《霍小玉传》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以《紫钗记》为着重点,从创新、改编的角度,通过对比唐明两代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在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精神内涵上面的变迁及发展,揭示出汤显祖改编的意图。透过《紫钗记》对《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创新的研究,力图以此丰富对汤显祖戏曲的研究和认识。并展现出汤显祖戏曲对于中国戏曲文化上的重要贡献,并对这小说转戏曲的变换过程做一些个人的阐释。
关键词:《紫钗记》;《霍小玉传》; 继承; 创新; 人物形象; 叙事技巧;
Tang Xian Zu "Four Dream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Tang Dynasty novels. The first dream The Purple Hairpin takes the related Tang Dynasty novel Biography of Huo Xiao yu as research object. Book bases on the text and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Purple Hairpin, from the point of creation and adaption, and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works on the characters, 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spiritual connotation, it reveals the whole creation manifest of Tang Xian Zu.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e Purple Hairpin which base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Biography of Huo Xiao yu, the thesis trys to ric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ang 's dramas. The thesis from the side reveals Tang’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Point to this evolution, the thesis also intends to do some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 The Purple Hairpi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霍小玉传的现实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