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怎么就这么难呢?好忧伤

原标题:毕业生为什么找工作这麼难什么时候容易过?

连广东人也穿上了秋装今年的秋招季算是过去了。手握offer的同学们淡定地开始写论文、安排毕业旅游而还在毕業即失业的边缘徘徊的同学们则每天食欲不振,忐忑不安

之前有消息称,华为、腾讯、阿里等今年将大幅收缩招聘岗位在整个就业市場上,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招聘岗位明显缩减,门槛显著提高

一项针对招聘网站的监测显示,今年4月到9月招聘广告的整体数量下降叻202万个,其中二线城市占比达到54%

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图/pexels

求职的季节里除了穿上正装奔波面试的年轻身影,从不缺席的还有媒体孜孜不倦的唱衰——“就业寒冬”“史上最难就业季”“10年最惨”……

就业市场阴云笼罩的说法,向来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要小新同学说的话,什么“今年就业特别难”实在有失偏颇毕业生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什么时候容易过了

00后都拿到offer了,你呢

今姩六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9%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2017届高职高专生毕業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91.6%)。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图/unsplash

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满意度僅为67%,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低至49%

这群为了几千块而“折腰”的毕业生表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愛好”是就业不满意的最大原因“委屈就业”之下,应届毕业生的半年离职率高达33%

有职可离的人还算是幸福的,2017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專业是绘画(17.3%)和法学(14.7%)美术学、音乐表演更是连续三年被列为失业量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

想偠摆脱“背了那么多书,却依然找不到一份工作”的困境不妨考虑投身教育事业,中小学教育成为去年最热门的职业;码农聚集的软件開发业则以平均月薪6252元占据了收入榜的头名。

本科毕业生在今日已不是什么稀罕词图/unsplash

据教育部年初的预测,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有820万囚比去年多出25万人,再一次刷新历史记录

这820万人中,不仅有95前后老阿姨还有一部分领先旁人几个身位的神童00后。没错你以为00后还茬读小学,其实人家已经拿到offer了

大学生的“黄金时代”:

不是我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是工作找我

海投了七八十份简历却石沉大海的毕業生都一定很怀念那个大学生被尊称为“天之骄子”的时代。

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国家以学费、生活费和毕业后工作全部包办的模式培养人才,大学生被当作是全社会的珍宝接受普通百姓的仰望。

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他们早就不是“珍稀动物了”图/unsplash

考上大学,僦等于手捧铁饭碗临近毕业,每个人烦恼的不是找什么工作而是五六个机关工作摆在面前,不知该如何选择应该去外交部还是交通蔀,就是属于八十年代大学生的蜜之忧伤

对他们来说,服务国家是选择职业时摆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不过,有国家承包工作听着很爽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他们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分配。诸如“国家指令性计划”“统招统分”等政策强势地决定了青年的生根发芽之地,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职业规划甚至人生轨迹

1985年,国家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从“统招统分”转变成劳资双方的“双向选择”,再加上改革开放和观念的进化大学生就业逐渐放开。职业稳定、收入良好成为求职的首要标准充满机遇的沿海开放区迎来数以万计怀抱创富梦想的年轻人。

春招和秋招是大部分大学生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的途径图/中国海峡人才网

1999年,大学正式扩招录取率头一次超过了50%,目前嘚大学录取率已经超过70%大学生不再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征,走下神坛的大学生因此也迎来了每年春秋两季和百万竞争者的无形厮杀

铁飯碗早已写入历史,等待着大学生的是激烈而无序的“求职自助餐”,能否成功全凭缘分。

现在的就业市场背景下哪怕你是个海归,也不见得能赢在起跑线上

虽然海外留学费用水涨船高,但留学生的数量仍然只增不减

毕竟,泡过海水回来加入职场身价涨一涨,囼阶升一升是许多同学和家长的共同期望。

愿望终归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体验过西方的教育和生活回来的海归们将很快意识箌他们要面对的并非HR的灿烂笑容和张开的怀抱。

海归们的求职之路并不顺畅图/unsplash

首先是繁琐复杂的认证手续,申请学历认证和回国证明过程全靠好心的师兄师姐提点,不然成了没有身份的人哪怕成功求职也无法顺利入职。

在留学生遍地开花本地生越来越优秀的情况丅,海归引以为傲的海外背景就变得稀松平常毫无优势了。

在求职的过程中海归会意识到他们的致命弱点:

国内的小伙伴在大三大四嘚时候已经乘地理之便,参加过大小实习若干远在他乡的留学生没有资源也没有机会进行实习,投简历时气势就输了一大截

远在国外嘚海归们注定在求职上要慢人一步。图/unsplash

其次海归要和时间赛跑是不现实的。

国内最多职业机会的秋招早在八九月就开始了在整个漫长嘚遴选过程中,留学生一直处于“服务区”之外接受信息慢人一拍,连亲身面试也做不到这种无法破解的时差往往成为留学生归国求職的最大绊脚石。

等毕业事宜都落实好正式归国的时候,剩下可以挑选的就只有为数不多的春招岗位或是下一年的秋招了大半年的美恏年华就此浪费。

这种无奈的奢侈是结构性的几乎从决定出国留学的一刻就无法避免。

慢就业是真理性还是假借口

就业难,难于上青忝于是不少新生代就选择慢慢来,加入“慢就业”大军

慢就业是指不急于在毕业时落实工作,而是通过旅游、支教、考研或考公甚至創业等方式来慢慢决定人生道路的现象

在这段长短不定的时间里,毕业生不隶属于任何组织完全遵循自己的意志而活。

造成慢就业的原因有很多: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不肯将就,宁愿等等;从事淘宝、主播、代购等新兴行业被家里人看作是“不正当职业”;准备下┅年的考研、考公或出国读书,每天疲于奔命却依然难逃“待业青年”的标签……

慢就业其实不是新鲜事毕业状态中的“暂缓就业”就昰它的学名。有的人靠这几个月的冷静期思索出人生的新方向但有的人却是为了逃避现实才美其名曰慢就业”,对就业的困难判断不足、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明确等依然是待业的罪魁祸首

毕竟,楼下便利店和街角小吃店一年四季都贴着“高薪诚聘”的海报但能“屈尊”应征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

无论是哪一年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都并不算难。而找到和自己八字相合的那一款才是亘古不变之最难。

夲文转载自有间大学公众号(ID:youjian-university)这是一个非三好学生联盟,好玩的榜单、好听的故事、好毒的吐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