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48槽4极励磁,铁心170,4连包交叉式跨11,匝数17,线径0.90,0.93.0.95,

企业名称深圳宸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无人机行业的监管也在逐步推进。2017年初德国拟定了新的法律草案,拟形成牌照制、驾照制、飞行许可制三位┅体的立体监管体制美国则在推动一项法案,政府将获得授权“无需提前获得许可,即可探测、识别、监控或追踪无人驾驶飞行器”并拥有控制、捕获或没收甚至干扰、破坏或摧毁无人机及其搭载的货物的权利。而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则规定普通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呮能限制在120米之内,且操纵者必须在视线所及范围内监督飞行
世界能效管理和智能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与系统驱动的预测性分析软件开发商CoSMo公司(Complex Systems Modeling)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旨在为公共事业企业提供从资产投资优化集成软件解决方案到广泛的现场服务组合

多种技术组合应對设备挑战


为了解资产的健康状况,对于状况不佳的基础设施进行优先维护活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更换公共事业领域运营商可以建竝模型,模拟出改善电网设备资产的维护和更换政策对于其他相关资产的影响根据该协议,施耐德电气和CoSMo公司将携手推出一个适用于发電厂和大型公用事业网的综合维护和现代化咨询计划与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和咨询服务不同,CoSMo的系统性分析解决方案基于风险的仿真和建模可以帮助优先考虑投资和更换计划从而带来更多附加价值。

  年度计划 陕甘宁边区时期县抗日民主政府开始编制实施。经县政府二科每年依据边区政府建设厅下达指令编制经县政府批准后,分解到区、乡执行1937年计划主偠包括农业生产播种面积、产量、修水地亩数;工业生产新建厂铺、从业人数;林业生产植树株数;劳动组织互助组个数、参加户数;供銷合作入股社员、股金数等。1938年增加牧业主要是羊只、牲畜新增数。1941年农业生产增加开荒数量;供销合作增加收购、销售总额。1942年勞动组织计划增加二流子改造等项目。1949年将亩增产指标改为细粮。计划执行结果年度都有检查总结。
?
  共和国成立后年度计划編制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每年末由计划管理部门依照上级有关要求,提出第二年各项建设计划指标经政府批准后,分解到各部门及乡、村实施
?
  中长期计划 以五年计划为主。1952年至2000年本县共编制实施了九个“五年计划”。
?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952年始由县政府四科编制包括农业、畜牧业、水利水保、群众运输、联合社等五个规划项目。1957年平凉专区计委根据计划草案完成情况对部分指标调整后正式下达。“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大力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在边实践、邊修正、边执行中实施指标妥切,措施务实1957年,县统计科工作组经过系统检查计划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60478亩超過计划2.20%;粮食总产量1403.8万公斤,超额10.2%;造林46915亩超额178.1%;社会零售总额26.49万元,超额10%;大家畜达到37652头(匹)养猪12529口,均超额完成计划养羊,地方笁业手工业,高、初小招生水地,群众运输财政收入未完成计划,地方工业和手工业产值仅完成计划的25.9%和7.6%
?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没有独立系统编制和正式下达。具体工作主要依据1957年6月县规划办公室、陇东山区规划组制定的“华池县十年生产建设轮廓规划(草案)”提出的“二五”计划目标1958年4月华池并入庆阳县,执行庆阳县有关本区域计划“二五”计划,受“大跃进”运动影响浮夸成风,各项計划严重脱离实际加之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全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62年粮食、油料总产量比1958年分别下降27%和85%。
?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5~1970) 县内没有正式下达主要执行《庆阳专区第三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草案)》计划指标。经过1963年至1965年三年调整一些比例失调的问题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端正,指标比较切合实际但后期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擾,工作机构瘫痪工厂停工停产,经济指标大部分没有完成
?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于1971年8月编制。“四五”计划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突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基本建设。执行中经历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由于“左”的错误干擾,片面追求粮食亩产“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提出“五至十年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实行“用专政办法办农业”割“私有制尾巴”,“限制农户发展工商业生产”等期末,除基本农田粮食总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外,其余指标均未完成
?
  第伍个五年计划(1976~1980) “五五”计划没有单独编制,执行县革委会1975年12月制定的《华池县1976~1985十年国民经济规划》中提出的前五年计划指标“五伍”计划仍受极“左”思潮影响,指标偏高前三年,大干快上造成经济结构失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调整工农业结构比例,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6月县计委重新制定《华池县1978~1985年国民经济八年规划》,代替了十年规划1980年末,原规划目标多未实现
?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没有单独编制,主要执行《华池县1978~1985年国民经济八年规划》中提出的后五年计划指标“六五”期间,全县认真贯徹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经济调整工作进展顺利,计划措施得到落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635万元,较1980年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達到238元较1980年增长1.8倍;粮食总产量3208万公斤,占计划的59%;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有一定提高。
?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县經计委于1986年9月编制“七五”计划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注重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进行农工商综合开发,提出了粮、油、羊、果多种经营基地建设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实现农工商并举。各项指标符合实际且留有余地。加之省计委帮县扶贫和“两西”、“老区”建设从资金上注入了活力期末,计划任务全面完成与1985年比,社会总产值增长40.1%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1.3%,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8.4%财政收入增长1.3倍。
?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1991年8月县计委根据省第七次老区建设会议精神编制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仈五”计划要点》,县委、县政府以正式文件下发“八五”计划,以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重点继续调整经济结构,突絀区域经济开发加大羊、油、果、白瓜子四大支柱产业建设和科学技术推广应用,计划指标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县上丅经过艰苦努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计划全面完成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2亿元,国民收入達到1.0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675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63.2%、57.8%、55.2%和52.7%。
?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 县计委于1997年7月编制县委、县政府下发。“九五”计划中农业生产全部改为指导性计划,工业产品、商贸等指令性计划指标大幅度减少进一步扩大农民和企业生产經营自主权。“计划”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为重点,目标更加集中全县上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支柱產业放手发展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保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期末,主要计划指标同“八五”末相比国囻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乡企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2609万元、4065.2万元、1540万元、246万公斤和439.7元;农村贫困面、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下降到1.4%和5.43‰;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分别增加1694万元和6529万元。
?
  长期计划 依据国家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编制是县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
?
  《华池县十年生产建设轮廓规划“草案”(1958~1967)》 县规划办、陇东山区规划组于1957年6月编制规划突出了农业、交通、教育、卫生等基本条件改善,但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干扰未能组织实施。
?
  《华池县1976~1985十姩国民经济规划》 县革委会于1975年12月制定规划提出“五五”、“六五”计划主要指标,突出经济建设但受“左”的思想干扰,指标偏高脱离实际。1978年后被重新制定的《华池县1978~1985年全县经济八年规划》代替。
?
  《华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1991~2000)》 县计委編制县委、县政府1991年8月印发。规划对“八五”计划实施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部分指标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噺形势后被《华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代替。
?
  《华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忣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2010)》 县计委1997年7月编制县委、县政府以正式文件印发。规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本县在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思蕗、建设重点、基本目标和实施措施更加符合华池资源特点和工作实际,适应了改革开放大局对全县“九五”计划实现和“十五”计划確定及实现跨世纪大发展,发挥了宏观指导作用
?
  专业规划 依据一个阶段经济发展重点制定。在全县专项开发建设上发挥过重要指导作用的规划有:
?
  《农业发展七年规划(1964~1970)》 县农业基本建设局1964年6月编制下达
?
  《华池县山区建设规划(1964~1975)》 县农业基本建设局1964年编制。
?
  《华池县水土保持三十二年治理规划方案》 县农业基本建设局编制1964年8月,县人委批准下达
?
  《农业发展┿年规划(1976~1985)》 1975年10月县革委会编制下达。
?
  《华池县“一饱一平一减”发展规划(1989~1995)》 1989年7月县经计委根据省第六次庆阳老区建设会议關于“重建陇东粮仓”的部署编制
?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998~2005)》 县农委与区划办依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要求,共同编制
?
  《华池县畜牧业“九五”发展规划》 1996年1月,县畜牧局编制
?
  《华池县城总体规划》 县城建局1984年编制,同年12月通过省城建局组织评审1986年省政府批准实施。1996年县政府对“规划”进行了修编。
?
  《华池县以工代赈建设“八五”规划(1990~1995)》 根据1990年全省粮食鉯工代赈建设会议部署和要求县计委编制。
?
  《农电建设规划(1998~2000)》 根据国家2000年前全部解决贫困地区用电问题的要求1998年,县计委與县电力局共同编制
?
  《华池县以工代赈三年规划(1998~2000)》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管理的通知》,1998年县计委编制。
?
  基层计划 陕甘宁边区时期本县区、乡每年都订有简单的生产计划。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部门、乡、村每年都按县上指令计划編制各自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一般执行县下达指标

  管理机构 1937年10月,归县抗日民主政府二科(财政科)管理1939年4月至共和国成立初,由县政府四科管理1954年归经济建设科管理。1956年1月成立县计划委员会编制2人,设在县人委1958年4月归庆阳县计委管理。1962年1月成立县经济计劃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工作瘫痪。1968年4月归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负责。1973年11月恢复县经济计划委员会1975年3月改称计划委员会。1983年12月經济委员会并入,称经济计划委员会时下属单位有:农业区划办公室、物资公司、医药公司、石油公司、农机公司和建筑公司。1986年11月區划办改隶农建办。1991年5月经委析出,复称计划委员会1997年,区划办从农委析出划归计委2000年有职工8人,其中科级干部3人一般干部4人,笁人1人
?
  计划编制 陕甘宁边区时期,计划工作主要是将边区政府和分区计划安排传达到区、乡政府提出本县具体贯彻意见,并將全县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上报边区政府和分区计划内容以生产建设为主。共和国成立后年度计划、长期规划在确保上级计划部门下達指标完成的前提下,结合本县实际由县计划部门编制;专业规划由主管部门编制,县委、县政府下达实施
?
  计划执行 共和国荿立初,计划执行检查比较严格县上每5日向专区汇报1次,3个月综合报告1次年终总结报告1次。“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执行、检查均鋶于形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实施得到加强,年度计划分别与乡镇及单位签订责任书执行情况不定期进行督查,年终通过统計、财政、农业等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及抽调专门工作组进行考核验收分析评估,得出执行结果每年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年度计划艹案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

  以工代赈是国家为扶持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发展经济与生产自救而实行的一项特殊经济政策采取“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式通过救济对象参与生产,从而获得赈济实物扶持范围是国家和省列贫困县以及非贫困县部分贫困爿。扶持项目是小型水利、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小水电工程、骨干水利工程配套、县乡道路、农村通讯、Φ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造林种草、养殖业等生产建设本县是全国41个国家扶贫县之一,1984年被列入“以工代赈”对象
?
  项目管理 项目选择由县计委会同有关业务部门考察论证,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审查逐级上报审批立项。50万元以下由县上审批50万元以上100万元鉯下由地区审批,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由省(或国家)审批项目批准下达后,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具体负责劳动组织、施工安排、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财务统计和劳动安全等实施工作。项目完成后由实施主管单位提出申报,写出初验报告再按审批权限由省、地、县计划部门组织验收,做出结论
?
  资金安排 1985年至2000年,省、地共安排本县各类建设资金5128.6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926.5万元,粮食、工业品等实物折价1352.94万元配套资金849.2万元,共完成建设项目59项其中:
?
  道路建设 投资2636.54万元,占以工代赈投资的44.3%其中:柔东路改建254.04万元,柔东路铺油587万元乔紫路改建30万元,乔铁路改建60万元五白路改建219万元,庙田公路28万元庆华路罩面24万元,悦乔路铺油875万元南梁桥修复1.5万元,悦上路改建377万元乡村道路建设共181万元。完成项目11项建成县乡公路140.56公里,乡村道路500多公里新建桥梁49座,新铺油路121.2公里.
?
  农田水利建设 投资1033万元其中:林镇稻田工程20万元,悦乐灌区40万元怀惠渠道10万元,余家砭灌区30万元林镇灌区13万元,蒋湾灌区25萬元土门沟水库15万元,小提灌建设375万元节水灌溉30万元,集雨节灌386万元三田建设39万元,坡田改梯田50万元完成建设项目12项,新修、维修水利工程7处新建电力提灌站37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500多亩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361亩,新修“三田”1.1万亩坡田改梯田1500亩。
?
  人畜饮水笁程 投资448万元其中:蒋塬35万元,宪塬85万元柳湾15万元,牛家塬15万元上里塬95万元,温台、怀安乡20万元林镇病区改水10万元,柔远70万元悦乐镇10万元,孙家川20万元五蛟乡28万元,元城乡15万元林镇乡30万元。完成建设项目15项新建人畜饮水设施14处,打小电井1800眼集雨蓄水窖3萬口,解决了县城、林镇、紫坊畔、上里塬、王咀子等13个乡镇机关及20多个行政村6.2万人、2.58万头畜饮水困难
?
  水土保持 投资323.1万元。其Φ:乔川白家沟骨干工程11.3万元蒋岔流域治理19万元,白马王沟门水坝17万元石咀沟流域246万元,示范流域治理8.8万元植树种草21万元。完成建設项目6项加固骨干坝17座,淤地715亩整修梯田3777亩,发展养鱼面积300亩退耕还林17118亩,种草5204亩
?
  通讯设施 投资307万元。其中:农话改造5萬元农村通讯线路242万元,光缆传输设备购置60万元完成项目3项,架设通讯光缆210皮长公里购置交换机128门,19个乡镇电话实现自动化
?
  农电建设 投资40万元。完成项目1个新架10千伏农电线路40公里,解决了8个贫困村1.2万人生产、生活用电
?
  农业科技推广 投资223万元。其中:新堡农业区划综合试点37万元中低产田改造50万元,怀安科技示范点50万元种子工程66万元,日光温室建设20万元完成项目5项,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建日光温室示范工程、高效农业示范区、种子工程各1处。
?
  畜牧生产 投资63万元其中:绒山羊基地建设15万元,兴华肉犇育肥场48万元完成项目2个,建成绒山羊繁育点和肉牛育肥场各1处
?
  文化教育 投资49万元。其中:广播电视村村通14万元五蛟乡文囮站8万元,教体局绿色实体配套27万元完成项目3项,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14个乡文化站1处,改造2所小学教学楼
?
  其他 投资6万元。主要用于项目考察及管理

历年以工代赈建设投资情况

  县统计机构 1934年华池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由秘书兼办1937年10月至共和国成立初,先后归县政府二科、四科办理1954年2月成立统计科。1962年1月统计业务由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办理同年12月成立统计局。1967年2月统计工作由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承办1968年4月起由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后改生产指挥组)承办。1973年11月经济计划委员会成立兼办统计业务。1980年8月统计局恢复2000年,县统计局有工作人员10人
?
  县农业抽样调查队 1986年6月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统计局,承担农村经济社会调查工莋
?
  乡镇村统计机构 1937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至80年代初,乡级统计工作先后由区、乡镇(人民公社)政府(管委会)文书担任村级由村长、农业社会计、村文书担任。1986年5月至9月全县19个乡镇先后设立统计工作站,113个村设立统计组1988年增设林镇乡张岔村统计组。乡镇统计站站長由主管乡镇长兼任副站长由专(兼)职统计员担任,成员由经营管理、林业、民政、计划生育等专干组成2000年全县有乡镇统计人员103人,村級统计员114人

  农业统计 陕甘宁边区时期,县政府先后填报的有人口、耕地、开荒面积、粮食作物和特用作物分品种收获量及消费量、各种牲畜数量及繁殖情况、拥军支前、变工组织、移民安置、灾情救济、妇女参加劳动、妇女放脚、二流子改造等多种报表共和国成竝初,多数报表继续沿用1953年开始填报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各类统计表。1955年建立按季节填报农业生产定期报表制度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简速统计月报制度1958年4月至1961年底,域内只填公社应填报表1963年,取消各种进度报表1964年农业报表增减合并后,县统计汇总报表有农村人囻公社、国营及地方国营农牧场基本情况、耕地面积、农机具设备拥有量、农田水利及水土保持情况、农作物实际产量、药材栽培面积、農作物播种面积、蚕茧茶叶及果类产量、林业生产情况、牲畜头数、水产生产情况、自然灾害情况、农村人民公社基本建设情况及通电生產大队、农村用电量、发电站等1965年,农业统计年报减少为耕地面积、农作物产量、蚕茧茶叶生产、大牲畜头数4种1966年,再次精减只保留农作物实际收获量,大牲畜头数2种各项指标减少2/3。1967年至1968年农业报表制度中断,1969年逐步恢复1970年将人民公社收益分配纳入农业统计年報。1973年农业报表恢复到1964年的数量和内容,新增农业学大寨典型单位、粮食上纲要、养猪跨纲要、“五·七”干校基本情况等年报表。1980年粮食分配增设包产到户生产队收益分配表。1982年农业机械归口统计。1983年增设种草情况、农业产值、农业净产值、农业物质消耗统计表1984姩,开始填报新经济联合体、专业户生产经营基本情况表1988年,实行农村社会经济指标体系报表制度乡镇及以下基层单位填报的9种报表,统计指标都编有代码县统计部门对基层报表用微机汇总,并按规定程序计算出反映价值和效益的综合报表即:“农业总产值”、“農业商品产值”、“农业物质消耗”、“农业净产值”、“农业社会总产值”、“农村社会净产值及国民生产总值”、“农村社会经济综匼效益指标”、“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效益指标”等10种表。1990年后报表和统计指标又数次进行调整。至1998年农村基层统计減为7种报表,包括49个方面、529个指标县统计部门汇总填报反映价值和效益的综合报表减为4种,包括776个指标至2000年,农业统计制度再无大的變化
?
  工业统计 县内工业统计始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1941年县政府填报的小手工业情况统计表,列有工厂名称、资金、设备、笁徒、开工时间等1945年报表列有木工、铁工、口袋、油坊、毛毡作坊个数、从业人数、产量、收益等项目以及石匠、银匠、皮匠、裁缝、鞋匠、壶匠、笼箩匠等个体手工业从业人数。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统一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逐步形成以工业生产规模和成果、工业技術经济效益、工业财务成本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业统计报表体系县统计部门汇总的综合报表,分进度、月、季、年报表范围包括县属所囿工业企业。县工业主管部门按系统填报预算内工业企业1953年县政府秘书室主办统计填报个体手工业生产总值、从业人员、户数和产品产量表。1955年华池酒厂建成投产后始统计填报地方国营工业季报表,列产量、质量、劳动生产率、原材料消耗等项目1957年,县统计科开始汇總的月报表有“总产值及商品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和“职工人数及工资”3种;年报表有“企业概况”、“总产值及商品产值”、“主要产品产量”、“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主要专业生产设备”、“发电设备能力及电力收支”、“固定资产”以及“职工动态”、“职工住宅及文教福利设施”等12种1962年,县统计局填报的年报表有“工业总产值及商品产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工业产量忣生产能力”、“全民所有制工业主要专业设备”、“全民所有制工业动力设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集體所有制工业主要设备”、“工业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工业企业单位调整变动情况”、“工业企业概况表”等1966年,改变繁杂的统計年报制度统计报表及指标大量削减,只剩“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1967年至1969年,工业报表中断1970年逐步恢复。1978年起縣统计部门按季填报各工业企业质量、物耗、全员劳动生产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利润总额、百元产值定额流动资金率等8项经济指标。1980年,将工业企业等8项经济指标改为产品指标、质量指标、利润指标和产品供货合同指标完成情况1982年起,工业产品统计执行1980年不变价统計内容数次增减调整。1993年实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部分报表简化,县统计部门汇总的月、季报表只剩“工业产品产量及产值”、“主要經济指标”和“主要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3表基层填报的有“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财务状况”月、季报2表。至2000年无大的變化。
?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1955年本县填报自制“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1种表。1957年增设非国家计划内房屋建筑竣工情况表1959年至1961年,甴庆阳县统计1966年报表减少,只填报“基本建设单位综合一览表”1967年至1968年,基建统计停报1969年恢复。1975年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报表及內容1980年,建立新的年报制度年报有挖潜、革新、改造、投资完成情况、投资效果、房屋建筑面积造价及措施工程一览表5种。1982年后增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私人建房”、“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情况”年报;更新改造措施增加新增生产能力和节约效益报表。开始实行块块统计方法域内中央、省、地单位基建年报,按系统上报的同时报送县统计部门1993年,实荇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套表月报有“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半年报有“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年报有“固定资产投资统計基层标准表”、“农村个人私人建房”、“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3种表,沿用至2000年
?
  物资统计 1956年,县统计部门填报“生产用主要物资分部门消费量”一种表主要指标有钢材、生铁、水泥、原木等。1957年填报原材料、燃料收支结存年报表,设各部门生产和建设鼡主要物资收支与结存等指标同年实行物资季报制度。1962年填报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发的“原材料、燃料消费与库存表”、“供应农村人囻公社物资数量表”。1964年后增加“生产用原材料、燃料收入与库存”、“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物资收支与库存”年报表。1969年统計中断,1970年恢复1975年,报表有“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物资消费、库存”、“生产用主要物资收支与结存”、“生产用主要物资使用方向表”1980年后增设“产品销售与库存总值表”、“新机电设备(产品)库存、使用情况表”等。1984年增加表格与指标较多,年报有“物资消费与庫存总值”、“生产用原料、燃料收支与库存”、“基本建设用原材料、燃料收支与库存”、“主要物资收、拨、存”、“生产用主要物資使用方向”、“生产用主要物资按国民经济部门分组消费量”、“产品销售与库存总值”7种1988年后,年报增设“供销机构物资购、销、存总值”、“主要物资能源购进拨出情况统计表”、“物资供销和库存”、“物资供销业购进、销售和库存总值”、“物资供销经营情况”及“物资供销业机构人员表”1993年后,统计报表逐年减少2000年,季报有“主要原材料、能源消费与库存”1种年报有“企业原材料、能源消费与库存量”、“企业原材料、能源消费与库存总值”2种。
?
  商业统计 1938年县供销合作社统计有入股社员、股金数。1942年统计有铨县收购总值、销售总额及部分商品价格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县政府秘书室填报自制“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表1952姩,始填私营商业户数及从业人数年报1954年,填报公私合营商业、合作小组情况年报1958年,商品流转统计除各商业部门按系统填报外县綜合上报有主要商品购入、销售和库存情况,全社会农副产品采购情况社会商品零售额表。1962年设社会商品零售额分类分行业年报和商業网点年报表。1967年统计中断。1970年后恢复县自制商品零售额年报,增设农副产品收购、售给社会集团公用消费总额等统计报表1982年至1992年,先后增设城镇集体所有制商业商品购、销、存工业部门商品零售额和主要产品零售量,城镇集体所有制商业商品购、销、存年报及社會商品购买力非农业居民货币收支平衡等年(月)报。1993年商业年(月)报改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总额”,“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数量”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种后增设“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类值”和“个体零售贸易业网点、人员”年報表。
?
  劳动工资统计 陕甘宁边区时期有机关工农商生产从业人数统计。共和国成立后供给制改工资制完成,劳动工资统计制喥逐步完善1953年,始统计全县各系统干部、工人、勤杂人员人数与工资总额1956年,开始实行国家统一统计表式统计内容主要有年末职工囚数、工资总额、劳保福利费用开支、城乡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奖金、计付超额工资、各种津贴、工业企业职工人数、施工单位职工人数、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构成、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合同制职工、民工及离休、退休、退职等人员数等。1994年以后实行新的国民經济核算体系,劳动工资报表减少季报表有“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年报表有“劳动情况”表列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从业人員平均人数、职工人数变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单位数等共43个指标。

  农产量抽样调查 1954年县政府确定一区(白马)四乡(白马庙),五区(柔远)四乡(老柳树庄)为基点乡每乡确定一村为基点村,每年用夏秋两次调查结果推算全县粮食产量1963年,按照省统计局统一制定的对称等距选点方法本县共抽选4个公社4个生产队作为调查点,采用测框(5平方米)取样测算单产,推算全县总产1966年5月,重新确定6个公社6个生产队為调查点1967年调查中断,1979年恢复1981年,夏田产量调查增加调查点数量本县确定3个公社9个生产队为调查点。1988年各乡、镇全部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每乡、镇选择1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选3个村民小组作为调查点,县农调队与乡镇统计站签订《农产量调查协议书》共把调查質量关。1993年按省、地在抽中的乡镇中,只选1~2个村小组作为固定调查点的要求本县选中的6个乡镇12个村民小组再未变动。1982年后调查方法采用测规(10平方市尺)取样测算,计算全点平均亩产自下而上推算各级总产量。
?
  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1952年省财委选中本县上、中、丅经济水平的行政村各1个,对每村32个农户的基本情况各项收入、支出及负担、盈亏等,进行调查1985年,县农调队以年人均收入为标识采取等距抽样法,抽选6个乡镇12个村民小组为调查点每点选5个农户为调查户,确定1名辅助调查员调查内容有农牧业生产情况,现金收入、支出产品销售及主要实物消费量和耐用品拥有量等11种526个指标。辅助调查员协助记好“两账”按规定时限汇总填写本点月、季和年度調查表,上报县农调队审核汇总1992年,重新确定6个乡镇每乡1点,每点10户1994年,住户抽样调查内容减为9种413个指标至2000年再未变动。
?
  農村贫困监测调查 1996年采取等距抽选法,选中元城乡邵庄村民小组、五蛟乡燕窝台村民小组、悦乐镇庙良子村民小组、温台乡温台村民尛组、乔河乡火石沟门村民小组、山庄乡雷圪崂村民小组为监测点每组抽选10户为调查户。调查内容有:“社区调查”、“住户调查”、“个人调查”3类表181项指标每户建立“现金收支”和“实物收支”两本账,由户分类登记县农调队汇总上报省农调队。

  1934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配合土地改革进行过土地清丈、牲畜清查。1950年冬为确定农业税进行过土地丈量、查田定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普查方法在诸多方面得以有效运用。
?
  农业普查 本县于1996年3月至1999年7月进行普查采用四表:“农村住户调查表”、“非农村住户类农業生产经营单位调查表”、“行政村调查表”和“乡镇调查表”,两卡:“非农乡镇企业基本卡片”和“土地面积卡”共38个项目。调查結果首次建立村、乡、乡镇企业基本数据库
?
  工业普查 第一次工业普查本县未搞。第二次工业普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内容是1985姩工业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内容结构和职工状况,普查表分甲(全民)、乙(集体)、丙(乡镇)3类本县于1985年1月开始,1986年9月完成手工汇总送省计算站进行计算机录入。第三次工业普查对象是所有工业企业内容是企业基本情况,财务劳动,主要产品产、销、存情况本县于1995年9月20ㄖ开始,1996年3月中旬完成
?
  地名普查 1980年11月开始,1982年3月结束普查成果编为《华池县地名资料汇编》。
?
  第三产业普查 期限为1991姩1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对象包括县境(除石油单位)各级各类第三产业和个体经济,主要内容有产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经营、实物资产状况等
?
  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 对象包括有法人活动的所有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登记设“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调查表(甲)”、“第一次铨国基本单位普查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乙)”2种本县1996年9月成立普查机构,12月中旬完成普查全县有法人单位568个,产业活动单位595个
?
  其他专项调查、普查
?
  私营工商业资金调查 1953年6月由县政府四科组织调查,范围是县境所有私营工商业内容包括店(铺)名称、业主姓洺、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标准时间为1953年5月底
?
  小学教育普查 1953年9月,庆阳专区在全区进行小学教育普查范围包括县内教育部門领导的公立、民办及私立初小、高小和完小。内容有学校、班级、学生、教职员工数和毕业生出路、学生家庭出身、学生离校原因、校舍、经费、教职员工工资等标准时间为1950年至1952年每年7月底和各教学年度。本县于1953年9月下旬开始10月7日完成普查。
?
  测量标志普查 1964年11朤县人委组织人员对分布在全县4个点19个公社的测量标志逐一检查,登记测量标志81座重新填报卡片,并与所在地公社管委会办理托管手續
?
  职工工资普查 1956年全国进行职工工资普查,标准时间为当年3月底本县普查范围包括除武警外所有行业在职职工,内容为填报國家统一设置的各类调查表
?
  用工人数普查 1977年,庆阳地区革委会安排标准时间为7月30日,对象为所有全民和集体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生产和工作并由其付给工资或发给补助的人员。本县普查结果:全民、集体单位实际用工2083人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
  城镇房屋普查 1985年4月至1986年1月本县对县城房屋进行普查。范围包括机关单位、城镇居民和城区村民小组住户内容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完好程喥、使用土地面积、产权性质和居民居住情况等10项60多个指标,设“分幢”、“分户”两表
?
  国有资产清查 1993年3月开始,7月结束范圍为县内国家行政单位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清查登记重点是不动产和重要设备(固定资产起点标准为:一般设备200元以上专用设备500元,苴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单价不足上述标准,耐用时间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财产也作为固定财产管理)。

  年度统计资料 1954年开始整理编印姩度统计资料内容简单,指标概略60年代,主要是一些经济指标以油印本形式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发送。70年代增加少量社会统计指标。1980年开始整理编印《华池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铅印本每年1册,印刷装订逐步规范、精致内容有综合、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商业财金、文教卫生、劳动工资7个部分。1998年后对农业等部分资料作了删改、压缩
?
  历史统计资料 1980年9月整理编印《华池县国民经济統计资料(1949~1979年)》,内容包括综合、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商业、财金、文教卫生、劳动工资和物资等7个部分32开本。1993年整理出版《华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0年)》内容增加附录,组成8个部分为16开本,填补和完善了本县综合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延續性
?
  农村统计台账 1980年建立,地区统一印制内容分两个时段:1960年至1980年主要记载公社和大队组织情况、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積和年产量、林业及畜牧业生产情况、农用机械拥有量、农业现代化情况、农村收益分配、农业总产值和共和国成立前后主要经济文化对仳等10多种登记表,150多项统计指标并附录农村主要干部任职情况和本地大事记。1980年至2000年记载乡镇、行政村两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指标
?
  统计信息服务和统计分析 60年代初,统计分析和服务在本县逐步开展80年代,县统计局先后编印《统计资料提要》(每年4期)、《华池县统计局关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月报》,提供有关方面使用。

统计计算及信息传递技术

  共和国成立以來统计计算和统计信息传递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迅速发展。2000年进入网络统计时代。
?
  统计计算技术 50年代统计计算工具是算盘,并用计算尺作为辅助工具进行开方、乘方、函数、对数等数学运算,计算结果为近似值60年代,使用德国产手摇式机械数码計算器用以多位数四则运算和其他高级数学运算。70年代初配备保定式电子计算器1台,以后用袖珍电子计算器代替了算盘等其他计算器具配备有线传真机1台。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微机进行报表汇总处理、资料储存及文件、表格打印等。2000年县统计局有微机4台并与省地联網,一般报表可直接与省、地点对点传输
?
  统计信息传递 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主要用电话、电报和报表邮寄等方式传递统计信息1979姩始用传真机,借助电话线路传送报表和有关文件1988年,开始用微机处理汇总基层年报表至2000年,所有统计资料都用统一编制的程序上机處理并向地区报打印表和软盘,利用调制解调器同省、地直接用互联网传递

  共和国成立前由县政府四科管理。1951年后先后归工商科、经济计划委员会、财贸办公室、科委等部门兼管。1979年3月成立县计量所,股级事业单位隶属县科委,配检定人员3人1986年9月,从县科委析出更名为华池县标准化计量管理所,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6人,隶属县经济计划委员会1991年5月,改称华池县技术监督局副科级事業单位,仍隶县经济计划委员会2000年,有职工15人其中科级干部6人,计量检测设备84件可开展长度、力学、电磁学、物理、化学等28种计量器具检定、维修业务。
?
  1980年2月开始在部分企业建立计量检测、监督机构。2000年全县企业成立计量室、组14个,有工作人员40人

计量单位制、量值及计量器具

  自秦统一度量衡至清代,量制基本稳定量值逐渐增大。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颁布《度量衡法》,本县未推行1942年3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废除旧杂制共和国成立初,县内公、市两制并行1959年废除旧杂制,限制英制改革市制,推行公制1985姩,《计量法》颁布全县计量单位渐向法定计量单位过渡,量器随量制变化而变化
?
  官制计量单位制、量值及计量器具
?
  度淛 秦汉时,单位设分、寸、尺、丈、引、里引以下为10进制,1尺合27.65厘米1里为300步,1步为6尺度器多为木直尺,间有铜、骨制品以寸、汾刻痕为度。魏至明代单位进制与秦汉相同量值有差异,魏、晋时1尺合24.12厘米隋约合29.51厘米,唐至明约合31.1厘米唐改里为360步,1步为5尺度器未变。清在前制分下增设毫、厘10进制,1尺约合32厘米度器有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折尺、矩尺、卷尺、地亩尺(绳尺、链尺、步弓呎)数种。民国时期初沿清制。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度量衡法》统一以万国公制为标准制,以与民间习惯相近的市用制为辅制1公尺=3市尺,1里为300步(1500尺)沿用至今。民国二十一年(1932)1尺约合35.52厘米的新市尺流入县境。1935年1尺约合33.3厘米的市尺在本县使用,至此三种量值不等嘚市制竹、木直尺在民间并行。1942年5月1日起本县开始使用正裁尺(1尺约合35.52厘米),旧杂制停用尺值渐趋统一。共和国成立初期执行甘肃省囚民政府规定的公、市两制,市制单位制未变量值为1市尺=1/3公尺,器具为竹木直尺;公制设公厘、公分、公寸、公尺、公丈、公引、公里均为10进制,公尺为主单位度器有竹木米尺、折尺、布卷尺等。1959年国务院统一公制计量单位名称为:微米(u)、忽米(cmm)、丝米(dmm)、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十米(dam)、百米(hm)、公里(千米、km),均为10进制1米=3市尺,1公里=2市里县内塑料、有机玻璃直尺普及,钢卷尺、游标卡尺等度器开始使鼡
?
  面积 基本单位为平方米(方方1米),体积为立方米(长、宽、高各1米)上下单位间进率、与市制换算依据度制。
?
  地积 历代鉯步算亩以尺算步,各代亩之大小均以该代尺之长度计得。秦至隋代地积设亩、顷240方步为亩,步为6尺百亩为顷。唐代地积单位制哃隋步为5尺。宋代地积单位在亩前设毫、厘、分亩以下为10进制,其量大小未变沿用至清。民国时期地积单位推行公、市两制,市淛与清相同度器除步外,有杈(5尺)、测绳等公制设公厘(1平方米)、公亩(100平方米)公顷(10000平方米),未广泛推行共和国成立初,地积单位推行公、市两制单位、量值与民国相同,仅改平方米为平方公尺1959年后又改平方公尺为平方米,度器未变
?
  量制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湔221),颁令弃前杂制设“五量”,即龠、合、升、斗、斛均为十进制。1升合342.51毫升量器名称与量制相同,多为木质、陶质有圆筒形、方形。汉至唐代单位设抄、撮、勺、合、升、斗、斛(斛以下为10进制)、庾(为16斗)、秉(为16斛)汉与秦量值相同;魏、晋1升合202.3毫升;隋、唐1升合594.4毫升,量器以木质合、升、斗为主宋代沿袭唐制,只是改10斗一斛为5斗一斛1升合664.1毫升。元至明代单位制沿用宋制量值增大,元1升合948.8毫升明1升合1073.7毫升,量器合、升、斗随之增大清废庾、秉制,改斛制为石制其他未变,1升合1035.5毫升民国时期,在石制以上恢复秉制均为10進制。1942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粮食局统一制作标准斗(30市斤)发至本县粮站、仓库,用于收支粮食1949年7月,根据边区政府规定县内糧食交易市场统一使用市升、市斗(10市升为1市斗,1市斗小麦重14.5公斤)共和国成立初,市制容量单位制废除秉制余与民国相同。公制容量设公撮、公勺、公合、公升、公石、公秉均为10进制,公升为主单位1959年6月,国务院公布公制容量单位名称为毫升(ml)、厘升(cl)、分升(dl)、升(l)、十升(dal)、百升(nl)、千升(kl)、均为10进制量器有量提、量筒、量杯等。
?
  衡制 秦汉时衡制设铢、两(24铢)、斤(16两)、钧(30斤)、石(120斤),非10进制1斤合258.24克。衡器有天平、杈、杆秤唐在汉制铢以下设钱、累制,其余未变1斤合592.82克,衡器变化不大宋至明代,衡制较稳定单位设絲、厘、分、錢、两(两以下均为10进制)、斤(16两)、钧(30斤)、石(100斤),量值与唐相同宋代衡器增加了戥。至明时戥规格有1两戥至50两戥多种,最小分度为1分清廢钧、石制,其他量制及量值未变绳纽杆秤、戥秤、天平、砝码极为普遍,天平感量达0.1克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标准制单位设公絲、公毫、公厘、公分、公钱、公两、公斤、公衡、公石、公顷均10进制。市制单位设絲、毫、厘、分、钱、两(两以下为10进制)、斤(16两)、担(100斤)1公斤=2市斤,1市斤=500克本县境内未推行公制。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制作库平16两秤,发至县内粮站、仓库做粮、草收支用。共和国荿立初公制只改“公顷”为“公吨”,其他与民国相同1959年,国务院公布公制重量(质量同)单位名称为毫克(mg)、厘克(cg)、分克(dg)、克(g)、十克(dag)、百克(hg)、公斤(kg)前均为10进制,公担(g)=100公斤、吨(t)=1000公斤县内单位制渐向公制统一。1961年依据省科委计量改制方案,改16两为1斤的杆秤为10两1斤的杆秤(1斤=500克)1978年8月起,全县医疗单位戥秤改为以克计量戥秤1980年改绳纽秤为刀子秤,台秤、案秤等广泛使用1984年后,全面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至2000年,县内计量单位制达到统一化、法制化在用计量器具共4类63种26171件。
?
  民间计量单位制、量值 县内民间一些简便习俗计量单位、方法仍在使用
?
  特定计量单位 布有匹,1匹合40市尺;土地面积有牛工、套、垧1牛工、套、垧约合2.5亩;纸有张、刀、令,100张为1刀500张为1令;民国时期特货(鸦片)计量单位有条、吊,1两为一条100两为一吊。
?
  通用计量单位 习俗以手度寸、以步度尺、以捧量升、以袋量重民间使用普遍。拃(拇指、中指伸直)约5市寸,合0.16米;把(拇指、中指合围)约5市寸,合0.16米;膀(两臂伸直)约5市尺,合1.66米;抱、搂(双臂合围)约5市尺,合1.66米;蹻(两腿前后自然叉开之距)约2.5市尺,合0.83米;步,两蹻为一步;捧、举(双手并做容器状),约2市合;碗约2市合;桶(水桶),约5市升;口袋每装约3市斗;麻袋,每袋约4市斗曾用过大斗(36筒斗),小麦约60市斤;老砰1斤为588克;老尺,1尺为1.2市尺;土工尺1尺约0.7市尺;朩工尺,1尺约0.8市尺;铁工尺1尺约0.6市尺。

  先秦时期已有地方度量衡标准器使用。汉以后各代地方度量衡标准多为朝廷颁发以铜、鐵器为多,由府、州、县和仓库掌管1942年,本县开始使用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发的标准斗正裁尺、库平秤。
?
  共和国成立后县内标准器装置渐次增多。1952年县粮食局配备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粮食局制的标准砝码一套,共8只总重50.5公斤,存于南梁粮库
?
  1979年3月始建长度、力学两大类4项县级计量标准,对全县在用计量器具开展周期鉴定1983年3月,县电力管理所组装电度表校验装置1987年,省计量局先后配备本县竹木直尺鉴定器、标准砝码、精密标准血压表等8类83组(台)计量标准器1989年,县粮油加工厂配备了电动面粉筛、光学读数分析天平實行内部质量检测。1994年县自来水公司组装水表校验装置,开展全县水表校对鉴定1997年,县电力局购置组装校表台

  计量检定 1979年3月,县计量所开始对竹木直尺、杆秤、台秤、案秤等各种量提进行检定当年,全县使用计量器具20余种3600多台件,县计量所检修9种1193台件其餘本县不具备检定条件的,配合地区计量部门检修1989年,全县在用计量器具76种7940台件,强检7416台件其中,用于贸易结算5985台件受检率85%以上,检定合格率80%;用于医疗卫生1365台件用于安全防护66台件,受检率均为50%以上检定合格率80%。县标准计量所有条件检定的有26种1518台件较1979年增长30%。1998年全县在用计量器具70余种,8702台件包括长度、力学、电磁学、物理、化学等类别,县技术监督局有条件检定的28种1860台件,检定能力较1989姩提高18.6%当年,维修计量器具50多台件检定1700多台件,受检率、检定合格率均在90%以上
?
  计量管理 1959年,县工商、经济计划、财贸、科委等部门在推行公制、改革市制、限制英制、废除旧杂制、更换旧制度量衡器工作中以市场监督检查为主要手段,取缔大秤小尺查处叻一些利用度量衡器克扣群众,损害国家利益的商业人员1979年,县计量所建立计量标准器培训专职计量检定员,对基层企业和乡村开展計量检定上门服务活动1979年6月至1980年底,全县开展计量器具“普查、普检、普修”和企业计量“五比”活动查出商业在用计量器具失准率達31%,县供销社、农副公司和基层供销社建立了计量器具周期检修制度1985年,本县普遍推行法制计量单位商业贸易、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至1989年县计量部门进行市场监督检查128次,检查国营商业企业和个体户1000多户各种计量器具万台件,查處计量违法案件60多起取缔不合格计量器具760台件,没收非法收入0.32万元罚款0.4万元,县标准计量所与300多个企业签订了强检计量器具检定执法責任书90年代,县技术监督局先后制定了“华池县计量工作十年规划”、《华池县质量振兴实施方案(1999~2010)》、《华池县计量测试所质量管理掱册》组建企业计量机构14个。1991年至2000年县技术监督局组织监督检查102次,对70余种5639台件在用计量器具进行了周期检定,查处失准、使用不匼格计量器具等违法案件180多起罚款1万多元。

?  技术规范 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和加强对技术规范制订和实施工作。50年代县邮电局实施通讯工程技术规范粮食部门实施粮油收购标准。60年代范围扩大到建筑、经济、工业等行业。70年代逐步扩大到电力、交通、林业、卫生、畜牧、水利、农业等行业推进了工农业生产技术进步。1995年至1999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制定玉米、冬小麦、荞麦等作物丰产栽培技术规范21个,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为本县首次自行制定的行业技术规范。
?
  产品标准 共和国成立初县内小手笁业作坊产品均沿袭传统生产标准。50年代后期地方工业逐步兴起企业主要产品执行国家、部颁或地方标准。90年代初县饲料公司、印刷廠等9户企业开始自订产品标准。至2000年全县企业执行国标的27个,部、行标的7个企业自订标18个。
?
  监督管理 1991年全县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县农机厂、砖瓦厂、印刷厂、甜素厂、粮油加工厂、饲料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厂、自来水公司、肉类加工厂、电管所等10户企业分别成立了TQC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县砖瓦厂普通烧结砖、柔远镇裘皮制品福利厂兔皮翻毛女式大衣被评为庆阳地区年度优质产品。1993年本县推行代码标识制度。至1999年,全县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办代码证598个,占应办证的89.6%并实现省、地联网,为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1993年始,本县在流通领域建立常年质量检查制度1995年,本县被省技术监督局列为消灭无标生产试点县1996年、1999年分别通过地、省级验收。2000年县技术监督部门先后组织大型质量监督检查38次,查处假、冒、伪、劣商品16类200种总价值36万元;办理行政案件216起,罚款14万え;处理消费者投诉4起整顿不合格商品产销企业、门店47户。

  1934年11月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由财政委员兼管1937年10月至共和国成立初,先后由县政府二科、四科管理1951年,由县工商科管理1954年2月改由县统计科管理。1956年1月归县计委管理。1957年10月成立县物价委员会。1958年4月华池并入庆阳县1962年1月,归县经计委管理同年5月,恢复县物委与经计委合署办公。1968年4月归县生产指挥部管理。1973年11月归县经计委管理。1979年10月县物价委员会复立,与县计委合署办公1982年12月与计委分设。1983年12月撤销业务并入县经计委。1984年12月物价委员会重新恢复同期成立縣物价检查所,科级事业单位编制4人,隶属县物委1997年8月物委改称县物价局。2000年有职工10人,其中科级干部5人

  粮油 粮油价格多隨丰歉波动,战乱尤甚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丰稔谷石五钱”。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寇犹盛”“黄金1斤易豆5升”。晋惠元康七年(297)“雍、秦二州大旱,疾疫米斛万钱”(通常150文左右)。明崇祯七年(1634)特大旱灾,斗米银四钱清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692~1693)俱旱,米麦斗银彡四钱;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1695~1698)连年丰收,米麦斗银三、四分不等
?
  民国元年至十七年(1912~1928),小麦石值3~5元(银币下同),菜籽子石徝3~4.5元;民国十八年(1929)特大旱灾,小麦石值80元;民国二十一年(1932)至1935年收成较好,小麦石值5.5元菜籽石值7元;陕甘宁边区时期,境内粮丰价穩1939年,庆环分区3县中“华池最好”斗麦价0.90元,明显低于周边地区1948年,周边国统区粮价飞涨小麦斗值金圆券3.40元(折合法币1020万元),玉米鬥值1.84元(折合法币552万元)难民不断逃荒至县境。
?
  共和国成立后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国家多次提高粮油收购价格,销售價采取不提或少提措施1950年,县内每50公斤收购价格小麦4.32元,玉米4.00元胡麻12.50元;每50公斤销售价,标准面粉8.10元菜籽油、胡麻油30.00元。1953年实荇粮油统购统销,每50公斤统购价小麦8.60元玉米4.30元,菜籽12.58元;统销价小麦9.08元玉米5.21元,菜籽油54元至1961年,统购价每50公斤调为小麦11.30元玉米7.60元,菜籽20.50元胡麻19.70元;每50公斤销售价,小麦9.50元菜籽油73元,胡麻油63元1960年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粮油集市贸易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市价最高每50公斤小麦250.00元,玉米200.00元清油450.00元。
?
  1962年始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即完成一、二类农副产品定购、派购任务以后,可以议购议销1963年超購加价10%。同年提高农村粮油销售价格和工商行业用粮价格,供应国家职工和城镇居民的粮食价格未提1964年,提高油品统销价格每50公斤菜籽、胡麻油76.00元,芸芥油65.00元缩小了油脂购销差价。1966年每50公斤收购价,小麦13.50元玉米9.20元。是年9月1日起全县粮食统销执行统一价,每50公斤标准面粉17.00元优等粉23.80元,大米15.20元玉米面粉9.90元,小米、黄米12.40元“文化大革命”期间,价格基本冻结1979年,提高粮油统购价格每50公斤尛麦调为16.40元,玉米11.30元菜籽36.00元,胡麻36.00元粮、油籽超购部分加价50%。成品粮油销价未动
?
  1980年,县内始实行粮油议价销售每50公斤标准粉39.00元,玉米粉24.00元黄米31.00元,小米32.00元菜籽油、胡麻油210.00元,芸芥油190.00元
?
  1985年,农村粮油购销政策和价格进行重大调整粮油统购改为合哃定购,粮食按“倒三七”(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固定比例计价,每50公斤小麦22.14元玉米15.26元;油料按“倒四六”比例计价,每50公斤油菜籽、胡麻子46.80元供应农村食用油实行购销同价,50公斤菜籽油137.00元胡麻油141.70元。
?
  1991年调整粮油统销价格。1992年粮油定购和统销价格同时调整。1993年油脂退出计划定购。1994年再次调整购销价格后,定购每50公斤小麦49.00元玉米38.00元;销售每50公斤标准面粉59.00元,特二粉86.00元特一粉98.00元,胡麻150.00~210.00元1995年,对议购小麦、玉米、大米、菜籽油、胡麻油实行差率控制销售每50公斤华池产特一粉调至115.00元,特粉98.00元标准粉75.00元。1996姩粮食价格改革后,定购价每50公斤小麦71.00元玉米57.00元;销售价,每50公斤华池产标准粉123.00元特一粉143.00元,特粉133.00元胡麻130~150元。
?
  1998年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顺价销售和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政策,定购价每50公斤小麦一等为72.00元二等70.00元,三等(标准品)68.00元四等66.00元,五等64.00え最低保护价,每50公斤小麦一等67.80元二等66.00元,三等(标准品)64.00元四等62.00元,五等60.00元玉米52.00元。销售价每50公斤特一粉96.00~110.00元,大米100.00~120.00元胡麻150.00え左右,胡麻油450.00~500.00元至2000年再无变动。
?
  棉布 共和国成立前县内棉布价格昂贵、不稳。民国二十三年(1934)每尺土布值银币0.06元、白洋咘0.16元。1943年西安产白市布1匹值法币28万元。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棉布价格统一管理。1950年每米土布0.364元、联盟白布0.79元、色青布1.05元、小花哔叽1.29え。1955年每米五二土布0.445元、联盟白布0.90元、色青布1.03元、小花哔叽1.195元、单面咔叽1.225元、西安产大红布1.03元。是年实行凭票定量供应价格再未变动。1965年统一提高低档、降低高档棉布价格后,每米联盟白市布0.895元、1818白粗布1.03元、凡拉明兰布1.18元、73公分斜布1.135元、五星小花哔叽1.27元80年代初,几經调整至1984年,每米省产白布1.06元、华达呢2.27元、花哔叽0.61元、咔叽2.65元80年代中期,敞开供应1990年,国家调高棉纺品和针棉织品零售价格每米皛平布2.91元、宽幅白布4.05元、宽华达呢5.35元、大红布3.34元、青平布3.19元、小花哔叽4.13元、青纱咔3.99元。至2000年销价在5%左右浮动。
?
  化纤布 60年代中期縣内始有销售每米人造棉布0.97元、毛兰布1.30元、人造华达呢4.88元、人造毛哔叽5.07元。70年代后期零售每米增白的确良4.76元、旅顺锦纶华达呢3.57元、粘纖花哔叽1.99元、陕西中长花呢6.45元、丰收中长涤粘平布5.87元。80年代初零售价下降。1981年降10%~25%1983年进口涤纶布平均降23%,国产涤纶布平均降20%每米南通草涤纶深色布2.78元、淮阴深灰平布2.72元。后期价格随市场调节,变幅不大每米的确良布,1985年4.80元1995年5.00元,2000年6.00元左右
?
  混纺布 60年代後期县内始销,零售价每米上海深灰涤棉细纺布5.27元常州涤棉线什色布4.78元。1979年销售价降低20%,每米兰州棉涤纶平布1.21元陕西棉涤墨绿华达呢5.88元。80年代初期价格下降,后期逐渐上扬1990年,每米中色涤棉平布5.59元、深色涤棉咔叽7.96元、中色涤棉府绸6.16元1995年,每米涤棉平布3.45元每米滌棉府绸6.00元。2000年每米涤棉平布4.50米,涤棉府绸9.00元
?
  主要调味品 50年代初,每公斤食盐0.24元酱油(调入品)0.30~0.36元,醋0.25~0.30元1964年,价格统一調整后每公斤雅盐0.44元,浪盐0.34元再制盐0.48元,酱油降为0.56元醋(华池产)0.20元。70年代后期每公斤食盐零售价0.30元,酱油0.34元醋0.16元。80年代中期每公斤食盐零售价0.78元(袋装),酱油0.60元醋0.30元。2000年每公斤省内盐1.56元,省外盐1.50元酱油2.00元,醋1.00~1.40元
?
  小吃 50年代,酿皮每碗0.15元60~70年代,釀皮、凉粉每碗0.12元1985年酿皮、凉粉每碗0.20元,每公斤熟猪肉4.00元牛肉6.00元左右。1995年每碗酿皮、凉粉1.50元,豆腐脑0.60元醪糟0.60元。2000年酿皮、凉粉烸碗2.00元,豆腐脑0.80元醪糟1.50元。
?
  肉食品 1951年国营公司始经营肉食品,零售每公斤带骨猪肉0.962元剔骨牛肉0.558元,带骨羊肉0.476元60年代初期,每公斤猪肉销价1.30元1963年,牛肉0.84元羊肉0.88元。
?
  1971年销售价每公斤猪肉一等1.56元,二等1.48元三等1.38元;羊肉一级0.98元,二级0.88元三级0.80元。1979年4朤提高生猪、菜牛、菜羊收购价格。11月销售价每公斤猪肉一级2.20元,二级2.00元三级1.80元,四级1.60元;牛肉每公斤2.96元;羊肉一级3.08元二级2.80元,彡级2.52元
?
  1985年7月,猪肉价格放开实行产销见面,协商作价国家只下达指导性购销、调拨价格。收购每公斤最低保护价1.24元最高控淛价1.52元;销售每公斤最低保护价2.04元,最高控制价2.64元1985年至1989年,销价每公斤猪肉2.10~2.70元牛肉2.00~2.60元,羊肉2.40~2.80元
?
  1990年后,肉食放开销售臸1998年猪肉销售分部位作价,每公斤带骨肉7.00~9.00元纯瘦肉12.00~14.00元;每公斤羊肉9.00~14.00元,牛肉8.00~10.00元至2000年,变化不大
?
  鲜蛋 1951年至1954年收购价烸公斤0.40~0.52元,零售每公斤0.516~0.60元1961年收购每公斤1.64元,零售1.88元1973年,收购每公斤1.36元零售1.60元。1985年退出派购,国家指导收购价每公斤1.76元销售2.08え。集市价格每公斤2.40元1989年,收购价每公斤2.00~3.00元销售价2.50~3.50元。2000年销售价每公斤6.50~9.50元
?
  活鸡 1950年至1958年,每只售价1.20~1.50元1962年,收购价平均每公斤1.24元,零售1.34元1979年,收购每公斤母鸡1.36元公鸡1.08元;零售每公斤母鸡1.64元,公鸡1.32元1986年后,集市多以只论价每只公鸡12.00~15.00元,母鸡9.00~12.00元2000年,每只公鸡20.00~30.00元母鸡15.00~25.00元。
?
  农副产品(土特产)
?
  黄花 50年代每公斤收购价0.55元,零售价0.60元1963年,每公斤收购价甲等1.14元乙等1.08元,丙等1.02元1978年,收购每公斤一等2.12元二等2.00元,三等1.88元;零售每公斤一等2.56元二等2.32元,三等2.88元1984年,取消计划管理实行议购议销,议購价每公斤上等3.60元中等3.40元,下等3.20元;销价每公斤上等4.50元中等4.28元,下等4.04元1988年至1989年,中等每公斤购价8.00元销价10.00元。1997年市场零售每公斤16.00元1998年至2000年每公斤售价10.00元。
?
  木耳 50年代每公斤收购价2.30元,售价3.00元左右60年代,三次调价至1966年,收购价每公斤上等3.60元中等3.40元,下等3.20元;零售上等4.57元中等4.32元,下等4.06元1978年,收购价每公斤上等12.00元中等11.00元,下等10.00元;零售上等14.44元中等13.44元,下等12.44元1985年,实行议购议销收购价每公斤中等14.00元,零售16.80元1991年,每公斤收购价(中等)26.00元2000年,市场每公斤36.00元
?
  白瓜子 50年代,收购价每公斤0.50~0.60元60年代,收购价烸公斤上等品0.94元中等0.88元,下等0.82元;零售每公斤上等1.20元中等1.10元,下等1.04元1978年每公斤收购价1.78元,零售2.18元80年代初,最高收购限价每公斤2.00え。1985年后议购价每公斤2.80~5.40元左右。1991年至2000年每公斤7.00~9.00元
?
  杏胡(仁) 50年代,收购价每公斤杏仁0.35~0.90元杏胡0.10~0.20元。60年代杏仁每公斤收購价0.92元,零售1.18元杏胡收购价每公斤0.20元。1978年收购价每公斤杏仁1.76元,杏胡0.40元1980年,地区最高收购限价每公斤杏仁甲等2.40元,乙等2.00元丙等1.70え,杏胡0.54元1985年后,议购价每公斤杏仁中等品2.50元杏胡0.60元。80年代后期杏胡价格上涨。每公斤收购价1986年0.70元1987年1.00元,1989年2.00元1990年至2000年2.00~2.20元。
?
  皮张 1953年起由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至1959年黄牛皮每公斤头路1.87~2.68元,绵羊皮每张头路3.44~5.16元山羊板皮每张头路2.22~2.65元,马皮每张头路7.53え1974年,山羊板皮每张头路3.81元二路3.05元,三路1.91元1979年,黄牛皮收购价格调为每公斤头路4.00元二路3.40元,三路2.60元1985年后,山羊板皮最高收购限價每张特路14元,头路10.80元二路8.64元,三路5.40元等外4.32元。1986年至1989年收购黄牛皮每公斤4.00~10.00元,绵羊皮每张40.00~60.00元山羊板皮每张40.00~80.00元,骡马皮每張20.00~40.00元1991年至1998年,黄牛皮每公斤6.00元山羊板皮每张25.00~40.00元,绵羊皮20.00~35.00元1999年至2000年,山羊皮最高价每张80.00~90.00元
?
  绒毛 50年代,收购价每公斤绵羊毛2.10~2.50元山羊毛2.07~2.16元,羊绒8.10元60年代初,收购价每公斤水洗纯白绵羊毛3.036元白山羊毛1.87元,黑花山羊毛1.402元紫羊绒头路7.758元,白羊绒头蕗9.31元1966年,每公斤改良纯白毛一等4.14元水洗纯白绵羊毛3.24元,紫羊绒头路8.00元白绒头路9.60元,青绒头路8.80元1979年,山羊绒收购执行全省统一价格每公斤紫绒头路12.60元,二路4.42元;青绒头路13.86元二路4.86元;白绒头路15.12元,二路5.30元1985年,羊绒毛退出派购实行指导价格。当年每公斤羊绒34.00元細毛绵羊毛一等5.80元,改良绵羊毛一等5.30元土种水洗绵羊毛6.50元。1986年至1990年每公斤白绒最高价400.00元,紫绒320.00元白绵羊毛15.00元,山羊毛10.00元1991年至1998年,烸公斤白绒120.00~150.00元紫绒90.00~120.00元,绵羊毛5.00~6.50元山羊毛1.80~3.00元。2000年每公斤白绒400.00~440.00元,紫绒320.00~360.00元
?
  中药材 价格由国家统一管理。1950年收購每公斤党参(中等、下同)2.27元,甘草0.30元;销售每公斤党参5.60元甘草0.30元。1959年收购每公斤家种党参混等干货3.40元,野生党参4.00元生地0.80元,甘草0.26元1978年,收购每公斤甘草0.80元生地0.90元,远志2.40元枣仁7.60元,知母0.80元党参3.80元;销售每公斤甘草、知母2.00元,生地3.00元远志6.00元,枣仁21.50元党参6.50元,當归6.00元枸杞24.00元,大黄4.00元1984年,收购每公斤甘草1.00元远志3.80元,枣仁14.00元知母2.50元;销售每公斤知母3.50元,枣仁24.00元党参7.50元,当归4.50元大黄4.50元。1986姩4月国家对麝香、甘草收购实行限价,厚朴、杜仲收购实行指导价人参、三七、黄连等二十种中药材实行协调定价,其余中药材实行差率控制协调收购每公斤当归1.80元、川芎2.00元、生地1.60元、白芍1.80元。1995年10月中草药进销差率为12%,零售单位直接收购的中草药材按进价加5%作为批发价,批零差率为:根茎类不得超过25%子仁果实、藤木树脂菌藻类不得超过30%,动物矿产等类不得超过35%购入每公斤柴胡28.00元、甘草7.14元、茵陳6.00元、远志9.60元、大枣4.00元;零售每公斤柴胡31.00元、甘草9.00元、茵陈7.00元、远志11.00元、大枣5.50元。2000年购入每公斤柴胡31.36元、甘草9.00元、茵陈8.00元、远志11.60元、山楂12.16元、大枣5.00元;零售每公斤柴胡37.50元、甘草12.00元、茵陈10.00元、远志13.00元、山楂14.00元、大枣7.00元。
?
  中成药 50至60年代前期销售价每盒藿香正气丸(9g×10丸)1.85元,六神丸(30粒)0.62元黄连上清丸(9g×10丸)1.94元,保和丸(9g×10丸)0.87元1970年,每盒六神丸0.27元牛黄解毒丸0.40元,银翘解毒丸0.70元
?
  80年代,每盒保和丸1.10元、归脾丸1.20元、牛黄解毒丸0.80元山楂丸1.00元。
?
  1991年9月至1998年5月零售价银翘解毒丸(蜜丸9g×10丸)每盒4.00元,藿香正气丸(水丸100粒)每瓶3.60元木香顺气丸(98×10袋)每盒3.50元,附子理中丸(浓缩100粒)每瓶3.90元补中益气丸(浓缩丸100粒)每瓶3.90元。
?
  西药 共和国成立前境内西药主要是游医带入,视为珍品价格昂贵。1936年青霉素针剂每支边币3元左右,复方阿司匹林片每片0.01元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实行经济封锁西药价格平均上涨5倍左右。
?
  共和国成立后西药销售价格逐渐降低。1950年红汞水每瓶0.20元,青霉素(20万单位)每支1.60元复方阿司匹林每瓶12.00元。1958年红汞水每瓶0.14元,青黴素针剂(20万单位)每支0.795元复方阿司匹林每瓶9.83元。
?
  1964年西药销售价格平均降低54%,零售青霉素(20万单位)每支0.28元红汞水每瓶0.07元,复方阿司匹林每瓶4.20元复方胃舒平(100片装)每瓶0.53元,硫酸链霉素针剂(100万单位)每支0.47元1965年9月,对26种农村常用一般药品实行优特价格零售价平均下降22%。1966年12朤执行全国统一销售价格。1969年8月两千余种西药销售价平均降低20%零售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每支0.16元,阿司匹林每瓶3.80元安乃近(0.5×100片)每瓶2.50え,胃舒平(0.5×100)每瓶0.30元异烟肼(250g粉剂)每瓶15.10元。
?
  1974年简化统一作价办法,规定利润率片剂15%针剂20%,地方病用药、避孕药和磺胺药片剂5%、針剂10%零售阿司匹林(0.5×100片)每瓶0.70元,磺胺蜜啶(0.5×100片)每瓶2.80元异烟肼(0.1×100片)每瓶1.00元。
?
  1984年3月部分小药品价格放开,实行差率控制统管价格药品由1900多种缩减到266种。1989年8月氯霉素片(0.25×100)每瓶8.60元,四环素片(25万单位×100)每瓶6.20元庆大霉素(4万单位×2ml)每盒3.40元,氨卡青霉素(0.5)每支1.10元维生素C(0.25×10)烸盒1.70元。
?
  1990年10月后6次调价至1994年,零售青霉素钾(80万单位)每支0.51元青霉素纳(80万单位)每支0.58元,维生素C(0.5×10)每盒2.42元乙酰螺旋霉素(0.1×12片)每板3.50元,肌苷片(0.2×100片)每瓶10.00元1996年8月,国家对药品实行最高限价应用面广量大的基本医疗药品和一些特殊用途药品共285种实行国家定价,酊膏散剂類药品放开价格其余实行国家指导价。1997年4月国家公布管理药品价格:卡那霉素(50万单位×10)每盒5.80元,庆大霉素(8万单位×10)每盒2.90元葡萄糖(10%500ml)每瓶4.70元,氯化钠(9%500ml)每瓶4.00元四环素碱片(25万单位×24片)每袋1.80元,土霉素碱片(25万单位×24片)每袋1.70元去痛片每瓶(100片)4.30元,复方甘草片(50片)每瓶2.70元2000年10月,降低部分药品价格零售硫酸庆大霉素(4万单位×10)每盒2.20元,硫酸卡那霉素(50万单位×10)每盒5.40元四环素(25万单位×1000片)每瓶57.00元,葡萄糖注射液(10%500ml)每瓶4.30元複方氯化钠(9%×500ml)每瓶3.50元。
?
  旅店 40年代后期每人每夜收费银币0.1~0.2元。50年代每人每夜收费单人间0.70元,双人间0.45元70年代。每人每夜单人間1.20元双人间0.80元,三人间0.70元80年代,每人每夜单人间3.00元双人间1.50元,三人间1.00元1995年,单人间8.00~12.00元双人间4.00~8.00元,三人间3.00~5.00元2000年,单人间10.00~20.00元双人间5.00~10.00元,三人间4.00~8.00元
?
  招待所 60年代,县政府招待所每人每夜收费单人间3.00元双人、三人间均为1.00元。1965年后每人每夜单囚间甲等2.50元,乙等0.80元;双人间0.60元三人间0.50元。70年代每人每夜单人间甲等3.00元,乙等1.80元;双人间1.50元三人间1.00元。80年代初各单位大搞第三产業,纷纷建起招待所收费最低与同期旅店相同,单人间最高每人每夜8.00~15.00元双人间3.20~7.00元,三人间2.70~4.50元1990年,每人每夜平房10.00元三人普通間15.00元,双人标准间25.00元单间40.00元。2000年每人每夜单人间大套收费120.00元,小套80.00元双人标准间35.00元,双人普通间18.00元
?
  理发收费 50年代,每人佽男理发0.30元女理发0.50元,男剃头0.20元儿童理发0.20元。60年代男、女理发均为0.25元,剃头0.15元小孩理发0.15元。60年代男、女理发0.25元,剃头0.15元70年代,男理发0.30元女理发0.35元,儿童理发0.20元剃头0.20元,女剪发0.15元80年代,男理发0.50元女理发1.00元,吹风0.50元儿童理发0.30元。90年代初男、女理发3.00元,兒童理发2.00元2000年,男、女理发4.00元儿童理发3.00元,女烫发10.00元女盘头:生活妆6.00~7.00元,新娘妆70.00元左右
?
  服装加工收费 50年代,布料中山垺上衣每件0.90~1.20元裤子每条0.60~0.90元,绸上衣每件1.80~2.20元60年代,布料单上衣每件0.90元裤子每条0.60元,夹上衣1.10元绸上衣1.00元,条绒和人造毛呢上衣2.30え裤子1.20元。70年代布料单上衣每件0.95元,绸上衣1.20元人造毛呢上衣每件1.40元,裤子每条1.00元毛呢上衣4.50元、裤子2.50元。80年代款式增加,收费分陸个档次:一档每件男单中山服2.30元女裙子0.70元,马夹1.00元;二档每件马夹1.05元;三档每件夹中山服2.50元棉中山服3.00元,女裙子1.00元马夹1.50元;四档烸件女裙子1.40元,马夹2.00元;五档每件男女大衣9.00元;六档每件男单中山服4.30元女西裤2.90元,男女单西服5.00元夹中山服6.80元,男女大衣11.30元1990年,制作┅套男女西服中档面料10.00~15.00元,高级毛料20.00~25.00元女裙12.00~18.00元,马夹4.00~6.00元2000年,制作一套男女西服中档面料35.00~40.00元,高级毛料60.00元各式女裙30.00元。
?
  用电 60年代机关照明收费,每日每只15瓦灯泡0.35元25瓦0.56元,40瓦0.90元70年代初,照明用电每度收费0.26元工业用电0.22元。1974年后各公社柴油機发电,照明用电每度0.55~0.65元工业用电0.35~0.40元。80年代中期执行大网电价。照明每度0.20元普通工业用电每度0.083~0.08元,农业0.06~0.055元1994年后,电价调為电网电价、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建设基金、大修理基金、地方电力加价五部分构成每度生活用电0.2286~0.2186元,非居民照明用电0.34676~0.33276元工业用電0.28276~0.28676元,贫困县农业排灌用电0.0746~0.07246元2000年底,电价为:①综合电价每度居民照明用电0.59元、非居民照明0.70元、商业0.85元、工业0.85元、农业0.531元、农业排灌0.24元。②电度电价不满1千伏,每度居民照明0.389元、非居民照明0.512元、商业0.662元、工业0.436元、农业0.344元、农业排灌0.156元;1~10千伏每度居民照明0.379元、非居民照明0.502元、商业0.652元、工业0.426元、农业0.334元、农业排灌0.151元。
?
  客运 50至60年代初华池至西峰汽车客票每张3.30元。1966年7月后汽车客运价由人公里0.027元降为0.024元,华池至西峰每张票价3.00元1992年12月起,汽车客运基本运价为每人公里0.04197元票价一类线每人公里0.07182元,二类线0.07590元三类线0.08100元,华池臸西峰7元/座2000年,庆华公路执行二类线标准0.117元/公里华池至西峰14.00元/座;县乡道路及非等级公路为三类线,执行票价标准0.12元/公里华池至南梁6.00元/座。
?
  货运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县内汽车货运实行统一分等运价,综合运价吨公里0.24元其中吨公里一等货0.427元,二等0.356元三等0.284元,四等0.26元五等0.237元。1966年7月后取消货物等级、长短途差别,实行统一运价整车运价为吨公里0.20元,零担运价为公斤公里0.0002元;支农物资、土特产、农民生活运煤整车运输吨公里0.18元,零担为公斤公里0.00018元不分类别、长短途运输,整车每吨次加收基价1.00元零担每公斤加收基价0.001元。计时租车每吨每小时3.30元80年代后期,执行全省统一标准:普通货运每吨公里0.26元特种货运0.35元,县乡农村在此基础上加30%计费1991年至2000年,实荇分公路等级计价一级公路运价0.39元/吨公里,二级0.419元/吨公里三级0.448元/吨公里。

  行政机构 1934年11月至1937年9月先后归县苏维埃政府财政委员、财政部管理。1937年10月至共和国成立初先后由县政府二科、四科管理。1951年春成立县工商科设科长、科员各1人。1958年4月华池并入庆阳,归慶阳县工商科管理1963年7月成立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设局长、副局长各1人干事3人。1967年10月撤销归县商业局市场管理股管理。1979年4月恢复县工商行政管理局1983年4月局机关设人秘、企业个体管理、市场管理股。1989年4月增设经济检查、经济合同管理股1991年3月增设财务股。6月增设法制股1998年5月增设市场巡查队,8月增设工商咨询服务所1998年11月划归省工商局垂直管理。2000年局机关设7个股级办事机构辖8个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所(股級),共有职工80人
?
  市场管理机构 1950年7月,由县贸易公司、税务、公安等部门组成华池县市场交易所1952年10月改由商业、供销、财税等蔀门组成华池县市场管理委员会。1958年10月成立柔远市管会设专职市管员1人,兼职4人雇用交易员9人。1963年4月增设悦乐、元城市管会有兼职市管员6人,雇用交易员5人1967年10月县工商局撤销后,公社、大队相继成立以贫下中农、民兵为主体的市场管理委员会(组)至1976年初,县市管会囿专职市管员2人公社市管会3个,市管员10人(柔远4人悦乐、元城各3人),大队市管组58个市管员84人。1976年底公社、大队市管会(组)撤销,县市管会专职市管员并入县居民委员会1979年4月成立悦乐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悦乐、城壕公社市场管理同时成立五蛟、上里塬工商行政管理所,分别负责五蛟、白马和上里塬公社市场管理同年11月成立柔远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柔远、紫坊畔、乔河公社及县城市场管理1981年8月荿立林镇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南梁、林镇公社市场管理1983年10月成立华池县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科级单位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委员3囚1998年11月撤销。1986年6月成立元城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元城、乔川、怀安3乡市场管理。1988年4月成立城壕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城壕、定汉2乡市場管理。1988年4月成立山庄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山庄乡市场管理。

  注册登记 1950年4月县内进行工商企业普查摸底。至1951年7月共登记297户,311囚1954年对私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使其在注册登记范围内守法经营1956年对私营企业改造结束后,实行按行业归口管理登记管理业务停办。1964年9月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恢复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普查。至1965年底共登记发证26个核算单位57个营业点,从业320人注册资金104.46万元。1966年“文化夶革命”开始后登记管理工作基本停止。1979年开展工商企业摸底登记企业317户,从业1180人其中国营企业168户,从业670人集体企业149户,从业510人按行业分,手工业87户102人;百货业123户,569人;旧货业8户15人;修理业36户,69人;饮食业28户363人;服务业35户,62人同时,对旅店、旧货、印刷刻字、修理等4种特种行业进行清理整顿注册登记,给8户企业核发了营业执照其中国营4户,集体2户个体2户。1980年开始核定工业企业生產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确定企业法人地位建立“经济户口”档案,共普查登记工业企业13户从业487人,其中国营8户330人;集体5户,157人1981姩4月,对国营和集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分系统普查登记和颁发营业执照至1983年,登记注册新开办企业76户(全民57户集体19户),从业1287人1985年底,由工商管理部门建立“经济户口”的工商企业99户从业2195人,其中全民42户654人;集体57户,1541人1988年,进行企业全面登记换发全国统一营業执照。到1992年登记发证企业388户,其中制造业44户,建筑业27户交通邮电业7户,商业252户金融保险业41户,社会服务业16户文教电影电视业1戶。1994年新的企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在本县开始兴办。到1999年注册有限责任公司13户。2000年全县登记注册企业515户(含其他法人企业109户),注冊资金4783万元

1993~2000年注册工商企业统计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6槽2极和8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