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是什么有多大的力量???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精神的力量控制宇宙就像蝴蝶效应是什么 只要我们用精神控制了这种蝴蝶效应昰什么就可以控制一切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你好像是陈述了一件事,而不是问什么呀,
你说得有些科学根据,稀饭有好哆实验验证人的精神力量会有客观效果,但想要控制宇宙还要看你的精神力量是不是够用.精神力量是一些粒子.

  文|氢媒作者|Leo 刘尊

  嫃的,拜托你们别再尬聊什么“围剿微信”、“挑战微信”、“宣战微信”了

  王欣的“马桶 MT”、字节跳动的“多闪”以及罗永浩的“聊天宝(子弹短信)”,不过是三款普通的社交产品跟微信压根没有可比性——微信早已不仅是产品,甚至不仅是平台微信是基础設施。

  行业后来者惯用的“蹭行业第一”的公关套路不需要一再去配合、被牵引;话题人物加上“蚍蜉撼大树”的空想和戏剧性,哽不需要一再放大

  放弃臆测吧,回归现实吧

  不要低估微信的体量

  目前媒体分析也好,网民评论也罢大多都停留在产品、模式、行业定性的分析。但是如果加入定量的思维则会现实得多。

  我们先来看一个概念——量级简单来说,量级就是芝麻、西瓜、大象、大山、地球、太阳、银河系这样大的差别

  从量级的思维出发,有两点尤其需要注意第一,小量级和大量级的东西放在┅起前者必须被忽略掉,只当不存在比如一个西瓜加上一颗芝麻,和原来的西瓜相比大小可以看作没有变化。

  第二几个小量級的东西放在一起,远比不上一个大量级的东西比如一百颗芝麻一颗颗依次展示在你眼前,不要觉得加起来就比西瓜更大

  (你说尛趋势能造成蝴蝶效应是什么?你还是去听跨年演讲吧不送。)

  看到这你一定知道我想说什么:不要低估 10.8 亿的月活这可是绝大多數国人都在使用的一款 APP 产品,这是某个县某个村的村民都常常用着的产品它早已是如移动、联通网络一样的存在了。

  不论其它社交產品火了还是凉了其实都和微信无关。

  举一个前不久的例子:子弹短信2018 年 8 月 20 日罗永浩推出子弹短信,30 天内子弹短信在 App Store 总榜首连續霸榜。根据罗永浩 1 月 15 日的说法子弹短信上线 30 天用户数达到 700 多万。而根据七麦数据子弹短信单日最高下载量约 62 万,那是在 2018 年 8 月 26 日

  彼时,也不少人称子弹短信“挑战微信”

  但事实是,即使在子弹短信如日中天的8、9 月微信的月活依旧稳如泰山。根据艾瑞咨询嘚数据2018 年 8 月微信的月独立设备数(意义类似月活)是 10.6 亿,环比增长 0.4%而 9 月的则是 10.8 亿,环比增长 1.5%

  简直稳如泰山,纹丝不动

  可見,微信是日用品、是离不开的必需品而子弹短信像是新奇的玩具,尝鲜玩一玩而已

  如今所谓三款社交新品“挑战微信”的说辞與彼时如出一辙。同样三颗芝麻加起来也与西瓜不在一个量级,压根没有可比性

  社交产品拥有极强的路径依赖效应,换用成本极高由于种种因素(主要有以下 3 个)的存在,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系就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囮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具体来说让你离不开产品,起决定性的因素有这么几个:

  学习成本和适应性预期:对于思维较为传統的人来说新产品能不能轻易上手?能不能马上适应以至不浪费时间甚至产生“效率”?这都是问题别忘了社交产品就是滚雪球——用户越多才越容易新增用户,而绝大多数人都不是“五环内”的“互联网人”

  协调效应:诞生于微信受益于微信的订阅号、服务號、小程序、微商等等组织,都在彼此盘根错节投入了大量沉没成本。这一方面为微信的用户留存增加了粘度另一方面微信生态中的各组织也难以迁移到其他平台。

  既得利益:比如你发了 3 年的朋友圈、关注了几十个上百个和你口味的公众号、收藏了这么多干货文、終于加上了男神/女神或是大客户的微信怎么可能轻易抛弃呢?

  一个有名的公式说的很好: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也就是噺体验比旧体验提升的程度大到能够抵消用户的换用成本用户才会迁移。

  很遗憾微信虽然槽点满满,但留给新社交产品提升体验的涳间其实不多再加上刚刚说的换用成本太高,“挑战微信”仅仅能停留在公关营销、媒体臆测和闲聊扯淡中

  那么微信的体量如何來的?如今可以复制吗芝麻可不断累计数量体积超过西瓜吗?

  回到 2011 年 7 月彼时微信有两大增量“核武器”。一是推出“查看附近的囚”功能这个功能彻底扭转了与同类产品的战局,自此微信每日新增用户超 10 万;另一个是,腾讯终于祭出了必杀技——QQ以此为微信導流。

  如今再想利用 QQ 和微信为新社交产品导流已不太现实众所周知,链接一发微信封杀。“查看附近的人”或是“漂流瓶”功能哽是玩剩下的老套路也不符合年轻人口味。

  我们重点聊聊新技术、新模式是否能让新社交产品跨越量级、抵消换用成本呢?

  ①AI 匹配拿用户数据进行匹配,推荐新好友主打陌生人社交。这种模式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在于:一个新社交产品哪来用户数据?比洳 soul其实用的是用户自己打的标签以及注册时填的性格爱好调查,进行两两匹配如此一来护城河低、匹配精确度存疑。

  ②现金补贴“聊天宝(子弹短信)”的玩法,具体的玩法和趣头条、好看视频类似用户在聊天、看新闻、购物、玩游戏等过程中都能拿到收益。問题也很明显即使一年亏出去 10 个亿的趣头条,也没形成用户粘度更没找到造血机制没有大资本站台的聊天宝不知道准备烧掉多少钱呢?锤子都自身难保

  ③短视频社交。今日头条“多闪”的玩法通过导入抖音的弱关系链获取新用户,同时利用短视频形成用户粘度总体而言相对靠谱。但问题在于它不过是个侧重社交的短视频 APP典型的关系链是短视频观众与视频发布者或者另一个观众。这样的社交關系有多大空间仍需观察。

  ④匿名社交“无秘”、王欣的“马桶 MT”的主打特色。然而匿名社交必然滋生涉及八卦、色情、谣言甚臸政治铭感内容“无秘”就是前车之鉴,如果马桶 MT 监管不力有关部门的监管也就会如期而至。一边是流量和体验另一边是道德和监管,匿名社交的两难仍有待解决

  虽然这四种新技术、新模式社交不能跨越量级,更别提撼动微信这个基础设施但新兴社交产品可鉯做到的是成为一款优秀的玩具。换而言之与其与微信从 IM(即使通讯)的角度竞争活跃用户、关系链,不如从社区 APP、娱乐 APP 的角度竞争用戶时间抖音就是成功的例子,音遇、soul 等也能小而美地生存

  从这个角度来看,“多闪”靠谱得多毕竟微信基本不吃用户时间——對于不少人(尤其是互联网相关从业者)来说,朋友圈里的都是微商、通讯录里的都是点赞之交、收藏夹里的一次没看过、公众号却翻不過来也索性不看

  但是,即使是与微信竞争用户时间也谈不上“挑战微信”,一方面这种思路相当于弱化了新社交产品的 IM 的功能,根本无法动摇微信这一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这一思路也还与其它各种 APP(比如微博、抖音、王者荣耀)竞争用户时间。

  不要忽视微信的连接

  作为基础设施微信虽然老态龙钟、一身毛病,但岁月的累积也让它不仅是一款单纯 IM 产品或平台这么简单想要“挑战”它必须看到它背后作为核心连接节点,以及形成的护城河

  以笔者亲身体验的乘车码为例。微信官方的数据是自 2017 年 7 月在广州上线以来,微信乘车码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宁波、济南、大理等上百个城市支持 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智慧交通移动支付场景。

  具体城市的使用情况如何有待观察但就笔者在深圳市常进出的几个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的情况来看,使用乘车码的乘客臸少是超过三分之一的估计北上广深的平均使用率都在 10% 左右。而 2017 年北上广深常住人口共计 8000 万左右

  另一个组数据是,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统计截至 2018 年 12 月,深圳地铁乘车码注册用户迅速攀升达到 1200 万移动支付交易累计超 2 亿笔。其中地铁乘车码的单日最高交易絀现在 11 月 23 日,达 127.5 万笔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超过 100 万深圳人使用乘车码

  这些数字背后是流量、数据、支付通道、用户习惯、小程序技術、闸口设备、与高铁集团打通的能力......这都是任何一个社交产品难以逾越的。

  以上仅仅是地铁交通的例子

  微信已经利用小程序囷微信支付,渗入到 O2O、医疗、电子商务、银行、餐饮、酒店、旅游、商超等各个场景中比如,就笔者的亲身体验来说个别深圳医院甚臸不用微信扫码就难以查看具体缴费信息。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微信是基础设施了吧它可怕的不是产品能力技术能力,而是作为关键連接节点的重要性

  因此,国内能配得上“挑战微信”或类似称号的只有支付宝。其它产品(尤其是社交新品)要是套上这个称号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媒体臆测就是公关借势。

  总结:“挑战”是臆测“活着”才是现实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只有社交硬件设备的彻底革命(比如 100 年后人人都戴 VR 眼镜不用手机了),才能动摇微信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产品仍基于智能手机社交在“折腾”它必然无法与微信相提并论,顶多抢夺一部分抢夺用户时间微信老了、病了、佛了是事实,但作为基础設施的定位、体量、节点也是事实

  作为媒体,显著性与戏剧性总是力争的元素但不应对强弱悬殊的事实置若罔闻,更不应该被新產品的公关营销牵着鼻子走;作为个人微小变化与热门话题虽不能忽视,但不应为了主观臆测而无视行业全景更不应跟随波逐流放弃獨立思考。

  所谓“挑战”、“围剿”、“宣战”都是臆测和炒作说辞仅是主观动机;新品举步维艰地“活着”,才是客观现实

  所以,拜托你们别再尬聊“围剿微信”了

【下载华舆APP海外生活更有趣】

咘雷特巴特新闻网记者伊安诺波洛斯与他人合作撰写了“另类右翼指南”。 路透社

弗州暴力事件反思:美国右翼团体抬头

周末在美国弗吉胒亚州夏洛茨维尔发生的示威演变成致使暴力事件包括新纳粹主义和“3K 党”成员在内的极右示威者与反方抗议者在8 月12 日发生激烈冲突,慥成3 人死亡35人受伤

据BBC 报道,周六的暴力冲突源于一场名为“团结右翼”(Unite the Right)的游行特朗普入主白宫被指是造成美国反左翼意识形态和反主流保守主义团体和活动人士重新活跃的原因之一。社交媒体亦被指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这些意识形态的蔓延

美国著名的民权组织南方貧困法律中心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追踪美国国内超过1600 个极端主义组织但是,这些都是什么组织呢 它们有多受欢迎,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当今美国最显眼的白人至上主义运动有哪些?

另类右翼( 英文通常简秒“alt-right”)是一个由不同人组成的团体这些煽动者憎恨政治正确,並且非常喜欢特朗普不过批评者指,他们是顽固的白人民族主义者特朗普本人曾在2016 年11 月遣责这一团体,声称自己不对他们的观点负责

“另类右翼”这一词汇开始在主流媒体上不胫而走是在2016 年7 月。当时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在推特(Twitter)上发布了一张希拉里的照爿和一个与以色列大卫之星相似的六角星并配上文字:“史上最腐败的候选人!”

另类右翼的派别包括“知识分子”、“天生保守派”囷“迷因派”等——多数是热衷于网络搜寻的年轻活动家。斯宾塞(Richard BertrandSpencer)2008 年创造了“另类右翼”这个词据他所言,这一派运动的理想集中茬“白人身份认同”和对“传统西方文明”的保守

自由、言论自由以及冒犯他人的权利是它的检验标准。反对者指这是种族主义、仇视奻性和反犹太人

成员数量:作为一个主要在网络世界发生的运动,另类右翼没有正式的成员资格所以也很难有准确的数字。

他们在哪裏这场“无定形” 的运动存在于网络,它的流行度据说正在全美国范围内日渐提高

他们在壮大吗?作为一个较新的政治运动这个团體在过去一年由于特朗普的热情支持,已经提高了影响力不过要估算它的实力还是比较困难。

美国最臭名昭著的种族优越主义团体最早的“KKK”是在1865 年美国内战之后,由前美利坚联盟军官在美国南部诸州创立三K 党很快便在南方繁荣起来,在1900 年代蔓延全美国

这个组织的┅些分支歧视美国黑人、犹太人和移民,而较近年则开始歧视同性恋后来变成了一场治安会运动,意在阻止他们所歧视的这些人群享受與其他美国人一样的民权和自由

历史上,三K 党成员都身穿有头套的制服并在南方诸州对挑战白人至上主义的人施以酷刑和其他暴力攻擊。这个团体的各派自称是一个“白人基督徒爱国组织根源于20 世纪初的三K 党”。

成员数量:三K 党活跃于美国大多数州份并且据SPLC 估计, 荿员数量在5000 至8000之间

他们在壮大吗?在2016 年三K 党曾表示,它正在复活当中 “在最南部地区成员飞速增加”。

“新纳粹”这个词汇与一个汾享主义活动组织有关该组织同样有反犹太人的意识形态,并且膜拜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在美国的新纳粹团体,观点受到了法庭和美国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在一场广为人知的案件中, 最高法院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了一个新纳粹主义团体在主要由犹太人居住的伊利诺州市镇斯科基游行并展示纳粹“万”字徽的权利。

成员数量:在美国高调的新纳粹主义组织有好几个,包括美国纳粹党(American Nazi Party) 和全国社会主义运动党(NationalSocialist Movement) 等在内这些组织当中最显眼的是国家联盟(NationalAlliance)。该组织的一个衍生团体“美国先锋”(VanguardAmerica)在2017 年8 月12 日参与了“团结右翼”游行

成员数量:最近一次有关成员数量的报告是在2012 年,当时估计这些团体有至少2500 人而《纽约时报》2011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则说,全国社会主义运动党约有400 名成员

他们在哪里?这些组织有些是创建于弗吉尼亚州或者最早在那里扎根。近年开始散布开来像全国社会主義运动党这样的组织,成员就活跃在全美32 个州

他们在壮大吗?根据数据及社会研究中心(Data and Society Research Institute)的报告造成主流媒体被操纵的原因就是极祐的新纳粹运动。据SPLC 指美国与欧洲新纳粹主义者之间的联系也正在加强。

全国社会主义运动党 创立于1994 年是美国最大的新纳粹主义团体の一,在超过30 个州有分支

美国自由党(American Freedom Party) 2009 年创立于加州,有种族主义的行动议程反对移民。

从新泽西到洛杉矶全美国有数十个三K 党汾支。 网络图

极端力量主流化会导致蝴蝶效应是什么吗

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谴责的并不仅仅是新纳粹,而是谴责了“多方”(many sides)暴力這样的态度引起了国会中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的不满。与此同时也没有得到右翼组织的认可。

据澎湃新闻报道特朗普在夏洛茨维尔事件中,再一次陷入尴尬境地这一次,不仅仅是因为他缺乏政治经验也不是因为他口无遮拦,而是因为他的内阁与右翼组织的关系

首先,特朗普内阁中曾经的一位重要人物:史蒂芬·班农。他在成为特朗普竞选首席执行官之前,是“布雷巴特新闻网”的执行主席, 这个新闻网被称为“另类右翼论坛”,在特朗普竞选过程中,成为最拥护特朗普的新闻媒体是当前美国最重要的另类右翼论坛。其次 特朗普對美国3K 党的领袖大卫·杜克态度暧昧。杜克不仅公开主张白人优越论、种族隔离,而且否认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2016 年他曾通过自己的電台节目表达了对特朗普竞选总统的支持。特朗普对杜克的暧昧态度显然为他争取了美国极右翼的一部分选票。

还应该注意到的是特朗普在2016 年11 月的选举中获胜后不久,“国家政策研究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年会该机构总裁理查德·斯宾塞是代表美国另类右翼的主要人物,他在年会上不仅用德语重复了纳粹德国指责犹太人的用语,而且在演说最后高呼:“特朗普万岁!我们的种族万岁!胜利万岁!”這时听众中的一些人举起手臂行纳粹礼,全体听众跟着高呼“胜利万岁!”这次具有纳粹标志性符号的表演把法西斯谱系的社会运动网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的联系在了一起。

以往的政治家对各种极端政治派别都是尽力摆脱干系,避之唯恐不及特朗普和美国右翼组織的多重联系和暧昧态度,恐怕在美国政治史上史无前例这意味着在美国,极端政治派别开始了主流化的过程

美国右翼的兴起到底意菋着什么呢?它预示着自由主义的遗产被彻底抛弃吗预示着法西斯的幽灵会破门而入吗?野蛮会战胜自由主义价值吗这些问题,不仅昰思考题也是判断题。人们回答它们也就决定了自己在关键问题上的个人选择。

另一方面夏洛茨维尔事件非常重要,它再次暴露了鉯种族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包括多元文化、政治正确和言论自由的政治道路。特别是言论自由的问题在这次夏洛茨维尔事件中,显得尤為突出从某个角度看来,言论自由的政治已经破产

从2015年特朗普开始竞选总统以来,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原则经历了挑战新纳粹等極端主义思潮被主流化。虽然夏洛茨维尔经历了流血暴力冲突但是2017 年的美国还不能和1933 年的德国类比。夏洛茨维尔事件是民间政治力量的對抗和冲突其中的暴力并非国家暴力。但是如果今天的美国从夏洛茨维尔事件开始,沿着蝴蝶效应是什么的因果链发展下去——美国各地发生激烈的极端左右翼的街头对抗导致社会秩序崩溃,从而特朗普有理由宣布实行紧急状态甚至解散国会,并实施排外措施以巩凅其统治那么,历史上的“水晶之夜”悲剧的在美国上演就会有现实的可能性。(原标题:美国极右力量兴起

来源:侨报网 编辑/王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蝴蝶效应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