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人的时候,要求海内外知名三本艺术类院校排名(知名大学)毕业是不是就是211 985,双一流

985和211将成历史,“双一流”洗牌中国大学_新浪财经_新浪网
 &#x1将成历史,“双一流”洗牌中国大学
  时代周报记者 杨凯奇 发自广州
  今年4月的一天,“985”工程院校兰州大学召开了一场评估会议,迎接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评估。会上,青年教师李真(化名)如平常开会一样百无聊赖。但事后她得知,这次教学评估,与“双一流”认定有关。
 &#x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其中《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985、211工程大学已经成为历史”,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硕豪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对此评价道。这也意味着,延续近20年、决定80后与90后心目中名校标准的211、985工程即将谢幕。
 &#x年底,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总体方案》),这是“双一流”建设规划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据悉,“双一流”建设囊括了此前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项目,将以“到本世纪中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为主要目标。
  刚刚卸任的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双一流”建设将是2016年乃至“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双一流”总体方案》规定,“双一流”建设以5年为一周期,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选择于今年正式推出“双一流”建设方案,可能与此有关。
  李硕豪将5年周期解读为“每5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价,进入‘双一流’的大学如果绩效差就要退出,未进入的大学如果绩效好即可进入,所以,未来‘双一流’大学每隔5年就要洗一次牌”。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一流’整合了几个工程,比如985、211,还有‘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但是有些分散了。现在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机制,让它竞争、滚动,这也便于工程本身的协调管理”。
  这是中国式精英教育的又一次重大转折,牵涉着数百所院校数百万学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建立淘汰机制、进行绩效考核、以学科为基础,“双一流”针对旧体制的积弊似乎拳拳到肉,但真实效果有待在实践中检验。
  “双一流”有出有入
  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7所“211”高校之一,该校政治学教授唐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他所在学校的教师正在学习《“双一流”总体方案》精神。他指出,通常的流程是,国家政策出台后要落实到省里进一步细化,之后才能落实到各个高校。而目前,“双一流”还处于国家层面的研讨阶段。
  教育部此次利落出手,证明官方层面也早已认识到“985”、“211”工程所产生的积弊。《“双一流”总体方案》提出,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
  改革已成必须,《“双一流”总体方案》也规定了改革的路径。在方案中提到此次改革的四个原则,即: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其中后三项反映了高等教育界呼吁多年的内容。
  方案将“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设定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2030年是第二个节点,届时将有更多学校、学科迈入世界一流行列;而“双一流”的最终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在王烽看来,“双一流”建设与过去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亮点,在于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这一点为“双一流”学校设置了准入门槛:“即使学校入围,也是以优势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水平为依据。”而入围“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日后也不再一视同仁,而是向学校中的重点学科倾斜,“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普通水平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可能遇冷。
  这被认为或可解决中国高校千人一面的局面。
  另据《新京报》透露,一位教育部官员日前表示,新建设方案会给一些之前没入围“985”和“211”的学校一些机会。此外以前入选的高校,并不一定会被确定为“双一流”。王烽透露,入围与否的筛选标准将会是绩效。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总体方案》对绩效作用所下的定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评价体系。而王烽透露,依据绩效体系,教育部将打造出一套竞争与淘汰机制。有出有入的制度设计,正是针对此前“211”、“985”工程身份固化的顽疾。
  李真坦言,对绩效的具体形式很好奇。唐昊则认为,绩效的衡量标准可能还会是传统的一些教育、科研指标。
  李硕豪指出,“双一流”建设的主要衡量依据是绩效,绩效优者资源多。而这恰恰是他最担心的一点:“如果所有的高校都拼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在全世界具有广泛的权威性),中国大学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对“双一流”入围者而言,《“双一流”总体方案》所划定的奖励颇为丰厚。该方案中对财政支持有如下表述:“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央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除此之外,“双一流”入选者还能获得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对相关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
  目前,“双一流”建设正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方范围内研讨,其中可能涉及高等教育经费问题。对于“双一流”建设经费的出口,王烽表示,“有985和有双一流应该是差不多的。只要你学科质量能够得上双一流,影响不会太大。”但他认为,一些低水平的学科,投入可能会减少。
  方案中提出的“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明确了高校机制体制改革任务,更为人们所瞩目。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呼吁,应加强高校的自主权,高校管理权下移。而在《‘双一流’总体方案》中,亦强调了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到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但具体办法仍未有更多信息披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则认为,高校去行政化是一切改革的起点。他强调,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角应该归位到高校本身:“双一流之后,各个学校依靠自己的学科优势来发展,不应该过多依靠国家的投入。”
  对此,王烽表示,在政策层面虽然没有明确“去行政化”的提法,“只是在一些要求里面,如果要按教育规律科研规律来办事,必然要涉及去行政化”。
  资源驱动高校发展
 &#x日,广东,汕头大学毕业典礼再次罕见地吸引来众多外地媒体。最吸睛之处是其豪华的嘉宾阵容: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携前篮球明星姚明共同出席,到场的其他嘉宾不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等重量级人物。
  创校35年的汕头大学,能够聚集起如此巨量的资源,跟其背后李嘉诚基金会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密不可分。
  资源和资金在高校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在近年来越来越重要。以近年来升入一本招生的深圳大学为例,根据深圳大学《2014年财政预算拨款支出预算表》显示,2014年,深大总预算为12.08亿元。而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当时,不少“211”高校的财政拨款不过两三亿元。
  既不是“985”也非“211”的深圳大学,曾以前任校长反对“985”、“211”闻名。2007年,深圳一家银行招聘,规定应聘者须来自“211”而大学。有学生写信给时任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校长安慰:银行招聘人员素质低,不必在意。第二天他让学校财务处撤回学校在这个银行的全部存款,并称“若再不改,就号召2万多学生的家长把存在这家银行的钱全部提出来。”
  章必功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深圳市给深圳大学的经费更是全国第一。”深大的底气,也来自深圳强有力的财政和资源支持。
  对中国大学而言,通过政策倾斜向财政“伸手”是主要策略,优惠政策的有无,对中国高校影响深远。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自述,他曾有意识地走访了很多非“211”大学,得到的感受是:“开封的河南大学、太原的山西大学,这些也都是好大学,但他们的校长很难找到较为充裕的经费,学校的发展通常遇到瓶颈。20年来,非‘211’大学与‘211’大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资源的不平衡,与政策有关,也与高校所处地域有关。
  在李硕豪看来,这一轮高等教育重新洗牌,对西部高校来说“任务很艰巨,挑战很大”。《“双一流”总体方案》规定,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推进“双一流”建设,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地方政府资金有限。
  对身处西部的兰州大学来说,地方财政紧缺带来的压力现实可感。李硕豪直言,“兰州大学是唯一一个没有得到地方政府资金支持的‘985’工程大学。”而兰州大学是省部共建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突出地方戏分的背景下,如果得不到来自地方财政的支持,发展很可能会慢下来。
  “‘双一流’启动以后,地方政府也会支持一些地方大学进入‘双一流’,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将会获得较好的支持,进入‘双一流’的机遇大,经济落后地区如果地方政府资金支持少,管理落后,这些地区的大学进入‘双一流’的机遇就少。”李硕豪坦言。
  而此前,国务院办公厅曾在今年5月11日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表达了政府对中西部高等教育依旧重视。意见提出,在资源配置、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倾斜力度。
  王烽认为,教育部在制定“双一流”规划时一直存在“效率”与“公平”的取舍:公平是保证各高校有平等竞争的权利,效率则指“双一流”建设在资源分配上,会向已有的强势学校和成绩突出的学科倾斜。
  “重点大学依然占据优势。”王烽说。他坦言,政策制定时可能考虑到地区分配的问题,但“双一流”建设更倾向于注重效率,“在有基础的学科上加大投入和做进一步的建设,让一些重点的学校学科朝世界一流方向前进,这可能是今后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
  “今后最理想的状况是,我们的大学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有世界一流的只培养本科生的本科院校,还有世界一流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科院校,这样的高等教育才能促进并适应社会发展。”李硕豪表示。
  “985”、“211”将成历史
  《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一批文件的失效,被外界解读为是“985”、 “211”工程停止的讯号。但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号“微言教育”则回应称,不存在废除“985”、 “211”工程的情况。
  熊丙奇是废除“985”、“211”的呼吁者。在教育部宣布8项有关“985”、“211”工程的文件失效后,他通过博客、纸媒、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熊丙奇多次重申:“985”、“211”身份、概念,都应该从官方话语体系里面全部废除。“本来‘985’、‘211’是给重点学校支持的工程,但是在中国却变异成了身份,这是最大的问题。”
  “985”工程源自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2011年末扩容至39所高校。随后教育部推出“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陆续认定112所高校。
  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式的针对性扶持下,两大工程所涵盖的高等学府发展迅速。上述“微言教育”发布的官方公告中,提到 “985”、“211”工程“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肯定了这两大工程的意义。
  李硕豪在书面回复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一些世界著名大学排行榜表明,中国大学进展神速,一批大学已经进入世界前100名。现在中国学术界在世界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力量,这在20年以前,乃至15年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近年来的表现十分优秀,这与‘985’、‘211’有直接的关系。”
  熊丙奇并不否认“985”、“211”工程曾经起到的作用,但他认为“211”、“985”高校的存在使基础教育转变为应试教育,使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名校情结,如不废除,流弊还将延续,新的格局很难建立。他透露:“当时在‘985’建设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说,我不要你的资源,你给我这个身份就可以,‘985’的身份就是最大的资源。”
  由于缺乏淘汰机制,并且2011年教育部规定“985”工程名单已经确定,不再允许其他学校进入,入围大学的身份被固化下来,引起的连锁反应是优质生源渐趋集中于“985”、“211”高校,而其他高校“分不到杯羹”。
  除此之外,为人诟病的还有两大工程涵盖学校挤占了过多的财政资金。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占本科数量14.3%的“985”、“211”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其中年间,“985”高校拿走1394.94亿元,占总经费52.7%;“211”高校(除“985”)拿走510.66亿元,占总经费的19.3%,其他高校仅占28%。熊丙奇认为,分配落差太大,严重挫伤了非两大工程院校的积极性。
  “985”、“211”工程的最终命运,目前悬而未解。李硕豪认为,这两大工程虽未被废除,但有如“名存实亡”。“‘985’、‘211’工程大学将被‘双一流’大学代替,今后报道更准确的描述是某某高校是否‘双一流’大学,”他认为,“‘双一流’大学将成为未来高校的又一个标签”。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高端产品还只够得上国际中端的水准。中国造得出一把刀,却造不出一个维氏军刀品牌,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政治风险,更加需要冷静应对。各国政体不同,政治风险的表现也不同。例如希腊问题,就是民意驾驭政府所导致的政治风险。走出去企业需要了解政治风险的具体问题,政治决策的流程和要点,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化解。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今天身在中国的你,正在以一种与身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方式参与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或许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商业机遇,处于经济发展趋势的最前沿。
A股充满着金钱的诱惑,造假只有空前,没有绝后,投行的馊主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9-25 10:51
查看: 4284
虽然现在很多公司招聘必须要985以上,HR除了985学生的简历其他都不看。
但是我也很反感这种凭简历看人的态度。
现在双一流之后,有消息说会砍掉985和211. 我一心想&&是好事。如果真的是这样,就让那些高冷的HR面壁思过去吧。
不知道如果真的砍掉985和211之后,大公司HR会怎么看人? 是否还会沿用985和211? 还是接受新的双一流?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77 小时
金币:4100
<em id="authorposton17-9-26 15:38
然而并没有什么专业有普通一本二本能排名全国前几,或者说普通一本二本没几个全国前几的学科。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74 小时
金币:2625
<em id="authorposton17-9-25 11:08
遇到几个大公司的HR,他们说,招聘毕业生,一般要985,211。但本行当最知名的一两所二本院校本科生的强势专业也招。他们甚至比985,211的研究生好用。全国排名前几名的学科或专业,即使二本院校也是吃得开的。学这样的专业,高考分数线比985院校的最差专业低得多,但很实用。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3254
<em id="authorposton17-10-1 11:42
trump000 发表于
在上海,复交同财外碾压其他外地学校。哪有那么多,也就复交。
哪有那么多,也就复旦。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9-25 10:55
中医药大学本身不是985也不是211 但入选双一流 。 如果砍掉这个名号 岂不是和原来的985平起平坐?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74 小时
金币:2625
<em id="authorposton17-9-26 16:08
本帖最后由 soonlee 于
16:17 编辑
HN省某二本院校机械类的某专业本科生,就是上面说的情形。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般高于一本线二三十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 小时
金币:1434
<em id="authorposton17-10-1 11:38
同学您好,请问您是双流还是单流来的,额......,我是双流,哦那要多少钱?额......,380,额?我们不请钟点工,额额额……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9-26 12:05
gguard 发表于
中医药大学本身不是985也不是211 但入选双一流 。 如果砍掉这个名号 岂不是和原来的985平起平坐?
中医药大学入选的是一流学科,不是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只有42所,其余的都是一流学科。估计以后HR会这么选:我只要一流大学的学生,如果是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那就更好,非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学生我也要,其余的站一边去!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3254
<em id="authorposton17-10-1 11:11
余丕珊 发表于
然而并没有什么专业有普通一本二本能排名全国前几,或者说普通一本二本没几个全国前几的学科。对啊,老师。其实哪有那么复杂,先进个复交不就好了,天天扯那些没用的。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5 小时
金币:1063
<em id="authorposton17-10-1 11:28
在上海,复交同财外碾压其他外地学校。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5 小时
金币:1063
<em id="authorposton17-10-1 13:14
游民新 发表于
哪有那么多,也就复交。哪有那么多,也就复旦。
Powered by废除985、211,建设“双一流”大学到底是几个意思
高考刚过去,教育部就玩了个大招:一批建设985、211工程的文件失效,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国家启动的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
985、211真的要成为历史了吗?
其实我觉得大家完全没必要这么紧张,即使真的摘掉了这些头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高校仍然会被称为 “原985、211”大学,该甩你一脸的歧视还是会甩你一脸!
985、211大学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90年代以来国家以“工程”拨款方式办高校选出来的一批可以得到国家资助的高校。目的是想要通过给这些学校资金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打造成享誉国内国外的知名学府。
我国虽然总体上教育投入不高,但是给这两大工程学校喂起钱来一点都不含糊。
后来,“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没有实现,学术腐败等各种毛病倒是惯出不少。
所以,教育部爸爸表示:“老子不干了”!
过去办985、211工程大学的时候,强调大学的综合实力,不管,要钱、要名分,你就必须百花齐放。
于是,各大学校学院纷纷合并、改名,舍弃特色专业,发展综合性大学。
直接结果就是专业增多,大学扩招,本科教学质量下降。
一些可能一个特色或实力专业都没有的学校,因为“综合实力”评分高入选985、211,而那些在某学科具有国家一流水平的专业性高校却无法当选,比如华东政法大学。
你可能说实力强名声还是在外,但经费拨款才是王道啊!
还有一些地区的211学校就纯属国家政策倾斜的关系户了,为了社会和谐,为了民族团结……
这让明明靠实力可以取胜的学校怎么忍?
总的来说,985和211计划不尽如人意地导致了花钱打水漂和分配不合理两大主要问题。
所以,不忘“冲向国际”初心的教育部决定进行改革:建立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指的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之前的主要区别就是明确了“学科”排名这个新的指标。
学科排进前20%就能跻身双一流大学,而且并非终身制,实行轮换的规则,这一次选上了下一次也可能被别人挤下去。
听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学校不能再顶着光环高枕无忧,不干出点科研成绩就拿不到钱。
但是,市场化是把双刃剑你懂得, “双一流”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首先,双一流的评判标准侧重于高校论文的发表引用量,这将导致各高校培养方式和研究重心产生一定的变化。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本科教学越来越水,招生越来越少,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比例扩大。
因为——本科生做不了论文。
其次,学科前20%是一条生命线,各校将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和冷门易逆袭专业,弱势学科只会进一步弱化和边缘化,甚至砍掉。
比如某学校的优势专业能排进全国前20%,为了保住这个能够带来名誉和收益的专业,学校定会加大对这个专业的投入,把其他专业的资源挤出来优先发展优势专业,甚至不惜砍掉一些起色慢且占用教学资源的弱势专业。
最后,就20%这个评定标准本身来说也存在问题。
因为专业数量不同,基数大的和基数小的一刀切,而某些专业被砍掉以后导致总体基数越来越小,上一轮还在前20%呢,也没退步,这一轮就被砍成前40%了……
当然啦,教育部的锤子也还没定,到底能不能更合理地解决按需按劳分配,请大家拭目以待。
至于那些说要彻底取消重点,取消通过大学把人划分三六九等的,我只想说一句,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的不是大学,也不仅仅是出身,而是你的不努力!
#99%中国家长被子女教育困扰,关注微信平台:亿启成长【yiqi_cz】(长按复制) ,每天有一段适合你们的成长教育视频,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早恋、厌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6年高考押中全国卷378分,2017再次剑指高考,目前正火热预售中……(查看详情)
专注高考考试研究二十余年,首席内容官王后雄教授
今日搜狐热点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请问: 如何看待“211、985院校淘汰,双一流才是王道”这个说法?
提供的知识:关于“211、985院校淘汰,双一流才是王道”这个说法是不正确滴!是严重的用词不当!我想大家对“211、985院校"不陌生吧!现在来重新温习一下!“211工程” 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16所高等院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211工程”。(或112所,因有4所是2个校区)院校分别是:(附图)“985工程“是我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院校共36所,分别是:(附图)“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院校分别是:(附图)注意,“双一流”和“985“、“211"不同的是五年一评选机制。看完这三项“工程"的介绍,不难理解“双一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必须走在前列!在未来的岁月里或许会有“百一流"、“万一流"出现,咋能说“双一流“才是王道呢!望2018年高考的学子关注“双一流"跟上时代的步伐,考进“双一流"院校、学到尖端的科学知识与技术,为国家作贡献!祝福: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首先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不正确的!211、985大学没有在人们心中被淘汰,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以这个来衡量一所大学,985大学和211工程大学早已深入人心,在社会上获得广泛认可,特别是在招聘时,好一点的用人单位一般都会对毕业生的学历、甚至学校有一定的要求。另外我们注意到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后,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39所985大学全部包括在内!还有95所单一流建设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70所211工程大学 + 25所非985、211工程大学70所211工程大学也全部包括在内!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双一流不是985 211大学的翻版,但是事实是所有的985 211工程大学都进入了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双一流没公布之前,有可能人们以先前衡量标准来衡量一所大学。先前衡量标准:985工程大学&211(小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普通高校双一流公布后,未来有可能人们以现在衡量标准来衡量一所大学。现在衡量标准:“双一流”(985工程)大学&“双一流”(211工程)大学&“单一流”(211工程)大学&“单一流”(非211工程)大学&普通高校还有,经过这么多年大力投入和建设,原先的985和211工程大学都实力大增,985、211工程大学这些年所取得和拥有的成果是其他一些普通高校有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超越的。985 和 211工程大学就好比人身上的“烙印”是难以去掉的!会长久留在人们心中!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谢谢邀请。本人所在的高校是一所211高校,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毕业留校,在学校里呆了近20年。我印象中,2000左右,我对我们学校的印象还停留在“国家重点大学”这个称谓上,直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开始标注211大学。而实际上,国家1995年就正式推行了211工程建设,我们学校是1997年12月第二批入选的高校。也就是说,大概过了6、7年的时间,211这个概念才真正深入人心。而重点大学这个称谓,直到现在我们的学校介绍里还有。说这个例子就是想说,人们接受一个新事物需要一定时间,淡化掉一个旧事物需要更长的时间。更何况,985、211作为高校的一种地位象征,对学校声誉还非常重要。举个类比的例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本来是一个科研项目,按理说项目结束了称呼就结束了,但事实上,所有的杰青获得者都以此为终生荣誉,即便他又获评了长江学者、增选了院士,他仍然会写上自己曾经是杰青获得者。985、211的称呼同样如此,只不过,高校会在自己的介绍后加上“双一流”建设高校。想到什么了吗?《权利的游戏》里的龙母。如果未来还有新的建设工程,高校的介绍多半会变成:我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双一流高校、某某工程高校…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这个说法本身就足够荒唐,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部门说“淘汰985.211”,准确的说是“改朝换代了,双一流只是个新的提法”,现在的双一流哪所不是原来985、211的高校?何况双一流这台戏能唱到哪天都不好说,而985、211毕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那么多年了,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已经在全国人民心中形成了深深的烙印,985、211高校尤其是985高校的影响力起码还会持续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二十年来的建设成果不会因为一直文件立马消失的。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这个说法应该是原来的非985非211,且这次入选一流学科的院校提出来的,说实话,没什么参考价值。因为原先的985,211院校全部在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行列,根本无所谓淘汰,双一流只不过是原先985 211的升级版。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把自己称作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个称谓的含金量我认为还不如原先的211,更别提985了。。请注意:本内容来自悟空问答,版权归悟空问答所有,本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赞同以上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提供,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有任何不妥,请与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标签 :&&&&&&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xue16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类院校代码四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