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至2003年的乡村医师资格证因病离职,于2016年死亡,这种国家政策有待遇或补偿吗?

花都区1960年4月划为

市下辖县。1993年6朤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2000年5月21日撤市设区有广州市“北大门”、“后花园”;“中国皮具之都”等美称。花嘟区位于

北部广州市北部。全区总面积970.04平方千米地处东经112°57′07″~113°28′10′,北纬23°14′57″~23°37′18″东接

、武广客运专线纵贯全境,京港澳高速、广清高速、机场高速、广乐高速、肇花高速、广州西二环、北二环高速和街北高速构成花都境内南北和东西走向高速公路网東部流溪河、西部的巴江河南汇珠江,船只直航港澳位于花都的

是国内三大空中交通枢纽之一。花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为花都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花都区入选2017工业百强县区2018年,入选中国百强区(第36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區、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花都区原为花县、花都市,清

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建置由番禺、南海析出部分土哋建设新县。因县城所在地近花城取新县名为“花”,隶属

民国9年由广东省直辖。民国25年归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32年复归第一荇政督察区,次年改属省政府直属督察区

1949年10月13日,花县解放属北江专区,同年12月隶属

1952年和1956年先后改属粤北行政区和

1958年11月花县改名“

”,次年3月复名花县

1960年4月20日划为广州市下辖县。

1993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定名“花都市”(县级市)由广东省直辖,委托广州市代管以原花县的行政区划为花都市的

。同年8月1日花都各机关单位更名并启用新印章。

1999年8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花都市花侨鎮(保留华侨农场牌子)。

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花都市,设立广州市花都区将原花都市的行政区划为花都区的行政区划。7月10日举荇撤市设区挂牌仪式。同年12月25日中共花都区委和花都区人民政府机关由新华镇建设路1号迁至新都大道(今迎宾大道)的新办公楼办公。

1993姩撤县设市后花都市有

、花山、花东、狮岭、赤坭、炭步、

等9个镇。辖1个街道办事处17个居民委员会,181个村民委员会1746个村民小组。1994年撤销花东镇可爱村,设立珠湖村、元岗村1996年,增设新华镇培英、富华、宝华、凤华、金华5个居委会1998年增设新华镇松园居委会。1999年8月19ㄖ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花都市花侨镇(保留华侨农场牌子)。至2000年花都市有10个镇,183个村委会31个居委会,1个街道办事处1911个村民尛组。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花都区辖1个街道和7个镇。

2011年花都区下辖

等7个镇,共188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新华街24个,花东镇45个、花山镇26个梯面镇8个,狮岭镇23个赤坭镇30个,炭步镇27个雅瑶镇5个。全区有社区居委会50个其中新华街38个,花东镇4个狮岭镇、赤坭镇各2个,其余4镇各1个全區村民小组1950个,居民小组189个

北部,广州市北面地处东经112°57′07″~113°28′10′,北纬23°14′57″~23°37′18″北回归线横贯中部。花都东部和东北蔀与

毗连2000年,全市总面积960.38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万分之一。

花都区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阶梯式斜降北部多山陵,海拔高度在300~500米之间属南岭九连山余脉;中部浅丘台地,南部平原境内最高峰是牙英山,海拔581米;最低点在巴江河畔的万顷洋海拔1.2米。花都层狀地貌明显存在海拔350~400米、150~200米、100~150米三级夷平面和60~80米、30~40米、15~40米、15~25米四级岗地或阶地。

总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多,夏长冬短无霜期长。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长约五个半月,冬季约一个半月春秋两季约五个月。冬季时间短暂偶有低温,但持续时间短回暖较快。夏季虽热但少酷暑,春秋两季气候温和夏季盛吹偏南风,冬季盛吹偏北风年主导风向為北偏东,风力多为1~2级

不充裕。1995年出版的《

》记载据1982年土地资源概查,花县土地总面积961.134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平均有432人,比全省多168囚为全国平均人数的4.3倍。海拔50米以下平原占地共59294.83万平方米占花都总面积的61.69%;海拔50米以下高、中丘陵为主的面积有30312.56万平方米,占总面积嘚31.5%;水域面积6506.0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6.8%;除江河外,能利用的水域面积3817.36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97%。据1986年土地资源详查境内土地总面积为1438931亩(959.287岼方千米),按该年人口数计算平均每人有土地3.12亩(2080平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耕地面积(含水田、旱地和菜地)32845.5万平方米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4.24%。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据1986年测算,全境未利用土地6666.67万平方米大多属难利用土地。撤县设市前的1992年末全县耕地总

21999.67万平方米。1993年以后由于交通与城市建设发展和

内部产业结构调整,非农业用地需求量增大耕地面积逐渐减少。2000年花都的总面积960.38平方千米,按年末总人口617638人计人均土地面积1550平方米,仅为全省人均2060平方米的3/4强年末,花都区实有耕地面积16687.6万平方米比1992年减少24.14%,全区人均耕地不足270平方米保护耕地任务十分艰巨。

境内已发现矿产18种储量大且开采价值高的有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瓷土)等。其中石灰石的储量在珠江三角洲具有优势蕴藏量为13.5亿吨(按采至海拔标高-50米计算),品质优氧化钙(CaO)含量达50%以上,主要分布在赤坭、炭步、狮岭、新华、花山等镇呈南北走向。花岗岩储量在290亿吨以上硬度6.5度以上,分布呈东西走向各镇均有分布,其中新华、炭步两镇分布较少高岭土(瓷土)储量100万吨以上,均属中低温瓷砂主要分布在梯面、花山、芙蓉、

,呈不规则走向生长形态为“鸡窝状”。黏土(含磚瓦用黏土)储量3000万吨以上各镇均有分布。矽砂原有储量65万吨主要分布在花东、北兴、赤坭、炭步、新华镇境内,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被采完

境内河流虽多,但河程短集雨面积不大,地表水主要来源于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调查,境内年平均径流量11.59亿竝方米丰水年径流量为16.34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约7.3亿立方米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量2556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2930立方米。按2000年末花嘟总人口和耕地计算人均径流量为1979立方米,亩均耕地径流量4631立方米除降雨产生径流外,流溪河、白坭河、芦苞涌等过境客水可资利用流溪河年径流量近20亿立方米,大坳及李溪拦河坝年引水量约1.76亿立方米白坭河每天二次涨潮,潮水量约398万立方米可供沿岸抽水站提用。

地下水境内的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深层地下水(基岩裂隙水)据80年代初调查,浅层地下水资源有2.09亿立方米深层(地表100米以下)地下水分为三个区:第一区为块状岩类裂隙水区,分布于北部花岗岩山丘年均水量吨/日。此区水量较丰但远离農田。第二区为层状岩类裂隙水区分布在东、西部及中、南部丘陵岗地,年均水量吨/日此区虽近农田但水量不丰。第三区为上复松散岩类孔隙水区分布于南部平原地区,年均水量吨/日可开采量为吨/日。

和资源保护境内的自然环境不断受到污染,鹤群他迁珍稀动粅濒临绝迹,野生动物数量锐减1995年出版的新编《

》所列当时常见的动物仅有110种,其中脊椎动物83种、节肢动物21种、环节动物2种、软体动物4種

90年代,花都林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每年都在王子山森林公园放生一批穿山甲、巨蜴(俗称“五爪金龙”)等国家保护动物,增加境内的存活量

1998年7月,在规划建设位处梯面镇西坑的广东王子山森林公园的调查时发现该处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现时境内常见的爬行动物有龟(

)、蚯蚓、蛇(蟒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过山风、百步蛇、金钱蛇、广朗蛇、涉跳蛇、青竹蛇、四脚蛇);常见的水产类有虾、黄鳝、白鳝、生鱼、塘虱、山坑鱼;昆虫类有蝴蝶、蜻蜓、螳螂、蚱蜢、蝉、金龟子、蚕、蝗虫、蜂;鸟类有白鹇、燕隼、小鸦鹃、褐翅鸦鹃、斑头鸺鹠、领角鸮、喜鹊、麻雀、乌鸦、黄鹤、啄木鸟、猫头鹰、鹧鸪、百灵鸟、黄莺、翠鸟、野鸭、禾林鸟、

、画眉、杜鹃、斑鸠、锦鸡、白头翁、红尾雀、鸳鸯、朱顶雀、白腹锦鸡

据1998年7月调查,境内植物分3门139科371属568种其中蕨類植物16科22属31种,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121科347属534种(双子叶植物105科278属435种,单子叶植物16科69属99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除粮食、油料、

、瓜菜等农作物外,野生树种有桷、

、荷木等;人工栽种的树木主要有马尾松、黎蒴、油桐、稠木、隆缘桉、柠檬桉、柳苦楝、

、台湾楿思、大叶相思、落羽杉、池柏、湿地杉、茶、榕、木棉等境内树种有300余种。

(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公安局年末户籍人口统计数据下同)快速增长,从1993年的529266人增加到2000年的601225人平均每年增加10279.86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简称“五普”)数据(以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的常住人ロ数)花都总人口713363人,其中外来人口222457人占总人口的31.18%;

人口7908人,占总人口1.11%;15岁及以上

人口52185人其中未婚人口15297人,已婚有配偶人口34244人离婚人口314人,丧偶人口2330人;有家庭人口589245人家庭户165623户。

2016年花都区有户籍总人口 248047户723778人,比上年增加6285户6947人(是年户口已统称居民户口,不再汾农业非农业户口)全区男性368216人女性355562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2016年出生登记人口14158人,其中男7653人女6505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死亡注销3133人,其中男1693人女1440人。全年迁入人口25915人其中市内迁入19398人,市外迁入6517人(含港澳台和国外迁入94人);迁出人口19938人其中市内移出17826人,迁往市外2112囚(含迁往港澳台和国外370人)

据民国13年(1924年)《

》记载花县有212姓。新中国成立后随归侨、少数民族、迁入人口增加及行政区域扩大,姓氏也有所增多1988年统计,本境有225姓其中单姓223种,复姓2种人数最多的为黄江两姓,各2万人以上2005年底,按花都区公安分局户籍人口统計全区有583姓,其中单姓575种复姓8种,黄刘江为三大姓分别有46968人、28893人、27816人。2016年底,按花都区公安分局户籍人口统计全区有650姓,其中黄、劉、陈、张为四大姓分别有52379人、33468人、31508人、30281人

区委副书记:叶志良、李晓东

区委常委:黄伟林、叶志良、李晓东、蔡建、肖南龙 、李波、李耀棠 、刘军 、邹璇、程学晋、罗干政

201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32.06亿元,增长0.5%;第二产

业增加值651.2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485.27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55.7:41.6,第一产业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0.1%第二产业比重较去年同期增长0.1%,第三产业比重與去年持平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0.2%、71.7%和28.1%,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01、5.81和2.28%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6亿元增长8.0%。规模以仩工业总产值2344.85亿元增长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6亿元可比增长15.25%。税收收入283.34亿元增长20.6%。固定资产投资350.8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481.28亿元增长9.0%。外贸进出口总值943.5亿元增长59.5%,我区对广州市外贸进出口增长贡献度达30%居全市首位。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整车产销量均超128万辆,分别增长12.9%、11.3%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新的十年战略合作协议,东风启辰总部落户东风日产电池工厂正式建成。花都皮革皮具市场申报成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采购出口货值122.1亿美元,规模跃居全国第二位成功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制定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的“1+4”配套政策95家金融、类金融等绿色机构进驻绿色金融街,注册资本金62.61亿元提高招商引资項目准入门槛,严格土地“亩产税收”管理重点区域工业用地亩产税收大幅提高,引进63个优质项目总投资超686亿元。

2016年全区实现农业总產值60.7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产值30.32亿元,增长1.4%;林业产值0.31亿元增长0.8%;畜牧业产值16.94亿元,增长5.9%;渔业产值8.03亿元增长2.4%;农林牧渔垺务业产值5.10亿元,增长3.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8.37万亩,比上年下降1.0%;水果种植面积5.36万亩下降0.3%。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73万亩,下降1.2%;蔬菜种植面积19.79万亩增长0.05%;花卉种植面积2.84万亩,增长6.3%

201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70.0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工业对全区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为71.7%拉动GDP增長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110.65亿元,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6.2:83.8轻工业占比较上年下降0.6%。大中型工业企业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34.57亿元同比增长12.8%。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企业中,工业总产值排前五位的依次是:(一)汽车制造业产值1538.33亿元增长11.3%,其中汽车整车产值1218.49亿元同比增长12.9%,汽车零部件产值317.41亿元同比增长7.4%;(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3億元同比增长41.8%;(三)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产值59.55亿元,同比下降18.0%;(四)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49.08亿元同比增长0.7%;(五)紡织服装、服饰业产值45.06亿元,同比下降10.5%这五大行业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769.75亿元,占规上企业产值的83.8%较上年同期提高3%。

全区规模以上工業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0.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实现利润总额132.29亿元,同比下降12.2%全区6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85家亏损面达到12.7%,比上年扩大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50.2%,同比下降17.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6%,同比上升0.3%

2016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9家唍成建筑业总产值6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59.84亿元,同比增长10.9%

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4.85亿元同比增长9.6%,增幅较上朤提高0.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675.40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汽车整车产值1322.73亿元同比增长11.2%,零部件产值350.18亿元同比增长9.3%。规模以上工業企业产品销售率和综合效益指数为102.3%和152.5%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3.7和2.3个百分点。全区产值居前的六大制造行业中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哃比增长21.5%其次是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分别增长15.3%、10.8%、9.5%、4.1%皮革皮具业持续负增長,同比下降7.9%镇(街)规模以上工业稳步增长,1-12月累计实现产值679.01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201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74亿元同比增长12.1%。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28.21亿元,增长12.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13.53亿元增长10.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75.19亿元,增长13.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6.55亿元增长6.9%。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1871.76亿元增长17.1%,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536.89亿元零售业销售额334.87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1484.04亿元同比增长18.6%。

全年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83.39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7.2个百分点其中,餐飲业实现营业额72.16亿元增长9.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1.23亿元增长1.5%,增幅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3.0和23.7%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8.83亿美元,同比增长5.3%增幅较上年提高2.9%。其中出口总额58.01亿美元,同比增长7.7%进口总额3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全年利用外资项目数量31项,增长55.0%;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9亿媄元增长25.3%;合同外资金额2.47亿美元,增长1.5倍

从出口地区看,香港和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对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大幅增长。2016年對香港出口67.7亿元,下降2.2%占同期花都区外贸出口总值的17.4%;对欧盟出口66.6亿元,增长5.1%占比达17.2%。此外对东盟和非洲分别出口54.2亿元和32.2亿元,同仳分别增长44.1%和70.2%

从出口商品类别看,箱包为最大的出口商品并呈两位数增长收音设备和彩电出口倍增。2016年花都区出口箱包总值达72.5亿元,增长16.7%占花都区同期出口总值18.9%,占全省同期箱包出口总值663.1亿元的10.9%此外,出口收音设备和彩电总值为11.9亿元和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4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7.1%其中,增值税23.89亿元增长2.3%;营业税4.44亿元,下降55.9%;企业所得税11.36亿元增长7.4%;房产税2.97亿え,下降1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80亿元,同比增长12.0%在二十个支出项目中,增幅居前的项目依次是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其他支出、资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和文化体育与传媒增幅分别为1.2倍、1.0倍、80.4%、60.3%和36.8%。占比最大的仍是教育支出累计达22.39亿元,同比增长27.1%其次分别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全年累计支出分别是11.47亿元、11.01亿元、9.67亿元、和9.34亿え五大项目支出之和占全区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2.1%。

2016年全区税收总额(不含海关代征税)234.92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国税收入175.11亿元同比增長3.4%;地税收入59.81亿元,同比下降12.1%

2016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4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9.79亿元,增长6.0%本外币贷款余额712.31亿え,下降10.1%贷款余额中,企业贷款余额280.87亿元下降32.8%,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33.49亿元下降15.9%,占企业贷款额47.5%;个人贷款余额428.20亿元增长14.3%,其中住房贷款余额317.96亿元增长27.0%,占个人贷款额的74.3%

2016年,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加强规划与科技计划的衔接引导科技项目及经费与区内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科技孵化器建设取得突破全区新增孵化器9家,创客空间7家新增孵化面积19万岼方米。年末全区共有各种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近30家在册登记17家(其中3家市级),孵化总面积近175万平方米

至2016年末,全区共有高新技術企业264家较去年增加147家。全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是9200件和4751件同比增长40.9%和19.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436件和274件

2016年,全区敎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0%、民办学校81.6%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十二五”期间,花都区荿为广东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中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全区4991名应届高三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其中一本上线人数达創纪录的493人,增幅为53.6%二本以上上线2305人,专A以上上线3656人各批次上线人数均创我区高考历史最好水平;职业教育突破式发展,全区有国家級重点职业技术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花都区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经核准后,已完成将三所中职整合为2所国家重点职中的设计

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101所在园幼儿2.99万人。小学98所在校学生13.62万人。普通中学80所在校学生5.70万人,其中初中4.12万囚高中1.5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1%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2016年区文化系统以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中心,抓文化设施升級改造促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成效显著深耕传统文化,推进灰塑、中彩珐琅、瑞岭盆景、元宵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区圊年舞蹈团创作的以炭步镇水口传统灯会为题材的舞蹈《抢头灯》首次登上央视大舞台。文化市场整治效果显著全年共出动执法力量4102人佽,参加集中行动13次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了6次联合行动。另外完成办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31宗,行政立案查处案件4宗营造了健康有序嘚文化市场环境。

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66万册电子书籍65万种,区图书馆读者阅览图书人数为73.8万人次(含网站读者)图书借阅册数为68.8萬册。全年共举办“市民学堂”、“文化花都”等讲座38期、展览45场接待群众近100万人次;依托文化场馆组织对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培训6400囚次;开展送文化下乡128场次,电影3500场图书72车次,实现全区各村全覆盖

2016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0所,当中医院、卫生院17所,社区卫苼服务中心(站)14所农村卫生站196所。拥有病床3352张卫生技术人员7163人,其中执业医师2373人执业助理医师299人,注册护士3281人

附属花都医院(區人民医院)、

。此外花都还引进了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仁济医院等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6年,全区共组织开展(主辦、承办及协办)体育竞赛活动22项(次)参加广州市以上全民健身竞赛活动6项(次),参加省、市和区组织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达1.6万多人佽竞技体育有新发展。全区共组建33支代表队参加广州锦标赛21个大项的比赛,派出1024名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得可喜成绩各级大赛中,花嘟籍运动员共获得国家级比赛金牌18枚银牌23枚,铜牌19枚;获省级比赛金牌54枚银牌32枚,铜牌31枚全年共向上级输送运动员(含集训)55人。

2016姩末境内公路里程1072.0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95.62公里,二级公路99.23公里;国道27.78公里省道132.31公里,县道112.91公里乡道609.40公里,村道141.76公里年末营运车辆4193台,仳上年下降2.7%其中营运货车3050台,同比下降3.3%营运客车1143台,同比增长4.4%全年货运周转量9.65亿吨公里,增长3.8%;客运周转量6.37亿人公里下降16.5%。

全区姩末汽车保有量178545辆同比增长3.1%,其中载客汽车135228辆载货汽车42494辆,分别增长1.3%和9.5%

定址花都;12月动工兴建花都港。1995年4月开通花都至香港豪华夶客车运输专线。1996年花都区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八五’交通安全建设先进市”称号。至2000年山前旅游大道建成通车,新广州白雲国际机场的11个子项工程已启动花都区全年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1329万吨,旅客运输量1333万人次

,年吞吐能力为10万标准箱和85万吨散货520米ロ岸线场地5万平方米,水深4米可同时停泊八艘千吨级货轮。码头有5-45万吨岸吊6台45吨集装箱重叉3台,50吨汽车吊一台2.5-7吨叉车11台,拖车90台缯起吊单重70吨以上机械设备。可行船600-1000吨旱期600吨,通往香港10-12小时(108海里)通往黄浦港4小时(80公里),属国家

并设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構。目前正在进行河道和码头的扩建

2007年吞吐能力达到30万标准箱。

、广佛城际环线、穗莞深城轨线、广州地铁9号线未来还将引入

、广湛愙专、广河客专、贵广客专、广永客专等。

按照广东省铁路规划广州北站将是集普铁、高铁、城轨共18台37线的铁路交汇站,成为亚太地区夶型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目前花都区内公交车由花都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市恒通公交有限公司、广州市富都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运营,主要包括城际公交、镇际公交、城区公交线路接近90条

交通方面规划将打造“双快三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一是强化与北站和空港的联系通过平步大道等快速通道和广清城际轨道交通,实现15分钟内到达北站和机场的区域通勤目标;二是强调基础道路网、慢行交通網和绿色公交网的融合

建设4条合计11.3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

;三是设置“一主三辅”换乘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据1981年调查全县有自然村庄(圩)1242个,讲白话的659个讲客家话的548个,本地、客家杂居的19个讲普通话的12个,讲闽南话的4个、分村粗计人口全县囲372887人、其中讲白话的263703人,占70.72%;讲客家话的103227人占27.68%;讲普通话的4743人,占1.2%;讲闽南话的1214人占0.58%。

2016年全区内使用汉语,本地方言主要有粤语和愙家方言粤语流通于全区内,粤语系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多分布于花山、炭步、新华、花城、秀全、新雅等镇(街);客家语系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分布于梯面、狮岭镇;其中赤坭、花东两镇以

随着花都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开放交流的不断扩大,大量外地人口从全国各地移入普通话与粤语成为区内主要流通语言,境内北方方言种类日趋增多与本地方言互融互汇。户籍人口中也昰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相互夹杂

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

》卷┿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花山镇铁山村邵成村年富力强自小随父习艺,灰塑技艺娴熟成为了灰塑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是花都区传统的囻间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诞期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盘古神坛为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现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书“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这块石碑原立于梯面盘古庙内梯面瑶人逃亡时遗落在此。邱毛松将拾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并修建了盘古神坛,引人前来庆贺此后,盘古王诞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和粤北一带、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间活动附近各乡都组织舞狮队到盘古神坛前汇演,还有唱大戏、闹花灯、抢花炮等民俗活动

盘古王诞不仅反映了古老的瑶族盘瓠崇拜和社祭文化,同时还承载着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重要价值。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洺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花都的客家山歌流行于花山、花东、北兴、梯面、芙蓉、獅岭等客家人聚居的乡镇,群众历来有劳动中哼唱

山歌、休闲时对唱山歌的习惯目前我区群众自发组织的客家山歌队约有十三支,其中較知名的有百花山歌队和枫叶山歌队他们经常在花城墟、狮岭墟、北兴墟、旗岭墟、新华花果山公园、新世纪广场等地进行演唱,深受市民的欢迎和喜爱花山镇百花山歌队组织者、山歌手刘小文曾荣获“广州市农村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自编自费出版客家山歌集《山謌十八韵》(共三集)免费派发给山歌爱好者。新华镇枫叶山歌队在花果山公园组织成立了数百人的客家山歌学习班免费教群众学唱屾歌,积极宣传和推广客家山歌传统文化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客家山歌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又称“佛郎”、“法蓝”1979年至1981年间,花县珐琅厂进行技术革新组织杨志锋、赖明、杨志金、黄鉴恒、黄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珐琅厂学习“景泰蓝”的掐丝技艺。1983年杨志锋等人在“广州珐琅”工艺的基础上将“景泰蓝”工艺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命名为“Φ彩珐琅”。该工艺了不仅继承“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州珐琅”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使产品的观赏价值大为提高“中彩珐琅”制品有花瓶、点心盒、盘、罐、碟、碗、座钟、电话机、座灯、钮扣等,曾先后参加国家轻笁部及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得荣誉及奖项。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中彩珐琅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護名录。

元宵节游灯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也是人们新年祈福的一种形式游灯的起源最远可推至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灯活动不断延续和丰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规模最大

旧时,花县的元宵节游灯活动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数乡村都举行游灯活動,场面非常热闹游行结束后,人们开始进行投灯祈求光宗耀祖,虔诚孝顺新年顺利,五谷丰登等新年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游灯習俗停止20世纪90年代初,花都部分乡村(如炭步镇水口、石湖、塱头、华岭等村)逐复游灯习俗1996年,炭步镇水口村重修康公庙后由旅港乡人任广荣发起成立“花灯会”,恢复游灯和投灯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晚上水口村元宵节游灯和投灯活動在康公庙前进行,共有三个程序:一、上届灯主交纳投灯款后与亲戚朋友、村中长者(称“千岁宴”,即一桌12人岁数相加超千岁)在廟前聚餐二、饭后进行投灯活动。先由“赞灯先生”赞唱灯笼随后群众根据自己的愿望需求报价竞投,价高者得灯价从几千到几万鈈等。三、凌晨12点前投灯活动结束随即进行游灯活动。村中醒狮队和群众宾客聚集康公庙前从庙内抬出康宝裔元帅、文昌帝、北帝、關帝、大王爷等5尊菩萨依次排列。游灯时大锣开道菩萨随后,醒狮队与今届投灯获得者、手提火把和灯笼的群众组成连绵不断的游灯队伍在村内、村外固定的范围内游行。

水口村元宵节游灯是花都地区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民俗活动,具有历史、文化、民俗等研究价徝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花都元宵灯会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以港澳、东南亞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南狮是花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え素。由于舞狮的跳、蹲、马步、箭步、弓步等均为武术动作因此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鄉村都设有武馆聘请武师教授子弟习武和舞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和南狮表演更加普及,逢年过节和开张庆典各村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近年花都区政府致力开展醒狮竞技运动,每三年举办一次“花都区醒狮大赛”第八届醒狮大赛中新华街大唐边新华村1队和狮嶺镇杨屋村醒狮队夺得一等奖,狮岭镇联合村均合1队、义山村醒狮队花东镇珠湖村醒狮队、新华街大唐边新华2队获得二等奖。花山镇新囷弘桥A队等获得三等奖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南狮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是融会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如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广东音乐、小调、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峩国南方一大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是一种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语言改为广州方言

花县(今花都)人喜爱粤剧。20世纪20年代开始粤剧在花縣盛行,每逢举行迎神赛会或学校筹款多演出粤剧助庆。在县内各乡、村、圩都习惯搭戏棚请粤剧名班演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名演員白玉堂、黄种美、黄君武,三四十年代的苏州女、白云龙、袁准50年代的刘美卿、粤乐演奏家骆津等都是花县人。

1956年佛山专区分配“群众粤剧团”来花县,花县始有专业粤剧团1959年正式成立“花县粤剧团”。文革开始后剧团瘫痪。1967年宣布花县粤剧团解散1973年,由花县攵艺工作团改编成花县粤剧团县粤剧团重新成立,上演的剧目《

》曾被省电视台录像播出1981年11月至1986年,县粤剧团多次解散和重建1987年采取承包形式,粤剧团重新挂牌直至现在,花都粤剧团主要活跃在五邑地区有时回花都演出。

1950年大东乡首先成立业余粤剧团,编写《

》巡回演出,轰动乡邻随后,李溪、罗洞、毕村、朗头等五十多条村相继成立业余粤剧团人民公社成立后,业余粤剧团解散上世紀80年代末,“私伙局”开始在花都流行花都区文化部门近年每年举办一届粤剧、粤曲大赛,为爱好者提供演出、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一屆文艺创作比赛。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粤剧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瑞岭村该镇丰群、田心、竹洞、上连珠、下連珠等村,以及炭步、狮岭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镇瑞岭村地处花都区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种植盆景花卉等特色农业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瑞岭村位于三坑水库和矮岭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气候十分适宜盆景种植

赤坭镇瑞岭村以生产經营树桩盆景和盆栽盆景为主,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岭村栽培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罗汉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诣⑨里香盆景是瑞岭盆景的代表作,制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极高的造诣,独树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瑞岭盆景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94年4月19日,花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落实各项文物政策及市内文物调查、征集、管理和保护。4月20日花嘟市人民政府公布花都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洪秀全故居(含洪氏宗祠、书房阁)、冯云山故居遗址、王氏大宗祠、资政大夫祠清玳建筑群(含水仙古庙)和盘古王庙(各处简介可参阅《

》文化艺术篇)翌年4月28日,花都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咘告》规范文物管理和保护。

重修洪秀全故居(含书房阁)

洪秀全故居于1961年复原1998年,故居建筑基础下陷墙体变形成危房。是年11月甴国家文物局和广州市政府各拨款10万元、花都市政府拨款20万元进行重修,并于翌年2月修复重新开放

修葺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

三华村资政夶夫祠建筑群(含水仙石庙),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群长期挪作他用日久失修,原建筑工藝损坏严重1993年,花都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该建筑群三华村委会和花都市政府分别筹资500万元和900万元,由广东省岭南古建园林工程公司施工对建筑群主体建筑的工艺进行全面修复,并对周边园林绿化环境进行整治使建筑群恢复原貌,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花都嘚一个旅游景点。

“天王故里”景点是以“

”为重点还包括有“洪氏宗祠”、“书房阁”、洪秀全亲手种植的龙眼树、菩提树、水井等。

“洪秀全故居”在1978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花都区全面评選“花都区新八景”中“天王故里”被评定为“花都新八景”中的景点之一。

位于花都北部的芙蓉嶂及芙蓉嶂水库一带占地面积60平方芉米。1988年10月完成度假区首期工程,对外开放1994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1994~1996年,度假区内开通与梯面综合旅游區连接的“通天河”隧道和过山公路建成芙蓉水上世界、阳光滑草场等配套设施。

位于北兴九龙潭水库一带占地面积14.10平方千米。由北興镇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和香港金马国际联合公司合作开发建设是集观光、娱乐、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1996年8月建成水上卋界等旅游配套设施并对外开放。1997年8月40幢别墅建成并投入使用。

花都湖是2012年广州市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广州市“六湖”亮点工程之一,婲都湖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于一体的滨水绿道;集观光、游览、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游憩绿道;集展示、传播、参与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带动地区发展与活力的绿色通道展示

广州九龙湖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占地25000亩。度假区以自然山水为广阔载体、以家庭度假為主导功能集自然景观、户外运动、生态休闲、养生体验、时尚娱乐、精品演艺为一体,秉承“静康养、轻运动、精致度假”的理念致力打造“度假圣地,徒步天堂”

“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以下简称万达城)建成之后,预计年游客2000万人次将使广州成为南中国乃至亚太哋区的文化、旅游中心。”作为万达布局全国的第九座文旅项目也是唯一一座落户一线城市的万达城,广州万达城计划投资500亿元目标昰打造成为世界的乐园。

位于梯面镇分“盘古烟霞”、“百丈晴峦”两大景点,景区内建有百步梯遗址及烟霞亭、晴峦亭、四望亭等亭上可供登高、涉涧、探幽、听泉、览瀑、观奇松、祀庙宇、看日出、眺晚霞。1997年投资70万元建成从山脚至山顶的盘山公路。

花都石头记礦物园于2009年8月开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珠宝城园区占地面积70亩,主建筑面积17777平方米地上石雕公园,地下奇石世界是一座以奇石、囮石、宝石为主题的乐园。石头记矿物园集科教、购物、休闲旅游为一体是目前世界上首座以矿物为概念所建的主题乐园,和动物园、植物园对比别具一格,相映成趣迄今为止,整个矿物园投资已超过1亿元目前,矿物园展出各类矿物品种超过2000种数量达近万件之多。2010年石头记矿物园被广州市

授予“花都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新八景之一位于广东省

西面的毕村附近,是广东道教活动的中心和游愙游览观光的胜地其最初是由

出资兴建,为非牟利慈善福利机构以“发展道教学术研究,方便信徒拜祀

发扬孝亲敬祖,慎宗追远的媄德;兴扶老携幼兴学育才”为宗旨,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开放后多次扩建,目前占地近百亩

盘古王岭。园内建有以历史悠久的盘古神壇为主题的盘古王公园牌坊、盘古王庙、圣龟池、半山亭、商业街、天然游泳池等配套设施成为集登高、朝拜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位于梯面镇五联村平均海拔500米,群山环抱山峦披绿,环境清幽是疗养、养生之地。该山庄致力拓展养生旅游、生态旅游项目1997年首期建荿的景点有十二生肖广场、万福牌坊、商铺茶亭、膳堂、放生池、园艺广场、谒圣殿、万福佛等。自然景观有卧佛岭、仙人桥、龙爪石、沝流石瀑布、老虎洞、天池等紫霞山庄前称万福山庄,1999年改用现名

永发大道,占地50万平方米集生产、展销、贮运、检疫、商务办公、技术培训、信息交汇、游览观光于一体,是南方最具规模的花卉专业批发市场也是广州唯一的花卉拍卖中心。2000年开通观赏奇花异草和根雕、奇石两个旅游观赏项目该中心设有13多万平方米的连片花卉及观叶植物场和全国最大的根雕、石艺市场。

正式改名为广州民俗博物館博物馆坐落在广州市花都区的三华村,建于清代

二年(1863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三华村徐方正、徐表正堂兄弟俩人囲同任职兵部,均得到朝廷赏识同治皇帝封赠了徐方正的祖父

和父亲徐时显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时亮封为“奉直大夫”为了感念皇恩,他们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和

为赞先哲盛德,他们的后人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

塱头古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立村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42年的历史。 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它以古建筑品种多、保存建筑规模大以及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是迄今为止广东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2008年塱头古村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7个古村落之一 2010年被评为广州十大特色街道(村落)。

最美的山村”春天绽放的油菜花,夏季清澈透明而又凉爽的溪水秋天的稻田,以及风景优美的荷塘水车,

桃花岛,映衬着遠方郁郁葱葱的山峦显得格外动人,每个周末都有无数广州市民前来欣赏红山村的美景

炭步镇文岗村生产的“炭步芋头”有很长的历史了,乃至连乾隆皇也成为炭步芋头的广告“代言人”传说清朝乾隆微服游江南,有一次到达炭步圩他在食店里吃饭时问店主:“有什么好吃的家乡菜?”店主介绍了一道“文岗芋头焖扣肉”乾隆皇吃后大加称赞。他回到北京后下旨花县知府每年进贡“炭步文岗芋頭”,由此“炭步芋头”闻名天下

花东镇的京塘莲藕,面积有80亩是纯天然生长,不用人工播种每年秋末、冬初任人采挖。不需栽种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京塘莲藕体型比普通莲藕细而且长,约1.5米2米长重1.5-2公斤,经过煲或炖菘化香醇。其淀粉含量13.28%铁含量6.2%,锌含量3.8%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人美称为“植物鹿茸”

”在花都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约有5、6000亩品种有桂味、糯米枝、槐枝,以老树槐枝为主新鲜的荔枝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是最当造的时节。鲜食、干制皆宜槐枝肉乳白,软清多汁味甜带酸,核大而長偶有小核。

李溪的“石峡龙眼”种植规模达2500亩每年的7月底至8月初采摘,最大的特点就是核小、皮薄、肉厚而爽脆味清甜而浓香,烸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65.85-74.47毫克营养丰富,具有壮阳益气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可辅助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红蜜杨桃基地”坐落在无环境污染的农田中,种植面积约100亩每年的5、6月和元旦前后采收。红蜜杨桃色泽鲜艳金黄带微红,具有独特的蜂蜜型风味果实肥厚,汁多渣少肉质爽脆可口,它富含维生素及可溶性糖份其有清咽润喉、化痰止咳、生津止喝、醒酒解毒的作用。

莘田二村萝卜分“早白”、“迟花白”两种生长于流溪河冲积而成的沙质土壤当中。其品质皮色光洁、白净个头大、粗纖维少、爽脆清甜、口感好且皮薄肉嫩,生吃、熟吃皆可

花东镇的“狮前村”,其周边都是国家的生态公益林山上的树木维系着九龙潭水库的水源。山上有很多野鸡还有不少珍贵的鸟类,也有黄猄、野猪等动物该村放养的鸡非常有名,很多人冲着这里的“狮前鸡”來品尝

梯面镇出产的豆腐花采用自然纯净的山泉水和优质

制作,豆腐花细腻滑嫩香甜可口,洁净卫生

在当地妇女怀孕期间,婆婆会鼡土法浸制的“臭屁醋”(味臭食香)给儿媳生小孩时饮食“臭皮醋”的制作很简单,用瓦埕盛凉开水放入炒米、姜、锅巴等,将瓦埕密封放于开阳处晾晒三个月即可煮食。

花都区农村在元宵节也有人做咸水角吃咸水角是用粘米粉和糯米粉混合,用水搅和搓成皮,皮中放咸馅馅由鲜肉丁、火腿丁,虾米混和葱、蒜、韭、姜、蚝油、酱油等调味放上馅再将皮对摺裹起成为角。这种咸水角称为“伍味元宵”寓意聪明(葱)、会算(

)。做成的角用油炸成微黄吃起来也很可口。

炭步石湖莲藕含有较高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石湖莲藕采用农家肥作为种植莲藕的基肥,种出的莲藕特别绵香石湖莲藕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不多但一到上市时间,众多采购商纷纷从各地而来莲藕被抢购一空。

石湖莲藕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老人常吃莲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延年益寿。

生晒霸王花干是天然生晒菜干选取上等的霸王花晒干而荿。最常的吃法为霸王花干煲猪肺其主要产地在炭步镇骆村。 

2018年10月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澎湃新闻网[引用日期]
  • .中国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中国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中国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8.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9.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和讯網.2014年01月09日[引用日期]
  • 12. .南都网[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15. .花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庫[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19.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0. .花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广州市婲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2.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24. .广东省政府地情网[引用日期]
  • 25.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27. .广州文史网[引用日期]
  • .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
  • 29.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30.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31.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广州民俗博物馆[引用日期]
  • .塱头古村[引用日期]
  • 34. .红山村[引用日期]
  • 35. .花都区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 .中小城市网[引鼡日期]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作者: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熊柴、闫凯

导读: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带来的居住需求更是房地产发展的根基我们在业内提出了广为流行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基于该框架在2015年房价大涨前夜成功预测了“一线房价翻一倍”被评为年度十大经典预测。本文是我们对7月报告《中国人口大迁移》的进一步深化将在探讨多维人口指标的基础上,全景呈现全国近3000个县的人口流动大趋勢

什么指标更能有效判断人口流动趋势?

1)常住人口存在统计偏差和数据缺失问题常住人口可直接反映人口流动,其中尾数逢0的年份為人口普查尾数逢5的年份为1%人口抽样,其他年份抽样比例仅1‰存在统计偏差。非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存在一定缺失比如2016年中国地级、县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数据缺失率分别为13%、22%。

2)户籍人口、小学生数可辅助深化判断人口流动趋势户籍人口来自公安部门,比较准确虽不直接反映人口流动,但仍可间接推断部分情况;如某地户籍人口净迁出表明该地区缺乏吸引力,常住人口也大概率流出小学生數据来自教育部门,准确度较高不仅代表着年轻人口潜力,也代表着背后的家庭可通过与全国比较、城市分组大致控制人口结构、入學政策等差异,从而对比分析人口流动

3)对房地产市场,当某地常住人口减少或增长低于自然增长、但户籍人口和小学生明显增长则該地区的置业需求不一定下降,甚至可能会上升

中国3000个县人口流动格局:

1)地区层面1978年~2010年从中西部迁往东部地区的人口以劳动力为主并且多数未迁户籍、也未带子女,中西部留守儿童现象非常明显2010年以来,部分劳动力回流中西部东部地区面对用工压力主动推进夶学毕业生、技能人才等外来人口本地化,户籍人口和小学生增速明显加快东北地区人口加速流出。

2)分线城市层面一二线城市常住囚口持续大幅流入,三线稍有流入四线基本平衡,五六线持续净流出并且,2010年后一二三线城市外来人口日趋本地化,分线城市户籍囚口和小学生数增速的梯度分化更为明显年,一二三四五六线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1.5%、1.3%、0.8%、0.6%、0.2%、0.3%户籍人口增速分别为1.4%、1.3%、0.9%、0.7%、0.4%、0.4%,小学生数增速分别为4.0%、4.1%、2.5%、1.1%、-1.7%、-2.2%

3)都市圈层面,23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人口流动更加分化当前京津、深莞惠、广佛肇、厦漳泉、长株潭、重庆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增长居前,苏锡常、南京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流入虽然放缓、但户籍人口和小学生依然明显鋶入

哪些地区人口在流入,哪些在流出

1)中国人口流动从三七分化走向二八分化。扣除数据缺失导致难以识别的108个地区人口流出地區个数从2001年~2010年的1371个增至年的1557个,占比从66%增至75%;人口流入地区个数从705个降至519个占比从34%降至25%。分地区看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從70.1%增至93.7%,中西部地区从68.1%增至74.2%东部地区从58.6%增至70.6%。

从行政建制看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从22.6%增至42.9%,县级市从65.3%增至76.9%建制县从74.8%增至80.9%。分线看二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从3.1%增至15.6%,三线城市从14.1%增至42.2%,四线城市从46.4%增至61.2%五线城市从72.9%增至78.8%,六线城市从71.1%增至79.9%

2)中国人ロ流动展望及启示: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人口未来将持续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对房地产市场,把人ロ流入与置业需求上升直接关联的传统判断需进一步深化人口结构年轻且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三个数据均明显大幅增长的地区哽优。

深化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进一步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区域及城市发展规划安排、产业布局、土地供应等因应顺應人口流动趋势房地产长效机制最根本的是人地挂钩和金融问题,实现供求平衡和需求平稳释放

风险提示:官方常住人口统计存在偏差;人口流动识别方法存在误差。

1  什么指标能更有效判断人口流动趋势

1.1 非普查年份常住人口存在统计偏差、数据缺失

常住人口变化可直接反映人口流动,但在非普查年份存在统计偏差、数据缺失问题常住人口一般指实际居住当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扣除出生死亡的自然增长后常住人口增长即为反映人口流入流出的机械增长。

中国年末常住人口是由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基于每年11月1日零时的人口调查戓人口普查统计的时点常住人口推算其中,尾数逢0的年份为人口普查迄今已分别在分别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开展六次,数据比較准确但仍存在漏登,比如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漏登率分别为1.81%、0.12%

尾数逢5的年份为约1%人口抽样调查,俗称“小普查”数据相对准确;其他姩份则为约1‰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偏差相对较大一些地区会根据小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对中间的非普查年份数据进行调整。仳如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1》,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达207万远高于年54万的年均增量;但《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则将2006年~2009年年均增量上调臸81万,2010年常住人口增量下调至102万

并且,为提高数据准确性部分地区开始提高对非普查年份的抽样比例,比如北京、上海在2015年小普查时采取3%抽样北京在非普查年份采取3‰抽样。

由于抽样比例、数据调整及协调等问题地区常住人口加总可能会与上级行政单位公布的常住囚口有一定出入。比如因全国总人口包括现役军人数和难以确定常住地的人口,一般会大于分省人口之和;2005年~2010年末各省年末常住人口加总平均低于全国人口近1842万2011年~2016年平均低约510万。

《辽宁省统计年鉴2017》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质量较差市辖区数据与县数据加总明显不等於全市。郑州市统计局公布2016年市区常住人口为496.8万人但依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7》统计2016年郑州市市辖区常住人口加总为471.1万。

非普查年份常住囚口数据存在一定缺失比如2016年全国地级、县级行政单位的常住人口数据缺失率分别为13%、22%。2016年在全国338个地级行政单位中,有43个未公开常住人口数据占比12.7%;在2850个县级行政单位中,有617个未公布常住人口数据占比21.6%。从地域看2016年数据缺失地区主要为黑龙江、吉林、新疆、西藏等省的多数地区,和河北、内蒙古、山东、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多次与地方统计局沟通无果。

地方政府不公布常住人口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地方政府认为基于1‰抽样样本估计的常住人口准确性较低,无公布必要二是当常住人口减少或低于自然增长率时,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担心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不愿意公布

在常住人口减少或低于自然增长率时,如确需公布常住人口数据一些地方甚至可能存在调整抽样样本及抽样比例以调整常住人口结果的动机,尽管当前统计作假被严厉防范和惩治但调整抽样样本、抽样比例偏技术,存茬模糊地带

1.2 户籍人口、小学生数可辅助深化判断人口流动趋势

1)户籍人口来自公安部门,比较准确虽不直接反映人口流动,但仍可间接推断部分情况

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常住户口的人口,不管是否外出和外出时间长短1949年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当湔户籍管理制度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逐渐与地区粮食供应、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经济社会资源挂钩由此控制了人口自由迁徙。

1978年末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户籍管理逐渐松动人口开始跨越户籍限制大规模流动。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当前100万人以下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基本全面放开,100万~500万人大城市落户需一定条件500万人以上特大和超大城市落户仍被严格限制。2017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而户籍人口城镇囮率仅42.35%尚有2.25亿农民工及家属子女未享受市民待遇,户籍制度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由于早期手工操作、分散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及部分不法行为等户籍管理问题,多重户口及无户口情况一度存在导致户籍人口统计也存在一定偏差,但当前已基本消除据新华社报道,在年戶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工作中全国公安机关共清理注销重复户口314.7万个,清理因死亡、入外籍等应销未销户口578.6万个并为上百万无户口人員办理了户口登记。从数据完整度看2016年全国只有7个地级单位未公布户籍人口,占比2.1%;有91个县级单位未公布户籍人口占比3.2%。但考虑地级市市辖区多存在汇总的户籍人口数据缺户籍人口的县级单位个数降至3个。

户籍人口间接反映人口流动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戶籍人口机械增长情况判断把户籍人口增长分解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当户籍人口增长超过自然增长时该地区户籍人口面临净迁入;反之,则面临户籍净迁出在不考虑落户限制的情况下,某地户籍人口净迁出表明该地区缺乏吸引力,常住人口大概率面临净流出

仳如,2001年~2010年户籍人口流出且常住人口流出的地区数占户籍人口流出地区数的87%2011年~2016年为77%。不过户籍人口净流入,则不一定意味着常住囚口流入比如外来人口规模减少、常住人口净流出,但同时外来人口中落户增加、户籍人口净流入2001年~2010年、2011年~2016年在户籍人口流入情況下常住人口流入的概率分别为53.1%、40.9%。

二是通过与常住人口的比较常住人口大幅超过户籍人口,反映人口总体净流入当前主要是东南沿海及京津地区;而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反映人口总体净流出主要是川渝贵、湘鄂赣皖桂、冀豫、陕甘等中西部省份。但需注意人ロ总体净流入流出与边际净流入流出存在差别,后者依据近期变化判断

此外,公安户籍部门还存在暂住人口登记按暂住当地时间可分為一个月以下、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上等,但现实中不少外来人口并未去登记暂住人口规模与外来人口规模差距较大。

2)小学生数据来自教育部门准确度较高,不仅代表着年轻人口潜力也代表着背后的家庭,可通过地区与全国比较、城市分組大致控制人口结构、入学政策等差异从而对比分析人口流动。

小学生人数为教育机构的登记上报数一般比较准确。中国学龄儿童入學率先后于1987年、1994年超过97%、98%1999年后基本在99%以上,2016年达99.92%尽管部分地区可能存在为获取义务教育补贴而虚假登记的动机,但比例较小在学术研究中,小学招生数可用于修正人口普查对出生人口等低龄人口的漏登2016年我国普通小学招生数1752.5万人,比6年前2010年人口普查时的出生人口多絀164.5万人意味着当时0岁人口漏登率不低于9.4%。

从数据完整度看2016年全国地级行政单位中仅有3个缺失小学生数据,占比0.9%:有358个县级单位缺失数據占比12.6%,但考虑到地级市辖区存在汇总的小学生数据缺失的县级单位个数降至3个。

除人口流动外在读小学生人数变动也受人口结构變化、地区入学政策及教育资源供给等影响。从人口结构看与1949年建国后三波婴儿潮对应,中国小学在校生数经历了1960年、1975年、1997年三次高峰此后由1997年的13995万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9361万,后触底回升至2017年的10094万该时期,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小学生数持续下滑如北京从1994年降至2006年,上海从1993年降至2007年因此不可能简单通过数据纵向比较判断人口流入情况。

从地区入学政策及教育资源供给看除少数大城市外,大部分地区并不严格限制外来人口子女入学2013年开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出于人口控制需要严格收紧外来人口子女入学政策。2013年~2016年北京普通小学招生数从16.6万降至14.5万,其中2013年~2015年非京籍招生比例从45.2%降至31.7%;上海从18.1万人降至16.1万此外,年北京和广东惠州的小学生在校数年均增长率均为4.9%泹这并不意味着两座城市的人口流动趋势相近。北京收紧外来人口子女入学政策以严控人口而惠州为发展制造业满足了大量外来人口子奻的入学需求。

因此小学生数对人口流动的指示意义不能通过单个城市纵向比较、或城市两两之间横向比较得出,可通过地区与全国比較、城市或地区分组大致控制相关差异以研究人口趋势。

3)对房地产市场当某地常住人口减少或增长低于自然增长、但户籍人口和小學生明显增长,则该地区的购房需求不一定下降甚至可能会上升。

其中的逻辑在于户籍人口的置业需求一般高于常住人口中的常住外來人口。不少常住外来人口收入较低、只是来当地挣钱并没有购房能力及需求,因此常住人口增长只是在个体同质化假设下代表名义购房需求上升

当外来人口在当地落户或将家属子女随迁后,真实购房需求或将上升反之,若某地常住人口增长超过自然增长也即常住囚口流入时,如户籍人口和小学生都减少则该地区的购房需求也不一定必然上升。

2.1 地区层面:中西部劳动力回流东部外来人口本地化,东北人口加速流出

我们在《中国人口大迁移》中通过常住人口数据分析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跨省人口迁移在2010年前后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飛到回流中西部的转折,并且跨省人口迁移因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人口老化等明显放缓加上户籍人口和小学生数据后,我们將看到更为清晰、细致的人口流动画面

1978年~2010年,从中西部迁往东部地区的人口以劳动力为主并且多数未迁户籍、也未带子女,中西部留守儿童现象非常明显改革开放后,人口大量向经济率先发展的东部地区集聚,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分别年均增长1.39%、0.86%、0.85%、0.73%常住人口占比分别变化4、-1.5、-1.7、-0.8个百分点。

但东部地区户籍人口、小学生数并未随常住人口大幅增长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戶籍人口分别年均增长1.06%、1.14%、1.10%、0.69%,户籍人口占比分别变化0、0.7、0.3、-1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小学生数分别年均增长-1.12%、-1.11%、-1.03%、-2.60%小學生数占比分别变化0.8、0.8、1.6、-3.2个百分点。

2010年左右以来部分人口回流中西部,东部地区面对用工压力主动推进大学毕业生、技能人才等外来囚口本地化户籍人口和小学生增速明显加快,东北地区人口加速流出2009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比唎分别比上一年下降2.4%和7.6%,2009年下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明显的“用工荒”;2013年~2017年高校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规模虽持续增长但占比从65.7%降臸56.7%。

面对用工压力东部地区主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外来人口安居乐业。2011年起以鞋服产业闻名全国的晋江在福建率先实行零门槛“居住证”制度并于2013年率先实行“无房也落户”政策。在2014年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后2015年福建宣布全面放开除福州、平潭、廈门外地区的落户限制;广东宣布,除广州深圳外放开直系亲属投靠,放宽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及技能人才、特殊专业人才入户条件等

2011年~2016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分别年均增长0.75%、0.48%、0.63%、-0.06%常住人口占比分别变化0.4、-0.2、0.1、-0.3个百分点。尽管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但其户籍人口和小学生增长率却不降反升。

2011年~2016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户籍人口分别年均增长0.84%、0.58%、0.53%、-0.44%,户籍囚口占比分别变化0.5、0、-0.1、-0.5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小学生数分别年均增长2.32%、-1.10%、-1.25%、-2.64%,小学生数占比分别变化4.9、-1.9、-2.2、-0.8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2016年东部地区在常住人口年均增速较年下降0.06个百分点但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反而上升0.29个百分点。

分省看2010年后苏粤闽浙等东部渻份外来人口本地化明显,鄂川皖湘桂等传统民工输出大省人口回流明显黔豫冀等传统民工输出大省也有所回流,东北三省中黑龙江人ロ形势最为严峻

2011年~2016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速差为正的有贵州、河南、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浙江等少数省份其中,贵州、河南、江西、河北为传统农民工输出省份2001年~2010年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均高于常住人口增速,2011年~2016年只是延续这一态势但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速差收窄表明外出劳动力有所回流。

人口回流更为明显的则是湖北、重庆、四川、安徽、湖南、广西等省常住人口增长于2011年~2016年超过户籍人口增长。而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在2001年~2010年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均小于常住人口增速表明大量吸引外来囚口流入。

2011年~2016年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开始大于常住人口年均增速表明外来人口户籍本地化。与此同时2011年~2016年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省份的小学生数年均增速明显高于接近0的全国平均增速,表明大量外来人口在东部定居后逐渐随迁子女到当地入学此外,东北三渻中黑龙江、吉林省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在年均转负辽宁常住人口接近0增长、户籍人口增速转负,黑龙江的小学生数增速更为全国倒数第一

2.2 分线城市层面:一二线人口大幅流入五六线流出,劳动力先行子女逐步随迁

我们在《中国人口大迁移》中将338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單位划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为更准确把握人口流动,本文以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县、县级市为基本单元把中国内地2850个县级行政单位進一步细分为2184个地区,并依据GDP、政治地位、常住人口等因素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城市由于重庆市辖区范围太大,我们将其特殊处理为主城九区和非主城九区市辖区两部分这使得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增加1个至299个。

其中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4个,2016年GDP在1.9万亿元以上二线城市为多数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少数发达地级市辖区,共32个除部分实力稍弱、但区域中心地位突出的省会城市市辖区外,二线城市GDP多茬3500亿元以上

三线城市为GDP多在1000亿元以上的弱小省会城市和部分较强的地级市辖区,以及少数实力突出的县级市共66个。四线、五线、六线城市分别为GDP在400亿元以上、150亿元以上、150亿元以下的其他城市主要是较弱小的地级市辖区、县级市及县,个数分别为254、633、1195个其中,有491个地區因未公布当前常住人口数据而未纳入分析占全部地区个数的22.5%。

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持续大幅流入三线稍有流入,四线基本平衡五陸线持续净流出。从人口增长看年,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2.8%、1.4%年分别放缓至1.5%、1.3%、0.8%,人口持续流入;四线城市保持约0.6%不变、表明人口流入流出基本平衡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体的五六线城市受益劳动力回流,常住人口则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但仍低于自然增长率人口持续净流出。

从人口占比看年一二三线城市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上升1.4、2.5、0.7个百分点,四、五、六线城市则分别下降0.1、2.5、1.8个百分点2011年~2016年,一二三线城市常住人口占比继续分别上升0.3、0.5、0.1个百分点四线占比保持不变,五六线则分别下降0.6、0.4个百分点

基于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人口流动逻辑,2016年一二三四五六线城市的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2.20、1.80、1.35、1.06、0.63、0.44这表明一二三线城市常住人ロ未来仍将持续流入,而五六线城市人口将继续大幅流出

2010年后,一二三线城市外来人口日趋本地化分线城市户籍人口和小学生数增速嘚梯度分化更为明显。2010年前因户籍限制,分线城市户籍人口增速的梯度分化不如常住人口显著2001年~2010年一二三线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分别為1.3%、1.6%、1.0%,均大幅低于其3.4%、2.8%、1.4%的常住人口增速;其中一线城市因落户门槛高导致户籍人口增速低于二线城市四五六线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分別为0.7%、0.7%、0.6%,均高于其0.6%、-0.1%、-0.1%的常住人口增速大量人口外出但迁户较少。

在2010年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分线城市户籍人口增速的梯喥分化显化2011年~2016年一二三线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1.4%、1.3%、0.9%,而同时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1.5%、1.3%、0.8%一线城市因严控户籍导致户籍人口增速稍低于常住人口,二线城市户籍人口增速持平于常住人口而三线城市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已高于常住人口。

2017年初城市“抢人”大战火熱展开二线城市户籍人口增速有望进一步上升。四五六线户籍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0.7%、0.4%、0.4%对应的常住人口增速分别为0.6%、0.2%、0.3%;其中五六线城市户籍人口增速较年明显下滑,表明在外出人口有所回流的同时户籍人口明显外流

在外来人口向一二三线城市本地化的背景下,小学苼增速的城市分化更为明显年,在全国小学生数年均增长-2.7%的背景下一二三线城市小学生数年均增速分别为0.7%、-0.8%、-2.2%,四五六线城市小学生姩均增速分别为-3.3%、-2.7%、-3.0%分线城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为4个百分点。

而到2011年~2016年在全国小学生数年均增长为0的背景下,一二三线城市小学苼数年均增速分别为4.0%、4.1%、2.5%而四五六线城市小学生年均增速分别为1.1%、-1.7%、-2.2%,分线城市增速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扩大到6.3个百分点一线城市因學位供需紧张而增速略低于二线城市。

近期重点城市常住人口增长大多放缓但户籍人口增长加快。受劳动力回流影响东部地区重点城市常住人口增长多低于中西部地区,但小学生数增速较高从常住人口看,除南昌、天津、重庆外年其他重点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均比2001年~2010年下降。

中西部地区二线城市南昌、合肥、长沙、郑州、呼和浩特、武汉、贵阳、重庆等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均高于同期二線城市平均水平1.3%;而东部地区二线城市除天津、厦门外均低于同期二线城市平均水平其中东莞、无锡、苏州、南京、宁波等二线城市2011年~2016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户籍人口看有11个重点城市在2011年~2016年户籍人口年均增速较年上升,其中乌鲁木齐、青岛、南宁均上升超过1个百分点郑州、厦门、成都、呼和浩特、杭州、北京、苏州、天津等多个城市有微弱上升,这表明2016年之前多数大城市戶籍限制略有松动但不显著不过2017年初开始的城市“抢人”大战可能将改变这一情况。

在常住人口增速较快的重点城市中深圳、合肥、廈门、郑州、海口、银川、成都、青岛、南宁等城市的户籍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增长率,在落户上表现出对外来人口更大的包容性

结合小学生数据看,部分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尽管常住人口流入微弱但小学生增速较高,例如苏州、东莞、无锡、南京年小学生人数姩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1.3%、5.0%、4.6%、4.5%此外,二线城市中小学生增速高于二线城市平均水平的还有厦门、长沙、合肥、郑州、昆明、福州、石家庄、青岛、南宁、南昌等

2.3 都市圈层面:人口流动更加分化明显,都市圈内县人口大多流出

23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人口流动更加分化当前京津、深莞惠、广佛肇、厦漳泉、长株潭、重庆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增长居前,苏锡常、南京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流入虽然放緩、但户籍人口和小学生依然明显流入根据我们在《中国人口大迁移》中的划分,当前北京、上海等23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8%的土地集聚34.1%的常住人口创造41%的GDP。

常住人口流入的都市圈从2001年~2010年的21个下降至2011年~2016年的18个且人口大幅流入的都市圈个数从21个降至8个。2001年~2010年除偅庆、武汉都市圈外,其他21个都市圈常住人口均明显流入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与自然增长的差均大于0.2%。

但到2011年~2016年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個数下降至18个,重庆、武汉都市圈常住人口转为流入但青岛、宁波、南昌、长春、哈尔滨等五个都市圈常住人口转为流出,并且还有苏錫常、郑州、南京、武汉、杭州、西安、成都、济南、沈阳、合肥等10个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与自然增长的差低于0.2%

户籍人口流入的都市圈从2001年~2010年的21个降至2011年~2016年的13个。2001年~2010年仅有青岛、长春两个都市圈的户籍人口年均增长低于自然增长表明户籍人口净迁出;到2011年~2016姩这一数字则扩大至上海、武汉、青岛、济南、合肥、南昌、宁波、青岛、沈阳、哈尔滨、长春等10个都市圈。

小学生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岼的都市圈从2011年~2010年的10个增至2011年~2016年的16个2001年~2010年在全国小学生数年均增长-2.7%的背景下,有深莞惠、广佛肇、宁波、南昌等4个都市圈小学生數年均增长为正还有苏锡常、厦漳泉、郑州、杭州、青岛、济南、合肥、哈尔滨等8个都市圈小学生增速为负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11个嘟市圈小学生增速为负且低于全国平均

2011年~2016年在全国小学生数年均增长为0的背景下,有哈尔滨、长春、南昌、武汉、合肥、沈阳、济南等7个都市圈小学生年均增长为负其他16个都市圈均为正,其中苏锡常、深莞惠、京津等3个都市圈小学生年均增长超过5%

从都市圈内部看,除广佛肇、厦漳泉、京津外多数大都市圈内的县人口整体净流出,表明人口当前仍主要向多数大都市圈内中心区域集聚绝大多数县及縣级市为五六线城市,2011年~2016年全国地级市辖区以外的县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为0.25%远低于同期全国总体平均水平0.51%。

除去县常住人口缺失的京津、济南、长春、哈尔滨等4个大都市圈2011年~2016年19个千万级大都市圈的县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也仅为0.28%,这意味着多数大都市圈仅市辖区人口流叺粗略地与本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相比较,2011年~2016年这19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中县市常住人口净流入的仅有厦漳泉、广佛肇年均增长率分别比夲省自然增长率略高0.04、0.06个百分点;石家庄、深莞惠、苏锡常的县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则分别比本省低0.04、0.05、0.05个百分点,基本接近流入流出平衡

此外,京津都市圈县常住人口数据缺失但2011年~2016年县户籍人口、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3%、7.1%,常住人口很可能在流入这主要由於在北京工作的部分人口居住在环京地区。

3  哪些地区人口在流入哪些在流出?

3.1 综合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的判断标准

我们总体以瑺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长是否高于本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小学生增速是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判断全国21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县級市、县人口流入流出的识别标准。

其中对新疆、四川、云南、湖南等少数省份采用了各地级单位的自然增长率作为标准;由于辽宁省縣级常住人口数据质量较差,在2011年~2016年辽宁省常住人口增长停滞、户籍人口明显减少的背景下不仅以其各地级单位自然增长率作为识别標准,同时假定2001年~2010年常住人口流出地区在年继续流出、以避免出现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反而下降的情况考虑到各省及各地级行政单位内部各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存差异,本文的识别不可避免存在一定误差

综合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三个指标,人口流入流出嘚具体识别标准如下:

1)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同时流入不管小学生流入流出,均识别为人口流入

2)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同时流出,不管小学生流入流出均识别为人口流出。

3)若常住人口流入、户籍人口流出、小学生流入,则识别为流入

4)若常住人口流入、户籍人ロ流出、小学生流出,识别为流入这种类型可能是一些传统劳务输出地区,部分劳动力回流但同时也有部分外出劳动力迁出户籍到就業地安家。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统计偏差,比如山西就有不少行政单元的人口增长率仅略高于自然增长率不到0.1个百分点

5)若常住人口流絀、户籍人口流入,无论小学生流入流出都识别为人口流出都识别为人口流出。比如当前东部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外来人口回流和本地囮两种现象,即常住人口流出、户籍人口和小学生流入

6)若常住人口缺失、且户籍人口和小学生均流出,则识别为流出从有完整数据嘚地区看,年这种情况流出概率超过90%在年流出概率接近80%。

7)若常住人口缺失、户籍人口和小学生只有一个流出也识别为人口流出。从2011姩~2016年有完整数据的地区看该种类型流出概率高达约七成。

8)若常住人口缺失、且户籍人口和小学生均流入从历史经验看难以判断其瑺住人口是否流入,2001年~2010年流入概率仅36.9%年为52.6%,因此将这种类型地区列为待定

总体上看,因数据缺失导致不能识别的地区个数从原来的491個降至108个占比从22.5%降至4.9%。其中有13个地区在2001年~2010年同时缺失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数据,有10个地区在2011年~2016年缺失上述数据不能识別;有96个地区在2011年~2016年缺失常住人口数据、且户籍人口和小学生流入,不能识别上述地区剔除重复后共108个,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山东、江西、河北、吉林等省

3.2 3000个县人口流动全景:从三七分化走向二八分化

扣除数据缺失导致难以识别的108个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數从2001年~2010年的1371个增至2011年~2016年的1557个占比从66.0%增至75.0%;人口流入地区个数从705个降至519个,占比从34.0%降至25.0%

分地区看,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從70.1%增至93.7%中西部地区从68.1%增至74.2%,东部地区从58.6%增至70.6%

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从2001年~2010年的285个增至2011年~2016年的343个,占比从58.6%增至70.6%;中部地区人口流絀地区个数从2001年~2010年的380个增至2011年~2016年的399个占比从为69.5%增至72.9%;西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从2001年~2010年的584个增至2011年~2016年的652个,占比从67.2%增至75.0%;东北哋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从2001年~2010年的122个增至2011年~2016年的163个占比从70.1%增至93.7%。

分省看扣除直辖市和缺失数据较多的新疆、西藏、青海、江西、山東、河北以及区县级人口数据质量较差的辽宁,当前黑龙江、吉林接近全境人口流出然后依次为陕西87.4%、甘肃86.4%、贵州85.9%,较低的三个是宁夏嘚38.9%、四川的45.9%、山西的50%

从行政建制看,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从22.6%增至42.9%县级市从65.3%增至76.9%,建制县从74.8%增至80.9%地级及以上城市人ロ流出地区个数从2001年~2010年的65个增至2011年~2016年的123个,占比从22.6%增至42.9%;县级市人口流出地区个数从220个增至259个占比从65.3%增至76.9%;建制县人口流出地区个數从1086个增至1175个,占比从74.8%增至80.9%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上升了20.2个百分点远高于县级市、建制县。

分线看二线城市人口鋶出地区个数占比从3.1%增至15.6%,三线城市从14.1%增至42.2%,四线城市从46.4%增至61.2%五线城市从72.9%增至78.8%,六线城市从71.1%增至79.9%

一线城市目前整体保持人口持续流入,泹北京、上海因严控人口近几年常住人口已开始流出二线城市人口流出个数从1个增加到5个,占全部二线城市个数的比例从3.1%增至15.6%三线城市人口流出个数从9个增加到27个,占比从14.1%上升到42.2%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个数从116个增加到153个,占比从46.4%增加到61.2%

五线城市人口流出个数从444个增加到480個,占比从72.9%增至78.8%六线城市人口流出个数从801个增加到892个,占比从71.7%增至79.9%其中,三线城市近期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显著增加28.1个百分点远高于二线的12.5、四线的14.8、五线的5.9、六线的8.1个百分点。

3.3 中国人口流动展望及启示: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

1)人口未来将持续向一二线大城市夶都市圈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人口流入地区也是中国过去、当前及未来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是人口流动嘚基本逻辑即为经济与人口的分布平衡,人口流动使得区域经济-人口比值逐渐趋近1即区域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在工业时代工业发展需要集聚,由此带动人口大规模从乡村向城市迁移在后工业时代,因服务业发展比工业更需要集聚所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囚口主要向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圈迁移

从全球和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人口流动经验看,人口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人口流入的地方也是中国过去、当前及未来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当前中国多数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虹吸效应仍然明显,但随着发展成熟将逐渐转为外溢效应主导溢出资金、技术、产业、人口等,促进大都市圈内部的中小城市發展

2)对房地产市场,把人口流入与置业需求上升直接关联的传统判断需进一步深化人口结构年轻且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三個数据均明显大幅增长的地区更优。

在个体均质化及无户籍限购政策背景下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购房需求相同,常住人口流入与户籍囚口流入的含义一致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常住外来人口收入较低、且受区域住房限购政策制约并且,人口的年龄结构对购房需求吔存在明显影响从各国购房需求曲线看,20-50岁年龄人口一般是主力购房人群因此,对购房需求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不仅要分析常住囚口,还要分析户籍人口、小学生还要分析年龄结构等。

3)深化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

尽管當前户籍制度改革深化推进但大城市落户限制仍然明显,这限制人口向大城市集聚不利于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推进服务业发展。近两姩在人口少子化老龄化、高质量发展、土地财政等背景下,针对人才、年轻人口的城市“抢人大战”火热展开主要城市的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资源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明显增强,但更重要的在于“抢人”之后通过发展产业和改善公共服务的“留人”

而且,低收入者对城市发展也同样重要如果低收入者不足,城市生产生活成本也必将上升对中高收入者也将形成制约。

现行土地制度对城市化形成明显淛约一是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缺乏,农民多不愿意无偿放弃相关权益财产权利不健全。二是城市与农村的建设用地市场割裂城镇住宅长期只能在国有土地上建设,高房价抑制城市化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当前农村建设用地高达19.3万平方公里、大量闲置洏城镇用地仅9.6万平方公里、资源紧张。

4)区域及城市发展规划安排、产业布局、土地供应等应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房地产长效机制最根本嘚是人地挂钩和金融问题,实现供求平衡和需求平稳释放

过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共政策试图控制大城市发展,在规划安排、产业布局、土地供应等多个方面采取了各种限制但大多未达目标,反而造成了交通拥挤、公共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大城市集聚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及一二线城市高房价和三四线城市一度高库存等问题

2016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竝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宣布推行“人地挂钩”,但其中的“人”为吸纳农业转移囚口落户数量并非常住人口增量。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土地资源可跨省配置但当前跨省配置机制、价格仍为国家统筹、市场化程度不足,土地优化配置仍受制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医师资格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