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醉生梦死鸡尾酒配方在空调下怎么回答

原标题:从上海到温哥华的味道

在浦东机场登机的时候,上海正是七月流火。他只要一离开空调的地方, 体恤衫立刻就粘在了后背上,湿嗒搭地像印了一片地图。好在登机前等候在放足了空调的机场里面。

机场是崭新的,新得还很生涩,还可以嗅到新的建筑材料的气味,但比起一般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刺鼻的尿骚气和人流拥挤的汗酸臭,实在就清新多了。然而,这一刻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许多年在上海花花世界里的一切突然被过滤被沉淀了,全部集中到鼻子里去了。尽管在上海也常常出入各色所谓高级的或可称为上流的场所,有衣香鬓影,美酒咖啡,光鲜芬芳……可是上海, 实在而亲切地留在嗅觉里的却是:浑浊而暖洋洋的弄堂气味, 黄梅雨季节里的霉味夹杂着油煎臭豆腐的香味,雨过天晴地面上蒸发出来的湿热气,菜场里的烂菜皮和肉夹气, 熙熙攘攘人流里的汗酸臭,还有黄浦江上飘来的淡淡的腥味……

当进入安全通道跟送别的亲友挥手告别时, 鼻子突然堵塞,眼睛模糊了。这回乘飞机完全不同以往,登机前,我已经交还了所有作为上海居民的法律上的证件, 甚至卖掉了自己在上海的居所。口袋里揣着遥远的那个叫做加拿大的陌生国度寄给我的一张移民纸, 一张像报纸一样黄黄的东西——那将是十一个钟头之后我在另一片新大陆合法落脚的证明。我突然很想哭,很想留住我平日一直抱怨的总是在鼻孔里挥之不去的上海气味, 那些浑浊不清的味道。

他用力握住我的肩膀, 我知道他特别用力的意思。我尽量朝他笑笑。他悄悄凑到我耳边:我一下子带了两个走呢!

我笑了,这次是会心地笑了。这个肚皮里的东西也就两个来月,不是黄豆也就土豆那么大吧,我没有经验地猜想, 可能就是这个小东西弄得我对气味这样敏感吧。

坐在窗边, 看着上海渐渐变小,变模糊, 最后被云彩遮住。我不由地贴近身边的他,他身上有股幽暗苦味的POLO香水的气味。离开了纷繁喧闹的上海, 那香水的气味变得清晰。我第一次跟他坐在太平洋的咖啡厅约会,就是这股POLO悠悠地漫到我面前,带着那个冬季雨天里混合了都市灰尘分子的水汽, 和商场的咖啡厅混合着香烟气味的音乐、杯盘、笑语人声,我需要暗自做一点剥离工作。但是,此刻坐在飞机上, 我却努力地追忆那些曾被我剥离掉的气味...

在东京羽田机场转机后再坐回到机舱里, 我就昏昏入睡了,间或醒来却不愿意去追忆什么了。当人生处于一个重大转换时刻是最容易产生思想,却也是恐惧思想的时候, 那思想总是让你在前程与历史之间纠缠不清, 很可能过去的一切会卷土重来压倒现实的一切和未来的前景。于是,我昏昏地又睡去, 那个肚皮里的小土豆也让我暂时放弃思想只管昏睡。

我的昏睡飞越了太平洋。一觉醒来,加拿大西岸城市温哥华就在脚下了。他说你看,下面就是温哥华著名的菲沙河。我从窗口望下去,隐隐约约看见许多船只好像在薄雾中忙碌, 是一幅大手笔的油画。

菲沙河是我即将落户的加拿大BRITSH COLUMBI(简称BC)省最长的河川,它流经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其水源大多是冰河雪水。冬季枯水期流量约每秒八百五十立方公尺;而春夏之际,冰雪融化,河水高涨,每秒流速可达一万五千立方米,相当于七万五千浴缸的水量。它的源头是落基山脉的罗伯森山,一路流经乔治王子城Prince George,利顿Lytton,希望镇Hope,经过一段宽广平原区, 最后由温哥华出海。平原区的岩层深深的落在海平面二百公尺以下,其上则覆盖着数万年前冰河带来的堆积物以及河流沉积物。我想起在上海曾经用过冰河泥面膜,推荐给我的人说冰河泥就是产自加拿大的,绝对是没有被污染过的,和其他种种化学合成的面膜相比, 它是最天然的护肤品。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当时涂在脸上的“浆糊”是不是真的来自加拿大。不管怎么样, 这回可是真的要着陆到冰河泥上了。我忽然有种远离尘世的轻盈,从来没有过的一种从生命之重进入到生命之轻的感觉。

飞机迅速滑降着,已经可以看见河里的各种船只和码头上堆积的货物, 那货物中裸露在天水之间的是大堆的伐木,随着飞机越来越接近地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原木身上褐色的树皮。虽然人还关在机舱里, 耳边是巨大的轰鸣, 可是那大堆大堆岸边和水中漂流着的伐木似乎令我闻到了原始森林的气息,听到荒野的牧歌。

已经清楚地看到菲沙河上的渔船、木筏,还有野天鹅。听说菲沙河流域的沼泽地在冬天会吸引超过三百万种的水鸟、侯鸟在此栖息。想象那情景是巍然壮观的。而更为壮观的情景是:每年秋季有超过千万条鲑鱼回游菲沙河产卵,隔年有数百万尾小鲑鱼游来至河口地区, 以适应未来的在大海里的生活。菲沙河是全世界鲑鱼回游最多的河流。

比起大上海黄浦江上的邮轮和邮轮上的乘客,菲沙河依然带着原始的野性。而温哥华作为这条原始河流奔腾入大海的出口,能够让我真的喜欢,并且安心地住下来吗?我可不是访客仅仅到此一游,我将是这里的居民。做居民和做游客,对同一个地方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走到机舱门口,一股湿漉漉的带着草木味的新鲜空气扑鼻而来,夏日的正午艳阳高照,居然有这样凉爽的泛着绿意的风。我有点疑惑这是七月流火的季节吗?在上海的夏日里即使有风吹来也是湿热的。想起以前凡是夏天搭机回上海,一走出虹桥机场,就立刻被热流包裹起来, 那热流里混杂着尘土、汽油、汗酸,还有说不清是咸鱼还是什么的腥臭。不过那时候一闻到这些, 就有一份到家了的踏实。现在的空气虽然清新怡人,却有点空落落的。

温哥华夏日的阳光是强烈的, 明亮得如同在西藏高原上。阳光像一条煞白的哈达从他的一只肩头滑落到我的前胸。我悄悄地看看这个身边的男人,我就要跟他在这个我完全没有根基,甚至连话语能力都失去的地方过一个人家,我不由地握紧了他的手臂。蓝天和绿地衬得阳光过分的明亮, 我在这明亮中有点恍惚。

有点懵懂地跟他走出通道,进入机场大厅。霎时,一片嗡嗡的音响扑进耳朵。在上海我总是怕吵闹,渴望宁静,现在闹哄哄的声音却让我感到无比的安慰。刚刚走出机舱的清新安静,让我有点恐惧。在各种声响汇成的和声里,弥漫着咖啡和香水的味道。在小土豆把我的嗅觉弄得很挑剔的时候,这两种味道还是让我欢喜的, 不过咖啡就只能闻其味不可贪其杯了。不管怎么样, 这两种味道是属于都市的, 我仿佛觉得抓住了什么。

推着行李车川流不息的各种肤色的人呈现出这个国际机场的繁忙, 巨大的彩色图腾柱无言地展示着这个城市与印地安人的历史渊源,装饰性的热带椰树表明这个城市与海洋的关系, 令人坐在机场大厅里仿佛坐在海滩可以嗅到大海的味道。如果说浦东机场是金属的, 温哥华机场就是木头和花草的。和浦东机场的现代建材构筑的簇新的生涩相比,这里的一切经年累月已被岁月的手抚摸出了自然的圆润与光泽,不仅仅是栏杆或者楼梯扶手这样物质的东西, 也包括声音、笑容和气味。我感觉到了都市的气息, 一种不同于上海的都市气息。

“我没有把你带到乡下来吧?”他问我, 但又像是跟他自己说。

他是知道之前有人警告过我:你从上海到温哥华会受不了的, 跟上海相比,那里根本就是乡下。听那话的时候,我对“乡下”也是充满热望的。坦白说那时候爱情的烈焰燃烧着,就暂时无暇顾及是乡下还是都市了,只要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就算住小茅屋也开心。我在电话里跟他说, 不是海誓山盟, 那时候就是那样的心情。不过真的到了“乡下”开始实际生活的时候,就要用到一句流行歌里的歌词里“男人的肩膀靠不住女人的浪漫”。显然,他的问话里透露的并非是百分之百的信心。到底他是了解温哥华的,上海的都市概念是不能套用到温哥华身上的。在上海, 赚钱与消费的欲望把人的每个毛孔都扩张到极致,越是大都市越是这样把人的物欲鞭策得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而在温哥华机场我所感觉到的不同于上海的气息是:平和、舒缓、温馨。不过,我真有点不确定,这几个词语固然是美好的,但传达的氛围是都市的感觉吗?

作为新移民第一次入境, 我必须到机场移民局验明证身。一排排长条椅上已经坐满了等候在那里的各种肤色的人,看上去黄皮肤的中国面孔和黑赤赤的印度面孔居多。我被排到102号。而这之前我去了趟洗手间,发现小便见红,立刻担忧肚皮里的小土豆。他即刻找到叫号的女移民官说明情况,希望能够把我排在前面一点。不料,女移民官立刻神色紧张地拨通一个电话。之后大约五、六分钟,一个骑着摩托车赶来的医生戴着听诊器给我作个了快速的检查后,就跟我要了移民纸和护照,带着我进到里面的房间碰碰地敲过几个大印。那医生的面孔仿佛是张特别通行证, 我便一路绿灯地畅通无阻。

随后变戏法似的一辆轮椅就停在我的面前, 推来轮椅的男护士胸前挂着“急救中心”的牌子,搀扶我坐上轮椅。其实也就几步路,在移民局门口一部救护车已经停在那里, 司机与护士忙把我转到担架上,推进救护车里。护士跟我先生交代了几句,就跳上车子来安慰我说,他随后就到。然后就跟司机说尽量匀速,不要颠簸。那护士是加拿大土生的香港人, 不会讲中文, 一路上想逗我开心,就结结巴巴地说着古怪的国语, 我只听明白了他说糖尿病是甜的病,还有温哥华和上海一样雨多。

我在国内是最怕住医院的, 每每闻到病房的浑浊气味就想呕,一躺到医院的病床上根根头发都发痒。但是当我第一次躺在加拿大的担架上,感觉到被单上还留有烘干的余热和清香,我就放心了。到了医院,我被安排在临时观察室,医生、护士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 验血验尿量血压听心脏,一阵检查之后, 一个胖胖的护士来跟我说,好好睡一觉。怕我听不懂英文,就做了个睡觉的动作。走到门口回过头微笑着丢下一句“GOOD LUCK!”(好运)。

在来苏水的消毒味道和被单的温暖清香中,我美美地睡了一大觉。醒来时他和他的朋友正在床边看着我。我问,今天的救护车和住院费需要多少啊?因为医疗卡申请之后也要三个月才生效呢。他说都办妥了,现在无需交纳一分钱,只是留下他的家庭医生的电话号码和他自己的社会保险号码(俗称工卡)就可以了。

我不由想到乡下和都市的问题。加拿大人无论住在乡村还是都市,都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制度,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在一些小岛上当地医院解决不了的危急病人,马上会有直升机送他们到大医院。而国内的城乡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在医疗上。乡下求医问药的困难令城里人对住到乡下充满恐惧。比如我母亲喜欢乡村的恬淡宁静,一直想退休后回到无锡乡下老家去享受前门竹林葱郁、后门小桥流水的田园生活,可是一想到看病难就打消了念头。

和加拿大的医疗城乡无分界一样, 温哥华这座加国西海岸大都市,城乡之间也没有明显藩篱。车子一路行驶,看不到上海那样一个挨一个的商店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橱窗,自然也就见不到熙熙攘攘的人流。道路两边是一栋栋独立的房屋,屋前是草地或者花园, 油漆成各种颜色的木屋门口吊着花草,令我想起童年搭的积木。住到积木那样的房子里是我从小的梦想, 但我想把积木房子搭在繁华的都市里。

夏季多雨的温哥华, 空气里散发着花香和绿草的清气。不知道哪里是城市,哪里是乡村。像我坐在家里吃早饭,就看到后院小松鼠跳到松树枝头朝我张望。坐在门前喝咖啡,小鸟居然跳到杯口上啜一口,然后飞走又飞来。

其实,在加拿大早期历史上只有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加拿大”这个名字就是来自印地安语的“根拿大”(KANATA), 意思是许多小茅屋的乡村。加拿大立国至今也不过129年,那茅屋和炊烟的气息依然一阵阵地漫到城市里来。 即使是温哥华市中心, 虽然高楼林立,商店的橱窗像时尚杂志一样一页页都招摇着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散步在街头上依然可以看见周围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或者酒吧的摇滚就在海滩边上。有一回本想去市中心海边的酒吧, 结果先到海滩吹吹风, 看到人家在拾海带、海藻,也忍不住脱了鞋子赤脚踏进沙滩里……

这到底是都市的还是乡村的生活呢?

奇怪的是小土豆在肚皮里的时候, 我只要一到英格兰海湾(ENGLISH BAY)让那海风吹拂着, 妊娠的不适就立刻消失,就开始有食欲。也就想到现在都市里的人有孕没孕的,胃口都比较疲软,不像乡下人吃饭那么香。除了很多别的原因,我想气味也是重要的原因。温哥华比起上海,氧气一定是要充分得多。这里的空气质量也是她连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指标之一。

但是国内许多腰缠万贯的富翁来到这里就大失所望了,温哥华这个弥漫着乡村原野气息的地方,与他们原本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想象大相径庭。我听到很多人抱怨温哥华, 说她不过是个大村庄, 根本算不得都市。市中心繁华区也就巴掌大, 不过就像上海静安寺那么点儿地方。一般在热闹的大都市呆惯了的人这么感觉是不奇怪的,可是曾经令我尊敬的张承志先生对温哥华的乡村气息大加诅咒,

这位号称学者型的著名作家曾经写了篇《自由世界的一天》, 恶狠狠地用他一向追求的最纯净的文字诅咒:“温哥华是一个地道的乡巴佬小镇!”可以感觉语气之刻毒。我曾经在国内一间专门邀请顶尖名人、学者的高档酒家里当面聆听过这位作家的学术演讲,我记得他连当时老百姓口语中把“乘出租车”称为“打的”都忍受不了,可见其追求纯粹与宁净的心情。却想不到若干年后,他居然那么忍受不了温哥华的纯静,甚至连温哥华的大自然景色也被他贬得什么都不是了,“那自然里没有历史没有人, 空空如也。”一般人这样讲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以向往心灵纯净为标榜的著名的思想型学者型的作家这样讲,就不能不怀疑他的所谓的纯净的心灵追求了。那天在海鲜酒家里的讲座,张先生大谈他对蒙古草原的热爱, 谈他对伊斯兰宁静的小村庄的虔诚向往, 但现实生活中他把仅仅9岁的小女儿迫不及待地送到日本。在比较他曾经住过的东京和温哥华时,在他看来“乡巴佬小镇”的温哥华连东京的一块擦桌布都不配。我不由想到那天海鲜酒家演讲结束后,张大作家被立刻请进了该酒家最高级的包间,自然是海吃海喝也海谈了。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悖论啊!

实际上, 有一点张承志先生算是说对一半,温哥华的自然里面是没有通常都市所拥有的那样复杂的人文历史。我曾经跟一位来自上海,并且有欧洲城市游历经验的朋友说,别看加拿大是一个发达国家, 但是却比中国更接近远古。她一听就摇头, 因为在她概念里“远古”同“原始”“落后”是同义语, 至少是近义词, 不久她去了加拿大的落基山脉,站在千年冰川面前, 她感觉到了我之前说的“远古”。她从那“远古”的地方发来邮件说,这是真正的大自然,这风景里没有血与火厮杀的历史, 没有恐怖的宫廷之变,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的纠缠不清。站在这里好像站在冰川形成的远古年代,心灵从来没有的超然纯净。

是呀, 那远古冰川和现在之间漫长的时间里,因为没有人类的纠葛, 那其中只有一片大自然的苍茫,于是今天就重合在远古的那个点上。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大美啊!人心的功名利禄、蝇营狗苟、争斗倾轧,在这远古的壮观、纯净面前显得多么可笑,多么龌龊,多么卑微啊。

然而回到现实里,我们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都是卑微的, 我们总是言不由衷的。比如说我们喜欢宁静,可是真的静下来,我们又忐忑了。我们其实是习惯了在人与人之间折腾,我们在那蝇营狗苟中获得满足,在五味杂陈中感到实在, 在特别纯净的气味里会感到惶恐。

一个五岁的女孩子刚刚来温哥华两个星期, 给继续在国内大都市里为所谓事业奋斗的父亲写电邮说,她特别喜欢温哥华。天真的孩子在“喜欢”两字前加了一长串“特别”。孩子的感受和父亲天壤之别。那女孩知性的母亲就说, 我们大人都习惯了都市里的声色犬马的生活,所以就会觉得在温哥华如同在乡村里一样寂寞和郁闷。但是孩子是接近自然的,所以这个充满这乡村自然气息的城市是孩子喜欢的。

我刚来温哥华的那段日子,也曾经受不了这里过分清新的空气,这清新得没有异味的环境,竟然令我窒息,好像与尘世隔绝了,觉得自己突然被蒸发了。记得初来时有一个晚上,我拼命地回想上海的气味,那饭店里美酒佳肴混合着的香烟味,那马路上生煎小笼混合在都市汽油和尘土里的油香味,那黄梅天捂出来的霉味,那夜晚黄浦江畔的腥臭,那拥挤人群里的汗酸……于是我在黑暗中贴近已经熟睡的他,用力地嗅他身上的体味,在他的汗味与体味中感觉一种真实,

第二天,他带我去了唐人街。 我刚从车子里钻出来,就闻到熟悉的咸鱼味、烂菜皮味,好像整个唐人街都是这样的气味。这令我就像一个不会游泳却被丢进大海的人,踩到了浅水区的底,有种说不出的欢喜和安慰。坐在唐人街一间中餐馆,不用问就可以自己循着气味找到卫生间。我怎么会喜欢有气味的卫生间呢?当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可是,我得承认, 有些气味虽然是不喜欢的, 却是潜意识里摆脱不了的。我们有时在自己讨厌的气味里却可以找到某种满足和安心。

之后的一夜, 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我的鞋子丢在菲沙河万年冰河带来的沉积物上面,我光着脚丫不知怎么就走到一个巨大的草垛旁,坐下。望着薄雾笼罩中无边的田野,满鼻子是干牛粪和麦秸干的气味,那是纯粹的田野气息,那干牛粪的味道是很厚道的香气。突然听到母亲问:这是哪里?我说是加拿大。梦里不露面的母亲又问:这到底是哪里?我说,温哥华!母亲说是无锡老家, 我就惊醒了。

【作者简介】:宇秀, 祖籍苏州,现居加拿大温哥华。文学、电影双学历。做过大学教师、影视编导、制片人、报刊编辑。现为海外华文女作协终生会员,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员,在西温哥华经营一间以玫瑰为名的泰国餐厅。

曾出版畅销书《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部分作品被收入《震撼大学生的101篇小小说》、《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与点评》(美国版和中国大陆版)、《上午咖啡下午茶》、《最受当代青年喜爱的精美散文——亲情永恒》、《事情理——北美华文作家散文精选》、《枫雨同路—加华作家小说选》、《环肥燕瘦——海外华文女作家们的散文》、《漂鸟——加拿大华文女作家选集》(台湾版和中国大陆版)、《他乡星辰——北美华语作家散文选》、汉英双语《2014中国诗选》、汉英双语《2015中国诗选》、《2015世界诗选》(台湾版)、《中国首部微信诗选》、《世界美如斯》、《新移民文学的里程碑》等30余种文集。

辍笔八年重回写作。近作散见于《作品》、《诗刊》、《创世纪》(台湾)、《文踪》(香港)、《世界日报》(北美)、《时尚生活》(加拿大)、《解放日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华文文学》、《世界诗人》(混语版)、《香山诗刊》、《华星诗谈》等。

作者个人最新诗集《我不能握住风》近期将于广大读者见面。

文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2、《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4、《敕勒歌》【南北】无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魏 曹操《龟虽寿》)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战国 荀况《劝学》) 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为山九仞,功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这是唐太宗说的,意思是每当到吃饭的时候,农民便会想到种庄稼时付出的辛勤劳动;每当穿衣服的时候,纺衣服的人便会想到纺衣服时的辛苦

一、齐己的赞美茶诗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二、卢仝 《

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行到水穷处,不

描写建筑的成语: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不同凡响 重峦叠嶂 举世闻名 盖世无双 高楼大厦 摩天大厦 青瓦白墙 诗句: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 飞”这是《诗经》中描写周代宫殿建筑的诗句.在古人心目中他们非常自然地把建筑造型与飞禽联系在一起.阿房宫赋 杜牧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有一种邂逅,触目而又惊心, 那是一见钟情. 有一种感觉,凌乱而又朦胧, 那是直觉. 有一种跳动,急促而又热烈, 那是心动. 有一种思念,孤独而又刻骨, 那是相思. 有一种感情,纯洁而又高尚, 那是爱情. 有一种持久,偏执而又倔强, 那是执着. 有一种付出,心甘而又情愿, 那是真爱无声···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此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李白《登新平楼》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杜甫《落日》两竿落日溪桥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生梦死鸡尾酒配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