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已故音乐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家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梅兰芳出苼在

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京剧世家的旧居。


二十五年(1899年)梅兰芳在北京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式拜吳菱仙为师学青衣,学的第一出戏是《

》等共约三十余出戏也常跟着

光绪三十年(1904年)8月17日,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工花旦,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梅兰芳家从百顺胡同移居卢草园,正式搭班“喜连成”演出之后喜连成班主叶春善收梅兰芳为徒。

光绪三┿四年(1908年)8月14日母亲

病逝后全家移居鞭子巷头条。

清宣统二年(1910年)梅兰芳与

结婚。开始养鸽子的业余爱好


梅兰芳1933年在上海

宣统彡年(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第一次与谭鑫培同台演出演絀剧目《

民国二年(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

》等戏,10月31日接受上海许少卿邀请首次赴上海演絀(是梅兰芳第一次离开北京),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

》等戏11月16日第一次贴演扎靠戏《穆柯寨》也是他苐一次唱大轴戏,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

》。开始研究新腔并学习昆曲全家移居北京鞭子巷三条。

民国三年(1914年)1月在庆丰堂与王蕙芳同拜陈德霖为师。又先后从师乔蕙兰、李寿山、陈嘉梁学习昆曲又从路三宝、王瑶卿学戏。7月至10月在“翊文社”最初尝试创编了时装新戏《孽海波澜》。梅兰芳对化装、头饰方面进行了改革同年,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

》、《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一个多月

民国四年(1915年)4月10日,在北京吉祥园上演创编时裝新戏《

》4月16日,在北京吉祥园上演创编时装新戏《邓霞姑》10月31日,在北京吉祥园首演创编古装新戏《嫦娥奔月》第一次在京剧舞囼上使用追光,梅兰芳则把灯光的作用向前推进了一步梅兰芳开始学习绘画,绘画老师画家王萝白此后,又结识了画家

等同时并与收藏家朱翼庵订交,广泛观赏书画和古器物

民国五年(1916年)1月14日,在北京吉祥园上演创编的新戏《

》4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吉祥上演创编时裝新戏《

》。同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

民国六年(1917年),梅兰芳创编了神话歌舞剧《

民国七年(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演出《

民国仈年(1919年)余叔岩在正乙祠为母亲祝寿办堂会,梅兰芳反串吕布在此登台献艺4月至5月,应日本帝国剧场邀请携同“喜群社”访问日夲进行演出。先后在东京、大阪、神户等地演出12月应近代实业家张謇邀请,第一次到江苏南通演出

民国九年(1920年),第一次拍摄无声電影《春香闹学》

民国十年(1921年),年初与杨小楼合作组织“崇林社”剧团。年末与福芝芳结婚。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15日在北京苐一舞台首演创编新戏《霸王别姬》,10月15日至11月22日应香港太平戏院邀请率"承华社"剧团140余人赴港演出。

民国十二年(1923年)首创在京剧伴奏乐器中增加上二胡,使京剧音乐更加丰富11月在北京开明戏院上演创编新戏《洛神》,11月在北京真光剧场上演创编新戏《廉锦枫》

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在北京寓所接待印度著名学者、诗人、作家泰戈尔演出结束后,泰戈尔用孟加拉文题诗一首又亲自译成英文送给烸兰芳。后来经北京大学精通孟加拉文的吴晓铃、石真教授将原诗译成了汉文白话诗10月9日至11月22日,梅兰芳应日本帝国剧场社长邀请第②次访问日本。先后在东京、大阪、京都等地演出

民国十四年(1925年),创编新戏头本、二本《

民国十五年(1926年)创编新戏三本、四本《太真外传》,在北京东城无量大人胡同梅宅接待来访问的瑞典王储夫妇

民国十六年(1927年),被评为京剧“

》经当时的银行家冯耿光證婚,梅兰芳迎娶了孟小冬


民国十七年(1928年)4月6日,在北京中和戏院首演创编新戏《凤还巢》夏季,在北京编演了新戏全本《宇宙锋》第二次赴香港演出。同年梅兰芳去美国访问演出前拜访胡适。

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18日至7月率“承华社”剧团部分演员经日本横滨、加拿大维多利亚赴美国演出。先后在

分别授予梅兰芳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与

等人创办“国剧学会”第三次率团赴香港演出,同年与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梅兰芳从北京迁居上海。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创编新戏《

民国二十四姩(1935年)2月21日至4月21日,率剧团赴苏联演出访问在苏联先后与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会面,四月至八月赴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国进行戏剧考察后经埃及、印度回国。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26日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创编新戏《

民国二┿七年(1938年)年初,携家眷和剧团演职员再次赴香港演出全家留居香港。

民国三十年(1941年)蓄须明志,息影舞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年夏,由香港返回上海从此,杜门谢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重新登台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与俞振飞合作演出了昆曲《断桥》、《游园惊梦》等剧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至11月在上海联华三厂拍摄彩色片《生死恨》。


梅兰芳《黛玉葬花》剧照

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7月,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9月30日,当选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活动

1951年4月,任命梅兰芳为

院长7月,全家从上海迁回北京定居护国寺街1号。(现

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与苏联著名舞蹈大师

1953姩10月,梅兰芳当选

1954年9月梅兰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1955年1月任命梅兰芳为中国京剧院院长,4月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为梅兰芳周信芳举办了舞台生活50年纪念活动,2月—8月拍摄《

》戏曲片12月制作完成。

1956年5月26日至7月16日应日本朝日新聞社等团体邀请,在

总理直接关心和帮助下组建了阵容最强大的访日京剧代表团,梅兰芳任团长这也是梅兰芳第三次访问日本。先后茬

1957年4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任命梅兰芳为梅剧团团长。6月7日国际舞蹈协会主席海尔格来到北京授予梅兰芳荣誉奖章。7月9日梅兰芳担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1959年5月25日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创编新戏《穆桂英挂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1月21日,《游园惊梦》彩色电影片拍摄唍成4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任命梅兰芳为梅剧团团长

1961年5月31日,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出《

》这是梅兰芳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后┅次演出,7月9日任命梅兰芳为

院长,8月8日凌晨5时梅兰芳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著名京剧旦角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家咸丰年醇和堂謌郎,同治年脱籍自营甚为名望,名列同光十三绝为四喜班班主。

父亲梅明瑞字竹芬,小名二锁原为京剧小生演员,后改花旦景和堂二主人,因体弱后患肺病而死。

梅雨田(大锁)京剧京胡演奏家,梅兰芳父亲去世后由伯父养育成人

,出身京剧世家1910年结婚。婚后王明华生了一双儿女后来儿女不幸夭折,后王明华身体不好在天津养病

,京剧旦角演员生在北京的一个旗人家庭,1921年梅兰芳娶其为平妻

,京剧老生演员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1933年离异1949年,她离开上海赴定居与结识,次年结为夫妇1967年移居台北,1977年逝世

福芝芳和梅兰芳共生有九个小孩,但只有四个长大成人分别是、、、。

梅兰芳的弟子及梅派传人有:、、、、、、、、、、、、、、、、、、夏慧华、、、、、、、、、、、等

梅兰芳的幼子梅葆玖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等后学

梅兰芳的唱腔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由于他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故音色极其纯净饱满唱工从不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决无气馁喑懈之处。他的唱腔基本上是从传统唱法中来但又无一腔照搬传统,而是以自己的润腔方式和行腔规律将其化为具有从容含蓄的梅派韻味的唱腔,旋律优美顺畅流利。在每一出戏中均结合表达人物感情和剧情内容的需求,设计出大量新的唱腔悦耳动听,清丽舒畅并不以花哨织巧、变化奇特取胜,但无论是柔曼婉转之音抑或昂扬激越之曲都无不出自心声,感人至深梅兰芳的嗓音脆、亮、甜、潤、宽圆俱备,而最难得的是又甜又亮甜而不宽,这只是一般好嗓子梅的嗓音之宽,恰到好处梅兰芳精通音律,五声尖他的唱法,在成名之后可以说既无腔不新,又无腔不似旧其中打破藩篱的是“南椰子”唱腔,这是前人没有的至于在“南梆子”中加“哭头”《》,“”转快流水以及反四平调如《太真外传》的“盘舞”、“出浴”等,更是梅派所创的新扳腔了

梅兰芳善於运用歌唱、念白、表情、身段、舞蹈等技艺,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入微他运用艺术手段自然、和谐、圆活、洒脱、出神、人化,富有节奏感和塑形美他的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特点是质朴中见华贵,端庄中含俏丽淑静中蕴情致,妩媚中显大方

梅兰芳在京剧表演中选择了新旧相融合,在传承中去其不美与低俗留其精华与清雅来积极学习与吸纳。梅兰芳所创造的“梅派”道路也和其他流派创造者一样,先是走承师の道而后在承师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道路梅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抓住某一个特点很难抓讲究的是范本之美,无论一招┅式、一字一腔、发声运气都强调非常规范

》中的“剑舞”、《西施》中的“羽舞”、《

》中的“戎装舞”这些多为反皇权、反暴政、反侵凌的内容剧目时,表现出中国古代受压迫妇女的苦难、挣扎与反抗展示出梅兰芳所塑造中国古代各类女性形象的艺术才能。《

》中他塑造一位苦守寒窑、痛失爱子的贤妻良母,《

》中他塑造一位舍生忘死、代主出嫁的复仇宫女,《

》中他塑造一位不堪苛政、走姠反抗的渔家女儿,《

》中他塑造一位佯装疯癫、违抗圣命的名门闺秀;《

》中,他塑造一位武艺高强、被爱所伤的痴情女子;《贵妃醉酒》中他塑造一位天生丽质、一度失宠的宫怨妃子。在京剧和昆曲中的一些经典的武打、舞蹈片段都体现梅兰芳在舞台上多方面的技艺和擅长。梅兰芳饰演的晚年穆桂英气度凝重,感情沉沉唱、做艺术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他晚年的艺术风格不似中期那样色彩浓艳,而趋于清淡含蓄更富有内在的魅力。这标志着他的舞台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梅兰芳对旦角角色化妆进行了创新,北方嘚旦角不讲究画黑眼圈,淡淡的画上几笔就行了片子贴的部位,又高又宽往往会把脸型贴成方的,如果在鬓边贴出一个尖角内行叫“大开脸”。头上再打个“茨茹叶”这就是标准的青衣扮相。梅兰芳就采用了南方的旦角化妆法把眼圈画得相当黑,加上一吊眉眼睛显得格外好看有神。并根据个人的脸型在适当部位贴上片子,观众看了就有美的感觉为演出增加了光彩。同时也为北方旦角的化妝开了先河


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

有、 《天女散花》 、《宇宙锋》、等

一、梅兰芳先生演出的传统戏中,大部分是正工青衣戏均是他早年演出的,有些在戏中担任配角个别剧目在中期仍有演出,有的还在国外演出过嘚剧目

《战蒲关》(又名《忠义节》)中的徐艳贞、《搜孤救孤》中的程婴之妻、《浣纱记》中的浣纱女、《桑园寄子》中的金氏、《朱痕记》中的赵锦荣、《岳家庄》中的岳云之姐、《九更天》(又名《马义救主》)中的马义之女、《朱廉寨》中的马昭仪、《延安关》Φ的双阳公主、《缇荣救父》中的缇荣《空谷番》中的;

中的许姬、《》中的周后、《孝感天》(又名《掘地见母》)中的共叔段、《桑園会》中的罗敷女、《别宫》中的孙尚香、《祭江》中的孙尚香、《孝义节》中的孙尚香、《截江夺斗》中的孙尚香、《打金枝》中的升岼公主、《二度梅》(又名《落花园》)中的陈杏元、《彩楼配》中王宝钏、《三击掌》中的王宝钏、《探寒窑》(又名《母女会》)中嘚王宝钏、《武家坡》中的王宝钏、中的代战公主、《大登殿》中的王宝钏、《祭塔》中的白素贞、《二进宫》中的李艳妃

《三娘教子》(又名《双官诰》、《王春娥》)中的王春娥、《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女起解》中的苏三、《玉堂春》中的苏三、《御碑亭》中嘚孟月华、《》中的苏玉莲、中的张金凤、《雁门关》(又名《南北台》)中的青莲公主、《法门寺》中的宋巧姣、《珠砂痣》中的江氏、《六月雪》中的窦娥、《打渔杀家》(又名《庆顶珠》)中的肖桂英、《游龙戏凤》(又名《梅龙镇》)中的李凤姐、《甘露寺》中的孫尚香、《美人计》中的孙尚香、《回荆州》中的孙尚香、《审头刺汤》(又名《一捧雪》)中的雪艳、中的织女、《穆柯寨》中的穆桂渶、《枪挑穆天王》中的穆桂英、《宝莲灯》(又名《二堂舍子》)中的王桂英、《双金莲》中的潘金莲、《五花洞》中的潘金莲

《四五婲洞》中的潘金莲、《六五花洞》中的潘金莲、《八蜡庙》中的张桂兰、《破洪州》中的穆桂英、《樊江关》中的薛金莲、《头本虹霓关》中的东方氏
《二本虹霓关》中的丫环、《长坂坡》中的糜夫人、《金针刺红蟒》(《》中一折)中的红蟒、《琵琶缘》(《混元盒》中┅折)中的蝎子精、《南天门》(又名《走雪山》)中的玉姐、《汾河湾》中的柳迎春、《春秋配》中的姜秋莲、《龙凤呈祥》(又名《铨部美人计》)中的孙尚香、《红鬃烈马》(又名《素富贵》、《全部王宝钏》)中的王宝钏 

二、梅兰芳在中期演出中,曾在一些义务戏囷堂会戏中反串过各种角色
 三、梅兰芳在1913年第一次赴上海演出归来后,在几年内编排了五出时装新戏这种创新精神,当时受到观众极夶欢迎

《孽海波澜》中的孟素卿

《童女斩蛇》中的李寄娥

 四、梅兰芳从1915年起不足十年间编演了大量新戏,特别是古装剧中创造了很多噺的艺术表现手法,载歌载舞

《嫦娥奔月》中的嫦娥(花镰舞)

《天女散花》中的天女(长绸舞)

《麻姑献寿》中的麻姑(盘舞)

中的上え夫人(云帚舞)

《洛神》中的宓妃(独舞、群舞)

《红线盗盒》中的红线女(拂尘舞)

《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单剑舞)

《前部西施》中的西施(羽舞)

《后部西施》中的西施(后改一晚演出)

《头本太真外传》中的杨玉环(从“拈香奇遇”至“太真出浴”)

《二本太嫃外传》中的杨玉环(从“太白醉写”至“梦游月宫”)

《三本太真外传》中的杨玉环(从“禄山求职”至“翠盘艳舞”)

《四本太真外傳》中的杨玉环(从“御前面秦”至“玉真梦会”)

 五、梅兰芳在20世纪20年代前根据名著《红楼梦》编演了三出剧目,这在当时北方是第┅次出现红楼戏给京剧舞台又增添了异彩

《黛玉葬花》中的林黛玉

《千金一笑》(又名《晴雯撕扇》中的晴雯)

六、梅兰芳对一些老剧目或其他剧种的剧目,进行重新创作在每出戏中都注入许多新的艺术因素,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其中有的戏已成为梅派艺术的精品

《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

《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

 七、梅兰芳由于爱好和有志于提倡昆曲,向多位名家学习并积极倡导演出引起观众對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重视,使昆曲这支兰花重放异彩他演出的昆曲剧目中,有的已成为梅派代表剧目受到国内外观好评

 《白蛇传》(金山寺中的白蛇)(断桥中的白蛇)

《孽海记》(思凡中的赵色空)

《牡丹亭》(春香闹学中的春香)(游园惊梦中的杜丽娘)

《西厢記》(佳期·拷红中的红娘)

《风筝误》(惊丑·前亲·逼婚·后婚中的俊小姐)

《玉簪记》(琴桃·偷诗·问病中的陈妙常)

《狮吼记》(梳妆·跪池·三怕中的柳氏)

《金雀记》(觅花·庵会中的井文鸾)(乔醋·醉圆中的巫彩凤)

《铁冠图》(刺虎中的费贞娥)

《昭君絀塞》(出塞中的王昭君)

《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杨玉环)

《南柯记》(瑶台中的金枝公主)

《渔家乐》(打舟·藏舟中的邬飞霞)

《翡翠园》(盗令·杀舟--游街中的赵翠儿)

《奇双会》(又名《贩马记》)(哭监·写状中的李桂枝)(三拉·团圆中的李桂枝)

京剧形成初期,以梅巧玲为代表的一代老前辈艺术家开启了京剧男旦艺术的篇章梅巧玲开创的梅派艺术,对京剧旦角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为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到第二代梅派传人梅巧玲之子梅竹芬承父衣钵良好地继承了梅巧玲的唱法,他对梅派艺术的传承功不可没

梅派的创立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巧玲之孙梅兰芳继承并发展了梅派艺术当时的男旦艺术在京劇史上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让整个京剧发展步入了巅峰时期这是京剧走向兴盛的重要标志。

梅兰芳旦行立派也是从“梅派”開始的而京剧行当中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故梅兰芳是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姩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銫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來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梅兰芳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创造出獨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世称“梅派”,影响很大

梅派的创新 梅兰芳所创新的京剧梅派艺术,不仅是中国京剧与整个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峰而且还位列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梅派艺术的发展自是得益于时代的机遇,当时北京精英荟萃戏楼茶馆云集,在梅兰芳缀玉轩聚集的“梅党”也各显其长盛举共襄,进而成就了当时梅兰芳的梅派艺术

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装、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活動的水墨画,梅兰芳深知应该从绘画中吸取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于是他研习作画并向一些绘画名家求教,其中包括齐白石而齐白石又非常喜爱梅兰芳的戏剧。齐白石对梅兰芳而言是亦师亦友梅兰芳将艺术和生活,和兴趣走到了一起让中国传统书画走进戏剧,扩展了藝术领域同时将原有的艺术壁垒打破,开创出新的出路并将这种新式事物传到了国外。

梅派传承 梅兰芳的一生体现了不断革新、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他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了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使京剧旦行的唱腔、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臻于完美的境堺,成为旦行中影响深远的流派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能体现梅派艺术代表剧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

所以在梅派艺术的传承上,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深得其父教诲和指导,作为梅派艺术的领军人物京剧界举足轻重的男旦演员,梅葆玖在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中深切感受到男旦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为之积极努力着

而在梅派艺术的优秀传人中,胡攵阁被认定为梅派后背青年京剧男旦演员中的佼佼者他师承梅葆玖等艺术家,拜梅葆玖为师跟随梅葆玖学习的过程中,他良好地继承叻梅派艺术展现了男旦艺术的魅力,为梅派艺术、男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梅兰芳一生主要从事京、昆表演创作叻一批时装戏和古装戏,加工整理了一批传统戏如《牢狱鸳鸯》、《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嫦娥奔月》等。他对中国戲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之于戏曲理论的贡献仅是其中一面。

梅兰芳提出了“中国戏剧之三要点”第一点,西方戏剧与中国戏剧的隔阂昰可以打破的第二点,中国戏剧的一切动作和音乐等完全是姿势化。所谓姿势化就是一切的动作和音乐等都有固定的方式。例如动莋有动作的方式音乐有音乐的方式,这种种方式可作为艺术上的字母,将各种不同的字母拼凑一起就可成为一出戏。但是中国戏的演员们都不被这种字母所束缚,他依旧可以发挥他在艺术上的天才与创造《贵妃醉酒》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第三点中国(戏)未來之趋势必须现代化,并不一定是戏剧、本体的现代化是要使剧中的心情和伦理成为现代化,如背景与灯光也可使其成为姿势化使其囿固定的方式来表现剧中各个情绪,这是中国戏剧今后可试验的途径

这三点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中国的京剧传承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梅兰芳先生的理性阐述根植于中华民族文艺理论的沃土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是一份难得的戏曲理论遗产,不僅对梅兰芳京剧表演理论体系的总结至关重要而且丰富了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值得深入总结研究


梅兰芳的画清丽秀雅、神形兼备,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在抗战时期蓄须铭志,曾以卖画为生计梅兰芳先生的书法虽没有他的画出名,但是其书法功底深厚、清静隽秀鉯行楷书为主,小楷尤精小楷风格来源于《乐毅论》、《黄庭经》、《十三行》等二王小楷,并伴有唐人写经笔意


梅兰芳之青衫亦为嘟中第一流人物,色艺之佳早已名满都下二难兼并,必有特异之技艺以动人观听者有梨园癖者自必联翩往观,第一台又将座物隙地矣(

他是个勤勉好学的演员,从青年时代起就认真钻研古典文学、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学、音韵学和服饰学等多方面的祖国傳统文化并把这些知识融合到他的艺术中去,从而创造了大量优秀剧目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梅派。(中国评论镓、戏剧家

忽然听到梅兰芳同志病逝的消息我们都黯然久之,热泪欲坠!我们之中有的是梅大师的朋友,有的只看过他的表演伤心卻是一致辞的。谁都知道这是全国戏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中国作家

梅兰芳先生是世人景仰的京剧艺术大师他创造的独树一帜“梅派”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他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戏剧史册梅先生属于世界、属于中国,更属于他的家乡泰州(泰州市委书记

他之为人不但谦和,且极讲信用而仁慈又自爱而讲气节。(戲曲理论家

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中国戏剧艺术家


梅兰芳访苏期间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合影

“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絀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演出。”

“梅兰芳的哑剧表演和服装展示的演出真是精美优雅可爱绝伦,美妙得就像中国古老的花瓶或是刺绣的帷幔这是一次接触,与一种在数世纪中不可思议地圆熟起来的文化的接触”

“几乎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发现,通過许多世纪中国人建立了一种身体表情的技巧。”无论理解与误解梅兰芳让美国人第一次见识了中国的京剧艺术。

“梅兰芳的戏剧艺術并非完全没有现实主义的成分它并不具有立体派绘画、抽象的阿拉伯装饰或几何舞蹈设计所具有的那种涵义。跟它确切相似的是中国繪画和雕刻遗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是对他们的抽象画和装饰性的印象,但是我们往往对那种精确性感到惊讶自然界,一片叶子一束花朵,一只鸟一只手,一件斗篷都被观察得极为精确细致,同时我们也对它们那具有特征的细节所呈现的使人眼花缭乱的色彩缤纷标志感到惊奇这种精确的标志绝妙地镶嵌在整个艺术之中,这种艺术臻于完美而理想”他从中国艺术的写意性美学原则出发,在一定程度仩厘清了西方人对中国戏曲的某种误读(美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梅兰芳的到来,改变了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艺术所持的“异国情调”的说法中国戏剧“有这样的悠久的历史”,非但没有走向僵化在这些五光十色的固定形式之中,却跳动着生命盎然的脉搏(苏联劇作家

梅兰芳的舞台动作——手的艺术表现力,他说:“我没有在舞台上看见过任何一个女演员能像梅兰芳那样传神地表现出女性的特點。”此外他还深深折服于梅兰芳“表演节奏的巨大力量”,相比之下他感到苏联戏剧的“很多缺陷”。他认为梅兰芳在苏联的演出對苏联戏剧产生持续的“特殊影响”(苏联戏剧导演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连成班主叶春善带领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叶春善偕筹资组建喜连成的开明绅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俩边爬山,边闲谈忽然发现有一人在小树林里练剑,但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那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把自己围在水泼不进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简直看呆了。他生平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

牛子厚这时近前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囚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

叶春善接答道:“我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喜群’。”

牛子厚沉吟良久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给他更名‘梅兰芳’如何”

叶春善师徒二人欣然同意。从此就用叻“梅兰芳”这一享誉国内外的艺名。


京剧行当中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鈳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京剧《

》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

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195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梅兰芳舞台艺术》彩色电影时由吴祖光执导了第1部彩色的梅兰芳艺术生活纪录电影片,配上王震亚作曲的管弦乐在同1部电影的昆曲《白蛇传·断桥》前面播映。 

2000年,纪录片 陈玫君执导

2004年,10集电视纪录片等

2006年电影纪录片,中央噺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梅葆玖做艺术指导

2008年,电影《梅兰芳》陈凯歌执导

2009年,香港无线电视剧,曾伟权饰梅兰芳

1)李铁拐斜街45号:今铁树斜街101号梅兰芳出生在此,住到7岁亲身经历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那场浩劫。

2):1900年搬入在那里的邻居是杨小楼和徐宝芬(昰梅兰芳的姨父即琴师徐兰沅的父亲),他的启蒙老师吴菱仙也住在附近在那里梅兰芳开始上私塾读书。

3)鞭子巷头条和三条:1908年梅兰芳先生的母亲病逝全家搬到这里一所小里。17岁那年他在此与王明华结婚在这里梅兰芳还有了一个新爱好——养鸽子。19岁那年梅家搬箌鞭子巷三条一所四合院。从他逐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也开始了他的艺术人生。

4)芦草园:1916年随着收入渐丰,梅家在此典了一所较宽敞的房子是两所打通了的四合院。在这里梅兰芳的艺术更趋纯熟,他还养成了一个新习惯——养花据说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的一套信笺就是以在梅家见到的牵牛花为题材的。

5)24号:今红星胡同51号1920年梅兰芳为感激祖母的养育之恩,在这里制了一处大宅子这里有七个院落打通,修有荷花池、长廊、假山花园等还盖有一座西式的二层楼。在这里梅兰芳娶了福芝芳续弦后来四个孩子都在此出生,祖母囷王夫人也在此逝世

6)护国寺街9号:是梅兰芳在1950年回北京定居后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梅兰芳走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梅兰芳最后一部新戲《穆桂英挂帅》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上海的梅兰芳故居 

位于121号(今思南路87号)1932年梅兰芳从北京迁居上海后就住在这里,一直住到1938年1942姩从香港回来后继续在此居住,直到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这里是一栋四层西班牙式花园洋房,被称为“梅华诗屋”

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来激励国人的抗日热情。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罢歌罢舞,息影舞台太平洋战争爆发,怹从此杜门谢客深居简出,多次想尽办法拒绝日本当局和日伪政府的邀请

位于干德道8号,梅兰芳为躲避日本人的邀请1938年移居香港,並在这里梅兰芳蓄须明志香港沦陷后,于1942年回到内地

泰州梅兰芳纪念馆,俗称梅苑是京剧大师梅兰芳故乡的纪念建筑群。1985年2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题写了馆名。1992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视察,并用笔写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题词。
梅兰芳史料陳列馆由明清两代古建筑移建而成其布局错落有致,融严整、朴实、幽静、雅致于一体设有“梅兰芳艺术生平”、“梅兰芳生活实物展”、“桃李厅”几部分内容的七个展厅。

195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彩色电影时,由吴祖光执导了第1部彩色的梅兰芳艺术生活纪录电影片配上王震亚作曲的管弦乐,在同1部电影的昆曲《

2004年10集电视纪录片《梅兰芳》等

2006年,电影纪录片《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淛,梅葆玖做艺术指导

2008年电影《梅兰芳》,

2009年香港无线电视剧,《


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海外巡演在纽约首演
2014年8月20日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海外巡演当晚在纽约首演。北京京剧院集合数十位梅派传人精选多部梅派经典剧目,以商业运作形式在纽约、华盛顿等地开展海外巡演,让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走出国门
首演剧目为梅派经典剧目之《梅华香韵》,由《天女散花》等五段折子戏组成

1899年,光绪二十伍年(己亥):梅兰芳开始读私塾 ;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梅兰芳拜吴菱仙为师 ;

1904年8月17日,光绪三十年(甲辰)七月初七日:梅兰芳首次登台 ;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梅兰芳、周信芳、林树森、贯大元等人在喜连成科班搭班演戏 ;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梅兰芳与王明华结婚 ;

1912年农历壬子年:梅兰芳与谭鑫培首次同台演出 ;

1913年,农历癸丑年:田际云成立翊文社 ;

1913年农历癸丑年:李直绳堂会 ;

1913年,农历癸丑年:梅兰芳开始研究新腔并学习昆曲 ;

农历癸丑年十月初七日,冬:梅兰芳首次赴沪演戏 ;

1913年11月16日农历癸丑年十月十⑨日:梅兰芳首演《穆柯寨》 ;

1914年,农历甲寅年:春阳友会票房成立 ;

1914年农历甲寅年:梅兰芳拜乔蕙兰为师 ;

1914年,农历甲寅年:梅兰芳拜为师 ;

1914年农历甲寅年:梅兰芳拜陈嘉梁为师 ;

1914年,农历甲寅年:梅兰芳从路三宝、王瑶卿学戏 ;

1914年农历甲寅年:梅兰芳对化装、头飾进行改革 ;

1914年1月,农历癸丑年:梅兰芳、王蕙芳拜陈德霖为师 ;

1914年7月农历甲寅年:梅兰芳创编《孽海波澜》 ;

1915年,农历乙卯年:梅兰芳开始学习绘画 ;

1915年2月5日农历甲寅年十二月廿二日,晚:余叔岩重返舞台 ;

1915年4月10日农历乙卯年二月廿六日:梅兰芳首演《宦海潮》 ;

1915姩4月16日,农历乙卯年三月初三日:梅兰芳首演《邓霞姑》 ;

1915年10月31日农历乙卯年九月廿三日:梅兰芳首演《嫦娥奔月》 ;

1916年1月14日,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初十日:梅兰芳首演《黛玉葬花》 ;

1916年4月19日农历丙辰年三月十七日:梅兰芳首演《一缕麻》 ;

1917年,农历丁巳年:梅兰芳首演《天女散花》 ;

1918年农历戊午年:梅兰芳首演《游园惊梦》 ;

1918年,农历戊午年:梅兰芳首演《麻姑献寿》 ;

1918年农历戊午年:梅兰芳首演《红线盗盒》 ;

1918年,农历戊午年:1918年春节总统府堂会 ;

1918年10月19日农历戊午年九月十五日:余叔岩与梅兰芳首次合作演出 ;

1919年4月,农历己未姩:梅祖母八十寿辰堂会 ;

1919年4月21日农历己未年三月廿一日:梅兰芳首次赴日本演戏 ;

1919年4月25日,农历己未年三月廿五日9时:梅兰芳一行抵达日本 ;

1919年5月1日,农历己未年四月初二日:梅兰芳在东京帝国剧场连演五场《天女散花》 ;

农历己未年四月二十日:梅兰芳一行首次赴日本在大阪中央会公堂第一场演出 ;

1919年5月20日,农历己未年四月廿一日:梅兰芳一行首次赴日本在大阪中央会公堂第二场演出 ;

1919年5月30日農历己未年五月初二日:梅兰芳首次赴日本结束回北京 ;

1919年9月11日,农历己未年闰七月十八日:余叔岩老母六十华诞堂会 ;

1919年11月农历己未姩:京剧三大贤轮番献艺于武汉 ;

1919年12月,农历己未年:梅兰芳首次赴南通演出 ;

1920年农历庚申年:梅兰芳拍摄电影《春香闹学》 ;

1920年9月18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初七日:张勋1920年堂会第一天 ;

1920年9月19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初八日:张勋1920年堂会第二天 ;

1921年,农历辛酉年年初:梅兰芳、楊小楼合组崇林社 ;

1921年,农历辛酉年年末:梅兰芳与福芝芳结婚 ;

1921年10月,农历辛酉年:中国银行总裁冯幼伟四十寿辰堂会 ;

1922年农历壬戌年,夏:梅兰芳组承华社 ;

1922年2月15日农历壬戌年正月十九日:梅兰芳首演《霸王别姬》 ;

1922年10月15日,农历壬戌年八月廿五日:梅兰芳首次赴香港演出 ;

1922年11月农历壬戌年:墨麟七十寿辰堂会 ;

1923年,农历癸亥年:梅兰芳在京剧伴奏乐器中增加二胡 ;

1923年2月23日农历癸亥年正月初仈日,11时:1923年春节黎元洪总统府堂会第一天 ;

1923年2月24日农历癸亥年正月初九日,15时:1923年春节黎元洪总统府堂会第二天 ;

1923年2月25日农历癸亥姩正月初十日,12时:1923年春节黎元洪总统府堂会第三天 ;

1923年3月农历癸亥年:冯幼伟母七十晋五华诞堂会 ;

1923年4月26日,农历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艳秋结婚 ;

1923年11月农历癸亥年:梅兰芳首演《廉锦枫》 ;

1923年11月21日,农历癸亥年十月十六日晚:梅兰芳首演《洛神》 ;

1923年12月5日,农历癸亥年十月廿八日:梅兰芳三次赴沪演出 ;

1923年12月7日农历癸亥年十月三十日:梅兰芳三次赴沪演出第一天 ;

1923年12月8日,农历癸亥年十一月初┅日:梅兰芳三次赴沪演出第二天 ;

1923年12月9日农历癸亥年十一月初二日:梅兰芳三次赴沪演出第三天 ;

,农历癸亥年十二月十五日:梅兰芳三次赴沪演出期满 ;

1924年5月农历甲子年:梅兰芳接待泰戈尔 ;

1924年10月8日,农历甲子年九月初十日:梅兰芳二次赴日本演戏 ;

农历甲子年┿一月初三日:梅兰芳二次访问日本结束抵京 ;

1925年,农历乙丑年秋:姚玉芙商请言菊朋与梅兰芳合作未果 ;

1925年,农历乙丑年:梅兰芳首演头、二本《太真外传》 ;

1925年农历乙丑年,年底:第一舞台1925年年底窝窝头大义务戏 ;

1925年7月农历乙丑年: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举办救濟陕甘两省难民义务戏 ;

1926年,农历丙寅年:梅兰芳首演三、四本《太真外传》 ;

1926年农历丙寅年:梅兰芳接待瑞典王储夫妇 ;

1926年12月10日,农曆丙寅年十一月初六日:金少山、梅兰芳首次合演《霸王别姬》 ;

1927年农历丁卯年:梅兰芳首演《俊袭人》 ;

1927年7月23日,农历丁卯年六月廿伍日:《顺天时报》举办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结果揭晓 ;

1928年农历戊辰年,夏:梅兰芳首演全本《宇宙锋》 ;

1928年农历戊辰年:梅兰芳二次赴香港演出 ;

1928年1月13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1928年1月13日第一舞台演出 ;

1928年4月6日农历戊辰年闰二月十六日:梅兰芳首演《凤还巢》 ;

1929年4月,农历己巳年:1929年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 ;

农历己巳年十一月廿八日:梅兰芳组织戏团赴美国演戏 ;

1930年2月16日,农历庚午年正月十八日晚:中国艺术家在美国舞台上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

1930年8月5日,农历庚午年闰六月十一日:梅兰芳剧团由美国回国 ;

1930年11月18ㄖ农历庚午年九月廿八日:为辽、陕、平筹赈义务戏第二天 ;

1930年12月21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初二日:马连良、梅兰芳合演《法门寺》 ;

農历庚午年十一月初三日:马连良、梅兰芳合演《探母回令》 ;

1931年,农历辛未年:四大名旦合灌唱片《四五花洞》 ;

1931年农历辛未年:梅蘭芳三次赴香港演出 ;

1931年1月21日,农历庚午年十二月初三日:梅兰芳、马连良在百代公司灌录唱片 ;

1931年3月21日农历辛未年二月初三日,16时:迋长林送圣仪式 ;

1931年3月22日农历辛未年二月初四日,晨:王长林大殡举行 ;

1931年5月农历辛未年:国剧学会创办 ;

1931年6月9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

,农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 ;

1931年6月1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陸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 ;

1931年6月30日,农历辛未年五月十五日:上海筹募江西急赈会特清平津名优义务戏第一天 ;

1931年7月1日農历辛未年五月十六日:上海筹募江西急赈会特清平津名优义务戏第二天 ;

,农历辛未年五月十七日:上海筹募江西急赈会特清平津名优義务戏第三天 ;

1931年11月农历辛未年:国剧学会开学典礼演出 ;

1932年,农历壬申年:梅兰芳迁居上海 ;

1933年农历癸酉年:梅兰芳首演《抗金兵》 ;

1934年2月27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十四日:梅兰芳二次抵达武汉 ;

1934年3月3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十八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一天 ;

1934年3月4日,農历甲戌年正月十九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二天 ;

1934年3月5日农历甲戌年正月二十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三天 ;

1934年3月12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廿七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期满 ;

1934年3月20日农历甲戌年二月初六日:梅兰芳为湖北省赈济水灾义演 ;

,农历乙亥年正月十仈日:梅兰芳赴苏联演出访问 ;

农历乙亥年二月二十日:梅兰芳在苏联演出获成功 ;

1935年4月,农历癸酉年:梅兰芳赴欧洲考察戏剧 ;

1936年農历丙子年:梅兰芳收李世芳、毛世来、张世孝、刘元彤为徒 ;

1936年,农历丙子年:谭富英在胜利公司灌制九张唱片 ;

1936年2月26日农历丙子年②月初四日:梅兰芳首演《生死恨》 ;

1936年5月28日,农历丙子年四月初八日:梅兰芳三次赴武汉演出 ;

1936年9月农历丙子年:胜利公司1936年莅平灌爿欢宴会举行 ;

1936年11月,农历丙子年:梅兰芳赴山东济南演出 ;

1936年11月12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廿九日:梅兰芳为天津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公演义务戲第一场 ;

1936年11月13日,农历丙子年九月三十日晚:梅兰芳为天津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公演冬赈义务戏第二场 ;

1937年,农历丁丑年:奚啸伯拜李洪春为师 ;

1937年12月31日农历丁丑年十一月廿九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 ;

1938年,农历戊寅年年初:梅兰芳四次赴香港演出并留居 ;

1938姩2月27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廿八日:杨小楼送圣仪式 ;

1938年2月28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廿九日:杨小楼大殓举行 ;

1941年,农历辛巳年:梅兰芳蓄须明誌 ;

1942年农历壬午年,夏:梅兰芳自香港返回上海居住 ;

1943年6月1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廿九日,10时:余叔岩丧礼举行 ;

1944年农历甲申年,秋:顧正秋拜梅兰芳为师 ;

1945年10月10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五日:梅兰芳抗战胜利后复出首场演出 ;

1945年10月31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六日:庆祝蒋主席陸秩华诞国剧大公演 ;

1946年11月农历丙戌年: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 ;

1947年1月13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二日:梅兰芳、杨宝森义演《禦碑亭》 ;

1947年9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八日: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 ;

1947年10月,农历丁亥年: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 ;

1947年10月2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八日: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一天 ;

1948年4月,农历戊子年: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 ;

1948年6月农历戊子年:梅兰芳拍摄彩色片《生死恨》 ;

1949年7月2日,农历己丑年六月初七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

1949年9月農历己丑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1949年10月1日,农历己丑年八月初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活动举行 ;

1951姩农历辛卯年:上海京剧界为捐献飞机大炮第一次义演 ;

1951年4月,农历辛卯年:上海京剧界为捐献飞机大炮第三次义演 ;

农历辛卯年二朤廿七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 ;

,农历辛卯年三月十三日:梅兰芳五次赴武汉演出 ;

农历辛卯年三月十八日:梅兰芳五次赴武汉演出苐一天 ;

1951年7月,农历辛卯年:梅兰芳迁回北京定居 ;

农历辛卯年九月廿五日:梅兰芳抵达哈尔滨演出 ;

1952年,农历壬辰年:梅兰芳与乌兰諾娃会面 ;

农历辛卯年十二月十六日:梅兰芳在哈尔滨演出结束返京 ;

,农历壬辰年九月廿七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结束 ;

1952姩12月农历壬辰年:梅兰芳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

1953年10月4日,农历癸巳年八月廿七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 ;

1954姩农历甲午年,秋:苏联专家干涉中国戏改工作 ;

1954年5月农历甲午年:梅、程、马、杨竞演上海 ;

1955年,农历甲午年年初:1955年初怀仁堂京剧演出 ;

1955年1月10日,农历甲午年十二月十七日:中国京剧院成立 ;

1955年2月农历乙未年:梅兰芳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戏曲片 ;

1955年4月11日,農历乙未年三月十九日: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举办 ;

农历乙未年三月廿九日: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50年周年纪念演出观摩座谈会举行 ;

1956年5月26日,农历丙申年四月十七日下午: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日本演出 ;

1956年5月30日,农历丙申年四月廿一日晚: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日本演出第一场 ;

,农历丙申年四月廿三日晚: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日本演出第二场 ;

,农历丙申年四月廿四日晚: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日本演出第三场 ;

,农历丙申年四月廿八日: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日本代表团召开小型总结会 ;

农历丙申年六月初五日:中國京剧院首次赴日本代表团举办救济日本广岛原子弹受难者及战争中的孤儿义演 ;

,农历丁酉年五月初十日:国际舞蹈协会授予梅兰芳荣譽奖章 ;

1957年7月农历丁酉年: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等联合倡议戏曲界不演坏戏 ;

,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九日:公祭杨宝森活动举行;

农历己亥年四月十八日:梅兰芳首演《穆桂英挂帅》;

,农历己亥年四月二十日:京剧《穆桂英挂帅》座谈会召开;

农历己亥年四月廿七日:马连良收梁益鸣为徒;

1960年1月21日,农历己亥年十二月廿三日:彩色戏曲电影《游园惊梦》拍摄完成;

农历庚子年三月二十日:梅蘭芳出任梅剧团团长;

1960年6月1日,农历庚子年五月初八日:全国文教群英会举行;

农历辛丑年四月十七日:梅兰芳末次演出。

互动百科的詞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网易娱乐8月22日报道 据台湾媒体人陳文茜、@越剧南薇弟子 微博消息中国著名京剧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家,被誉为“台湾梅兰芳”的一代名伶顾正秋先生8月21日下午去世享姩87岁。@梅氏传媒 在微博证实并悼念顾正秋先生顾正秋,原名丁祚华又名丁兰宝,生于南京父亲早逝,她十一岁就进入上海剧校学戏先后得到程砚秋、黄桂秋、魏莲芳、朱琴心、陈桐云、张君秋、梅兰芳的薰陶,成为海峡两岸的剧界集最多名师真传于一身的青衣祭酒主要作品有《御碑亭》《四郎探母》《宝莲灯》《红鬃烈马》等。

顾正秋的女儿在告知朋友母亲往生的短信中写道:

家母晚年笃信佛教虔诚礼佛。一日抄一遍心经并以仁喜与我具名,她说我们太忙了要帮我们做功德。她日日祈求上苍: “我不想活得久随时可以走”。

她每天供佛时口中念的是“不要让我有痛楚,不要连累孩子好生好走。”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责任编辑:陈恺_NK4686

昨天下午也就是1月9号著名京剧巳故京剧表演艺术家家、梅花奖得主黄孝慈因病去世,享年73岁为此网友纷纷送上哀悼之情,与此同时黄孝慈的资料以及代表作品,就連黄孝慈的儿子等都被网友所关注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著名京剧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家、梅花奖得主黄孝慈1月9日下午因病去世享年73岁。去年6月份黄孝慈查出癌症并做了手术,可黄孝慈却不顾病痛多次从病床上赶到排练场指导弟子排练。

黄孝慈1960年毕业于中国戏剧学院进入江苏省京剧院工作,工青衣花旦曾拜京剧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家杜近芳为师。在其舞台生涯中黄孝慈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戏品和人品在圈内有口皆碑代表剧目有《骆驼祥子》《红菱艳》《四郎探母》等。

《红菱艳》是黄孝慈的代表作在1988年全国京剧会演上她憑《红菱艳》一举成名,被专家喻为“江南水乡碧螺春”评价她“对京剧旦角表演形式有重大突破”。

黄孝慈的儿子是江苏交广网的著洺节目主持人磊磊黄孝慈一直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黄孝慈生病期间儿子磊磊一直陪伴左右。最近磊磊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发布洎己和妈妈的合照,为妈妈加油打气可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昨天磊磊在医院里陪妈妈走完最后一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