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行星君主真的存在吗?

太阳系、太阴系、X行星、UFO与东西方文明及外星文明大猜想
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归属在哪里,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类旅途上还有哪些重大挑战与重大质变,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宏大问题;现代基因与考古科技已经揭示出人类系出同源,但花开两支,形成东方文明之综合辩证思维与整学,西方文明之分析逻辑思维与科学。
本文试图站在东西方两大文明之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东方文明主要是地球人内生文明,西方文明为外星改造文明;我们所在的星系为太阳系与太阴系相互绕转形成的太极系,氢核聚变光热与引力内潮汐超高压喷泉摩擦生电光热分别是太阳系与太阴系的两大能量来源;地球是太阳系阳鱼的鱼眼,是太阳系的精华,本身不发光发热属于少阴星,少阴星地球人类整体呈阳性,易变异、进化快而寿命短;对应太阴系有太阴星及少阳星等,太阴星目前为木星类褐矮星,质量为木星30倍左右,正在聚合氢物质缓慢长大;少阳星是太阴系阴鱼的鱼眼,是太阴系的精华,少阳星通过引力内潮汐高压喷泉摩擦生电自发光发热属于少阳,少阳星人类整体呈现阴性,难变异、进化慢而寿命长。
长周期返回式彗星与X行星分别为往返太阳系与太阴系之间的低级与高级交通星,长周期返回式彗星将太阴系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带到太阳系,是地球生命之源;X行星为阴阳星,其人类及文明具有地球人、少阴星人的综合优点及综合缺点,X行星阴阳星分别进入少阴星地球及少阳星邻近轨道,将带来三大星体的自然、生命、人类及文明的巨变。
UFO大部分是天气现象,极少部分是少阳星及阴阳星派往地球的宇宙飞船,其怪物是转基因智慧动物,以适应飞碟宇宙飞船的严酷环境。
阴阳相互转化,随着太阳从青年走向壮年及老年,太阳将逐步变成太阴星,相应地球将变成少阳星,随着太阴星不断吸收聚合宇宙间最丰富的氢物质,太阴星正在逐渐长大,突破临界质量变成恒星,成为太阳星,相应少阳星将变成地球一样的少阴星;把握太阳系与太阴系的规律,实现三大星球人类的会师与质变,还只是在宇宙间跨出了0.2光年左右的万里长征第一步,等待人类的将是相距4.2光年的三体星。
1、生命存在的五大必要条件与外星生命探索
尽管组成生命的元素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宇宙中最丰富的物质是碳氢氧,由碳氢氧高分子组成生命是概率最高的选择,水是生命的最佳载体,光热资源是生命的根本能量来源,大气是生命的必要食物,保护层必不可少,五大要素缺一不可。
1.1、碳氢氧高分子是组成生命概率最高的选择
碳氢氧是宇宙间最普遍存在的元素,能聚合形成高分子组成长链复杂结构与多种功能,从而是组成生命概率最高的选择。问题是含碳氢氧元素的分子如何聚合为有机高分子,即使如地球这样光热水资源丰富的星球也难以自动合成有机高分子,天文学已经揭示是彗星给地球带来了有机高分子;彗星长期处于缺乏光热资源的地带,是不可能自动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彗星进入邻近太阳空间,受到太阳光的辐射蒸发也难以形成合成有机高分子的条件,而且是进入前就已经带有有机高分子,因而必定是来源于出发地及沿途。
1.2、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
为生命提供化学及生理反应的最基础条件是水,首先,液态水容许化学物质输入输出细胞;其二,水是生命高分子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三,水在很宽广的温度范围内为液态;其四,水分子具有电极性,是最佳溶剂。
1.3、光热能量是生命的初级能量来源
光热能量是生命的能量来源,光热能量不止太阳能一种,核裂变放射性衰变能够提供光热能量,但核辐射对生命的形成与稳定极为不利;熔岩火山爆发能提供光热能量,但强酸等有毒气体将对生命产生重大危害;封闭在星球壳体内部的高压液态水,在邻近星球的巨大引力下能形成超高压潮汐能,能冲破球壳薄弱处形成超高压喷泉,与大气摩擦能放电发光发热,与太阳能一样能提供光热资源,而且是可持续绿色环保的光热资源。传统天文学在探索宇宙生命时,往往只注意在恒星周围搜寻宜居光热带行星,忽视了引力潮汐能这一重大能量来源。
1.4、互养大气与中性大气是动植物生存的基础
大气中的含碳气体,是植物的食物来源,而其他一氧化碳、甲烷、乙烷及乙烯等气体对动物有害,因而二氧化碳是植物的最佳食物来源;尽管动物从水中分解可以获得氧,但不如直接从大气中获得氧气有利得多,因而氧气是动物的最佳食物来源;氧气与二氧化碳组成动植物循环食物链。大气单纯由二氧化碳及氧气组成,均不利于动植物的呼出排出,过营养也不利于动植物的吸入与吸收,因而中性气体的含量比营养气体还高。理想的中性气体是氮气、氩气及氖气,氩气宇宙间极为普遍,但分子量过小,不能保留在星球大气中;氖气原子量大,宇宙间含量小,因而氮气是最佳的生命中性气体,而且宇宙间含量丰富。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必须比列合理,服务生物圈,同时星球引力恰当,维持大气的合适压强。
1.5、磁场是生物圈的主要保护伞
臭氧层、电离层及磁场是星球生物圈的三大保护伞,对各种宇宙射线及紫外线进行了屏蔽,相对而言,臭氧层及电离层在光辐射下即可产生,而磁场需要星球内部的导电熔岩在自转的时候形成发电机机制产生,不少星球内部高温高压,极易形成熔岩,只要自转速度合适,就能形成磁场。
2、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光热能是优于太阳光的可持续绿色高效能
本文认为: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光热能是优于太阳光的可持续绿色高效光热能,还具有电磁特性,比太阳能更适合合成有机高分子,从而孕育生命及文明。
2.1、引力潮汐能形成超高压喷泉是普遍方式
土卫二是一个冰壳下具有超级液体海洋的的星球,由于受到大质量木星的超强潮汐力的作用,木卫二的地下海洋为高压液体,能冲破壳体,形成高度超过200Km超高多处喷泉,木卫二上的喷泉间歇性地喷发,每次喷发时间约7小时。天文学家们断定木卫二是除了地球外,太阳系最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认为木卫二的喷泉处有鱼类生存。
无独有偶,土卫二上也存在着高压喷泉,不过木卫二上的重力比土卫二大12倍,因而木卫二的喷泉不会像土卫二那样大部分逃逸到太空中,而是喷发到200Km的高度时落回木卫二表面。
海卫一是个迷人冰冷的世界,但又如同土卫二一样拥有间歇喷发的冰火山,因此海卫一的冰层下拥有一个地下海洋。
木卫二、土卫二及海卫一,三大主星木星、土星及海王星都属于比地球质量大得多的行星,三大卫星距离主星较近,引力大,加之是地壳下存在巨大的液态海洋,容易形成高压,其主星的强大吸引力,引起高压潮汐,形成巨大动能;这说明星球间引力引起的球壳内水体高压潮汐形成喷泉是较为普遍方式,只要与上述三大卫星相似的星球都有形成巨大潮汐能的可能。
2.2、引力潮汐能超过核裂变放射能
土卫二尺寸仅为500Km,其释放的热量比可能的放射性衰变释放的热量大200倍,这说明高压潮汐能是远比放射性衰变能大得多的能量来源。
2.3、引力潮汐能远超熔岩火山爆发能
经过多年探测,至今没有发现土卫二有火山爆发的迹象,巨大的高压喷泉是其能量来源。即使有熔岩等地热能,这也是一个不断衰减不可持续的能源。当然,星球创始之初,往往在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熔岩流,如有巨大水体覆盖其上时,高温高压熔岩能对水体进行加热,在星球引力潮汐能的巨大作用下,形成超级热喷泉,星球引力潮汐能又能不断补充高温高压熔岩能,二者形成良性互动。
2.4、引力潮汐能与大气摩擦放电发光发热
由于木卫二、土卫二及海卫一质量较小,引力加速度严重不足,因而大气极为稀薄;如果木卫二、土卫二及海卫一质量达到地球数量级,引力加速度与地球相当,就能维持正常厚度大气,200Km高度的超强喷泉,必将与大气摩擦放电,释放巨大的清洁能源光热资源;即使只有几十到几十公里高度的超强喷泉,也能达到同等效果;同时超强高压喷泉,将引发周围大气做涡旋上升运动,形成较为宽大的摩擦放电发光发热光柱,并在周边产生极为适合生物圈的负离子。这一摩擦放电发光发热的能量来自星球引力的巨大潮汐能,多处形成高压超强喷泉,总的规模将不亚于接收太阳能光热能量总量。
2.5、引力潮汐能破碎邻近冰卫星散光形成光环
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这些质量超过地球的星球,引力规模超过地球,其邻近空间捕获的冰卫星,相对岩石卫星,远容易破碎。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与主星相对的冰卫星的底部、中部及上部受到的潮汐引力不平衡,发生破碎,形成环绕主星运动的环带碎片群,在光照下,形成色彩美丽的光环。星球光环形成的条件并不苛刻,可以说是不少星球具有的普遍特征。
在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的机制作用下,即使没有太阳光照射,同样能形成色彩美丽的光环,将光柱的光热能分散到星球其他地区,而这些星球的白天与夜晚,将取决于间歇性喷泉的切换时间。
2.6、引力潮汐放电发光发热能是优于太阳能的可持续绿色高效光热能
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是电子反应能量,比核裂变能量及核聚变能量远为绿色环保,它没有火山喷发带来的有毒气体,是绿色光热能源;太阳的寿命受到氢资源燃料的极大限制,因而寿命有限,而星球的引力寿命不受资源的限制,比太阳能更可持续;太阳能辐射,被地球吸收只是微量级别,对于生物圈来说,太阳能绝大部分能量散发到天空中散发,利用率极低,而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由于受到星球大气层的保温,大部分为本星球所利用,能量利用率高得多,因而引力潮汐放电发光发热能是优于太阳能的可持续绿色高效光热能。
2.7、引力潮汐放电发光发热能合成有机高分子
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相对生物圈,比太阳能更加绿色环保,具有声(大气运动及振动)光、热、电、磁等完整要素,还能形成负离子,这样一种星球环境与地球这种单纯依靠接收太阳能的星球比较,更加有利于合成有机高分子,通过彗星将有机高分子带到地球。
2.8、引力潮汐放电发光发热能比太阳能更适合孕育生命及文明
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星球,相对地球更适合合成有机高分子,同样更加适合孕育生命,进化形成外星人类,进而形成文明。
3、太阳系、太阴系、少阴星、少阳星与阴阳星猜想
3.1、宇宙不完全对称与阴阳辩证法
宇宙总体是对称的,天地本不全,呈现宇宙不完全对称性。道德经告诉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有太阳,就必定有太阴,有太阳必定在其周边形成少阴星,有太阴必定在其周边形成少阳星,阴阳之间相互转换,阴阳之间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及信息。太阳星与太阴星相互绕转,整体围绕银河系绕转,我们所处的最小宇宙实际是由太阳系与太阴系组成的太极系,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太阳系。
3.2、阳中有阴—太阳系精华少阴星地球
地球位于太阳的周围,本身不发光发热,完全依靠吸收太阳能的辐射,属于阴性,这就是孕育生命与人类文明的少阴星;少阴星地球相当于太极阴阳鱼中阳鱼的鱼眼,是太阳系的精华之所在;根据阴阳平衡,地球生命整体呈现阳性,由于受到太阳辐射,高能粒子的射入容易引发变异,少阴星地球生命起步晚,寿命短,而更新换代快。
3.3、与太阳互补对称的太阴星
太阴星为类似木星一样的褐矮星,质量介于太阳与木星之间,由于质量超过木星的80倍后将引力增加变成恒星,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本文推断其质量约为木星的30倍左右;其本身并不能合成有机高分子及孕育生命。类似于太阳,以太阴星为凝聚核,形成多个星球聚合体的太阴系。太阴星大质量的超强引力,不停的聚集宇宙间最丰富的物质氢,正在一天天长大。
3.4、与地球少阴星互补对称的少阳星
太阴周边必定具有少阳星,它与太阴之间形成巨大引力,少阳星为巨大的引力内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星球,因其本身发光发热,因而是少阳星。少阳星相当于太极阴阳鱼中阴鱼的鱼眼,是太阴系之精华所在;少阳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左右,否则难以形成足够大的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它是有机高分子合成的主要基地,通过彗星将有机高分子带到地球;根据阴阳平衡,少阳星生命整体呈阴性,由于没有太阳辐射,高能粒子的射入很少,较难引发变异,少阳星生命起步早,寿命长,而更新换代慢。
太阳系存在八大行星,从从内到外依次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阳中有阴,类木行星的卫星呈现少阳星的特征;太阴系也将存在多颗行星,从从内到外,阴中有阳,类地卫星将接受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宇宙对称也不全,太阳系与太阴系具有相当的阴阳对称性。
3.6、交通星与阴阳星
太阳系与太阴系之间,不断的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由于相距遥远,一般通过交通星来实现,同时交通星从低级到高级有多种类型。长周期还回式彗星是太阳系与太阴系之间的交通星球,一方面把少阴星为主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及水等轻物质带到以少阴星地球为主的太阳系,另一方面,进入邻近太阳轨道,将重要能源物质及小行星岩石等重物质等带到以少阳星为主的太阴系。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返回式彗星有从小行星主带、柯伊伯彗星云带及奥特尔彗星云带往返交通等多种形式。
有比返回式彗星更高级的还回式行星,往返于少阴星地球与少阳星之间,实现生物圈之间的物种交换,引发两星球物种的突发生成;最高形式是实现两大星球人类及文明之间传递,这颗星球本文定义为阴阳星,很可能就是常说的X行星及尼比鲁星。少阴星地球与少阳星之间距离约为1.0-2.0万个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到比邻星间距26万天文单位的5%-10%。阴阳星围绕太阳呈现大扁椭圆轨道,以与地球公转相当的速度运转,其轨道周期是几千年。
阴阳星主要通过其众多的卫星引发主星的引力内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获得能量来源,其卫星数量多,与主星相距较近。
3.7、阴阳太极系大转换
传统理论认为,随着太阳的老化,必将死去,太阳系万物消亡,一些理论寄希望于木星变成太阳,带领太阳系继续前进,本文不赞同这些理论。
物极必反是辩证法揭示的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
相对太阳来说,太阴星所处的低温环境,更容易获得氢核聚变燃料资源,一旦其质量由目前的30倍左右木星质量,汇聚超过木星质量的80倍,就将发生质变,发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从目前的褐矮星变成红矮星,进一步汇聚氢核聚变燃料,实现质量的加大,就变成恒星,实现太阳化。
而对于太阳来说,目前正从青年走向壮年,氢核聚变燃料将逐步减少,在宇宙的长河中一天天走向衰老,首先变成红矮星,进一步变成褐矮星,太阳星将变成太阴星。
太阴星与太阳星相互转化,周而复始,那种认为太阳衰老后,太阳系将终结的观点是错误的。随着太阳星逆转为太阴星,少阴星地球将寒冷化,海洋将形成超级巨大的冰壳,少阴星地球还将捕获众多的彗星,实现质量的巨大增加,冰壳内海洋形成超级巨大的引力潮汐,喷发超级超高喷泉,摩擦生电发光发热,形成一系列大型垂直光柱;少阴星捕获的部分冰卫星将在潮汐引力的作用下,破碎为众多的环绕地球的碎片,反射大型垂直光柱的光,形成环绕地球的多道色彩绚丽的光环,将光资源实现地球的均衡分布;超高超大的喷泉,引发地球大气的较强垂直对流,将热资源实现对地球的均衡分布;总的少阴星地球将变换成为自身发生清洁光热资源的少阳星,地球生态环境实现质变性优化,地球人类将迎来超长寿命化,当然进化与变异速度将减慢。
随着太阴星逆转为太阳星,少阳星将大幅度增温,冰壳破碎,超级水体蒸发,超级巨大的引力潮汐逐步减弱,超高超大的喷泉消失,少阳星转变成目前地球一样的少阴星,生命变异加快,进化加速,寿命变短。
随着太阴星与太阳星相互转化,各大行星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位于太阴系的奥尔特及柯伊伯带的彗星云将逐步搬迁到太阳系。
3.8、万里长征第一步
把握了引力潮汐摩擦放电发光发热能机制,把握了阴阳太极系规律,可以为我们解开万古迷,明了人类及文明的肇始及发展。但我们所处的阴阳太极系尺度只有0.1-0.2光年,离我们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少阳星有4.2光年,三个恒星的世界远比我们一个恒星的世界复杂多样,因而阴阳太极系仅仅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3.9、宇宙总体大爆炸与阴阳和谐转换
宇宙总体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整体将不断的死亡、爆炸及新生,生命不是永恒的。但根据中华文明之整体辩证思维,只要万物冲气以为和,实现和谐的阴阳转换,完全可以温和的转化代替死亡、爆炸及新生这一惨烈过程。前面分析的太阳系与太阴系阴阳转换,就是一次温和的小宇宙慢爆炸;宇宙间有白洞喷发及黑洞吸收式阴阳转换中爆炸,烈度属于中等。因此本文认为,宇宙间有子宇宙惨烈的死亡、爆炸及新生这一循环的大爆炸,有白洞喷发及黑洞吸收式烈度中等爆炸,也有阴阳互易冲气以为和的温和死亡与新生进化,生命可以是有永恒接力的。
3.10、暗物质与暗能量
现代科技认为,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68.3%的暗能量及26.8%暗物质组成,只有约4.9%的有形物质与可探测能量,其理由是从计算星球之间的引力得出,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本文不否定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存在,但不是传统理论认为的这样多。道理很简单,我们所在的星系,只估算了太阳系,太阴系被忽略了,太阴系同样由有形物质与可探测能量组成,我们所在星系柯伊伯带估算有10亿颗彗星,奥尔特带有2000亿颗彗星,彗星所占质量很小,但这里该有多少岩石冰混合物星球,这些就是太阴系的重要组成物质,其质量与能量也许要极大的超过太阳系,显然传统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理论并没有把这一物质与能量统计进去,从而过大的高估了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规模。
4、太阳系边缘行星探测情况与猜想
4.1、太阳系边缘行星的探测难度
太阳系边缘行星的探测难度要大于更远距离的恒星周边行星,因为远距离恒星周边可以采用行星运转遮挡恒星的掩星法探测,因而目前已经能探测几十光年外的行星;而太阳系边缘行星不能采用掩星法,哪怕是0.01—0.1光年(2500—2.5万AU天文单位)都是难度巨大。
即使距离太阳仅为40AU天文单位的冥王星,直到本世纪初才确定其准确尺寸与重量,于2006年从九大行星中踢出,被降级成矮行星。由此可见太阳系边缘的行星发现与确定之难度。
朝太阳系边缘飞去的旅行者一号飞行了几十年目前距离地球约200亿公里,约合130天文单位,其携带的望远镜照相机极为有限,旅行者一号要探测300AU天文单位的太阳系边缘行星也是难度巨大。
4.2、幸神星、太阴星与少阳星猜想
4.2.1、奥尔特带彗星分布峰值区
奥尔特带主要是彗星云带,距离太阳约5000-10万AU天文单位,天文学家们估算,奥尔特彗星云带有约2000颗彗星。现代天文学研究已经的得出结论:在距离太阳约2万AU处,存在彗星分布的峰值。本文推断,此处必定存在大体型天体,以聚集彗星群体形成彗星分布峰值。
4.2.2、天文学家对幸神星的猜想
天文学家在研究奥尔特云的时候发现在太阳系中可能存在一颗巨大的行星,距离太阳约1.5万AU天文单位,根据推断,这颗行星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四倍,由于受太阳引力的影响,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的又一颗行星,并且根据研究,该星体主要有氢和氦组成,是一颗类似木星的褐矮星,被称为幸神星。最早由科学家丹尼尔·惠特迈尔和约翰·马特瑟指出命名。
木星类褐矮星是一种质量介于气体巨行星与恒星之间的天体,因为质量不够大,其核心无法维持大规模的氢聚合反应,但中心部分温度及压力很高,可发生小规模氢核聚变反应,对外辐射能量,但如同木星一样,能量辐射很少。根据测量,幸神星的温度在零下七十三度左右,内部在发热,比木星对外辐射的能量大。
也有天文学家推断幸神星的质量为木星的20-60倍,而不是4倍。
4.2.3、美国航天局的重视
美国航天局NASA花费4亿美金购置WISE望远镜对这颗行星进行观测并搜集数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WISE项目负责人坚信,太阳系外是可能存在巨大的物体的,在启动红外望远镜时,他说道:“彗星轨迹的分布或许可以证明,在2.5-3万天文单位的距离外可能隐藏着一颗巨大的行星。
4.2.4、本文对幸神星、太阴星与少阳星猜想
基于上述理由,根据阴阳平衡辩证法及宇宙大体对称理论,本文推断:太阴星很可能分布在1.0-2.0万AU奥尔特彗星云带,幸神星是太阴星的重要候选对象;因超过木星质量80倍的褐矮星容易变成恒星,同时太阳的质量为木星的约950倍,为了作为太阴星为了尽可能的匹配太阳,质量为木星的30倍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至于产生大量有机高分子的少阳星,将分布在太阴星的周边,距离太阴星约0.5AU以内,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左右,以使得少阳星产生足够大的引力潮汐力;由于少阳星比太阴星小很多,距离很近,区分与发现少阳星的难度比发现太阴星更难。
4.3、X行星与阴阳星的猜想
本文认为X行星就是往返于太阳系及太阴系的阴阳星,由于X行星周期性的进入太阳系邻近火星地球轨道空间,对地球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与外星文明的猜想紧密联系,一直引起国际天文学界的重视,X行星是一颗流动的行星,一路可以位于奥尔特带及柯伊伯带。
4.3.1、柯伊伯带天体情况
柯伊伯带距离地球约100AU-5000AU,是重要的彗星云带,天文学家估计柯伊伯带有约10亿颗彗星。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学院周礼勇教授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相继在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区域内,发现了一批天体,其中的一些天体尺寸大于冥王星,而冥王星只是“柯伊伯带”中众多天体中的一员。
4.3.2、美国星探科学家的最新发现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016年1月20日报道,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和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康斯坦丁·巴特金在《天文学杂志》发表论文宣布,他们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很可能已经发现了一颗新行星,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倍,距离太阳约600AU天文单位,它在遥远的太阳系外围有着一个“奇怪和极度拉长的轨道”运行,轨道周期约为1万年。
迈克尔·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是冥王星等远距离行星的研究专家,在国际天文学界有“冥王星杀手”之称,他们认定这颗新行星的可能性为75%,可信度很高。
4.3.3、巴西星探科学家的最新发现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文台天文学家葛姆斯(Rodney Gomes)根据冥王星外多个星球的轨道异常推断,在距离太阳约1500AU(约2250亿公里)处有一颗大型天体,直径大约为地球的4倍,这颗未知的行星距离太过遥远,因此很难被望远镜发现,但是由于它会对柯伊伯带天体施加引力摄动影响,因此科学家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4.3.4、西琴先生对X行星的推断
发表了引起西方轰动的《地球编年史》学术专著的西琴先生,从大量古苏美尔、古埃及与古以色列考古和文字记载认为,X行星就是远古苏美尔人泥版文书记录的Nibiru尼比鲁星,进入邻近火星轨道的周期约为3600年,下一次达到火星附近轨道的时间是2900年,距今还有约880年。
4.3.5、本文对X行星与阴阳星的猜想
根据前面所述,本文推断,如果X行星平均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的秒速30Km相当的话,目前距离地球距离应当是5550AU天文单位,而太阴星与幸神星及少阳星位置相当,约距地球1.3-1.5万AU。
问题在于本文估算的X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相当的估计是否合理,轨道半径约40AU的冥王星公转速度约为秒速4.74Km,但X行星与冥王星质量相差很多,能往返于太阳系与太阴系之间,完全可以超过第三宇宙速度秒速16.7公里。加之两端有太阳星及太阴星的强大引力,沿途有如同木星一样的各大星体牵引及加速,秒速达到甚至超过地球的30Km完全可能,但要超出地球公转秒速可能性很小,这样会导致其逃逸出太阳系与太阴系。
这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迈克尔·布朗教授及康斯坦丁·巴特金教授推断的500AU天文单位行星显然还不是真正要寻找的X行星,但不能排除两位教授推断的行星有生命存在;巴西天文学家葛姆斯先生推断的1500AU距离处的大型天体也不是真正要寻找的X行星,但不能排除这颗推断的行星有生命存在;这两颗推断的行星只是X行星的中途引力加速及牵引行星。
5、西琴学与X行星尼比鲁
5.1、尼比鲁星与苏美尔文明
尼比鲁星(Nibiru)出现在伊拉克巴比伦文明以前的苏美尔文明的泥版文书记载,记载的是太阳系十二大行星,如果计入冥王星及月亮,尼比鲁星的确为太阳系的十二大行星。
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公元前36世纪,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米特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文字,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被定期为约公元前36世纪。
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人”,从头片上来看,很像大中华人种,语言与周围的各人种完全不同,但其石板文字记载没有任何古中华文明的痕迹。
考古发掘证明,从公元前53世纪到公元前46世纪的早期奥贝德文化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居住文化就是连续的。今天的伊拉克南部干旱的冲积平原是一个对当地居民来说很困难的地区。要在这里生存下来,这里的人必须有控制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能力,保证全年灌溉和饮用水的来源。在苏美尔语中运河、堤坝、水库这样的词非常丰富。奥贝德陶瓷与更早的北方的公元前58世纪到公元前50世纪萨迈拉文化的陶瓷是有联系的。萨迈拉文化的人利用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的水来进行早期的、原始的灌溉农业。
苏美尔泥版文书提供了从公元前18600年到432000年很长一段时间一系列的八个国王的王表,国王在位时间1-3万年不等,引起国际史学界的巨大困惑。
5.2、撒迦利亚·西琴与西琴学
撒迦利亚·西琴于1922年出生于前苏联的阿塞拜疆,2010年去世,在乌克兰长大;西琴先生在伦敦大学攻读过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经济学及神话学等,而且具有物理学及天文学等自然科学背景。作为世界上少数能解读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学者,撒迦利亚·西琴同时也精通希伯来语、塞姆语和欧洲的各种语言。他的研究遍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玛雅文化等领域,也是新旧约圣经的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人类起源的研究活动。他的研究活动甚至被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琴学”。
经过30多年一丝不苟的探索,从1976年—2006年, 撒迦利亚·西琴陆续出版了《地球编年史》学术专著,《地球编年史》由7本学术专著组成,这套多达7部的开创性的大书迄今为止已被译为20几种语言出版,印刷近2000万册,在西方国家引起巨大轰动。
据撒迦利亚·西琴先生的研究成果,X行星尼比鲁(Nibiru)属于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周期原为3630年,由于受到太阳系小行星的碰撞,目前的绕日公转周期为3450年,以超大的扁椭圆轨道绕日公转,有着类似还回式的哈雷彗星一样的运行轨道。
撒迦利亚·西琴先生的研究结论是:尼比鲁(Nibiru)上面有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的尼比鲁人,其寿命是地球人的360倍左右,自30万年前就进入了地球,至少1万多年前就掌握了比现在地球人更为先进的现代科技,参予了地球两河文明及埃及文明的建设,影响了印度文明及中华文明;现在地球人少部分是尼比鲁人与当年地球人混血的后代,犹太人所占比重较多,是犹太教及基督教上帝的源头。
历史上的大洪水是距今1.3万年前由X行星尼比鲁进入邻近地球空间轨道引起的;尼比鲁人在公元2千多年引发了印度的核战争,导致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印度古文明灭绝;公元1千多年前,引发了中东地区的首场核战争,导致了苏美尔文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也导致古埃及文明及古希腊文明的灭绝,仅存古犹太文明一支;尼比鲁人对地球人分为友好型与非友好型。
尼比鲁人离开地球的时间是约公元前550年,下一次达到地球的时间是公元2900年,距离现在还有八百多年,尼比鲁人离开地球时声言还会再来。
5.3、西琴学初步正面评价
西琴学是关于太阳系与人类文明史及未来发展的超级宏大学说,对西琴学的评价颇为不易,尽管有不少西方学者挑出了西琴学部分论据中的不足,但不影响西琴学的总体结论。要评价西琴学颇难,加上受到时间及精力的限制,本文只是进行极为粗略的评述。
5.3.1、西琴学是人类有史以来关于人类文明起源、演化及未来的宏大学说
站在不含文明偏见的角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西琴学是人类有史以来关于人类文明起源、演化及未来的宏大学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
5.3.2、西琴学对破译山海经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气功与山海经是中国三大奇书,至今都未能破译核心机密;山海经对于中国周边地区及美洲地区描述十分详尽,而对西亚、欧洲及非洲描述相对不足,这也与西方殖民前的全球黄种人分布吻合。西琴学认为,尼比鲁人具有先进的基因科技技术,合成了很多转基因动物,甚至包括动物与地球人混合的转基因动物,如果西琴学研究成立,对山海经怪物之谜进行了很好解释,有助于破译山海经。
5.4、西琴学不足性初步评价
根据西琴先生的研究,尼比鲁人主要是冲着地球上的黄金资源而来,来到地球的总人数约为900人,中国显然不是黄金重点产区,因而是尼比鲁文明的边缘影响区,西琴学缺乏中华文明的研究基础,缺乏中华文明分析是西琴学最大的不足。同时西琴先生认为尼比鲁星上的光热资源是由内部的核裂变放射性熔岩引起的,显然这一能量有限而且不可持续,也达不到是尼比鲁星形成超越地球的生态环境;另外,西琴先生没有解释尼比鲁星多道美丽光环的形成机制。
5.5、西琴学的影响与发展
西方学者或在西琴专著的基础上,或受西琴先生影响,目前已经出版了约20多种学术性专著,是西方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6、东西方文明及发展渊源
6.1、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显著区别与源头
现代基因科技已经揭示出人类系出同源,但花开两支,形成东方文明之整体辩证思维与整学,西方文明之分析逻辑思维与科学。
相对而言,西方文明的分析逻辑科学思维对事物的分析更直接与更可着摸把握,更容易创造物质财富,偏向天地人之间的竞争与自由,更像是地球人类自然演化的内生文明,但这一文明偏偏就相信神力与上帝。而东方文明的综合辩证整体思维对事物的分析更间接、更宏观与更抽象,需要很高的悟性,适合天地人的和谐与合作,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特点,但偏就不信怪力乱神,更像是外来文明,不大像是地球人类自然演化的内生文明。
东方文明以中华文明及古印度佛学文明为代表,重点包括道学、佛学、中医及儒学,相对西方的科学而言,东方文明是没有科学的,对应的是整学。
东方文明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能反应宇宙信息,属于现代科学所讲的全息宇宙学;强调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没有一神教偶像崇拜,儒学更不相信怪力乱神;由人及物,万物有灵,地球是一个超级大生命体;倡导天下为公与天下大同,倡导社会公德,强调合作和谐大于竞争冲突;佛学指出人体有五个生命法轮,中医指出人体有阴阳两套生命系统,对应有五藏及经脉第二生命系统,中医主要以诊治五藏及经脉第二生命系统为主,兼顾有形的第一生命系统诊治,采用的是综合辩证整体思维,佛学更指出第二生命可以脱离第一生命系统,实现六道轮回;佛学指出积善行德成佛,通过禅定可以开天目,感知宇宙世界,存在西方极乐世界,现代天文学日益证实佛学的正确;道学强调顺宇宙大道及天地大德,通过修炼采天地之精华,可以得道成仙,进入仙界;儒学指出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积极进取;西方不少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以佛学与道学为指导,开展现代前沿科学研究。
中华文明的最重大源头是燧人氏与紧随其后的弇兹氏,距今约5-1.3万年,质变产生于伏羲氏与女蜗氏,远古先民混沌初开,极易形成天人合一的朴素思维。伏羲氏与女蜗氏,面对1.3万年前地质与气候超级巨变深刻思索,加之获得弇兹氏(燧人氏以后)发明的河图洛书受到启发,开悟独创易经阴阳八卦而来,后由炎黄、周文王、老子、庄子及列子等发扬光大,形成道学,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儒家、医家、墨家、兵家、谋家(鬼谷子)及法家等流派,没有外来文明的师父传授。佛祖是在中国诸子百家时期,菩提树下开悟而开创佛学。东方文明是地球人类内生文明。
在中东及西方,先民们混沌初开,外星文明向西方人传授深奥的辩证整体思维难度很大,只得传授比较好理解与直观的分析逻辑科学思维。西方文明是典型的一神教宗教文明,外星人就是上帝,由于古苏美尔、古埃及与古印度文明毁于核战争,仅存古犹太一支。
犹太教是1.0版本,基督教是2.0版本,伊斯兰教是3.0版本,信仰各自的上帝与真主,具有排他性,上帝与真主主宰万物,通过修炼、积德、爱心、忏悔及祈祷,死后灵魂可以进入天国;西方文明是典型的分析逻辑科学思维,具有解决现实问题及物质世界问题的优势,由于缺乏整体思维,往往只顾一点不计其余,现代西方文明在带来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地球及生态的超级危机,带来精神文明的空虚;西方文明强调竞争性与个人自由,有利于带来个体的充分发展,同时不利于整体的和谐。
6.2、古代中华文明与西琴学的对接
6.2.1中华大地不产黄金成为尼比鲁人忽视地区
中华大地黄金矿藏少,没有成为尼比鲁人关注的重点,尼比鲁人主要关注的重点地区是非洲与美洲,中东地区位于欧亚非大陆的中心,因而成为其核心基地。
6.2.2昆仑之丘、地轴大极移传输与西琴学的对接
西琴先生经过多方论证,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在最近一个冰川期结束时代,大冰川结束时海平面经过多年缓慢上升了约100m,约13000年前,尼比鲁星进入邻近地球轨道,造成北半球形成滔天海啸,淹没高度达到海拔300m以上。本文由此推断,由于尼比鲁星巨大的吸引力,造成地轴大极移,天倾西北及地陷东南,青藏高原由北纬约15°左右转移到了目前的35°左右;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昆仑之丘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及可可西里一带,当时由于处于热带,加上地势高,成为气候最佳地区。
6.2.3共工怒触不周山与西琴学的对接
大洪水与地轴大极移,中华神话传说是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实际为尼比鲁星进入地球附近轨道,这一时间,由此可以推断为13000年前。
6.2.4女蜗补天及伏羲与西琴学的对接
女蜗补天与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同时发生的事件,当时的伏羲氏与女蜗氏是两大联姻氏族,由此推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时间是距今约1.3万年前,而不是目前学者普遍认为的约1万年前,中华文明始创于1.3万年前。西琴先生分析大洪水期间持续降大雨40多天,中国学者推断女蜗炼五彩石是烧瓦,补房子,当时的陶瓷制作颜色受到土壤的限制,呈现多种自然颜色,由此推断中国在1.3万年就已经出现瓦房;而这一切主要是人文始祖伏羲与女蜗开悟得来,并没有外来文明传授,实在伟大。
6.2.5后羿射日与西琴学的对接
由此推断后羿射日与女蜗补天是同时代发生的事件,天空中出现十个太阳是指的尼比鲁星进入地球轨道后,有八个卫星,连同尼比鲁星及太阳为十个,卫星反射强烈的太阳光,其体积与强度远超月亮,部导致地面炙热。
6.2.6嫦娥奔月与西琴学的对接
嫦娥奔月与后羿射日也是同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由此推断嫦娥是登上了尼比鲁人的宇宙飞船,进而登上了尼比鲁星,而不是现在的月亮。
6.2.7印第安文明与西琴学的对接
印第安人种是百分之一百的大中华人种,很多印第安族打下了很深的中华古文明印记,但也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打上了类似上帝的遗迹,困惑了很多中国学者。按照西琴先生的研究成果,墨西哥及南美地区盛产黄金,是尼比鲁人重点开发地区,因而盛产黄金地带的中华人种印第安人打上了类似上帝的遗迹,这就解开了中华美洲文明起源的谜团。
6.2.8山海经与西琴学的对接
史载,山海经的源头是《山海图》,最初的记录是通过图画形式刻在玉版上,由尧帝获得,禹帝时代形成山海经,刻大鼎之上,后来大鼎遗失;主要记载的是亚洲及美洲的地理物产。本文推测山海经的源头是神农氏炎帝松散联邦天下公主的大九州时代,当时的玉石文化就已经很发达,成图书为1万年前到6千年前的黄帝以前。山海经成为中华千古奇书,尤其是怪兽,经过中国学者们的破译,目前基本搞清楚了山海经的山川海洋分布,大部分的植物分布,少部分怪兽已经找到了物种的源头,但绝大多数怪物还存在巨大的谜团。根据西琴先生的研究成果,怪兽是尼比鲁人的转基因试验品,最大的谜团人形怪兽是尼比鲁人为了制造采矿等的奴隶,是不成功的试验品。
6.2.9与西琴学对接结论
中华文明是地球人内生文明,最早源头是燧人氏之后的弇兹氏发明河图洛书,1.3万年前,外星侵入火星地球轨道之间,引起巨大的地轴极移地理变化与天气变化,超级震撼促使伏羲氏与女蜗氏冷静下来深入探求天地之理,加上伏羲氏得到河图洛书后开悟,自创易经阴阳八卦,实现了由文化转向文明的飞跃与质变,可谓中华文明的肇始;中华文明受外来文明影响很小,中华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与西琴学相互映衬,破解了中华古代文明史的重大谜团,时间定位更为清晰。能创造易经,能盖瓦房,实行氏族联姻避免近亲繁殖,实行结绳记事,建木创建天文学,这是典型的文明肇始,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也不止上下五千年的1万年,而是1万3千年,伟大先祖的伟大历史功勋绝对不能在貌似严谨治学氛围下抹煞,否则我们是最大的不孝子孙,何以面对烈祖烈宗!
6.3、古代东西方文明发展脉络
6.3.1古代东方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具有共同精神领袖的氏族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对应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与弇兹氏时代,距今约5-1.3万年,发明了人工取火、瓢盆、熟食、原始房屋、原始陶瓷、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及原始服装,结绳记事,发明河图洛书。
第二阶段,具有共同精神领袖的氏族结盟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对应伏羲氏与女蜗氏时代,中华文明的肇始,距今约1.3万年—9千年前,发明了庖厨、瓦房及编制服装,形成农业、畜牧业及渔猎业,实行氏族联姻,避免近亲繁殖,发明太极阴阳八卦,建立天文学,形成图画文字。
第三阶段,松散联邦天下共主的氏族大联盟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对应神农氏及炎帝系时代,距今约9千年—6千年前,由石器时代过渡到玉器时代,刻有玉板图符,发明了中医药,东方尤嗤族群发明了青铜器,建立了亚洲大部包括美洲部分在内的天下大九州松散联邦,先后奉神农氏及炎帝系为大九州共主。
第四阶段,中央集权天下共主公天下初级农业社会,对应黄帝及尧舜禹五帝时代,距今约6千年—4千年,大九州松散联邦变成以中华主体为主的小九州中央集权社会;总的五帝时代历时2202年,实行的是公天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除了帝挚时代平庸外,其余都很有作为。
其中舜帝家族由印度附近迁居到气候优良的云贵高原,由于南亚次大陆阳关强烈紫外线较多,肤色较黑,但绝不是非洲黑人,极可能是远古印度中华人种的达罗毗荼人,与现代印度人肤色一致,采用象耕,贤明名声远播,被最后一任尧帝看中,将两个儿女许配给年轻时的舜帝,进行长期观察培养,后来传位给舜帝,即使这样,以舜帝之贤明,有不少族群与部落对尧帝传位给女婿不满,一些还发生反叛,可见公天下十分深入人心。
大禹治水,堪比新中国成立后的治水工程,一些族群及部落出于本位利益,阻扰及反对大禹治水,被武力讨伐及安抚两手摆平,只有强大有力的公天下中央集权制国家才有能力实施这一超级工程,而且需要强大的农业作为支撑,这完全不是什么原始社会。
第五阶段,中央集权农业封建社会,对应夏商周三朝,距今约4000年前到2500年前。按照公天下的原则,最后一位五帝大禹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夏启,而是伯益,是后来夏启夺位开创了私天下的夏朝,夏朝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才将公天下转变为私天下。
王大有、李宁及刘源等学者深刻研究了中国夏商周三代,认为中国并没有西方式的奴隶制,李宁及刘源等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奴隶社会缺奴隶,封建社会不封建。本文认为,中华文明为地球人内生文明,五帝时代强大的公天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早已深入中华各族及各部落心中,没有奴隶制产生的社会土壤,夏商周三朝属于典型的封建王朝。
第六阶段,松散联邦农业封建社会,对应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封建王朝崩溃,诸子百家思想大爆发,社会急剧振荡与组合,竞争激烈与百舸争流,同时生灵涂炭。
第七阶段,中央集权权贵经济社会,对应秦朝到清朝,封建制不再存在,实行强大的中央集权,同时官僚权贵豪强取代地方封建王成为地方统治者。
第八阶段,半殖民地半割据军阀权贵混合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对应清朝以后到新中国成立。
6.3.2西方文明产生奴隶制及封建制的背景
西方文明受到外星文明的改造,外星文明一直把地球人当成奴隶,把自己当成上帝,从身体及思想上奴役地球人。外星人离开后,西方文明自然发展出现奴隶社会,把失败者被征服者当成奴隶;外星文明来到地球时,具有资本主义文明的特征,是多人各殖民及奴役一块地方,形成相互争斗的国家林立的城邦制封建奴隶国家,从而为西方文明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城邦制及大庄园制的封建社会提供了模板。
而中华文明,从黄帝时代开始建立小九州公天下中央集权初级农业社会,对于不服从与反叛中央集权的族群,一般采用征讨与安抚两手,目的是服从与接收开化,实在不服从与不接收开化的,驱赶到边远地区,“流放四凶”,而不是拿来当奴隶,古中华大地有的是动物可以驯化奴役。由于中国基本没有最野蛮最反动的奴隶社会,各族群各民族间,缺少深仇大恨,相容较大,容易形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7、近太空外星文明的大胆推测
站在现代物理天文科学及西琴学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进行合理大胆推测。
7.1、少阳星及生命文明的推测
前文已经描述了太阴系少阳星及生命文明的基本特征,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少阳星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天国,相对地球人与地球文明,这里绿色环保可持续光热资源环境,是生命有机高分子合成的主要基地,是地球生命有机高分子最主要的来源;少阳星人类诞生早于地球人类,其生命文明特征呈现阴性,变异小、进化慢而人寿长;由于少阳星尽管体积比地球大,但轻元素较多,内部空间多,因而重力加速度比地球小,身高比地球人类高,块头大而比重轻;由于热交换主要通过气流对流而实现,少阳星多较强上升气流,加之整体重力加速度低于地球,少阳星人块头大而比重轻,因而多具有利用上升气流的飞行能力,飞行于大气中,像地球人游泳一样简单,他们不一定多长了一对翅膀,而是借助于人工翅膀实现自由飞行,尾巴也是人造的工具,便于飞行及着陆时调节身体平衡。
他们同样羡慕地球人类与物种的进化快,种类丰富多样,文明发展的高速度,科技进步的加速度,羡慕地球人类沐浴太阳光辐射带来的多姿多彩丰富变化。
科技方面:少阳星富集有机资源而缺乏重金属与稀土资源,黄金最为奇缺;钻石、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及球墨烯极为普遍,代替金属使用,电力基础材料不是铜铝而是碳纤维,日常用具与船舶、飞行器基本由碳纤维组成;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可能不如地球人类;集成电路主要由石墨烯组成;核裂变放射性材料缺乏,动力主要来源于水电、风电及常温核聚变;出于求变求新,为了克服物种少及变化慢的不足,他们的转基因科技大幅度领先于地球人类;他们科技文明的发展与地球人类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械动力时代、电气时代及信息时代不同,而是树木动植物时代、钻石时代、碳纤维时代、石墨烯时代、核聚变时代、转基因时代及宇航时代;在公元前五世纪,他们科技领先地球人类约1万年,经过地球人类近三百多年的加速度发展,其领先差距在较大幅度缩小。
哲学与人文方面:他们已经将地球人类西方文明之分析逻辑科学思维与东方文明之综合辩证整学思维高度同一,不像地球人类一部分东方人的妄自菲薄与崇洋媚外,也不像地球人类西方人的狂妄自大;与地球文明相比较,他们可能相对缺少地球人的直爽、阳关灿烂、激情、豪迈、刚毅与沉重,多了阴柔、冷峻、理智、深刻、灵动与飘逸;由于寿命超长,相对地球人类,他们可能缺乏男女爱情而多了博爱,可能羡慕地球人类的男欢女爱,董七姐下凡可能就是通过搭乘X行星再乘坐宇宙飞船而来,羡慕人间的爱情与家庭生活。
根据辩证法,物有所长,必有所短,少阳星偏阴性人类与地球少阴星偏阳性人类及文明,应该是高度互补,地球人类并非事事不如他们。
7.2、X行星阴阳星及文明的推测
7.2.1、X行星的公转机制
本文所指X行星就是阴阳星,西琴先生所称的尼比鲁星。X行星3600年的公转周期,超长椭圆轨道,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动力机制是什么,本文推断如下:
现代天文学已经揭示,彗星带主要位于小行星主带、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与奥尔特彗星云带,小行星主带约有500万颗小行星,其中不少是彗星;柯伊伯带是一个巨大冰冻天体仓库,有10亿颗彗星,位于海王星与5000个天文单位(7500亿公里)距离之间;而奥尔特彗星云带距离太阳约0.5-10万个天文单位,有2000亿颗彗星。
X行星绕太阳星与太阴星双焦点作大扁椭圆轨道运行,其初始运行速度高,围绕太阴星运动时,受到太阴星引力的牵引加速,其进入太阴星轨道前捕获部分彗星卫星,被甩出去逃逸,整体质量减小,受太阴星引力减小,形成逃逸;由于太阳系与太阴系属于同一个相互绕转的星系,因而向太阳方向飞来;在向太阳方向飞行时,受到太阴系的牵引,速度降低,但引力逐步减小,引力减速度逐步减小;在到达柯伊伯带太阳系与太阴系引力平衡点时,速度停止减小,此时捕获柯伊伯带的彗星,增加质量,面向太阳系方向的引力增加,呈加速度向太阳系飞来;随着距离太阳越近,引力增加,加速度逐步增加;到达小行星主带附近轨道时,受到太阳光的辐射,X行星所携带的彗星及自身拥有的冰卫星开始蒸发,喷发彗尾,获得面向太阳方向的运动加速动量,加速向太阳方向飞来;由于受到更近距离与太阳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火星及地球引力牵引扰动,X行星一般在火星外侧围绕太阳公转;在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其彗星及冰卫星的蒸发,质量减小,与太阳的引力减小,而速度很高,从而逃逸太阳;由于太阳系与太阴系属于同一个相互绕转的星系,因而朝太阴星方向飞来;在向太阴星方向飞行时,受到太阳系的牵引,速度降低,但引力逐步减小,引力减速度逐步减小;在到达柯伊伯带太阳系与太阴系引力平衡点时,速度停止减小,此时捕获柯伊伯带的彗星,增加质量,面向太阴系方向的引力增加,呈加速度向太阴系飞来;随着距离太阴越近,引力增加,加速度逐步增加,其捕获的彗星被太阴星吸引,从X行星卫星轨道甩出去;X行星整体质量减轻,与太阴星引力减小,形成逃逸;上述过程周而复始。
由此形成大扁椭圆运行轨道,X行星进入火星附近轨道,一般位于火星轨道外侧,对地球影响很小;但特殊情况下,也会位于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X行星少阳星与地球少阴星相会,对双方造成巨大影响。
7.2.2、X行星光热能源机制分析
X行星为一个类似木卫二、土卫二及海卫一一样,地壳下蕴藏超级巨大海洋的星球,其质量约为地球的4倍左右,本身带有常备冰岩石卫星8个,这八个卫星距离X行星较近,比月亮距离地球近多,质量与地月质量比相当,运转速度高;X行星具有地球级的重力加速度,保有地球级的大气密度及大气压。
X行星之八个卫星,引发X行星地壳内海洋形成超级巨大引力潮汐,潮汐一方面被加热,一方面形成巨大的动能,在地壳薄弱处冲破地壳,形成类似木卫二一样超高压巨大喷泉,高度达到100-200Km,带动X行星周围空气作剧烈涡旋上升运动,形成巨大的摩擦生电及摩擦发热,类似地球雷电机制,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热能,形成巨大的冲天光柱,照亮大范围的周围区域,这种光类似地球闪电,偏冷色;由于引力潮汐超级巨大,整个星球上分布多处超高压喷泉光柱。
由于X行星的超强引力,部分被其捕获的冰卫星因引力潮汐破碎,形成类似土星、木星及海王星星一样的冰碎片环带,折射及反射巨大的冲天光柱发光,形成色彩绚丽光环;X行星上分布有多道光环,从而将彩光分布到星球各处,其光照强度与地球接收的太阳光为同一数量级。
围绕超高压喷泉的周围空气作强烈大气涡旋上升运动,较远距离的大气作涡旋下降运动,以大气上下对流为主的方式,实现热量资源的均衡分布;X行星上的大气密度与地球相当,具有较强的保温能力;一方面大气不可避免的向太空散发热量,一方面引力潮汐能不断转换为热能,维持X行星热量的平衡。其温度与地球温度相当。
X行星的光热机制,相当于地球上的雷电,能通过负离子极大的清除污染气体及杀死病毒等,生态环境优于地球,但雷电带来巨大的雷声,由于声波衰减较强,一般相距几十公里,雷声很弱。
总之,X行星阴阳星与太阴星周边的少阳星的机制相当,生态环境相当。
7.2.3、X行星与少阴星地球间的相互影响
X行星进入邻近地球空间时,一般位于火星轨道外侧,距离地球较远,二者之间影响很小,但有时也进入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很大。据西琴先生从考古及文字记录推断,X行星进入近火星轨道空间的最近几次如下:
(1)距今约1.3万前,进入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引发巨大地球灾难;
(2)距今约9550前,进入火星轨道外侧,周期3450年,不对地球产生明显影响;
(3)距今约6100前,进入火星轨道外侧,周期3450年,不对地球产生明显影响;
(4)距今约2550前(约公元前550年),周期3450年,进入火星轨道外侧,不对地球产生明显影响;
(5)下一次达到时间,预计周期3450年,约为2900年,进入轨道目前没有确定。
X行星进入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将对地球造成如下影响:
(1)地球磁极巨大改变,太阳磁场引发X行星磁极大偏转,X行星引发地球磁极大偏转,而且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多次偏转;
(2)巨大引力引发地球超级海啸,海水倒灌;
(3)由于地球球壳为板块结构,巨大引力引发地球超级地震与超级火山爆发,引发地壳板块运动漂移;
(4)巨大引力引发地球地轴大偏转,“天倾西北,地陷东南”,1.3万年前,青藏高原位于热带北纬15°附近,由于地势高,当时的柴达木盆地与可可西里为中国优质生态区,偏移到目前的北纬35°附近;严重时地球来回摆动,太阳从西边东边交替升起,部分地区黑夜与白天转换频繁,一些地区连续几日黑夜,一些地区连续几日白天;
(5)其捕获的岩石小行星卫星,受到太阳的吸引,将从X行星卫星轨道甩出去,造成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
X行星进入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将对自身造成如下影响:
这需要具体看X行星的结构,但有如下几点可以肯定:
(1)太阳超级巨大引力,引发X行星磁极大偏转,对其超高压喷泉摩擦生电发光发热机制造成巨大影响;
(2)太阳超级巨大引力,引发X行星潮汐能更加猛烈,对其超高压喷泉摩擦生电发光发热机制造成巨大影响,同时可以弥补作大椭圆轨道运行时,大气热量向太空的散发;
(3)受到太阳巨大引力作用,其本身所携带的八颗卫星,轨道将发生改变,朝向太阳方向,这对其引力潮汐能造成巨大影响;
(4)如果存在像地球一样的板块结构,同样巨大引力引发地球超级地震及地壳板块运动漂移,如存在巨大的地表水体,同样将引发海啸等洪水灾害;
(5)接受巨大的太阳辐射,温度迅速升高。
7.2.4、X行星与少阴星地球相会轨道调整的可能性
由于最近连续三次,X行星均进入火星轨道外侧,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减小,同时其自身距离太阳较远,受到太阳的不利影响减小,本文推断,X行星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具有引爆安全核聚变形成冲击动量调整轨道的巨大可能,未来将一直进入火星外侧轨道空间,不对地球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7.3、X行星与少阳星超长人体寿命及人数推测
1984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展出一只乌龟,体重194千克,据科学家研究测定,龟龄已达1050岁,此龟的四足已变成了翅膀状,游泳速度极快。这是由记录以来地球生物最长的寿命。
X行星尼比鲁具有绕太阳星及太阴星公转的特征,公转周期约3600年。西琴先生根据苏美尔泥版文书记载推断,换成地球绕日公转,尼比鲁人的一年相当于地球人的3600年,他们的寿命是地球人的360倍—3600倍,而且有苏美尔泥版文书记载的凭据。
本文认为:3.6万-36万岁可能性不大,万岁左右具有较大可能。
第一、不能单看苏美尔泥版文书记载的一个前期国王统治几万年,在中国远古史中,我们往往认为炎帝及黄帝只有一个人,而实际上炎帝与黄帝是一个系列,分别有二十多个炎帝与黄帝,连尧帝及舜帝都由几代组成,燧人氏、伏羲氏、女蜗氏同样如此;如果一个王号参考中国古代的说法,由二十个王组成,新王有一个成长接班过程,这一寿命就需要除以10。
第二、X行星尼比鲁具绕日及绕少阳星公转周期约3600年,这只能是大年,在绕太阳星及太阴星公转时,沿途受到众多星球的吸引,也不断捕获与甩丢小行星及彗星,引发引力潮汐能的巨大改变,从而形成其年月;引力潮汐能引发的超高压喷泉摩擦生电发光发热,呈现间歇性,从而形成白天与黑夜,这才是他们每天的时间概念。
第三、X行星与少阳星与太阳系的诞生相差时间不大,从生命及人类进化的历程来说,万岁有可能,3.6万—36万岁可能性很小,否则难以进化到人类文明层级。
第四、与人类寿命相差10倍也是不可能的,冥王星绕日周期是584年,X行星绕日周期约3600年是完全合理的数据,尼比鲁人在近日点通过宇宙飞船降临地球工作与生活,是希望返回的,因而寿命为万年左右,身体好的,具有三次往返地球的机会。
因而本文推断,尼比鲁人的寿命为万岁左右,他们的有生之年具有三次往返地球与X行星的机会,当然万岁这一超长寿命,相对于浩淼宇宙的历史长河来说,也只是一瞬间。少阳星与X行星生态环境相当,但比X行星更加稳定,人寿略高于X行星。
7.4、外星人与地球人混血及地球人无用基因推测
根据西琴先生研究,X行星尼比鲁人能与地球人混血并产生能不断遗传的后代。本文认为:这说明其染色体数量与地球人完全一致,只是其具体的寿命基因片段与端粒体与地球人不同,这一超长寿命寿命基因片段与端粒体经过不断遗传扩散稀释,已经不对后代产生任何作用,因而现在的犹太人寿命与地球上其他民族的人一致。
另外,现代基因科技显示,地球人类有不少基因没有作用,被一些生物学家称之为垃圾基因。本文认为,站在生命起源的角度,少阴星地球人类与少阳星人类及X行星人类,共处太阳星及太阴星所组成的阴阳太极系,系出同源,地球原初生命的有机高分子最初就来自这两颗星球,地球几次物种大爆发;与地球环境有关,但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很可能由X行星带来;地球人类由猿猴到人的进化漫长过程,受到少阳星人类及X行星人类的重大影响。目前地球人类,看似无用的垃圾基因,其实为未来进入少阳星及X行星奠定了坚实的环境适应、人种融合及文明交流基础。同时,从另一角度,宇宙间的物质有直接作用的,有无直接作用的,就大气来说,中性气体氮气对生物圈都没有价值,但绝对不可或缺,它比有用气体氧气及二氧化碳含量要高得多。
7.5、太极系其他生命及文明的推测
本文认为少阴星地球是太阳系的精华,少阳星是太阴系的精华,阴阳星X行星是最高层次的沟通两地精华的行星。介于三大精华行星之间,还有孕育出低层次的生命及文明的太极系星球。木卫二及土卫二极可能已经孕育出鱼类及藻类生命,还有充当交通媒介的比X行星低层次的星球,返回式彗星为最低层次,X行星为最高层次,中间还有若干过渡状态。
7.6、关于飞碟与外星人的推想
飞碟虽然没有得到各国政府的公开承认,但民间科技爱好者一直热度不减,其存在与被观察到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本文认为:
一是飞碟大部分是天气现象,涡旋运动是大气运动的普遍形式,特殊天气条件下,有可能形成飞碟形状,大气能形成彩虹、海市蜃楼及佛光,形成涡旋式的飞碟很有可能。
二是飞碟是X行星尼比鲁人对地球发射的宇宙探测器,秒速300公里及3千公里对于他们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存在飞碟,绝大部分将是无人飞碟或机器人飞碟。
至于科幻作品、飞碟爱好者及外星文明探索者发布的各种奇特的外星人照片,很多是出于想象。倒不像是尼比鲁人,按西琴先生的分析推断,尼比鲁人能与地球人混血产生后代,甚至是与中华人种高度相似的黑头发人,只是身高为2-3米,具有普通飞行的羽翼。如果存在外星人,倒像是尼比鲁人的转基因试验品,让其适应秒速300-3000公里左右的宇宙飞船,而且身体能适应高速变轨与加速度的需要,先代替尼比鲁人或少阳星人探测地球。
7.7、外星文明与史前文明
面对考古不断发现的史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高科技文明,学术界分为外星文明与史前文明两大流派,相对而言,史前文明较容易解释考古现象。本文认为是X行星及少阳星外星文明是最主要因素。
从文明的源头及发展来说,中华大地上从四百万年前青藏高原显著隆起,实现有猿猴进化到人,从序列化从未间断的发展脉络;从30万年前到5万年进化到智人,都有不同年代的考古记录的强力支撑;从5万年前到1.5万年前的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级弇兹氏,从1.5万年前的伏羲氏、女蜗氏、神农氏、炎帝氏,到黄帝轩辕氏,到颛顼系、帝喾系、帝挚系及尧舜禹,从未间断,尽管其中有落后族群取代先进族群,但历史的车轮一直滚滚向前。中华文明不存在史前文明一说。当然,中华大地上也涌现出超高科技文明的考古证据,大部分为东方族群所创造,他们具有沿海的优势,同时遭受的自然灾害磨难及毁灭最多。
根据西琴先生研究古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及古犹太人文明,所显示的是受外来文明的影响,根据考古的图像发现,古苏美尔人、古埃及人与古印度人长相身材很像大中华人种,但他们留下的历史遗迹显示与中华文明无关,倒是美洲印第安人留下了不同时期大量古中华文明的遗迹。因此,西琴先生关于X行星文明的到来,对人类文明进行了改造,古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及古犹太人文明都受到其改造,部分黄金产地的美洲印第安文明及非洲文明也受到其影响。由于古印度文明、古苏美尔文明及古埃及文明先后毁灭于X行星尼比鲁人发动的两场核战争,仅存古犹太人文明一支,犹太教是1.0版,基督教是2.0版,伊斯兰教是3.9版本。西琴先生的外星文明说,比史前文明说更有说服力。
中华大地不是黄金主产区,不是X行星尼比鲁人关注的重点,影响很小。
西琴外星文明学说,也与目前热议的UFO及外星智能生物具有解释的兼容性。
8、地球与外星及外星文明的联系
西琴先生揭示尼比鲁人在离开地球的时候说过,还会再返回地球的,推算的时间是2900年,距今还有885年。按照X行星的平均运行速度与地球绕日运行速度约30公里/秒估算,X行星正在向太阳系走来,路程已经过半,距离地球约5500AU天文单位。
X行星及文明将对地球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而我们目前连距离地球500AU极可能存在的行星都没有观察确定到,按现有的观察手段,我们还需800年才能观察到这颗X行星,更别说距离地球约1.2万AU的少阳星。朝太阳系边缘飞去的旅行者一号寿命预计在2040年终结,目前距离地球约130AU,再飞几十年,也只能达到距离地球200AU,是无法观察到X行星的。
据西琴先生研究,X行星科技文明领先地球科技文明约1万年,如果地球人类只有80年的反应时间,采取应对手段无论如何是来不及的。关键是急需解决探测问题、随后面临的通信问题及高速宇宙飞船联络问题。
8.1、大力发展深空探测雷达及深空雷达通信系统
目前的光学天文望眼镜及射电天文望远镜主要服务于探测恒星这类强发光星球,必须高度重视深空雷达探测器,深空雷达探测器能向目标发射并接收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很适合行星这种不主动发光及褐矮星这种微弱发光星球的探测,同时深空雷达探测器也是未来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络的基础。现有技术条件下基本能实现5AU天文单位距离的探测,距离AU差距还很大。需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口径,由目前的70m口径,达到FSAT的500m口径级别,相当于功率提升了500倍,距离扩大了22倍,从而由目前的探测距离由5AU达到110AU,可以考虑升级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为深空探测雷达与射电天文望远镜两用型。
2)加大功率,将功率加大1万倍,从而距离再扩大100倍,就可以达到约11000AU的探测距离,基本具备探测X行星、少阳星及太阴星的能力。
3)原则上只要深空雷达能探测到的距离,适当加大口径及发射功率,就可实现遥远距离的通信联系。
上述三点在五到十年即可实现。
同时,以尼比鲁人及少阳星人的科技水平,早已在对地球文明的现状进行了探测,毕竟最大延时只有4年多;他们极有可能通过强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在向地球发射信号,中国FAST几年收到信号是有可能的,几十年内进行双向通信联系的可能性较大;他们的秒速3千公里的宇宙探测器很可能已经技术成熟,8年多时间他们的探测器到达地球很有可能,也许目前盛传的UFO及外星人就是他们派遣的。
8.2、大力发展合金氢微型裂变聚变超高速宇宙飞船
合金氢微型裂变聚变超高速宇宙飞船采用合金氢及聚酯塑料高能化学爆炸,采用裂变聚变混合爆炸,实现四相反应爆炸的高度互补,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及适合宇航动力要求的特点,完全可以实现秒速300-3000公里,载人航天实现秒速300公里以上。
秒速300公里就可以做到约88年登陆X行星,约350年登陆少阳星,约4200年登陆少阳星行星;秒速3000公里可以做到约8.8年登陆X行星,约35年登陆少阳星,约420年登陆少阳星行星。
9、外星及外星文明应对措施
本文认为外星文明肯定存在,西琴学诞生三十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界没有找到驳斥西琴学的有力论据,相反,考古学日益验证西琴学的正确性。来返于太阳与太阴星之间的X行星尼比鲁具有很大可能,他们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但科技水平领先于人类1万年的文明,少阳星文明程度甚至更高。一旦西琴学成立,这是地球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事关人类30万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事关人类不久面临的根本性变化,可以说是地球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9.1、勇敢面对即将可能发生的重大挑战
按照西琴先生的研究成果,外星文明尼比鲁人属于与人类高度相似的人群,有对地球人类友好的,有对地球人类不友好的,友好的代表是恩利,是西方人所说的上帝原形,但在尼比鲁帝国里,他这一派实权较小。尼比鲁人来到地球是为黄金而来,对地球人总的是当奴隶看待,很像西方文明的源头,充满了打杀争斗。
尼比鲁人与地球人混血的后代主要是古苏美尔人、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及古犹太人,根据大量的古苏美尔及古埃及画,他们很可能是大中华人种;由于古苏美尔人、古埃及人及古希腊人绝大部分死于公元前1千多年的核战争,目前仅犹太人有较多的尼比鲁人基因,尤其是“上帝”恩利特别喜欢地球女人,留下的基因最多。
按照西琴先生研究的推论:未来返回地球的尼比鲁人对人类将产生重大影响,很可能“上帝”恩利仍然在世,并再次来到地球;大部分是对地球人不友好的,是继续想把地球人作为奴隶使用的;上帝恩利派的是对地球人友好的,但属于到处沾花惹草喜欢地球女人的,在这一派的眼里,犹太人是他们的后代,是上帝的选民;其次是信仰基督教的。由此看来,冲突大于合作,地球文明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
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逃脱不掉的,关键是勇敢面对,我们还有八百多年时间,我们用了将近60年基本实现对西方300年的追赶,而且是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是西方列强采用的侵略与掠夺,依此用八百多年有可能实现对1万年的追赶。
首先是要光大与发扬东方文明的优势,西琴学与中国及印度学者的研究成果基本指向相同,西方文明是外来文明,东方文明是地球人类内生文明,东方文明的核心是综合辩证思维与整学,对应于西方文明的分析思维与科学,整体思维与整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众生平等、天下大同、天下为公与和谐世界,具有包容性,合作精神大于竞争与冲突,这更加符合人类的理想与未来,在较长的历史长河中,东方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只是近300年来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尽管犹太民族的确是世界优秀民族,为科学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世界其他民族作出的贡献总的比犹太民族大得多,西方文明是外来文明,强调竞争大于合作,是冲突、动乱与战争的祸根,西方分析思维与科学思维只顾一点,不计其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地球生态与人类的破坏性影响大于其贡献。
西方文明并非不可战胜,即使有“上帝”基因的犹太人颠沛流离了两千多年才复国,中国汉唐文明领先全球,东方民族蒙古族及突厥民族几乎横扫整个西方,抗日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中,东方文明的整体哲学发挥到了极致,全国人民拧成了一股绳,战胜了超级强大的敌人。
同时东方文明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与同化能力,现在欧盟国家的不少成员国都在进步,道德情操高尚,地球人类总的朝东西方文明结合的优势方向发展。
依据西琴先生的研究成果,尼比鲁人的文明不过如此,是一种资本主义式的文明,只是在科学技术上领先地球约1万年,以八百多年的时间是有可能赶超的;另外也应当看到,地球人类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是呈加速度发展的,也是现在的差距已经大幅度缩短。
根据地球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文明并非直线线性发展的,历史有前进也有倒退,尼比鲁人文明也有可能弥补整体思维与整学这一重大不足,否则他们过去生活的天堂也会变成地狱,如果这样合作将变得极为可能。
9.2、世间万物相生相克
根据东方综合辩证整体思维,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需找到X行星之克星。也许少阳星文明比尼比鲁X行星文明更高一个层次,也许少阳星人搭乘X行星到过地球。根据佛家禅定与道家气功修炼高级状态感知,尼比鲁X行星文明完全不像佛家所言西方极乐世界,也完全不像道家所言的仙界,尼比鲁X行星文明倒很像近代西方列强殖民者,目前被美国超级盎格鲁撒克逊及犹太财团所继承,其克星也许就是少阳星文明。
9.3、美联储受到的冲击最大
美联储集中了全地球70%以上的黄金,远超尼比鲁人在地球的时代,而尼比鲁人过去的主要目标是黄金,把地球人当奴隶也是为了开采黄金,地球上的其他资源他们没有兴趣,因而美联储是尼比鲁人的头号占领目标,即使美联储的犹太财团有“上帝”恩利派的基因,但恩利派的实权小,完全不能阻止。当然,中国的稀土也将是尼比鲁人感兴趣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地球资源与X行星及少阳星高度互补,他们大把的碳纤维、石墨烯、球墨烯及有机超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是地球人类急需的,双方完全可以交换。
9.4、高价小行星资源的争夺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在地球附近存在大约2万多颗小行星,在近地空间轨道,有众多的高价值小行星。2011UW-158近地空间小行星,它的核心含有一亿吨白金,价值高达33万亿元人民币;2000BM19小行星价值3.44万亿美元,4034Vishnu小行星价值2.51万亿美元,1989UQ小行星价值1.77万亿美元,1988XB小行星价值1.38万亿美元,3200Phaethon小行星价值8700亿美元;尤其是41Germania小行星上存在价值高达95.8万亿美元的矿产;这些还只是高价小行星的极少部分。
地球人类即将开采超高价小行星矿产,很有可能与尼比鲁人发生冲突,也许会成为尼比鲁人开采超高价小行星矿产的奴隶。
9.5、应对重大气象与地质灾害
X行星尼比鲁(Nibiru)进入太阳系,轨道并不固定,有时位于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有时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后者对地球气象及地质影响很小,而前者影响极大。
1.3万年的X行星进入太阳系,位于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形成了对地球超强的引力,表现在引发了北半球水头高度高达600m以上的超级大海啸,海水侵袭了北半球海拔600m的大地,造成了超级巨大的损失;中国历史传说中也有所反应,对应中国女蜗补天时代,后羿射日时代,有天倾西北与地陷东南的之说,引发了超级大地震与超级大极移,位于北纬15°附近的青藏高原极移到了北纬35°附近,带来了青藏高原气候的重大恶化,形成了全球撒哈拉、澳洲、阿拉伯半岛、中亚、新疆及蒙古大沙漠的格局;也形成了目前地球南北不对称的格局。
未来X行星进入太阳系,仍有可能位于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将有可能恢复青藏高原北纬15°左右的格局,尽管造成超级巨大损失,巨变后的地球,生态环境将极大的改善;另外不能排除青藏高原成为北极的可能,地球将形成超级巨大的变化,北半球人类大部将移民南极洲、格陵兰岛、西伯利亚及加拿大北部,当然这一可能性较小。
未来X行星进入太阳系,如位于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日本列岛将绝大部分滑入超级大海沟沉没;美国黄石公园超级大火山将爆发,美国超级受灾面积将超过700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区全部海侵,美国将受到毁灭性打击;印尼苏门答腊超级大火山将爆发,印尼大部、马来西亚大部及新加坡可能不复存在,台湾岛基本很难有人生存,琉球群岛也将绝大部分滑入海沟。
未来X行星进入太阳系,如位于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由于太阳反射及本身的发光卫星,可能在地球上出现十日并出的情况,导致海水的大量蒸发,引起地球的一部分地区的超级干旱及一部分地区的超级洪灾。
X行星侵入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的主要原因是在奥特尔彗星云带、柯伊伯彗星云带及小行星主带捕获了较多的彗星及小行星造成的,质量增加后,太阳的引力增加,因而能入侵近地空间轨道。
解决的措施是,在火星及地球上,采用激光,轰击X行星的冰卫星,使得冰卫星蒸发,向地球与火星方向喷射彗尾气体,从而使得整过X行星获得远离地球与火星的动量,这样就可做到避免X行星侵入近地空间及近火星空间轨道,避免重大灾害。
9.6、加强提前观察与探测
西琴学有重大的考古学、宗教学、语言文字学及天体物理学支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加强提前观测与探测。除哈雷太空望远镜及中国FAST射电天文镜外,完全可以在FAST基础上,发展超级雷达式探测,由两大手段变成三大手段;由于少阳星位于地球南部上空,南极洲的太空探测装置可通过全球合作上马;过去是盲目太空探测,现在引起重视后,可以加强针对性探测。
9.7、发展重大创新太空通信手段
1-5光年的新型太空通信可以提上议事日程,由于距离超级遥远,信号衰减太大,一定要进行创新性信号放大,能否利用木星及太阳作为通信信号放大的有源载体变得极为重要,当然还有量子纠缠通信。
9.8、发展高速太空探测器
发展针对少阳星秒速为300Km及3千Km的探测器,重点针对X行少阳星行星的高速探测器,兼顾探测柯伊伯带及奥托尔彗星云带;发展返回式类哈雷彗星搭载探测器,使之成为天然宇宙船;未来进一步踏上探测距离地球16光年及20光年行星的征途。
9.9、未来地球人类的乐土
本文认为,从物理学及天文学角度推测,少阳星具有极大的可能就是佛家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道家所说的“仙界”,基督教所说的“天国”,生态远优于地球,有比地球人类更加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地球人类通过基因与端粒体改造,通过搭乘往返于太阳系与太阴系系的X行星,进行生命的适应性改造,可以进入少阳星的“西方极乐世界”、“仙界”及“天国”,地球人类的寿命可望达到万岁,还可每3600年回地球探望。当然,很可能需要象佛家、道家及基督教所所讲的,地球人类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否则少阳星仙人不会接受地球人类的移民。
当然地球文明也具有重大优点与魅力,三大文明会师,将引发各自人类与文明的质变。

西媒称,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今年1月推测称,在太阳系边缘存在一颗遥远的行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X行星或第九大行星。人类从1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探寻这颗行星,它已成为科幻小说和流行文化中的一个传说。这项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连美国航天局都难以保持冷静,但他们清楚,那只是初步的估计,而不是直接观测的结果。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3月31日报道,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假说非常吸引人。研究员丹尼尔·惠特迈尔就是这样认为的,而且这种假说也使他自己的设想变得更加可信。1985年,惠特迈尔作为天体物理学家在路易斯安那大学工作,他与同事约翰·马泰塞一起在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了一份大胆的研究报告,将地球物种大规模灭绝与X行星的存在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惠特迈尔在阿肯色大学讲授数学,但他依然在关注自己的研究。根据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的文章,可能正是这颗X行星导致了地球上的周期性物种大规模灭绝。X行星可能每隔约2700万年就会引发彗星雨,而后者则会造成全球物种大灭绝。

1985年,当惠特迈尔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出现时,科学家为周期性彗星雨的出现提出了3种解释:X行星、太阳的“姊妹星”或太阳在其绕银河系转动的轨道上出现的垂直振荡。后两种解释此后因与古生物学记录不符而被排除。只有X行星这种解释继续作为可能的理论存在,而现在它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根据惠特迈尔和马泰塞的理论,在X行星绕太阳公转时,其倾斜的轨道会缓慢地发生转动,而X行星每隔2700万年就要穿越一次形成彗星的柯伊伯带,冲击太阳系内的彗星。被冲击出来的彗星不仅会与地球发生碰撞,也会在靠近太阳时分解,从而降低到达地球的太阳光照量。

1985年的古生物学记录显示,周期性彗星雨可以追溯到2.5亿年前。而新研究发现的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5亿年前。

惠特迈尔和马泰塞在最初的研究报告中发布了他们对X行星体积和轨道的估计。他们认为,X行星的质量应是地球的1到5倍,距离太阳比地球远100倍。而最新的估计认为,X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距离太阳比地球要远1000倍。

不过,惠特迈尔表示,真正让人感兴趣的是,一颗遥远的行星可能对地球上生命的演变产生过重要影响。

(原标题:天文学家发现神秘X行星 或是地球物种大灭绝元凶)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您的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请使用高级浏览器,谢谢

X行星真的存在?科学最新发现,行星9存在概率不足两成!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行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